第一节 城区旧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区旧貌
分类号: F303.3
页数: 3
页码: 250-252
摘要: 临洮县城位于洮河东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县城建置最早有战国城、秦汉城、武始城、唐城、王韶城,城址数迁,历经沧桑。
关键词: 临洮县 城乡建设 城区旧貌

内容

一、城址变迁
  临洮县城位于洮河东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县城建置最早有战国城、秦汉城、武始城、唐城、王韶城,城址数迁,历经沧桑。二、城郊名胜古迹
  城东岳麓山系游览胜地,因宋时建东岳庙于山麓故名。山上北有泰山(东岳)庙、三圣宫,南有椒山祠、道统祠、双忠祠、凤台、超然台、超然书院讲堂、悬楼及文峰塔 (1936年地震倾斜,1938年拆除),山脚南有老君庙、张仙祠、三圣殿、七真殿、黑虎殿、雷祖殿、灵官殿及达摩洞、黑虎洞等。北有百子楼、武侯祠、关帝庙及圣母宫,再北为穆扶提拱北。从山脚至泰山庙有石阶,曲回处置小亭。岳麓最高峰有王韶墩与姜维墩,姜维墩相传为蜀将姜维伐魏围攻狄道时所筑。洮惠渠经山前北流而过。城东南约半里处有南城角寺,西南半里处有西城角寺,据考系古唐城遗迹。城西为洮河,原设浮桥一座,长40米,名永宁桥,长期以来,此桥为东西交通要道。桥西滨河处为西岩山,上有临川阁,俗名看河楼,楼后有佛寺。桥东南侧有河神祠(毁于清同治三年),昔为每年端午节群众迎八位官神时聚会之所。
  三、城内寺、庙、庵、观
  九寺:城内东北角广福巷广福寺、台子寺、宝塔寺、法轮寺和龙喜寺(同治动乱后仅存台子寺),正西粮食市安积寺,城西北角马拦巷乾经寺,关帝庙街(光明巷)报恩寺,南寺巷(重义巷)元觉寺(又称南寺)。
  三观:隍庙巷(椒山街)九华观,南街北极观(俗名石碑观),关帝庙街万寿观。
  九庙:原东城门附近的文庙,南城门附近的火神庙,西南城角西庙(又称山陕会馆)及药王庙,北街木祖巷木祖庙,隍庙巷府城隍庙及马王庙,关帝庙街关帝庙及县隍庙。
  八殿一宫:东南西北各城门附近的财神殿,关帝庙街眼光殿,隍庙巷菩萨殿及罗真殿,健康街五瘟殿及痘母宫。
  四庵:东、南、西、北四城门瓮城或附近的东庵、西庵、南庵、北庵。
  五祠:北街张万纪祠,雍家巷雍焯祠、曹家巷普文华祠、隍庙巷昭忠祠,石桥街忠愍祠(杨椒山祠)。
  五牌坊:东街杨氏乐善好施坊、官井巷(康庄路)孙氏门标烈行坊,北街曹家巷曹御史坊、新街裴氏节孝坊、东街市场口古卫门大牌坊。
  一楼:城中心大什字财神楼(四街均从楼下穿过)。
  一碑:南街北极观内的哥舒翰纪功碑,建于唐天宝八年,即公元749年,距今已1250年。
  四、街道及建筑
  1949年8月16日临洮解放时,城内除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及正西粮食市街,正南灰盐市街外,尚有市场街(广场路)、石桥街、线市街、新街四条小街及三十条小巷。各街道均狭窄,宽仅5米左右,大型卡车难于行驶,每逢降雨,泥泞不堪。居民房屋大多为旧式瓦土平房,楼房仅有仁爱大药房、馨兰香庄、春生老香庄、克明药房及三数家宅屋。其他房舍有粮食市街福盛社露天剧院一处,石桥街福音教堂一处(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
  五、城内.工商贸易临洮城内手工业除原有私办华兴火柴厂外,还有黄烟、铁木器、药香、糖、酒、油、醋、粉条、纸炮等作坊多处及南郊砖瓦窑七处。商业店铺较著者有专营糕点副食的三兴昶、德盛张、谦益和,专营布匹批发的有厚致福、茂源泰,专营中药的有资义恒、万智堂,专营西药的有仁爱大药房、克明药房,专营百杂货的有协泰号、同一和、信义恒。较著名的饭馆有石桥街口的熙春楼,背斗巷的又一村,东大街的聚仙园。比较繁华的市面为东大街及大什字附近,主要商品为布匹、百货、日杂、药材、食品、瓜果、蔬菜等,粮食市街主要经营粮食、畜禽、药香、柴炭、山货等,隍庙巷主要经营木油漆家具,市场口街有茶园(说书)、理发馆、小吃等。
  六、文化教育
  1949年前,城区有临洮中学、临洮师范、临洮工业职业学校、临洮女子师范学校四所,城郊有临洗农业职业学校、临洗私立明德中学两所。完全小学有南校、北校、西校、养正、临师附小、新寺小学六所。有民众教育馆一所。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