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五节 五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46
颗粒名称: 笫五节 五金业
分类号: F402
页数: 2
页码: 241-242
摘要: 五金行业中的金银首饰、铜、戥、秤、镔铁、锻造、铸造等手工业,在临洮已有悠久的历史。
关键词: 临洮县 工业发展 五金业

内容

五金行业中的金银首饰、铜、戥、秤、镔铁、锻造、铸造等手工业,在临洮已有悠久的历史。
  金银首饰:主耍制品如金戒指、金耳环、金镯、银簪、银牌、银锁、银戒指、银杯、银碗、银筷、银针、银勺、银牙钎等,在五十年代前后颇为流行。1960年后逐渐消失。
  铜器制造:主要产品有壶、盘、锅、勺、锁、灯、罐、炉、脸盆、烟斗等,民国时期盛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有色金属的统购统配而歇业。
  制戥秤业:1949年城内制秤者有两家,1955年将制秤业组织归并于车辆综合修配社,成立制秤生产组,共有四、五个工人。1983年前,县综合修配厂镔铁车间设有制秤班,共5人。1984年由于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统管统配而停业。
  镔铁杂器:1960年前,主要制做茶壶、烟筒、火炉、洋炉子、铁簸箕等,以后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大量生产水桶、火盆圈子、烤箱、氨水桶、油枪、油壶、水瓢、档风门、洗衣盆、锣锅、灰铲、烤盘等。1980年后,除县综合修配有生产单位外,个体户经营者也很多。
  锻造:产品主要有铁铣、锄头、锄头、镰刀、斧、锯、刨刃、擦子、菜刀、铡
  刃、铁勺、漏勺、炒勺、锅铲、火钳、炉门、剪刀、门扣、马掌等。民国时期全县有铁匠40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添、辛店,衙下、城关等先后组织了联营生产社(组)。1955年,城关铁器社转为生产合作社,1973年并入农具修造厂,1985年,有锻工43人。此后全县有制造铁器的个体户110多户。
  铸造:民国时期主要产品有犁铧、火盆、火盆圈子、沪条、=锅、古钟、古磬、铜凳、锅、罐等。经营制造者仅城内西街有两家,北门有两家,另外新添铺有一家。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将铸造工(即翻沙工)组织成生产组,1955年改为翻沙生产合作社,1968年将部分铸造工拨给县农机厂,1973年将翻沙生产合作社合并于农具修造厂。1964年临洮开始铸造铁炉,1972年后,开始铸造烤箱及压面机、钢磨、空气锤等的零件。1985年底,农机厂有铸工25人,主要产品为手扶犁的零件,山地步犁及烤箱等。农具修造厂有铸工35人,主要产品有火炉、犁锌、烤箱等。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