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饲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饲养
分类号: F307.3
页数: 3
页码: 228-230
摘要: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仍沿袭小农经济,绝大部分农户以饲养役畜为主,兼养母畜,有少数农户还养种公畜。役畜中绝大部分用作耕种,也有少部分用于驮挽。据民国32年 (1943年)统计,全县从事驮挽业的骡子190头,马332匹,驴1700头。民国33年(1944年),全县有马2367匹,骡3258头,驴13119头,牛19809头。
关键词: 临洮县 畜牧业 饲养

内容

一、饲养管理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仍沿袭小农经济,绝大部分农户以饲养役畜为主,兼养母畜,有少数农户还养种公畜。役畜中绝大部分用作耕种,也有少部分用于驮挽。据民国32年 (1943年)统计,全县从事驮挽业的骡子190头,马332匹,驴1700头。民国33年(1944年),全县有马2367匹,骡3258头,驴13119头,牛19809头。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高级合作社时期,家畜饲养繁殖仍由农户私人管理。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大家畜及羊只均折价归社集中饲养。1961年,党中央制定"十二条""六十条"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临洮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展大牲畜的几项规定"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饲养方针,采用:选户喂养,养用合一,小槽分散喂养及集体大槽喂养并行等形式。同时,开放牲畜交易市场,生产队可以出售多余的牲畜,并对猪源、资金给于大力扶持。至1966年,大牲畜有58555头,与1961年相比,增长31%,羊有145159只,增长45.2%,猪有73348头,增长4.2倍。
  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准私人饲养大牲畜,只准川区每户养羊1只,山区2只,超过数量,由集体收回,使畜牧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据1972年统计,因饲草饲料不足及管理不善,全县死亡大家畜1952头,羊17548只。至1976年,全县大家畜下降为48318头,较1966年减少10237头。由于大办集体猪场,猪的数量虽有增长,但质量很差,该年食品公司收购的48000多头猪,平均毛重只有128.4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土地承包到户,牲畜折价归户喂养,才结束了二十多年来牲畜集体管理以集中大槽喂养的历史。党的富民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对饲养家畜家禽的积极性。由于农业连年增收,使养殖业摆脱了缺草少料的困难状态,畜禽饲养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至1985年,有养猪专业户140户,存栏猪2571头,养鸡专业户2321户,存栏鸡39489只;养兔专业户34户,存栏兔1498只,养羊专业户80户,存栏羊3758只,大家畜专业户540户(其中奶牛户28户),存栏大家畜2352头(其中奶牛86头)。
  二、配种繁殖
  民国时期,家畜繁殖主要为自然交配。农村中虽有少数农户饲养马、驴公畜者,但由于封建意识严重,民桩户为人所卑视,地位低下,因而配种量极微,畜群中是役畜多而母畜少。
  1949年,全县共有役畜46334头,占大家畜总数的83.8%,有适龄母畜8932头,仅占大家畜总数的16.2%。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家畜配种繁殖上采取"以本地品种选育为主,与引进良种相结合"的方法。临洮为促进家畜配种繁殖工作,提高民桩户的社会地位,1952年召开表彰先进及交流经验的全县民桩户座谈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建立了县、社、队三级配种网。至1978年,全县共建配种站154个,有配种员246人,饲养各类种公畜489头。但在"以粮为纲"的路线指导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牲畜繁殖,加之集体饲养管理粗放,精料不足,种公畜体弱,致使母畜空怀严重,幼畜成活率低。如1962年,受配母畜7294头,受胎4679头,占受配数的64.1%,繁活幼畜1852头,占受胎数的39.5%。1962年以后,因调整了农业政策,使适龄母畜所占比例及繁殖率逐年提高。至1966年,适龄母畜增至22319头,较1962年净增8916头,幼畜繁活率(按受胎数计算)由39.5%提高到56.1%。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极左影响,一些行之有效地饲养管理制度,被批判废除,牲畜繁殖又遭到严重破坏。至1979年,适龄母畜比1966年减少8616头,当年受配6059头,占适龄母畜总数13703头的44%,繁活幼畜2956头,占受配数的46.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畜禽生产的积极性。至1985年大家畜比1979年增加15717头,猪增加99343头,鸡增加317131只,兔增加4070只。大家畜适龄母畜达到28130头,占大家畜总数63436头的44.3%,当年授配12661头,受配率为52.7%,占受配数的57.3%,繁活幼畜7245头。1985年初有适龄母羊69302只,当年受配66599只,受配率为96.1%,繁活羔羊40920只,占受配数的61.4%。繁殖母猪10649头,繁活仔猪156478头。出售菜羊14039只,肉总产量为42万斤;出栏肥猪119353头,肉总产量为1447万斤,禽肉总产量为22.64万斤,兔肉总产量为1.25万斤,牛奶总产量为30.7万斤,绵羊毛总产量为25.16万斤。山羊毛总产量为8366斤。牧业总产值为12539万元,较1979年牧业总产值542.47万元提高了约22倍。出现了畜牧业商品发展的好势头。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