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19
颗粒名称: 卷九 畜牧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4
页码: 222-235
摘要: 临洮有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因全县可利用的草山、草场、地埂有15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28.5万亩的28.57%,而畜产品又为县出口的重要物资之一,但畜牧业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省内先进农业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号召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并实行户养、户有、户收益的政策,对大力发展农村养殖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马、牛、猪、兔、羊、鸡、鸭、鹅等畜禽,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重要关键。
关键词: 临洮县 畜牧业

内容

临洮有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因全县可利用的草山、草场、地埂有15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28.5万亩的28.57%,而畜产品又为县出口的重要物资之一,但畜牧业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省内先进农业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号召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并实行户养、户有、户收益的政策,对大力发展农村养殖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马、牛、猪、兔、羊、鸡、鸭、鹅等畜禽,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重要关键。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局级机构
  民国以前,临洮县的畜牧业无管理机构。民国10年(1921年),畜牧生产归县政府建设局管理。民国18年(1929年),改由第一科管理。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成立经建科,专管农林牧生产。1956年,人民政府经建科改为农业科,配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一2人,专管畜牧工作。
  第二节局属机构
  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农林部西北兽疫防治处在临洮成立兽医防治所,为最早的畜牧兽医事业机构。民国31年(194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岷县马场在临洮设立育马所(在县城西大街)。1952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由民间兽医人员龚大舜、陈映川、侯乾元等(县城西大街)组建起兽医防治站。1954年改为中兽医联合诊疗所。1956年4月,成立临洗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59年6月,县站在城关设立兽医门诊部。共有人员7人(畜牧、兽医技术干部4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1人)。1956年至1958年,在新添、辛店、巴下、中铺、玉井、衙下、上营、站滩、窑店等乡先后成立集体性的中兽医联合诊疗所,到1958年后,随行政区划变迁,乡中兽医联合诊疗所改称区兽医站。1963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辖设北关、衙下两个家畜配种站。1971年,在下寺滩成立县良种猪繁殖场。1984年4月,成立县种草工作站。1985年6月,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与县种草工作站合并为临洮县种草养畜工作站。下设办公室、畜牧组、兽医组、种草饲料组、场站管理组,并辖有下寺种畜场、衙下配种站。站场共有职工62人(畜牧、兽医技术干部40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20人)。
  第二章畜禽
  周秦时代,临洮林草茂盛,以畜牧业为生的狄、桓等少数民族居住于此。秦穆公灭狄、桓二族置狄道(今临洮县),以后置郡垦荒,发展农业。当时农业发达之处为洮渭河谷台地。其后逐渐向南北丘陵山区沿伸,历经唐、宋,番汉杂居,农牧并存。及至明代,农业日益发展,牧业渐居次要地位。清代至民国,仍以农业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发展畜牧业,把畜牧业当作大农业的重要产业部门去抓,设置畜牧专管机构,培养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畜禽数量和质量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到1957年,大家畜达到64963头,比1949年的55266头净增9697头,猪发展到66000头,比1949年的40800头净增27644头,羊发展到105105只,比1949年的93797只净增11308只。六十年代初,由于粮食减产,饲料供应不足,1961年大家畜较1957年下降20846头,猪下降39146头,羊下降6385只。1962年,党中央调整了农业政策,1966年大家畜上升为58555头,比1961年增长31%。猪上升为73348只,比1961年增长4.2倍。羊上升为145195只,比1961年增长45.2%。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大家畜由1966年的58555头下降为1977年的48048头,减少10507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落实,生产体制的改革,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养畜积极性,畜牧数量增长很快。到1985年,全县大家畜已达到63436头。
  第一节大家畜
  一、牛:有黄牛、蝙牛、奶牛、牝牛等。
  黄牛,属蒙古牛类型,饲养量仅次于驴,分布于南部二阴区和东部干旱、半干旱山区,以三甲、苟家滩、潘家集、衙下、康家集、窑店、塔湾、峡口、上营、改河等乡为主要产区。临洮黄牛虽则体格较小,挽力不大,生长发育慢,但其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使役灵活,便于饲养。由于忽视选育及引种改良,畜种呈退化形态,八十年代比五十年代,牛的体尺降低10%左右。1959年,引进秦川、早胜牛进行改良,但因饲养管理粗放,种公牛体质差,改良效果不大。1963年至1976年,先后引进秦川牛48头,早胜牛26头,共繁殖成活秦川、早胜杂种牛742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省、地拨款购进秦川种公牛139头,母牛104头,在衙下、新添等八个乡建立秦川牛繁殖基地19个,直接与农户签定饲养繁殖合同,实行纯种繁殖效果很好。至1984年,共繁活秦川纯种牛225头,秦川、早胜杂种牛3813头。经测定,改良的杂种牛比同龄的土种牛体高增9.4%, 体斜长增6.4%,胸围增17.9%,管围增3.6%。
  1980年,开始推广冻精人工授精新技术,用西门达尔牛改良当地黄牛,截至1985年,全县累计冻精配育黄牛4872头,共有黄牛16159头。
  犏牛,是牝牛、黄牛的杂交品种,比黄牛役用性能好,抗寒抗病,耐粗饲等优点,向为农民所喜爱。主要分布于较高寒的苟家滩、潘家集、三甲、上营、峡口、改河、康家集等乡的山区,数量不多。
  牦牛,原养牧于高寒的马啣山、南屏山、紫松山一带,数量也不多。七十年代末,从甘南玛曲县引进牦牛125头,投放上梁、上营等乡繁殖肉用牛,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牦牛487头。
  奶牛,1958年,县公私合营民生奶牛场,从兰州引进黑白花奶牛二十多头。1960年,民生奶牛场转县良种繁殖场经营,至1985年,有黑白花纯、杂奶牛55头。另外定西地区农校农场饲养12头,农村重点户饲养13头。同年,省畜牧厅贷款,引进丹麦黑白花奶牛105头,投放新添、辛店、太石等乡农户饲养。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奶牛199头,年产鲜奶30万斤。
  二、驴:驴是临洮主要役畜,数量占大家畜之首。1949年全县有驴22000头,1985年增至24557头,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区。驴具有体小灵活,性情温顺,抗病力强,善走山路,耐粗饲而料口小等优点,在山区是驮、拉、耕、磨的主要役畜。自1958年以来,先后引进关中驴98头(公驴65头),庆阳驴7头,投放峡口、中铺、.站滩、漫洼、塔湾、建宁等乡进行育种改良,受到群众欢迎。新繁殖的改良驴比土种驴平均体高增6.1%,体长增2.05%,体重增25.49%,管围增大15.79%,胸围增大4.84%。
  三、马:临洮土种马属蒙古型,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潘家集、苟家滩、三甲、衙下、康家集及东北部干旱山区塔湾、上营、上梁、峡口等处。因体型较小,挽力不大,且退化严重。1958年开始引进奥尔洛夫、俄罗斯等兼用型马及富拉吉米尔重挽马等良种,在县城和衙下设立配种站进行配种繁育。至1966年,共授配母马684头,受胎率平均为77%。共繁活杂种马225匹。同时又引进河曲种公马进行杂交繁育,至1984年共引进19匹。1949年全县共有马2412匹,至1985年已增至8761匹。
  四、骡:是种间杂交家畜,有马骡、驴骡之别,具有体壮、病少,耐粗伺料,性情驯良等优点,可供驮运、耕种、拉车等多神役用。1949年全县共有骡5929头,至1985年已增至12885头。
  第二节小家畜
  临洮牧养的小家畜有猪、羊、兔等。
  -、猪:在全县农村普遍伺养。衙下、潘家集、三甲、苟家滩等地是仔猪的主要产区,除供应县内,还销往武威、白银、陇西等地。本地品种主要是小巴眉,苟家滩乡一带有少量的合作种。临洮猪的改良工作,始于民国34年(1945年),临洮农校畜牧科在教学实习中,用本校农场饲养的猪进行纯种交配。1958年至1974年前后,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引进苏白、约克夏、巴克夏、长白、新淮、荣昌、汉白、内江等国内外良种423头,进行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至1985年全县猪种基本上已达到杂种化。1949年全县存栏猪共33223头,在1985年饲养量为299406头。年末存栏180056头,增加了5倍多。
  二、羊:有绵羊、山羊两种,绵羊又有黑白两类。
  白绵羊,临洮历来饲养的为本地种,体型较小,毛、肉产量低,毛质粗硬,体重平均50斤,屠宰率为40-50%,主要分布在何家山、马家山、红旗、中铺、五户、上梁、峡口、云谷、站滩、漫洼、连湾、窑店、上营等干旱、半干旱山区,近年建宁、八里铺、玉井等乡饲养数量逐年有所增加。从1985年开始,引进新疆细毛羊以改良当地绵羊,全县现有细毛羊及改良羊3439只。
  黑绵羊,属山谷型藏系小尾羊,皮可作裘皮。因饲养管理粗放及近亲繁殖等因素,退化严重,经济效益不高。据1980年调查,衙下、苟家滩、三甲乡共饲养黑绵羊12856只。其中全身黑者只占59.9%,四肢及头部有杂色毛者占11.2%,全身有杂色毛者占28.9%。皮毛光亮度弯曲度均达不到二毛裘皮的质量要求。为提高经济效益,1976年从阿拉善右旗引进三北羊29只(公羊19只),从新疆引进三北羊30只,在苟家滩乡康家沟村集中放牧、繁殖、改良,但因饲养管理不善,不服水土等原因先后死亡,改良效果不大。
  山羊,原为地方种,有黑色、粟色、白色等,主要分布在草山面积较大的苟家滩、峡口、何家山等乡,具有双羔率高,、繁殖快、成活率高、抗寒性强、疾病少、耐粗饲、易管理、陡坡石崖均可放牧等特点。但毛质粗硬,毛、肉产量均不高,平均体重30斤,屠宰率为30-40%。1980年从临夏引进瑞士奶山羊207只,投放农户饲养。因产奶无销路,饲养数量逐年减少。
  1949年全县共有绵羊80060只,山羊13740只,至1985年,绵羊增至110864只,山羊增至100451只。
  三、兔:地方品种有黑兔、白兔等。1958年县供销社引进安哥拉、力克斯等品种,1972年、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在临洮设立乳兔收购站,在建宁、八里铺等乡投放德国花巨、大耳白等优良品种。1980年后,随着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及收购数量的增大,养兔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资料,1976年至1982年,全县出售乳兔收入110万元。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兔25371只,与以往饲养数相比,增加了约9倍多。
   第三节家禽
  一、鸡:原地方鸡种主要有乌鸡、黄鸡等,体小,产蛋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平均体重3斤,年产蛋约100枚。五十年代临洮农校引进了来航、芦花、澳洲黑、九斤黄等品种,1973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引进了白洛克,1980年后,又引进星杂288、星杂579、京北、星布罗、罗斯等良种,并积极推广了炕孵、电孵、笼养和配合饲料等先进技术。重点户、专业户大批涌现,促进了养鸡业的发展。1983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又从北京引进星杂288种鸡5600多只,投放给33个专业户饲养。1984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立了孵化中心,1985年为群众供应孵化良种雏鸡1.7万多只,全县良种鸡已占总数的40-50%。在养鸡数量上,1952年为5.5万多只,至1985年已发展到50多万只,增加了10倍多。
  二、鸭、鹅:地方品种有土种鸭、大白鹅,1958年曾引进北京鸭,但群众大多对饲养鸭、鹅不习惯,因而发展缓慢。
  第四节其它养殖
  蜂:临洮山川均以土养中蜂,用蒸气熏杀取蜜。1957年后,推广中蜂过箱,全县养蜂2939箱。1970年后推广意蜂,1980年成立县种蜂场,指导农民养蜂,并利用我国土地广大,气候各异的特点,追花取蜜,冬季去四川,秋季去青海或甘南放牧,提高生产效益。1985年,全县共养蜂4368箱。
  鱼:洮河金片鲤鱼和重口花鱼以味美闻名全国,但均属天然水域产物,缺乏人工饲养。1958年县上成立渔场,引入草、鲢、青、鲤等鱼种,年产鱼1.4万多斤。
  蚯蚓:1984年北乡八里铺、秦家河湾,南乡洮丰等村少数农民引进大平2号蚯蚓养殖.因产品乏销路,发展缓慢。
  第三章饲养管理
  第一节草料
  -、天然草场
  临洮在古代曾是林草茂盛、以牧为主的地方。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垦殖面积逐渐增大。至明代,天然草山大幅度缩小,牧业渐退处于为农业提供役畜及肥料的地位。民国32年(1943年),全县有牧地241.47万亩(包括原洮沙县数),垦殖指数为22%。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8年的大炼钢铁和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农村中铲草皮、烧山灰,毁草种粮等,使草山(草场)草坡严重破坏,植被覆盖面年年减少。自1950年至1965年,全县开荒面积达110916亩。在1979年中,马啣山草山的植被覆盖线范围已上升到2900米高度。全县大于15度的坡地占总土地面积的25.9%,有22680亩山地坡度大于25度。1984年土地区划测定三荒面积为150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428万亩的37%。其中宜草地100万亩。
  临洮各地区按气候条件及雨量湿度差异,草原可分三种类型。
  1.微湿润草场范围包括潘家集、苟家滩、衙下、三甲、陈家咀、康家集六个乡的全片及达京堡、玉井、建宁、西坪、卧龙、八里铺、东二十铺、窑店八个乡的一部分,共139个村,总面积620平方公里,区内有草场25.35万亩(内含规划宜林地)。年平均气温4.5-7.2℃;年降雨量500-700毫米,大于零度的积温2800—3000℃,无霜期为130天,土质为棕壤土 (群众称鸡粪土),在阴坡和半阴坡生长成片乔灌林。主要草种有禾本科的早熟禾、鹅冠草、针芒,莎草科的苔草、水莎草,菊科的艾蒿、铁杆蒿等。草型属于禾本科及莎草科加菊科,地面覆盖度一般为20-60%,可食草达70—80%,草层高约10厘米,亩产干草约120斤,属四等五级退化草场。
  2.冷温微润草场范围包括站滩、漫洼、连儿湾、塔湾、石家楼、云谷、峡口、上营、改河、上梁、五户、中铺、马家山、何家山、东二十铺、窑店、八里铺十七个乡的105个村,总面积880平方公里,有草场76.51万亩,区内年平均气温4℃以下,年降雨量400—500毫米,大于零度的积温1800—2200℃,无霜期100天左右,海拔2300—3300米之间,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表风化,水土流失严重。主要草种有针茅、白蒿、旱地熟禾、隐子草、胡枝子、冷蒿、赖草、冰草、垂穗披俭草、粗叶黄民、细叶蓼、扁蓄、骆驼蓬、马兰、锦鸡儿等,覆盖度约20-40%。亩产草量100斤左右,属四等六级重度退化劣等草场。
  3.微温微干草场地域位置在东峪沟以北一、二、三级台地区,包括八里铺、沿川、新添、峡口、辛店、改河、上梁、五户、太石、中铺、何家山、红旗、刘家沟门、上营十四个乡的122个村,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约48.83万亩,平均气温6.6-7.6℃, 年降雨量300-400毫米,大于零度的积温2600—3200℃,无霜期140天左右,干燥度(K 值)1.13-1.83,湿润度(K值)0.87-1.45。主要草种有猫尾草、鸡脚草、野苜蓿、白花草木栖、粗叶黄芪、细叶苔、灯心草、猪毛菜、萎陵菜、蒲公英等,覆盖度占40一60%,谷沟阴坡覆盖度在60%以上,而梁昴丘陵地覆盖度多为20-30%,属四等七级草场。
  按农业区域划分,南部二阴地区有草场155880亩,占10.36%,东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1145134亩,占76.08%,北部高寒山区有101285亩,占6.72%,洮河河谷地区有荒滩、荒沟草场102935亩,占6.84%,这些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种植饲草
  临洮种植饲草,相沿以紫花苜蓿为主。苜蓿属豆科,系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引进种植,清乾隆吴镇《我忆临洮好》诗中有"阑干苜蓿花"之句。民国时期,除川区仍以苜蓿为饲草外,山区则以大燕麦草饲养家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鼓励群众种植牧草。1978年,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共为38000亩。至1985年达到40255亩,又新种红豆草311亩,草木栖及其它66673亩。截至1985年底,留床人工牧草共107.239亩。
  临洮川区农民历来即有夏收后复种豆青的习惯,以后逐渐扩及到山区,1965年,全县共种豆青4000多亩,一般每亩可产鲜草6000斤。1985年饲草复种面积已达57159亩。
  水川区还有复种玉米、高粱的习惯,但面积不大。山区多用轮歇地种植燕麦草、谷草以备春季饲用。
  三、饲料类别
  1.粗饲料
  秸杆及衣类:有的用其秸杆,有的用其粒衣,有的二者兼用。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豌豆、蚕豆、青棵、大麦、莜麦、米、谷、胡麻等。全县年产草共470多万斤。
  甜菜:是制糖原料,一般含糖量为13-16%,其根、叶及制糖后的渣,均可饲猪。公元1938年,已开始种植,亩产可达8000斤。1960年种植面积为14500多亩,1985年为6000多亩。
  胡萝卜:营养丰富,适口性强。一般亩产根、叶约8000斤。解放前胡萝卜种植面积不大,1950年以后,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胡萝卜逐渐作为饲料,不但面积扩大,而且种植方法也由单种发展为在小麦油菜等地套种。1965年种植2500多亩,1985年约为5000多亩。
  马铃薯(洋芋):是临洮主要农作物之一,可代主食,可作蔬菜,也可加工成副食品。喂猪可作粗饲料,亦可代精饲料。耐旱、抗逆性强,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8000斤。1985年种植面积为17万亩以上。
  2.精饲料
  籽实类:均为粮食作物,有燕麦、大麦、养麦、青裸、玉米、蚕豆、豌豆、箭舌豆、扁豆及糜、谷等。除马、骡以蚕豆、豌豆为主外,牛、猪、羊均以其他为主。
  皮、渣类:各种粮食加工后的皮壳及废渣,有油渣、酒渣、豆腐渣、粉渣、醋麸等。
  3.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饲料,其主要成分为麦麸、油渣、玉米等,另按不同畜禽适当加入骨粉、食盐及微量元素,可满足畜禽不同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1984年,县粮食局建成年产二千万斤的饲料加工厂,至1985年10月,按不同的配方共生产猪、鸡配合饲料860万斤。1984年省畜牧厅投资在衙下、玉井等13个乡建立饲料加工点13处,到1985年,共加工供应精、粗饲料110万斤。
  第二节饲养
  一、饲养管理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仍沿袭小农经济,绝大部分农户以饲养役畜为主,兼养母畜,有少数农户还养种公畜。役畜中绝大部分用作耕种,也有少部分用于驮挽。据民国32年 (1943年)统计,全县从事驮挽业的骡子190头,马332匹,驴1700头。民国33年(1944年),全县有马2367匹,骡3258头,驴13119头,牛19809头。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高级合作社时期,家畜饲养繁殖仍由农户私人管理。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大家畜及羊只均折价归社集中饲养。1961年,党中央制定"十二条""六十条"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临洮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展大牲畜的几项规定"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饲养方针,采用:选户喂养,养用合一,小槽分散喂养及集体大槽喂养并行等形式。同时,开放牲畜交易市场,生产队可以出售多余的牲畜,并对猪源、资金给于大力扶持。至1966年,大牲畜有58555头,与1961年相比,增长31%,羊有145159只,增长45.2%,猪有73348头,增长4.2倍。
  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准私人饲养大牲畜,只准川区每户养羊1只,山区2只,超过数量,由集体收回,使畜牧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据1972年统计,因饲草饲料不足及管理不善,全县死亡大家畜1952头,羊17548只。至1976年,全县大家畜下降为48318头,较1966年减少10237头。由于大办集体猪场,猪的数量虽有增长,但质量很差,该年食品公司收购的48000多头猪,平均毛重只有128.4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土地承包到户,牲畜折价归户喂养,才结束了二十多年来牲畜集体管理以集中大槽喂养的历史。党的富民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对饲养家畜家禽的积极性。由于农业连年增收,使养殖业摆脱了缺草少料的困难状态,畜禽饲养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至1985年,有养猪专业户140户,存栏猪2571头,养鸡专业户2321户,存栏鸡39489只;养兔专业户34户,存栏兔1498只,养羊专业户80户,存栏羊3758只,大家畜专业户540户(其中奶牛户28户),存栏大家畜2352头(其中奶牛86头)。
  二、配种繁殖
  民国时期,家畜繁殖主要为自然交配。农村中虽有少数农户饲养马、驴公畜者,但由于封建意识严重,民桩户为人所卑视,地位低下,因而配种量极微,畜群中是役畜多而母畜少。
  1949年,全县共有役畜46334头,占大家畜总数的83.8%,有适龄母畜8932头,仅占大家畜总数的16.2%。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家畜配种繁殖上采取"以本地品种选育为主,与引进良种相结合"的方法。临洮为促进家畜配种繁殖工作,提高民桩户的社会地位,1952年召开表彰先进及交流经验的全县民桩户座谈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建立了县、社、队三级配种网。至1978年,全县共建配种站154个,有配种员246人,饲养各类种公畜489头。但在"以粮为纲"的路线指导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牲畜繁殖,加之集体饲养管理粗放,精料不足,种公畜体弱,致使母畜空怀严重,幼畜成活率低。如1962年,受配母畜7294头,受胎4679头,占受配数的64.1%,繁活幼畜1852头,占受胎数的39.5%。1962年以后,因调整了农业政策,使适龄母畜所占比例及繁殖率逐年提高。至1966年,适龄母畜增至22319头,较1962年净增8916头,幼畜繁活率(按受胎数计算)由39.5%提高到56.1%。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极左影响,一些行之有效地饲养管理制度,被批判废除,牲畜繁殖又遭到严重破坏。至1979年,适龄母畜比1966年减少8616头,当年受配6059头,占适龄母畜总数13703头的44%,繁活幼畜2956头,占受配数的46.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畜禽生产的积极性。至1985年大家畜比1979年增加15717头,猪增加99343头,鸡增加317131只,兔增加4070只。大家畜适龄母畜达到28130头,占大家畜总数63436头的44.3%,当年授配12661头,受配率为52.7%,占受配数的57.3%,繁活幼畜7245头。1985年初有适龄母羊69302只,当年受配66599只,受配率为96.1%,繁活羔羊40920只,占受配数的61.4%。繁殖母猪10649头,繁活仔猪156478头。出售菜羊14039只,肉总产量为42万斤;出栏肥猪119353头,肉总产量为1447万斤,禽肉总产量为22.64万斤,兔肉总产量为1.25万斤,牛奶总产量为30.7万斤,绵羊毛总产量为25.16万斤。山羊毛总产量为8366斤。牧业总产值为12539万元,较1979年牧业总产值542.47万元提高了约22倍。出现了畜牧业商品发展的好势头。
  第三节技术推广
  常温人工授精
  马自1958年开始,临洮在改良马匹中,应用常温人工授精技术。1959年,将调进的苏联奥尔洛夫种公马两匹放给衙下公社兽医站及何家山公社寺沟大队,致使人工授精工作中断。
  1962年,由省畜牧厅先后拨给奥尔洛夫、俄罗斯等兼用型马四匹,富拉吉米尔重挽马两匹,发给人工授精器械,派技术员2人传授技术。1963年,在衙下配种站开始人工授精工作,至1966年共授配母马684匹,受胎率由1963年的70%提高到77%,共繁殖杂种马225匹。1967—1970年共输精754头,但因集体饲养,管理不善,使役过重,母畜流产严重,幼畜成活率低。至1972年又因种公马饲养管理不善,先后病死,人工授精工作停止。在历年所配各杂种马中,从体尺测定看,用奥尔洛夫、俄罗斯等兼用型马与当地马杂交后所产的马,具有外貌清秀,体型高大,结构良好等优点,但偏于骑乘型,作役用不理想。用富拉吉米尔重挽马与当地马杂交后所产的马,由于当时集中喂养,饲草饲料条件差,幼驹断奶后,生长缓慢,改良效果不大。
  绵羊1962年由省畜牧厅从皇城、天祝、新疆等地调给临洮细毛种公羊165只,并配发人工授精器六套,建立绵羊人工授精站6处,培训人工授精员33人,当年授配母羊1574只。1965年省畜牧厅确定临洮为全省绵羊改良重点县之一,从此改良范围逐年扩大,配种数量不断上升。1972年,绵羊人工授精站增至24处,有输精员52人,改良范围扩及22个公社的468个生产队,授配母羊突破万只。当年全县共有细毛种公羊474只,一、二代杂种羊10246只。据太石公社站沟大队调查,1966年至1972年八年中,共成活杂种羊476只 (其中:一代113只,二代220只,三代143只),占全大队绵羊总数527只的90.3%。1974年后,在大量养猪的形势下,种公羊多因饲养管理不善而陆续病死,绵羊人工授精因而停止。据1978年调查,1975—1976年,分配给18个绵羊改良点的488只种公羊,死亡342只,存活146只,此时全县改良羊减少到5800只。
  冻精人工授精
  临洮采用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牛种,1980年开始试验于衙下、潘家集、苟家滩、三甲四个乡,1981年,扩至西坪、陈家咀两个乡,此后即稳定在六个乡的基础上。1984年,新建康家集、下寺滩两个输精点,1985年又新建东二十铺、塔湾、峡口、上营四个乡输精点,总计12个,改良地区共24个乡。授配数量1980年为283头,1985年为1674头。六年累计繁殖西土、秦土杂种一代牛2530头,成活2512头。
  从改良效果看,西土和秦土牛有外貌雄伟美观,体型大,结构好,走得快,宜役用,适应性强等特点。
  第四章疫病防治
  第一节兽医组织
  一、公社(乡)畜牧兽医站
  民国时期,临洮县兽医人员很少,且多集中在城镇,从事个体营业。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县人民政府批准由龚大舜、陈映川集资,在城内办起第一个中兽医联合诊疗所。1956年全县九个区建立了畜牧兽医中心站,1959年改为区畜牧兽医站。至1966年,除全县30个公社都有兽医站外,还增设了4个门诊部,共有从业人员82人,资金8.6万元。1985年,34个乡都成立了畜牧兽医站,从业人员121人,资金总额达到39.94万元。
  公社畜牧兽医站属集体性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体任务是:指导农户做好家畜饲养管理、繁殖配种、疫病防治及疫情监视等工作。1965年,县政府下达了《县社畜牧兽医站管理细则(草案)》,其中对组织领导、业务范围、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工资待遇、收费标准、技术培训等都作了规定。1963年政府解决了35名乡站人员的口粮供应及报酬,方法是:初期为死分活值,多劳多得,后改为固定工资制,共分为十个级别,最低35元,最高95元,级差5元。除提取纯收入的5-10%作为奖金外,每年又从防疫费中提取10%作为福利补助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提高业务能力,除曾多次推荐青年职工到省畜牧学校或省地举办的短期训练班学习外,县畜牧站每年又举办一次单项技术轮训班进行培训。
  二、以公社(乡)为骨干、以大队(村)及生产队(社)为脉络的三级兽医网已初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兽疫防治工作在省、地兽疫防治工作队的指导下,由民间兽医进行,1952年和1954年分别为农村培训了一批防疫员。1963年冬至1964年春,猪瘟在县内广为流行,为了及时扑灭疫病,开展了消灭猪瘟的歼灭战,1963年至1965年,又培训大队防疫员764人(次)。1970年后,在大量养猪的高潮中,为社队猪场又培训了一批防疫员,使全县基本上实现了大队有初级兽医人员及生产队有防疫员。1979年因猪、鸡两瘟大为流行,省兽医总站于1980年组织临、康、渭三县联防,对各乡畜牧兽医站人员和各村、社的278名防疫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已成为县兽疫防治工作的主力军,在消灭猪、鸡两瘟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第二节传染病
  一、疫病流行及分布
  1.人畜共患传染病:
  炭疽:是散发型烈性传染病,时有零星发生,1950年曾发生在新添师家湾,1980年,又在潘家集、达京堡发现,发病驴、牛共11头,死亡9头。
  布氏杆菌病:为散发型慢性传染病,1980年曾在衙下、西坪、峡口、潘家集、红旗、中铺、塔湾、沿川八个乡,共检查牛羊2732头(只),检出属阳性的牛羊98头 (只),检出率为0.32%。
  结核病:1980年在沿川子乡有黄牛一头因结核病死亡,1982年,在全县奶牛普查中,受检的牛64头,发现属阳性的18头,检出率达28.1%。
  破伤风:呈散发型流行,各乡均有发生。据统计,1978-1981年共发病306头(只),死亡274头(只),致死率达89.5%。
  2、马属动物传染病:
  腺疫:呈散发型,时有小流行,六十年代在马家山、中铺等九乡发现有腺疫的共182匹,死亡一匹。
  鼻疽:各乡都发生过。1983年全县检疫马、骡约2万匹,检出阳性三例(窑店骡、马各一匹、塔湾马一匹),均扑杀处理。
  3、牛、羊传染病:
  牛瘟:民国时期曾流行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曾发生过一次,1952年以后被消灭。
  气肿疽:为散发型传染病,五十年代曾发生过,1980年达京堡乡有牛四头曾发生此病,治好2头,死亡2头。
  放线菌病:五十年代改河、上营、站滩、建宁等乡曾发生过,1978—1980年,全县发生此病的牲畜有9头,死亡1头。
  羊痘:1960年已控制,1978年后又有流行。1982年发病的羊共24468只,死亡2000只,致死率为8.3%。
  疑似羊传染性口膜炎:1978-1980年,曾在建宁、玉井、康家集等14个乡发生,发病羊共5219只,死亡42只,致死率为0.8%。
  口蹄疫:1952年在全县流行。1957年,部分乡曾发生过。1964年在苟家滩、建宁等九个乡的14个大队(31个生产队)发生,发病的牛262头、羊34只、猪1头,经防治后再未发生。
  4、猪传染病:
  猪瘟:民国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1958,1963,1971、1979各年均有发生,且死亡严重。1963-1964年,并在28个乡中大流行,共死亡猪2万多头。1979年又在窑店、新添等18乡中流行,共死亡1.03万多头,死亡率高达70%。1983年已基本控制。
  猪肺疫:每年春季时有发生,多为散发型。1978—1981年,发病的猪有854头,死亡429头。
  仔猪付伤寒:1978年,曾发生于陈家咀、建宁、卧龙、东二十铺、沿川、中铺、达京堡等10个乡。1981年发病的猪为1191头,死亡478头,致死率40%。
  仔猪白痢:各地均有发生。
  猪流感:近几年来,各地均有发生。1978-1981年,发病的猪为14693头,死亡1399头。
  猪喘气病:1970-1972年,曾发生于刘家沟门等四个乡。
  猪丹毒:衙下、苟家滩、潘家集、三甲、建宁、八里铺、玉井等乡曾发生过,流行季节以7、8、9月份为最多,呈散发型和地方流行性。
  5、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为烈性传染病,屡有发生,危害严重。1979-1981年,在建宁、八里铺等14个乡大流行。仅1981年春,即因此病死亡的鸡共9212只,临、康、渭三县联防后,情况好转,现仅有零星发生。
  鸡白痢:各乡时有发生,对雏鸡危害最大。
  鸡霍乱:各乡均有零星发生。
  6,寄生虫病:
  临洮已经查明的畜禽寄生虫病有:牛羊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细颈囊尾幼虫、羊脑包虫、羊鼻蝇、羊泰勒氏焦虫、'肺丝虫、莫尼茨绦虫、猪囊虫、猪蛔虫、猪胃线虫、猪后圆线虫、矛线腹腔吸虫、消化道线虫(共6种)、多头虫幼虫、牛羊蜱、螨、鸡兔球虫等。1976—1977年在衙下收购站的调查,共检出有囊虫朋体的猪241头,占屠宰总数3132头的7.5%。1976-1978年,西坪屠宰场三年中共检出有囊虫朋体的猪57头,占受检朋体1389头的4.1%。1981年在玉井乡对羊寄生虫病的抽样调查,感染率达60%。
  截止1985年,家畜各种传染病中扑灭的有:牛瘟、牛出血性败血症,气肿疽、狂犬病、牛肺疫,已基本控制的有:马鼻疽、炭疽、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
  二、防治措施
  民国时,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未普遍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防疫工作,对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如牛瘟、牛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症、气肿疽、口蹄疫、炭疽等,拨发经费,训练人员,积极防治,使疫病尽快得到有效控制。猪瘟和鸡新城疫在临洮曾多次发生,大体每隔6至8年有一次大流行,自1952-1979年有五次。根据两瘟传播快,死亡率高,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每年春秋季节即在全县普遍进行一次预防注射,并在新添、衙下等八个畜禽市场长年检疫防治。实践证明,凡工作认真的年份,次年就疫情少,反之则多。1980年在省兽医总站组织的临洮、康乐、渭源三县联防中,要求对两瘟一年初步控制,三年基本控制。1982年,全县注射猪瘟疫苗207031头,防疫密度达90%,刺防鸡新城疫I系苗216651只,密度达77.1%:用Ⅱ
  系苗对雏鸡滴鼻20281只,用鸡Ⅰ、Ⅱ系苗预防接种606537只,密度达80%.注射羊三联苗羊77540只,注射羊布病5号苗羊104588只,注射羊痘苗羊38048只。注射猪丹毒苗猪198430头,注射猪肺疫苗猪38702头。1985年春秋两次,注射猪瘟疫苗284269头(次),密度达98%0驱治畜禽寄生虫43348头(只)。充分发挥了疫苗预防作用,达到保护家畜,发展生产的目的。
  做好防疫工作的关键:1,要培训一支热爱工作,有专业知识的防疫队伍,形成县、乡、村密切结合的兽医防治网。2、要加强畜禽市场检疫,上市、交易、运调必须要有三凭证(上市、收购、调运),严禁疫区禽畜上市及外运。发现病畜病禽,就地处理,不准买卖。3、要建立防疫承包责任制。县站与乡站签订合同,以注射密度、效果、发病死亡率等为准,统一进行抽样验收。
  第三节普通病
  一、家畜常见病
  1、消化系统:有口膜炎、咽喉炎、消化不良、胃肠卡它、胃肠炎、食道梗塞、痉挛疝(冷痛、伤水起卧)、急性胃扩张(过食疝)、便秘(小肠积粪)、大肠阻塞、直肠便秘、牛羊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瘤胃积食、胃肠臌气、瓣胃阻塞(百叶干)、肠炎、腹膜炎等。
  2,呼吸系统:有感冒、鼻炎、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肺气肿、膈痉挛等。
  3、血液循环系统:有贫血、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二尖瓣闭锁不全、急性心律不齐,心扩张、心肥大等。
  4、泌尿生殖系统:有肾炎、肾盂炎、尿道结石、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母畜乳房炎、阴道炎、子宫炎、卵巢囊肿、母畜不孕症、难产、流产、机械性流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
  5,新陈代谢病:有软骨病、佝偻病、马肌红蛋白尿病,奶牛醋酮血症等。
  6,幼畜病:有便秘、溶血性黄疸、异食癖、仔猪贫血、营养不良等。
  7、外科病:有创伤、脓肿、肌腱炎、脱臼、关节炎、四肢风湿、脱肛、结膜炎、角膜炎、骨折、齿形不正、纤维肉瘤、血瘤等。
  8、中毒:有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盐中毒、酒糟中毒、发霉饲料中毒等。
  二、治疗
  民国时,中兽医大都只能用中药治疗一般疾病,对好多难治病及疫病,均束手无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培训人员,建立组织,增加设备等措施,使治疗药物从中草药发展到以化学药剂与生物药剂相结合。诊断方法从以脉诊病发展为听、叩、嗅、检验及化验等综合诊断,并采用导管、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刀、剪、镊、助产器械、显微镜等新治疗器械。
  民国时,家畜诊疗数量每年约为3000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兽医联合诊疗所门诊治疗大小病畜3870头次,下乡诊疗799头次。1956年全县共治疗大牲畜病14084头次,羊1275只次,猪995头次,治愈率达95%。1971年,临洮派人参加省畜牧厅在榆中举办的捶结法治疗结症学习班,为推广此法,先后培训乡站兽医25人,大队防疫员281人,当年8至12月,全县捶结治疗结症病畜236头,治愈232头,死亡仅4头。
  近几年,由于狠抓了畜禽疫病和寄生虫防治工作,使发病率有所下降。1980年全县共治疗各类大家畜20885头(匹)次,小家畜23146头(只)次。198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治疗各类大家畜42000头(匹)次,小家畜201000头(只)次,对发展畜牧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商品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还需要把兽医防治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猪、羊个别特殊病的诊断与治疗
  1、猪尿结石病:猪尿结石病属新陈代谢疾病,为公猪的常见病,临洮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1981年发病率占存栏公猪的0.55%,占普通病的5%。此病发病率虽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多年来在临床上靠手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经定西地区畜牧站尿结石研究小组一年多的探索、实验,终于从病原学角度提出用氯化钠加微量元素预防尿结石的方法获得成功。其配方及用法为:食盐5份,生长素1份,混合拌入饲料冷食之。用量为2-5月龄猪每日5-7克,克朗猪架子猪每日8—10克。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防效显著,且能促进生长发育,已被水川地区的衙下、建宁、八里铺、新添等乡普遍采用。
  2,羊泰勒氏焦虫病:此病在临洮南部洗河两岸的西坪、潘家集、衙下、苟家滩、三甲、陈家咀、玉井等乡广为流行。发病羊以腰腿强佝,行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多在春末夏初伙发或散发流行。1980年潘家集乡11个社发病率为6.75-23.2%,平均为14.9%,致死率高达88.2%,危害甚大。1981年,地区农校邱兆伦与原县畜牧站副站长袁汉州,在潘家集、苟家滩、三甲、西坪等乡开展病原及流行规律调查中,查明引起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羊泰勒氏焦虫所致,经用贝尼尔防治,获得显著效果。
  这种病以方头蜱为中间宿主而传播,一般在每年3月份蜱复活开始繁殖后,约4、5天病即大发。临洮南片属半湿润地区,水草丰盛,有利于蜱的孳生,所以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特征。
  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是用国产贝尼尔加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按每公斤体重3.5毫克注射于臀部深层肌肉一至二次(重症三次),治愈率可达90%以上。
  3,对部分其他病的治疗:经实践,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采用快速凝集反应诊断,猪瘟采用酶标记诊断,鸡新城疫采用血球凝集试验,鸡兔球虫病采取沉淀反应诊断,对牛创伤性网胃炎使用胃导管投放磁铁棒吸附异物,然后用新型药物配合治疗,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