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育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0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育苗
分类号: F316.2
页数: 1
页码: 212
摘要: 临洮群众植树,一般都用杨柳插条,或在庭园中播种杏、桃等经济树种。民国27年 (1938年),省建设厅建立临洮县油磨滩苗圃,面积170余亩,以榆柳杏为主,主要育苗树种。1944年,有保甲苗圃地107亩,育苗5.53万株。
关键词: 临洮县 林业经济 育苗

内容

临洮群众植树,一般都用杨柳插条,或在庭园中播种杏、桃等经济树种。民国27年 (1938年),省建设厅建立临洮县油磨滩苗圃,面积170余亩,以榆柳杏为主,主要育苗树种。1944年,有保甲苗圃地107亩,育苗5.53万株。
  新中国成立后,育苗事业有很大发展。
  国营育苗:1953年在东山根建立县苗圃,育苗100亩,繁育早柳、白榆、臭椿、刺槐等苗木。1963年苗圃扩大至130亩。1968年起,从河南、新疆、陕西、辽宁、北京及本省的康乐县、甘农大、兰州等地逐年引进加拿大杨、大关村、北京杨、冬意杨、合作杨、辽杨等优良品种230个,边试验边推广,数年间遍及全县山川各地。1972年,东山造林站试办山早地育苗,以油松、云杉、侧柏等针叶树为主,除自用外,部分供应社队。1978年,在苟家滩乡杨家湾山地建立针叶树苗圃,以繁育油松为主,八年累计育苗720亩,为南部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汕松苗1148万株,并出圃杨树苗28万株供应各地。
  集体育苗:1950年,全县少数行政村试办育苗6亩。1955年,全县育苗170亩,1956年增至2000亩。育苗树种主要有旱柳、青杨、箭杆杨、白榆、山杏等。1967年,公社试办社队林场,专设苗圃,繁育杨树苗,1973年,社队育苗而积达1.15万亩,除自给外,向外地推销约500万株。1980年,社队育苗工作由专人负责或承包给私人经营。
  个体育苗: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育苗出现三种类型:一是育苗专业户,自筹土地、资金,与县林业部门签订合同,议定育苗数量、质量、报酬,出圃时间及产品包销等事项,林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有53户。二是行苗重点户,适当经营育苗,一般自育自销,有226户。三是育苗联合体,由个体户自行联合,与林业部门签订育苗合同或自育自销,共有14个。
  至1985年,全县累计共育苗6.87万亩,产苗412242万株。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