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03
页数: 2
页码: 178-179
摘要: 清朝时期,全县农作物播种比例中,小麦与夏杂、秋杂的比例为3:3:3。民国24年 (1935年)仍保持这个比例。建国后至1985年,小麦面积上升到55.24万亩,其比例变为6.1:1.5:2.4。但小麦在多年连作中,导致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不够稳定。
关键词: 临洮县 农业经济 栽培技术

内容

一、种植比例
  清朝时期,全县农作物播种比例中,小麦与夏杂、秋杂的比例为3:3:3。民国24年 (1935年)仍保持这个比例。建国后至1985年,小麦面积上升到55.24万亩,其比例变为6.1:1.5:2.4。但小麦在多年连作中,导致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不够稳定。
  二、主要作物播种期
  冬小麦在1949年前后,从白露开始播种直至霜降结束。由于播期过早或过迟,使产量不稳定。从1959年至1979年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以秋分至寒露间,为播种冬小麦适宜期,其具体时日为9月25日至10月10日,在此期间,城北川地的半冬性品种宜稍后,城南山坪的冬性品种宜稍先。
  春小麦在川区以往有"社前10天,社后10天.没牛没籽10天''的谚语。山区为清明左右。通过1969年至1980年的实践证明,春小麦以候温稳定通过0℃为播种适宜期。其具体时间,川区一般为九九内,或九九后。
  蚕豆在春分前后,候温稳定在。0-2℃播种最好。
  玉米播种期,以候温通过7-8℃为宜。
  三、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
  1955年前,川区种玉米都是种一犁,空一犁,每亩下籽约15斤,亩产300-400斤。1956年随着马齿型玉米的推广,县农业科推行了行距50厘米,株距40座米的等行等距播种法,亩产上升到600斤以上。1959年,又推行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45厘米,小行间套种黄豆法,亩产玉米700斤,黄豆100斤。1967年后,又推行宽窄行划线开沟点播,亩播最约6斤,行间施肥,浅复土,不起垄播种法,亩产提高到1000斤左右。
  四、间、套、复、混栽培技术的发展
  在玉米、洋芋地里套种冬萝卜、洋芫梗,蚕豆与芥子间作,大麦或小麦与豌豆(猴上树)混种,扁豆与小麦混种,小麦套黄豆以及夏收后栽黄烟,或复种糜子、养麦、蔬菜等种植法,早已流行。
  1960年,农技干部在北关及五爱大队,改蚕豆、黄芥混种为三犁蚕豆与两犁黄芥的规则间作。1967年,临洗农校教师下放到八里铺公社孙家大庄三队时,试验小麦、玉米、黄豆1米5小带田获得成功,1975年后,推广于川区社队。1976年,城关公社(建宁乡)农技干部在旭东、洮丰大队试验玉米与小麦、大葱、大蒜、小油菜、甜菜的间作套种成功,另外1964年后,种子站干部先后在城北川区推广夏收后复栽山东大葱、笋子、菜花、小甘蓝及复种大白菜、绿萝卜、菠菜,春麦套胡萝卜、党参苗等技术,现已普及于川区。
  五、覆盖栽培的发展
  民国34年(1945年),三合巷菜农赵德胜用草帘盖的韭菜,春节期间上市,每市斤售价银元两元。西门外雍家庄林云泽林怀瑞弟兄用冷床培育笋苗过冬后,早春栽培,提前上市。此外,菜农用草帘覆盖保温的蛋蛋萝卜、蒜苗、鸡毛白菜等,都是早春抢市的鲜菜。
  1980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先应用于菜花、甘蓝、笋子、西红柿、瓜类的育苗以及韭菜的保温。以后又用于玉米,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全县覆盖面积754亩,其中地膜502亩,大棚252亩,以新添乡和太石乡为较多。
  六、小麦播种密度的变化
  民国时期,每亩下种量一般为24-30斤。解放后,随着化肥的施用,新品种的推广,山区春小麦每亩播种量增至30-34斤,川区冬小麦增至38-44斤。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