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冬小麦:据《狄道州志》载:"麦,亦有冬根者"。从而可知临洮川区种植冬小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仅在西门外深沟沿、李家湾、韩家庄、张家庄、雍家庄一带零星种植,品种以长芒冬麦、秋蝉冬麦为主,亩产200—360斤。新中国成立后,引进国内外冬小麦品种85个,其中种植超过千亩的虽有15个,但在生产上起了重要增产作用的只有下面几利:
1,碧蚂1号,1951年引进,1959年发展到37916亩,亩产400—500斤。1964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2,阿桑,1959年春用调拨的阿夫换回阿桑180斤,当年亩产760—840斤,即迅速推广扩大。1966年至1972年的7年中,曾向兰州、临夏、武都、天水等地调出种子700万斤。由于1976年开始感染锈病,1984年被淘汰。该品种种植25年之久,累计种植面积40万亩,增产粮食达3亿斤。
3,中引2号(罗马尼亚)、中引4号(苏联)、巴地亚、阿奎雷、里勃留拉(意大利)等,于1973年至1985年间,这些都是冬小麦主体栽培品种。一般亩产600-800斤。
4、临农112、132两个品系,由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至1982年在川区推广,以后即被淘汰。
5、73(6)7、75(2)1,由建宁乡旭东村邱家庄社农民王学元育成。1985年,在全县种植面积分别为8750亩和2142亩,成为主体栽培品种。
春小麦:临洮县春小麦在清朝时以大红麦和小红麦为主。按穗部颜色,乂有白老芒与红老芒麦之分。民国时期,先后推广了齐头麦、白见口、秃芒麦、黑芒白麦、佛手麦、和尚头、火麦、绿见口、老矬
麦、花叶麦、玉皮麦等。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了国内外春小麦36种。其中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有以下几个品种。
1,玉皮麦,1943年从省农业改进所引进,1959年全县种植191065亩,亩产3OO-600斤。1964年因感染锈病而被淘汰。
2、甘肃96号,1953年引进,1959年种植107844亩,亩产与玉皮麦相近。1964年因锈病被淘汰。
3,阿夫麦种46200斤、阿勃麦种2400斤,是1959年由省农业厅分配的。经推广后, 在1965年分别种植86000亩和32400亩,亩产400—900斤。1969年,阿勃种植达236000亩,占春麦播种面积的50.58%。1976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4,甘麦8号,1964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种子4市斤,因丰产性强,适应性广,1975年全县种植43万亩,亩产达300—900斤。1976年后,因秆锈病严重而种植而积锐减。1935年仅在红旗、中铺、太石等乡种植28000亩。
5、天选15号,1974年从甘谷调进种子5万斤。1981年种植面积95000亩,亩产400一900斤。1985年,部分地区种植5112亩。
6、定西24号、定西32号,是定西地区农业所育成,1970年引进,在连湾乡试种,亩产380斤,比老芒麦增产一倍。以后连年从定西调入种子,在东北部山旱地区推广,1985年种植面积达126267亩。
7、临农14和12号,是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在水川、二阴地区试种,比其他品种增产10-20%。1977年后迅速扩大,1978年发展到20万亩。1981年种植面积25万亩。此年以后,14号有混杂退化现象,经县良种场提纯后,1985年向全县提供原种14万斤,纯度达99.8%。该品种因成效显著,1983年获省科技改进二等奖。
附记(有删节):
临洮农校“临农”号系统小麦育种的经过与成就
一、育种经过与成就
1958年临沸农校开展小麦育种工作,原由何琼德同志(女)具体负责。1961年学校停办,农科教师在学校实习农场参加农业劳动。1963年学校复办,年底我接替育种工作。1969年,农校、二中组建为临洗五七学校,教师大部调离,何和我仍留在农场从事小麦与洋芋新品种的选育工作。1974年学校二次复办,何回校授课,由我一人继续搞。由于学校两次停办,人事调动大,经费不足,每年只有由实习农场生产收入中支持经费约1000元,并要求育种地搞间、套、复种生产以自筹部分经费,原仅有米尺、小天秤等简单工具,人员缺乏,事无巨细,俱要一人亲手去做。三中全会以后,小麦育种列入地区科研项目,补助用费,工作人员陆续增加,逐渐走向正轨。
"临农号"系统小麦,二十多年来共育成二十多个品系,其中:
1965年从阿夫×玉皮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应性好的临农1号、2号,推广面积15—20万亩。
1967年从阿夫×
96号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宜于二阴山区的临农5号、7号,在会川等地推广获得丰收。
1970年,无芒4号×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12号,在八里铺、城关、玉井等乡推广,获得丰收。旱地春小麦阿夫×小红麦组合中,育出特别抗旱的临农301号与临农304号。
1973年从小麦阿夫×
新疆大颗子组合中,育成临农11号、12号、13号、14号;从欧柔×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5号;从欧柔×阿勃组合中,育出临农16号;从欧柔× (阿桑+阿勃)组合中,育成临农18号。
1976年从(早熟×阿柔)×(丹麦×阿勃)的冬小麦复合杂交组合中,育成临农1132号,从临农8号× 临农18号的春小麦杂交组合中,育成76-0133号(群众称之为兰麦)。二组育种,均在临洮、康乐二阴山区效果校好。76-0139在旱砂地、浅山区效果很好。其反交组合临农8号×临农18号的杂交后代,在旱地选育出转51号,经地区品种比裁试验,产量第一,适宜于较高的山区种植。另一组临农18号×临农8号杂交组合中,育出的76-097号,在临洮各地效果均好。1978年从76-097号系统中,育出79-0131号、79-0132号、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冬小麦,高产、抗高温、耐阴湿、抗病抗倒伏力强。
1982年从(临农18号×临农8号)×四川3000—1中,育成早熟、矮杆抗锈高产的82-042号、82—048号、82-047号;从(临农18号×临农8号)×约瑞杂交组合中,育出穗大粒大的82-031号,抗寒、早发、抗锈、耐阴湿,适宜于高寒山区种植。目前从品种上来说,已育成适宜于临洮各类地区的新品种有:北乡水地82-047号,82-048号,南乡二阴水地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浅山旱地76-0139号,旱山地转51号,高寒山区82—031号。
二、育种方法
育种工作开始,针对临洗地区特定的土壤、气候、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我们以"实践为主.生产第一,依靠群众,校社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制定了育种目标,根据实践,临洮地区育种目标,应该是高产一一农艺性状好、稳产一一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指重穗型的大穗、大粒, 不论在干旱或多雨年分,均能灌浆快,并适当早熟;抗逆性强是指抗病(即能抗三锈、黄矮、白粉、全食、根腐、叶枯等多种病害)、抗高温、不青干、耐阴雨、不枇粒,耐肥不倒伏,耐瘠耐寒而获得高产丰收。
1、丰产性我们把高产、稳产视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来探索解决。因而采用普硬杂交、冬春杂交、复合杂交等方法,为选育丰产品种创造了条件。在选育中以穗粒数、穗粒重相结合为主,每年冬季进行大量的室内育种,为严格选择后代单株,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水地春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000斤左右,水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200斤左右。单穗粒数达40粒以上,单穗粒重达2克以上。
2、抗逆性品种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关系到品种是否高产稳产,年年保收。在选育中我们重视了多种病害的抗逆性选择,与不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选择,要求叶子干净,落黄好,达到"老来青”的目标。实际工作中,不搞绝对化,一刀切,采用兼收并蓄,综合平衡的办法。如抗条锈,既选用抗病的,也选用耐病的,即目前所谓的水平抗锈,垂直抗锈,均摸索进行。
3、重视高代材料的选择杂交后代,一般至五代,分离基本结束,出现定型材料,一般育种单位,工作到此为」上,不再继续进彳亍了,我们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五代以后,显性隐性遗传部分的植株已定性,能选出优良品种,但还存在“融合遗传”部分,是永远分离下去的。这时经过五代的选择优良性状已集中,优点已显露,是改进品种(系)个别缺点,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的开始,如育成临农14号的阿夫×新疆大颗子"结合,五代出现的材料表现一般,并不理想,八代选出临农11号、13号,九代选出临农12号,十代才选出理想的临农14号。
4、适应性我们从临洮到会川,上下二百里的范围内,设置了十几个试验点,从干旱区的下石家起,陆续在崖湾、十里铺、瑞新、旭东、中营、张家寺、上湾、侯家寺、会川西关,直至阴湿区的上白牡滩,及魏家坪设试点,育成的品种(系)分送各地进行试验,在生产中考验品种的适应性。适者推广,不适者淘汰。并且不搞南繁加代,采用选育八至十年,社队试验三至五年,用较长的选育时间,来考验品种的适应性,效果是满意的。如临农14号,推广已十年,目前产量还是高的,不是"昙花一现"的品种。
5、由农民群众来鉴定选择品种品种(系)育成后,分送各点进行试验,试种在农村由.群众鉴定、选留、淘汰,我们对品种不宣传鼓吹,只作了解工作,与农民交换意见,并向群众学习生产知识,联系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工作,这样,弥补了我们知识的局限性,树立了为生产为群众不断的思想,克服了育种工作中的困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信忠
1983年1月27日(专稿)马铃薯
马铃薯居全县粮食作物之第二位。1949年前,主要品种有深眼窝、洋洋芋、黄瓤、牛头、花洋芋、六月揣等。1956年从岷县引进西北果、隆安717、甘岷1号。1963年引进波友2号、密斯、齐赛庚、卡尼拉等。1970年从会川引进抗疫1号、2号、四斤黄、胜利1号等,在全县推广。后又从渭源引进渭会1号、2号,从青海引进552。1985年,全县种植137157亩,其中552为48435亩,渭会1、2号为53545亩。
玉米
民国时期只种植小金黄一个品种。从1952年起,先后引进金皇后、白马牙、武功白等。1958年,引进英粒子。1967年后,推广双杂交种维尔156、维尔42等。1968年引进朝鲜黄马牙。1977年后,又推广单交种张单488、中单2号、酒单2号等。1985年,全县种玉米27893亩,杂交种占播种总面积的22%。
豆类
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播种豆类面积160171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13%, 主要品种有蚕豆、豌豆、扁豆、黄豆,其次有回回豆、山粒豆等。解放后,虽曾引进过拉萨1号蚕豆、多纳夫、草原青、极早熟等豌豆,但至今仍以当地二秧蚕豆、绿豌豆为主。1985年,全县种豆类112566亩,其中蚕豆26082亩,豌豆、黄豆、扁豆86484亩,共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2.5%。
其他作物
1,青棵早先种植的主要有白青稞、麻青稞。1949年以后,引进了牡丹、肚里黄、藏兰、循化兰等。1969年引进矮秆齐。1979年从青海引进南繁3号、昆仑3号、系选22号等,比地方老品种增产20-40%。
2,大麦多年延续种植的有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1959年引来两棱大麦,另外个别地区还种植药用黑大麦。
3、糜子多年沿用的有大、小黄糜、小青糜、鸡蛋皮、烟熏糜等。1958年引进赤峰大红糜、保安红等,因生育期长而淘汰。
4、谷子长期种植的有狼尾巴、大沙舟、竹叶青、老来变、白毛谷、黄毛谷、黑毛谷、红毛谷、白津谷。1969年引进大寨谷,因积温不足而淘汰。
5、莜麦原有品种为长莜麦和短莜麦,1975年引进三分三,零星种植于山区。
6、养麦有甜养和麻皱皱苦养、黑皱皱苦养。
7、油料
胡麻在广大、山区,多年种植低秆红胡麻,北乡干旱地区称白胡麻,民国26年(1937年),临莜农校教师王学书带来法国亚麻(洋胡麻),在衙下地区做为油、麻两用品种。1956年,引进雁农1号,亩产达240斤,比低秆胡麻增产50%,随即在全县推广。1964年引进奥拉依艾津、匈牙利B、谢列坡、谢盖吉阿里法。1973年引进大同3号、4号、雁杂10号、天亚2号、定亚2号—15号、741—26-10等。1985年,全县种胡麻74533亩,其中定亚1号为29844亩,741-26—10为16589亩。
油菜在清至民国,川区种大黄芥,上营、马家山一带高山种小红芥,一般干早山区种芸芥及蔓菁,迄今小红芥仍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也在辛店以北的川区做为早熟换茬作物。1978年引进了奥罗、米达斯、菜金特、门源小油菜、马尾梢等。其中奥罗油菜,抗病丰产,芥酸含量低,抗病力强而获得丰收,后在全县迅速扩大。1985年,全县种油菜13830亩,奥罗面积为7477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