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土壤肥料
土壤全县共有9个土类,12个亚类,24个土属,46个土种南部山区以城土类的红麻土为主;中部东北部山区及河谷区以垆土类麻土、黄麻土为主,北部以灰钙土类的白土和砂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46%,氮0.083%,速效磷5.IPPm,速效钾191.9PPm, 土壤耕层中钾素含量较多,一般能满足禾谷类作物的需要,氮、磷普遍缺乏。
肥料农田施肥历来以人畜粪尿、炕土、草木灰为主,山区也用草皮烧生灰为肥料,并有以油渣作肥料的。
1954年,全县推广硝酸铵96吨。1958年,县办细菌肥料厂生产固氮菌肥。1963年后,推广氨水,并使用尿素及复合肥。1967年后,普遍推广过磷酸钙。1970年后,推广磷酸二铵和三料过磷酸钙。1985年,全县施用化肥20000吨。
多年来,川区农户在麦收后复种豆青,待"秋分"后高茬收割作饲料,低茬深翻做绿肥。1958年后,虽然复种过毛苕子、箭舌豌豆,但未推广开。
第二节农田灌溉
远在汉代,临洮县就有滥水种稻及灌溉垄坂的出现。明朝杨继盛教民用扬杆(桔槔
)灌园。清朝郭士佺在全县广开渠道,以发展水利。民国时期又开挖了洗惠、工赈、德远、溥济、灵石、灵远、东峪、民主、新民等渠道,灌溉面积达70600亩。新中国成立后,对上述渠道进行了扩修。
农业合作化后,进行了土地规划,将零星插花地兑换连片。1985年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平田整地,川区修建条田,山区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改大畦漫灌为小畦浇灌。春小麦三叶一心期灌头水,县城以北扬花灌浆期灌二水,以南一般不灌二水。新添铺乡大碧河流域,春小麦乱籽播种后,有立即灌泡苗水的传统,至今沿用。另有玉米6-8叶期灌头水,喇叭期再追肥灌水一次。第三节推广良种
小麦
冬小麦:据《狄道州志》载:"麦,亦有冬根者"。从而可知临洮川区种植冬小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仅在西门外深沟沿、李家湾、韩家庄、张家庄、雍家庄一带零星种植,品种以长芒冬麦、秋蝉冬麦为主,亩产200—360斤。新中国成立后,引进国内外冬小麦品种85个,其中种植超过千亩的虽有15个,但在生产上起了重要增产作用的只有下面几利:
1,碧蚂1号,1951年引进,1959年发展到37916亩,亩产400—500斤。1964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2,阿桑,1959年春用调拨的阿夫换回阿桑180斤,当年亩产760—840斤,即迅速推广扩大。1966年至1972年的7年中,曾向兰州、临夏、武都、天水等地调出种子700万斤。由于1976年开始感染锈病,1984年被淘汰。该品种种植25年之久,累计种植面积40万亩,增产粮食达3亿斤。
3,中引2号(罗马尼亚)、中引4号(苏联)、巴地亚、阿奎雷、里勃留拉(意大利)等,于1973年至1985年间,这些都是冬小麦主体栽培品种。一般亩产600-800斤。
4、临农112、132两个品系,由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至1982年在川区推广,以后即被淘汰。
5、73(6)7、75(2)1,由建宁乡旭东村邱家庄社农民王学元育成。1985年,在全县种植面积分别为8750亩和2142亩,成为主体栽培品种。
春小麦:临洮县春小麦在清朝时以大红麦和小红麦为主。按穗部颜色,乂有白老芒与红老芒麦之分。民国时期,先后推广了齐头麦、白见口、秃芒麦、黑芒白麦、佛手麦、和尚头、火麦、绿见口、老矬
麦、花叶麦、玉皮麦等。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了国内外春小麦36种。其中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有以下几个品种。
1,玉皮麦,1943年从省农业改进所引进,1959年全县种植191065亩,亩产3OO-600斤。1964年因感染锈病而被淘汰。
2、甘肃96号,1953年引进,1959年种植107844亩,亩产与玉皮麦相近。1964年因锈病被淘汰。
3,阿夫麦种46200斤、阿勃麦种2400斤,是1959年由省农业厅分配的。经推广后, 在1965年分别种植86000亩和32400亩,亩产400—900斤。1969年,阿勃种植达236000亩,占春麦播种面积的50.58%。1976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4,甘麦8号,1964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种子4市斤,因丰产性强,适应性广,1975年全县种植43万亩,亩产达300—900斤。1976年后,因秆锈病严重而种植而积锐减。1935年仅在红旗、中铺、太石等乡种植28000亩。
5、天选15号,1974年从甘谷调进种子5万斤。1981年种植面积95000亩,亩产400一900斤。1985年,部分地区种植5112亩。
6、定西24号、定西32号,是定西地区农业所育成,1970年引进,在连湾乡试种,亩产380斤,比老芒麦增产一倍。以后连年从定西调入种子,在东北部山旱地区推广,1985年种植面积达126267亩。
7、临农14和12号,是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在水川、二阴地区试种,比其他品种增产10-20%。1977年后迅速扩大,1978年发展到20万亩。1981年种植面积25万亩。此年以后,14号有混杂退化现象,经县良种场提纯后,1985年向全县提供原种14万斤,纯度达99.8%。该品种因成效显著,1983年获省科技改进二等奖。
附记(有删节):
临洮农校“临农”号系统小麦育种的经过与成就
一、育种经过与成就
1958年临沸农校开展小麦育种工作,原由何琼德同志(女)具体负责。1961年学校停办,农科教师在学校实习农场参加农业劳动。1963年学校复办,年底我接替育种工作。1969年,农校、二中组建为临洗五七学校,教师大部调离,何和我仍留在农场从事小麦与洋芋新品种的选育工作。1974年学校二次复办,何回校授课,由我一人继续搞。由于学校两次停办,人事调动大,经费不足,每年只有由实习农场生产收入中支持经费约1000元,并要求育种地搞间、套、复种生产以自筹部分经费,原仅有米尺、小天秤等简单工具,人员缺乏,事无巨细,俱要一人亲手去做。三中全会以后,小麦育种列入地区科研项目,补助用费,工作人员陆续增加,逐渐走向正轨。
"临农号"系统小麦,二十多年来共育成二十多个品系,其中:
1965年从阿夫×玉皮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应性好的临农1号、2号,推广面积15—20万亩。
1967年从阿夫×
96号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宜于二阴山区的临农5号、7号,在会川等地推广获得丰收。
1970年,无芒4号×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12号,在八里铺、城关、玉井等乡推广,获得丰收。旱地春小麦阿夫×小红麦组合中,育出特别抗旱的临农301号与临农304号。
1973年从小麦阿夫×
新疆大颗子组合中,育成临农11号、12号、13号、14号;从欧柔×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5号;从欧柔×阿勃组合中,育出临农16号;从欧柔× (阿桑+阿勃)组合中,育成临农18号。
1976年从(早熟×阿柔)×(丹麦×阿勃)的冬小麦复合杂交组合中,育成临农1132号,从临农8号× 临农18号的春小麦杂交组合中,育成76-0133号(群众称之为兰麦)。二组育种,均在临洮、康乐二阴山区效果校好。76-0139在旱砂地、浅山区效果很好。其反交组合临农8号×临农18号的杂交后代,在旱地选育出转51号,经地区品种比裁试验,产量第一,适宜于较高的山区种植。另一组临农18号×临农8号杂交组合中,育出的76-097号,在临洮各地效果均好。1978年从76-097号系统中,育出79-0131号、79-0132号、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冬小麦,高产、抗高温、耐阴湿、抗病抗倒伏力强。
1982年从(临农18号×临农8号)×四川3000—1中,育成早熟、矮杆抗锈高产的82-042号、82—048号、82-047号;从(临农18号×临农8号)×约瑞杂交组合中,育出穗大粒大的82-031号,抗寒、早发、抗锈、耐阴湿,适宜于高寒山区种植。目前从品种上来说,已育成适宜于临洮各类地区的新品种有:北乡水地82-047号,82-048号,南乡二阴水地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浅山旱地76-0139号,旱山地转51号,高寒山区82—031号。
二、育种方法
育种工作开始,针对临洗地区特定的土壤、气候、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我们以"实践为主.生产第一,依靠群众,校社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制定了育种目标,根据实践,临洮地区育种目标,应该是高产一一农艺性状好、稳产一一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指重穗型的大穗、大粒, 不论在干旱或多雨年分,均能灌浆快,并适当早熟;抗逆性强是指抗病(即能抗三锈、黄矮、白粉、全食、根腐、叶枯等多种病害)、抗高温、不青干、耐阴雨、不枇粒,耐肥不倒伏,耐瘠耐寒而获得高产丰收。
1、丰产性我们把高产、稳产视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来探索解决。因而采用普硬杂交、冬春杂交、复合杂交等方法,为选育丰产品种创造了条件。在选育中以穗粒数、穗粒重相结合为主,每年冬季进行大量的室内育种,为严格选择后代单株,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水地春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000斤左右,水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200斤左右。单穗粒数达40粒以上,单穗粒重达2克以上。
2、抗逆性品种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关系到品种是否高产稳产,年年保收。在选育中我们重视了多种病害的抗逆性选择,与不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选择,要求叶子干净,落黄好,达到"老来青”的目标。实际工作中,不搞绝对化,一刀切,采用兼收并蓄,综合平衡的办法。如抗条锈,既选用抗病的,也选用耐病的,即目前所谓的水平抗锈,垂直抗锈,均摸索进行。
3、重视高代材料的选择杂交后代,一般至五代,分离基本结束,出现定型材料,一般育种单位,工作到此为」上,不再继续进彳亍了,我们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五代以后,显性隐性遗传部分的植株已定性,能选出优良品种,但还存在“融合遗传”部分,是永远分离下去的。这时经过五代的选择优良性状已集中,优点已显露,是改进品种(系)个别缺点,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的开始,如育成临农14号的阿夫×新疆大颗子"结合,五代出现的材料表现一般,并不理想,八代选出临农11号、13号,九代选出临农12号,十代才选出理想的临农14号。
4、适应性我们从临洮到会川,上下二百里的范围内,设置了十几个试验点,从干旱区的下石家起,陆续在崖湾、十里铺、瑞新、旭东、中营、张家寺、上湾、侯家寺、会川西关,直至阴湿区的上白牡滩,及魏家坪设试点,育成的品种(系)分送各地进行试验,在生产中考验品种的适应性。适者推广,不适者淘汰。并且不搞南繁加代,采用选育八至十年,社队试验三至五年,用较长的选育时间,来考验品种的适应性,效果是满意的。如临农14号,推广已十年,目前产量还是高的,不是"昙花一现"的品种。
5、由农民群众来鉴定选择品种品种(系)育成后,分送各点进行试验,试种在农村由.群众鉴定、选留、淘汰,我们对品种不宣传鼓吹,只作了解工作,与农民交换意见,并向群众学习生产知识,联系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工作,这样,弥补了我们知识的局限性,树立了为生产为群众不断的思想,克服了育种工作中的困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信忠
1983年1月27日(专稿)马铃薯
马铃薯居全县粮食作物之第二位。1949年前,主要品种有深眼窝、洋洋芋、黄瓤、牛头、花洋芋、六月揣等。1956年从岷县引进西北果、隆安717、甘岷1号。1963年引进波友2号、密斯、齐赛庚、卡尼拉等。1970年从会川引进抗疫1号、2号、四斤黄、胜利1号等,在全县推广。后又从渭源引进渭会1号、2号,从青海引进552。1985年,全县种植137157亩,其中552为48435亩,渭会1、2号为53545亩。
玉米
民国时期只种植小金黄一个品种。从1952年起,先后引进金皇后、白马牙、武功白等。1958年,引进英粒子。1967年后,推广双杂交种维尔156、维尔42等。1968年引进朝鲜黄马牙。1977年后,又推广单交种张单488、中单2号、酒单2号等。1985年,全县种玉米27893亩,杂交种占播种总面积的22%。
豆类
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播种豆类面积160171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13%, 主要品种有蚕豆、豌豆、扁豆、黄豆,其次有回回豆、山粒豆等。解放后,虽曾引进过拉萨1号蚕豆、多纳夫、草原青、极早熟等豌豆,但至今仍以当地二秧蚕豆、绿豌豆为主。1985年,全县种豆类112566亩,其中蚕豆26082亩,豌豆、黄豆、扁豆86484亩,共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2.5%。
其他作物
1,青棵早先种植的主要有白青稞、麻青稞。1949年以后,引进了牡丹、肚里黄、藏兰、循化兰等。1969年引进矮秆齐。1979年从青海引进南繁3号、昆仑3号、系选22号等,比地方老品种增产20-40%。
2,大麦多年延续种植的有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1959年引来两棱大麦,另外个别地区还种植药用黑大麦。
3、糜子多年沿用的有大、小黄糜、小青糜、鸡蛋皮、烟熏糜等。1958年引进赤峰大红糜、保安红等,因生育期长而淘汰。
4、谷子长期种植的有狼尾巴、大沙舟、竹叶青、老来变、白毛谷、黄毛谷、黑毛谷、红毛谷、白津谷。1969年引进大寨谷,因积温不足而淘汰。
5、莜麦原有品种为长莜麦和短莜麦,1975年引进三分三,零星种植于山区。
6、养麦有甜养和麻皱皱苦养、黑皱皱苦养。
7、油料
胡麻在广大、山区,多年种植低秆红胡麻,北乡干旱地区称白胡麻,民国26年(1937年),临莜农校教师王学书带来法国亚麻(洋胡麻),在衙下地区做为油、麻两用品种。1956年,引进雁农1号,亩产达240斤,比低秆胡麻增产50%,随即在全县推广。1964年引进奥拉依艾津、匈牙利B、谢列坡、谢盖吉阿里法。1973年引进大同3号、4号、雁杂10号、天亚2号、定亚2号—15号、741—26-10等。1985年,全县种胡麻74533亩,其中定亚1号为29844亩,741-26—10为16589亩。
油菜在清至民国,川区种大黄芥,上营、马家山一带高山种小红芥,一般干早山区种芸芥及蔓菁,迄今小红芥仍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也在辛店以北的川区做为早熟换茬作物。1978年引进了奥罗、米达斯、菜金特、门源小油菜、马尾梢等。其中奥罗油菜,抗病丰产,芥酸含量低,抗病力强而获得丰收,后在全县迅速扩大。1985年,全县种油菜13830亩,奥罗面积为7477亩。
第四节栽培技术
一、种植比例
清朝时期,全县农作物播种比例中,小麦与夏杂、秋杂的比例为3:3:3。民国24年 (1935年)仍保持这个比例。建国后至1985年,小麦面积上升到55.24万亩,其比例变为6.1:1.5:2.4。但小麦在多年连作中,导致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不够稳定。
二、主要作物播种期
冬小麦在1949年前后,从白露开始播种直至霜降结束。由于播期过早或过迟,使产量不稳定。从1959年至1979年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以秋分至寒露间,为播种冬小麦适宜期,其具体时日为9月25日至10月10日,在此期间,城北川地的半冬性品种宜稍后,城南山坪的冬性品种宜稍先。
春小麦在川区以往有"社前10天,社后10天.没牛没籽10天''的谚语。山区为清明左右。通过1969年至1980年的实践证明,春小麦以候温稳定通过0℃为播种适宜期。其具体时间,川区一般为九九内,或九九后。
蚕豆在春分前后,候温稳定在。0-2℃播种最好。
玉米播种期,以候温通过7-8℃为宜。
三、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
1955年前,川区种玉米都是种一犁,空一犁,每亩下籽约15斤,亩产300-400斤。1956年随着马齿型玉米的推广,县农业科推行了行距50厘米,株距40座米的等行等距播种法,亩产上升到600斤以上。1959年,又推行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45厘米,小行间套种黄豆法,亩产玉米700斤,黄豆100斤。1967年后,又推行宽窄行划线开沟点播,亩播最约6斤,行间施肥,浅复土,不起垄播种法,亩产提高到1000斤左右。
四、间、套、复、混栽培技术的发展
在玉米、洋芋地里套种冬萝卜、洋芫梗,蚕豆与芥子间作,大麦或小麦与豌豆(猴上树)混种,扁豆与小麦混种,小麦套黄豆以及夏收后栽黄烟,或复种糜子、养麦、蔬菜等种植法,早已流行。
1960年,农技干部在北关及五爱大队,改蚕豆、黄芥混种为三犁蚕豆与两犁黄芥的规则间作。1967年,临洗农校教师下放到八里铺公社孙家大庄三队时,试验小麦、玉米、黄豆1米5小带田获得成功,1975年后,推广于川区社队。1976年,城关公社(建宁乡)农技干部在旭东、洮丰大队试验玉米与小麦、大葱、大蒜、小油菜、甜菜的间作套种成功,另外1964年后,种子站干部先后在城北川区推广夏收后复栽山东大葱、笋子、菜花、小甘蓝及复种大白菜、绿萝卜、菠菜,春麦套胡萝卜、党参苗等技术,现已普及于川区。
五、覆盖栽培的发展
民国34年(1945年),三合巷菜农赵德胜用草帘盖的韭菜,春节期间上市,每市斤售价银元两元。西门外雍家庄林云泽林怀瑞弟兄用冷床培育笋苗过冬后,早春栽培,提前上市。此外,菜农用草帘覆盖保温的蛋蛋萝卜、蒜苗、鸡毛白菜等,都是早春抢市的鲜菜。
1980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先应用于菜花、甘蓝、笋子、西红柿、瓜类的育苗以及韭菜的保温。以后又用于玉米,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全县覆盖面积754亩,其中地膜502亩,大棚252亩,以新添乡和太石乡为较多。
六、小麦播种密度的变化
民国时期,每亩下种量一般为24-30斤。解放后,随着化肥的施用,新品种的推广,山区春小麦每亩播种量增至30-34斤,川区冬小麦增至38-44斤。
第五节植物保护
民国时期,曾推行硫酸铜粉拌种,石灰水浸种,防治小麦黑穗病。解放后,开展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进行综合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测报
1956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对小麦吸浆虫和粘虫进行专业测报工作,为1958年用飞机防虫提供了依据。1959年至1966年,县农技站又在北五里铺杨家庄大队作小麦吸浆虫、粘虫季节性测报。1966年后,旭东大队梁兆祥做测报工作,从未间断。1976年,以粘虫、吸浆虫及地老虎的病害为主,由农技站搞测报工作,开展飞机防虫。1979年后,在农村设立了11个群众测报点,使测报工作走上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天敌
临洮县害虫天敌繁多,自然存量大.对农业害虫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1979年,县农技站派人参加了全省害虫天敌资源调查会后,将调查天敌列为省科委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项目课题,初步查清县内有益昆虫共5目13科40种。1983年,进行了汇总验收,并获甘农(1984)16号文件颁发的技术改进二等奖(省集体)。临洮县害虫天敌调查统计表第五章增产措施
续表
三、病害
全县农作物病害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锈病、红矮病、黄矮病、丛矮病、条纹花叶病、线虫病、全蚀病、根腐病、颖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大麦、青禾和燕麦的坚黑穗病、散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大、小斑病;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糜子黑穗病;洋芋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蚕豆赤斑病、褐斑病、锈病、轮纹斑病;豌豆褐斑病;胡麻锈病、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油菜花叶病、白锈病、霜霉病:甜菜花叶病、褐斑病、黄化病、蛇眼病,烟草花叶病;瓜类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霜霉病、花叶病、细菌性角斑病;辣椒黑胫病、枯萎病、炭疽病、花叶病;茄子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番茄花叶病、蕨叶病、条斑病、斑枯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溃疡病;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菜豆花叶病;菠菜霜霉病等。其中因危害严重而引起人们重视并予以防治的有:
1,小麦腥黑穗病,此病农民叫火穗或灰穗,一般年份危害率在10%以上。早先民间曾采用清油、烟皱子、羊粪拌种法防治,但无明显效果。
民国29年(1940年)旧政府号召农民拔除黑穗,由保甲长验收集中烧毁,但不能根除。两年后,县农业推广所试用硫酸铜粉拌种,也无效果。
1951年始用谷仁乐生拌种,由农业技术人员带药,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拌种,效果明显。1955年后,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1962年后,改用六氯苯,1980年后,又用福美双,效果都在90%以上。但随后由于实行承包制,没有挨户做工作,少数人忽视了拌种,使部分山区,腥黑穗病又有了回升。
2、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三种。条锈发病早危害大,秆锈发病迟,个别年份危害也重。1955年、1959年、1964年、1976年、1979年、1984年、1985年都是条锈病流行年,减产10-50%, 一般达15%。虽曾用草木灰、石灰粉、生尿水石灰硫磺合剂防治,但保护效果仅在为10%左右。1982年,试用粉锈宁在小麦抽穗初期防治,防效甚佳。1985年用粉锈宁防治41262亩,防效为71.3%。
3、小麦红、黄矮病。小麦红矮病,临洮无历史记载,1953年至1957年间,曾发生过,1959年秋季,新添乡咀头、辛店乡上杜家、下杜家、杨柳庙一带的乌克兰0246冬小麦,在幼苗期叶尖和基部出现紫褐色斑点和短细纹,来年春返青拔节期麦株矮化,以致未抽穗而死。1960年,红矮病在部分地区中度发生,因其传病媒介为条沙叶蝉,曾用6%的666粉灭虫防治。七十年代上营、站滩山区的莜麦、燕麦也因发生红矮病而减产。
黄矮病农民叫“干筋”,除危害小麦、大麦、莜麦、燕麦外,还危害青稞、糜子等禾本科作物。
1979年,石家楼、连湾、站滩、漫洼等乡的麦田普遍发病。其中小麦发病面积达241736亩,筱麦13012亩,燕麦13553亩。以上三种作物共损失粮食1511.5万斤。因蚜虫为其传染媒介,县上从生产救灾款中拨出5000元,购买"3911"农药,下发到生产队使拌种防治。
4、小麦全蚀病在1975年玉井乡杨家台村麦田成簇枯死。经拔根检查,系全蚀病,当年减产25%。1982年,县农技站在川区10个乡调查,发病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6%,曾提倡以小麦与豆类或洋芋、油菜实行三年轮作的办法进行防治。
5、小麦线虫病,农民叫"麦兰子",以虫瘦混在小麦种子内为媒介而传播。1949年前后,平均发病率达10%。采用白砒拌种后,基本消灭。
6、小麦根腐病,又名黑胚病,农民叫"青干死"。1975年后,随着小麦连作年限的延长及萎秆品种面积的扩大,此病有逐年发展之势。
7、马铃薯环腐病在1962年时,连湾乡官窑村所种深眼窝及1963年西坪乡刘家湾社所种波友2号均生此病。经采取推广杂交抗病品种,及增施磷钾肥料等措施,病情基本控制。
8、玉米黑粉病,农民称灰包。多年来在玉米间曾严重发生,减产5—10%。六十年代初,提倡2-3年轮作,并进行深耕,以减轻发病。1967年后,在全县推广杂交玉米,发病率显著降低。
四、虫害
临洮境内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目前已知的有:小麦吸浆虫、粘虫、麦蚜、地老虎、蟒螬、金叶虫、蝼蛄、条沙叶蝉、灰飞虱、麦穗夜蝇、黄麦杆蝇、大麦水蝇、青稞穗蝇、黑绒金龟䖬
、豌豆潜叶蝇、小豆卷叶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苜蓿蚜、大麻叶 䖬、胡麻漏油虫、黄守瓜、黄条跳岬、猿叶虫、菜粉蝶、小菜蛾、菜蓝跳䖬、菜根蝇、菜缢管蚜、花菜虫、葱蝇、萝卜蝇、蛞蝓、白粉虱等.其中危害严重引起人们注意而大力防治的有以下几种:1、地下害虫以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为害最严重。1955年分别采用毒谷、毒饵、糖醋汁等防治,都起到一定的效果。1985年,县农技站对34个乡‘地下害虫进行了普查,经鉴定共2目、6科、21种。
2、小麦吸浆虫,1952年在上营乡发现,为害面积3000余亩。1957年,全县普遍发生,以洗河灌区最为严重。1958年6月上旬用飞机喷药防治15万亩,人工防治27万亩,效果为95.4%。后在1962年至1974年间又用飞机防治四次,基本得到控制。近几年来,放松了连片防治工作,小麦吸浆虫又有回升。
3、麦蚜在1953年、1958年、1963年、196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及1985年都是偏重发生的年份。蚜株率都超过25%,百株蚜量均在500头以上。六十年代前,用666粉防治,七十年代后,用3911拌种及乐果喷杀,均有效。
4,粘虫是县内危害最严重的常发害虫,在1953年、1958年、1964年、1976年及1981年,都是大发生年份。在盛发期,幼虫遍地,小麦叶片及玉米幼苗均被吃尽,受害甚大。
临洮粘虫,第一代成虫系由江、淮地区迁飞而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达高峰。1979年,开始用灭幼脲防治,使粘虫不能脱皮繁殖而死,效果很好。
5,大麦水蝇(麦水蝇)1976年在城关、衙下一带的临农14号小麦内发现,平均每株虫量5—15头,主重危害叶鞘。此虫于5月上旬开始产卵,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幼虫开始发生,中旬为盛发期,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羽化结束。因此,在小麦、青裸抽穗前期防治,可减轻为害。
五、农田鼠害
全县农田鼠害比较严重,其中地下鼠以中华鼢鼠为主,分布在东峪沟以北,半干旱山区,地面鼠以黄鼠类为主,有鸣声鼠、金花鼠、仓鼠等。
1963年,县农技站在沿川乡、上营乡、达京堡乡、连湾乡、中铺乡用磷化锌毒饵杀鼢鼠,防效达90%。在全县范围内培训技术队伍,全面开展防治,使部分地区基本控制鼠害。后因放松工作,鼠害又有回升。1979年在站滩乡调查中,发现严重地块每亩有2、3只,豆类损失达40%。1980年又恢复用磷化锌防鼠。1981年,县农技站与省植保站签订防鼠合同,至1985年累计防鼠地170多万亩,其中耕地120多万亩,荒地50多万亩,鼠只密度由防前的平均每亩0.88只,下降到0.105只。
六、衣田杂草
临洮危害农作物的杂草很多,其中恶性杂草有黑燕麦、毒麦、兔丝子等。农民曾采用轮作及一锄、二拔、三捋、四烧毁、五深埋等办法防治。1964年5月,由省农林厅农艺师陈希平协助,推广用巴尔板、燕麦灵、燕麦敌及二甲四氯、2.4D 丁脂等化学药剂灭草,效果显著。
七、植保器械
1954年前,治虫主要用人工捕捉。1955年后,推广单管式喷雾器,1965年后,推广压缩式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1975年,县上从人民公社投资款中购买喷粉器265架,喷雾器275架,发给社队使用,并购买机动喷雾器29台,由农技站统一使用。1976年又购置机动喷雾器18台,1978年国家又投资购买机动喷雾器215台,1980年又从人民公社投资款中购买拌种器800架,发给大队和生产队使用。目前全县已拥有机动喷雾器450台,大大提高了防治效率。
第六节沼气推广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派农业科两名同志去武汉市参观学习后,在城关试建沼气池子一个,由于技术不过关即停办。
1976年,县科委成立了沼气办公室,拨款2万元,木材4.5立方米,水泥34吨,至1979年,建池15个,其中有效池8个。
1980年5月,沼气办公室转交农业局,当年建池101个。截止1985年,累计建池80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