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自然区域及作物种植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6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自然区域及作物种植变化
分类号: F303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临洮地形复杂,因而各地区在作物种植上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临洮县 农业经济 种植变化

内容

第一节自然区域
  临洮地形复杂,因而各地区在作物种植上也有所不同。
  洮河河谷区:习惯上称水川地区,由洮河及其支流漫巴河、红道峪沟河、东峪沟河、柳林沟河、改河、站沟河等30条沟水冲积洪淤而成。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8万亩。年均温6—8.7℃。≥10℃积温2318.6—3201.7℃。无霜期130—172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占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的90.1%。经济作物有瓜、果、蔬菜、烟叶、油菜等。
  南部山地区:包括东峪沟及三岔河以南的山区,习惯上称二阴地区,天然植被较好,年降水量499.7—760.4毫米,年均温4-6.4℃。≥10℃积温1845—2318℃。无霜期100-150天,是全县稳产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豆类、洋芋为主,经济作物有药材、亚麻、油菜等,种植量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
  中部梁崩沟壑区:原称半干旱地区,包括东峪沟以北站沟以南的山地。年均温3一6.4℃。≥10℃积温1263.2—2032.2℃。年降水353.1—501.4毫米。粮食作物以春小麦、豌豆、洋芋为主,扁豆、蚕豆、莜麦、葬麦、糜子、谷子等次之。经济作物有亚麻、芸芥、药材、百合、蒜苗等。
  北部丘陵区:原称干旱地区,包括北部五户、中铺、红旗、何家山等乡。海拔1800—2000米。地貌相对高度100米以下的低矮丘陵,大部分覆盖黄土,水源极为贫乏,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年均温5.8-7.0℃。≥10℃积温2360.7—2622℃。无霜期130—150天。年降水232-331.9毫米。小麦占农作物面积的58%,洋芋、玉米、糜谷次之。经济作物以西瓜、籽瓜、芸芥为主。区内有砂田15735亩,人均1亩,是抗旱稳产的基本农田。
  东北山地区:也叫高寒山区,仅为东北部马啣山至七道梁一线。海拔2600—3670米。年均温3.2-4.0℃≥10℃。积温在1100℃以下。无霜期80天左右,年降水400—500毫米。在海拔2600-2800米处,可种春小麦、百合、蒜苗、药材等。
  第二节作物种植变化
  民国33年(194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而积783991亩。其中小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1.85%,谷子、糜子占14.73%,豆类占11.51%,青稞、大麦占11.46%,洋芋占11.27%,莜麦、燕麦占10.49%,葬麦占4.54%,玉米占0.2%,水稻占0.05%,油料占3.0%,其他占0.9%。当时小麦、夏杂、秋杂的种植比例是2.9:2.5:4.6。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不断引进高产小麦品种,使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相应地使杂粮面积不断缩小。1985年,全县种植小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5.24%,豆类占12.48%, 青裸、大麦、和田及其他占2.19%,玉米占3.1%,洋芋占15.2%,糜谷占0.95%,莜麦占0.54%、养麦占0.3%。小麦、夏杂、秋杂的种植比例为6.5:1.5:2.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