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56
颗粒名称: 卷六 农业
分类号: F303
页数: 24
页码: 164-187
摘要: 临洮在远古的时候曾经是以游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殷商初期。即出现了农业。自秦在临洗设陇西郡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汉时由于移民垦殖,开始有了灌溉种稻,并出现了垄坂(梯田)。宋代在熙州(临洮)设茶马司,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明代狄道县有夏田890顷83亩和秋田583顷90亩,清代乾隆时共有土地12685顷82亩。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

内容

临洮在远古的时候曾经是以游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殷商初期。即出现了农业。自秦在临洗设陇西郡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汉时由于移民垦殖,开始有了灌溉种稻,并出现了垄坂(梯田)。宋代在熙州(临洮)设茶马司,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明代狄道县有夏田890顷83亩和秋田583顷90亩,清代乾隆时共有土地12685顷82亩。
  民国时期,全县土地总面积为427.65万亩,可耕地90.49万亩(其中水地面积7.05万亩)。
  民国28年(1939年)临洗成立农业推广所后,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倡浸种以及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粉拌种。次年,拌种者有658户,播种于5000亩地中。
  民国31年(1942年),蒋介石来甘肃视察时提出,"保土造林,绿化西北"的口号后,县农业推广所即增设水土保持组,并利用水平沟蓄水、铺砂、改土、种草等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引进推广了甜菜、齐头麦、玉皮麦、小金黄玉米、法国亚麻等品种,但因上下敷衍,效果甚微。至1949年,全县粮播面积为76万亩,平均亩产为86斤,其中上等水地为300斤。川呈地为106斤。山地为60斤。总产为6536万斤。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发展水利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1956年是五十年代中的丰收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已增加到188斤,总产为19366万斤。但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至1960年又下降到90斤,出现了 "瓜菜代”的局面。1962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六十条)》,恢复了社员自留地,开放了自由市场,生产又步步上升。1965年是六十年代中的丰收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95斤,总产为19056万斤。1966年在农业学大寨中,收回自留地,试办大队核算,农业生产又逐年下降。
  1975年,国家拨给临洗县人民公社投资款124.4万元,扶持社员购置机耕农具、种羊等,发展生产。并推广带状种植和宽幅条播165800亩,全县粮食总产达25000万斤,平均亩产266斤,是建国以来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
  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对农业提出"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后,提高了粮食和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放了集市贸易,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80年,临洮在川区推行生产队小组包产责任制,在山区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
  1981年,全县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从此,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1983年,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规定,把荒山、荒沟承包到户,进行种草植树,恢复生态环境,使农业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
  198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39万亩,其中粮食90.75万亩,平均亩产239.6斤,总产21757万斤;经济作物12.88万亩,其中油料7.69万亩,平均亩产116斤,总产892万斤。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局级机构
  清代,在府、州、县均由户房管理农业。
  民国初期,临洮县仍沿清制。民国9年(1920年)改由第二科管理。民国29年(1930年)改由建设科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成立经建科。
  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分设农业科。
  1958年,与水利科林业站合并为农林水牧局。
  1960年,又分设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五科。
  1963年,又并为农业、水利两科。
  1967年,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农业组。
  1969年,成立县农业管理站革命委员会。
  1971年,分设为县农业局。
  1985年,农业局设办公室及业务股、财务股。有正、副局长3人,调研员2人,行政干部4人,技术人员22人(其中农艺师1人,助理农艺师6人,技术员15人),工人2人。
   第二节局属单位
  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民国28年(1939年),县设农业推广所。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甘肃省农业厅临洗农业技术推广站。1952年成立新式畜力农具站。1956年成立临洗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及8个区站。1958年撤销区站。1968年,农技站、种子站、良种场、渔场合并为临洮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革命委员会。1969年,农技站与种子站从良种场分出,改为农业科技站。1978年,分设农科所。1980年, 又改为农技站。1983年,改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局级单位),设办公室及粮油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经济作物及后勤五个组。有工作人员97人,其中:技术干部69人、行政干部3人、以工代干5人、工人20人。附属机构有植保公司、病虫测报站、试验场和6个区站。
  二、种子公司:
  1956年成立种子站。至1978年改为种子公司。1985年,有职工31人,其中:行政事务人员5人,技术干部12人,工人14人。
  三、良种繁殖场:
  1951年,成立临洮县农业推广场。1956年改为县农场。1959年改为临洮县五里铺农场。1963年改为临洮县良种繁殖场。1970年改名农业局良种场。1980年,又改为县良种繁殖场。截止1985年有耕地349亩,附设奶牛场(有奶牛66头)及味醋加工厂各一处。共有职工32人,其中:行政干部1人,技术人员3人,工人28人。
  四、经营管理站:
  1962年成立临洮县人民公社会计辅导站。1964年改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站。1981年改名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1985年,有干部7人。
  第二章农业经济体制
  第一节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均为私有。建国后,临洮从1951年初至4月底,进行了减租减息。同年10月至1952年5月底,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1956年,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后,土地变为农业社集体所有。
  第二节生产体制
  互助组:1952年、全县按照白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建了临时性、季节性、常年性互助组。1953年底,全县有季节性、互助组3212个,常年互助组508个,参加农户21414户,占总农户的55.19%。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在承认农民对自己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原则下,实行联合劳动,统一经营。办法是社员以土地入股,按股分红,劳六股四。可保留自己土地的5%作为自耕地。社员牲畜及农具,折价入社,统一使用,价款逐年从提留中偿还。到1955年底,全县共有农业社627个,36258户.占总农户的91.17%。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县分期分批试办高级社。1956年秋收后,掀起高级农业合作化高潮。年底,全县共建立高级社341个,39513户,占总农户的98.67%。高级社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基本生产资料折价归社,社员共同劳动,产品除交纳农业税和提取6-10%的公共积累外,其余按劳分配。高级社下设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土地、劳力、耕畜、农具"四固定"和"三包一奖"制(包工、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在劳动管理上实行定额计酬制。
  人民公社:1958年9月7日,全县将33个乡改变成政社合一的7个人民公社,改高级社为生产大队。当时最大的红旗公社(城关)有12638户,77928人,最小的红光公社 (站滩)有3145户,19172人。人民公社化后,对高级社的土地、劳力、资金、粮食、车马、农具等实行无偿平调,并取消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及农村集市贸易。同时由于浮夸风和劳力全部参加大炼钢铁及引洗上山工程,使农业受损而面临困难。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恢复经济。1963年,按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重新划分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开垦少量荒地,并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革委提出"三年建成大寨县" 的要求,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加速向大队所有制过渡。将自留地、自留羊、自留树及家庭副业等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而被割掉。在分配上,推行"标兵工分",以思想表现为主,反对定额计酬。由于社员多劳不能多得,使农村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
  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批判了 "用专政的办法办农业"的错误。1979年,全县试行作业组责任制。1981年,全县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后,使农民有了经济自主权,调动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章农业自然区域及作物种植变化
  第一节自然区域
  临洮地形复杂,因而各地区在作物种植上也有所不同。
  洮河河谷区:习惯上称水川地区,由洮河及其支流漫巴河、红道峪沟河、东峪沟河、柳林沟河、改河、站沟河等30条沟水冲积洪淤而成。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8万亩。年均温6—8.7℃。≥10℃积温2318.6—3201.7℃。无霜期130—172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占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的90.1%。经济作物有瓜、果、蔬菜、烟叶、油菜等。
  南部山地区:包括东峪沟及三岔河以南的山区,习惯上称二阴地区,天然植被较好,年降水量499.7—760.4毫米,年均温4-6.4℃。≥10℃积温1845—2318℃。无霜期100-150天,是全县稳产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豆类、洋芋为主,经济作物有药材、亚麻、油菜等,种植量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
  中部梁崩沟壑区:原称半干旱地区,包括东峪沟以北站沟以南的山地。年均温3一6.4℃。≥10℃积温1263.2—2032.2℃。年降水353.1—501.4毫米。粮食作物以春小麦、豌豆、洋芋为主,扁豆、蚕豆、莜麦、葬麦、糜子、谷子等次之。经济作物有亚麻、芸芥、药材、百合、蒜苗等。
  北部丘陵区:原称干旱地区,包括北部五户、中铺、红旗、何家山等乡。海拔1800—2000米。地貌相对高度100米以下的低矮丘陵,大部分覆盖黄土,水源极为贫乏,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年均温5.8-7.0℃。≥10℃积温2360.7—2622℃。无霜期130—150天。年降水232-331.9毫米。小麦占农作物面积的58%,洋芋、玉米、糜谷次之。经济作物以西瓜、籽瓜、芸芥为主。区内有砂田15735亩,人均1亩,是抗旱稳产的基本农田。
  东北山地区:也叫高寒山区,仅为东北部马啣山至七道梁一线。海拔2600—3670米。年均温3.2-4.0℃≥10℃。积温在1100℃以下。无霜期80天左右,年降水400—500毫米。在海拔2600-2800米处,可种春小麦、百合、蒜苗、药材等。
  第二节作物种植变化
  民国33年(194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而积783991亩。其中小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1.85%,谷子、糜子占14.73%,豆类占11.51%,青稞、大麦占11.46%,洋芋占11.27%,莜麦、燕麦占10.49%,葬麦占4.54%,玉米占0.2%,水稻占0.05%,油料占3.0%,其他占0.9%。当时小麦、夏杂、秋杂的种植比例是2.9:2.5:4.6。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不断引进高产小麦品种,使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相应地使杂粮面积不断缩小。1985年,全县种植小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5.24%,豆类占12.48%, 青裸、大麦、和田及其他占2.19%,玉米占3.1%,洋芋占15.2%,糜谷占0.95%,莜麦占0.54%、养麦占0.3%。小麦、夏杂、秋杂的种植比例为6.5:1.5:2.0。
  第四章经济作物
  临洮衣村除以种植小麦为主外,并兼种瓜、菜、药材等经济作物
  第一节瓜类
  瓜类有西瓜、籽瓜、甜瓜(包括白兰瓜、麻醉瓜、黄金蛋、香瓜、金塔寺等)、黄瓜、番瓜等。
  西瓜:中铺、红旗、太石等乡,种植虎皮西瓜,已有300多年历史,单瓜重10-20斤,大者可达50斤。白籽红瓢、沙甜爽口。东峪沟口孙家河湾.马家河湾种植黑皮小西瓜,褐籽红瓤,瓜重10—8斤。民国34年(1945年)全县种植西瓜720亩。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中,全县每年种植西瓜的面积在1500亩以上。1981年引进了中育1号、6号,郑州3号、74-5-1, P2、丰收2号等良种,由于用地膜覆盖法栽培而提早上市15天,使产值提高两倍。1985年,全县种西瓜2865亩,平均亩产34000斤。总产953.8万斤。产值100万元。
  籽瓜:临洮中铺乡的上下石家、南家、红柳、大石头村,红旗乡的川区村社,在清朝时期就种籽瓜,但品种较差,面积约1000亩。1958年从皋兰引进大瓣瓜籽,使亩产由60斤提高到100斤。1982年种植面积为4524亩,1985年为6213亩。平均亩产77斤,总产47.8万斤,产值50万元。
  甜瓜:辛店乡裴家湾、石郭家等村零星种植厚皮甜瓜黄金蛋,巴下、红旗一带,零星种植白兰瓜和麻醉瓜,八里铺乡的王家小庄和孙家河湾村,五十年代前,以种植香瓜出名,至六十年代前绝迹。1982年后,红旗乡的朱家村,太石乡的太石二社,成为临洮香瓜的主要产地。1985年,太石二社有塑料大棚45亩,种植的香瓜于6月2日开始上市,亩产值在2600元至3300元之间。其品种除传统的香脆瓜、一窝猪外,还有黄金蛋、台湾蜜、青羊头、铁把青、金塔寺、龙甜1号等。
  黄瓜:原种植的黄瓜只有白肚囊1种,品质虽好,但产量较低,病害较多,面积约100亩左右。1975年引进津研2号黄瓜,在裴家湾一社种植,亩产达2000斤左右。1983年,又引进了常青、龙杂黄1号、西农58号、津研4、6、7号等,均优于白肚囊,由于改进栽培技术,早上市十数天,产值增加一倍。
  番瓜:临洮农民叫"菜瓜"。早先王家大庄、马家河湾一带农户种植,面积约20亩左右,品种只有长蔓种,在7月初上市。1958年,从兰州引进一窝猪团秧菜瓜,占地小宜密植。1983年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城关的木厂、北关、北街村,新添乡的三十墩、秦家河湾、崖湾村,辛店乡的辛店、裴家湾、石郭家村,太石铺乡的太石铺村、李家湾等均用塑料大棚加地膜保护栽培法,并引用阿兰、早青、阿太等杂优一代种子,于5月日开始上市,1985年种植面积为224亩。
  第二节蔬菜类
  萝卜
  萝卜有白蛋蛋、红蛋蛋、麻叶、接茬、冬萝卜、胡萝卜等。
  红白蛋蛋萝卜多种于城西的王家园、宋家园,麻叶、接茬,全县各地均种,以公路沿线农户种植较多。
  冬萝卜在1960年后,引进卫青、象牙白、心里美、露头青、潍县青皮等品种,在城郊栽培。1975年引进济杂2号,1981年引进油瓶、金花苔,1982年引进丰光一代、丰翅一代,成为川区农户麦后复种的主要品种,一般亩产8000-12000斤,产值300—400元,1985年,全县种植650亩,产值约20万元。
  胡萝、卜在民国时期,只有卧龙乡吕家咀、张家寨等村零星种植,品种为秃尾红。1962年从陕西引进透心红、三红。1970年后,新添、辛店、太石、红旗乡的川区,在麦用中大面积套种,亩产约5000—8000斤,除食用外,主要饲喂畜禽。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约2000亩。
  白菜、菜花
  1.白菜有长白菜和大白菜。民国时期,山川均种半包心的长白菜一种。1958年开始试种大白菜,1964年在城关西街一队大面积种植,1975年后,城关及八里铺乡成为集中产区。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2500亩,总产约为1250万斤,产值约60万元。
  2.菜花1959年,在西门外木厂村零星种植,主要品种有大雪球、小雪球,矮荷花等。1977年,引进瑞士雪球菜花,1985年,引进荷兰雪球、荷兰48号、津选3—19—8良种,分季播种,使春夏秋季都有产品上市。1984年,秋菜花面积为200亩,1985年为500亩,亩产值500-800元。
  甘蓝
  1961年前,临洮仅种晚秋成熟的甘蓝一种。1974年引进黑叶小平头、黄苗、丹京早熟牛心、金早生等早熟甘蓝。1980年,引进报春、园春、双金、庆丰、秋丰、晚丰等不同成熟期的杂优一代种子后,从6月至翌年春季,都有鲜品和储藏的甘蓝上市。1985年,种植而积约340亩,总产250万斤,产值约10万元。
  莴笋
  传统品种仅有青皮及白皮笋两种。1974年引进柳叶笋与雁翎笋,1984年引进鲫鱼笋、紫叶笋等,在城郊及新添一带零星种植,至1985年大量种植者仍以青皮及白皮笋为主。
  芹菜
  原有品种仅为空心芹菜一种,1974年引进玻璃脆、白庙、铁秆青、细皮白、胡芹(大花叶)后,产量成倍提高。芹菜除少部分单种外,大部与小麦套种,秋末冬初上市。
  菠菜
  本地原有品种,仅尖叶菠菜一种,1962年引进法国菠菜,1966年引进荷兰大叶、尖阳、园叶等后,产量大增。
  芫荽
  1985年引进山东大叶品种,比原种小叶芫荽增产一倍。
  韭菜
  康家崖为县内早期大量种植韭菜村之一,公元1945年有韭菜140亩,1982年新添乡崖湾村成为韭菜集中产区,家家均种,多少不等,1985年,全村8个社种韭菜1200亩,户均收入在500元左右。全县主要种植品种有大白根、大金钩、马蔺韭。汉中冬韭、独根红等。另外近年来,在北部川区种植的韭黄,于春节前上市的颇多。
  葱蒜
  1、大葱从清朝至民国,临洮南乡湾栽植白皮小葱约200多亩,为全县主要产区。1959年,县种子站从山东省章丘县引进大梧桐葱,在城郊试种成功。1964年又大量调进大梧桐、气煞风、鸡腿大葱等,先在辛店乡桑南家、雷赵钱等村推广,1966年普及于辛店、太石两乡。1982年全县川区麦后栽葱10600亩,1985年栽葱8400亩,产值470万元。辛店、太石两乡家家栽葱,户户受益,产品销于兰州、甘南、临夏、定西、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四川等地。
  2,大蒜:西坪大红蒜是临洮县传统的名优产品。1956年后,辛店乡雷赵钱等村的大麻蒜,新添乡孙梁家村的大白蒜,成了当地主要经济产品。1985年,全县种大蒜850亩。县脱水厂加工的脱水大蒜,远销于福建、广东等地。
  3、洋葱(薤
  ):1958年,城关西街大队引种红皮洋葱后,每年种植10亩左右。1984年,又在站滩、潘家集、西坪等乡种植,至1985年,全县栽种70多亩,亩产700多斤。
  百合
  1945年马家山乡从兰州引进母子试种后,于1949年,发展到20亩,至1985年栽种1346亩,扩大到三甲、站滩、西坪等23个乡,品种由千字头更换为牡丹。但因销路不畅造成损失。
  辣椒、茄子、番茄
  1,辣椒:新添乡崖湾的申家滩村,是辣椒生产专业社,已有100多年历史。其他如辛店、太石、新添等乡也种。北乡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羊角、猪大肠、罐罐等。城郊与衙下肖家河一带,以羊角与鸡心辣椒为主。1949年全县种植120亩,1985年种植850亩。
  2、茄子:多年来,临洮只种植小紫茄一个品种,1957年引进兰州紫长茄与牛心茄,仅适合新添以北的砂田种植。1985年引进辽茄1号及北京灯泡茄、大同长茄子,产值有增。
  3、番茄:1938年由临洮农校引进,当时叫洋柿干,仅有小量种植。1957年后,新添以北的洮河沿岸,部分农业社在砂田种植,主要品种有粉红甜肉、桔黄、嘉辰、卡德红、大红。1967年引进农大23号、北京10号、早粉2号、荷兰5号等。1978年引进强力米寿、阿塞、满丝、特罗皮克、弗罗雷特、玛娜佩尔等。1982年引进甘早黄、丽春。1985年,全县种植120亩,主耍品种为强丰、丽春、早粉2号、津粉65、青岛早红、苏抗4号、早丰、早魁等,使亩产由原来的4000斤,提高到7000多斤。并采用地膜棚膜栽培,不但上市早,且产值提高两倍。豆类
  有菜豆、刀豆、豇豆等。菜豆、刀豆多在庭院种植,大面积种植者很少。主要品种是大白刀豆、大紫刀豆、花面豆。1969年引进五台山七寸连、丰收白、青岛架豆、河南架豆、平凉黄豆角、近豆。1970年引进红咀燕、罗裙带豇豆。1985年引进春丰2号、4号、秋抗6号、19号架豆,产量较好。
  第三节其它
  药材
  临洮地形复杂,气候各异,适于种植多种药材。1945年,全县有野生药材200种和人工栽培15种。1958年引进当归,1962年引进地黄,1967年引进党参、川乌,以后又引进大黄、人参、黄连、枸杞、土贝、黄芪、红芪、红花、菊花、元参、水飞蓟、杜仲等。其中在生产及收入上比重最大的有党参、当归和地黄。1958年,全县种药500亩,1976年为10278亩,1984年为32798亩(其中当归1349亩,党参3066亩)。由于当年生产过剩,党参价格由每斤两元降至3角,农民受损失很大。因此,1985年当归、党参种植面积又下降到16400亩。
  黄烟
  临洮在明朝已栽培黄烟而加工成水烟。新添铺为集中产区,直播(铺地)烟亩产800-1200斤。清朝中叶至1945年为全盛时期,全县栽培面积15000多亩,是全县主要经济收入之一。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卷烟工业兴起,黄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约1000亩。1956年又增加到8300亩,后因上级决定将临洮烟叶运往兰州加工,形成烟叶滞销。1985年,种植面积为5000亩。
  大麻
  临洮栽培大麻历史悠久,但因品种是小麻,质量较差,仅供农户自用。1957年调进清水大麻,在东二十铺、八里铺乡种植700亩,生长良好。以后即连年从清水县调种,推广至山川各地,但因经济效益不高,1985年仅种植200亩。
  甜菜
  临洮于1946年引进甜菜,次年种植700亩,1949年种植1691亩,大都用土法熬糖。1958年县办糖厂,当年种甜菜6000多亩。1960年全县种甜菜14518亩,亩产5000-8000斤。后因糖厂每年消化能力有限,甜菜播种而积多年保持在2000亩左右。1982年后,种植面积渐有增加。1985年增至6100亩,总产1976万斤,产值70万元。向日葵
  临洗历来仅为庭院内零星种植。1984年中央号召发展商品生产,红旗乡在小麦地套种向日葵400亩,卧龙乡小洼山种植57亩。1985年,全县种植1000亩,产值20万元。
  第五章增产措施
  第一节土壤肥料
  土壤全县共有9个土类,12个亚类,24个土属,46个土种南部山区以城土类的红麻土为主;中部东北部山区及河谷区以垆土类麻土、黄麻土为主,北部以灰钙土类的白土和砂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46%,氮0.083%,速效磷5.IPPm,速效钾191.9PPm, 土壤耕层中钾素含量较多,一般能满足禾谷类作物的需要,氮、磷普遍缺乏。
  肥料农田施肥历来以人畜粪尿、炕土、草木灰为主,山区也用草皮烧生灰为肥料,并有以油渣作肥料的。
  1954年,全县推广硝酸铵96吨。1958年,县办细菌肥料厂生产固氮菌肥。1963年后,推广氨水,并使用尿素及复合肥。1967年后,普遍推广过磷酸钙。1970年后,推广磷酸二铵和三料过磷酸钙。1985年,全县施用化肥20000吨。
  多年来,川区农户在麦收后复种豆青,待"秋分"后高茬收割作饲料,低茬深翻做绿肥。1958年后,虽然复种过毛苕子、箭舌豌豆,但未推广开。
  第二节农田灌溉
  远在汉代,临洮县就有滥水种稻及灌溉垄坂的出现。明朝杨继盛教民用扬杆(桔槔
  )灌园。清朝郭士佺在全县广开渠道,以发展水利。民国时期又开挖了洗惠、工赈、德远、溥济、灵石、灵远、东峪、民主、新民等渠道,灌溉面积达70600亩。新中国成立后,对上述渠道进行了扩修。
  农业合作化后,进行了土地规划,将零星插花地兑换连片。1985年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平田整地,川区修建条田,山区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改大畦漫灌为小畦浇灌。春小麦三叶一心期灌头水,县城以北扬花灌浆期灌二水,以南一般不灌二水。新添铺乡大碧河流域,春小麦乱籽播种后,有立即灌泡苗水的传统,至今沿用。另有玉米6-8叶期灌头水,喇叭期再追肥灌水一次。第三节推广良种
  小麦
  冬小麦:据《狄道州志》载:"麦,亦有冬根者"。从而可知临洮川区种植冬小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仅在西门外深沟沿、李家湾、韩家庄、张家庄、雍家庄一带零星种植,品种以长芒冬麦、秋蝉冬麦为主,亩产200—360斤。新中国成立后,引进国内外冬小麦品种85个,其中种植超过千亩的虽有15个,但在生产上起了重要增产作用的只有下面几利:
  1,碧蚂1号,1951年引进,1959年发展到37916亩,亩产400—500斤。1964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2,阿桑,1959年春用调拨的阿夫换回阿桑180斤,当年亩产760—840斤,即迅速推广扩大。1966年至1972年的7年中,曾向兰州、临夏、武都、天水等地调出种子700万斤。由于1976年开始感染锈病,1984年被淘汰。该品种种植25年之久,累计种植面积40万亩,增产粮食达3亿斤。
  3,中引2号(罗马尼亚)、中引4号(苏联)、巴地亚、阿奎雷、里勃留拉(意大利)等,于1973年至1985年间,这些都是冬小麦主体栽培品种。一般亩产600-800斤。
  4、临农112、132两个品系,由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至1982年在川区推广,以后即被淘汰。
  5、73(6)7、75(2)1,由建宁乡旭东村邱家庄社农民王学元育成。1985年,在全县种植面积分别为8750亩和2142亩,成为主体栽培品种。
  春小麦:临洮县春小麦在清朝时以大红麦和小红麦为主。按穗部颜色,乂有白老芒与红老芒麦之分。民国时期,先后推广了齐头麦、白见口、秃芒麦、黑芒白麦、佛手麦、和尚头、火麦、绿见口、老矬
  麦、花叶麦、玉皮麦等。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了国内外春小麦36种。其中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有以下几个品种。
  1,玉皮麦,1943年从省农业改进所引进,1959年全县种植191065亩,亩产3OO-600斤。1964年因感染锈病而被淘汰。
  2、甘肃96号,1953年引进,1959年种植107844亩,亩产与玉皮麦相近。1964年因锈病被淘汰。
  3,阿夫麦种46200斤、阿勃麦种2400斤,是1959年由省农业厅分配的。经推广后, 在1965年分别种植86000亩和32400亩,亩产400—900斤。1969年,阿勃种植达236000亩,占春麦播种面积的50.58%。1976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4,甘麦8号,1964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种子4市斤,因丰产性强,适应性广,1975年全县种植43万亩,亩产达300—900斤。1976年后,因秆锈病严重而种植而积锐减。1935年仅在红旗、中铺、太石等乡种植28000亩。
  5、天选15号,1974年从甘谷调进种子5万斤。1981年种植面积95000亩,亩产400一900斤。1985年,部分地区种植5112亩。
  6、定西24号、定西32号,是定西地区农业所育成,1970年引进,在连湾乡试种,亩产380斤,比老芒麦增产一倍。以后连年从定西调入种子,在东北部山旱地区推广,1985年种植面积达126267亩。
  7、临农14和12号,是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在水川、二阴地区试种,比其他品种增产10-20%。1977年后迅速扩大,1978年发展到20万亩。1981年种植面积25万亩。此年以后,14号有混杂退化现象,经县良种场提纯后,1985年向全县提供原种14万斤,纯度达99.8%。该品种因成效显著,1983年获省科技改进二等奖。
  附记(有删节):
  临洮农校“临农”号系统小麦育种的经过与成就
  一、育种经过与成就
  1958年临沸农校开展小麦育种工作,原由何琼德同志(女)具体负责。1961年学校停办,农科教师在学校实习农场参加农业劳动。1963年学校复办,年底我接替育种工作。1969年,农校、二中组建为临洗五七学校,教师大部调离,何和我仍留在农场从事小麦与洋芋新品种的选育工作。1974年学校二次复办,何回校授课,由我一人继续搞。由于学校两次停办,人事调动大,经费不足,每年只有由实习农场生产收入中支持经费约1000元,并要求育种地搞间、套、复种生产以自筹部分经费,原仅有米尺、小天秤等简单工具,人员缺乏,事无巨细,俱要一人亲手去做。三中全会以后,小麦育种列入地区科研项目,补助用费,工作人员陆续增加,逐渐走向正轨。
  "临农号"系统小麦,二十多年来共育成二十多个品系,其中:
  1965年从阿夫×玉皮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应性好的临农1号、2号,推广面积15—20万亩。
  1967年从阿夫×
  96号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宜于二阴山区的临农5号、7号,在会川等地推广获得丰收。
  1970年,无芒4号×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12号,在八里铺、城关、玉井等乡推广,获得丰收。旱地春小麦阿夫×小红麦组合中,育出特别抗旱的临农301号与临农304号。
  1973年从小麦阿夫×
  新疆大颗子组合中,育成临农11号、12号、13号、14号;从欧柔×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5号;从欧柔×阿勃组合中,育出临农16号;从欧柔× (阿桑+阿勃)组合中,育成临农18号。
  1976年从(早熟×阿柔)×(丹麦×阿勃)的冬小麦复合杂交组合中,育成临农1132号,从临农8号× 临农18号的春小麦杂交组合中,育成76-0133号(群众称之为兰麦)。二组育种,均在临洮、康乐二阴山区效果校好。76-0139在旱砂地、浅山区效果很好。其反交组合临农8号×临农18号的杂交后代,在旱地选育出转51号,经地区品种比裁试验,产量第一,适宜于较高的山区种植。另一组临农18号×临农8号杂交组合中,育出的76-097号,在临洮各地效果均好。1978年从76-097号系统中,育出79-0131号、79-0132号、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冬小麦,高产、抗高温、耐阴湿、抗病抗倒伏力强。
  1982年从(临农18号×临农8号)×四川3000—1中,育成早熟、矮杆抗锈高产的82-042号、82—048号、82-047号;从(临农18号×临农8号)×约瑞杂交组合中,育出穗大粒大的82-031号,抗寒、早发、抗锈、耐阴湿,适宜于高寒山区种植。目前从品种上来说,已育成适宜于临洮各类地区的新品种有:北乡水地82-047号,82-048号,南乡二阴水地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浅山旱地76-0139号,旱山地转51号,高寒山区82—031号。
  二、育种方法
  育种工作开始,针对临洗地区特定的土壤、气候、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我们以"实践为主.生产第一,依靠群众,校社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制定了育种目标,根据实践,临洮地区育种目标,应该是高产一一农艺性状好、稳产一一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指重穗型的大穗、大粒, 不论在干旱或多雨年分,均能灌浆快,并适当早熟;抗逆性强是指抗病(即能抗三锈、黄矮、白粉、全食、根腐、叶枯等多种病害)、抗高温、不青干、耐阴雨、不枇粒,耐肥不倒伏,耐瘠耐寒而获得高产丰收。
  1、丰产性我们把高产、稳产视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来探索解决。因而采用普硬杂交、冬春杂交、复合杂交等方法,为选育丰产品种创造了条件。在选育中以穗粒数、穗粒重相结合为主,每年冬季进行大量的室内育种,为严格选择后代单株,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水地春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000斤左右,水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200斤左右。单穗粒数达40粒以上,单穗粒重达2克以上。
  2、抗逆性品种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关系到品种是否高产稳产,年年保收。在选育中我们重视了多种病害的抗逆性选择,与不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选择,要求叶子干净,落黄好,达到"老来青”的目标。实际工作中,不搞绝对化,一刀切,采用兼收并蓄,综合平衡的办法。如抗条锈,既选用抗病的,也选用耐病的,即目前所谓的水平抗锈,垂直抗锈,均摸索进行。
  3、重视高代材料的选择杂交后代,一般至五代,分离基本结束,出现定型材料,一般育种单位,工作到此为」上,不再继续进彳亍了,我们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五代以后,显性隐性遗传部分的植株已定性,能选出优良品种,但还存在“融合遗传”部分,是永远分离下去的。这时经过五代的选择优良性状已集中,优点已显露,是改进品种(系)个别缺点,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的开始,如育成临农14号的阿夫×新疆大颗子"结合,五代出现的材料表现一般,并不理想,八代选出临农11号、13号,九代选出临农12号,十代才选出理想的临农14号。
  4、适应性我们从临洮到会川,上下二百里的范围内,设置了十几个试验点,从干旱区的下石家起,陆续在崖湾、十里铺、瑞新、旭东、中营、张家寺、上湾、侯家寺、会川西关,直至阴湿区的上白牡滩,及魏家坪设试点,育成的品种(系)分送各地进行试验,在生产中考验品种的适应性。适者推广,不适者淘汰。并且不搞南繁加代,采用选育八至十年,社队试验三至五年,用较长的选育时间,来考验品种的适应性,效果是满意的。如临农14号,推广已十年,目前产量还是高的,不是"昙花一现"的品种。
  5、由农民群众来鉴定选择品种品种(系)育成后,分送各点进行试验,试种在农村由.群众鉴定、选留、淘汰,我们对品种不宣传鼓吹,只作了解工作,与农民交换意见,并向群众学习生产知识,联系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工作,这样,弥补了我们知识的局限性,树立了为生产为群众不断的思想,克服了育种工作中的困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信忠
  1983年1月27日(专稿)马铃薯
  马铃薯居全县粮食作物之第二位。1949年前,主要品种有深眼窝、洋洋芋、黄瓤、牛头、花洋芋、六月揣等。1956年从岷县引进西北果、隆安717、甘岷1号。1963年引进波友2号、密斯、齐赛庚、卡尼拉等。1970年从会川引进抗疫1号、2号、四斤黄、胜利1号等,在全县推广。后又从渭源引进渭会1号、2号,从青海引进552。1985年,全县种植137157亩,其中552为48435亩,渭会1、2号为53545亩。
  玉米
  民国时期只种植小金黄一个品种。从1952年起,先后引进金皇后、白马牙、武功白等。1958年,引进英粒子。1967年后,推广双杂交种维尔156、维尔42等。1968年引进朝鲜黄马牙。1977年后,又推广单交种张单488、中单2号、酒单2号等。1985年,全县种玉米27893亩,杂交种占播种总面积的22%。
  豆类
  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播种豆类面积160171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13%, 主要品种有蚕豆、豌豆、扁豆、黄豆,其次有回回豆、山粒豆等。解放后,虽曾引进过拉萨1号蚕豆、多纳夫、草原青、极早熟等豌豆,但至今仍以当地二秧蚕豆、绿豌豆为主。1985年,全县种豆类112566亩,其中蚕豆26082亩,豌豆、黄豆、扁豆86484亩,共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2.5%。
  其他作物
  1,青棵早先种植的主要有白青稞、麻青稞。1949年以后,引进了牡丹、肚里黄、藏兰、循化兰等。1969年引进矮秆齐。1979年从青海引进南繁3号、昆仑3号、系选22号等,比地方老品种增产20-40%。
  2,大麦多年延续种植的有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1959年引来两棱大麦,另外个别地区还种植药用黑大麦。
  3、糜子多年沿用的有大、小黄糜、小青糜、鸡蛋皮、烟熏糜等。1958年引进赤峰大红糜、保安红等,因生育期长而淘汰。
  4、谷子长期种植的有狼尾巴、大沙舟、竹叶青、老来变、白毛谷、黄毛谷、黑毛谷、红毛谷、白津谷。1969年引进大寨谷,因积温不足而淘汰。
  5、莜麦原有品种为长莜麦和短莜麦,1975年引进三分三,零星种植于山区。
  6、养麦有甜养和麻皱皱苦养、黑皱皱苦养。
  7、油料
  胡麻在广大、山区,多年种植低秆红胡麻,北乡干旱地区称白胡麻,民国26年(1937年),临莜农校教师王学书带来法国亚麻(洋胡麻),在衙下地区做为油、麻两用品种。1956年,引进雁农1号,亩产达240斤,比低秆胡麻增产50%,随即在全县推广。1964年引进奥拉依艾津、匈牙利B、谢列坡、谢盖吉阿里法。1973年引进大同3号、4号、雁杂10号、天亚2号、定亚2号—15号、741—26-10等。1985年,全县种胡麻74533亩,其中定亚1号为29844亩,741-26—10为16589亩。
  油菜在清至民国,川区种大黄芥,上营、马家山一带高山种小红芥,一般干早山区种芸芥及蔓菁,迄今小红芥仍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也在辛店以北的川区做为早熟换茬作物。1978年引进了奥罗、米达斯、菜金特、门源小油菜、马尾梢等。其中奥罗油菜,抗病丰产,芥酸含量低,抗病力强而获得丰收,后在全县迅速扩大。1985年,全县种油菜13830亩,奥罗面积为7477亩。
  第四节栽培技术
  一、种植比例
  清朝时期,全县农作物播种比例中,小麦与夏杂、秋杂的比例为3:3:3。民国24年 (1935年)仍保持这个比例。建国后至1985年,小麦面积上升到55.24万亩,其比例变为6.1:1.5:2.4。但小麦在多年连作中,导致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不够稳定。
  二、主要作物播种期
  冬小麦在1949年前后,从白露开始播种直至霜降结束。由于播期过早或过迟,使产量不稳定。从1959年至1979年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以秋分至寒露间,为播种冬小麦适宜期,其具体时日为9月25日至10月10日,在此期间,城北川地的半冬性品种宜稍后,城南山坪的冬性品种宜稍先。
  春小麦在川区以往有"社前10天,社后10天.没牛没籽10天''的谚语。山区为清明左右。通过1969年至1980年的实践证明,春小麦以候温稳定通过0℃为播种适宜期。其具体时间,川区一般为九九内,或九九后。
  蚕豆在春分前后,候温稳定在。0-2℃播种最好。
  玉米播种期,以候温通过7-8℃为宜。
  三、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
  1955年前,川区种玉米都是种一犁,空一犁,每亩下籽约15斤,亩产300-400斤。1956年随着马齿型玉米的推广,县农业科推行了行距50厘米,株距40座米的等行等距播种法,亩产上升到600斤以上。1959年,又推行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45厘米,小行间套种黄豆法,亩产玉米700斤,黄豆100斤。1967年后,又推行宽窄行划线开沟点播,亩播最约6斤,行间施肥,浅复土,不起垄播种法,亩产提高到1000斤左右。
  四、间、套、复、混栽培技术的发展
  在玉米、洋芋地里套种冬萝卜、洋芫梗,蚕豆与芥子间作,大麦或小麦与豌豆(猴上树)混种,扁豆与小麦混种,小麦套黄豆以及夏收后栽黄烟,或复种糜子、养麦、蔬菜等种植法,早已流行。
  1960年,农技干部在北关及五爱大队,改蚕豆、黄芥混种为三犁蚕豆与两犁黄芥的规则间作。1967年,临洗农校教师下放到八里铺公社孙家大庄三队时,试验小麦、玉米、黄豆1米5小带田获得成功,1975年后,推广于川区社队。1976年,城关公社(建宁乡)农技干部在旭东、洮丰大队试验玉米与小麦、大葱、大蒜、小油菜、甜菜的间作套种成功,另外1964年后,种子站干部先后在城北川区推广夏收后复栽山东大葱、笋子、菜花、小甘蓝及复种大白菜、绿萝卜、菠菜,春麦套胡萝卜、党参苗等技术,现已普及于川区。
  五、覆盖栽培的发展
  民国34年(1945年),三合巷菜农赵德胜用草帘盖的韭菜,春节期间上市,每市斤售价银元两元。西门外雍家庄林云泽林怀瑞弟兄用冷床培育笋苗过冬后,早春栽培,提前上市。此外,菜农用草帘覆盖保温的蛋蛋萝卜、蒜苗、鸡毛白菜等,都是早春抢市的鲜菜。
  1980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先应用于菜花、甘蓝、笋子、西红柿、瓜类的育苗以及韭菜的保温。以后又用于玉米,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全县覆盖面积754亩,其中地膜502亩,大棚252亩,以新添乡和太石乡为较多。
  六、小麦播种密度的变化
  民国时期,每亩下种量一般为24-30斤。解放后,随着化肥的施用,新品种的推广,山区春小麦每亩播种量增至30-34斤,川区冬小麦增至38-44斤。
  第五节植物保护
  民国时期,曾推行硫酸铜粉拌种,石灰水浸种,防治小麦黑穗病。解放后,开展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进行综合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测报
  1956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对小麦吸浆虫和粘虫进行专业测报工作,为1958年用飞机防虫提供了依据。1959年至1966年,县农技站又在北五里铺杨家庄大队作小麦吸浆虫、粘虫季节性测报。1966年后,旭东大队梁兆祥做测报工作,从未间断。1976年,以粘虫、吸浆虫及地老虎的病害为主,由农技站搞测报工作,开展飞机防虫。1979年后,在农村设立了11个群众测报点,使测报工作走上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天敌
  临洮县害虫天敌繁多,自然存量大.对农业害虫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1979年,县农技站派人参加了全省害虫天敌资源调查会后,将调查天敌列为省科委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项目课题,初步查清县内有益昆虫共5目13科40种。1983年,进行了汇总验收,并获甘农(1984)16号文件颁发的技术改进二等奖(省集体)。临洮县害虫天敌调查统计表第五章增产措施
  续表
  三、病害
  全县农作物病害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锈病、红矮病、黄矮病、丛矮病、条纹花叶病、线虫病、全蚀病、根腐病、颖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大麦、青禾和燕麦的坚黑穗病、散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大、小斑病;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糜子黑穗病;洋芋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蚕豆赤斑病、褐斑病、锈病、轮纹斑病;豌豆褐斑病;胡麻锈病、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油菜花叶病、白锈病、霜霉病:甜菜花叶病、褐斑病、黄化病、蛇眼病,烟草花叶病;瓜类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霜霉病、花叶病、细菌性角斑病;辣椒黑胫病、枯萎病、炭疽病、花叶病;茄子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番茄花叶病、蕨叶病、条斑病、斑枯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溃疡病;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菜豆花叶病;菠菜霜霉病等。其中因危害严重而引起人们重视并予以防治的有:
  1,小麦腥黑穗病,此病农民叫火穗或灰穗,一般年份危害率在10%以上。早先民间曾采用清油、烟皱子、羊粪拌种法防治,但无明显效果。
  民国29年(1940年)旧政府号召农民拔除黑穗,由保甲长验收集中烧毁,但不能根除。两年后,县农业推广所试用硫酸铜粉拌种,也无效果。
  1951年始用谷仁乐生拌种,由农业技术人员带药,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拌种,效果明显。1955年后,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1962年后,改用六氯苯,1980年后,又用福美双,效果都在90%以上。但随后由于实行承包制,没有挨户做工作,少数人忽视了拌种,使部分山区,腥黑穗病又有了回升。
  2、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三种。条锈发病早危害大,秆锈发病迟,个别年份危害也重。1955年、1959年、1964年、1976年、1979年、1984年、1985年都是条锈病流行年,减产10-50%, 一般达15%。虽曾用草木灰、石灰粉、生尿水石灰硫磺合剂防治,但保护效果仅在为10%左右。1982年,试用粉锈宁在小麦抽穗初期防治,防效甚佳。1985年用粉锈宁防治41262亩,防效为71.3%。
  3、小麦红、黄矮病。小麦红矮病,临洮无历史记载,1953年至1957年间,曾发生过,1959年秋季,新添乡咀头、辛店乡上杜家、下杜家、杨柳庙一带的乌克兰0246冬小麦,在幼苗期叶尖和基部出现紫褐色斑点和短细纹,来年春返青拔节期麦株矮化,以致未抽穗而死。1960年,红矮病在部分地区中度发生,因其传病媒介为条沙叶蝉,曾用6%的666粉灭虫防治。七十年代上营、站滩山区的莜麦、燕麦也因发生红矮病而减产。
  黄矮病农民叫“干筋”,除危害小麦、大麦、莜麦、燕麦外,还危害青稞、糜子等禾本科作物。
  1979年,石家楼、连湾、站滩、漫洼等乡的麦田普遍发病。其中小麦发病面积达241736亩,筱麦13012亩,燕麦13553亩。以上三种作物共损失粮食1511.5万斤。因蚜虫为其传染媒介,县上从生产救灾款中拨出5000元,购买"3911"农药,下发到生产队使拌种防治。
  4、小麦全蚀病在1975年玉井乡杨家台村麦田成簇枯死。经拔根检查,系全蚀病,当年减产25%。1982年,县农技站在川区10个乡调查,发病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6%,曾提倡以小麦与豆类或洋芋、油菜实行三年轮作的办法进行防治。
  5、小麦线虫病,农民叫"麦兰子",以虫瘦混在小麦种子内为媒介而传播。1949年前后,平均发病率达10%。采用白砒拌种后,基本消灭。
  6、小麦根腐病,又名黑胚病,农民叫"青干死"。1975年后,随着小麦连作年限的延长及萎秆品种面积的扩大,此病有逐年发展之势。
  7、马铃薯环腐病在1962年时,连湾乡官窑村所种深眼窝及1963年西坪乡刘家湾社所种波友2号均生此病。经采取推广杂交抗病品种,及增施磷钾肥料等措施,病情基本控制。
  8、玉米黑粉病,农民称灰包。多年来在玉米间曾严重发生,减产5—10%。六十年代初,提倡2-3年轮作,并进行深耕,以减轻发病。1967年后,在全县推广杂交玉米,发病率显著降低。
  四、虫害
  临洮境内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目前已知的有:小麦吸浆虫、粘虫、麦蚜、地老虎、蟒螬、金叶虫、蝼蛄、条沙叶蝉、灰飞虱、麦穗夜蝇、黄麦杆蝇、大麦水蝇、青稞穗蝇、黑绒金龟䖬
  、豌豆潜叶蝇、小豆卷叶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苜蓿蚜、大麻叶 䖬、胡麻漏油虫、黄守瓜、黄条跳岬、猿叶虫、菜粉蝶、小菜蛾、菜蓝跳䖬、菜根蝇、菜缢管蚜、花菜虫、葱蝇、萝卜蝇、蛞蝓、白粉虱等.其中危害严重引起人们注意而大力防治的有以下几种:1、地下害虫以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为害最严重。1955年分别采用毒谷、毒饵、糖醋汁等防治,都起到一定的效果。1985年,县农技站对34个乡‘地下害虫进行了普查,经鉴定共2目、6科、21种。
  2、小麦吸浆虫,1952年在上营乡发现,为害面积3000余亩。1957年,全县普遍发生,以洗河灌区最为严重。1958年6月上旬用飞机喷药防治15万亩,人工防治27万亩,效果为95.4%。后在1962年至1974年间又用飞机防治四次,基本得到控制。近几年来,放松了连片防治工作,小麦吸浆虫又有回升。
  3、麦蚜在1953年、1958年、1963年、196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及1985年都是偏重发生的年份。蚜株率都超过25%,百株蚜量均在500头以上。六十年代前,用666粉防治,七十年代后,用3911拌种及乐果喷杀,均有效。
  4,粘虫是县内危害最严重的常发害虫,在1953年、1958年、1964年、1976年及1981年,都是大发生年份。在盛发期,幼虫遍地,小麦叶片及玉米幼苗均被吃尽,受害甚大。
  临洮粘虫,第一代成虫系由江、淮地区迁飞而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达高峰。1979年,开始用灭幼脲防治,使粘虫不能脱皮繁殖而死,效果很好。
  5,大麦水蝇(麦水蝇)1976年在城关、衙下一带的临农14号小麦内发现,平均每株虫量5—15头,主重危害叶鞘。此虫于5月上旬开始产卵,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幼虫开始发生,中旬为盛发期,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羽化结束。因此,在小麦、青裸抽穗前期防治,可减轻为害。
  五、农田鼠害
  全县农田鼠害比较严重,其中地下鼠以中华鼢鼠为主,分布在东峪沟以北,半干旱山区,地面鼠以黄鼠类为主,有鸣声鼠、金花鼠、仓鼠等。
  1963年,县农技站在沿川乡、上营乡、达京堡乡、连湾乡、中铺乡用磷化锌毒饵杀鼢鼠,防效达90%。在全县范围内培训技术队伍,全面开展防治,使部分地区基本控制鼠害。后因放松工作,鼠害又有回升。1979年在站滩乡调查中,发现严重地块每亩有2、3只,豆类损失达40%。1980年又恢复用磷化锌防鼠。1981年,县农技站与省植保站签订防鼠合同,至1985年累计防鼠地170多万亩,其中耕地120多万亩,荒地50多万亩,鼠只密度由防前的平均每亩0.88只,下降到0.105只。
  六、衣田杂草
  临洮危害农作物的杂草很多,其中恶性杂草有黑燕麦、毒麦、兔丝子等。农民曾采用轮作及一锄、二拔、三捋、四烧毁、五深埋等办法防治。1964年5月,由省农林厅农艺师陈希平协助,推广用巴尔板、燕麦灵、燕麦敌及二甲四氯、2.4D 丁脂等化学药剂灭草,效果显著。
  七、植保器械
  1954年前,治虫主要用人工捕捉。1955年后,推广单管式喷雾器,1965年后,推广压缩式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1975年,县上从人民公社投资款中购买喷粉器265架,喷雾器275架,发给社队使用,并购买机动喷雾器29台,由农技站统一使用。1976年又购置机动喷雾器18台,1978年国家又投资购买机动喷雾器215台,1980年又从人民公社投资款中购买拌种器800架,发给大队和生产队使用。目前全县已拥有机动喷雾器450台,大大提高了防治效率。
  第六节沼气推广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派农业科两名同志去武汉市参观学习后,在城关试建沼气池子一个,由于技术不过关即停办。
  1976年,县科委成立了沼气办公室,拨款2万元,木材4.5立方米,水泥34吨,至1979年,建池15个,其中有效池8个。
  1980年5月,沼气办公室转交农业局,当年建池101个。截止1985年,累计建池804个。
  第六章农业机械
  新中国建国前,临洮无现代化农业机具。建国后,于1957年,引进第一台拖拉机菲亚特—18型后,从此,以柴油机、电动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开始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机改变了过去集体经营的单一格局,由社员独户或联户承包的经营形式普遍出现,使拖拉机的拥有量猛增。到1985年底,集体所有机械,已大部承包和作价转让,此时,农村农机总动力达78676马力。其中拖拉机为30167马力(1746台)。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的不断革新利用,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起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机构
  1951年,省农业厅设立临洮农具站。1952年,农具站与农技站合并为农业技术工作站。1954年,农业技术工作站迁定西,保留八里铺区站。1955年,省农业厅成立临洗新式畜力农具站。1956年,新式畜力农具站与农业技术工作站合并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9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中设立拖拉机站,即国营拖拉机站。1969年,国营拖拉机站撤销后,人员归并农机管理站,机车下放各公社。1966年成立临洮县农机局及其农机公司和农机厂,三个机构一套人马。1968年,农机局与农口各单位合并,成立农机管理站。1971年,农机局重新设立。1984年,农机局更名农机管理站,公司与厂划归经委主管。1985年再次成立农机局,有局长2人,工作人员27人,局内设监理站、推广站、业务股、培训班(后为机校)及办公室。第二节农机发展简况
  全县农机具可分为田间和场上作业机具、农业运输机具、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及农用动力机具四类。
  -、田间、场上作业机具解放前,临洮县有旧式农具楼、耙、磨、铁铣、木钱、镰刀、镢头、铲子、碌碡
  
  、杈、连枷、扫帚、簸箕、筛子、铁铧犁等。解放后,1951年至1954年间,全县推广畜力五寸、七寸步犁、双轮双锌犁及十二行马拉收割机中.步犁很快被农民接受,目前大部分耕地已不用旧式犁了。双轮双铧犁,因农畜动力不适应而未推广开。十二行马拉播种机和1955年示范推广的马拉摇臂收割机等,由于地块不平面小等原因,也未能推广开。
  随着拖拉机的出现,又引进机引三、四、五铧犁,手扶拖拉机用的栅条犁,ICS-一130型双向犁.随后又出现十六行、十二行机引播种机,五行、三行人畜力播种机,玉米点播机。从1955年引进马拉摇臂收割机后,即先后出现了手扶割晒机、联合收割机、160收割机、108型收割机和4GK-1型收割机。至1985年,田间作业机械和场上作业机械有:脱粒机、扬场机、丁齿耙、圆盘耙、拌种机、机动喷雾器等,这些新式机具的使用,加快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使产量不断增加。
  二、农业运输机具民国以前,民间运输工具主要为畜力大车(铁、木轮),民国中期出现了畜力胶轮大车,木制手推车。解放后,逐步有了以机械为动力的运输工具。1957年,引进第一台拖拉机后,到1977年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8台,小型拖拉机779台 (均以农田为主,兼营运输),农用汽车9辆,人力架子车普遍使用。因上述原因,畜力铁轮车和胶轮车已相继消失。
  三、农副产品加工机具临洮在农副产品加工机具方面,解放前有山川水磨、石滚碾子等。水磨分为船磨、平轮磨、立轮磨。船磨分布在县城南北洮河岸边,平轮磨分布在川区渠道处,立轮磨多数分布在山区沟谷处。山区无水源的地方,大都使用着畜力石磨和人推小石磨。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农副加工新机具才初步使用。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出现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钢磨、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碾米机、亚麻机、铡
  草机、打浆机、玉米脱粒机等。七十年代后期,大部分水川地区加工机械动力改用电动机,原使用的水动力石磨基本淘汰。八十年代初又出现了弹花机、扎花机、切菜机、压面机、粉条加工机等多种机械。
  四、农用动力机具解放前,农业动力主要为人畜力。解放后,从五十年代起,农用动力机械开始出现。1957年,临洗引进第一台"菲亚特-18型"拖拉机。1958年,省调拨"菲亚特-18型"及道奇汽车底盘改装的拖拉机4台,临洗农校又引进"热特-35"1台,从此农用动力机械迅速发展。197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4270马力,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08台,小型拖拉机779台,农用汽车9辆,其它动力机械1293台(包括排灌机械),总作业量达230万标准亩。其中耕地30万标准亩,与1959年相比,每万亩耕地增加593马力。近数年,拖拉机的型号有:菲亚特-18、热特-25、热特-35、东方红-40,东方红-75、东方红-54、东方红-28、太山-50、铁牛-55、尤特一45。手扶拖拉机有:工农-11、工农-12、东风-12、红卫-12、天水-15、上海-10型等。以上动力机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节农机人员培训
  从1958年临洮县选调第一批学生前往黄羊镇省农机学校培训起,此后,每年都选人就地或送往外地学习。如1975年即培训农机人员747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492人,柴油机手141人,修理工56人,财会人员58人。截止1985年,全县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达1万多人次,其中:1972至1980年培训6152人(内驾驶员4994人,农具手603人,管理干部259人、修理工296人)。
  第四节农机科研与推广
  1975年,农机局设立农具研究所,农机厂设有技术室,主要任务为农机具的小修、小改及一般性的设计制造。
  1977年,县农机局戚培俊对东方红一28拖拉机磁电机进行研究改进,并通过省级鉴定。从此以后,县社队组成三级修造网,各乡基本都有修造厂,进行小修小改业务。1980年以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自办农机维修企业已蓬勃兴起。至1985年底,推广的机具八十多种。被推广的机具按投资和所发挥的效益,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投资少,效益大的机具,如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植保机械等。第二类为投资大,收益大的机具,如手扶拖拉机,1969年只有12辆,1985年已增至2000多辆;又如排灌机械,至1985年底,经推广应用的已有800多台,2万多马力。第三类为投资多,收益微的机具,这类机械大部分是田间作业机械,如各类播种机、收割机,在土地承包后不适应,成为废铁一堆。
  农机厂自建厂以来,改造的产品有:山地步犁、"65"型钢磨、"108”型收割机等。其中"65"型钢磨由于设计合理,供不应求。农机厂又和省农机研究所合作研制的 ILS一一130型手扶双向犁,1978年获省科研成果奖,1984年定为省优质产品,销售至十三个省、地及自治区。
   第五节农机管理
  1974年起,为督促农机耕地,农机局规定在耕地季节,农用拖拉机不准上公路,并派出人员沿路检查。
  为管好用好农业机械,每年又抽调技术人员下乡检查农机便用情况,并对各公社拖拉机站财务帐项进行清理,对拖拉机人员,进行一次检审,结合进行保养升级赛。1977年,各公社均成立了农业机械管理站。当年,全县用于农机的投资达110余万元,从事农机的人员达3772人,另有管理人员31人。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当时农机管理工作未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使农业机械出现了停放的多、带病的多和爬窝的多而作业少的三多一少现象。因此,一时有包产到户、农机无路的说法。1980年下半年,农机局开始选择西坪、何家山、峡口三乡,分别试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生产责任制七种,如上梁、改河两乡机站多年亏损,自实行责任制后,第一次有了盈余,但当时在管理工作上还是不够灵活,如农业上提出"水统旱包"和农机方面提出“机械不许转手承包,投资机械不准做价转让"等,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逐年改变了不合实际的管理措施,同时,农机管理部门在办理牌号、证照、供油、培训人员以及检验方面,采取"四个一样" 办法,并在工作中坚持“一支持、二服务、三指导、四管理"的方针。独户承包户和联户承包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1983年,县农机公司根据机电商品报废精神,清理报废粗制滥造机电产品,价值达25万元,并规定不准流入市场。
  1984年,油料(农用柴油)供应开始由农机部门分配。同时农机监理站可办理拖拉机检审验报、过户手续、驾驶员的考试发证及其拖拉机事故的处理等工作。
  当年,队营小型拖拉机基本作价归户,如陈家咀、城关等十一个乡的机站拖拉机,全部作价转让,改变集体经营为私人经营,提高了利用率。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