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农业
临洮在远古的时候曾经是以游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殷商初期。即出现了农业。自秦在临洗设陇西郡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汉时由于移民垦殖,开始有了灌溉种稻,并出现了垄坂(梯田)。宋代在熙州(临洮)设茶马司,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明代狄道县有夏田890顷83亩和秋田583顷90亩,清代乾隆时共有土地12685顷82亩。
民国时期,全县土地总面积为427.65万亩,可耕地90.49万亩(其中水地面积7.05万亩)。
民国28年(1939年)临洗成立农业推广所后,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倡浸种以及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粉拌种。次年,拌种者有658户,播种于5000亩地中。
民国31年(1942年),蒋介石来甘肃视察时提出,"保土造林,绿化西北"的口号后,县农业推广所即增设水土保持组,并利用水平沟蓄水、铺砂、改土、种草等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引进推广了甜菜、齐头麦、玉皮麦、小金黄玉米、法国亚麻等品种,但因上下敷衍,效果甚微。至1949年,全县粮播面积为76万亩,平均亩产为86斤,其中上等水地为300斤。川呈地为106斤。山地为60斤。总产为6536万斤。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发展水利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1956年是五十年代中的丰收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已增加到188斤,总产为19366万斤。但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至1960年又下降到90斤,出现了 "瓜菜代”的局面。1962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六十条)》,恢复了社员自留地,开放了自由市场,生产又步步上升。1965年是六十年代中的丰收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95斤,总产为19056万斤。1966年在农业学大寨中,收回自留地,试办大队核算,农业生产又逐年下降。
1975年,国家拨给临洗县人民公社投资款124.4万元,扶持社员购置机耕农具、种羊等,发展生产。并推广带状种植和宽幅条播165800亩,全县粮食总产达25000万斤,平均亩产266斤,是建国以来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
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对农业提出"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后,提高了粮食和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放了集市贸易,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80年,临洮在川区推行生产队小组包产责任制,在山区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
1981年,全县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从此,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1983年,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规定,把荒山、荒沟承包到户,进行种草植树,恢复生态环境,使农业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
198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39万亩,其中粮食90.75万亩,平均亩产239.6斤,总产21757万斤;经济作物12.88万亩,其中油料7.69万亩,平均亩产116斤,总产892万斤。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局级机构
清代,在府、州、县均由户房管理农业。
民国初期,临洮县仍沿清制。民国9年(1920年)改由第二科管理。民国29年(1930年)改由建设科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成立经建科。
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分设农业科。
1958年,与水利科林业站合并为农林水牧局。
1960年,又分设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五科。
1963年,又并为农业、水利两科。
1967年,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农业组。
1969年,成立县农业管理站革命委员会。
1971年,分设为县农业局。
1985年,农业局设办公室及业务股、财务股。有正、副局长3人,调研员2人,行政干部4人,技术人员22人(其中农艺师1人,助理农艺师6人,技术员15人),工人2人。
第二节局属单位
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民国28年(1939年),县设农业推广所。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甘肃省农业厅临洗农业技术推广站。1952年成立新式畜力农具站。1956年成立临洗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及8个区站。1958年撤销区站。1968年,农技站、种子站、良种场、渔场合并为临洮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革命委员会。1969年,农技站与种子站从良种场分出,改为农业科技站。1978年,分设农科所。1980年, 又改为农技站。1983年,改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局级单位),设办公室及粮油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经济作物及后勤五个组。有工作人员97人,其中:技术干部69人、行政干部3人、以工代干5人、工人20人。附属机构有植保公司、病虫测报站、试验场和6个区站。
二、种子公司:
1956年成立种子站。至1978年改为种子公司。1985年,有职工31人,其中:行政事务人员5人,技术干部12人,工人14人。
三、良种繁殖场:
1951年,成立临洮县农业推广场。1956年改为县农场。1959年改为临洮县五里铺农场。1963年改为临洮县良种繁殖场。1970年改名农业局良种场。1980年,又改为县良种繁殖场。截止1985年有耕地349亩,附设奶牛场(有奶牛66头)及味醋加工厂各一处。共有职工32人,其中:行政干部1人,技术人员3人,工人28人。
四、经营管理站:
1962年成立临洮县人民公社会计辅导站。1964年改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站。1981年改名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1985年,有干部7人。
第二章农业经济体制
第一节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均为私有。建国后,临洮从1951年初至4月底,进行了减租减息。同年10月至1952年5月底,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1956年,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后,土地变为农业社集体所有。
第二节生产体制
互助组:1952年、全县按照白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建了临时性、季节性、常年性互助组。1953年底,全县有季节性、互助组3212个,常年互助组508个,参加农户21414户,占总农户的55.19%。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在承认农民对自己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原则下,实行联合劳动,统一经营。办法是社员以土地入股,按股分红,劳六股四。可保留自己土地的5%作为自耕地。社员牲畜及农具,折价入社,统一使用,价款逐年从提留中偿还。到1955年底,全县共有农业社627个,36258户.占总农户的91.17%。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县分期分批试办高级社。1956年秋收后,掀起高级农业合作化高潮。年底,全县共建立高级社341个,39513户,占总农户的98.67%。高级社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基本生产资料折价归社,社员共同劳动,产品除交纳农业税和提取6-10%的公共积累外,其余按劳分配。高级社下设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土地、劳力、耕畜、农具"四固定"和"三包一奖"制(包工、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在劳动管理上实行定额计酬制。
人民公社:1958年9月7日,全县将33个乡改变成政社合一的7个人民公社,改高级社为生产大队。当时最大的红旗公社(城关)有12638户,77928人,最小的红光公社 (站滩)有3145户,19172人。人民公社化后,对高级社的土地、劳力、资金、粮食、车马、农具等实行无偿平调,并取消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及农村集市贸易。同时由于浮夸风和劳力全部参加大炼钢铁及引洗上山工程,使农业受损而面临困难。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恢复经济。1963年,按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重新划分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开垦少量荒地,并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革委提出"三年建成大寨县" 的要求,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加速向大队所有制过渡。将自留地、自留羊、自留树及家庭副业等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而被割掉。在分配上,推行"标兵工分",以思想表现为主,反对定额计酬。由于社员多劳不能多得,使农村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
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批判了 "用专政的办法办农业"的错误。1979年,全县试行作业组责任制。1981年,全县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后,使农民有了经济自主权,调动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章农业自然区域及作物种植变化
第一节自然区域
临洮地形复杂,因而各地区在作物种植上也有所不同。
洮河河谷区:习惯上称水川地区,由洮河及其支流漫巴河、红道峪沟河、东峪沟河、柳林沟河、改河、站沟河等30条沟水冲积洪淤而成。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8万亩。年均温6—8.7℃。≥10℃积温2318.6—3201.7℃。无霜期130—172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占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的90.1%。经济作物有瓜、果、蔬菜、烟叶、油菜等。
南部山地区:包括东峪沟及三岔河以南的山区,习惯上称二阴地区,天然植被较好,年降水量499.7—760.4毫米,年均温4-6.4℃。≥10℃积温1845—2318℃。无霜期100-150天,是全县稳产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豆类、洋芋为主,经济作物有药材、亚麻、油菜等,种植量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
中部梁崩沟壑区:原称半干旱地区,包括东峪沟以北站沟以南的山地。年均温3一6.4℃。≥10℃积温1263.2—2032.2℃。年降水353.1—501.4毫米。粮食作物以春小麦、豌豆、洋芋为主,扁豆、蚕豆、莜麦、葬麦、糜子、谷子等次之。经济作物有亚麻、芸芥、药材、百合、蒜苗等。
北部丘陵区:原称干旱地区,包括北部五户、中铺、红旗、何家山等乡。海拔1800—2000米。地貌相对高度100米以下的低矮丘陵,大部分覆盖黄土,水源极为贫乏,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年均温5.8-7.0℃。≥10℃积温2360.7—2622℃。无霜期130—150天。年降水232-331.9毫米。小麦占农作物面积的58%,洋芋、玉米、糜谷次之。经济作物以西瓜、籽瓜、芸芥为主。区内有砂田15735亩,人均1亩,是抗旱稳产的基本农田。
东北山地区:也叫高寒山区,仅为东北部马啣山至七道梁一线。海拔2600—3670米。年均温3.2-4.0℃≥10℃。积温在1100℃以下。无霜期80天左右,年降水400—500毫米。在海拔2600-2800米处,可种春小麦、百合、蒜苗、药材等。
第二节作物种植变化
民国33年(194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而积783991亩。其中小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1.85%,谷子、糜子占14.73%,豆类占11.51%,青稞、大麦占11.46%,洋芋占11.27%,莜麦、燕麦占10.49%,葬麦占4.54%,玉米占0.2%,水稻占0.05%,油料占3.0%,其他占0.9%。当时小麦、夏杂、秋杂的种植比例是2.9:2.5:4.6。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不断引进高产小麦品种,使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相应地使杂粮面积不断缩小。1985年,全县种植小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5.24%,豆类占12.48%, 青裸、大麦、和田及其他占2.19%,玉米占3.1%,洋芋占15.2%,糜谷占0.95%,莜麦占0.54%、养麦占0.3%。小麦、夏杂、秋杂的种植比例为6.5:1.5:2.0。
第四章经济作物
临洮衣村除以种植小麦为主外,并兼种瓜、菜、药材等经济作物
第一节瓜类
瓜类有西瓜、籽瓜、甜瓜(包括白兰瓜、麻醉瓜、黄金蛋、香瓜、金塔寺等)、黄瓜、番瓜等。
西瓜:中铺、红旗、太石等乡,种植虎皮西瓜,已有300多年历史,单瓜重10-20斤,大者可达50斤。白籽红瓢、沙甜爽口。东峪沟口孙家河湾.马家河湾种植黑皮小西瓜,褐籽红瓤,瓜重10—8斤。民国34年(1945年)全县种植西瓜720亩。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中,全县每年种植西瓜的面积在1500亩以上。1981年引进了中育1号、6号,郑州3号、74-5-1, P2、丰收2号等良种,由于用地膜覆盖法栽培而提早上市15天,使产值提高两倍。1985年,全县种西瓜2865亩,平均亩产34000斤。总产953.8万斤。产值100万元。
籽瓜:临洮中铺乡的上下石家、南家、红柳、大石头村,红旗乡的川区村社,在清朝时期就种籽瓜,但品种较差,面积约1000亩。1958年从皋兰引进大瓣瓜籽,使亩产由60斤提高到100斤。1982年种植面积为4524亩,1985年为6213亩。平均亩产77斤,总产47.8万斤,产值50万元。
甜瓜:辛店乡裴家湾、石郭家等村零星种植厚皮甜瓜黄金蛋,巴下、红旗一带,零星种植白兰瓜和麻醉瓜,八里铺乡的王家小庄和孙家河湾村,五十年代前,以种植香瓜出名,至六十年代前绝迹。1982年后,红旗乡的朱家村,太石乡的太石二社,成为临洮香瓜的主要产地。1985年,太石二社有塑料大棚45亩,种植的香瓜于6月2日开始上市,亩产值在2600元至3300元之间。其品种除传统的香脆瓜、一窝猪外,还有黄金蛋、台湾蜜、青羊头、铁把青、金塔寺、龙甜1号等。
黄瓜:原种植的黄瓜只有白肚囊1种,品质虽好,但产量较低,病害较多,面积约100亩左右。1975年引进津研2号黄瓜,在裴家湾一社种植,亩产达2000斤左右。1983年,又引进了常青、龙杂黄1号、西农58号、津研4、6、7号等,均优于白肚囊,由于改进栽培技术,早上市十数天,产值增加一倍。
番瓜:临洮农民叫"菜瓜"。早先王家大庄、马家河湾一带农户种植,面积约20亩左右,品种只有长蔓种,在7月初上市。1958年,从兰州引进一窝猪团秧菜瓜,占地小宜密植。1983年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城关的木厂、北关、北街村,新添乡的三十墩、秦家河湾、崖湾村,辛店乡的辛店、裴家湾、石郭家村,太石铺乡的太石铺村、李家湾等均用塑料大棚加地膜保护栽培法,并引用阿兰、早青、阿太等杂优一代种子,于5月日开始上市,1985年种植面积为224亩。
第二节蔬菜类
萝卜
萝卜有白蛋蛋、红蛋蛋、麻叶、接茬、冬萝卜、胡萝卜等。
红白蛋蛋萝卜多种于城西的王家园、宋家园,麻叶、接茬,全县各地均种,以公路沿线农户种植较多。
冬萝卜在1960年后,引进卫青、象牙白、心里美、露头青、潍县青皮等品种,在城郊栽培。1975年引进济杂2号,1981年引进油瓶、金花苔,1982年引进丰光一代、丰翅一代,成为川区农户麦后复种的主要品种,一般亩产8000-12000斤,产值300—400元,1985年,全县种植650亩,产值约20万元。
胡萝、卜在民国时期,只有卧龙乡吕家咀、张家寨等村零星种植,品种为秃尾红。1962年从陕西引进透心红、三红。1970年后,新添、辛店、太石、红旗乡的川区,在麦用中大面积套种,亩产约5000—8000斤,除食用外,主要饲喂畜禽。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约2000亩。
白菜、菜花
1.白菜有长白菜和大白菜。民国时期,山川均种半包心的长白菜一种。1958年开始试种大白菜,1964年在城关西街一队大面积种植,1975年后,城关及八里铺乡成为集中产区。1985年全县播种面积2500亩,总产约为1250万斤,产值约60万元。
2.菜花1959年,在西门外木厂村零星种植,主要品种有大雪球、小雪球,矮荷花等。1977年,引进瑞士雪球菜花,1985年,引进荷兰雪球、荷兰48号、津选3—19—8良种,分季播种,使春夏秋季都有产品上市。1984年,秋菜花面积为200亩,1985年为500亩,亩产值500-800元。
甘蓝
1961年前,临洮仅种晚秋成熟的甘蓝一种。1974年引进黑叶小平头、黄苗、丹京早熟牛心、金早生等早熟甘蓝。1980年,引进报春、园春、双金、庆丰、秋丰、晚丰等不同成熟期的杂优一代种子后,从6月至翌年春季,都有鲜品和储藏的甘蓝上市。1985年,种植而积约340亩,总产250万斤,产值约10万元。
莴笋
传统品种仅有青皮及白皮笋两种。1974年引进柳叶笋与雁翎笋,1984年引进鲫鱼笋、紫叶笋等,在城郊及新添一带零星种植,至1985年大量种植者仍以青皮及白皮笋为主。
芹菜
原有品种仅为空心芹菜一种,1974年引进玻璃脆、白庙、铁秆青、细皮白、胡芹(大花叶)后,产量成倍提高。芹菜除少部分单种外,大部与小麦套种,秋末冬初上市。
菠菜
本地原有品种,仅尖叶菠菜一种,1962年引进法国菠菜,1966年引进荷兰大叶、尖阳、园叶等后,产量大增。
芫荽
1985年引进山东大叶品种,比原种小叶芫荽增产一倍。
韭菜
康家崖为县内早期大量种植韭菜村之一,公元1945年有韭菜140亩,1982年新添乡崖湾村成为韭菜集中产区,家家均种,多少不等,1985年,全村8个社种韭菜1200亩,户均收入在500元左右。全县主要种植品种有大白根、大金钩、马蔺韭。汉中冬韭、独根红等。另外近年来,在北部川区种植的韭黄,于春节前上市的颇多。
葱蒜
1、大葱从清朝至民国,临洮南乡湾栽植白皮小葱约200多亩,为全县主要产区。1959年,县种子站从山东省章丘县引进大梧桐葱,在城郊试种成功。1964年又大量调进大梧桐、气煞风、鸡腿大葱等,先在辛店乡桑南家、雷赵钱等村推广,1966年普及于辛店、太石两乡。1982年全县川区麦后栽葱10600亩,1985年栽葱8400亩,产值470万元。辛店、太石两乡家家栽葱,户户受益,产品销于兰州、甘南、临夏、定西、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四川等地。
2,大蒜:西坪大红蒜是临洮县传统的名优产品。1956年后,辛店乡雷赵钱等村的大麻蒜,新添乡孙梁家村的大白蒜,成了当地主要经济产品。1985年,全县种大蒜850亩。县脱水厂加工的脱水大蒜,远销于福建、广东等地。
3、洋葱(薤
):1958年,城关西街大队引种红皮洋葱后,每年种植10亩左右。1984年,又在站滩、潘家集、西坪等乡种植,至1985年,全县栽种70多亩,亩产700多斤。
百合
1945年马家山乡从兰州引进母子试种后,于1949年,发展到20亩,至1985年栽种1346亩,扩大到三甲、站滩、西坪等23个乡,品种由千字头更换为牡丹。但因销路不畅造成损失。
辣椒、茄子、番茄
1,辣椒:新添乡崖湾的申家滩村,是辣椒生产专业社,已有100多年历史。其他如辛店、太石、新添等乡也种。北乡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羊角、猪大肠、罐罐等。城郊与衙下肖家河一带,以羊角与鸡心辣椒为主。1949年全县种植120亩,1985年种植850亩。
2、茄子:多年来,临洮只种植小紫茄一个品种,1957年引进兰州紫长茄与牛心茄,仅适合新添以北的砂田种植。1985年引进辽茄1号及北京灯泡茄、大同长茄子,产值有增。
3、番茄:1938年由临洮农校引进,当时叫洋柿干,仅有小量种植。1957年后,新添以北的洮河沿岸,部分农业社在砂田种植,主要品种有粉红甜肉、桔黄、嘉辰、卡德红、大红。1967年引进农大23号、北京10号、早粉2号、荷兰5号等。1978年引进强力米寿、阿塞、满丝、特罗皮克、弗罗雷特、玛娜佩尔等。1982年引进甘早黄、丽春。1985年,全县种植120亩,主耍品种为强丰、丽春、早粉2号、津粉65、青岛早红、苏抗4号、早丰、早魁等,使亩产由原来的4000斤,提高到7000多斤。并采用地膜棚膜栽培,不但上市早,且产值提高两倍。豆类
有菜豆、刀豆、豇豆等。菜豆、刀豆多在庭院种植,大面积种植者很少。主要品种是大白刀豆、大紫刀豆、花面豆。1969年引进五台山七寸连、丰收白、青岛架豆、河南架豆、平凉黄豆角、近豆。1970年引进红咀燕、罗裙带豇豆。1985年引进春丰2号、4号、秋抗6号、19号架豆,产量较好。
第三节其它
药材
临洮地形复杂,气候各异,适于种植多种药材。1945年,全县有野生药材200种和人工栽培15种。1958年引进当归,1962年引进地黄,1967年引进党参、川乌,以后又引进大黄、人参、黄连、枸杞、土贝、黄芪、红芪、红花、菊花、元参、水飞蓟、杜仲等。其中在生产及收入上比重最大的有党参、当归和地黄。1958年,全县种药500亩,1976年为10278亩,1984年为32798亩(其中当归1349亩,党参3066亩)。由于当年生产过剩,党参价格由每斤两元降至3角,农民受损失很大。因此,1985年当归、党参种植面积又下降到16400亩。
黄烟
临洮在明朝已栽培黄烟而加工成水烟。新添铺为集中产区,直播(铺地)烟亩产800-1200斤。清朝中叶至1945年为全盛时期,全县栽培面积15000多亩,是全县主要经济收入之一。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卷烟工业兴起,黄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约1000亩。1956年又增加到8300亩,后因上级决定将临洮烟叶运往兰州加工,形成烟叶滞销。1985年,种植面积为5000亩。
大麻
临洮栽培大麻历史悠久,但因品种是小麻,质量较差,仅供农户自用。1957年调进清水大麻,在东二十铺、八里铺乡种植700亩,生长良好。以后即连年从清水县调种,推广至山川各地,但因经济效益不高,1985年仅种植200亩。
甜菜
临洮于1946年引进甜菜,次年种植700亩,1949年种植1691亩,大都用土法熬糖。1958年县办糖厂,当年种甜菜6000多亩。1960年全县种甜菜14518亩,亩产5000-8000斤。后因糖厂每年消化能力有限,甜菜播种而积多年保持在2000亩左右。1982年后,种植面积渐有增加。1985年增至6100亩,总产1976万斤,产值70万元。向日葵
临洗历来仅为庭院内零星种植。1984年中央号召发展商品生产,红旗乡在小麦地套种向日葵400亩,卧龙乡小洼山种植57亩。1985年,全县种植1000亩,产值20万元。
第五章增产措施
第一节土壤肥料
土壤全县共有9个土类,12个亚类,24个土属,46个土种南部山区以城土类的红麻土为主;中部东北部山区及河谷区以垆土类麻土、黄麻土为主,北部以灰钙土类的白土和砂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46%,氮0.083%,速效磷5.IPPm,速效钾191.9PPm, 土壤耕层中钾素含量较多,一般能满足禾谷类作物的需要,氮、磷普遍缺乏。
肥料农田施肥历来以人畜粪尿、炕土、草木灰为主,山区也用草皮烧生灰为肥料,并有以油渣作肥料的。
1954年,全县推广硝酸铵96吨。1958年,县办细菌肥料厂生产固氮菌肥。1963年后,推广氨水,并使用尿素及复合肥。1967年后,普遍推广过磷酸钙。1970年后,推广磷酸二铵和三料过磷酸钙。1985年,全县施用化肥20000吨。
多年来,川区农户在麦收后复种豆青,待"秋分"后高茬收割作饲料,低茬深翻做绿肥。1958年后,虽然复种过毛苕子、箭舌豌豆,但未推广开。
第二节农田灌溉
远在汉代,临洮县就有滥水种稻及灌溉垄坂的出现。明朝杨继盛教民用扬杆(桔槔
)灌园。清朝郭士佺在全县广开渠道,以发展水利。民国时期又开挖了洗惠、工赈、德远、溥济、灵石、灵远、东峪、民主、新民等渠道,灌溉面积达70600亩。新中国成立后,对上述渠道进行了扩修。
农业合作化后,进行了土地规划,将零星插花地兑换连片。1985年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平田整地,川区修建条田,山区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改大畦漫灌为小畦浇灌。春小麦三叶一心期灌头水,县城以北扬花灌浆期灌二水,以南一般不灌二水。新添铺乡大碧河流域,春小麦乱籽播种后,有立即灌泡苗水的传统,至今沿用。另有玉米6-8叶期灌头水,喇叭期再追肥灌水一次。第三节推广良种
小麦
冬小麦:据《狄道州志》载:"麦,亦有冬根者"。从而可知临洮川区种植冬小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仅在西门外深沟沿、李家湾、韩家庄、张家庄、雍家庄一带零星种植,品种以长芒冬麦、秋蝉冬麦为主,亩产200—360斤。新中国成立后,引进国内外冬小麦品种85个,其中种植超过千亩的虽有15个,但在生产上起了重要增产作用的只有下面几利:
1,碧蚂1号,1951年引进,1959年发展到37916亩,亩产400—500斤。1964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2,阿桑,1959年春用调拨的阿夫换回阿桑180斤,当年亩产760—840斤,即迅速推广扩大。1966年至1972年的7年中,曾向兰州、临夏、武都、天水等地调出种子700万斤。由于1976年开始感染锈病,1984年被淘汰。该品种种植25年之久,累计种植面积40万亩,增产粮食达3亿斤。
3,中引2号(罗马尼亚)、中引4号(苏联)、巴地亚、阿奎雷、里勃留拉(意大利)等,于1973年至1985年间,这些都是冬小麦主体栽培品种。一般亩产600-800斤。
4、临农112、132两个品系,由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至1982年在川区推广,以后即被淘汰。
5、73(6)7、75(2)1,由建宁乡旭东村邱家庄社农民王学元育成。1985年,在全县种植面积分别为8750亩和2142亩,成为主体栽培品种。
春小麦:临洮县春小麦在清朝时以大红麦和小红麦为主。按穗部颜色,乂有白老芒与红老芒麦之分。民国时期,先后推广了齐头麦、白见口、秃芒麦、黑芒白麦、佛手麦、和尚头、火麦、绿见口、老矬
麦、花叶麦、玉皮麦等。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了国内外春小麦36种。其中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有以下几个品种。
1,玉皮麦,1943年从省农业改进所引进,1959年全县种植191065亩,亩产3OO-600斤。1964年因感染锈病而被淘汰。
2、甘肃96号,1953年引进,1959年种植107844亩,亩产与玉皮麦相近。1964年因锈病被淘汰。
3,阿夫麦种46200斤、阿勃麦种2400斤,是1959年由省农业厅分配的。经推广后, 在1965年分别种植86000亩和32400亩,亩产400—900斤。1969年,阿勃种植达236000亩,占春麦播种面积的50.58%。1976年因锈病减产而淘汰。
4,甘麦8号,1964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种子4市斤,因丰产性强,适应性广,1975年全县种植43万亩,亩产达300—900斤。1976年后,因秆锈病严重而种植而积锐减。1935年仅在红旗、中铺、太石等乡种植28000亩。
5、天选15号,1974年从甘谷调进种子5万斤。1981年种植面积95000亩,亩产400一900斤。1985年,部分地区种植5112亩。
6、定西24号、定西32号,是定西地区农业所育成,1970年引进,在连湾乡试种,亩产380斤,比老芒麦增产一倍。以后连年从定西调入种子,在东北部山旱地区推广,1985年种植面积达126267亩。
7、临农14和12号,是临洮农校教师王信中育成。1972年在水川、二阴地区试种,比其他品种增产10-20%。1977年后迅速扩大,1978年发展到20万亩。1981年种植面积25万亩。此年以后,14号有混杂退化现象,经县良种场提纯后,1985年向全县提供原种14万斤,纯度达99.8%。该品种因成效显著,1983年获省科技改进二等奖。
附记(有删节):
临洮农校“临农”号系统小麦育种的经过与成就
一、育种经过与成就
1958年临沸农校开展小麦育种工作,原由何琼德同志(女)具体负责。1961年学校停办,农科教师在学校实习农场参加农业劳动。1963年学校复办,年底我接替育种工作。1969年,农校、二中组建为临洗五七学校,教师大部调离,何和我仍留在农场从事小麦与洋芋新品种的选育工作。1974年学校二次复办,何回校授课,由我一人继续搞。由于学校两次停办,人事调动大,经费不足,每年只有由实习农场生产收入中支持经费约1000元,并要求育种地搞间、套、复种生产以自筹部分经费,原仅有米尺、小天秤等简单工具,人员缺乏,事无巨细,俱要一人亲手去做。三中全会以后,小麦育种列入地区科研项目,补助用费,工作人员陆续增加,逐渐走向正轨。
"临农号"系统小麦,二十多年来共育成二十多个品系,其中:
1965年从阿夫×玉皮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应性好的临农1号、2号,推广面积15—20万亩。
1967年从阿夫×
96号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适宜于二阴山区的临农5号、7号,在会川等地推广获得丰收。
1970年,无芒4号×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12号,在八里铺、城关、玉井等乡推广,获得丰收。旱地春小麦阿夫×小红麦组合中,育出特别抗旱的临农301号与临农304号。
1973年从小麦阿夫×
新疆大颗子组合中,育成临农11号、12号、13号、14号;从欧柔×阿桑组合中,育出临农15号;从欧柔×阿勃组合中,育出临农16号;从欧柔× (阿桑+阿勃)组合中,育成临农18号。
1976年从(早熟×阿柔)×(丹麦×阿勃)的冬小麦复合杂交组合中,育成临农1132号,从临农8号× 临农18号的春小麦杂交组合中,育成76-0133号(群众称之为兰麦)。二组育种,均在临洮、康乐二阴山区效果校好。76-0139在旱砂地、浅山区效果很好。其反交组合临农8号×临农18号的杂交后代,在旱地选育出转51号,经地区品种比裁试验,产量第一,适宜于较高的山区种植。另一组临农18号×临农8号杂交组合中,育出的76-097号,在临洮各地效果均好。1978年从76-097号系统中,育出79-0131号、79-0132号、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冬小麦,高产、抗高温、耐阴湿、抗病抗倒伏力强。
1982年从(临农18号×临农8号)×四川3000—1中,育成早熟、矮杆抗锈高产的82-042号、82—048号、82-047号;从(临农18号×临农8号)×约瑞杂交组合中,育出穗大粒大的82-031号,抗寒、早发、抗锈、耐阴湿,适宜于高寒山区种植。目前从品种上来说,已育成适宜于临洮各类地区的新品种有:北乡水地82-047号,82-048号,南乡二阴水地79-0133号,79-0134号,79-0135号;浅山旱地76-0139号,旱山地转51号,高寒山区82—031号。
二、育种方法
育种工作开始,针对临洗地区特定的土壤、气候、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我们以"实践为主.生产第一,依靠群众,校社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制定了育种目标,根据实践,临洮地区育种目标,应该是高产一一农艺性状好、稳产一一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指重穗型的大穗、大粒, 不论在干旱或多雨年分,均能灌浆快,并适当早熟;抗逆性强是指抗病(即能抗三锈、黄矮、白粉、全食、根腐、叶枯等多种病害)、抗高温、不青干、耐阴雨、不枇粒,耐肥不倒伏,耐瘠耐寒而获得高产丰收。
1、丰产性我们把高产、稳产视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来探索解决。因而采用普硬杂交、冬春杂交、复合杂交等方法,为选育丰产品种创造了条件。在选育中以穗粒数、穗粒重相结合为主,每年冬季进行大量的室内育种,为严格选择后代单株,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水地春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000斤左右,水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已达亩产1200斤左右。单穗粒数达40粒以上,单穗粒重达2克以上。
2、抗逆性品种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关系到品种是否高产稳产,年年保收。在选育中我们重视了多种病害的抗逆性选择,与不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选择,要求叶子干净,落黄好,达到"老来青”的目标。实际工作中,不搞绝对化,一刀切,采用兼收并蓄,综合平衡的办法。如抗条锈,既选用抗病的,也选用耐病的,即目前所谓的水平抗锈,垂直抗锈,均摸索进行。
3、重视高代材料的选择杂交后代,一般至五代,分离基本结束,出现定型材料,一般育种单位,工作到此为」上,不再继续进彳亍了,我们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五代以后,显性隐性遗传部分的植株已定性,能选出优良品种,但还存在“融合遗传”部分,是永远分离下去的。这时经过五代的选择优良性状已集中,优点已显露,是改进品种(系)个别缺点,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的开始,如育成临农14号的阿夫×新疆大颗子"结合,五代出现的材料表现一般,并不理想,八代选出临农11号、13号,九代选出临农12号,十代才选出理想的临农14号。
4、适应性我们从临洮到会川,上下二百里的范围内,设置了十几个试验点,从干旱区的下石家起,陆续在崖湾、十里铺、瑞新、旭东、中营、张家寺、上湾、侯家寺、会川西关,直至阴湿区的上白牡滩,及魏家坪设试点,育成的品种(系)分送各地进行试验,在生产中考验品种的适应性。适者推广,不适者淘汰。并且不搞南繁加代,采用选育八至十年,社队试验三至五年,用较长的选育时间,来考验品种的适应性,效果是满意的。如临农14号,推广已十年,目前产量还是高的,不是"昙花一现"的品种。
5、由农民群众来鉴定选择品种品种(系)育成后,分送各点进行试验,试种在农村由.群众鉴定、选留、淘汰,我们对品种不宣传鼓吹,只作了解工作,与农民交换意见,并向群众学习生产知识,联系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工作,这样,弥补了我们知识的局限性,树立了为生产为群众不断的思想,克服了育种工作中的困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信忠
1983年1月27日(专稿)马铃薯
马铃薯居全县粮食作物之第二位。1949年前,主要品种有深眼窝、洋洋芋、黄瓤、牛头、花洋芋、六月揣等。1956年从岷县引进西北果、隆安717、甘岷1号。1963年引进波友2号、密斯、齐赛庚、卡尼拉等。1970年从会川引进抗疫1号、2号、四斤黄、胜利1号等,在全县推广。后又从渭源引进渭会1号、2号,从青海引进552。1985年,全县种植137157亩,其中552为48435亩,渭会1、2号为53545亩。
玉米
民国时期只种植小金黄一个品种。从1952年起,先后引进金皇后、白马牙、武功白等。1958年,引进英粒子。1967年后,推广双杂交种维尔156、维尔42等。1968年引进朝鲜黄马牙。1977年后,又推广单交种张单488、中单2号、酒单2号等。1985年,全县种玉米27893亩,杂交种占播种总面积的22%。
豆类
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播种豆类面积160171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13%, 主要品种有蚕豆、豌豆、扁豆、黄豆,其次有回回豆、山粒豆等。解放后,虽曾引进过拉萨1号蚕豆、多纳夫、草原青、极早熟等豌豆,但至今仍以当地二秧蚕豆、绿豌豆为主。1985年,全县种豆类112566亩,其中蚕豆26082亩,豌豆、黄豆、扁豆86484亩,共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2.5%。
其他作物
1,青棵早先种植的主要有白青稞、麻青稞。1949年以后,引进了牡丹、肚里黄、藏兰、循化兰等。1969年引进矮秆齐。1979年从青海引进南繁3号、昆仑3号、系选22号等,比地方老品种增产20-40%。
2,大麦多年延续种植的有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1959年引来两棱大麦,另外个别地区还种植药用黑大麦。
3、糜子多年沿用的有大、小黄糜、小青糜、鸡蛋皮、烟熏糜等。1958年引进赤峰大红糜、保安红等,因生育期长而淘汰。
4、谷子长期种植的有狼尾巴、大沙舟、竹叶青、老来变、白毛谷、黄毛谷、黑毛谷、红毛谷、白津谷。1969年引进大寨谷,因积温不足而淘汰。
5、莜麦原有品种为长莜麦和短莜麦,1975年引进三分三,零星种植于山区。
6、养麦有甜养和麻皱皱苦养、黑皱皱苦养。
7、油料
胡麻在广大、山区,多年种植低秆红胡麻,北乡干旱地区称白胡麻,民国26年(1937年),临莜农校教师王学书带来法国亚麻(洋胡麻),在衙下地区做为油、麻两用品种。1956年,引进雁农1号,亩产达240斤,比低秆胡麻增产50%,随即在全县推广。1964年引进奥拉依艾津、匈牙利B、谢列坡、谢盖吉阿里法。1973年引进大同3号、4号、雁杂10号、天亚2号、定亚2号—15号、741—26-10等。1985年,全县种胡麻74533亩,其中定亚1号为29844亩,741-26—10为16589亩。
油菜在清至民国,川区种大黄芥,上营、马家山一带高山种小红芥,一般干早山区种芸芥及蔓菁,迄今小红芥仍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也在辛店以北的川区做为早熟换茬作物。1978年引进了奥罗、米达斯、菜金特、门源小油菜、马尾梢等。其中奥罗油菜,抗病丰产,芥酸含量低,抗病力强而获得丰收,后在全县迅速扩大。1985年,全县种油菜13830亩,奥罗面积为7477亩。
第四节栽培技术
一、种植比例
清朝时期,全县农作物播种比例中,小麦与夏杂、秋杂的比例为3:3:3。民国24年 (1935年)仍保持这个比例。建国后至1985年,小麦面积上升到55.24万亩,其比例变为6.1:1.5:2.4。但小麦在多年连作中,导致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不够稳定。
二、主要作物播种期
冬小麦在1949年前后,从白露开始播种直至霜降结束。由于播期过早或过迟,使产量不稳定。从1959年至1979年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以秋分至寒露间,为播种冬小麦适宜期,其具体时日为9月25日至10月10日,在此期间,城北川地的半冬性品种宜稍后,城南山坪的冬性品种宜稍先。
春小麦在川区以往有"社前10天,社后10天.没牛没籽10天''的谚语。山区为清明左右。通过1969年至1980年的实践证明,春小麦以候温稳定通过0℃为播种适宜期。其具体时间,川区一般为九九内,或九九后。
蚕豆在春分前后,候温稳定在。0-2℃播种最好。
玉米播种期,以候温通过7-8℃为宜。
三、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
1955年前,川区种玉米都是种一犁,空一犁,每亩下籽约15斤,亩产300-400斤。1956年随着马齿型玉米的推广,县农业科推行了行距50厘米,株距40座米的等行等距播种法,亩产上升到600斤以上。1959年,又推行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45厘米,小行间套种黄豆法,亩产玉米700斤,黄豆100斤。1967年后,又推行宽窄行划线开沟点播,亩播最约6斤,行间施肥,浅复土,不起垄播种法,亩产提高到1000斤左右。
四、间、套、复、混栽培技术的发展
在玉米、洋芋地里套种冬萝卜、洋芫梗,蚕豆与芥子间作,大麦或小麦与豌豆(猴上树)混种,扁豆与小麦混种,小麦套黄豆以及夏收后栽黄烟,或复种糜子、养麦、蔬菜等种植法,早已流行。
1960年,农技干部在北关及五爱大队,改蚕豆、黄芥混种为三犁蚕豆与两犁黄芥的规则间作。1967年,临洗农校教师下放到八里铺公社孙家大庄三队时,试验小麦、玉米、黄豆1米5小带田获得成功,1975年后,推广于川区社队。1976年,城关公社(建宁乡)农技干部在旭东、洮丰大队试验玉米与小麦、大葱、大蒜、小油菜、甜菜的间作套种成功,另外1964年后,种子站干部先后在城北川区推广夏收后复栽山东大葱、笋子、菜花、小甘蓝及复种大白菜、绿萝卜、菠菜,春麦套胡萝卜、党参苗等技术,现已普及于川区。
五、覆盖栽培的发展
民国34年(1945年),三合巷菜农赵德胜用草帘盖的韭菜,春节期间上市,每市斤售价银元两元。西门外雍家庄林云泽林怀瑞弟兄用冷床培育笋苗过冬后,早春栽培,提前上市。此外,菜农用草帘覆盖保温的蛋蛋萝卜、蒜苗、鸡毛白菜等,都是早春抢市的鲜菜。
1980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先应用于菜花、甘蓝、笋子、西红柿、瓜类的育苗以及韭菜的保温。以后又用于玉米,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全县覆盖面积754亩,其中地膜502亩,大棚252亩,以新添乡和太石乡为较多。
六、小麦播种密度的变化
民国时期,每亩下种量一般为24-30斤。解放后,随着化肥的施用,新品种的推广,山区春小麦每亩播种量增至30-34斤,川区冬小麦增至38-44斤。
第五节植物保护
民国时期,曾推行硫酸铜粉拌种,石灰水浸种,防治小麦黑穗病。解放后,开展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进行综合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测报
1956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对小麦吸浆虫和粘虫进行专业测报工作,为1958年用飞机防虫提供了依据。1959年至1966年,县农技站又在北五里铺杨家庄大队作小麦吸浆虫、粘虫季节性测报。1966年后,旭东大队梁兆祥做测报工作,从未间断。1976年,以粘虫、吸浆虫及地老虎的病害为主,由农技站搞测报工作,开展飞机防虫。1979年后,在农村设立了11个群众测报点,使测报工作走上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天敌
临洮县害虫天敌繁多,自然存量大.对农业害虫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1979年,县农技站派人参加了全省害虫天敌资源调查会后,将调查天敌列为省科委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项目课题,初步查清县内有益昆虫共5目13科40种。1983年,进行了汇总验收,并获甘农(1984)16号文件颁发的技术改进二等奖(省集体)。临洮县害虫天敌调查统计表第五章增产措施
续表
三、病害
全县农作物病害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锈病、红矮病、黄矮病、丛矮病、条纹花叶病、线虫病、全蚀病、根腐病、颖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大麦、青禾和燕麦的坚黑穗病、散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大、小斑病;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糜子黑穗病;洋芋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蚕豆赤斑病、褐斑病、锈病、轮纹斑病;豌豆褐斑病;胡麻锈病、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油菜花叶病、白锈病、霜霉病:甜菜花叶病、褐斑病、黄化病、蛇眼病,烟草花叶病;瓜类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霜霉病、花叶病、细菌性角斑病;辣椒黑胫病、枯萎病、炭疽病、花叶病;茄子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番茄花叶病、蕨叶病、条斑病、斑枯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溃疡病;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菜豆花叶病;菠菜霜霉病等。其中因危害严重而引起人们重视并予以防治的有:
1,小麦腥黑穗病,此病农民叫火穗或灰穗,一般年份危害率在10%以上。早先民间曾采用清油、烟皱子、羊粪拌种法防治,但无明显效果。
民国29年(1940年)旧政府号召农民拔除黑穗,由保甲长验收集中烧毁,但不能根除。两年后,县农业推广所试用硫酸铜粉拌种,也无效果。
1951年始用谷仁乐生拌种,由农业技术人员带药,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拌种,效果明显。1955年后,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1962年后,改用六氯苯,1980年后,又用福美双,效果都在90%以上。但随后由于实行承包制,没有挨户做工作,少数人忽视了拌种,使部分山区,腥黑穗病又有了回升。
2、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三种。条锈发病早危害大,秆锈发病迟,个别年份危害也重。1955年、1959年、1964年、1976年、1979年、1984年、1985年都是条锈病流行年,减产10-50%, 一般达15%。虽曾用草木灰、石灰粉、生尿水石灰硫磺合剂防治,但保护效果仅在为10%左右。1982年,试用粉锈宁在小麦抽穗初期防治,防效甚佳。1985年用粉锈宁防治41262亩,防效为71.3%。
3、小麦红、黄矮病。小麦红矮病,临洮无历史记载,1953年至1957年间,曾发生过,1959年秋季,新添乡咀头、辛店乡上杜家、下杜家、杨柳庙一带的乌克兰0246冬小麦,在幼苗期叶尖和基部出现紫褐色斑点和短细纹,来年春返青拔节期麦株矮化,以致未抽穗而死。1960年,红矮病在部分地区中度发生,因其传病媒介为条沙叶蝉,曾用6%的666粉灭虫防治。七十年代上营、站滩山区的莜麦、燕麦也因发生红矮病而减产。
黄矮病农民叫“干筋”,除危害小麦、大麦、莜麦、燕麦外,还危害青稞、糜子等禾本科作物。
1979年,石家楼、连湾、站滩、漫洼等乡的麦田普遍发病。其中小麦发病面积达241736亩,筱麦13012亩,燕麦13553亩。以上三种作物共损失粮食1511.5万斤。因蚜虫为其传染媒介,县上从生产救灾款中拨出5000元,购买"3911"农药,下发到生产队使拌种防治。
4、小麦全蚀病在1975年玉井乡杨家台村麦田成簇枯死。经拔根检查,系全蚀病,当年减产25%。1982年,县农技站在川区10个乡调查,发病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6%,曾提倡以小麦与豆类或洋芋、油菜实行三年轮作的办法进行防治。
5、小麦线虫病,农民叫"麦兰子",以虫瘦混在小麦种子内为媒介而传播。1949年前后,平均发病率达10%。采用白砒拌种后,基本消灭。
6、小麦根腐病,又名黑胚病,农民叫"青干死"。1975年后,随着小麦连作年限的延长及萎秆品种面积的扩大,此病有逐年发展之势。
7、马铃薯环腐病在1962年时,连湾乡官窑村所种深眼窝及1963年西坪乡刘家湾社所种波友2号均生此病。经采取推广杂交抗病品种,及增施磷钾肥料等措施,病情基本控制。
8、玉米黑粉病,农民称灰包。多年来在玉米间曾严重发生,减产5—10%。六十年代初,提倡2-3年轮作,并进行深耕,以减轻发病。1967年后,在全县推广杂交玉米,发病率显著降低。
四、虫害
临洮境内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目前已知的有:小麦吸浆虫、粘虫、麦蚜、地老虎、蟒螬、金叶虫、蝼蛄、条沙叶蝉、灰飞虱、麦穗夜蝇、黄麦杆蝇、大麦水蝇、青稞穗蝇、黑绒金龟䖬
、豌豆潜叶蝇、小豆卷叶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苜蓿蚜、大麻叶 䖬、胡麻漏油虫、黄守瓜、黄条跳岬、猿叶虫、菜粉蝶、小菜蛾、菜蓝跳䖬、菜根蝇、菜缢管蚜、花菜虫、葱蝇、萝卜蝇、蛞蝓、白粉虱等.其中危害严重引起人们注意而大力防治的有以下几种:1、地下害虫以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为害最严重。1955年分别采用毒谷、毒饵、糖醋汁等防治,都起到一定的效果。1985年,县农技站对34个乡‘地下害虫进行了普查,经鉴定共2目、6科、21种。
2、小麦吸浆虫,1952年在上营乡发现,为害面积3000余亩。1957年,全县普遍发生,以洗河灌区最为严重。1958年6月上旬用飞机喷药防治15万亩,人工防治27万亩,效果为95.4%。后在1962年至1974年间又用飞机防治四次,基本得到控制。近几年来,放松了连片防治工作,小麦吸浆虫又有回升。
3、麦蚜在1953年、1958年、1963年、196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及1985年都是偏重发生的年份。蚜株率都超过25%,百株蚜量均在500头以上。六十年代前,用666粉防治,七十年代后,用3911拌种及乐果喷杀,均有效。
4,粘虫是县内危害最严重的常发害虫,在1953年、1958年、1964年、1976年及1981年,都是大发生年份。在盛发期,幼虫遍地,小麦叶片及玉米幼苗均被吃尽,受害甚大。
临洮粘虫,第一代成虫系由江、淮地区迁飞而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达高峰。1979年,开始用灭幼脲防治,使粘虫不能脱皮繁殖而死,效果很好。
5,大麦水蝇(麦水蝇)1976年在城关、衙下一带的临农14号小麦内发现,平均每株虫量5—15头,主重危害叶鞘。此虫于5月上旬开始产卵,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幼虫开始发生,中旬为盛发期,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羽化结束。因此,在小麦、青裸抽穗前期防治,可减轻为害。
五、农田鼠害
全县农田鼠害比较严重,其中地下鼠以中华鼢鼠为主,分布在东峪沟以北,半干旱山区,地面鼠以黄鼠类为主,有鸣声鼠、金花鼠、仓鼠等。
1963年,县农技站在沿川乡、上营乡、达京堡乡、连湾乡、中铺乡用磷化锌毒饵杀鼢鼠,防效达90%。在全县范围内培训技术队伍,全面开展防治,使部分地区基本控制鼠害。后因放松工作,鼠害又有回升。1979年在站滩乡调查中,发现严重地块每亩有2、3只,豆类损失达40%。1980年又恢复用磷化锌防鼠。1981年,县农技站与省植保站签订防鼠合同,至1985年累计防鼠地170多万亩,其中耕地120多万亩,荒地50多万亩,鼠只密度由防前的平均每亩0.88只,下降到0.105只。
六、衣田杂草
临洮危害农作物的杂草很多,其中恶性杂草有黑燕麦、毒麦、兔丝子等。农民曾采用轮作及一锄、二拔、三捋、四烧毁、五深埋等办法防治。1964年5月,由省农林厅农艺师陈希平协助,推广用巴尔板、燕麦灵、燕麦敌及二甲四氯、2.4D 丁脂等化学药剂灭草,效果显著。
七、植保器械
1954年前,治虫主要用人工捕捉。1955年后,推广单管式喷雾器,1965年后,推广压缩式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1975年,县上从人民公社投资款中购买喷粉器265架,喷雾器275架,发给社队使用,并购买机动喷雾器29台,由农技站统一使用。1976年又购置机动喷雾器18台,1978年国家又投资购买机动喷雾器215台,1980年又从人民公社投资款中购买拌种器800架,发给大队和生产队使用。目前全县已拥有机动喷雾器450台,大大提高了防治效率。
第六节沼气推广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派农业科两名同志去武汉市参观学习后,在城关试建沼气池子一个,由于技术不过关即停办。
1976年,县科委成立了沼气办公室,拨款2万元,木材4.5立方米,水泥34吨,至1979年,建池15个,其中有效池8个。
1980年5月,沼气办公室转交农业局,当年建池101个。截止1985年,累计建池804个。
第六章农业机械
新中国建国前,临洮无现代化农业机具。建国后,于1957年,引进第一台拖拉机菲亚特—18型后,从此,以柴油机、电动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开始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机改变了过去集体经营的单一格局,由社员独户或联户承包的经营形式普遍出现,使拖拉机的拥有量猛增。到1985年底,集体所有机械,已大部承包和作价转让,此时,农村农机总动力达78676马力。其中拖拉机为30167马力(1746台)。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的不断革新利用,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起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机构
1951年,省农业厅设立临洮农具站。1952年,农具站与农技站合并为农业技术工作站。1954年,农业技术工作站迁定西,保留八里铺区站。1955年,省农业厅成立临洗新式畜力农具站。1956年,新式畜力农具站与农业技术工作站合并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9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中设立拖拉机站,即国营拖拉机站。1969年,国营拖拉机站撤销后,人员归并农机管理站,机车下放各公社。1966年成立临洮县农机局及其农机公司和农机厂,三个机构一套人马。1968年,农机局与农口各单位合并,成立农机管理站。1971年,农机局重新设立。1984年,农机局更名农机管理站,公司与厂划归经委主管。1985年再次成立农机局,有局长2人,工作人员27人,局内设监理站、推广站、业务股、培训班(后为机校)及办公室。第二节农机发展简况
全县农机具可分为田间和场上作业机具、农业运输机具、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及农用动力机具四类。
-、田间、场上作业机具解放前,临洮县有旧式农具楼、耙、磨、铁铣、木钱、镰刀、镢头、铲子、碌碡
、杈、连枷、扫帚、簸箕、筛子、铁铧犁等。解放后,1951年至1954年间,全县推广畜力五寸、七寸步犁、双轮双锌犁及十二行马拉收割机中.步犁很快被农民接受,目前大部分耕地已不用旧式犁了。双轮双铧犁,因农畜动力不适应而未推广开。十二行马拉播种机和1955年示范推广的马拉摇臂收割机等,由于地块不平面小等原因,也未能推广开。
随着拖拉机的出现,又引进机引三、四、五铧犁,手扶拖拉机用的栅条犁,ICS-一130型双向犁.随后又出现十六行、十二行机引播种机,五行、三行人畜力播种机,玉米点播机。从1955年引进马拉摇臂收割机后,即先后出现了手扶割晒机、联合收割机、160收割机、108型收割机和4GK-1型收割机。至1985年,田间作业机械和场上作业机械有:脱粒机、扬场机、丁齿耙、圆盘耙、拌种机、机动喷雾器等,这些新式机具的使用,加快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使产量不断增加。
二、农业运输机具民国以前,民间运输工具主要为畜力大车(铁、木轮),民国中期出现了畜力胶轮大车,木制手推车。解放后,逐步有了以机械为动力的运输工具。1957年,引进第一台拖拉机后,到1977年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8台,小型拖拉机779台 (均以农田为主,兼营运输),农用汽车9辆,人力架子车普遍使用。因上述原因,畜力铁轮车和胶轮车已相继消失。
三、农副产品加工机具临洮在农副产品加工机具方面,解放前有山川水磨、石滚碾子等。水磨分为船磨、平轮磨、立轮磨。船磨分布在县城南北洮河岸边,平轮磨分布在川区渠道处,立轮磨多数分布在山区沟谷处。山区无水源的地方,大都使用着畜力石磨和人推小石磨。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农副加工新机具才初步使用。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出现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钢磨、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碾米机、亚麻机、铡
草机、打浆机、玉米脱粒机等。七十年代后期,大部分水川地区加工机械动力改用电动机,原使用的水动力石磨基本淘汰。八十年代初又出现了弹花机、扎花机、切菜机、压面机、粉条加工机等多种机械。
四、农用动力机具解放前,农业动力主要为人畜力。解放后,从五十年代起,农用动力机械开始出现。1957年,临洗引进第一台"菲亚特-18型"拖拉机。1958年,省调拨"菲亚特-18型"及道奇汽车底盘改装的拖拉机4台,临洗农校又引进"热特-35"1台,从此农用动力机械迅速发展。197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4270马力,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08台,小型拖拉机779台,农用汽车9辆,其它动力机械1293台(包括排灌机械),总作业量达230万标准亩。其中耕地30万标准亩,与1959年相比,每万亩耕地增加593马力。近数年,拖拉机的型号有:菲亚特-18、热特-25、热特-35、东方红-40,东方红-75、东方红-54、东方红-28、太山-50、铁牛-55、尤特一45。手扶拖拉机有:工农-11、工农-12、东风-12、红卫-12、天水-15、上海-10型等。以上动力机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节农机人员培训
从1958年临洮县选调第一批学生前往黄羊镇省农机学校培训起,此后,每年都选人就地或送往外地学习。如1975年即培训农机人员747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492人,柴油机手141人,修理工56人,财会人员58人。截止1985年,全县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达1万多人次,其中:1972至1980年培训6152人(内驾驶员4994人,农具手603人,管理干部259人、修理工296人)。
第四节农机科研与推广
1975年,农机局设立农具研究所,农机厂设有技术室,主要任务为农机具的小修、小改及一般性的设计制造。
1977年,县农机局戚培俊对东方红一28拖拉机磁电机进行研究改进,并通过省级鉴定。从此以后,县社队组成三级修造网,各乡基本都有修造厂,进行小修小改业务。1980年以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自办农机维修企业已蓬勃兴起。至1985年底,推广的机具八十多种。被推广的机具按投资和所发挥的效益,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投资少,效益大的机具,如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植保机械等。第二类为投资大,收益大的机具,如手扶拖拉机,1969年只有12辆,1985年已增至2000多辆;又如排灌机械,至1985年底,经推广应用的已有800多台,2万多马力。第三类为投资多,收益微的机具,这类机械大部分是田间作业机械,如各类播种机、收割机,在土地承包后不适应,成为废铁一堆。
农机厂自建厂以来,改造的产品有:山地步犁、"65"型钢磨、"108”型收割机等。其中"65"型钢磨由于设计合理,供不应求。农机厂又和省农机研究所合作研制的 ILS一一130型手扶双向犁,1978年获省科研成果奖,1984年定为省优质产品,销售至十三个省、地及自治区。
第五节农机管理
1974年起,为督促农机耕地,农机局规定在耕地季节,农用拖拉机不准上公路,并派出人员沿路检查。
为管好用好农业机械,每年又抽调技术人员下乡检查农机便用情况,并对各公社拖拉机站财务帐项进行清理,对拖拉机人员,进行一次检审,结合进行保养升级赛。1977年,各公社均成立了农业机械管理站。当年,全县用于农机的投资达110余万元,从事农机的人员达3772人,另有管理人员31人。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当时农机管理工作未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使农业机械出现了停放的多、带病的多和爬窝的多而作业少的三多一少现象。因此,一时有包产到户、农机无路的说法。1980年下半年,农机局开始选择西坪、何家山、峡口三乡,分别试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生产责任制七种,如上梁、改河两乡机站多年亏损,自实行责任制后,第一次有了盈余,但当时在管理工作上还是不够灵活,如农业上提出"水统旱包"和农机方面提出“机械不许转手承包,投资机械不准做价转让"等,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逐年改变了不合实际的管理措施,同时,农机管理部门在办理牌号、证照、供油、培训人员以及检验方面,采取"四个一样" 办法,并在工作中坚持“一支持、二服务、三指导、四管理"的方针。独户承包户和联户承包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1983年,县农机公司根据机电商品报废精神,清理报废粗制滥造机电产品,价值达25万元,并规定不准流入市场。
1984年,油料(农用柴油)供应开始由农机部门分配。同时农机监理站可办理拖拉机检审验报、过户手续、驾驶员的考试发证及其拖拉机事故的处理等工作。
当年,队营小型拖拉机基本作价归户,如陈家咀、城关等十一个乡的机站拖拉机,全部作价转让,改变集体经营为私人经营,提高了利用率。卷七水利电力水保
临洮水利事业,见于史籍者,有东汉马援引滥水(东峪沟河),教民种稻。宋熙宁八年(公元1071年),郑宪民曾在城南开渠引洮水灌田。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郭士佳引三岔河水灌洗西十八里川,并倡修新店子、哈沙沟、沙泥站等渠。民国时期,先后兴修德远、工赈、新民、洮惠、溥济等渠、民国25年(1936年),据临洮水利协进会《调查录》记载,"有渠道438里","已成水田约六万余亩,未成水田约十二万亩”。1949年底,临洮水地达7万余亩。新中国成立以来,进一步发挥水利优势,全县水、电事业发展更为显著。至1985年底,水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8.32万亩,为建国前的4倍;保灌面积达24.23万亩,为建国前的3.44倍。此时,全县35个乡镇中,有28个乡镇的147个行政村已通电,并建成小水电站五处,装机15台1205瓩,年发电量188万度。洮河治理方面,完成护岸河堤29.86公里。水土保持方面,已控制水土流失710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7.4%。国家对水利、水电、水保工作的投资补助4000余万元。
第一章水利
第一节机构
一、局机构
明清时期,临洮水利事宜,由知县主持,乾隆四年(1739年),,知县郭士侄倡导,新开和修复渠道数条。民国19年(1930年),建设局管理水利。民国27年(1938年),改为建设科,洮感渠、溥济渠山省另设管理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临洮县人民政府改设经建科管理水利。
1956年分设水利、水土保持科、水利科设科长1人,技术员5人,工作人员6人;水土保持科设正副科长各1人,技术员5人,行政干部6人。
1958年9月,水利、水土保持科并为农林水牧局。
1960年8月,又分设水利科。
1961年改为水利局,实际仅按原农、水业务办公。
1962年8月又改为水利科。
1969年,县人民政府改为县革命委员会,农水两科合并为农业管理站。
1970年9月,管理站撤销,分设农业、水利电力局及打井队。
1973年,打井队并于水电局。1974年,成立水土保持站。
1979年,恢复县人民政府原称,设水利电力局;水土保持工作,归林业水保局管理。
1982年,水保工作又改由水电局领导。截止1985年,水利电力局设办公室及业务、财计二股和设计、施工二队。有局长1人,副局长3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23人,行政干部18人,工人22人。
二、局属机构
(一)洮惠渠管理处:始建于民国31年(1942年)。由省政府委派李祖英工程师任主任,兼溥济渠工务处主任;1944年2月,委派吴炳源工程师兼任洮惠、溥济两渠主任,1945年5月,委派袁和壁为处长,有职员12人,技术员3人,工役18人。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洮惠渠管理所(1956年兼管理工赈渠,1969年工赈渠交城关公社管理)。1981年,改称管理处,下设:城关、八里铺、新添、辛店、沙塄、中铺六个水管所及王府庄、改河、大营坪三个电灌站。1985年底,管理处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12人,行政干部14人,工人42人,长期临时工2人。另有村社专业养护队55人,分段负责送水及渠道养护。
(二)溥济渠管理所:民国33年(1944年)成立管理处,省政府委派严永年工程师任主任,王仲才为副主任。1948年底,决定扩修延长,合并济生渠,省府委派袁和壁兼扩修工程处副处长,负责筹办。
1951年,省人民政府委任李生财为处长,省水利局阎镇威为副处长,负责扩修。1954年扩修工程竣工,改为管理所。1985年底,有所长1人,技术员1人,行政干部1人,工人9人。管理溥济渠及靳家坪水轮泵站和水电站。
(三)东干渠管理所: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原名德远渠管理所。1969年改名东干渠。1985年底有所长1人,技术员1人,行政干部3人,工人5人,管理东干、岚丰二渠及油磨滩加水泵房、姚家坪、苟家坪、二甲坪、王家坪高扬程电灌站。
(四)新民渠管理所:始创于民国18年(1929年)。1952年扩修改建竣工后,成立管理所。1985年底有所长1人,技术员1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5人。
(五)东峪沟渠管理所:成立于1952年。1985年有所长1人,技术员1人,行政干部1人,工人2人,另有合同工1人。
(六)临康渠管理所:建于1956年,受益区有临洮、康乐、广河三县,主灌临洮、康乐二县。1985年有所长1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3人,管理郭公渠、小北渠、南渠及两处电灌泵房。
(七)民主渠管理所:成立于1952年。1956年至1967年兼管灵石、灵远、何家湾三渠。1985年底有所长1人,技术员2人,干部3人,工人1人。
(八)红星渠管理所:原名工赈渠管理所。成立于民国23年(1934年)。1956年并入洮惠渠管理所。1969年,由城关公社接管,改今名。1984年归县管。1985年底有所长1人,干部1人,工人4人。
(九)红旗水电管理所:原名灵远渠管理所。成立于1952年,1956年由民主渠兼管。1967年改名红旗水利管理所;1974年通电后,改名红旗水电管理所。1985年有所长1人,干部2人,工人4人。管理灵石、灵远、何家湾三渠,上堡子、何家湾二处电灌及红旗地区供电业务。
(十)水土保持站:成立于1974年。1979年2月划归林业水保局,1982年,由水保划归水电局,1984年恢复水土保持工作站。1985年有站长1人,副站长1人,技术员6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7人。另有各乡水保员34人,
(十一)排灌机械管理站:成立于1956年。1975年改为机修站,1984年与修配预制厂合并。
(十二)打井队:成立于1970年5月。1972年归水电局领导,1978年撤销。
(十三)修配预制厂:原名水泥制管厂,1970年成立,1984年与机修站合并,改名修配预制厂。1985年有厂长1人,副厂长1人,技术员1人,行政干部1人,工人23人。另有季节性合同工32人。
(十四)农电处:1957年,县水电站建成后,成立水电站。有站长1人,工人7人,干部2人。1976年大电网通电,成立县农电管理所,将县电站并入。1984年改为农电处。下设新添、安家咀、张家湾、五里铺、峡口、井坪六个管理站。处内设行政、修试、线路工段及发电站等机构。1985年底,有正副主任各1人,助理工程师3人,技术员3人,行政干部13人,工人99人。
(十五)物资站:成立于1978年。1984年改为物资仓库,由财计股管理。
(十六)西坪水轮泵站:建于1965年,由西坪乡管理。工作人员由受益村选配,实行补贴工资。
(十七)陈家坪水轮泵站:建于1971年,由卧龙乡管理。工作人员由受益村选配,实行补贴工资。
(十八)朱家坪水轮泵站:成立于1969年,由玉井乡管理,工作人员报酬由所收水费中补贴。
第二节河道治理
一、洮河治理
洮河沿岸,有五平方公里以上汇水面积的支流四十五条,流域面积总计约2647平方公里。洮河流量极不稳定,年平均流量为146.4秒立方米,最枯瞬间仅有17.1秒立方米,最大洪峰达2410秒立方米(1959年8月)。建国35年中(1949—1984),洪水流量1000秒立方米以上者达11次,因洪水冲刷,将河床加宽,使不少耕地变为沙滩。姬家河至红旗乡50多公里之间,河床最宽处达800多米,两岸沙滩面积约达2万多亩。洗河治理,见于记载者,如《狄道州志》卷六牛运震《狄道引河筑堤纪功碑》载:"乾隆十一年,州牧管公、承役董工,乃相乃营.塞新河,凿故河,利水道、刹水怒。为水车以驱水,为木仓实石其中以囤水.为小坝以滚水.为大坝以障水。凡浚河身深五尺,引之而长为二百六十八丈,阔之为丈三十四。为小坝长六十丈,阔十五分长之一。为大坝长丈二十有五,阔加小坝六尺,为长堤大坝之南北各一,并长一百八十六丈,阔二丈六尺及六丈有八。凡大小坝长堤高相参也,凡工材为银四千七百六十两有奇。兴工春三月,讫成夏四月,于是洮水去城根,沿(西)山下,唯唯伏流”,又《狄道州续志》载:"嘉庆二十年,洮河溢,冲没田地四十三顷余,溺死男妇六十余人;光绪十三、十四年,洮河城关段向东岸冲刷,水至城根,危及州城安全。知州唐传柄借助驻军,以木笼装石堵水,暂时保住州城;光绪十五年,知州喻炎丙请款修堤治河;光绪三十年,洮河瀑涨冲没西南乡地九百余亩。"
公元1928年,成立县河工局。由杨世昌、李叶庚等人负责继续筑堤护岸,并在今新建大桥南北之堤外补栽柳树,以固堤防冲,其堤至今大部分犹固存。
1949年后,河工局由堤桥管理所接管。1959年8月12日,因连降大雨,洮河上游古城水库决堤,河水猛涨至2410秒立方米,水位超过水电站进水闸墩一米多,木厂村至纸坊滩段,河水越堤泛滥成灾,水电站进水闸和动力渠被毁,县渔场鱼池被冲,农田千亩被淹,西飞机场一片汪洋。县委书记牛金铭动员党、政、军、民、学生数千人防汛抢险,幸免河水改道。
1963年,治理木厂至大桥一段,加固堤岸,补修圆盘坝四个,并在高家堡河床以北修排水大坝一座,长140米,宽10米,使木厂和西飞机场一带得以安全。
同年,新添三十墩以北沿河东岸村社在治洮河时,西岸广河、东乡两县也在此段治理,因河床问题发生争执,遂报请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处理。1964年,省水利厅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洮河调查工作组和洮河规化工作组,会同洮河两岸三县村、社代表进行实地调查,测量规划。于1965年,绘制出洗河河床规划图,除划定两岸河床规划线外,并规定河床宽度不得少于200米,两岸只能在河床规划线外做顺河堤岸工程。同时决定,每年国家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助,劳力由治理区负担。
临洮县治理洮河的重点河段,是城关镇的木厂村、纸坊滩,西坪乡的窑头,卧龙乡的雁门,新添乡的潘家庄,辛店乡的韭菜湾,太石乡的安家咀、上咀、巴下寺,红旗乡的富业寺、红咀、何家湾、上堡子等。韭菜湾和上咀至巴下两处,经治理后,公路不再受冲改道,原被毁200余亩耕地大部已恢复。但在整个治河过程中,因资金有限,河堤为干砌卵石或铅丝石笼坝,防洪标准低,加之,管理不善,汛期洪峰所到之处,往往坝溢堤决。如1968年,木厂洪水直冲东岸,摧毁护堤,直逼县城,党、政、军、民当即堵水筑坝,连续奋战三昼夜,方得免于水患,为彻底解决问题,1982年投资1万元,在木厂上段做了护岸铅丝石笼堤。1984年,又投资11万元,砌成650米的混凝土永久性护岸堤坝,如能经常护理,可保无虑。洮河在临洮境内岸长107公里,其中岩石岸段不需护理者约53公里。从1963年至1985年底,已完成洮河护堤29.86公里,占应护岸的26.2%。共用国家投资281.1万元。
二、东峪沟治理
东峪沟全长48.5公里,是临洮县最大的沟谷,东峪沟河经流其中。流域面积582平方公里。沿河两岸有水浇地1.2万市,沟谷两旁植被差,易发洪水,1973年8月7日最大流量达650秒立方米。因河岸经常受侵蚀,使河床最宽处约达200米,为保护耕地,沿河洮河历年最大洪峰流量统计表(38年)村社曾多次用扎木桩,建铅丝坝等方法进行顺岸护理,但均被冲毁。定临公路红庄段虽经改道,仍冲刷不止。为保护公路,1981年改变治法,将红庄段河道疏直,引河水由南山根流过,不但河流稳定、公路安全,且将原来河床变为耕地。
第三节灌溉设施
渠道灌溉
东干渠:清季就利用抹邦河水升渠修堰,引滩城郊南北田地,因被岚观坪所阻,工程艰巨,数修数废。至咸十年间,翰林院编修狄道张廷选,与地方官绅捐银数万,详请库帑七万,合计十余万两,于咸丰九年(1859年)开修抹邦河渠。从城南三十五里处陈家咀堵堰引水,劈南崖、凿隧洞数里,由岚观坪北开明渠30余里,尾水入东峪沟,三年修通。后因隧洞塌陷,派人清理,压死十数人。廷选亦积劳致疾而卒。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藩司王德榜领军驻狄道,复议开修抹邦渠。数请左宗棠核准资助,于6月动工,从十营驻军中,每日调兵2500人轮流开挖。由石磨(地名)筑堰拦水,将岚观坪崖西沿高坡挖低22丈,长420余丈,开为明渠。其中崖底红沙层高约8丈.系扈石匠用火药炸开,故称藩司石渠。翌年5月竣工,立碑记文。碑文说:"斯渠也,始造于同治十二年六月既望之翌日,以同治十三年五月晦日讫功。共长七十里,广丈有六尺,堤高三丈五尺,宽廿丈余,横亘两崖,糜金四百万有奇,火硝磺一千六百石"。渠成后,左宗棠派巩昌府知府会同王德榜及狄道知州喻光容等验收,此次于抹邦河石磨处,筑高3丈有余,宽20丈大坝一道,使河道水位提高畅流入渠,其渠口设有闸板,可调节水量,又在坝右石山处,开便河一道,东西长38丈,深1.8丈,宽10余丈,以备水旺时,分泄水势,免致伤堤。干渠至狄道南川一带,开挖支渠11道,北川一带,开挖支渠7道,南北两川民田,均可资以灌溉。沿渠一带土沟碱水,均筑桥槽泄入洗河。该渠渠身由水口西行,抵岚观坪高坎,计长7里,自高坎迄北,至狄道州城三十里,过州城迄北,搭槽渡过东峪沟,经八里铺直达水渠村(在今苏安家坪根洼刘家村右侧),泄储家沟而入洮,统长60余里,年久因渠口拦水坝被山洪冲毁停废。
民国13年(1924年)邑绅张维请准省政府拨款一万元,复修年久淤塞的抹邦河渠。次年,推张明远为经理,杨世昌、师迸信、张国光为协理,征集民工兴修。从陈家咀河子沟西作坝口,引水入旧渠,命名德远渠。因岚观坪段石渠底裂缝漏水,致石渠崩毁,功败垂成。
民国17年(1928年),复在岚崖段另凿石洞,至民国19年(1930年)3月竣工。洞长100余丈,高4.5尺,宽3尺,引水后畅流如注,十月,通水至城郊东山根,渠长30余里,灌溉南川农田万余亩,费银1.52万余元。
民国23年(1934年)秋,因渠水有余,复修岚观坪东山根东干渠,计长10公里,尾入洮惠渠,增灌农田1万余亩。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先后整修、改建、扩大岚崖隧洞,配套渠系,计渠道全长16公里,设计引水量1.5秒立方米,实际引水0.7秒立方米,有各类建筑物73座,支渠46条,长57公里。干渠从河子沟口引水,穿岚崖隧洞600米,对"南乡五虎"寺沟、大沟、张石沟、曹家沟、佛沟,均建涵洞通过,至瓦房李家入洮惠渠。灌溉陈家咀、玉井、建宁三乡农田16800多亩。但因抹邦河水量不足,大旱时只能引水0.3秒立方米,灌溉无保证。
1968年,又在油磨滩修建水轮泵站,从朱家坪崖下引洮河水,为东干渠加水动力渠。引水量为9秒立方米,工作水头4米,安装100-6型水轮泵二台,扬程37米,提水量 Q.72秒立方米。后因水轮泵生产厂停产,旧泵磨损,无法维修更新,东干渠又缺水。
1977年,又利用水轮泵动力渠水,修建电力提灌站为东干渠加水,安装机泵二台套,容量560瓩,提水量1.6秒立方米,不但保证了该渠用水,又供应了姚家坪、二甲坪、王家坪三处电力提灌用水。
岚丰渠:1957年建成。傍山开渠,从陈家咀乡高家窑庄底引抹邦河水,至玉井乡寺沟出水,渠长8公里,中有跨越小河沟、河子沟的两座高排架木渡槽。1967年,木槽朽烂,改建为长836米的钢筋混凝土管式倒虹吸。该渠共灌溉陈家咀乡的马家后子、陈家咀村及玉井乡的岚观坪耕地4738亩。
以上东干、岚丰两渠及水轮泵电力提灌等建造工程,从1950年至1985年底,除群众提供劳力、资金外,国家共投资84.96万元。
临康渠:现含郭公渠、小北渠、南渠三条渠道。原称:"三岔河渠”。1956年,经临洮、康乐两县协议成立管理所,改名临康渠。
郭公渠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狄道知县郭士侄主持开修。渠从康乐杜家咀起,迄东北行经边家山水沟,镶砌石洞,又经苟家沟、强家沟、巴羊沟、三涧沟,皆用笕槽接引,北至边家湾泄入洮河。渠长12.5公里,灌地6000余亩。乡人为纪念其功绩,故名郭公渠。此渠修成后,曾刻碑纪之。年久,碑文剥落,清道光九年(1828年)民众又为重建纪德碑。
郭公渠自1956年起,逐年整修改建,1983年,又裁弯取直,扩大断面,并在陈家坪水轮泵房西北,修建电力提灌站一处,安装机泵两台套,提水量0.38秒立方米,保证了灌区夏季用水。全渠长13.5公里,引水量0.5-0.6秒立方米,干渠有建筑物34座,,支渠16条,田间配套建筑141座,灌溉面积7477亩。
南渠始建于1956年,由临洮、康乐两县建成,从康乐县马连滩方门引水,灌溉康乐县虎关乡吴家坪地40亩,二十里铺1567亩,和临洮县西坪乡河口村1729亩,尾水于河口村窑头入洗河。全长15.5公里,引水量0.3秒立方米,干渠有建筑物13座。1983年,因干渠水量不足,在河口村水家泉,修建二台套六时电动抽水泵房一座,其扬程32米,提水量0.047秒立方米,保证了全渠用水。
小北渠于1956年,由临洮、康乐两县修建。从虎关引水,灌溉康乐虎关乡关北村地455亩和临洮卧龙乡双联村地1050亩,王家咀村地595亩,尾水尸王家咀入心。干渠总长7.5公里,建筑物24座,引水0.3秒立方米。
洮惠渠:原名民生渠。初期工程,于民国22年(1933年)冬,出邑绅刘笠天、杨明堂任正副委员长,杨景周、袁荆山等,筹划施工,经呈准省府拨借2万元备用,并转呈全国经济委员会拨款补助,保证修建。民国23年(1934年)元月,全国经济委员会组成"甘肃水渠设计测量队",由技正何之泰领队来甘,首先施测洮惠渠工程。民国24年 (1935年)11月,完成测量设计书,从临洮南乡大户李家村引洮河水,于城北二十铺尾水入洮,全长28.3公里。工程预算费7.5万元,并决定中央与地方合办,土工全部由地方征用,建筑物及石方由经委会拨款兴修,渠名改称“洮惠渠",由县政府组织“征工、购料、工款保管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办理全工程,甘肃水渠设计测量队,抽调技术人员组成监修处并办理技术事宜。后因工程预算偏小,购料发生困难,经委会派员视察后,预算费增为19万元(含原预算)。民国25年(1936年)12月,征工、购料、工款保管委员会结束,全部工程交甘肃水利工程处接办,王仰曾任工程处主任、总工程师。民国26年(1937年)5月,甘肃水利工程处改组为甘肃洮惠渠工务所,8月省府委派王力仁任工务所主任、总工程师,会同泾洛工程局局长孙绍宗,复勘全渠工程,决定将东峪沟、大阳沟、储家沟、普家沟原建木渡槽改为石渡槽,任家坪之明沟,改为砖拱隧洞,增加工程费6.4万元,连前预算共25.4万元。民国27年(1938年)9月,干渠竣工通水,因支渠未建,尚未灌田。民国30年(1941年)9月,省府将该渠移交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办理。民国31年(1942年)5月,成立洮惠渠管理处,省府委派李祖英工程师任主任。负责整修,新建塌沟、贾家沟、阳洼沟、里连沟、上夸沟、白塔沟渡槽六座,整修泄水闸1座,泄水闸跌水3座。又因东峪沟渡槽墙发生裂缝,以木槽代之。民国33年(1944年)2月,省府委派吴炳源工程师兼任管理处主任,4月又派高峰副总工程师等督导修复工程,至7月完工,设计引水量2.5秒立方米,开始灌溉。共支整修费922.3万余元。民国34年(1945年)5月,省府委派袁和壁为处长,截止民国36年(1947年)底,工程费总计达2095.4万元。灌溉面积2.2万余亩。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从渠尾二十铺河沿沟,延长至三十墩,越大碧河至上磨,共4.8公里,增加灌溉面积3000亩,投资1万元。1954年11月,省水利厅派勘测设计队,对全渠及延长段进行了全面勘测。1958年县上动员群众集资兴建延长段。由定西地区派技术人员帮助设计,县上组织人力施工,因地质状况复杂,工程设计缺乏科学依据,皇后沟段石渠全部塌陷,其它部分土渠工程也因渗漏不能通水,未能完成整修延长任务,而用去集资款22万元,国家投资款38.57万元,共计60.57万元,移动土砂方800万立方米,劳动工日600万个。1960年又赔退非受益区平调民工工资400万元。1965年9月,定西地区农林水牧局派人重新勘测设计。1967年9月,省水利局批准复建,大碧河以上施工技术设计,由地区水利局勘测设计组承担,大碧河以下,由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一总队承担。1973年底,共建干渠81.2公里,其中:扩修24公里,延长57.2公里。延长段从二十铺河沿沟跨皇后沟,穿南坪,绕三十墩跨越大碧河、好水沟、结合沟等九条沟道,过刘家坪、叶家坪、黄家坪、丰太坪、蒋家坪、江家坪、巴子坪,直达中铺井坪。干渠建成永久性无坝引水闸一处(两孔),设计引水量8.2秒立方米,加大可达9秒立方米,总计干渠建筑物566座,其中明暗隧洞20座,全长8160米,渡槽33座,长3450米(包括改建填方渡槽16座,长1982米),分水闸3座,泄水闸6座,斗门、桥涵及其它工程230座,干渠衬砌16.78公里。支斗渠177条,长180公里,其中衬砌3.5公里。有各类建筑物1915座。干渠沿线有小型抽水机站77处,机泵85台套,总装机容量1931.5千瓦,总提水能力2.8秒立方米。全渠设计工程面积108100亩(内提灌33000亩),至1985年底,有效达到69800亩 (内提灌18000亩),保灌达到66100亩(内提灌16000亩)。实灌面积达到83515亩。共完成工程总量486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431万个,共用国家投资984.06万元。灌区辖玉井、建宁、八里铺、东二十铺、新添铺、刘家沟门、辛店、太石、中铺等九个乡,65个政村的12万余亩耕地。洮惠渠是临洮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占全县总灌溉面积的30%。这个渠的建成对灌区农业生产有了保证,并为部分地区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溥济渠:系民国21年(1932年)由地方人士史鼎新、赵重谊等倡办,组成工程委员会,由群众捐洋500元,省政府拨款2000元为开办费,至民国23年(1934年)冬,仅完成砂石工两公里多,因无专项工程费停办,民国27年(1938年)冬,省建设厅组成溥济渠设计测量队,派杨廷玉任主任工程师,12月初开始施测,至翌年2月测竣。同年9月成立工务所,由杨廷玉负责开始兴建,石工从兰州招标承包。民国30年(1941年)8月,由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接办,改工务所为工程处,杨廷玉继任主任工程师。隧洞工程426米,旁洞4孔,天然井一孔,于11月凿通。至民国31年(1942年)4月底,完成全渠土石砂方工程,历时三年之久,于5月15日开始放水,夏灌1.4万余亩。民国32年(1943年)7、8两月,洮河瀑涨,洪水溢过渠堤致多处决口,全渠淤塞,损坏建筑物15座。9月18日开工整修,翌年夏初整修完竣放水。8月5日移交省政府接管,10日成立管理处。
溥济渠进水口,在苟家滩乡常家窑,引洮河水,经苟家滩、靳家泉、赵家集、下河李家、滩里张家、贾家泉、衙下集、马家楞、大郎庙及井任家,泄入红道峪沟,尾水入洮河,全长19.29公里,设计引水量2.5秒立方米,干渠建筑物34座,工程总预算,1939年计划42.3万元,施工期间,由于物资困难,粮价瀑涨,工资预算累增,至1947年,累计达到2592万元。计划灌溉面积3.5万亩,实际灌溉约为1.6万亩。1948年,省农林厅水利局决定扩修溥济渠,省府委派袁和壁兼扩修工程处副处长,负责筹办延长渠道,并将济生渠并入等事项。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省人民政府委任李生财为处长,省水利局阎镇威为副处长,负责扩修工程,至1954年7月竣工,共用国家投资84.17万元,用工251043个,渠口从苟家滩古达川引水,至西坪杨家店尾水入洗河,全长31.7公里,引水量3.3秒立方米。干渠共有建筑物110座,其中:进水闸兼冲沙闸一座,泄水闸4座,节制闸1座,跌水5座,陡坡7座,渠水涵洞8座,渠水渡槽2座,山洪渡槽11座,沟水涵洞15座,沟水入渠10座,混凝土公路桥18座,农路桥16座,人行桥3座,洮河护岸3处,隧洞200米,支渠42条,总长46.16公里,有各类建筑物768座。灌区跨苟家滩,衙下集、西坪三个乡,14个行政村,灌溉面积2.87万亩,有效灌2.76万亩,保灌2.69万亩。1984年,为彻底解决渠道淤积,保证灌区,引水流量达到8秒立方米,便靳家坪水轮泵提灌和溥济渠自流灌农田得到适时灌溉,经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测设及省水利厅批准,投资475万元,于1984年10月开始第二次渠道扩建工程,计划以三年时间完成。新民渠:民国19年(1930年)由邑绅龙沛霖、潘殿华等倡导开修。从张家庄崖头引洮水入渠,北流10公里余,尾水入好水沟,灌溉三十墩行政村至新添一带6000余亩耕地。.1946年5月,省水利厅局派员勘测延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经省水利局改变设计方案,将原新民渠、洮富渠、永和渠等并为一渠,从韦家崖引洮河水至康家崖泄入改河沟,尾水入洗河,渠长24公里,1953年10月竣工。引水流量1.82秒立方米,干渠有各类建筑物54座。支渠10条,总长11公里。灌溉八里铺、新添、辛店三个乡16个行政村的耕地15000亩,总投资64.08万元。
红星渠:原名工赈渠,民国17年(1928年)由杨世昌、师进信、李叶庚等负责,向省农工银行、地方各机关及赈款中筹借银洋2.75万余元,于民国18年(1929年)春勘测施工,民国23年(1934年)5月竣工,从黄家滩引洗水入渠,至东峪沟尾水入洮,灌地5000余亩。但因进水口河道变迁,引水量不足,使下游常患缺水。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将引水口向上延伸1.5公里至水草庙,并将渠身加宽取直,引水流量达1秒立方米。全长12.6公里,干渠有建筑物40座,支渠22条,总长36.21公里,配套建筑物227座,灌溉建宁乡10个行政村耕地1万余亩。投资6.45万元。
民主渠:由古城渠、新店子渠、十户渠、何郑家渠、李家渠等扩建合并而成。民国初,新店子渠、何郑家渠发展为十家大户合办的十户渠,灌溉面积6000多亩。因进水口无闸,所以,渠道弯曲平缓,淤积严重;漆家河、牛头沟、甘沟、昌木沟等均无排洪设施,盛夏常被洪水冲断,淤塞渠道。下游水量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改名民主渠,后虽进行扩建,但淤积问题,迄未解决。1976年,为解决洮惠渠下游中铺段水量不足问题,修建朱家窑电力加水工程,又全面扩建民主渠朱家窑以上干渠工程,于1978年竣工,渠口从康家崖引水,至李家湾尾水入洗,全长18公里,引水流量山1秒立方米增至3秒立方米。干渠有建筑物10座,支渠33条,总长67公里。灌溉辛店、太石两乡10个行政村耕地11500亩,先后投资54.37万元。
东峪沟渠:民国22年(1933年)乡绅韩明章、蔡明伦等,由吴家磨至五里铺,引沟中河水修北支渠一道(即瑞潭渠),计长10公里许,灌二十里铺、十里铺地2000余亩,又修南支渠一条,计长二里许,灌地200余亩。东峪沟渠是在总长40公里沟谷中,利用沟河水,所开多条渠道的总称。除上述南渠、北渠外,计有古阳、古北、黄北、黄南、徐北、渭初、渠弯、阴坡、东湾、河北、何家坪、双红、人民、阳坡、民观、花民等十数条渠,共有各类建筑物224座,灌溉窑店、东二十里铺两乡11个行政村耕地1万余亩。因东峪沟河屈季节性河流,不能适时保灌,其中可保灌的3695亩,是洮惠渠及大口井的机电灌溉面积。从1952年到1985年,共投资63.48万元。
红旗水电灌区;位于临洮最北部,为刘家峡水库移民区。有自流渠道三条,灌地5486亩。有二处高扬程电灌,八处小型提灌,另有小量泉水灌。三条自流灌渠道是:
灵石渠建于清道光以前。俗名石庙湾渠。自巴下寺引洮水,至富业寺尾水入洗,灌地500亩。新中国成立后,于1963年扩修,加大水量,灌溉牟家、上马家、后庄、咀上、朱家、富业寺六个行政村耕地939亩。干渠长8公里,引水流量0.3—0.5秒立方米,有各类建筑物41座,支渠14条。灵远渠于清乾隆时开成,俗名白坡根渠,自富业寺引洮水入渠,至白坡根尾水入洮,长十余公里,灌地1.5万余亩。建国后屡经整修,干渠长11.5公里,有各类建筑物34座,支渠11条,引水量0.5秒立方米,灌地2511亩。
何家湾渠在清道光前开修,原为何、王、马三姓渠。自白崖湾引洮水入渠,至何家湾尾水入洮,灌地800亩。另有石峡口渠,自红崖引洮水,至下堡子,尾水入洮,灌地不
临洮县独立引水渠道一览表 (截止1985年底)足500亩。新中国成立后,于1965年将两渠合并扩建为一渠,名何家湾渠。自白崖湾引洮水入渠,尾水于下堡子入洮。穿白崖隧洞长300米,过苏木沟涵洞长60米,灌何家湾、上下堡子、扎马圈三个行政村耕地2036亩,并供给何家湾、上堡子二处电灌用水。干渠长7.5公里,引水量1.5秒立方米,有各类建筑物41座,支渠18条,共投资46.9万元。
民乐渠:在县城南三甲乡,1956年设计施工,从宗丹沟引水,至蒿子沟尾水入洮,渠长5.3公里,投资3.5万元,计划灌溉5000亩。1967年,为解决水量不足,在韩家园建成60-4型水轮泵站一处,四台串连安装上水。开修动力渠道1.3公里,设计引水量为6秒立方米,工作水头3米,扬程40米,提水量0.19秒立方米,建成后,因动力渠引水不足而未用。1968年,对渠道进行整修,又延长3公里至大沟。1976年在渠口上游梁家河修建蓄水库,以调节水量。1978年,水库工程中途停建,转入渠道整修、改建、配套,将原干渠下延3.1公里到马家沟,用款6.4万元。1985年,为解决渠水不足问题,利用原韩家园水轮泵基础,建成电力加水工程一座,安装12时水泵配135瓩电机二台套,4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双管上水,提水量0.34秒立方米,投资7万元。全渠长13公里,有各类建筑物53座,支渠19条,灌溉南屏、格子坪、安川、三甲、晨钟五个行政村耕地5700亩,有效灌4700亩,保灌3000亩。先后共投资23.9万元。
临洮县小型渠道分乡统计表
其它小型渠道:全县除万亩以上渠道6条,千亩以上渠道12条外,尚有22个乡用沟水、泉水灌溉的小型渠道220条,总长332.4公里,有效灌21017亩,保灌10938亩。自流塘坝灌溉
全县共有分布在八个乡的自流塘坝22座,总库容65.84万立米,渠道13条,长49.5公里,有效灌1911亩,保灌1364亩,其情况为:
西坪乡2处,库容量0.5万立米,渠道两条,共长3公里,有效灌105亩,保灌90亩。
改河乡1处,库容量0.24万立米,渠道一条,长3公里,有效灌60亩,保灌60亩。
上营乡6处:库容量17.94万立米,渠道六条,共长30公里,有效灌1189亩,保灌753亩。
峡口乡1处:库容量5万立米,渠道一条,长8公里,有效灌371亩,保灌366亩。
站滩乡7处:库容量38.54万立米,有效灌120亩,保灌60亩。
漫注乡1处:库容量3万立米。
三甲乡3处:库容量0.4万立米,渠道三条,共长3.5公里,有效灌63亩,保灌32亩。连湾乡1处:库容量0.22万立米,有效灌3亩,保灌3亩。
另有马家山乡康家峡水库1座,库容100万立米,以补中铺乡自流灌溉之不足。
水轮泵提灌
自1965年起,水轮泵试点建设在西坪、巴下两地开始,水锤泵在东山魏家坪动工,到1969年全县有15处19台水锤泵,均因质量差而报废。水轮泵12处37台,至1985年,除7处30型、40型全被淘汰外,巩固下来的计有西坪两处及朱家坪的60-6型,陈家坪和靳家坪的80—16型,共5处25台套,有效灌22227亩,保灌17181亩。
西坪乡水轮泵一、二站1965年4月省水利厅根据中央"黄河流域上游建一高扬程水轮泵试点工程"的计划,在水电部、水电科学研究院指导下,由省水利厅,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及县水利科共同配合规划施建,从当年4月筹建,至1967年3月,建成泵站2处,同用一条动力渠道,引水口在张家沟进水枢纽工程南侧一公里处,动力渠长4公里、尾水于木厂村对面崖根入洮河。有大小建筑物16座,设计引水量9.5秒立方米(包括两个磨渠及自流灌溉供水1.2秒立方米)。
第一泵站建筑在动力渠2.64公里处杨家店村北,机坑前建有1.6米宽的进水闸三孔,并排有1.2米的泄水闸二孔,五台60-6型水轮泵串联安装,工作水头3.8米,弓1水量7.8秒立方米,总扬程117.5米,净扬程93米,上水管道1038米,上水量0.136秒立方米,按地形分四级出水,一级净扬程26米,渠长2.4公里,灌溉杨家店村耕地822亩。二级净扬程77米,渠长0.62公里,灌曹家坪村耕地247亩。三级净扬程87米,渠长2.24公里,灌车刘家村耕地1077亩。四级在终点,净扬程93米,渠长1.32公里,灌地217亩。一泵站总灌溉面积2363亩。
第二泵站建筑在动力渠3.98公里处,机坑前建有宽2米的进水闸二孔,并排有1.8米宽的泄水闸一孔,半蜗壳式五台60-6型水轮泵串联安装,工作水头4.5米,引水量7.6秒立方米,总扬程120米,扬程终点一级出水,管道总长610米,上水量0.154秒立方米,渠道长4.1公里,计划灌李范家、阎吴家、河口三个村耕地3604亩。因建成后水量不足,有一千多亩地不能保灌,1970年,省水利厅和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又派技术人员将半蜗式立式安装改为卧式安装,于1973年改建完毕,共用资金5万余元,但投建后效果更差,1980年又恢复为原安装形式。1985年,又在二泵站修建二台套多级泵配155瓩电机,单机上水量0.1秒立方米,净扬程98.6米,上水管道长637米,解决了水量问题。
总计一、二两站共灌地6300亩,保灌5124亩,其中,有动力渠自流灌345亩。投资53万元,泵站由乡政府管理,有专业人员12人,报酬从水费收入中补助。
陈家坪水轮泵站1967年县水利科设计施工,1971年8月建成,动力渠从洮河大桥西端南侧建闸引水,经窑头、河口、以涵洞穿过三岔河,绕王家咀至曹家新庄建泵站,尾水入洮河,动力渠长5.22公里,引水量6秒立方米,共有各类建筑物23座,四台80-16型水轮泵卧式安装,二台并联双管上水,工作水头8米,净扬程120米,上水管道总长1539米,设计上水量0.339秒立方米,按地形三个出水口,分别修南北干渠各一条,总长8.32公里,支渠34条,总长24.68公里,灌溉卧龙乡双联、王家咀、陈家坪、刘李家坪、兴荣等村耕地5500亩,保灌4730亩。投资85.89万元,由乡政府管理,有专业人员9人,报酬从水费收入中解决。
朱家坪水轮泵站1966年,由县水利科设计施工,引水口在玉井乡朱家坪崖下,动力渠长1.05公里,引水量7.8秒立方米,工作水头3米,60—6型六台水轮泵串联立式安装,净扬程108米。上水管道长1185米,上水量0.12秒立方米,于1969年5月竣工,建成动力渠进水闸、泄水闸、机坑三座建筑物,灌区为玉井乡朱家坪,录丰两村十三社,有效灌2927亩,保灌2827亩,投资13.43万元,由受益村成立6人小组管理,水费收现金及粮食,管理人员报酬实行现金、粮食定额补贴制。
靳家坪水轮泵站1963年3月设计施工,动力渠系利用溥济渠首段,从古塔川至冰桥窝之间长6公里的渠道,按渠道流量3秒立方米,水轮泵流量15秒立方米,共18秒立方米设计扩建,工作水头7米,设计上水量0.53秒立方米,五台80-16型水轮泵卧式安装,两台并联,一台单机,三条管道上水,净扬程73米,于1971年10月建成,干渠长9.5公里.有各类建筑物35座,可灌苟家滩,衙下集两乡部分村土地12600亩,有效灌7500亩,保灌4500亩,投资82.18万元,由溥济渠管理所管理。由于该泵站动力渠进水闸前导流槽600米,系用散石坝拦水,常被冲毁,从未达到设计引水流量,量大仅达7秒立方米,加之上水渠道大部分毁坏,建筑物又失修,实际灌溉面积只有900多亩。为彻底解决进水量问题;省投资475万元,1985年动工,将溥济渠进水口上延至导泉,重建进水闸,并打隧洞2108米,计划三年完成。
机电提灌
机械提灌:临洮在明清时期就有人力扬杆、水刮子、畜力井刮子等提水工具,民国时期仍沿用,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解放式水车在川区全面推广,锅驮机提灌在巴下、站沟、水泉崖等地试行,柴油机提灌在新添乡崖湾、二甲及八里铺乡孙家大庄等地开始兴建,从1958年至1965年期间,卧龙乡苏家阳洼,窑店乡李家坪,八里铺乡洼刘家,新添乡上下街,辛店乡下杜家、康家崖,太石乡沙唠、巴下,中铺乡大石头等地高扬程,柴油机提灌先后建成,1966年,柴油机发展达66台套,3160马力,灌地6149亩。到1976年,全县柴油机提灌达941处,941台套,21381马力,灌地4.3万亩,国家投资达百万元,1976年后,电力提灌开始发展,柴油机提灌逐年下降,截止1985年,共有柴油机提灌283处,301台套,5323马力,有效灌13668亩,保灌9286亩。
电力提灌:1971年,临洮红旗乡通电后,在何家湾、上堡子首先建成两处电力提灌站,1976年7月,大电网从兰州华林坪至新添通电后,县上组成农田水电指挥部,从23个乡抽调民工4728人,从机关单位抽调98人任营长、指导员及技术、财务等职,成立八个工程营,负责修建全县水利电力、提灌等工程,重点为大营坪、王府庄、牟家坪、朱家窑四处电力提灌及康家峡、红土沟、梁家河、黄家川四座水库工程,当年有13处工程施工,到1976年全部或部分完成10处,其余红土沟、梁家河、黄家川三处工程因故中途停建。另外,自1984年至1985年又建成晏家寺、高家窑、石品岩、冯家坪、车王家坪等五处电力提灌工程,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建成电力提灌工程117处.安装机泵218台套,装机容量13808瓩。有效灌39541亩,保灌30361亩,其中:洮惠渠沿线电力提灌34处,机泵36台套,装机容量1082.5瓩,有效灌13590亩,保灌12177亩。共建成机电井36处,机泵38台套,容量709瓩,有效灌2128亩,保灌1163亩。
高扬程电灌和较大电力提灌共17处,机泵105台套,装机容量10491.5瓩。变压器77台,容量15055千伏安,有效灌18307亩,保灌11310亩。
第四节灌溉管理
清代至民国时期,临洮水利事业虽有官办、民办之分.但管理制度不外自由灌、记时灌和分股灌等三种。
自由灌亦称"乱水",按灌区地亩多少修好固定分水口,自行分流,不能随意挖、堵,如清光绪元年,柳林沟渠因灌水发生纠纷,上诉后,州牧潘效苏亲临履勘察,断令改为四渠,照地分水,固定渠口,任水自行分流,每年惊蛰引水,轮流灌溉,周而复始。
记时灌是按水量确定单位时间(一小时或一昼夜)的灌溉面积,然后依地亩分定时间,轮流灌溉。如德远渠初成时,即按照地形分为若干支渠*其斗口以方尺为准,然后依各支渠地亩多少,按钟点(每点钟灌地一垧
,即二亩半)启闭斗口。
分股灌是按投工多少,规定分水股数及轮灌时间,并编成歌词以便记忆,如漆家河泉水渠的轮灌歌为:"张漆皆三陈独当,裴四郭三张两双,陈二税二杨四方,王五作对何二强,张魏一六裴祖二,四季泉水点寸香"。大水沟泉水的轮灌歌为:"陈二石五王一双,马五作对税七藏,辛四韩三轮流灌,最后裴姓按八方"。对违犯水规者,定有罚款,打柳棍送官究治等规章。但实际仍以霸王水为多。
新中国成立后,为更好地发挥水利设施效益,完善水利管理方法,从机构设置,工程配套,维修,清淤,轮灌,水费,人员报酬等规章制度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组织方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对较大灌溉渠道由县上设立专管机构一水利管理(处)所,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外,并从各受益村、社抽调人员组建专业队辅助管理。对有些提灌工程,不便设立专管组织的,则由受益乡负责组织领导小组管理。对小型沟、泉水渠,小提灌等,由村社确定专人负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轮灌、按时灌水、清理渠道和工程维修等。在工程配套方面,大型渠道配建了固定式斗门,支斗渠配套齐全,并在斗口安装启闭机控制水量。水费征收标准,在1949年至1977年每亩四角、五角、六角、七角不等,水费主要用于工资和工程维修,当时各灌区基本可以自给。随着管理人员的增加及维修费用的增多,水费也随之增高,到1985年每亩增为一元五角至三元。乡、村自管水利工程,一般采用征收钱、粮相结合的办法,征收标准较低。为减轻农民负担,有条件的灌区还开展多种经营,如用水力发电,或搞农副产品加工等,以增加收入。
第五节人畜饮水
临洮人畜缺水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部山、坪区,缺水困难情况有以下三种。一、居住区水质很差,矿化度过高(3—21克/升),不宜饮用,如大碧河、好水沟主沟谷的前沟地段,及洮河谷川区,除靠近洮河的村庄外,绝大部分属此种情况。
二、部分地区矿化度过低(0.3克/升),水内缺乏部分常量元素,引起地方性病变,也不能饮用,如三甲、苟家滩乡的南部一些地区。
三、缺水区,主要在东北部和南部的山坪区,土地多,人跟地走,村庄居住分散,地表水源严重缺乏,且干早少雨的范围广,生产生活条件差。
根据水电部《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中的要求标准,1984年8月对全县山坪区的,23个乡进行摸底调查,人畜饮水困难的有55319人,大牲畜10628头,其后又对川区季节性缺水严重和水质不良(苦、咸、氟水)的一些乡村进行调查,全县饮水有困难的达13.48万人,具体情况是:
1、苦水、咸水及含氟量高而需改水的有57684人。
2、常年缺水的有40479人,大牲畜8558头,其中吃窖水的有27140人。内(一)取水距离在2-4华里,垂直距离在100—150米之间的有31222人。(二)取水在4华里,垂宜高程在150米以上的有9257人。
3、季节性缺水的有36636人,大牲畜3473头,其中吃窖水的有8920人。内(一)取水在2—4华里,垂直距离在100—150米之间的有23147人。(二)取水在4华里,垂直高程在150米以上的有13489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领导将人畜饮水工作列入水利建设主要议事日程,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修建各种人畜饮水工程7606处,共解决40939人的饮用水困难。其中: 水窖7152眼。管道输水工程22处,包括省投资协建的刘家沟门村咸水淡化工程,管线长34.68公里。涝池塘坝427个。病区改水4处,管道输水工程1.4公里。特别是除氟改水,使高氟区2400多人吃上了低氟水,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在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方面,国家投放资金46.25万元,社员自筹1.51万元。第二章电力
第一节小水电站
全县共有小水电站五座,装机容量1080瓩,年发电量188万度,共用建设资金146.5万元。
县水电站:1957年前,临洮除剧院及个别商号用汽灯照明外,其余均用清油、煤油及蜡烛照明。作坊及磨面、碾米等,全靠人、畜力或水力。1956年,县财政筹款17万元,地方工商业者孙海山、潘海天、李恒等集资10.5万元,共计27.5万元,在县城小西门修建水电站,次年七月竣工。电站动力渠从城南木厂村至城北红星庄,渠长6公里,引水量3秒立方米,工作水头5米。建筑面积为8142平方米。安装木制水轮发电机组两台套,每台64瓩,共128瓩。年发电量约24万度,主要供照明用。由于木制水轮机动率低,易磨损,故障多,加之冬季不能发电,供电极不正常。1959年因洮河洪水冲毁进水口不能发电,即用一台柴油机发电,供部分用户照明。1964年财政拨款6万元,除将动力渠进水口向上延伸至高家堡外,又改装80型铁制水轮机两台,装机容量仍为128瓩,供电基本正常。1972年,县水电局投资3万元,增装一台120瓩柴油机组,解决了冬季供电问题。1976年,水轮机及柴油发电机组均增至三台,计六台套,装机容量达382瓩。安装10千伏变压器5台,容量26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2公里,低压线路3公里。年发电量达到50万度,每年收入除自足外,并上交利润1一2万元。1976年7月刘家峡大电网通电。柴油发电机组停用。1980年,又改装为工率较高的80型水轮机。发电机容量125瓩。1981年,与大电网并网。1982年,又增装2号机组一台。因水量不足,一台发电,一台备用。年发电量60万度。发电站由农电处发电班管理,有工作人员8人。
西坪电站:建于1965年,利用西坪水轮泵动力渠水,在一泵站西侧建发电机房,安装二台60-6型水轮泵为动力机,配带50瓩、55瓩发电机各一台,工作水头3.8米,流量5秒立方米。架设高低压线路12公里,供西坪乡杨家店、李范家、河口等村社照明和农村加工用电,共投资7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由西坪乡政府管理。因水轮泵提灌和发电共用一渠水,在提灌期间不能发电,由大电网供电补足。
靳家坪电站:建于1971年。利用靳家坪水轮泵站一台水轮泵为动力,配带一台84瓩发电机,水轮机为80—16型。工作水头7米,用水量2.8秒立方米,架设10千伏线路8公里,低压线路3.4公里,年发电量2万度。共投资12.4万元。1983年,利用水轮泵剩余水头5.3米,又投资27万元,建成500瓩电站一座。1984年,与大电网并网,因水量不足,不能正常运行。为增加水量,解决自流灌、提灌与发电用水,1985年向上延长渠道,修建进水闸,扩建渠道,计划三年完成。水轮泵及电站均由溥济渠管理所管理。
潘家庄电站:1972年,由新添乡潘家庄村自筹资金9.6万元,国家投资3万元,贷款1.5万元建成。水轮机,由两台60-6型水轮泵改装而成,安装50瓩发电机二台,工作水头5米、动力渠长2公里,引水流量3.6秒立方米,架设10千伏线路1.5公里,低压线路3公里,年发电量30万度,供本村照明及农村加工用电。由村社管理。1982年与大电网并网。1984年,洮河水涨,将进水口前段动力渠冲毁,待修复。
城关电站:1973年,由建宁乡自筹资金35.31万元,贷款10万元,国家补助投资9.69万元建成。动力渠从城南木厂村至城北红星庄,长4.5公里,引水量7.13秒立方米,工作水头5.5米,发电机房建于洗河大桥东南,安装卧式50瓩水轮发电机组5台,总装机250瓩,架设10千伏线路12公里,低压线路15公里。年发电量105万度。供建宁乡旭东、建设、洮丰、木厂、五里铺村照明和动力用电,由建宁乡管理。有工作人员24人。1982年并入大电网发电,运行正常。
第二节输变电建设
1975年由国家投资,兰州送变电公司设计施工,从兰州华林坪变电所向临洮县新添铺架设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并修建变电所。1976年7月竣工运行,从此临洗有了充足的电源。新添变电所一期工程,安装10000千伏安主变压器一台,35千伏出线五回,3511往临洮安家咀,“jl”接井坪和东乡县达板,3512往临洮峡口,3513往临洮东五里铺,“jl”接张家湾和渭源县会川,3514往临洮罗家庄,3515往康乐县刘家庙,并接景古城和广河县城。10千伏直配线路三条:111至上营乡,112至改河乡,113至宿王家坪。又由国家投资,县农电工程委员会设计施工,建成35千伏变电所五座:
五里铺变电所:在城东五里铺。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电压器二台,总容量3600千伏安。10千伏出线四条:111至卧龙,112至县城,分支至小寨坪,113至窑店乡,分支一至蔡家岭,一至康家集乡;115至八里铺,分支至苏安家坪。1976年7月8日投运。
安家咀变电所;在太石铺乡安家咀。安装3200千伏安主变压器二台,总容量6400千伏安。10千伏安出线三条:111至辛店,115至巴子坪;116至五户。于1977年3月投运。
张家湾变电所:在玉井乡岚观坪张家湾。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二台,总容量3600千伏安。10千伏安出线四条;111至衙下、苟家滩、三甲、海巅峡,分支至西坪乡杨家店,112至石晶岩,分支至油磨滩,113至陈家咀,115至杨家台,于1976年11月投运。
峡口变电所:在峡口下街处,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一台,架设10千伏出线三条,111至柳林站,112至水泥厂,113至云谷,1978年5月投运。
井坪变电所:在中铺乡井坪村北处,安装二台3200千伏安及一台1800千伏安变压器,总容量8200千伏安。原计划为牟家电力提灌配套工程,因牟家工程中途停建,变电所未运行。暂从安家咀用35千伏线路供10千伏至井坪,井坪又以10千伏转供中铺,红柳两路。
至1985年,全县已有35千伏线路83.6公里;10千伏线路355.5公里。35千伏变压器11台,总容量19430千伏安。10千伏配电变压器385台,总容量31561千伏安。农业排灌用电设备14973.4瓩,社队企业用电设备2004瓩,农副产品加工用电设备6595.8瓩,县办工业用电设备3240瓩。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26.813瓩。共有27个乡通电,占34个乡的79%。尚有连湾、塔湾、石家楼、达京堡、沿川、上梁、潘家集七个乡未通电。全县年供电量为1500万度。固定资产总价值为331.77万元。
第三节用电管理
县农电处为总管机构,下设五里铺、新添、张家湾、安家咀、峡口、井坪管理站和城关营业站七个基层管理机构。与兰州供电局签订供电协议书,制订《农电管理办法》(试行草案)。除交纳冤售电费、并网供电费及营业税外,所余资金用作“以电养电"。1984年,实收电费105万元,上交兰州局64.8万元,给并网电站5.93万元,税收3.23万元,留成31.04万元。留成部分除管理、维修费自足外,略有节余。对农村用户,实行两级计量、两级收费办法。即由农电处(站)在配电变压器低侧安装总表计量时,向村社收费,然后村社管电组织再负责按各用户分表计量收费。农电处设有行政组、业务组、财务组、线路工段、修试工段及营业工段等。并与兰州长新电表厂签订协议,成立"长新电表厂临洮特约维修服务站",在水电部农电司和省局的支持下,临洮在全省第一家实现了无线电超短波调度通讯。五里铺变电所也由18千伏户外出线改造为户内少油开关出线。
近年来,农电处的技术和设备也有很大进步。除完成线路及设备的维修检修外,还可承担35千伏、10千伏以下电器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可以修校一般单相,三相的各种电表,并校验电流互感器。安家咀、五里铺、峡口三个变电所都创造了千日无事故的长周期记录。
电力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管理不善,使用不慎,将给人民造成灾祸。通电初期,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从1976年至1982年的七年间连续发生事故中,有19人触电死亡,最多的一年竟达5人。为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各(站)所专设了安全员,制订了安全用电规程,并严格要求,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使事故显著下降。
第三章水土保持
第一节水土流失状况
临洗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多川少,东北高西南低,四面环山,东北部是祁连山东延的马啣山,山势平缓;南部为秦岭西延的南屏山、紫松山,中部为以广阔的第三系为基座的黄土丘陵,沟壑纵横,梁峁相接,构成波状起伏的地貌形态。按地质构造,地势切割程度,可分三大类:即南部和北部为基岩裸露的侵蚀构造中山区,中部盆地和梁峁为强度侵蚀的波状黄土丘陵区;洮河河谷地带为侵蚀堆积的阶状平原区;南部植被覆盖率为60%左右,东部约为30%,北部为10%左右。全县总面积为28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为25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65%,全县水土流失严直的主要原因是:一、年降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且多暴雨,山洪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据李家村水文站测量,洮河平均输沙量为179.6公斤/秒,年平均输沙量2910万吨。二、地面坡度大,土壤多属黄土地带,土质疏松,特别是中部和北部植被均差,储家沟、曹家沟的土壤侵蚀模竟达10000吨/平方公里。三、大量挖草皮,铲草根,烧生灰,乱开荒。乱砍滥伐树木等人为因素,加重了水土流失。据调查,1983年以前,全县每年挖草皮、铲草根、挖肥土的面积达116万亩,占三荒总面积的77%,平均每户铲草皮14亩左右。水土流失,主要有水力冲刷,滑坡,泥石流,风化侵蚀等方面。据对太石乡蒋家坪滴流泉沟、寺沟两条原生侵蚀沟的调查,滴流泉沟自1979年以来,沟头延伸175米,沟道的横断面呈“V”型,沟宽15—30米,沟深7-20米,总侵蚀量40420立方米,十年中侵蚀耕地7.6亩;寺沟仅1982年沟道延伸130米,损失耕地3.3亩, 并使60亩水浇地变为旱田。据塔湾乡花麻沟流域的调查,该流域主沟长5.4公里,支沟16条,长12.2公里,毛沟10条,长2.8公里。仅20年来,沟道次生侵蚀下切2米,沟岸扩张5—10米,沟年均延伸0.5米。
大型沟道冲蚀也很严重,东峪沟杨家崖河床段,1976年前宽150米,1983年增宽至450米,河床降低3米,二百亩耕地被冲走。据中铺乡老掌沟台地的调查,样方840平方米中,有陷穴125个,直径最大10米,最小1米,平均3米多,陷穴占地面积589平方米,占调查样方的三分之二。由于长期冲刷,经常发生滑坡、塌陷情况,轻则破坏耕地,中断交通,重则淹没村庄,堵塞沟道。如沿川乡1969至1970年滑坡五次,塔湾乡1967年农历正月十五发生滑坡,上梁乡1979年滑坡一次,东二十铺乡1979年秋滑坡两次,其中农历七月初八日五里铺村李家堡后洼沟的滑坡,形成一座高7米长100米的土坝,横堵塞沟中,蓄水达5万立方米,果园蔬菜被淹没,定临公路二十铺盘山路基,也在7月滑陷,中断交通3个月。以上九次滑坡中,滑坡面积达1500亩,幸未发生人、畜伤亡事故。水土流失不仅损失肥料,毁坏耕地,阻碍交通,破坏工程建设,且危害人畜安全,唯有抓紧治理,方能扭转严重流失状况。
第二节水土保持简介
1956年以前,水土保持工作,由县经建科主管。1956年成立水土保持科,设正副科长各一人,有行政干部7人,技术干部5人(全系学林)。1959年以来,机构时有分合,人员时有增减。1960年至1968年,水保工作由水利科(局)管理。1971年归水电局管理,1974年成立水土保持工作站,设正副站长,有职工8人。1979年2月,水保与林业合并,成立林业水保局,设水保股。1982年,水保工作重新划归水电局。1984年又恢复水土保持工作站,设正副站长。1985年有行政干部2人,技术干部6人,工人7人,另有各乡本保员34人。
三十多年来,由于国家拨付大量资金支持农田基建,水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截止1985年,全县已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713.8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2590平方公里的27.56%,其中:梯田24.95万亩,条田13.28万亩,造林34.28万亩,荒坡种草21.06万亩,封山育林5.3万亩,封坡育草2.92万亩,沟坝地5.28万亩,引洪漫地1.29万亩,土谷坊943道,沟头防护177道,铺压砂田5.17万亩。卷八林业
临洮境内在秦汉时森林资源颇为丰富。《汉书》说:"陇西、天水二郡,山多茂林,民以板为屋"。那时,洮河、渭河流域一带崇山峻岭,森林蔽天。其后由于森林火灾及垦殖砍伐,林木日益枯竭。至1949年,全县森林面积仅4万余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绝大部分地区,光山秃岭,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燃料、饲料、肥料俱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建立林业机构,发展社队林场,提出绿化祖国,绿化家乡的号召和自采、自育、自造方针,林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截止1985年,全县实有森林面积达36.38万亩,森林覆被率增长至11.2%。部分荒山荒坡披上绿装,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区已被控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及1983年8月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时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指导思想,极大的鼓舞了临洮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今后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林业政策法令,种草种树,绿化临洮治穷致富的宏伟目标是不难实现。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局级机构
民国27年(1938年),林业工作由县政府建设科管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设立经济建设科,主管林业生产。
1953年秋,成立林业工作站,有站长1人,会计1人,技术干部4人。
1958年,林业工作站并归农林水牧局,有林业干部5人。
1963年恢复林业站,有技术干部6人。
1968年,并入农业管理站。1971年再次恢复林业站,有正副站长2人,技术干部3人。
1979年成立林业水保局,有正副局长2人,行政干部7人,技术干部10人,工人8人。
1981年水保业务分出,改设林业局,有正副局长2人,行政干部6人,技术干部5人。1983年,局内分设林业技术工作站,林木种子管理站,林木病虫防治站及调查设计队,至1985年有行政干部6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6人,工人17人。
第二节局属机构
县苗圃:1953年2月成立,地址在县城郊东山根,有行政及技术干部各1人,工人8人,有水地100亩,以培育荒山造林的榆、槐、椿、杨、柳为主。1958年改为、园艺场,林果兼营。1963年3月恢复苗圃建制,增拨水地30亩。1968年春,拨入山旱地282亩。至秋季,苗圃归并于"五•七"干校。1969年再次恢复苗圃。1972年山旱地拨归东山造林站。至1985年,有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各1名,工人11人。
东山造林站:1972年成立,地址在城郊东山,有站长1人,技术干部2人,工人5人。1974年5月,成立林业水保试验站。1978年成立林科所,以上两站一所的人员及工作均合一。至1985年取消林业水保站及林科所,专设东山造林站,有正副站长2人,技术员2人,工人18人。经营土地面积1000亩。
针叶树苗圃:1978年成立,地址在苟家滩乡杨家湾,有行政干部2人,技术员1人,工人18人,土地面积1360亩。进行油松、云杉、落叶松树育苗,为南部用材林基地建设培育苗木。至1985年,有正副主任2人,技术员1人,工人11人。
南屏山沪林站:1978年10月成立,地址在南屏山,有林业技术干部及工人各1名,护林员5人,设哨所4处。至1985年底,有站长1人,护林员6人。
造林站:1979年分别于中铺、改河、站滩、衙下4个乡成立地区性造林站,各站有正副站长1至2人,干部或工人3至4人,分别指导所在地区各乡的林业生产。1984年春,撤销衙下站。至1985年,中铺、改河、站滩三个站共有站长3人,技术干部5人,工人5人。
南部用材林工作站:1984年成立于衙下乡,有正副站长各1人.工程师及助理工程师各1人,技术员2人,工人2人。1985年迁于玉井乡,有站长3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2人,工人7人,专管县南部11个乡用材林基地建设。
第二章天然林
第一节分布概况
解放前,临洮天然森林遗存资源有残败天然次生林、灌木丛约4万余亩。据1982年制订林业区划时调查,增为5.9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9%。其中:国营0.98万亩,乡、村、社营4.99万亩。现存天然次生林中,有用材林1.54万亩,防护林689亩,薪炭林183亩(木材蓄积量5227立方米),疏林地1056亩,灌木林4.23万亩。其主要分布地区为:
一、南部山区:苟家滩乡紫松山9363亩,潘家集乡开家沟和五朝山5050亩,三甲乡南屏山9727亩、蕨麻山113亩。
二、北部马啣山一带:上梁乡1831亩,改河乡14800亩,峡口乡498亩,云谷乡594亩, 马家山乡七道梁606亩,红旗乡巴米山458亩,五户乡的前地湾11亩,中铺乡蒋家山39亩。
第二节树种
临洮县乔木树种有:山杨、桦木、华山松、辽东栋、椴木等。灌木有黑酸刺、榛子、枸杞子、小蘖、珍珠梅、刺梅、石枣、面蛋等。
山杨:树干端直,树冠卵圆形,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根蘖力强,生长较慢,易染心腐病。木材白色轻软,纹理直,结构细,可供建筑房屋及制作家具。
白桦:皮白,喜阳光,耐严寒。木材白色,硬度中等,主要用于制作车轫、木锹、犁等农具。
华山松:俗称黄松,高大挺拔,叶五针一束,嫩绿苍翠,冠形美观。在土壤肥沃湿润之处生长健旺,一般十年后生长加快,25-30年可作建房椽材,成材供制家具及建房梁檩,种子粒大饱满,味美可食。
辽东栋:俗称青冈,叶呈倒卵形,边缘具波状园钝锯齿,喜光耐寒,亦耐干早瘠薄,木质坚韧,主要用于车辆、农具、建筑及矿柱等。种子含淀粉率高,可作饲料。
黑酸刺:高约2-3米,多分部于沟谷、山地阴坡,抗寒耐旱,耐盐碱,根蘖性强,串根自繁,枝干坚硬,耐燃,可烧制糟炭,供手工业制香原料。一般十年后生长衰退,需及时平茬复壮,是当前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第三章人工林
民国19年(1930年),旧政府开始从四乡征集种树栽子,在县城附近造林。三年内,在城西河岸滩地、岳麓山下、工赈渠堤畔等处栽植柳树9500林,成活6050株。1944年后,每年春季督令各乡栽植杨柳,并采集榆树种子育苗。
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改变干早山区面貌及迅速解决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俱缺的问题,党和政府提出绿化祖国、绿化家乡的号召和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动员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三十余年中,由于社队林场的普遍建立与完善,造林事业仍进展较快,至1977年底,全县已累计造林234万亩,平均每年造林约9000亩,存活7.38万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执行谁栽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林业政策,给社员划分了宜林"三荒地"。至1985年,县境内南部用材林及经济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在东、北部所造大面积荒山、荒坡水土保持防护林、薪炭林及定临公路林带,均有成就。自1978年至1985年,国家拨给造林投资共计329.98万元,完成造林16.83万亩“ 平均每年造林2.1万亩。第一节育苗
临洮群众植树,一般都用杨柳插条,或在庭园中播种杏、桃等经济树种。民国27年 (1938年),省建设厅建立临洮县油磨滩苗圃,面积170余亩,以榆柳杏为主,主要育苗树种。1944年,有保甲苗圃地107亩,育苗5.53万株。
新中国成立后,育苗事业有很大发展。
国营育苗:1953年在东山根建立县苗圃,育苗100亩,繁育早柳、白榆、臭椿、刺槐等苗木。1963年苗圃扩大至130亩。1968年起,从河南、新疆、陕西、辽宁、北京及本省的康乐县、甘农大、兰州等地逐年引进加拿大杨、大关村、北京杨、冬意杨、合作杨、辽杨等优良品种230个,边试验边推广,数年间遍及全县山川各地。1972年,东山造林站试办山早地育苗,以油松、云杉、侧柏等针叶树为主,除自用外,部分供应社队。1978年,在苟家滩乡杨家湾山地建立针叶树苗圃,以繁育油松为主,八年累计育苗720亩,为南部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汕松苗1148万株,并出圃杨树苗28万株供应各地。
集体育苗:1950年,全县少数行政村试办育苗6亩。1955年,全县育苗170亩,1956年增至2000亩。育苗树种主要有旱柳、青杨、箭杆杨、白榆、山杏等。1967年,公社试办社队林场,专设苗圃,繁育杨树苗,1973年,社队育苗而积达1.15万亩,除自给外,向外地推销约500万株。1980年,社队育苗工作由专人负责或承包给私人经营。
个体育苗: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育苗出现三种类型:一是育苗专业户,自筹土地、资金,与县林业部门签订合同,议定育苗数量、质量、报酬,出圃时间及产品包销等事项,林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有53户。二是行苗重点户,适当经营育苗,一般自育自销,有226户。三是育苗联合体,由个体户自行联合,与林业部门签订育苗合同或自育自销,共有14个。
至1985年,全县累计共育苗6.87万亩,产苗412242万株。
第二节林种
一、水保、薪炭林
县境北部地区,包括昌木沟以北至七道梁,共5个乡33个村19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面积623039亩,由黄土与砂砾混合覆盖,年平均降雨量232-407毫米,气候干燥。东部地区,包括东峪沟以北至昌木沟以南17个乡145个村1010个生产合作社,面积2910786亩, 由垆土性麻土、黄麻土覆盖,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坡陡沟深,年降雨量353-498毫米, 水土流失严重,“三料”俱缺,长期以来,群众以秸杆、畜粪及草根等为燃料。从1957年起,发动群众,采用水平沟、鱼鳞坑、反坡梯田等整地方法,栽植杨树、白榆、山杏、旱柳等耐早树种,在荒山荒坡,分期连片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经多年努力.至1977年,全县实有水土保持林6.61万亩,其中东北部地区占80%左右。
1978年,临洮被纳入"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重点建设区,在树种上.由单一乔木逐渐向乔灌木混交发展。至1985年底,全区营造水土保持林10.39万亩, 初步实现“土蓄水、水养树、树保土"的设想。自1983年起,在东部地区营造以黑酸刺为主的薪炭林,至1985年,共造黑酸刺幼林3.39万亩,成活率达85%以上,生长良好。
羊嘶川是东北部干早典型地区之一,面积6.3万亩。1962年,全村有树450多株,人均不到一株。自1964年起,特别近十年来,采取先沟后坡,先整地后造林的办法,营造了防护林带10条,绿化了两道梁、四面坡、六条绕山农路和一条川心公路,形成“高山戴帽,沟底穿鞋,沟岔成带,道路成行"的带网综合体系。造林面积累计达3385亩, 保存3046亩。四旁植树8.3万余株,户均有林15.7亩,人均2.9亩(600余株)。林木覆被率达21.6%。从1974年起,林业收入逐年增加,每年提供烧柴8.5万斤,落叶31万斤,为社员解决了部分燃料及煨炕问题。白产椽檩材给集体修房250多间,社员盖房543间,共收入达80万元,户均422元。截止1985年,全村木材蓄积量2506立方米,价值40万元。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粮食产量也逐步稳定,正常年景亩产200斤,总产80万斤。
二、用材林、经济林
五十年代初期,农村以零星植树为主,有些乡村也营造小片乡林、村林。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山区社队在村庄附近沟坡,用杨、柳、榆等乡土树种经营集体林。1968年,引进杨树良种,繁育推广,营造用材林。1982年,保存面积达1.23万亩,内南部7808亩,川坪区4542亩。1983年又在南部开始用材林基地建设,地区包括东峪沟、三岔河以南的三甲、荀家滩、潘家集、衙下、西坪、陈家咀、玉井、达京堡、康家集等9个乡和窑店、二十铺的部份行政村。区内海拔1900-3126米,年平均降雨量498—760毫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规划造林总面积10万亩,分两期完成。第一期组建造林小班222个,面积5万亩,分布在80个行政村,自1984年至1986年完成,实行责任制,将三荒地划片,承包到户,分户营造,谁栽谁有,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在两年中已完成基地造林3.04万亩,超任务数322亩。另在苟家滩乡的黎家山、合好、光明、苟家滩、云丰及玉井乡的6个行政村,建立了9个造林小班,采用鱼鳞坑整地,连片造林3127亩,户均2.46亩,人均0.47亩。
洮河河谷川坪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利,土地肥沃,栽植经济林木,生长快效益高,深受群众欢迎。1965年开始,在衙下、潘家集、西坪、三甲等乡的低山和东西斜坡营造花椒、核桃、果木经济林。衙下乡的岳家湾村,因地制宜,种植花椒140亩,种梨10亩, 苹果10亩,杏40亩,从1972年至1982年,收入现金5万元,截止1985年,全县共有经济林1409亩,其中花椒655亩,杏525亩,革果198亩,梨47亩,核桃4亩。
三、农田防护林网
洮河两岸,南起苟家滩乡塔王家,北至红旗乡下堡子,长90多公里,宽高至9公里的川区和沿川东西两旁的59个坪区,共有耕地42.22万亩。历来,农民在地埂、田边、沟渠两旁及道路两侧岑星植树。1973年,由于条田、渠系配套工程的兴建,采取田、林、渠、路综合治理,以渠、路为骨架的农田林网建设,先从店子、旭东、白茨湾、太石、红咀、兴荣、四十铺、杨家庙等村试点,然后普遍展开。至1977年,绿化道路1398条,长500公里,干、支、斗各级渠道1355条,长400公里,共计900公里。已在15.60万亩耕地面积内,形成纵横交错的农田防护林区。
农田林网建设,均结合农田、道路及渠系分布状况。网格有大有小,一般南北200至300米,东西300至500米,面积30至50亩,以树冠较小的箭杆杨、加拿大杨、新疆杨、北京杨等为主。1978年以前营造的树木,大部已成椽檩材。贯彻包产到户责任制后,因部分村社的领导工作未及时跟上去,一度出现毁林种粮情况。1982年保存农田网667公里,占原发展数的76.3%,共有林带1005条,树169.61万株,成活立木蓄积量19725立方米。
四、定临公路林带
定临公路横穿县境东北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季多风,夏秋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1971年冬,制订定临公路临洗段55公里林带建设规划,涉及7个乡20个村138个社,林带直接通过55个社,面积为6883亩。1972年春季,在塔湾、连湾两公社20公里路段,每侧植树1行,计1.5万株。
1973年起,先后组建站滩、漫洼、连湾、塔湾、郑家坡5个社办公助林场,每年春秋两季投入3000多个劳力,按规划整地造林,在12年时间内,完成林带6010亩,育树180.30万株,占规划面积的87.31%。另外,从泉头至蒲滩长25公里的"714”公路沿线,又建成林带一条。
营造公路林带,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坚持主带完整,集中连片,上山串沟,综合治理的方法。主要树种有青杨、河北杨、北京杨、新疆杨,间有少量旱柳、榆树、黑酸刺、柠条及杞柳等。
五、洗河护岸林
洮河从南部黑巅峡入境,水流湍急,冲刷沿岸台地,河床变化甚剧,所以民谚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民国时期,群众即在沿河部分滩地植柳固堤,护岸保田。新中国成立后,玉井乡油磨滩,建宁乡纸坊滩、下寺滩,红旗乡红咀滩等处,由村社集体营造以柳为主并间植黑酸刺、杞柳等的乔灌混交护岸林,均有成效。
1972年以后,三甲、吴家河、白塔、马家窑、杨家店、河口、兴荣、梁家、安家咀等地,大兴护岸造林,至1985年,两岸营造断续宽窄不等的护岸林带长达20公里,植树29.10万余株,其中:梁家村在岸边砌石筑堤,造护岸林带1.5公里,堤内林网8个,淤地1000亩,白塔村沿河筑堤造林,堤内淤地1000余亩。
六、东山试验造林
东山位于县城东郊,山脉南北走向,其西侧为半阳坡,由四沟三梁一面坡组成,水土流失严重,地面割切、陷穴、滑坡、天桥等随处可见,有宜林地约1000亩。海拔1886—2100米,年降雨量484毫米,土壤多为黄土性黑钙土,亦有部分黑垆土和灰褐土。在东岩寺附近两条沟谷,原有少量乔灌混交林,在较平坦山腰有200多亩山地,其余山坡植被,除有少量散生乔木杨、柳、榆、杏、臭椿等及灌木锦鸡儿、黑酸刺、野枸杞等外,还有耐寒草本植物厚穗冰草、菌陈蒿、铁杆蒿、阿尔太紫苑等。从1954年开始,县机关单位职工,学校师生,城镇居民,曾连年在山上植树造林,因经营管理不善,存活不多。1968年春,由县林业站试植苹果、梨树3200余株,成活率在90%以上。1972年东山造林站成立后,由张汉豪、边宇民负责规划设计,开始科学造林。1978年,林科所又开展以针叶树为主与针阔叶树混交、乔灌木混交林的干旱荒山造林试验。先后经13年艰苦努力,营造杨、柳、榆、杏、刺槐、臭椿、杞柳、文冠果、紫穗槐、黑酸刺等阔叶乔灌木林300亩,油松、黑松、冷杉、云杉、侧柏、落叶松、华山松、樟子松、爬地柏等针叶和针阔叶混交林450亩,各种苹果、梨、桃、杏、核桃、花椒、玫瑰等经济林100亩,育苗200亩。初期所营造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已绿树成荫,达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保水蓄土的目的。经济林1984年产果达14万斤。
在造林中,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阴坡、半阴坡以云杉、油松、杨树等为主,阳坡、半阳坡、台地以榆、侧柏、山杏、紫穗槐等为主。整地按地形坡度,作成长短、宽窄不等的水平梯田、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等。1974年,栽植在沟台地和较湿润肥沃缓坡地的云杉纯林,8年间,平均树高47.5厘米,地径1.9厘米,年生长高5.9厘米,足证云杉确能用于荒山造林。油松、落叶松在8年间,平均树高分别为5.8与6.3米,胸径分别为7.4与8.4厘米,年生长高分别为58与79厘米,最高株树高分别为7.6与8.5米,胸径分别为9.5与11.5厘米,最大的树年生长高分别为78与112厘米。据此可知,油松15至20年,可间伐椽材,落叶松10至15年,全部可长成椽材。东山造林基本是成功的,可资综合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借鉴。但还有些问题,如部分林木由于密度过大,有分化现象,有些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呈现受压抑现象等,尚须探讨研究,予以改进。
七、四旁植树
解放前,临洗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仅有86.83万株,人均不足4株。
1951年土改后,农民分得上地,积极在四旁植树。1958年,累计达304万株。大跃进中,树木收归公有后,因吃公共食堂,乱砍滥伐,树木严重受损。1973年,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提出"渠端、路直、树成行"的要求,在四旁大量植树,平均每年植树24720万株以上。1985年底,共有四旁树木177715万株,人均42株,既美化了镇村环境,又解决了部分建房用材,有些人还增加了经济收入。
公路绿化,为四旁绿化重点。从1971年开始,随着县乡公路的新修扩修,绿化规模不断扩大。1973年,中铺乡以社办林场为中心,在从巴下至中铺10多公里的公路两旁,植树15万株。此段林地,土质干硬,砾石多,栽植艰苦,成活不易。经精心栽护,已郁闭成行。县境内有干线公路7条,共237公里,县、乡、村公路132条,共1,032公里,已绿化825公里,占全长的85%左右。
第三节树种
全县树种共有26科、40属、84种。其中种植较广,价值较大者有如下数种。
乡土树种
白榆:分布遍及川、坪、山区,以衙下为最多。树干通直,木材坚硬,可制作桌凳、车辆。籽及叶可喂猪,皮可制香,因耐干旱瘠薄而生长快,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旱柳:俗称柳树,河滩、沟边、村庄、道路均有栽植。根系发达,是固土、固堤的理想树种。材质轻软,多用于修建圈棚,或制作家具、船板等。
臭椿:一般叫椿树,天然生长在沟谷阳坡或陡崖上。主根长大,有较强的抗早力和固土防护作用,可作荒山造林树种。木材纹理通直,多用于制作家具、车排、扁担等。树皮、根皮及果实均可作药用。
青杨:俗称大叶杨、家白杨,分布于山川坪地,因树干高大通直,根系发达,多植于四旁、木材供制作家具及椽檩等。
山杏:主要分布于南部及东北部山区。耐干早,耐瘠薄,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经嫁接改良,果肉肥厚鲜美,可制杏干、杏脯、罐头,杏仁可入药。木质坚韧,可制作犁头、家具等。
核桃:是木本油料和珍贵用材树种。核仁含油量大,富营养,核皮及光均可入药。木质强韧坚重,不受虫蛀,是制作家具的最佳用材,以衙下附近栽植较多,潘家集乡有150年以上的大树十数株,年株产果实100斤以上,是荒山造林经济树种之一。
花椒:多植于庭园、田边。近年在向阳低山造林,定植后三年开花结籽,单株可产籽实10至20斤。果皮用作调料或药用,籽油可供食用。
此外,侧柏、桑树、沙枣等,在不同地区亦有大量栽植。
引进品种
北京杨:1974年从北京引进.经县苗圃及兴荣、太石、安家咀、羊嘶川等乡村繁育试植后,各地普遍栽植。树干通直,抗病虫害力强,耐轻盐碱,木质坚硬,深受群众欢迎,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新疆杨:1969年从新噩引进树苗8万株,经育苗试植,适于本地生长,树干通直,树形壮观,抗风及抗病虫力均强,生长快而材质优良。在水川区7年生平均树高10.79米, 胸径12.7厘米,川坪区均大量栽植。
加拿大杨:1968年从河南引调种条1.5万斤,育苗41亩,成活率90%以上。当年生苗高1.5米,全县推广后,多植于路渠两旁。耐水湿,生长快,材质柔韧,为用材林树种。
油松:1973年引种试植,1978年后,大面积育苗,三年生苗高0.55米,地径0.4厘米,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定植10年,平均树高5.8米,胸径7.4厘米,年生长高58厘米。为营造南部用材林主耍树种。
华北落叶松;1973年引种,在城关及南部各乡栽植,为强阳性树种,喜光、喜湿, 耐寒不耐荫,怕涝,成活率高,生长快,树干通直,在岳麓山栽植7年,生长高3米,地径6厘米,年最高生长量1米,已在南都重点推广。
云杉:树干挺直,枝条平展,树形美观,耐荫、耐寒,喜凉爽湿润气候。育苗5年,高30厘米,地径0.83厘米,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为营造南部用材林主要树种。刺枕(洋槐):民国9年(1920年)引入,川坪地区均有栽植,喜光不耐庇荫,耐干旱瘠薄及轻度盐碱土壤,根系发达,荫蘖力强,木质坚韧细致,有弹性,抗腐朽,多用于建筑、乍辆、家具等。花为上等密源,是发展养蜂的理想树种。
紫穗槐:别名棉槐或紫花槐,丛生落叶灌木,1964年引进,耐旱、耐瘠薄、耐轻盐碱土壤,枝条茂密,根系发达,是水土保持的良好树种。枝条用于编筐及包装箱,干叶及种子用作家畜家禽饲料。
杞柳:又名簸箕柳*1965年从浙江引进,经繁植推广,成活率高,荫芽力强,生长快。一年生荫条长1.5米以上,连年割条,萌发不衰。在沟谷、河滩、渠边低温地,均宜栽植。枝条柔长无节,韧性强,可用以编制背斗、簸箕、包装筒及安全帽等。
此外,引进树种中,较有价值者尚有箭杆杨、大观杨、狼牙刺、柠条、红柳、山毛桃等。
第四节技术传授
为普及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推行科学造林,县林业部门多年来对农民中的林业技术员和社队林场中林业员的培养工作,颇为重视。1954年至1956年间,在县上集中培训乡、社、队农民技术员6次,共760多人。每次2至3天,主要讲授杨、柳、榆、杏、槐等采种(条)育苗及造林方法。又编发有关采种、育苗、造林技术小册子1.7万余册,转发省编林业图片54幅,供学习参考。1968至1978年间,为传授营造大面积荒山荒坡水土保持防护林、川区农田防护林网及经济果树栽培等技术,在县东北部山区和川坪区,先后举办培训班4期,培养林业员1580人。1983年后,为开展南部用材林基地建设,又分期分批培训乡、村干部150人,工程项目执行人111人,农民技术员380多人,重点讲授“南部用材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点,传授油松、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育苗及造林技术。至1985年,全县共培训农民技术员4853人。
第四章林木管护
第一节林权
民国时期,山林屈私人所有,所谓"逢山到顶,通川入河",大都指地主、富农的山林而言。有些村庄、学校、庙宇,虽间有山林,但为数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土改中.农民分得树木山林。合作化期间,大面积山林均随土地入社,只划给社员少量自留出,并允许房前屋后植树。1958年公社化时,自留山和私人房前屋后的树木,统收归集体。1961年,《农业发展纲要》六十条公布后,在清理林权时,又重新划给自留山和房前屋后树木。1971年文化大革命中,割资本主义尾巴时,自留山及零星树木,再次收归集体。1980年贯彻生产责任制时,又重新划给私人零星树木及小片林和三荒地。1982年,全县给2.7万户社员颁发山林权证3.92万份。至1985年,累计划分三荒地36.51万亩,其中峡口乡累计划给社员三荒地3.45万亩,在1984年中,私人造林达3532亩,占全乡造林面积的97.2%截至1985年,全县有造林专业户79户,造林重点户38户。
第二节护林
1950年,县境南部南屏山、紫松山,北部马啣山等天然林区附近乡村成立护林小组,发动农民制订护林公约,封山育林。并派林业干部常驻林区,协助指导。1954年临洗与榆中、皋兰组成马啣山林区联防委员会,与会川、康乐组成南屏山、紫松山林区联防委员会,订立制度,加强检查,进行联防。并制订了人工造林谁栽谁管,个人植树自栽自管,集体植树派专人管的护林公约。1958年中,因吃食堂,零星树木及小片天然林受到损失。1963年,县上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坚持"造护并重”,要求做到"四禁" (禁止乱砍滥伐、放火烧山、盗窃树木、贩运木材)和"不砍五木"(华山松、山杨、桦、辽东株、椴木),护林工作渐趋正常。1972年,南屏山国有林区设立护林站,建立哨所4处,设护林员6人,社队集体林场设有护林委员会,专人分片包干,坚持造林护林。1978年以后,在推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中,一度放松了管护工作,有些地区又出现毁林开荒、砍树种粮的问题,川坪区部分农田防护林网亦受损失。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后,县上颁发了保护林木的具体规定,要求将全境所有树木,按山林权属,分别由国家、集体、个人负责,严加管护,并与公、检、法部门配合,查处毁林案件625起,制止了毁林事故的发生。
第三节幼林抚育
1956年,对新造幼林从当年起,每年分别于春秋两季,各抚育一次。春季在5、6月,铲除杂草,疏松表土,蓄水保墒,并结合进行护塄、清淤、扶正、培土等作业。秋季在7,8月,除去杂草荫蔽,增加日照,并对蓄水埂加以修培。一般连续抚育3—4年,对成活率达不到80%以上者,翌年进行补植。完成幼林抚育情况为:1963年300亩,1972年9013亩,1973年6004亩。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1965年,临洮防治果园及小面积苗圃病虫害,始用化学药剂,其后,国营苗圃曾用黑光灯诱杀害虫。1980年8月至次年底,全县开展林木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的普查,设点85个,选择标准地12片,面积9.81万亩,发现受害面积3573亩,占普查面积的35.8%。检查出的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种类有:病害:瘦瘤病、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黄化病、白粉病、煤污病、散斑病、腐烂病、干腐病等10种。其中以杨树黑斑病、煤污病,苹果腐烂病,油松苗散斑病危害较重。
虫害:叶部害虫有榆树卷叶蛾、苹果巢虫、星毛虫等22种,枝杆害虫有牡蛎介壳虫、杨园介壳虫、芳香木蠹蛾、白杨透翅蛾等4种,根部虫害有朝鲜金龟子、地老虎、华北蝼蛄、大云斑金龟子4个虫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榆树卷叶蛾、牡蛎介壳虫、杨园介壳虫、芳香木蠹蛾、白杨透翅蛾、朝鲜金龟子等6种。
天敌:有大山雀、家燕、乌鸦、戴胜、啄木鸟等。在普查后,确定检疫对象为:杨园介壳虫、牡蛎介壳虫、白杨透翅蛾3种。1982年开展了大面积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工作。在峡口、石家楼、塔湾、二十铺、窑店、连湾、站滩等乡,对杨树以牡蛎介壳虫为防治重点,用500倍氧化乐果溶液全面喷杀。四年防治面积1.69万亩,并进行了林木种子薰蒸、苗木检疫和新农药试验。又防治鼢鼠4万亩。其中,对南部用材林3万亩,采取挖主洞投放磷化锌毒饵及压弓箭射杀,防鼠率达80%以上,使损失率降至2%以内。
第五章果树
临洮果树,在川坪及山区均有分布。清乾隆时,已种植的梨、杏、桃、李、樱桃、葡萄、沙果、楸子、林檎等树种,至今各地仍有。民国时期,曾于四十年代引进少量倭锦苹果及美国巴梨等优良品种。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年迄今果树面积逐年发展,引进各类果树品种达84个。
第一节果园
1950年前,果园均属私人所有,且多在川坪及低山区住宅附近。主要品种有:梨、杏、桃、樱桃等,专业经营少,管理粗放,产品大多自食、自用,上市销售者较少。
1956年,在新添乡崖湾和北关等农业社开始建立集体果园,其后逐年扩大。南自三甲、衙下,北至红旗、中铺,大部分社队相继建立果园,小者4至5亩,大者30至50亩,最大者达126亩。1975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6969亩,总产为162.3万斤。其中苹果43.4万斤,梨112.4万斤,葡萄0.5万斤,红枣5.3万斤,核桃0.7万斤。崖湾大队9个生产队的果园面积为185亩,果树5550株。内第六生产队果园40亩,果树515株,在1976-1983年的7年中,累计收入6万元。
1981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将果园树木承包到户,部分群众将果树挖去改种粮食。到1982年,果园面积减为3475亩,比原有少一倍。内国营180亩,果树1.02万株,集体3295亩,果树8.08万株。零星果树,多栽植于社员住宅周围及庭院中,近年来,机关、学校多在院内广为栽植。
至1985年,全县总计有各种果树72.86万株,年产水果达2185.86万斤。不仅繁荣了县城果品市场,还远销甘南、青海、兰州、定西等地,已成为农村多种经营的组成部分。如1984年,卧龙乡3户农民联合经营的果品罐头厂,年产量达5万余瓶。
第二节品种
临洮果树品种,由原乡土树种,经引进培育推广,已发展到多样化良种化。现有4科9属26种132个品种。
一、梨类:乡土品种中有软儿梨、剥皮梨、酥木梨、冬果、甘长把、木瓜梨、红霄梨、麦梨、园甜梨、长把梨等。引进品种有28个,其中以巴梨、苹果梨、砀山酥、慈梨、明月、锦丰、冬香等深受群众欢迎。
二、苹果类:乡土苹果有绵苹果、沙果、林檎、山定子、楸子等。引进品种有40个,主要有黄元帅、红元帅、红星、红冠、青香蕉、黄香蕉、红玉、国光、祝旭、亦阳、兰州一.号、早生旭等。
三、桃类:原有品种有毛桃、大桃子等。引进品种有早生水蜜桃、离核水蜜桃、桔早生桃、湖北蜜桃、新端阳桃、山东黄甘桃、蟠桃、西农水蜜桃等。
四、杏类:原有品种有大接杏、胭脂杏、麦杏、羊粪蛋等。
五、樱桃类:原有品种有红樱桃、白樱桃等。
六、核桃类:原有品种有绵核桃、油核桃等。引进品种有薄壳核桃,隔年核桃(植后隔一年即可结果)等。
七、葡萄类:原有品种有紫葡萄。引进品种有白葡萄、沙巴珍珠、早金香、早玫瑰、葡萄园皇后、巨峰等。
第三节繁殖
一、播种育苗:适用品种有毛桃、山杏、山定子、楸子、林檎、沙果、杜梨、酸梨、海棠、新疆野苹果等。播种育苗方法与一般林木育苗技术相同。
二、杆插:杆插繁殖,仅有葡萄一种,采用露天苗床杆插。
三、分株:有丛生及萌蘖子强的枣树、李子、沙果、梨子砧木等。
四、压条:仅葡萄进行地面压枝、压干繁植。
五、嫁接:嫁接是果树繁殖的主要方法。常用嫁接法有劈接、切接、芽接等。
第四节栽培
1954年前,果树栽培及果园管理较粗放,果树修剪也无定型,产量低,品质差。1981年,县上设专职人员管理指导。果园承包给社员经营后,管理水平又有了提高。
一、土地选择:新建果园,按各种果树适应的海拔、地形、土质进行适地安排,引进梨、果多植于川坪区。
二、密度及时间:适当合理密度,苹果和梨在瘠薄山地每亩33—42株,川坪区土层深厚的肥沃地,每亩栽植30-33株。栽植时间大多在春季3-4月间。
三、施肥灌水:施肥多在树冠投影边缘内,开挖放射状沟和环状沟。施肥后复土,肥料多用人畜粪,也有施油渣及化肥的。时间多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开花前。结合施肥,在花前花后及封冻前灌水三次。
四、修剪:1956年后,提倡果树定型修剪,苹果定型多采用一干三层的疏散分层形,梨树定形多采用主干分层形。
五、病虫防治:果树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干腐病、白粉病、锈果病、黄化病。虫害有梨星毛虫、苹果巢虫、红蜘蛛、梨蚜虫、梨木虱、梨大食心虫、梨实蜂、金龟子、球坚介壳虫、桃桑白介等。,其中以腐烂病、梨星毛虫、苹果巢虫、梨大食心虫为害最重。,防治常见虫害,一般采用滴滴涕、六六六粉和可湿性六六六粉、乐果、敌敌畏、锌硫磷等喷杀。卷九畜牧业
临洮有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因全县可利用的草山、草场、地埂有15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28.5万亩的28.57%,而畜产品又为县出口的重要物资之一,但畜牧业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省内先进农业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号召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并实行户养、户有、户收益的政策,对大力发展农村养殖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马、牛、猪、兔、羊、鸡、鸭、鹅等畜禽,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重要关键。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局级机构
民国以前,临洮县的畜牧业无管理机构。民国10年(1921年),畜牧生产归县政府建设局管理。民国18年(1929年),改由第一科管理。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成立经建科,专管农林牧生产。1956年,人民政府经建科改为农业科,配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一2人,专管畜牧工作。
第二节局属机构
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农林部西北兽疫防治处在临洮成立兽医防治所,为最早的畜牧兽医事业机构。民国31年(194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岷县马场在临洮设立育马所(在县城西大街)。1952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由民间兽医人员龚大舜、陈映川、侯乾元等(县城西大街)组建起兽医防治站。1954年改为中兽医联合诊疗所。1956年4月,成立临洗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59年6月,县站在城关设立兽医门诊部。共有人员7人(畜牧、兽医技术干部4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1人)。1956年至1958年,在新添、辛店、巴下、中铺、玉井、衙下、上营、站滩、窑店等乡先后成立集体性的中兽医联合诊疗所,到1958年后,随行政区划变迁,乡中兽医联合诊疗所改称区兽医站。1963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辖设北关、衙下两个家畜配种站。1971年,在下寺滩成立县良种猪繁殖场。1984年4月,成立县种草工作站。1985年6月,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与县种草工作站合并为临洮县种草养畜工作站。下设办公室、畜牧组、兽医组、种草饲料组、场站管理组,并辖有下寺种畜场、衙下配种站。站场共有职工62人(畜牧、兽医技术干部40人,行政干部2人、工人20人)。
第二章畜禽
周秦时代,临洮林草茂盛,以畜牧业为生的狄、桓等少数民族居住于此。秦穆公灭狄、桓二族置狄道(今临洮县),以后置郡垦荒,发展农业。当时农业发达之处为洮渭河谷台地。其后逐渐向南北丘陵山区沿伸,历经唐、宋,番汉杂居,农牧并存。及至明代,农业日益发展,牧业渐居次要地位。清代至民国,仍以农业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发展畜牧业,把畜牧业当作大农业的重要产业部门去抓,设置畜牧专管机构,培养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畜禽数量和质量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到1957年,大家畜达到64963头,比1949年的55266头净增9697头,猪发展到66000头,比1949年的40800头净增27644头,羊发展到105105只,比1949年的93797只净增11308只。六十年代初,由于粮食减产,饲料供应不足,1961年大家畜较1957年下降20846头,猪下降39146头,羊下降6385只。1962年,党中央调整了农业政策,1966年大家畜上升为58555头,比1961年增长31%。猪上升为73348只,比1961年增长4.2倍。羊上升为145195只,比1961年增长45.2%。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大家畜由1966年的58555头下降为1977年的48048头,减少10507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落实,生产体制的改革,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养畜积极性,畜牧数量增长很快。到1985年,全县大家畜已达到63436头。
第一节大家畜
一、牛:有黄牛、蝙牛、奶牛、牝牛等。
黄牛,属蒙古牛类型,饲养量仅次于驴,分布于南部二阴区和东部干旱、半干旱山区,以三甲、苟家滩、潘家集、衙下、康家集、窑店、塔湾、峡口、上营、改河等乡为主要产区。临洮黄牛虽则体格较小,挽力不大,生长发育慢,但其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使役灵活,便于饲养。由于忽视选育及引种改良,畜种呈退化形态,八十年代比五十年代,牛的体尺降低10%左右。1959年,引进秦川、早胜牛进行改良,但因饲养管理粗放,种公牛体质差,改良效果不大。1963年至1976年,先后引进秦川牛48头,早胜牛26头,共繁殖成活秦川、早胜杂种牛742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省、地拨款购进秦川种公牛139头,母牛104头,在衙下、新添等八个乡建立秦川牛繁殖基地19个,直接与农户签定饲养繁殖合同,实行纯种繁殖效果很好。至1984年,共繁活秦川纯种牛225头,秦川、早胜杂种牛3813头。经测定,改良的杂种牛比同龄的土种牛体高增9.4%, 体斜长增6.4%,胸围增17.9%,管围增3.6%。
1980年,开始推广冻精人工授精新技术,用西门达尔牛改良当地黄牛,截至1985年,全县累计冻精配育黄牛4872头,共有黄牛16159头。
犏牛,是牝牛、黄牛的杂交品种,比黄牛役用性能好,抗寒抗病,耐粗饲等优点,向为农民所喜爱。主要分布于较高寒的苟家滩、潘家集、三甲、上营、峡口、改河、康家集等乡的山区,数量不多。
牦牛,原养牧于高寒的马啣山、南屏山、紫松山一带,数量也不多。七十年代末,从甘南玛曲县引进牦牛125头,投放上梁、上营等乡繁殖肉用牛,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牦牛487头。
奶牛,1958年,县公私合营民生奶牛场,从兰州引进黑白花奶牛二十多头。1960年,民生奶牛场转县良种繁殖场经营,至1985年,有黑白花纯、杂奶牛55头。另外定西地区农校农场饲养12头,农村重点户饲养13头。同年,省畜牧厅贷款,引进丹麦黑白花奶牛105头,投放新添、辛店、太石等乡农户饲养。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奶牛199头,年产鲜奶30万斤。
二、驴:驴是临洮主要役畜,数量占大家畜之首。1949年全县有驴22000头,1985年增至24557头,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区。驴具有体小灵活,性情温顺,抗病力强,善走山路,耐粗饲而料口小等优点,在山区是驮、拉、耕、磨的主要役畜。自1958年以来,先后引进关中驴98头(公驴65头),庆阳驴7头,投放峡口、中铺、.站滩、漫洼、塔湾、建宁等乡进行育种改良,受到群众欢迎。新繁殖的改良驴比土种驴平均体高增6.1%,体长增2.05%,体重增25.49%,管围增大15.79%,胸围增大4.84%。
三、马:临洮土种马属蒙古型,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潘家集、苟家滩、三甲、衙下、康家集及东北部干旱山区塔湾、上营、上梁、峡口等处。因体型较小,挽力不大,且退化严重。1958年开始引进奥尔洛夫、俄罗斯等兼用型马及富拉吉米尔重挽马等良种,在县城和衙下设立配种站进行配种繁育。至1966年,共授配母马684头,受胎率平均为77%。共繁活杂种马225匹。同时又引进河曲种公马进行杂交繁育,至1984年共引进19匹。1949年全县共有马2412匹,至1985年已增至8761匹。
四、骡:是种间杂交家畜,有马骡、驴骡之别,具有体壮、病少,耐粗伺料,性情驯良等优点,可供驮运、耕种、拉车等多神役用。1949年全县共有骡5929头,至1985年已增至12885头。
第二节小家畜
临洮牧养的小家畜有猪、羊、兔等。
-、猪:在全县农村普遍伺养。衙下、潘家集、三甲、苟家滩等地是仔猪的主要产区,除供应县内,还销往武威、白银、陇西等地。本地品种主要是小巴眉,苟家滩乡一带有少量的合作种。临洮猪的改良工作,始于民国34年(1945年),临洮农校畜牧科在教学实习中,用本校农场饲养的猪进行纯种交配。1958年至1974年前后,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引进苏白、约克夏、巴克夏、长白、新淮、荣昌、汉白、内江等国内外良种423头,进行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至1985年全县猪种基本上已达到杂种化。1949年全县存栏猪共33223头,在1985年饲养量为299406头。年末存栏180056头,增加了5倍多。
二、羊:有绵羊、山羊两种,绵羊又有黑白两类。
白绵羊,临洮历来饲养的为本地种,体型较小,毛、肉产量低,毛质粗硬,体重平均50斤,屠宰率为40-50%,主要分布在何家山、马家山、红旗、中铺、五户、上梁、峡口、云谷、站滩、漫洼、连湾、窑店、上营等干旱、半干旱山区,近年建宁、八里铺、玉井等乡饲养数量逐年有所增加。从1985年开始,引进新疆细毛羊以改良当地绵羊,全县现有细毛羊及改良羊3439只。
黑绵羊,属山谷型藏系小尾羊,皮可作裘皮。因饲养管理粗放及近亲繁殖等因素,退化严重,经济效益不高。据1980年调查,衙下、苟家滩、三甲乡共饲养黑绵羊12856只。其中全身黑者只占59.9%,四肢及头部有杂色毛者占11.2%,全身有杂色毛者占28.9%。皮毛光亮度弯曲度均达不到二毛裘皮的质量要求。为提高经济效益,1976年从阿拉善右旗引进三北羊29只(公羊19只),从新疆引进三北羊30只,在苟家滩乡康家沟村集中放牧、繁殖、改良,但因饲养管理不善,不服水土等原因先后死亡,改良效果不大。
山羊,原为地方种,有黑色、粟色、白色等,主要分布在草山面积较大的苟家滩、峡口、何家山等乡,具有双羔率高,、繁殖快、成活率高、抗寒性强、疾病少、耐粗饲、易管理、陡坡石崖均可放牧等特点。但毛质粗硬,毛、肉产量均不高,平均体重30斤,屠宰率为30-40%。1980年从临夏引进瑞士奶山羊207只,投放农户饲养。因产奶无销路,饲养数量逐年减少。
1949年全县共有绵羊80060只,山羊13740只,至1985年,绵羊增至110864只,山羊增至100451只。
三、兔:地方品种有黑兔、白兔等。1958年县供销社引进安哥拉、力克斯等品种,1972年、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在临洮设立乳兔收购站,在建宁、八里铺等乡投放德国花巨、大耳白等优良品种。1980年后,随着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及收购数量的增大,养兔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资料,1976年至1982年,全县出售乳兔收入110万元。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兔25371只,与以往饲养数相比,增加了约9倍多。
第三节家禽
一、鸡:原地方鸡种主要有乌鸡、黄鸡等,体小,产蛋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平均体重3斤,年产蛋约100枚。五十年代临洮农校引进了来航、芦花、澳洲黑、九斤黄等品种,1973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引进了白洛克,1980年后,又引进星杂288、星杂579、京北、星布罗、罗斯等良种,并积极推广了炕孵、电孵、笼养和配合饲料等先进技术。重点户、专业户大批涌现,促进了养鸡业的发展。1983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又从北京引进星杂288种鸡5600多只,投放给33个专业户饲养。1984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立了孵化中心,1985年为群众供应孵化良种雏鸡1.7万多只,全县良种鸡已占总数的40-50%。在养鸡数量上,1952年为5.5万多只,至1985年已发展到50多万只,增加了10倍多。
二、鸭、鹅:地方品种有土种鸭、大白鹅,1958年曾引进北京鸭,但群众大多对饲养鸭、鹅不习惯,因而发展缓慢。
第四节其它养殖
蜂:临洮山川均以土养中蜂,用蒸气熏杀取蜜。1957年后,推广中蜂过箱,全县养蜂2939箱。1970年后推广意蜂,1980年成立县种蜂场,指导农民养蜂,并利用我国土地广大,气候各异的特点,追花取蜜,冬季去四川,秋季去青海或甘南放牧,提高生产效益。1985年,全县共养蜂4368箱。
鱼:洮河金片鲤鱼和重口花鱼以味美闻名全国,但均属天然水域产物,缺乏人工饲养。1958年县上成立渔场,引入草、鲢、青、鲤等鱼种,年产鱼1.4万多斤。
蚯蚓:1984年北乡八里铺、秦家河湾,南乡洮丰等村少数农民引进大平2号蚯蚓养殖.因产品乏销路,发展缓慢。
第三章饲养管理
第一节草料
-、天然草场
临洮在古代曾是林草茂盛、以牧为主的地方。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垦殖面积逐渐增大。至明代,天然草山大幅度缩小,牧业渐退处于为农业提供役畜及肥料的地位。民国32年(1943年),全县有牧地241.47万亩(包括原洮沙县数),垦殖指数为22%。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8年的大炼钢铁和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农村中铲草皮、烧山灰,毁草种粮等,使草山(草场)草坡严重破坏,植被覆盖面年年减少。自1950年至1965年,全县开荒面积达110916亩。在1979年中,马啣山草山的植被覆盖线范围已上升到2900米高度。全县大于15度的坡地占总土地面积的25.9%,有22680亩山地坡度大于25度。1984年土地区划测定三荒面积为150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428万亩的37%。其中宜草地100万亩。
临洮各地区按气候条件及雨量湿度差异,草原可分三种类型。
1.微湿润草场范围包括潘家集、苟家滩、衙下、三甲、陈家咀、康家集六个乡的全片及达京堡、玉井、建宁、西坪、卧龙、八里铺、东二十铺、窑店八个乡的一部分,共139个村,总面积620平方公里,区内有草场25.35万亩(内含规划宜林地)。年平均气温4.5-7.2℃;年降雨量500-700毫米,大于零度的积温2800—3000℃,无霜期为130天,土质为棕壤土 (群众称鸡粪土),在阴坡和半阴坡生长成片乔灌林。主要草种有禾本科的早熟禾、鹅冠草、针芒,莎草科的苔草、水莎草,菊科的艾蒿、铁杆蒿等。草型属于禾本科及莎草科加菊科,地面覆盖度一般为20-60%,可食草达70—80%,草层高约10厘米,亩产干草约120斤,属四等五级退化草场。
2.冷温微润草场范围包括站滩、漫洼、连儿湾、塔湾、石家楼、云谷、峡口、上营、改河、上梁、五户、中铺、马家山、何家山、东二十铺、窑店、八里铺十七个乡的105个村,总面积880平方公里,有草场76.51万亩,区内年平均气温4℃以下,年降雨量400—500毫米,大于零度的积温1800—2200℃,无霜期100天左右,海拔2300—3300米之间,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表风化,水土流失严重。主要草种有针茅、白蒿、旱地熟禾、隐子草、胡枝子、冷蒿、赖草、冰草、垂穗披俭草、粗叶黄民、细叶蓼、扁蓄、骆驼蓬、马兰、锦鸡儿等,覆盖度约20-40%。亩产草量100斤左右,属四等六级重度退化劣等草场。
3.微温微干草场地域位置在东峪沟以北一、二、三级台地区,包括八里铺、沿川、新添、峡口、辛店、改河、上梁、五户、太石、中铺、何家山、红旗、刘家沟门、上营十四个乡的122个村,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约48.83万亩,平均气温6.6-7.6℃, 年降雨量300-400毫米,大于零度的积温2600—3200℃,无霜期140天左右,干燥度(K 值)1.13-1.83,湿润度(K值)0.87-1.45。主要草种有猫尾草、鸡脚草、野苜蓿、白花草木栖、粗叶黄芪、细叶苔、灯心草、猪毛菜、萎陵菜、蒲公英等,覆盖度占40一60%,谷沟阴坡覆盖度在60%以上,而梁昴丘陵地覆盖度多为20-30%,属四等七级草场。
按农业区域划分,南部二阴地区有草场155880亩,占10.36%,东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1145134亩,占76.08%,北部高寒山区有101285亩,占6.72%,洮河河谷地区有荒滩、荒沟草场102935亩,占6.84%,这些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种植饲草
临洮种植饲草,相沿以紫花苜蓿为主。苜蓿属豆科,系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引进种植,清乾隆吴镇《我忆临洮好》诗中有"阑干苜蓿花"之句。民国时期,除川区仍以苜蓿为饲草外,山区则以大燕麦草饲养家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鼓励群众种植牧草。1978年,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共为38000亩。至1985年达到40255亩,又新种红豆草311亩,草木栖及其它66673亩。截至1985年底,留床人工牧草共107.239亩。
临洮川区农民历来即有夏收后复种豆青的习惯,以后逐渐扩及到山区,1965年,全县共种豆青4000多亩,一般每亩可产鲜草6000斤。1985年饲草复种面积已达57159亩。
水川区还有复种玉米、高粱的习惯,但面积不大。山区多用轮歇地种植燕麦草、谷草以备春季饲用。
三、饲料类别
1.粗饲料
秸杆及衣类:有的用其秸杆,有的用其粒衣,有的二者兼用。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豌豆、蚕豆、青棵、大麦、莜麦、米、谷、胡麻等。全县年产草共470多万斤。
甜菜:是制糖原料,一般含糖量为13-16%,其根、叶及制糖后的渣,均可饲猪。公元1938年,已开始种植,亩产可达8000斤。1960年种植面积为14500多亩,1985年为6000多亩。
胡萝卜:营养丰富,适口性强。一般亩产根、叶约8000斤。解放前胡萝卜种植面积不大,1950年以后,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胡萝卜逐渐作为饲料,不但面积扩大,而且种植方法也由单种发展为在小麦油菜等地套种。1965年种植2500多亩,1985年约为5000多亩。
马铃薯(洋芋):是临洮主要农作物之一,可代主食,可作蔬菜,也可加工成副食品。喂猪可作粗饲料,亦可代精饲料。耐旱、抗逆性强,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8000斤。1985年种植面积为17万亩以上。
2.精饲料
籽实类:均为粮食作物,有燕麦、大麦、养麦、青裸、玉米、蚕豆、豌豆、箭舌豆、扁豆及糜、谷等。除马、骡以蚕豆、豌豆为主外,牛、猪、羊均以其他为主。
皮、渣类:各种粮食加工后的皮壳及废渣,有油渣、酒渣、豆腐渣、粉渣、醋麸等。
3.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饲料,其主要成分为麦麸、油渣、玉米等,另按不同畜禽适当加入骨粉、食盐及微量元素,可满足畜禽不同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1984年,县粮食局建成年产二千万斤的饲料加工厂,至1985年10月,按不同的配方共生产猪、鸡配合饲料860万斤。1984年省畜牧厅投资在衙下、玉井等13个乡建立饲料加工点13处,到1985年,共加工供应精、粗饲料110万斤。
第二节饲养
一、饲养管理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仍沿袭小农经济,绝大部分农户以饲养役畜为主,兼养母畜,有少数农户还养种公畜。役畜中绝大部分用作耕种,也有少部分用于驮挽。据民国32年 (1943年)统计,全县从事驮挽业的骡子190头,马332匹,驴1700头。民国33年(1944年),全县有马2367匹,骡3258头,驴13119头,牛19809头。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高级合作社时期,家畜饲养繁殖仍由农户私人管理。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大家畜及羊只均折价归社集中饲养。1961年,党中央制定"十二条""六十条"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临洮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展大牲畜的几项规定"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饲养方针,采用:选户喂养,养用合一,小槽分散喂养及集体大槽喂养并行等形式。同时,开放牲畜交易市场,生产队可以出售多余的牲畜,并对猪源、资金给于大力扶持。至1966年,大牲畜有58555头,与1961年相比,增长31%,羊有145159只,增长45.2%,猪有73348头,增长4.2倍。
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准私人饲养大牲畜,只准川区每户养羊1只,山区2只,超过数量,由集体收回,使畜牧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据1972年统计,因饲草饲料不足及管理不善,全县死亡大家畜1952头,羊17548只。至1976年,全县大家畜下降为48318头,较1966年减少10237头。由于大办集体猪场,猪的数量虽有增长,但质量很差,该年食品公司收购的48000多头猪,平均毛重只有128.4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土地承包到户,牲畜折价归户喂养,才结束了二十多年来牲畜集体管理以集中大槽喂养的历史。党的富民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对饲养家畜家禽的积极性。由于农业连年增收,使养殖业摆脱了缺草少料的困难状态,畜禽饲养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至1985年,有养猪专业户140户,存栏猪2571头,养鸡专业户2321户,存栏鸡39489只;养兔专业户34户,存栏兔1498只,养羊专业户80户,存栏羊3758只,大家畜专业户540户(其中奶牛户28户),存栏大家畜2352头(其中奶牛86头)。
二、配种繁殖
民国时期,家畜繁殖主要为自然交配。农村中虽有少数农户饲养马、驴公畜者,但由于封建意识严重,民桩户为人所卑视,地位低下,因而配种量极微,畜群中是役畜多而母畜少。
1949年,全县共有役畜46334头,占大家畜总数的83.8%,有适龄母畜8932头,仅占大家畜总数的16.2%。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家畜配种繁殖上采取"以本地品种选育为主,与引进良种相结合"的方法。临洮为促进家畜配种繁殖工作,提高民桩户的社会地位,1952年召开表彰先进及交流经验的全县民桩户座谈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建立了县、社、队三级配种网。至1978年,全县共建配种站154个,有配种员246人,饲养各类种公畜489头。但在"以粮为纲"的路线指导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牲畜繁殖,加之集体饲养管理粗放,精料不足,种公畜体弱,致使母畜空怀严重,幼畜成活率低。如1962年,受配母畜7294头,受胎4679头,占受配数的64.1%,繁活幼畜1852头,占受胎数的39.5%。1962年以后,因调整了农业政策,使适龄母畜所占比例及繁殖率逐年提高。至1966年,适龄母畜增至22319头,较1962年净增8916头,幼畜繁活率(按受胎数计算)由39.5%提高到56.1%。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极左影响,一些行之有效地饲养管理制度,被批判废除,牲畜繁殖又遭到严重破坏。至1979年,适龄母畜比1966年减少8616头,当年受配6059头,占适龄母畜总数13703头的44%,繁活幼畜2956头,占受配数的46.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畜禽生产的积极性。至1985年大家畜比1979年增加15717头,猪增加99343头,鸡增加317131只,兔增加4070只。大家畜适龄母畜达到28130头,占大家畜总数63436头的44.3%,当年授配12661头,受配率为52.7%,占受配数的57.3%,繁活幼畜7245头。1985年初有适龄母羊69302只,当年受配66599只,受配率为96.1%,繁活羔羊40920只,占受配数的61.4%。繁殖母猪10649头,繁活仔猪156478头。出售菜羊14039只,肉总产量为42万斤;出栏肥猪119353头,肉总产量为1447万斤,禽肉总产量为22.64万斤,兔肉总产量为1.25万斤,牛奶总产量为30.7万斤,绵羊毛总产量为25.16万斤。山羊毛总产量为8366斤。牧业总产值为12539万元,较1979年牧业总产值542.47万元提高了约22倍。出现了畜牧业商品发展的好势头。
第三节技术推广
常温人工授精
马自1958年开始,临洮在改良马匹中,应用常温人工授精技术。1959年,将调进的苏联奥尔洛夫种公马两匹放给衙下公社兽医站及何家山公社寺沟大队,致使人工授精工作中断。
1962年,由省畜牧厅先后拨给奥尔洛夫、俄罗斯等兼用型马四匹,富拉吉米尔重挽马两匹,发给人工授精器械,派技术员2人传授技术。1963年,在衙下配种站开始人工授精工作,至1966年共授配母马684匹,受胎率由1963年的70%提高到77%,共繁殖杂种马225匹。1967—1970年共输精754头,但因集体饲养,管理不善,使役过重,母畜流产严重,幼畜成活率低。至1972年又因种公马饲养管理不善,先后病死,人工授精工作停止。在历年所配各杂种马中,从体尺测定看,用奥尔洛夫、俄罗斯等兼用型马与当地马杂交后所产的马,具有外貌清秀,体型高大,结构良好等优点,但偏于骑乘型,作役用不理想。用富拉吉米尔重挽马与当地马杂交后所产的马,由于当时集中喂养,饲草饲料条件差,幼驹断奶后,生长缓慢,改良效果不大。
绵羊1962年由省畜牧厅从皇城、天祝、新疆等地调给临洮细毛种公羊165只,并配发人工授精器六套,建立绵羊人工授精站6处,培训人工授精员33人,当年授配母羊1574只。1965年省畜牧厅确定临洮为全省绵羊改良重点县之一,从此改良范围逐年扩大,配种数量不断上升。1972年,绵羊人工授精站增至24处,有输精员52人,改良范围扩及22个公社的468个生产队,授配母羊突破万只。当年全县共有细毛种公羊474只,一、二代杂种羊10246只。据太石公社站沟大队调查,1966年至1972年八年中,共成活杂种羊476只 (其中:一代113只,二代220只,三代143只),占全大队绵羊总数527只的90.3%。1974年后,在大量养猪的形势下,种公羊多因饲养管理不善而陆续病死,绵羊人工授精因而停止。据1978年调查,1975—1976年,分配给18个绵羊改良点的488只种公羊,死亡342只,存活146只,此时全县改良羊减少到5800只。
冻精人工授精
临洮采用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牛种,1980年开始试验于衙下、潘家集、苟家滩、三甲四个乡,1981年,扩至西坪、陈家咀两个乡,此后即稳定在六个乡的基础上。1984年,新建康家集、下寺滩两个输精点,1985年又新建东二十铺、塔湾、峡口、上营四个乡输精点,总计12个,改良地区共24个乡。授配数量1980年为283头,1985年为1674头。六年累计繁殖西土、秦土杂种一代牛2530头,成活2512头。
从改良效果看,西土和秦土牛有外貌雄伟美观,体型大,结构好,走得快,宜役用,适应性强等特点。
第四章疫病防治
第一节兽医组织
一、公社(乡)畜牧兽医站
民国时期,临洮县兽医人员很少,且多集中在城镇,从事个体营业。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县人民政府批准由龚大舜、陈映川集资,在城内办起第一个中兽医联合诊疗所。1956年全县九个区建立了畜牧兽医中心站,1959年改为区畜牧兽医站。至1966年,除全县30个公社都有兽医站外,还增设了4个门诊部,共有从业人员82人,资金8.6万元。1985年,34个乡都成立了畜牧兽医站,从业人员121人,资金总额达到39.94万元。
公社畜牧兽医站属集体性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体任务是:指导农户做好家畜饲养管理、繁殖配种、疫病防治及疫情监视等工作。1965年,县政府下达了《县社畜牧兽医站管理细则(草案)》,其中对组织领导、业务范围、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工资待遇、收费标准、技术培训等都作了规定。1963年政府解决了35名乡站人员的口粮供应及报酬,方法是:初期为死分活值,多劳多得,后改为固定工资制,共分为十个级别,最低35元,最高95元,级差5元。除提取纯收入的5-10%作为奖金外,每年又从防疫费中提取10%作为福利补助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提高业务能力,除曾多次推荐青年职工到省畜牧学校或省地举办的短期训练班学习外,县畜牧站每年又举办一次单项技术轮训班进行培训。
二、以公社(乡)为骨干、以大队(村)及生产队(社)为脉络的三级兽医网已初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兽疫防治工作在省、地兽疫防治工作队的指导下,由民间兽医进行,1952年和1954年分别为农村培训了一批防疫员。1963年冬至1964年春,猪瘟在县内广为流行,为了及时扑灭疫病,开展了消灭猪瘟的歼灭战,1963年至1965年,又培训大队防疫员764人(次)。1970年后,在大量养猪的高潮中,为社队猪场又培训了一批防疫员,使全县基本上实现了大队有初级兽医人员及生产队有防疫员。1979年因猪、鸡两瘟大为流行,省兽医总站于1980年组织临、康、渭三县联防,对各乡畜牧兽医站人员和各村、社的278名防疫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已成为县兽疫防治工作的主力军,在消灭猪、鸡两瘟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第二节传染病
一、疫病流行及分布
1.人畜共患传染病:
炭疽:是散发型烈性传染病,时有零星发生,1950年曾发生在新添师家湾,1980年,又在潘家集、达京堡发现,发病驴、牛共11头,死亡9头。
布氏杆菌病:为散发型慢性传染病,1980年曾在衙下、西坪、峡口、潘家集、红旗、中铺、塔湾、沿川八个乡,共检查牛羊2732头(只),检出属阳性的牛羊98头 (只),检出率为0.32%。
结核病:1980年在沿川子乡有黄牛一头因结核病死亡,1982年,在全县奶牛普查中,受检的牛64头,发现属阳性的18头,检出率达28.1%。
破伤风:呈散发型流行,各乡均有发生。据统计,1978-1981年共发病306头(只),死亡274头(只),致死率达89.5%。
2、马属动物传染病:
腺疫:呈散发型,时有小流行,六十年代在马家山、中铺等九乡发现有腺疫的共182匹,死亡一匹。
鼻疽:各乡都发生过。1983年全县检疫马、骡约2万匹,检出阳性三例(窑店骡、马各一匹、塔湾马一匹),均扑杀处理。
3、牛、羊传染病:
牛瘟:民国时期曾流行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曾发生过一次,1952年以后被消灭。
气肿疽:为散发型传染病,五十年代曾发生过,1980年达京堡乡有牛四头曾发生此病,治好2头,死亡2头。
放线菌病:五十年代改河、上营、站滩、建宁等乡曾发生过,1978—1980年,全县发生此病的牲畜有9头,死亡1头。
羊痘:1960年已控制,1978年后又有流行。1982年发病的羊共24468只,死亡2000只,致死率为8.3%。
疑似羊传染性口膜炎:1978-1980年,曾在建宁、玉井、康家集等14个乡发生,发病羊共5219只,死亡42只,致死率为0.8%。
口蹄疫:1952年在全县流行。1957年,部分乡曾发生过。1964年在苟家滩、建宁等九个乡的14个大队(31个生产队)发生,发病的牛262头、羊34只、猪1头,经防治后再未发生。
4、猪传染病:
猪瘟:民国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1958,1963,1971、1979各年均有发生,且死亡严重。1963-1964年,并在28个乡中大流行,共死亡猪2万多头。1979年又在窑店、新添等18乡中流行,共死亡1.03万多头,死亡率高达70%。1983年已基本控制。
猪肺疫:每年春季时有发生,多为散发型。1978—1981年,发病的猪有854头,死亡429头。
仔猪付伤寒:1978年,曾发生于陈家咀、建宁、卧龙、东二十铺、沿川、中铺、达京堡等10个乡。1981年发病的猪为1191头,死亡478头,致死率40%。
仔猪白痢:各地均有发生。
猪流感:近几年来,各地均有发生。1978-1981年,发病的猪为14693头,死亡1399头。
猪喘气病:1970-1972年,曾发生于刘家沟门等四个乡。
猪丹毒:衙下、苟家滩、潘家集、三甲、建宁、八里铺、玉井等乡曾发生过,流行季节以7、8、9月份为最多,呈散发型和地方流行性。
5、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为烈性传染病,屡有发生,危害严重。1979-1981年,在建宁、八里铺等14个乡大流行。仅1981年春,即因此病死亡的鸡共9212只,临、康、渭三县联防后,情况好转,现仅有零星发生。
鸡白痢:各乡时有发生,对雏鸡危害最大。
鸡霍乱:各乡均有零星发生。
6,寄生虫病:
临洮已经查明的畜禽寄生虫病有:牛羊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细颈囊尾幼虫、羊脑包虫、羊鼻蝇、羊泰勒氏焦虫、'肺丝虫、莫尼茨绦虫、猪囊虫、猪蛔虫、猪胃线虫、猪后圆线虫、矛线腹腔吸虫、消化道线虫(共6种)、多头虫幼虫、牛羊蜱、螨、鸡兔球虫等。1976—1977年在衙下收购站的调查,共检出有囊虫朋体的猪241头,占屠宰总数3132头的7.5%。1976-1978年,西坪屠宰场三年中共检出有囊虫朋体的猪57头,占受检朋体1389头的4.1%。1981年在玉井乡对羊寄生虫病的抽样调查,感染率达60%。
截止1985年,家畜各种传染病中扑灭的有:牛瘟、牛出血性败血症,气肿疽、狂犬病、牛肺疫,已基本控制的有:马鼻疽、炭疽、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
二、防治措施
民国时,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未普遍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防疫工作,对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如牛瘟、牛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症、气肿疽、口蹄疫、炭疽等,拨发经费,训练人员,积极防治,使疫病尽快得到有效控制。猪瘟和鸡新城疫在临洮曾多次发生,大体每隔6至8年有一次大流行,自1952-1979年有五次。根据两瘟传播快,死亡率高,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每年春秋季节即在全县普遍进行一次预防注射,并在新添、衙下等八个畜禽市场长年检疫防治。实践证明,凡工作认真的年份,次年就疫情少,反之则多。1980年在省兽医总站组织的临洮、康乐、渭源三县联防中,要求对两瘟一年初步控制,三年基本控制。1982年,全县注射猪瘟疫苗207031头,防疫密度达90%,刺防鸡新城疫I系苗216651只,密度达77.1%:用Ⅱ
系苗对雏鸡滴鼻20281只,用鸡Ⅰ、Ⅱ系苗预防接种606537只,密度达80%.注射羊三联苗羊77540只,注射羊布病5号苗羊104588只,注射羊痘苗羊38048只。注射猪丹毒苗猪198430头,注射猪肺疫苗猪38702头。1985年春秋两次,注射猪瘟疫苗284269头(次),密度达98%0驱治畜禽寄生虫43348头(只)。充分发挥了疫苗预防作用,达到保护家畜,发展生产的目的。
做好防疫工作的关键:1,要培训一支热爱工作,有专业知识的防疫队伍,形成县、乡、村密切结合的兽医防治网。2、要加强畜禽市场检疫,上市、交易、运调必须要有三凭证(上市、收购、调运),严禁疫区禽畜上市及外运。发现病畜病禽,就地处理,不准买卖。3、要建立防疫承包责任制。县站与乡站签订合同,以注射密度、效果、发病死亡率等为准,统一进行抽样验收。
第三节普通病
一、家畜常见病
1、消化系统:有口膜炎、咽喉炎、消化不良、胃肠卡它、胃肠炎、食道梗塞、痉挛疝(冷痛、伤水起卧)、急性胃扩张(过食疝)、便秘(小肠积粪)、大肠阻塞、直肠便秘、牛羊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瘤胃积食、胃肠臌气、瓣胃阻塞(百叶干)、肠炎、腹膜炎等。
2,呼吸系统:有感冒、鼻炎、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肺气肿、膈痉挛等。
3、血液循环系统:有贫血、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二尖瓣闭锁不全、急性心律不齐,心扩张、心肥大等。
4、泌尿生殖系统:有肾炎、肾盂炎、尿道结石、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母畜乳房炎、阴道炎、子宫炎、卵巢囊肿、母畜不孕症、难产、流产、机械性流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
5,新陈代谢病:有软骨病、佝偻病、马肌红蛋白尿病,奶牛醋酮血症等。
6,幼畜病:有便秘、溶血性黄疸、异食癖、仔猪贫血、营养不良等。
7、外科病:有创伤、脓肿、肌腱炎、脱臼、关节炎、四肢风湿、脱肛、结膜炎、角膜炎、骨折、齿形不正、纤维肉瘤、血瘤等。
8、中毒:有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盐中毒、酒糟中毒、发霉饲料中毒等。
二、治疗
民国时,中兽医大都只能用中药治疗一般疾病,对好多难治病及疫病,均束手无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培训人员,建立组织,增加设备等措施,使治疗药物从中草药发展到以化学药剂与生物药剂相结合。诊断方法从以脉诊病发展为听、叩、嗅、检验及化验等综合诊断,并采用导管、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刀、剪、镊、助产器械、显微镜等新治疗器械。
民国时,家畜诊疗数量每年约为3000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兽医联合诊疗所门诊治疗大小病畜3870头次,下乡诊疗799头次。1956年全县共治疗大牲畜病14084头次,羊1275只次,猪995头次,治愈率达95%。1971年,临洮派人参加省畜牧厅在榆中举办的捶结法治疗结症学习班,为推广此法,先后培训乡站兽医25人,大队防疫员281人,当年8至12月,全县捶结治疗结症病畜236头,治愈232头,死亡仅4头。
近几年,由于狠抓了畜禽疫病和寄生虫防治工作,使发病率有所下降。1980年全县共治疗各类大家畜20885头(匹)次,小家畜23146头(只)次。198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治疗各类大家畜42000头(匹)次,小家畜201000头(只)次,对发展畜牧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商品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还需要把兽医防治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猪、羊个别特殊病的诊断与治疗
1、猪尿结石病:猪尿结石病属新陈代谢疾病,为公猪的常见病,临洮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1981年发病率占存栏公猪的0.55%,占普通病的5%。此病发病率虽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多年来在临床上靠手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经定西地区畜牧站尿结石研究小组一年多的探索、实验,终于从病原学角度提出用氯化钠加微量元素预防尿结石的方法获得成功。其配方及用法为:食盐5份,生长素1份,混合拌入饲料冷食之。用量为2-5月龄猪每日5-7克,克朗猪架子猪每日8—10克。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防效显著,且能促进生长发育,已被水川地区的衙下、建宁、八里铺、新添等乡普遍采用。
2,羊泰勒氏焦虫病:此病在临洮南部洗河两岸的西坪、潘家集、衙下、苟家滩、三甲、陈家咀、玉井等乡广为流行。发病羊以腰腿强佝,行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多在春末夏初伙发或散发流行。1980年潘家集乡11个社发病率为6.75-23.2%,平均为14.9%,致死率高达88.2%,危害甚大。1981年,地区农校邱兆伦与原县畜牧站副站长袁汉州,在潘家集、苟家滩、三甲、西坪等乡开展病原及流行规律调查中,查明引起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羊泰勒氏焦虫所致,经用贝尼尔防治,获得显著效果。
这种病以方头蜱为中间宿主而传播,一般在每年3月份蜱复活开始繁殖后,约4、5天病即大发。临洮南片属半湿润地区,水草丰盛,有利于蜱的孳生,所以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特征。
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是用国产贝尼尔加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按每公斤体重3.5毫克注射于臀部深层肌肉一至二次(重症三次),治愈率可达90%以上。
3,对部分其他病的治疗:经实践,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采用快速凝集反应诊断,猪瘟采用酶标记诊断,鸡新城疫采用血球凝集试验,鸡兔球虫病采取沉淀反应诊断,对牛创伤性网胃炎使用胃导管投放磁铁棒吸附异物,然后用新型药物配合治疗,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卷十工业
临洗在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及古城建筑遗址中出土的陶器、铜器及汉砖、汉瓦、钱模等,既显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显示了地方工业历史的悠久。唐宋之间资料缺乏,明代有采煤业,清有织褐、造纸、铸造、酥糖、药香、黄烟及木油漆家具等加工业,特别是织褐、黄烟、酥糖、药香、木器等均以工艺独特而闻名远近。民国时,不但制鞋、制毡、毛编、织毯及纸炮、印刷、铁器加工等业已颇兴盛,且又相继出现了火柴业及自行车、钟表、水笔、手电筒等修理业。至1949年,全县有工业行业44个,工种92个。其中有黄烟加工作坊70余家,香房67家,火柴厂一家,共有个体手工业538户870人,年总产值254.2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进行工商业普查登记成立同业工会工商业联合会的基础上,建立各业联合小组。于1956年私营工商业改造中,共建立手工业合作社(组)19个,年总产值142万元。至1957年,集体社(组)发展为22个,年总产值为187万元。
1958年大跃进中,将原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采取升级、合并、扩建等办法,全部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并要求社社办工厂,一时共建厂2756个,结果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使工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187万元,降为1961年的47万元。
1961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依照企业性质,设备条件,用撤、并、迁、缩办法进行了调整。把机械厂、地毯厂、印刷厂、文具化工厂、黄烟加工厂、牛奶厂、面粉厂、建筑工程队、水电站、海巅峡煤矿、煤洞洼煤矿等11个企业,定为地方国营企业,由县工业局领导。将烈军属综合生产合作工厂、皮革社、铁器社、木器社、被服社、制鞋社、砖瓦社、自行车修配社、钟表修配组、水笔电简修配组、钉焊修配组、制秤小组等12个手工企业,定为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由手工业联社领导。各社因赶浪潮而办起的工厂,均先后停办。
1962年,工业迸一步调整后,地方国营企业只保留了机械、地毯、印刷三个厂,但年总产值却上升到72.22万元。另有18个手工业企业的年总产值也达到76.58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批判"唯生产力论"的极左思想影响下,各种规章制度破坏殆尽,生产极不正常,且生产率逐年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落实,厂矿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与个体企业蓬勃兴起,使全县国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县手工业联社
1955年成立临洮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县手工业联社),内设秘书、组教、人事、业务、会计、统计6股,附设1个经理部。
1958年撤错县手工业联社,下属基层社(组)划归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县手工业管理局,后又恢复了县手工业联社。
1968年成立县工交局,撤销县手工业管理局、县手工业联社,所属企业均归工交局领导。
1973年恢复县手工业管理局,同时恢复县手工业联社。
1985年,局、社合并为县手工业联社,由9人组成理事会,5人组成监事会,除内设办公室、财务股、业务股外,并辖供销公司及门市部各一。全社共有职工15人。
第二节县经济委员会
手工业生产,清朝由县工房管理。民国20年(1931年)归属建设科管理各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县人民政府设立经建科。1952年,县设工商科。1954年,改工交科。1957年设工业局。1959年改工业局为工业交通局。1960年,工业交通局分为工业局和交通运输管理局。1962年元月,工业局与交通运输管理局并为工业交通局,8月,又改为工业交通科。1967年11月,改设临洮县工业革命委员会。1968年4月,改为县革命委员会工交组。1969年,改工交组为工交站革命委员会。1970年3月,又改设临洮县手工业管理站革命委员会。1970年10月,改为工业交通局。1984年2月,改为临洮县经济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及企业生产、交通、财务三股,下属汽车运输管理所和县乡公路管理站。
第三节乡镇企业管理局
临洗县乡镇企业管理机构,于1976年在县手工业管理局内设社队企业组。1977年3月,改为社队企业管理局。1978年7月,改社队企业管理局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内设办公空、生产股、建筑企业管理股、统计股、财务股,并附设经理部。第二章行业
第一节建筑材料业
临洮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石灰、石料、水泥及水泥预制件等产品。
砖瓦:从秦长城及旧城墙根遗址中出土的汉砖瓦中,可推知早在汉代以前临洮就已大量应用砖瓦。民国时,临洮县城南郊烧制砖瓦者有专业个体户及亦农亦工户,年产砖瓦约40万件。在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后,专业个体户转为砖瓦生产合作社,亦农亦工户归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经营。1973年将砖瓦生产合作社转为县办集体企业“临洗县砖瓦厂”,与此同时,城关、玉井、西坪、卧龙、八里铺、新添、辛店、中铺等乡,乡办、村办及军办砖瓦厂相继出现。
在烧制方法上,1976年首先由辛店水泉村和新添潘家庄村改土窑法烧制砖瓦为机制砖瓦轮窑烧制法。1978年县砖瓦厂从河北秦皇岛引进年产740万块砖的制砖机具一套,投入批量生产,均以生产红砖瓦为主。村办的仍为手工操作,以生产青砖青瓦为主。产品除销于本地外,还远销于兰州、渭源、康乐、岷县、甘南及宁夏、青海等地。
石灰:石灰的出现在临洗早于砖瓦,从新石器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可知氏族社会就已应用。但因多种原因,五十年代前,全县专业烧制者,因系小窑土法,窑产不过半吨。五十年代后,逐渐改小土窑为大㧜窑,窑产量达到十吨以上。1985年底,有乡办村办及私办窑户80多家,年总产量在4580吨以上。石灰原料露于地表者,多分布在洗河沿岸及部分山涧沟溪中,蕴藏量较丰富。
石料产品:主要有石条、石柱、石碑、石雕(狮、人、畜等)、石磨、石臼、石杵、石碾等。1984年县乡镇局设立矿产公司后,邀请兰州大学教授专家,对马啣山的非金属矿床进行了勘查,发现可以开采的矿石,有方解石、萤石、滑石、大理石等九个类型,分布于中铺、五户、上梁、峡口、改河、何家山等乡,随即分别组织成立采矿和加工厂15处。1985年,共采萤石7050吨(出口500吨,换来外汇1225美元),方解石4100吨,滑石3000吨,加工石子910吨,年总产值56万元,总收入52万元。
水泥:临洮境内储有一定数量的石灰岩,1972年初,县政府决定由堤桥管理所和马车队各出资5万元,由堤桥管理所试办小型水泥厂,购进日产1・5吨的小型球磨机1台,后于9月水泥初步试制成功,至年终产水泥30吨。
1976年,选定矿山,将水泥厂设于峡口乡河湾村定临公路旁,年产水泥7000吨。初由公社管理,1978年交由县工业交通局管理,属国营企业。1980年8月,正式投产,年产300#水泥1120吨。厂内主要生产设备有:生料磨1台,日产26吨水泥磨1台,破碎机,2台,提升机5台,球磨机2台,鼓风机1台,立窑1座(日产200吨),普通机床1台,钻床2台,刨床1台,台钻2台,烘干设备一套(1983年增置)。1984年开始兴建年产2万吨水泥的生产线二条,正在施工中。1985年底,水泥厂占地总面积为25亩,共有职工138人。
水泥预制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水泥构件预制品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因而1978年,县建筑公司组建水泥预制厂。1980年,县水利电力局,又组建水泥修配预制厂(原名水管厂)。两厂主要产品有:桥梁、电杆、门框、窗框、水槽等。
第二节纺织业
纺棉、纺麻、纺毛,织布、织褐、织毯,临洗在民间早已流行。
织布:1949年前,手工织棉布在临洮盛行过一时,特别是临洮工业职业学校内,设有织布机4台,缝纫机2台,供学生作为实习之用,其主要产品有白宽布、白斜纹布、蓝宽布、浅灰芝麻呢布等种。以后在职校撤并后停织。临洮在明清之.季,农民需油,以种胡麻为主,麻杆加工为亚麻,然后以亚麻织为麻布,作为全家主要穿夏衣之用及制作粮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色彩艳丽的毛料、呢龙、涤龙、化纤等高档布料在农村的普及,农民穿麻布者无几,均以亚麻卖给国家,只有少量织粮袋者。
织褐:临洮农民叫褐子,是用羊毛、牛毛以手工捻线织成,可作衣服及被面,1949年前在临洮盛行不衰。现在城内北街菊巷口以南叫褐店门,清代时乡农售褐于此,可见临洮以前织褐之盛。现褐已因时代变迁而停织。
织毯:民国14年(1925年),临洮织毯者仅北街李杰安一家。民国20年(1931年),县城及北乡王家大庄等地从事此业者约30家,产品有4×6、7×5的床毯及2×4的马褥子,年总产量4000平方尺。在当时产量虽不多.但产品却为全省之冠,运销四川、陕西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设织毯组,有职工5人,机架2付。1958年将手工业生产合作改为国营临洮棉毛纺织厂,以针织和棉花加工为主.地毯仅小量生产。1959年始以织毯为主,有职工82人,机架11付,年产量910平方米,产值22万元。1960年完成出口地毯1256平方米,正品率100%,产值14.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元,完成利润约万元,被评为甘肃省出口产品红旗单位,荣获省"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奋发图强,为祖国争光"奖旗一面。1961年有职工139人,机架增至32付,年产量1500平方米。同年8月将棉纺织厂改名为国营临洮地毯厂,以加强出口地毯为主要生产。1979年地毯厂所产仿古地毯,在全国地毯评比会上荣获总分第一名。1980年产品销往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香港等地,深受外商欢迎,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该产品系采用当地优质粗羊毛经特殊植物汁染色后织成,着色牢固,毯面光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图案配色,古朴大方,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1985年共有职工859人,全厂共设织毯车间6个,洗毯、平毯、剪毯、整修、染线、配线等车间各1个。机械设备有织毯机224付,平毯机2台,离心式脱水机2台,染线槽4台,洗毯机1套,快装锅炉2台。固定资产101万元,织毯年产量达8000多平方米,产值171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100元,出口地毯交货量为8000平方米。1982年底,在八里铺乡、建宁乡又分别建立两个乡办地毯厂,共有职工56人,1985年产量共为4600多平方英尺,产值共为5.9万元。
另外,1980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织毯在农村也迅速发展。八里铺乡王家大庄村农民司秀英加工地毯,时经两年纯收入9500元,在她的带动下,该村90%的农户都织地毯,数年间发展到陈家咀、玉井、东二十铺、新添、辛店、西坪等乡。八里铺乡在1985年底,织毯的有780多户,1030多人,完成产量25万平方英尺,产值81.5万元,纯收入43.5万元,户均560多元。产品销往青海、西藏、内蒙等地。
1985年全县共有织毯专业村3个,织毯专业户1万多户,在是年产值达1000万元,纯收入约500万元。
第三节印刷业
印刷在临洮最早出现的是木刻印刷,如清代乾隆时所刻印的《狄道州志》及《松花庵全集》等。另外,民间也有用木板印刷门神、灶神、钱马等迷信用品者。石印出现于1934年,县城内桑子玉开设的印刷馆,有石印机一部,临时工2人,1936年歇业。其后,郭晓村开设"晓村"印刷馆,有石印机一部,临时工2人,一年后歇业。刘华堂与王德星合资经营的兴文书局,专营石印业,有石印机6部,工人30多人,1941年歇业。王德星又成立义新书局,兼营印刷业务,有石印机3部,工人10余人。五十年代中改为公私合营。
1956年,成立笔墨和印刷生产合作社。1958年,两社合并为地方国营临洮县印刷厂,以后开始有了铅印,有固定资产1.32万元,职工54人。主要生产设备有八开圆盘机5台,四平机1台,切纸机1台,订书机1台,铸字机1台,石印机2台。1962年,经调整充实,印刷厂设立车间4个(排字、机印、装订、石印)及刻字门市部一处,共有职工33人。1964年,派人赴外地学习,引进新工艺8项,完成工具改革11种,并派专人外出联系业务,送货上门,深受群众欢迎。1984年8月,印刷厂开始经营彩印,分为照相制版和彩印两条生产线。1985年,共有照相制版生产机械设备7台(包括照相机、晒版机、气灯灯具,FW60型无粉腐蚀机、HB403型烘版机、XB802—1型修版机、14BO1型切版机),彩印生产线的设备5台(包括4台T801型立式机和1台DP801型烫金机)。1985年底,主要设备有对开铅印机2台,打信封机1台,八开机1台,圆盘机6台,打蜡机1台,全张切纸机1台,对开切纸机2台,缝纫机1台,铸字机2台,切条机1台,浇条机1台,职工77人,内设业务、供销、财务及政工4组。下属4个车间及1个门市部。
第四节机械修理制造业
机械修理业:五十年代前后,城内只有修理钟表、眼镜、水笔、手电筒、留声机、铁锁及钉锅、碗等业约10家;修理自行车有5家。随后因自行车、人拉车逐渐普遍使用,而修理铺也陆续增多。1963年以后,县城和乡、镇出现了拖拉机及汽车、电灯、电动机、收音机的修理业。1971年,县汽车队设立汽车修理车间,1979年,改为修理厂。
1980年后,电器修理方面,有了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电熨斗、电褥子、及鼓风机的修理业,集体经营和个体私营者也遍布城乡。
机械制造业:于1969年,县农机厂试制成功65型钢磨后,才有所发展。1974年,县农具厂的主要产品有108型刮晒机和风雷一型粉碎机。
1975年,农机厂与省农机研究所工程师周金生合住,研制手扶拖拉机配套犁(简称手扶犁),至1978年8月鉴定后批量生产。由于手扶犁使用性能好,产品质量高,深受广大用户欢迎,1984年产品销售于全国13个省、市的98个农机销售公司。1985年又有3个省的17家公司订货,产值达103.57万元,比1981年翻了一番,产量上升3倍,利润增加33倍,被评为省级优质产品。
1974年县农具修造厂试制成功C41-65kg空气锤,至1979年共生产3250台。1985年试制并批量生产木材加工圆盘锯和平锯,成为紧俏产品。此后县五金厂试制成并批量生产压面机、合而机,绞肉机等。
笫五节五金业
五金行业中的金银首饰、铜、戥、秤、镔铁、锻造、铸造等手工业,在临洮已有悠久的历史。
金银首饰:主耍制品如金戒指、金耳环、金镯、银簪、银牌、银锁、银戒指、银杯、银碗、银筷、银针、银勺、银牙钎等,在五十年代前后颇为流行。1960年后逐渐消失。
铜器制造:主要产品有壶、盘、锅、勺、锁、灯、罐、炉、脸盆、烟斗等,民国时期盛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有色金属的统购统配而歇业。
制戥秤业:1949年城内制秤者有两家,1955年将制秤业组织归并于车辆综合修配社,成立制秤生产组,共有四、五个工人。1983年前,县综合修配厂镔铁车间设有制秤班,共5人。1984年由于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统管统配而停业。
镔铁杂器:1960年前,主要制做茶壶、烟筒、火炉、洋炉子、铁簸箕等,以后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大量生产水桶、火盆圈子、烤箱、氨水桶、油枪、油壶、水瓢、档风门、洗衣盆、锣锅、灰铲、烤盘等。1980年后,除县综合修配有生产单位外,个体户经营者也很多。
锻造:产品主要有铁铣、锄头、锄头、镰刀、斧、锯、刨刃、擦子、菜刀、铡
刃、铁勺、漏勺、炒勺、锅铲、火钳、炉门、剪刀、门扣、马掌等。民国时期全县有铁匠40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添、辛店,衙下、城关等先后组织了联营生产社(组)。1955年,城关铁器社转为生产合作社,1973年并入农具修造厂,1985年,有锻工43人。此后全县有制造铁器的个体户110多户。
铸造:民国时期主要产品有犁铧、火盆、火盆圈子、沪条、=锅、古钟、古磬、铜凳、锅、罐等。经营制造者仅城内西街有两家,北门有两家,另外新添铺有一家。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将铸造工(即翻沙工)组织成生产组,1955年改为翻沙生产合作社,1968年将部分铸造工拨给县农机厂,1973年将翻沙生产合作社合并于农具修造厂。1964年临洮开始铸造铁炉,1972年后,开始铸造烤箱及压面机、钢磨、空气锤等的零件。1985年底,农机厂有铸工25人,主要产品为手扶犁的零件,山地步犁及烤箱等。农具修造厂有铸工35人,主要产品有火炉、犁锌、烤箱等。
第六节矿业
临洮的矿业,主要为采煤。煤业始于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杨继盛倡导在海巅峡采煤,由于开采方法落后,不久即停止。民国29年(1940年),商人集资24万元,省上补助6万元重新开采。所产纯煤一公石(约200市斤),在1949年售价为硬币一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巅峡煤矿于1955年由县人民政府继续组织开采,县工商科、工商联动员工商界投资集股,由棉布业、医药业、运输业、牛奶厂、火药厂等共35家,集资28900元,另外国家陆续拨给少量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1958年,全矿有职工65人。1962年7月,县政府决定停办。1970年6月,县政府决定重新筹建,抽调管理干部6人,合同工40人,于半年中修复旧井一对,开掘新矿井一对,进尺178米,每米造价58元。同年12月,省煤矿化工局决定抽调一台钻机,由省一三三勘探队临洮地质普查组进行勘探。至1972年2月,普查组共打钻六孔,控制面积约1.2平方公里,查明该区煤系属上石炭统,总矿体呈一向北东倾斜之单斜构造,地质情况复杂,断层较多,煤层不稳定,呈鸡窝状含煤五层,每层平均厚度:一层为0.6米,最厚1.01米,二层为老窑采空区,三层为1.1米,最厚3.65米,四层为0.56米,五层不可采。煤层倾斜为15-20度,远景储量63万吨。其中工业储量(丙级)11万吨,可燃体发热量为8080-8540卡/克,原煤灰分为18-43%,硫分为6.7-8.2%,属于高硫无烟煤。根据普查情况,由兰州煤矿设计院设计,为年生产能力6000吨,采掘限期为13年,全部井巷工程量为1075米,总投资为9万元。
1985年,煤矿有职工82人,全年产煤10050吨,总产值22.11万元,实现利润5.86万元,交纳税金4500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696元,固定资产净值57.88万元。
第七节皮毛业
皮毛业,民国2年(1913年)临洮城内以加工车马挽具为主的皮革作坊,有粮食市的周炳南和北街的姚正荣两户,各有2人从业,每户有大锅1口,推刀3把,皮铲1把,其它小工具数件。民国16年(1927年),皮革作坊发展到9户,有从业人员19人。民国18年(1929年)又增加软皮生产制作皮衣皮褥子的一户,至1950年发展成3户。1956年2月,由以上皮革户与麻绳生产者成立皮革、麻绳生产合作社。1959年6月以前,麻绳生产者归临洗县供销系统,皮革业者转为地方国营皮革厂。1963年,又改为集体所有制皮革生产合作社。1973年,改为皮毛厂。1975年,该厂加工的牦牛尾毛、头心毛、耳毛、马毛、鬃毛及蹄毛等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西德等国。其它毛类尚有猪鬃、猪毛、鸡毛、羊毛、牛毛、各种退水毛,制品有毛刷、毛掸、毛毡、毛衣、毛裤等。皮制产品以车马挽具、拥脖、皮鞋、皮衣、皮褥等为主。当年产值达130多万元。1977年,获地区先进企业奖。1978年,获县工作优异奖。1979年,获省三•八红旗集体奖。1985年,皮毛厂与上海闵行皮鞋厂横向联合生产皮鞋.质量显著提高,在甘肃省轻工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当年生产皮鞋11700双,畅销全省各地。全厂有职工261人,固定资金41.7万元,有机械设备70台(件),能生产127种产品,年总产值达154万元,上交国家税收4万元,实现利润6.38万元。此外,临洮县流珠皮鞋厂,属私营企业,产品优良,群众欢迎。
第八节香业
解放前,全县有香业作坊60多家,以生产神香为主。后又增加万寿盘香、子午香、广药香及线香等多种。年产约200万包。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了城关卫生否厂。1958年与文具厂、油印厂合并为临洗县化工厂,逐渐改原来手工杠杆压香为机械压香,因采用有香味的柏木及中草药等配料,不但气味芳香、且有驱蚊蝇等功效,远销国内16个省、市。所产洮河牌玫瑰卫生香,1984年被甘肃省评为省优质产品。飞天牌盘香、天坛牌当归防感香,进入国际市场。该厂曾获1980年全国轻工业产品包装装璜优秀奖,1981年获省轻工业厅新产品三等奖,1982年获定西地区优秀奖及省模范单位荣誉奖。截止1985年,全厂共有职工251人,机械设备41台(件),固定资金57.8万元,年总产值15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6.97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
第九节食品业
临洮县食品业的产品主要有糖酒、糕点、罐头、挂面、粉条、豆腐、酱油、味醋等。
一、糖酒:1939年,临洮农校从陕西省武功县引进甜菜试种,含糖率达15%,由于缺乏技术设备,不能分离结晶。1945年临洗农业职业学校,学得制糖方法,制出红糖,从此,甜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临洮县安排基建投资23.06万元,在县城西门外建成国营糖酒厂,总建筑面积2333平方米。其中制糖车间574平方米,制酒车间209平方米,仓库638平方米,生产工艺设计为机械化,生产能力为日处理甜菜30吨,当年11月28日,正式投产,有职工107人(其中干部6人,技工11人)。投产后,因仅靠39台陈旧设备,第一次试产,亏损达3万多元。1961年,糖厂因原料缺乏下马。1970年中央号召大办地方五小工业,县政府作出复厂决定,抽调人员筹备,1971年2月,投入生产。但由于设备主要部件性能低劣,出糖率低(平均5%),成本上升,亏损5.18万元。后经改革机械设备,出糖率明显提高,成本下降。1972年4月,省食品公司协助购进硬糖成型机,开始生产水果糖。1981年,设甜菜、水果、冰糖、白酒、冰棍五个车间,各车间有生产设备1套。全厂有2.5吨蒸气锅炉1台,100千伏安变压机1台,安装总动力115千瓦。1985年,全厂固定资产净值33.41万元。共有职工142人,完成总产值95.16万元,实现利润1.9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701元。
另外,临洮在民国时期,有以糜子为原料生产酥糖、饴糖者12家之多,年产糖3万多斤,运销省内外各地。新中国成立后,个体户消失,1953年后由县综合厂、县食品厂恢复酥糖生产,1985年底产量约达4万多斤。
其次,酒之酿造方面,解放前生产之家极少,年产量约3200多斤。1971年后,临洮糖酒厂利用废蜜糖土法试产白酒成功,经鉴定为色纯净、味适口、质量较好。
二、糕点:民国时期,临洮城内糕点制作有名者约六家,产品主要有水晶饼、提糖饼、月饼、蛋糕、饼干、金果、麻圆、糖酥果、芙蓉糕等,全县年产量2万多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由县综合厂、县食品厂、各乡镇食品厂及个体联营建宁乡酱菜园等厂生产,新增品种有蛋白细点、双色蛋糕、重阳糕、蜜麻花、三刀蜜等多种。1985年,全县年产量达140万斤,销于本地及外县。
三、罐头:1984年由卧龙乡边家湾村4户农民,合资建成罐头厂一处,1985年八里铺乡三户农民,合资建成罐头厂一处,另外县综合厂建成附属罐头厂一处,各厂生产性能良好。罐头品种有桃子、杏子、雪梨、冬果、苹果、西瓜、籽瓜、白兰瓜、牛肉、兔肉、狗肉、鸡肉、什锦菜等多种。年产量约43万瓶,销于兰州、靖远、临夏、渭源、康乐、临潭各地。
四、挂面:民国后期,有手工制作加工户15家,年产量约1万多斤,主要作为馈赠礼品。新中国成立后,县综合厂设挂面车间,用机械生产,年产量约5万斤,有职工6人,于1980年调整停业。
五、粉条、豆腐:民国后期制作者有32户,粉条年产量约5万斤,豆腐年产量约6万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5年从事生产的县办企业共有职工约28人,年产粉条约20万斤,粉面约40万斤,豆腐约75万斤。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经营者,年产粉条约10万斤,粉面约16万斤,豆腐约100万斤。产品除供应本县外,还销于邻县。
六、酱油、味醋:酱油在解放前不但生产者少,食用者亦少。解放后至1985年,由县综合厂、食品厂及个体户批量生产,年产酱油200万斤,均在就地销售。味醋在解放前城内生产者有13户,年产约12万斤,解放后各食品厂均酿造。1980年后,城乡个体酿醋者增多,至1985年全县醋总产量达100万斤以上,销于本地及邻县。
另外在食品业方面,还有1972年后部队家属、县办企业、校办工厂和个体户兴建的冰棍、汽水厂,1984年卧龙乡农民边世英兴建的蔬菜脱水厂,1985年西坪乡首建的奶粉厂,均有较大的经济收获。第十节饲料加工业
临洮伺料加工始于1983年,当时由于养猪、养鸡等专业户的大量出现,饲料供不应求,因此,县粮食局兴办饲料加工厂一个,设备有载重汽车一辆,交流弧焊机一台,离心式潜水泵一台。所产混合饲料,有猪食和鸡食两种。猪饲料分幼猪食、肥猪食两种,鸡饲料分雏鸡食、蛋鸡食、肉鸡食三种。成份为麸皮、原粮(玉米、高粱、大麦等)、油渣、豆饼、鱼骨粉、米、谷糠等。
1985年底,饲料厂有职工21人,年产量5077吨,工业总产值203万元,利润总额20.8万元。
第十一节建筑业
一、第一建筑公司1951年11月成立临洮县总工会,下属有建筑业工会。有职工600余人。工种有木、油、石、瓦等。1956年改建筑业工会为建筑工程队。1959年县建筑工程队与定西、陇西工程队合并为定西建筑公司。1960年又从定西建筑公司分开,仍为临洮县建筑工程队。1961年8月,撤销建筑工程队,工人按退职处理而下放。1963年7月,由手工业联社主持,收回部分下放工人建成基建修缮合作社,有职工250余人。1968年与农机厂合并为基建组。1969年又从农机厂分出,仍为县建筑工程队。1976年改为县建筑工程公司,内设办公室及业务、会计二组,随后改为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1984年公司有施工队6个,共有职工2152人(内管理人员16人)。至1985年公司内设办公室及财务、生产技术、物资储备三个组。下属施工队5个,加工厂、待业青年门市部及驻兰办事组各一。有职工2168人(内管理人员26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2人)。有大中型机械设备145台(974马力)。全年完成工程额357万元,纯收入15240元。
二、第二、三建筑公司1975年,城关、玉井、八里铺等公社组成副业队,承担全县部分农田水利、道路、桥梁、涵洞等基建任务及民房建造。1979年底,副业队划归社队企业管理局管理,并改称建筑工程队、有从业人员3319人,全年收入现金385.4万元。其中:工资124.6万元,上交公社利润24.9万元,企业积累26.74万元。同年,部分村社出现了建筑队,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派出工作人员,常驻兰州,为各建筑队联系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结算财务,交纳税收。11月,社队企业管理局将47个村社建筑队(3700多人)组成第二建筑公司。1984年6月,以王家磨村工程队为基础成立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到年底,第二、第三两个公司有建筑工程队58个,从业人员1.17万人。其中,技术人员4800多人。固定资产893万元,年净产值超过1000万元,工资分配约900万元。1985年6月,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建筑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会,表彰奖励了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和八里铺乡上街村、玉井乡、建宁乡、红旗乡、卧龙乡等乡、村工程队。截止1985年底,两个公司共有69个工程队。其中有三级企业3个,全部从业人员1,8万多人,有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8人,技术人员58人,三级以上技工5000余人。有固定资金900多万元,各种施工机械1200多台(件),各种运输车辆68辆,全年完成产值7729.55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4.9%。创全优工程12项,施工布点省内有3市16县,省外有青海、新疆、宁夏、江苏等地。
各工程队还举办的其它事业有:
1、1984年,二建投资7万元,在兰州晏家坪建成建筑材料试验站一处,并筹集资金90万元,建成六层4360平方米的建筑技术培训中心大楼一座,用以培训中等水平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2,王家磨工程队,从公共积累中筹资办面粉加工厂、油料加工厂、压面厂及豆腐坊各一。投产三个月后,产值达3.8万多元,纯收入3100多元。又筹资8.5万元建成320平方米的二层综合楼一座,作为文化室,购置彩电一台,订阅报刊杂志30多种,以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给王家磨小学投资修建教室两栋,造价1.17万元。响应县委积资办学的号召,捐款2200元。为发展养殖业,又购奶牛10头,分给10户饲养。
3,八里铺乡工程队,从公共积累中筹资修建综合楼一栋(面积1388平方米),培训技术人员。
4、红旗乡建筑队于1985年,从公共积累中筹资17.2万元,经营饭馆、商店、汽车运输,并在兰州办采购供应站一处。当年完成总收入55.1万元,获利润4.33万元,给国家上交税金约4000元。又筹集奖金8万元、乡政府投资4万元,联合新建1042平方米的综合大楼一栋,除解决了乡政府和工程队的办公用房外,并开设综合门市部及饭馆等业务。
第十二节木材加工及油漆业
木材加工品主要有各种厚度不同的木板及各式家具。油漆业主要有刷漆、喷漆两种。
木板:六十年代前,木板全系手工锯制。1963年,县木器社购置电动圆盘锯,开始使用机械加工。1980年后,城川区安装了许多电动带锯和平锯。1985年底,全县安装各种类型的木材加工机械93台,除少数为集体经营外,大多为个体户经营。
家具:民国时期,主要产品有民用衣箱、血柜、椅、凳、桌、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大量为各机关单位学校加工生产办公及教学用具。1971年后,城市居民家庭开始流行大衣柜、写字台等新式家具。1980年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配套组合家具,如写字台、书柜、碗柜、衣柜、五斗柜、高低柜、梳妆台、沙发、茶几、饭桌等,已进入千家万户。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者,除本地木工外,还有从浙江、江苏、陕西等省来的木工,走乡串户,深受欢迎。
油漆:五十年代前,刷漆业的原料,主要是用本地胡麻油熬制的油和从外地购进的桐油,城内庙巷街是木油器具生产加工的集中之地。所制描金衣箱、嫁妆柜、炕桌、盘子等驰名全省,可与天水所产的漆器媲美。五十年代后,油漆原料已被各种颜色的调和漆及各种清漆所代替。其业使用除漆刷各式家具外,并多用于房屋建筑。
喷漆:主要用于汽车、拖拉机、电机、手扶犁及各种机械零件等。1971年后,相继出现的经营单位,有南街洮阳镇电器修配厂、县汽车大修厂、县农机厂及辛店乡农具厂等。
第十三节编织业
临洮县的手工编织业,源远流长。编织品主要有竹编、柳编、草编三类。竹编有筛子、席子、蒲篮、提笼、酒笼、背斗、帘子、药材筐等。柳编有簸箕、栲栳、筐子、耱
等。草编有草帽、草鞋、草绳、蓑衣、粮屯等。竹柳编制品的主要产地,是县南三甲乡的石晶岩村、雨洒村、格致坪村、南屏村、簸箕村等。该乡阴湿多雨、毛竹满山、红柳遍野,农民以时采集,利用空暇时间,编织成器,除少数自用外,其余运至集镇出售。草编织品,量小分布广,一般自编自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柳编织的花色品种更加繁多。1979年以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竹帘需用量剧增,西坪乡河口村及其邻近村编织竹帘,畅销本省及宁夏、青海等地。西坪乡加工竹帘者有55户214人,其中联办20户,个体35户,年产值88万元,纯收入17.6万元,人均收入820元。
第十四节其它手工业
其它手工业产品有:
蜡烛:有黄蜡(蜂蜡)、羊蜡(羊油蜡)、石蜡等。黄蜡用蜂蜡加清油制成,民国以前,人民用于祭祀,解放后消失。羊蜡用羊油制成,有红白两色,主要用于春节及各种庆祝活动中点花灯。石蜡即矿蜡,主要用于照明。临洮于1975年始由临洮化工厂生产,年产量约100万支。1984年又有两家个体户生产,年产量约9万支。
火柴:民国30年(1941年)由会宁人张寿山,在东大街筹办华兴火柴厂。该厂属股份有限公司,集资十大股,股合硬币6千元,火柴商标为"鹏鸟",属乙种黄磷类。厂内共5个车间,设备有煮锅、蘸盆、排装工具等共500多件。右固定工与临时工100多人,年产量约1000万盒,销于临洮附近各县及青海、新疆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甘肃省工业局决定将兰州、临夏、临洮、天水4个火柴厂合并为一,厂址设天水,张寿山被聘为副厂长。
纸炮:民国以前,制造者有八家,年收入约硬币5000—2000元。主要用于节日及婚丧等事。其火药由火硝、硫磺、木炭渣等配制而成。抗日成争时期,王晓天的纸炮坊,给甘肃省水利工程配制炸药,用于临洗的德远、溥济及洮惠渠,永靖的永乐及永丰渠,靖远的靖丰渠等。总产量90万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组建为一个纸炮生产组,1958年改建为县火药厂,仍经营纸炮。至1978年,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停产。
陶器:主要产于西坪乡窑头村。产品有瓦盆、瓦罐等。1980年以后主要烧制花盆。
电热褥:临洮制造电热褥始于1984年。起初,临洮广播站以牛皮纸为褥面,随后南街电器修配厂正式用布缝制,批量生产,销售于临洗及邻近县市。
刻字:主要雕刻私人名章及公用印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有从业者,但人数不多。1956年成立笔墨生产合作社时编为刻字组,各种印章的原材料有木、石、塑料等。
笔墨生产:民国时临洮祥瑞堂的毛笔很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制笔者有3家,1956年组织了笔墨印刷生产合作社,1958年将笔业并入化工厂。1983年在甘肃省轻工产品评比中,技工金作福制做的中楷、小楷笔,均被评为全省第1名,大楷笔被评为全省第2名。生产笔者亦同时生产锭墨,但锭墨在1956年后因大量使用墨汁而停制。
塑料袋:1982年,化工厂生产的塑料袋有香袋、食品袋两种,年产量两吨。
裱糊:民国时期,独家经营者有玉井乡清水渠村张教三及城内线市街李华堂的裱馆等9家,主要裱糊名人书画及房屋顶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字画减少,裱馆多歇业。文化大革命中,私人所藏书画,烧毁殆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人书裱及出售新字画者日益增多。
电焊、氧焊:金属焊接工艺,在临洮历史悠久,可分软焊、硬焊两大类。软焊熔点较低而质软,如铅和锡的合金(焊锡);硬焊熔点较高而质硬,如铜锌合金。1950年,经营焊接者有5家,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建筑运输等业的需求,焊接技术相应提高,电焊、氧焊陆续出现,使从事此项工艺者与日剧增。
第三章管理体制
第一节国营工业
国营工业管理开始于1958年,县设工业局。1985年,国营工矿企业由县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其具体分工为:办公室管理劳资人事、职工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企业管理股管理各企业生产、设备、质量、标准计量及职工劳保工作;技术协作股管理产品创优、新产品引进及试制等工作;商贸股管理商业、供销社、石油、煤炭、医药等部门的发展与协调工作;财计股管理工业经济的计划、统计和财务工作。各企业都设有政工、生产、技术、供销、财务等股室。其所负责之工作太体分别与经委会各股室对口。如生产股,负责生产进度,调整统计产量及安全等工作;技术股,负责提高产品质量、引进新技术、花色品种收集及技术信息等工作;供销股负责供应原料、购置设备及产品的销售等工作;财务股负责财务收支的计划管理,产品成本的核算,职工工资的计算等。1962年前,实行计件工资制。1962年后,执行计时工资制。1978年后,逐步改为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浮动工资,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工资制。第二节集体手工业
1955年,建立手工业联社,领导各行业手工业组织。其行政领导由理事会负责,下属各股室具体分工:秘书人事股,.负责职工的调动及任免等;组教股,负责职工思想,文化教育及技术学习等;业务股,负责基层社(组)的生产、供销、技术指导及产品价格的审批等;财务股,负责对基层财务的监督管理及财务人员的培训等工作;计统股,负责全县手工业的计划和经济统计等;供销经理部,负责对基层社(组)所需原材料的购进及产品的推销等。1985年,理、监各委员仍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组织实施联社的各项工作任务、管理财产、决定机构设置及工作人员的任免。监事会,除监督和检查理事会对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外,并指导下属企业监事会的工作,及处理所提出的控告、申诉和各联社下属各企业职工的工资管理问题等。
第三节乡镇工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逐步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推行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占用等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加强了计划、劳动、技术、产量、物资及财务六大经营管理制度。坚持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原则,除按规定交纳税金外,还上交给乡或村30%的利润及主管部门3%的管理费。1985年,乡镇企业按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实行一包三改制:即企业承包及干部招聘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并推行和签订定领导、定任务、定成本,包质量、包安全生产、包上交利润的"三定三包"合同制。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者奖,完不成任务者罚。卷十一城乡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1980年国务院所定"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建设方针,临洮安排了从1984年开始的远期和近期规划,要求逐步把农业城镇,建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的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城镇。
第一章机构
民国16年(1927年),临洮县始有建设局。民国25年(1936年),临洮县政府废局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洮县人民政府设置经济建设科,以城市建设为其职能之一。1956年,为适应城乡建设和地方交通业务量的增加,设置交通科。1959年,成立工业交通局.1960年,城市改造房屋的管理,由商业局管理,并成立房管所。1968年,成立临洗县革命委员会工业交通管理站。1970年,仍恢复工业交通管理局。同年,由人民银行、财政局、税务局、房管所组成"财税金融管理站"。1973年,财税与房管所组成财政局。1979年4月,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私改房屋归工商局管理。1981年元月,建立临洮县城市建设管理局,有干部、工人16人,房管所划归城建局。1982年,工交局将城市道路、桥涵修建、街道绿化以及财政局所管大公房产等移交城建局管理。1983年,改城建局为城乡建设管理局。1984年,将城乡建设管理局改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设办公室及财会、规划、房产管理三股,维修队一。现有局长1人,副局长2人,职工36人。
第二章城镇建设
第一节城区旧貌
一、城址变迁
临洮县城位于洮河东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县城建置最早有战国城、秦汉城、武始城、唐城、王韶城,城址数迁,历经沧桑。二、城郊名胜古迹
城东岳麓山系游览胜地,因宋时建东岳庙于山麓故名。山上北有泰山(东岳)庙、三圣宫,南有椒山祠、道统祠、双忠祠、凤台、超然台、超然书院讲堂、悬楼及文峰塔 (1936年地震倾斜,1938年拆除),山脚南有老君庙、张仙祠、三圣殿、七真殿、黑虎殿、雷祖殿、灵官殿及达摩洞、黑虎洞等。北有百子楼、武侯祠、关帝庙及圣母宫,再北为穆扶提拱北。从山脚至泰山庙有石阶,曲回处置小亭。岳麓最高峰有王韶墩与姜维墩,姜维墩相传为蜀将姜维伐魏围攻狄道时所筑。洮惠渠经山前北流而过。城东南约半里处有南城角寺,西南半里处有西城角寺,据考系古唐城遗迹。城西为洮河,原设浮桥一座,长40米,名永宁桥,长期以来,此桥为东西交通要道。桥西滨河处为西岩山,上有临川阁,俗名看河楼,楼后有佛寺。桥东南侧有河神祠(毁于清同治三年),昔为每年端午节群众迎八位官神时聚会之所。
三、城内寺、庙、庵、观
九寺:城内东北角广福巷广福寺、台子寺、宝塔寺、法轮寺和龙喜寺(同治动乱后仅存台子寺),正西粮食市安积寺,城西北角马拦巷乾经寺,关帝庙街(光明巷)报恩寺,南寺巷(重义巷)元觉寺(又称南寺)。
三观:隍庙巷(椒山街)九华观,南街北极观(俗名石碑观),关帝庙街万寿观。
九庙:原东城门附近的文庙,南城门附近的火神庙,西南城角西庙(又称山陕会馆)及药王庙,北街木祖巷木祖庙,隍庙巷府城隍庙及马王庙,关帝庙街关帝庙及县隍庙。
八殿一宫:东南西北各城门附近的财神殿,关帝庙街眼光殿,隍庙巷菩萨殿及罗真殿,健康街五瘟殿及痘母宫。
四庵:东、南、西、北四城门瓮城或附近的东庵、西庵、南庵、北庵。
五祠:北街张万纪祠,雍家巷雍焯祠、曹家巷普文华祠、隍庙巷昭忠祠,石桥街忠愍祠(杨椒山祠)。
五牌坊:东街杨氏乐善好施坊、官井巷(康庄路)孙氏门标烈行坊,北街曹家巷曹御史坊、新街裴氏节孝坊、东街市场口古卫门大牌坊。
一楼:城中心大什字财神楼(四街均从楼下穿过)。
一碑:南街北极观内的哥舒翰纪功碑,建于唐天宝八年,即公元749年,距今已1250年。
四、街道及建筑
1949年8月16日临洮解放时,城内除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及正西粮食市街,正南灰盐市街外,尚有市场街(广场路)、石桥街、线市街、新街四条小街及三十条小巷。各街道均狭窄,宽仅5米左右,大型卡车难于行驶,每逢降雨,泥泞不堪。居民房屋大多为旧式瓦土平房,楼房仅有仁爱大药房、馨兰香庄、春生老香庄、克明药房及三数家宅屋。其他房舍有粮食市街福盛社露天剧院一处,石桥街福音教堂一处(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
五、城内.工商贸易临洮城内手工业除原有私办华兴火柴厂外,还有黄烟、铁木器、药香、糖、酒、油、醋、粉条、纸炮等作坊多处及南郊砖瓦窑七处。商业店铺较著者有专营糕点副食的三兴昶、德盛张、谦益和,专营布匹批发的有厚致福、茂源泰,专营中药的有资义恒、万智堂,专营西药的有仁爱大药房、克明药房,专营百杂货的有协泰号、同一和、信义恒。较著名的饭馆有石桥街口的熙春楼,背斗巷的又一村,东大街的聚仙园。比较繁华的市面为东大街及大什字附近,主要商品为布匹、百货、日杂、药材、食品、瓜果、蔬菜等,粮食市街主要经营粮食、畜禽、药香、柴炭、山货等,隍庙巷主要经营木油漆家具,市场口街有茶园(说书)、理发馆、小吃等。
六、文化教育
1949年前,城区有临洮中学、临洮师范、临洮工业职业学校、临洮女子师范学校四所,城郊有临洗农业职业学校、临洗私立明德中学两所。完全小学有南校、北校、西校、养正、临师附小、新寺小学六所。有民众教育馆一所。
第二节城区建设
街道变迁
民国35年(1946年)扩展街道,将大什字财神楼拆迁至岳麓山东岩寺内,将府隍庙戏台南移,并拆除庙巷、新街、市场街口牌坊。民国36年(1947年),在城内铺砂填路,整修街道。1957-1958年,对东、南、北三街路面铺砂两次,并对部分地段予以扩修。1968年铺修街道沥青路面,由公路段、工交局、商业局、城关镇、城关公社等单位组成城市道路办公室,聘请兰州市市建公司技工两名,定西地区交通局技术员一名,并由3738驻军部队支援压路机;全县十一个公社各抽调200多人挖填路面,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拉砂备料。同年7月,正式测量施工,至11月基本结束。地区给建设投资13万元,当年支用9万多元,对东、南、北三条大街和灰盐市街扩宽填高,路面铺沥青,边沟用水泥块衬砌。1976年又扩宽粮食市街为12米,边沟用水泥块砌制。其后,又对广场街、椒山街、新街均铺修沥青路,延长粮食市街出西门外与临蒿公路衔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日趋繁荣,人流量及车流量急剧增加。1984年,北大街车流量每日为;机动车692辆(次),自行车为6645辆(次),人14200人(次);东大街车流量每日为:机动车338辆(次),自行车为5200辆(次),人9500人(次)。街道虽经扩展,仍不能适应发展耍求,’需再加宽。
城市贸易
五十年代,国营、集体商店主要分布于东大街、北大街、灰盐市及大什字口附近。在大跃进中,经合、并、转后,至六十年代,城区所剩商店极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城乡商品日渐繁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以从事商业经营;各企业单位设立门市部,各事业单位也多自筹资金开设待业青年商店,使店铺、摊点栉比相连,街道容量已不能满足市场贸易的需要。为此县工商局于1982年,在粮食市街设置个体成衣、农副小杂品及熟食市场,1984年在原潘家园子设置蔬菜、肉类市场,在西飞机场新辟竹木农具及部分农副产品等综合市场,在西桥头开辟粮油市场。八十年代前,从新街口至汽车站约1000米的路段,只有四家商店一个饭馆,至1985年,开设饭饰、商店、从事木器加工、小五金修理及摆零食、日杂、摊点者,不下百数十家。
城市下水道
临洗城区,原街巷路面低凹,.明沟窄浅,每逢天雨,水流满街,道路泥泞。1968年,拓宽街道,铺设柏油路面,衬砌流水明沟,洪水向西排往电渠。1981年,在南门外、新街、开挖排洪渠和泄洪道1000多米,在南、西、北城门外修建桥涵洞六座。1982年,为排出地毯,化工厂废水,于康庄路、西街埋设下水管道800米,但多数巷道,仍雨后泥泞,行路困难。1985年秋,县领导组织机关、单位、部队、居民、社员,对光明巷、文庙巷、健康街等七条巷道挖填铺砂,路面虽有所改善,但排水仍不畅通。
城市绿化
五十年代后期,政府提倡植树,使各机关、单位职工及居民,在街道、门前栽植树木,美化环境。七十年代,树已长成,至1985年累计植树9500株,花草面积3800平方米,街道绿化覆盖率达80%。
城市照明
1958年前,城区无电,居民大部用菜油、煤油灯,店铺、社团用马灯、汽灯。1959年,临洮第一座小水电站在西门北侧建成,机关、单位和部分居民使用电灯,东、南、北三条街设有路灯,无电历史从此结束。1976年7月,与刘家峡大电网并网。截止1985年,城区生产、照明用电户达4970户(一个电表为一户),占城区住户(含农业户)6130户的80%0同时,于九条街道安装125瓦路灯128盏,在主要交叉路口安装红色钠灯六盏,国家年支付电灯费9000元。
人民广场、田径运动场、岳麓
山公园
1950年前,大会或节日活动均在府隍庙戏场。1951年将府隍庙改为文化馆,旧戏台改建砖混结构新式戏台,改名人民广场。1981年,将广场台子拆迁至西郊旧飞机场东北部,建成砖木结构剧台,场地面积扩大为96.85亩。1982年后,除每年在此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外,其他大型集会也在此举行。
1975年,在西飞机场西侧开辟田径运动场一处,设立体校一所。
岳麓山景物,因年久失修,道路、亭台、庙宇等损毁严重,群众深为惋惜。为提高人民文化生活,由县政协负责,组建"修建岳麓山公园理事会",依靠群众力量和多方集资,于1985年8月1日动工,修建亭台、道路。同年,省上又拨专款,在山上修建"甘南农民起义烈士纪念碑" 一座。街道卫生
城区卫生面貌历来较差,1953年始成立临洮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专管卫生工作。1958年,全县人人讲卫生,村村保清洁的新风已初步形成。但因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生工作无人负责,街道又现脏乱,县政府决定组织四人清洁队,每天早晚清扫街道,但效果不大。1982年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除动员全民外,又将四人清洁队扩大为八人,并配备小型柴油机车一辆,人力车两辆,街道各单位及居民门前,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责任制,全年支付各种卫生费5300元。
街道建设
城镇企事业单位公用房屋1958年,在北斗巷街新建电影院,影场面积736平方米,座位1000个;在粮食市街建立剧院,剧场面积1056平方米,座位1204个;在北大街建砖木结构三层楼招待所一幢,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1980年前后,城区企事业单位建楼房20余幢,其中规模较大者如地毯厂,有职工744人,厂址面积11857平方米,建筑面积8848平方米,有砖混结构三层车间大楼二幢,面积共2400平方米。1983年,县人民银行和县农业银行又分别建1500和1232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大楼各一憧。截止1985年,城区54个单位共建楼房76幢,建筑面积60255平方米。三十多年来,机关单位公用房屋建设变化很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很快。建房地皮主要来源是占用原有的公产、庙产,或征用及购买部分地皮。
公用住房临洮是农村城市,县城私房较多。五十年代,居民住房无困难,国家对城市住宅建设,未予正式安排。六十年代前期,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扩建公用办公房屋较多,后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和财政经费的限制,公有住宅建筑骤减。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定西地区计划委员会,始拨给县民政局一笔转业干部建房费,于司晨巷、刘家巷、文庙巷等处,分散建造住宅。1979年后,县财政局每年拨款修建少量公有住宅,安排职工家属。至1981年,财政局移交城建局房管部门公产平房总计358间,计4765平方米,安排住户52户。以后县政府每年给城建局拨款统建楼房,至1985年,已建成两层传混结构楼四幢,面积共约2312平方米,安排职工居民50户。1982-1983年,用省民政厅拨转业干部建房补助款,建土木结构瓦平房35间(计540平方米),安排家属8户。同时,在纠正干部职工建房分房不正之风中,折价归公收回平房70间(计843平方米),安排居民12户,在新收回基地上公建土木结构平房51间(计590平方米),安排居民8户。1982年以来,给离休老干部和在职干部新建住房118间(计1576平方米),安排住户38户。
另外,1980—1985年,县级企、事业25个单位,给职工家属修建住宅(不含城建局建房)楼房14幢
(计11072平方米),平房952间(计10913平方米),安排家属402户。
私人住房1981年,政府为减轻国家负担,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在清理公产基础上,经本人申请,县上审批,给部分职工从城区零散公地及城台、西郊划给地皮,由职工自筹资金修建私房。截止1985年,共划地34亩,有104户修建平房728间(计8736平方米),由财政局按月收缴地皮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区有居民与农户约2000多户,有房户约占80%,多为旧式瓦土平房。但三十多年,原有房屋日趋破旧,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新建、翻修房屋户不断增加,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职工收入增加,农民逐步富裕,人们为改善居住条件,兴起建房热潮,截止1985年,城区共有6594户(其中居民4276户、农户2318户),除去住公房1320户外,其余5274户中,盖新房者约占79%。且自1983年开始,新建住宅中有砖混结构楼房30幢。
私房改造
1959年11月1日,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关于对城市私人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情况和意见的通知》中,"关于改造起点问题,凡未进行改造的县(市),仍应遵照1958年8月22日省委批转省人委党组的报告中规定的起点执行"的精神,1960年2月10日,临洗县成立私房改造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按居民居住情况分为五片,每片成立七人领导小组,分组包干,经过宣传政策,丈量登记,审查批准,历时五十天,进行私房改造工作。时城区共有居民2573户,有私房的共2403户。出租房屋在50平方米以上,作为被改造的户有978户,占城市居民总户数的38%,被改造房屋面积为152492平方米。
城市私房改造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改造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改造期间,由于领导无经验而未安排试点,以及执行政策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错改了部分房屋,给房改工作带来较大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因部分房主有反映,主管单位商业局采取个别调查重点解决的办法,在1961年及1962年先后退房217户,计1157间,但仍反映强烈。1963年,县委决定结合城市社员对城区房改工作进行复查,1963年冬至1964年春,对十一个居委会复查完七个半(所余三个半,因社教停止未进行),共复查670户,改造房屋8971间中,退房355户,共3156间,占改造房屋数的35.18%。但至1968年,县革委生产指挥部又以(68)114号文件通知,将1964年复查退回的改造房屋,原则上一律收回,据此精神,共收回69户房屋336间(计4266平方米),其余因房主已住用或拆迁而未能收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又来信来访,要求落实房屋政策。1981年元月,县上组织工作组对805户原改造房主(含1964年复查后的736户和文化大革命中收回房屋的69户)又进行复查落实,至同年11月20日审批定案,在805户中退房432户,计2343间(29701平方米)和原改不变户373户,使私改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第三章乡镇建设
第一节集镇建设
临洮在1949年前,大集镇有新添、窑店、衙下、辛店、站滩、漫洼、太石等处,集市贸易虽有发展,但无显著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新辟上营、连湾、塔湾、康家集、三甲、褚家寨子、玉井、北二十铺、巴下、康家崖、东四十铺、苟家滩等集镇。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大小集镇21个。现将衙下、新添集镇简介如下:
衙下集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靠近寺洼文化发源地寺洼山,现为衙下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中心,也是全县农、副、畜产及木材等商品集散地的区域性中心集镇之一。按农历一、四、七日逢集,每月九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衙下集是临康乡公所所在地,住户不到百家,土房占95%,西犬街长约150米,宽4米,北街约长60米,宽4米,南街长约100米,宽5米,每逢集日约有八九百人,镇内有寺洼山小学及私人药铺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紫松区公所。1952年,在衙下设立供销、金融、税务、粮食、邮电、医疗等基层企事业机构。1969年以来,对街道扩建中,延长南街150米,为粮食、生猪、山货等市场。贸易旺季上市人次约达8000多人次,平常集日亦不下3000人次,集上有摊贩100多户,贸易品种200多种,成交总额达8000多元(不计国营、集体商业)。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国家基层企、事业单位及公有房屋建设,亦有所增加。截止1985年底,衙下集有供销社、营业所、粮管所、邮电所、卫生院等25个单位。其中自建公房者21个,计占地91468平方米(137亩),房屋总建筑面积18815平方米。
新添镇现为新添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8公里,甘川公路纵贯集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好。早在清乾隆时,新添已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历来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县北部最大集市贸易地,按农历二、五、八逢集,每月九集。镇为南北走向长街。1949年前,旧街长一华里,宽10米,另有七条小巷道,共有人家300多户,房屋1500多间。每逢集日,峡口、上营、好水、改河、辛店、城关、三甲、广河、康乐等地的粮食、油料及农副土特产品,多在此出售。集镇附近一带出产黄烟,镇上有7家黄烟作坊,成品远销碧口、中坝。下街有糖厂1处及熬糖户20多家,饮食业7家,中药房7家,私人诊所6处,有小学两所学生4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6年将街道延长为3华里,扩宽为10米,铺为柏油路面。县供销社建瓦平房门市部5处,新添乡政府建砖混结构两层楼约400平方米,农业银行新添营业所新建砖混结构楼房约410平方米。1985年,供销社又建造700平方米的两层贸易大楼一幢。镇上有乡办企业小型加工厂、建筑工程队、砖瓦厂、农具厂和石灰厂等,年产值达120万元。有从事修理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小手工业及经营其他小摊者117户,商品达200多种,每集成交额4万余元。上市人数淡季每集6000多人次,旺季达16000人次。有省、县派出单位和乡级单位20个,共有楼房4幢及大小瓦平房877间(总计21644平方米)。有小学两所,中学一所。
临洮县集镇建设概况简表第二节农村住房建设
临洮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村庄,多以姓氏为庄名,聚族而居。其在住房建设方面,以一家一户为主,院落以正方形井合院的形式出现,占地约三、五分。地富庄院,则不同于一般,占地二、三亩或更多,屋架有虎座、二袱等,以北房三间为上房,东西二面有陪房,南房亦作来客住宿之所,98%以上为松木砖瓦结构。贫农住房形式,多为一挑檐、安重亭等,也以北房为上房,但95%以上是杂木结构土平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住房建设发展很快。根据对全县不同类型地区的玉井乡四甲村(南乡川区)、辛店乡裴家湾村(北乡川区)、连湾乡缪家山村(东部山区)和上营乡下营村(北部山区)四个中心村的调查:四甲村和裴家湾村在1949年共有163户909人,居住瓦房120间,土房1085间,瓦房占土房总数的11・06%;下营村及缪家山村,在1949年共有75户417人,居住瓦房10间,土房503间.瓦房占土房总数的1.99%。但在1985年的时候,四个村的住房情况有了显著的变化:四甲村和裴家湾村共有439户(户增2.7倍),2042人,行瓦房1251间,土房1387间,瓦房占土房总数的90.19%;缪家山村和下营村共有218户(户增2.9倍),1061人,有瓦房288间,土房1209间,瓦房占土房总数的23.82%。川区瓦房比山区多,如将前后综合比较,1949年前四个村共有238户1326人,住瓦房130间,上房1364间,瓦房占土房总数的8.19%,在1985年四个村共657户3103人,有瓦房1539间,土房2596间,瓦房占土房总数的59.28%。
第三节农房建设管理
解放前,因土地私有,农民建房,有权自由选择。解放后,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建房是由用户申请,经小队、大队讨论,然后由乡(公社)转县上审批。县人民政府规定:新宅基每户用地,川区二分五至三分,山区三分至三分五。由于对农房建设管理不严,在大块地划宅基或不经审批在自留地建房,以及占公地或侵占道路等情况时有出现。1981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后,1982年县政府即予纠正,并决定暂停市批宅基地。
1983年,中央第一号文件指出:"农民逐步富裕以后,适当改变居住条件是好事,但要做好规划,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为解决建房不令理,贯彻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土地起见,1984年6月,县上举办村镇规划训练班,在玉井乡店子街村和建宁乡烟房堡村试点后,全面开展了村镇规划工作。至1985年底,完成10个集镇和23个乡政府所在地的131个中心村的规划任务;对320个基层村,绘制了现状图、规划图及说明书, 对752个基层村,完成登记工作。第四章环境保护
临洗是农村城市,工业污染源很少,因此政府对环境保护一直未引起重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企、事业单位的增多,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锅炉烟尘等有害物质,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人民健康的情况下,1984年12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临洮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并将城乡建设管理局改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4月,对城区48个企业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已建立环境保护档案的有23个单位。对属于重点污染源的单位,如县医院、地毯厂、化工厂、皮毛厂、糖厂等核实了基本情况,并从第四季度起, 对上述五单位开征排污费。8月份除通知全县要减少噪音污染,机动车辆要用低音喇叭外,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新建、改建、扩建单位开始进行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审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