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分布规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土壤分布规律
分类号: S151
页数: 2
页码: 138-139
摘要: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亟为显著。这些因素的规律性,导致了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全县土壤分布,具有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临洮县 土壤 土壤分布

内容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亟为显著。这些因素的规律性,导致了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全县土壤分布,具有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一、水平地带性
  土壤的水平分布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它主要受水热条件所制约。一般植物生长量和农作物产量与气温高低成正相关,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与降水量成正相关,与气温高低成负相关。
  临洮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气温则由南向北递增,从而有机质的含量也由南向北递减。
  土壤的分布,与气候、植被分布相一致,呈纬度地带性,由南向北呈带状分布,依次为黑垆土类的水川黑麻土、水川麻土、水川黄麻土到灰钙土类的水川白土。
  经度地带性,是土壤东西向的水平变化,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成土过程的影响,它以洮河为中心,在洮河谷地向东向西依次为砂土、漏砂土、麻土、黄麻土,距离河床越近,成土时间越短,土质越薄,肥力越低。经度地带性因受各支流洪积、冲积物的干扰。有时遭到破坏,洪积物与河流冲积物交织在一起,红土和红麻土不规则的分布在洮河谷地。
  二、垂直地带性
  在马啣山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使植被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从而导致了土壤的垂直带谱。高山草甸土分布于马啣山3500米以上。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3000-3500米之间,向下依次为黑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等。由马啣山顶到五户乡龚家大庄一线,由山顶到龚家大庄,土壤依次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黑土、山地黄绵土、水川红麻土、灰钙土。
  三、地域分布
  地域性土壤位于地带性土壤之内,受小地形、水热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土壤在较小范围内呈现规律性的分布。1,同一山地,阳山、阴山、东坡、西坡土壤各不相同。这是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引起的。2,同一冲积扇,上、中、下部土壤分布不同。这是由于地形和流水的沉积作用所造成。3, 土壤肥力以居民点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在山区,往往形成以居民点为核心的同心圆的肥力特点。这是人为活动形成的。因为距居民点越近,送粪就越方便,施肥就较多。边远山区、高山地带送粪困难,多以烧生灰为肥料,土壤肥力自然就较低。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