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影响临洮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该地的太阳辐射、地理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的性质、地势的高低、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等。其他如日地距离、地轴倾斜、地球自转速度等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数字的天文参数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变动很小,故在记述中不予涉及。
地理纬度与太阳辐射临洮位于北纬35。03′42〃—35。56′46〃之间,这决定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昼夜的长短,从而决定了太阳辐射的收支情况。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多少,取决于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大气透明度和云量、下垫面的反射率等,.临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30千卡/厘米2•年,这个数字是计算得来,已经包括了大气和云层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但没有包括地面的反射作用,所以临洮地面实际吸收的辐射量还要减去临洮地面反射的部分的23%,而为100千卡/厘米²•年,这个数值高于秦岭以南,而低于内蒙、青、藏等地。
临洮各地二分二至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临洮天亮天黑与昼长夜长时间(记录年代:1982年)
太阳的有效辐射是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距。临洮年平均太阳有效辐射为45千卡/厘米²•年,也是大于秦岭以南而小于内蒙、青、藏。
地面辐射平衡是地面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放出的有效辐射量的差值,临洗全年辐射平衡为45千卡/厘米²•年,地面辐射为正值,说明收入大于支出,地面将把多余的热量输送给大气,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决定地面温度的高低,除辐射平衡外,还有地面与大气,地面与地下土壤热量的交换。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形式主要为潜热交换和湍流交换。这两种形式都同临洮地面性质有密切关系。由于临洮水域面积小,降水少,故年平均蒸发耗热为20千卡/司米2²•年,低于我国东南部,而高于青、藏和新疆。冬季,临洮蒸发耗热凡乎为零。临洮湍流交换为26千卡/厘米²•年,一般在夏季湍流热交换值最大,冬季湍流热交换值最小。
地面同土壤之间的热量交换数量很小,在1000卡/厘米²•年以下。一月份地面与土壤的热交换为负值,即地面从地下深层获取热量。七月份地面与土壤的交换热为正值。即地面热量向地下深层传送。
大气环流本县地处行星风带的东西风过渡地带,随着行星风带冬、夏的南、北移动,各种天气系统也随之变化。但是由于东亚季风的影响,使上述行星风带遭到破坏,使本县天气气候变得更加复杂。
冬季,高空行星锋区分为两支,南支在青藏高原以南,北支在较高的纬度上。甘肃经常处于高原北部的因地形和热力作用造成的暖高脊的前部,盛行偏西北风,地面上比较稳定的冷高压控制,使本县多晴朗天气。地面上冷高压主要随高空脊前的冷平流分三条路线侵入:(1)极地:自新地岛经巴尔喀什湖、北疆侵入甘肃。(2)超极地:自蒙古南下,侵入甘肃。(3)西方:由里海经新疆、青海侵入甘肃。其中(1)、(3)型可越过乌鞘岭,翻过马啣山、七道梁,对临洗天气影响最大,侵入时往往形成寒潮或明显的降温和大风。
夏季,南支锋区北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原上亦由青藏高压控制,高空锋区偏北,多小股冷空气活动,它表现为由青海侵入的高空槽脊活动,地面有冷锋东移或由河西侵入。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其前部西南气流和高原夏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给本县带来降水天气。活动在青藏高原低层的低涡和高原切变线配合东移,给本区也带来了较多的降水。
春季,(3)型冷空气的活动对本区影响较大,由于它含水汽少,带来了干燥、多风的天气。秋季天气适中。
地形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对气候有较大的影响。临洮与岷县、兰州虽一山之隔,而降水量明显不同,临洗降水量大于兰州而小于岷县。这由于山地向海的迎风侧水汽多于背风侧所致。临洗夏季气温低于兰州高于岷县,冬季气温低于兰州和岷县。
临洮及其临区的降水置及气温
临洗年降水量较东部、南部临区为多,这因为本区东南部与西南部有许多峡谷,大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皆可沿这些谷地深入到达本区,造成较多的降水。海陆位置临洮深居内陆,距降水的主要源地海洋遥远,北冰洋距本区5000公里,其间又有阿尔泰山、天山等的阻隔,水汽难以到达。大西洋距本区更远,在万里以上,其间亦有高山、高原阻挡,水汽难以来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距临洮较近,也有1700-2000公里,是本区主要的降水来源,然而沿途也有秦岭、横断山等层层叠障,水汽经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不断减少,到达本区亦是强弩之末,这是本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本区受两洋水汽和青藏高原的影响,以及局部小地形的作用,因此降水比临区较多,如下表。
临洮及临区降水量(毫米)
植被本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1.2%,草被不良,地面蓄水能力差,空气湿度不大,是本区北部降水量少的根本原因。光山秃岭,夏季增温快,易引起空气猛烈对流。往往造成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第二节光照
太阳光和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必需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临洮太阳辐射量全年为139.7589千卡/平方厘米•年,辐射强度大,能满足农作物各发育期对辐射强度的要求。六月最大,为15.8991千卡/平方厘米•月,十二月最小,为7.4156千卡/平方厘米•月。从季节分配来看,春季占29%,可以促进冬小麦的返青、分蘖、拔节。夏季占33%,对冬播和早春播种的作物的抽穗、开花、受粉、灌浆、成熟十分有利。秋季占20%,而且由初秋到晚秋,迅速降低,对秋季作物玉米等的成熟十分不利。冬季最低,占17%,这时大面积农田皆处于休闲状态,影响不大。越冬作物缓慢生长的≥0℃时的辐射量为111.2242千卡/平方厘米,喜温作物开始生长的≥10℃至≤10℃时的辐射量为73.8099千卡/平方厘米,分别占79.58%和52.81%。光能资源较为充足。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的太阳辐射,叫生理辐射。它一般只吸收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的可见光线部分,约占太阳总辐射的50%。临洮全年生理辐射量为69.3797千卡/平方厘米•年。全年中≥0℃的生理辐射量为55.612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80.1%。夏季作物生长期≥0℃到成熟时的生理辐射量为33.01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47.58%,秋季作物≥10℃至≤1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36.905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53.19%,复种作物播种至≤10℃时的生理辐射量为13.232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19,07%,在夏季作物与秋季作物生长期间比例大,这时气温高,雨量多,对带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临洮太阳总辐射量和生理福射量单位:卡/cm2•月(年)
临洮作物生长季太阳总辐射量和生理辐射量单位:卡/cm ²
日照不只直接影响着气候,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本县太阳光照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379小时,最多达2805.1小时(1956年),最小为2150.2小时(1975年)。从各月分配来看,六月最多,为235.6小时,九月最少,为167.8小时。在空间分布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春占26,2%,夏占28,2%,秋占21.6%,冬占24.0%,其中以夏、春较多,秋季较少。日照百分率全年为55%,最大为63%(1956年),最小为49%(1975年),说明本县常年多晴朗天气。在季节分配上,以冬季最大,这是极地大陆气团冬季笼罩本区的结果。春、夏、秋相差无几,以秋季较少,这是九月份多阴雨天气所致。由上可以看出,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日照百分率最大值则出现于冬季,二者不相一致,是由于冬夏昼夜长短相差太大形成的。
临洮累年各月日照射数和日照百分率(记录年代:1954-1980年)
临洮四季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第三节气温
本区面积虽然不大,由于地势南高北低,洗河谷地与四周山地高差显著,因而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虽在夏季,.马啣山顶仍出现10℃上下的低温,在其阴坡,终年有冻土层存在。由于气温的差异,就导致了农作物和植被等分布的差异。
一、气温的分布(一)一月平均气温一月份是全县最冷的,月份。东北部的马啣)山地区和南部的南屏山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12℃以下,马啣山顶可达-16℃以下的低温,是全县的冷极。其他广大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8℃--10℃之间。洮河谷地区在-6.6℃-8.0℃ 之间。全区普遍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平均气温偏低3℃-13℃,十分寒冷。这不但由本区位于北方冷空气南下要冲,而且位于青藏高原东沿,加之地势较高所致。
(二)四月平均气温四月份气温普遍迅速回升,比三月份上升5.7℃,除马啣山区局部地区外,全县气温均在0℃以上。山区平均气温普遍在6℃左右,洮河谷地平均气温可达8。一10℃,与同纬度地区,气温偏差较小,仅1°—5℃,因为此时大陆普遍迅速增温。
(三)七月平均气温七月是本县全年气温最高的一月,除山地气温较低,为10℃一12℃外,大部地区,气温在16℃一20℃。这时降水也多,夜雨占有相当的比例,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太石以北到红旗一带,形成一个高温区,适于种植水稻。七月气温与同纬度相比,仍低3°-10℃,这不仅由于本区地势较高,而且还与洮河水面的蒸发,消耗了相当的热量有关。
临洮与同纬度地区平均气温的比较
(四)十月平均气温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从九月开始气温迅速下降,急骤的向冬季过渡,如九月份比八月份低4.8℃,十月份比九月份低5.8℃,十一月份比十月份低6.8℃。强劲的冷空气一夜之间就可使绿叶干枯而迅速脱落。这时大部地区气温在4°一8℃之间,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由冷空气的频繁入侵,本区仍比同纬度东部地区气温低2。—8℃。
(五)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表示本县总的冷热程度。本县年平均气温不高,大部地区,在4。一8。之间,它不但比同纬度东部地区低2。—2.2℃,而且低于其北部的兰州2.1℃,如兰州年平均气温为9.1℃,而临洮则为7.0℃。这主要由于地势较高形成。在马啣山3500公尺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有永久冻土层存在。
二、积温和冷热日数
积温对于规划我县作物熟制、搭配茬口和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以便更大限度的利用我县热量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临洮各月平均气温(℃)
记录年代:1953-1983年
本县≥0℃积温为3089.2℃,始于3月7日,终于11月15日,达254.8日。在此期间,大地解冻,草木萌发,可保证一年一度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科学的、合理的倒茬、套种,复种指数则可达200%—300%。全年日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的日数为150.6日(5月4日—10月1日),≥0℃的积温为2415.8℃,它说明我区属中温带,农作物应以一年一熟的春小麦、蚕豆、豌豆、胡麻、洋芋等为主,但是只要我们掌握好夏季气温较高的有利条件,仍可使冬小麦、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而获得高额产量。
各级热日的界限温度是最高气温≥30℃、≥35℃和≥40℃。由于日最高气温≥30℃的日子一般比较炎热,如果相对湿度也高,那就更闷热难熬。临洮没有最高气温≥40℃的日子,最高气温≥30℃的热日为4.8日,加之相对湿度小,所以临洮夏季不热,气候宜人,最高气温≥35℃的热日,为0.1日,说明十年才能出现一日,其影响程度不大。
各级冷日的界限温度最低气温≤0℃、≤-10℃、≤-20℃、≤-30℃和≤-40℃。临洮没有最低气温≤-30℃、≤-40℃的严寒日子。一天中最低气温低于O℃,地面就会出现霜冻或冰冻现象。本县最低气温≤0℃的冷日为195.7日,说明寒冷时间较长,达半年以上。最低气温≤-10℃和W-20℃的冷日不多,分别为55.6日和30.6日,说明严寒的时间也不长。
三、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季节和大陆度
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现采用我国气候学家张宝堃
先生用候均温为指标,来划分四季,即候温大于22℃为夏季,小于10℃为冬季,介于10°一22℃之间为春、秋。按此方法划分的结果,临洮没有夏季,春、秋相连,春始于4月21日,秋终于10月7日,春、秋长17℃,七月气温最高为18.5℃,七月以前各月气温迅速上升,七月以后各月气温迅速下降,四月平均气温大于十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为34.6℃(1966年6月20日)。冬季始于10月8日,终于4月20日,冬长195日,达半年之久,绝对最低气温为-29.6℃ (1955年1月6日),冬季漫长而寒冷。
临洮各月气温平均日较差和最大日较差(℃)
(记录年代:1963-1979年)
气温平均日较差介于11.3℃一14.3℃之间,年平均日较差为13.0℃,以四月最大,十一月最小,各月最大日较差达21.2°一28.29°日较差大,对瓜果、甜菜含糖量的积累非常有利。平均年较差为28.7℃。
大陆度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所受陆地影响程度的量数,现用波兰学者焦金斯基的大陆度公式;式中K为大陆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T为当地气温年较差。计算结果K>50为大陆性气候,K<50为海洋性气候。临洮大陆度为63.9℃,气温日较差在11℃以上,年较差达28℃,春温高于秋温,是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第四节地温和冻土
地温是地面温度和地内温度的总称。地温的高低和冻土的深度,对农业和工业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临洮平均地面温度与气温之差(℃)
记录年代:1956-1980年
临洮平均最高、最低地面温度和极端最高、最低地面温度(℃)临洮各种深度地温(℃)
记录年代:1956-1980年
临洮最大冻土深度(厘米)
记录年代:1957-1980年
临洮冻土冻结和解冻日期
记录年代:1957-1980年
临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0.1℃。一月份最低,为-6.0℃。三月以后地温迅速上升,四月份为13.l℃,七月份最高为23.2℃,高温期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入秋以后地温很快下降,10月份为9.8℃,地面温度和气温之差都是正值,差值在1.2-5.7之间,热量由地面输往大气。十二月差值最小为1.2℃,六月差值最大为5.7℃。这说明差值的大小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一般的讲,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差值夏季比冬季大,秋季比春季大,干季比雨季大,极端最高地温达65.9℃,极端最低地温为 -29.1C。极差达95℃,远远大于气温的变化幅度。
地内温度的垂直变化各月不同。临洮地面和地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温度变化的规律:2月份地下各级深度的温度几乎与地面相等,温度垂直变化不大,比地面约高0.5℃,5厘米以下到20厘米,地温几乎相等。十二月和一月由地面到地下地温逐渐增高,地面到5厘米深处,约增高2.3℃—3.8℃,5厘米到20厘米每深5厘米约增温0.4℃。三月到十一月,地下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降。5厘米深度比地面温度低0.7℃—1.3℃,5厘米到20厘米,每深5厘米地温降低0.21℃。三月份5厘米深处温度是5.4℃,春小麦、各种蔬菜已可在三月份播种,玉米、洋芋可在四月上旬播种,冬小麦在幼苗期虽能抵抗 -15°--20℃的低温,但我县地面极端最低气温可出现-29.1℃的低温,大部地区冬小麦越冬有一定困难,所以冬小麦播种面积不大,仅限于冬季地温较高的洮河谷地。
临洮最大冻土深度可达82厘米。10厘米深度最早冻结始于11月8日,最晚解冻为3月8日,冻结时间长121日;30厘米深度最早冻结始于12月5日,最晚解冻结为3月21日,冻结时间长107日。地下冻结时间长,影响工程建设的施工。
第五节降水
临洮全县百分之七十的面积,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往往"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春旱"、"伏旱"连年发生,它严重的影响着本县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一、降水量和降水日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在310毫米到760毫米之间,中铺、红旗一带降水仅310多毫米,由于此处多为低矮的丘陵,地势平坦开阔,水汽不易上升凝结,成为全县降水最少的地方。400毫米等雨线经何家山、马家山南向东延伸,大致沿马啣山2400米等高线越过柳林沟,经药芨滩、大庙湾、樊家岭、大坪、到孙梁家。400毫米等雨线以内,为干旱地区。巴下、中铺、红旗三角地带,降水仅300毫米左右。为了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当地劳动人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创造了保墒、保温的“砂田”,对农作物的稳产、高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00毫米等雨线在马啣山地区,大致和2400-2500米等高线相一致。在此高度以上,降水虽多,但气温较低,宜于种植饲草和林木。农作物只能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豌豆、燕麦、蚕豆等,更适宜于蒜苗的栽培。马啣山海拔2300米,为最大降水高度,在此高度以上,降水量随高度而递减。
洮河谷地500毫米等雨线在东峪沟到边家湾一线。此线以南,则属于半湿润气候。潘家集到南屏山以南的狭小区域,年降水在700毫米以上,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气候湿润。
在400—500毫米等雨线之间,则属于半干早气候,蒸发量大,地势起伏不平,难以发展灌溉业,加上水土流失严重,给发展农业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总的看来,临洮降水变率大,四季分配不均。临洮平均雨量变率为17.9%,最大雨量变率达41.8%,这远比华北各地为大,就是在西北地区也算较大了。最多年份降水量为最少年份的二倍多。如最多年雨量为801.5毫米(1979年),最少年雨量仅369.0毫米(1942年)。月际变化更为突出,从各月平均降水变化看,8月份降水为12月的56倍,极端月际变化则相差200多倍,各月分配极不均匀。从季节分配看,夏季最多,占54%,秋季次之,占24%,春季占20.1%,冬季极少,仅占1.9%。
临洮四季降水量(毫米)
临洮年平均降水日数不多,为108.6日,这与降水较少是一致的。降水日的季节分配,以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临洮平均降水日数(降水量≥0.1毫米日数)
降水日的年际变化较大,从1971—1980年的资料来看,最多一年的降水日为120日 (1976年),最少一年只有89日(1971年)。
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33.1日,在一年中平均11.1日才能出现一次,日降水量≥10.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17.5日,平均21日才能出现一次;日降水量225.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3.6日,平均101日才能出现一次,可见全年出现透雨的机会是很少的,仅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日降水量250.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0.4日,说明平均两年半才能一遇。日降水量≥100.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0.1日,说明十年可能出现一天。
临洮年均各级降水强度
历年各月最长连续降水日出现在1976年7月28日到8月8日,长达12日,降水量达150.9毫米。历年各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发生在冬、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发生在1964年12月3日到1965年2月20日,长达80日,这对冬小麦越冬和春小麦的播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临洮各月降水日数
临洮各月平均降水量和降水量系数
二、雨季与干季
从降水的季节分配虽然可以看出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还不十分明显。为了进一步显示临洮降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现以旬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上的连续日期为雨季,现以旬降水量小于15.0毫米的连续日期为干季,临洮全年可以分为湿季和干季。雨季从四月下旬开始,十月上旬结束,其持续时间为173日,降水达485.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86%, 降水正常,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作物需要,但由于蒸发量大、地表径流大、雨量变率大,在雨季仍可发生初夏旱、伏旱和秋旱。
干季从十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翌年四月中旬,时间长达192天,降水仅79.3毫米,占全年降水14%,平均每日降水只有0.4毫米,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尤其在3-4月,降水很少,有时竟长期无滴水,春早撅繁发生,对全县春播农作物和夏田作物的临洮县各地年、月降水量
单位:毫米生长影响很大。
三、昼雨和夜雨
一年四季降水,多少不同,一日24小时的降水量分配也不一样。一般降水的日变化可分为昼雨型、夜雨型和昼夜双峰型。
临洮降水属于昼夜双峰型。白天降水高峰在15时以后,夜间降水高峰出现在22时以后。这是由于洗河谷地的地形特点形成的。洮河谷地是一盆地形谷地,谷底海拔1800—1900米,四周群山环绕,海拔在2500—3000米左右。盆地内部白天迅速增热,不易散失,气温很高,14时以后空气强烈对流,由于形成降水的过程还要一定时间,所以降水高峰出现在15时以后,常以雷雨形式出现,有时并伴随有冰雹、大风。
夜间,四周山地迅速冷却,向盆地下沉,尤其是西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冷空气势力较强,它侵入时将盆地内部的热空气抬升,而形成降水,在22时以后形成高峰。一般来势较猛,多形成较长时间的雷雨,常伴有大规模的冰雹。雷雨发展过程十分有趣,傍晚来临晚,首先碰到由于洮河水汽蒸发而形成的"空中长城"的阻拦,使其停滞在洮河西部,雷电交加,降水来临,10—30分钟后,冷气流冲破洮河"空中长城",进入东部,这时又受马啣山冷空气的阻挡,迫使其向临洮东南方向移动,这时洮河东岸雷电交加,降水来临,并慢慢向东南方向发展。
临洮降水日变化虽然为昼夜双峰型,但以夜雨为主,每年5—9月平均降水量夜雨占58%,昼雨占42%。8月份夜雨最多,达64%。5月份最少,也占53%。夜雨较多是因为洮河谷地空气中水汽较多,稍受抬升,就可冷凝致雨,夜雨可以减少蒸发,增加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而白天晴朗,光照充分,气温较高,这些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临洮5-7月降水昼夜分配表
记录年代:1971-1985年
第六节气压和风
临洮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边坡地区,受高原地形的影响,天气系统和风常有明显的高原季风特征和季节变化,年平均气压为810.9毫巴,马啣山气压,约588毫巴,红旗乡一带,气压最高约826.9毫巴。临洮县各地月平均气压(毫巴)
记录年代:1955-1980年气压的年变化,秋季高,夏季低。平均最高值出现在11月,为815.4毫巴,最高达817.4毫巴。平均最低值是7月,为806.7毫巴,最低为804.9毫巴。
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地面上因气温分布的不同所引起气压分布的差异,是产生风的根本原因。风向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
冬季,临洗在强大的大陆冷高气压的影响下,多吹偏北风,如一月份北风频率占9%,东北风频率占8%。这时本区因处于从极地南下的大陆冷气团前部,风力较小,平均风速为0.9—1.4米/秒。寒潮入侵时风力增强,一般可达5-7米/秒(和风),最大可达13米/秒。由此可见,冬季风力微弱,静风频率大,占41%-52%。
春季,极地大陆气团偏北,本区处其边缘地带,风向多变,以偏东风和偏北风为主。如四月份东风频率占14%,东北风频率占8%。这时风力较冬季稍强,平均风速为1.6-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2—15米/秒,由于这时地面比较干燥,往往尘土飞扬,使能见度变得很差。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大大增强并西伸北抬,同时印度季风开始活跃,使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汽流从偏南方面经四川盆地,进入临洮,这就是夏季风。夏季风以偏南风为主,如七月份东南风和南风频率各为7%,其次为东风,其频率为6%,平均风速不大,为1.2-1.3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15米/秒,但这时雨水较多,土壤疏松,固着力不大,一般树木枝叶茂盛,"头重脚轻",往往使树木腰折或拔根而倒,使玉米、小麦等作物倒伏,造成一定的灾害。
秋季,极地大陆气团开始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南退,偏南气流势力减退,本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风力比夏季小,平均风速为1.0-1.1米/秒,最大风速仅9一12米/秒,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如十月份北风和东风频率各占6%,十一月份北风和东北风频率各占8%,秋季东风频率明显增多,九月达9%,十月、十一月各为8%。
全年平均风速不大,为1.3米/秒。全年最大风速达15米/秒,风向东北偏东。全年以东风频率最大可达9%,次为东北风,可达7%。由此可见排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在城区西南建厂较为理想。
洗河的较大支流如东峪沟、大碧河、三岔河,山谷风夏季表现得十分明显,冬季较弱,白天风由谷口吹入谷内,夜间风由谷内吹向谷口,风向交替时间一般在17时以后。大碧河上游的石晶峡,是临洮的"风箱",昼夜风力较强,风力资料丰富,可建立风磨和小型风力发电站。
焚风(热风)发生在三甲乡一带。它是从南屏山吹来的热燥风,可使农作物凋枯,使腊熟期的小麦青枇而严重减产。
第七节灾害性天气和气候
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寒潮、大风、干热风等天气现象,常常给生产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或破坏,并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气象上一般称它为灾害性天气。对临洮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为害最大的主要灾害是干旱、冰雹、霜冻和暴雨。大风、寒潮、干热风等出现的频率较少,有的仅限于局部地区,为害较小。
一、干旱
临洮百分之七十的面积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早气候,加上降水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以及年际变化大、地表径流大、蒸发量大等因素,使临洗干旱十分严重。对农业生产来说,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量不一样,从而不同季节的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这样按季节可以分为春旱、初夏早、伏旱、秋旱、冬旱。临洮虽然冬旱发生次数较多,持续时间也较长,但冬季大地封冻,越冬作物已停止生长,对其影响不大,故不予叙述。
临洮县的干旱及其频率
从各种旱灾发生的频率看,春旱为24%,初夏早为28.6%、伏早为30.4%、秋早为17%,以伏旱出现机会最多,秋早出现机会最少。从对农业的影响来看,春旱最为严重,往往影响春播作物的出苗和冬播作物的生长发育。
总的说来,临洮干旱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从空间分布看,愈向北部,干旱愈趋严重,东峪沟以北山区干旱比川区严重。第二,从时间上看,春旱较秋早严重,长年干旱较间歇干旱严重。如1926—1934年连续干旱9年,1937年—1939年连续干旱3年,1942—1946年连续干旱5年,1960—1962年连续干早3年。
二、冰雹
冰雹是临洮仅次于干旱的灾害性天气。虽说“雹打一条线",持续时间也短,但因来势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骤雨,常常给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据临洮1952—1979年续断8年的统计,雹灾面积达837282亩,平均每年雹灾面积达104660多亩,为害不小。
从降雹的季节变化来看,最早于4月6日出现,最晚于10月23日结束,主要集中于5—9月,属于我国夏雹区,其中以6月最多,占全年雹日天数25%。这时正是夏收季节和秋田生长旺盛时期,冰雹降临,往往造成毁灭性的灾害。从降雹的日变化来看,多出现于15-22时,因这时近地面大气层对流最为旺盛。降雹时间大部为5—10分钟左右,最长可达半小时之久,冰雹直径一般为0.5-2.0厘米,最大可达3—13厘米,但比较少见,冰雹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的灾害越严重。
临洮冰雹的源地有三:祁连山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和马啣山地区。冰雹进入我县,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其移动路径大概可分:
1、发源于祁连山东南部的冰雹,由源地向东南移动,越过乌鞘岭,经永登西部,由永靖县分两路进入临洮。
一路由红旗经中铺、五户、上梁到上营,到上营后分两支,一支由上营到云谷经站滩到定西县内官营一带,一支由上营经峡口、沿川到塔湾,到塔湾又分两支,一支由塔湾经石家楼、窑店到康家集,一支由塔湾经东二十里铺到达京堡。
第二路由永靖县经东乡东部广河,进入我县卧龙乡,经西坪、衙下到苟家滩。
2,发源于青海省东南部的冰雹,由源地经临夏分两路进入我县:
一路由临夏到广河县的三甲集进入我县新添铺经程家铺、东二十里铺、达京堡到大头山。
第二路由临夏经和政、康乐进入临洮县河口,由河口分两路,一路由河口经卧龙、八里铺到城关,到城关后又可分两支,一支进入达京堡,一支经玉井到陈家咀。另一路由河口到西坪后分两支,一支由西坪经单家山、衙下、三甲到苟家滩,另一支由西坪到玉井、陈家咀。
3、发源于马啣山的冰雹,源于马啣山的冰雹可以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可到达云谷乡的新营坪一带,而积不大,西路对我县影响极大,西路的移动线由五户起,经上梁、改河到上营可分两路,一路经峡口、沿川到塔湾,另一路经云谷到站滩分为两支,一支由站滩到定西县内官营,另一支山站滩到塔湾。这两路到塔湾后又分两支,一支由塔湾经石家楼、窑店到康家集,另一支由塔湾经东二十里铺到达京堡。在上述路线中,以发源于祁连山的冰雹对我县影响最大,发源于青海东南部的冰雹发生时间较早,四月就可出现,这两个源地的冰雹以6—7月频率最大,源于马啣山的冰雹,一般发生时间较迟,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农谚说:冰雹“夏打川,秋打山”,看来有一定科学根据。
三、霜冻和暴雨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产生的白色晶体。它是地面最低温度在0℃以下形成,多数作物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就遭受冻害。"黑霜"就是气温突然下降到低于作物生长的最低温度,这时空气中水汽又少,不能凝结成"白霜”,使农作物直接冻害的现象,由此可见"霜冻"的关键是在"冻",而不在"霜"。一般"霜杀禾"的提法是不妥的,因为作物遭受冻害时可能有霜(白霜)也可能无霜(黑霜)。
临洮平均霜日达131.4日,是我国霜日较多地区之一,这不仅与冬半年低温有关,地势较高,夏温较低,也使霜日增多的原因之一。如公元1705年就有"夏6月(阳历七月),狄道陨霜杀禾"的记载。可见一年最热的七月份气温也有可能降低到0℃以下,产生霜冻。
初霜一般出现于9月29日,终霜止于次年5月6日,霜期长达219.4日。最早霜日出现于9月14日,最晚霜日止于4月9日,霜期达200日。一般随地势的增高,霜期相应的增长。
从霜日年变化看以12月最多,达28.0日。从9月到12月逐月增多,从12月到翌年5月逐渐减少,从季节变化看,寒冷的冬季多于温暖的夏季,雨日多的秋季多于雨日少的春季。
从近几十年的情况看,每年都有几次严重的霜冻发生,一般终霜危害大于初霜(秋霜),因为终霜的春季,正是小麦拔节时期,是玉米、油料作物、豆类作物、洋芋的幼苗期,最怕遭受冻害。初霜时,大部作物已经成熟,只有二茬作物和小秋作物受到霜冻的威胁。从地形上看,霜冻分布的规律是:洮河谷地大于山地,洼地最为严重;北坡大于南坡,山头霜冻最少。群众说:"雪打高山霜打洼"是有道理的。
暴雨也是危害我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局部灾害性天气。根据我国中央气象局规定,一天之内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10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随暴雨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同。一般30分钟到1小时的暴雨是从旺盛的积雨云中降下的。几个小时到24小时的暴雨出现在中尺度和天气尺度系统中,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抬西伸,西风带低槽向东移动,青藏高原西南气流的增强,低涡、切变的产生等,往往造成强大的气流上升运动和源源不断的水汽供给而形成暴雨天气。
从历史记载来看,如1803年,沙泥州6月23日因暴雨河水泛滥,“淹秋禾,冲塌城南角、南城墙及民房147间,压死人口”。1851年夏"北乡柳林沟暴雨,山洪暴发,水高数丈,……淹没人畜、房屋、禾稼、田亩无算”。1947年新添铺"暴雨成灾,淹没农田3000余亩”。1979年8月11日20时大暴雨,中心在八里铺、城关、玉井北部一带,当时持续7小时,引起山洪暴发,使许多民房倒塌、农田庄稼被毁,造成人畜伤亡。当时县城东门外洪水冲毁城墙进入城内,使城内积水深达2-4尺,造成很多房屋、围墙倒塌,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第八节气候区划
本县面积虽不大,但地形复杂,高差显著。从中温带气候到高山寒带气候,从针阔混交林景观到半干旱草原景观都有。因此,在经济建设中需要对本县进行气候区划,求同存异,根据临洮各区的气候状况,趋利避害,更加符合实地搞好各项建设。
在五十年代末期,临洮气象站主要用临洮的地形、土壤、气温和降水资料,将临洮划分为四个气候区,即水川地区、阴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北部干旱区。这是临洮县最早的气候区划。由于当时资料的限制,这个区划还不够完善,但它莫定了本县气候区划的基础。
在1984年的《临洮县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初稿)中,临洮县气象站提出了临洮农业气候区划,将全县分为四个一级农业气候区,即温和气候区、温凉气候区、冷凉干旱区、高寒半干旱区。其中温和气候区与温凉气候区各分为两个副区,即温和干早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干旱区、温凉半湿润区。这个区划资料丰富,是我们作气候区划的重要依据。
在中央气象局1979年编制的中国气候区划图上,本县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区,这基本上是符合临洮实际情况的。由于水、热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这次区划,主要以水热情况为依据,并参照植被、地形等因素。为了联系气候、土壤和植物的关系,在进行气候区划时,采用了雨量指数。雨量指数就是年雨量(毫米)和年平均温度的此。根据雨量指数的大小,分成下列各气候带。
I,温带半湿润区:本区包括卧龙乡、八里铺乡的大部和东峪沟以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年均温不高,属于凉温型。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局部山地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本区可分三个亚区:
1,建宁一玉井区年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18。一19℃,雨
量指数为60-99, ≥10℃的积温3400°-2450°,植被为温带阔叶落叶林。
2,衙下—三甲区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17°—18℃,雨
量指数为100-139, ≥10℃的积温2200°——2300°,植被为针叶阔叶混交林。
3,潘家集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2。一17℃,雨
量指数>140, ≥10℃的积温<2100°,植被为针叶林。
Ⅱ、温带半干旱区包括东峪沟以北,海拔26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热量因海拔不同而有差异,景观由半荒漠、针阔混交林组成。本区可分为三个亚区:
1、上营一站滩区本区包括东峪沟以北海拔2200-2600米之间地区。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10℃的积温1300。一1900。,最热月平均气温14°—15℃ ,雨量指数为100-139,植被为针叶、阔叶混交林。临洮县气候区划表2、辛店一新添区本区包括辛店乡、新添乡和峡口乡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年降水量为350-400毫米。≥10℃的积温1900°一2000°,最热月平均气温19°-20℃,雨量指数为60-99,植被为温带阔叶落叶林。
3、红旗一中铺区本区包括太石、五户、巴下、中铺、红旗等地。年降水量<35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18°一21℃,≥10℃的积温>2400°,雨量指数<40,为半荒漠植被,但本区热量资源充足,是我县唯一可以种植水稻、棉花的地区。
Ⅲ、高寒区包括马"卸山海拔2600米以上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最热月气温<14℃
,海拔3060米,年均温为0℃,雨量能数>140,植被为针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