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
地层
临洮位于祁连褶皱系东南端,秦岭褶皱系西北缘,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使部分时代地层缺失,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下白垩统、中上侏罗统、石炭系、中上奥陶统、下震旦统、前震旦系等。现将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于下:
(一)前震旦系马啣山群(Anzmx )
主要分布于东北部马啣山地区,在峡口也有出露,按岩性由下往上可分为三组:第一组(Anzmx1):
灰白色眼球状黑云斜长混合岩、夹眼球状黑云二长混合岩、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及扁豆状白云岩,厚度大于1862米。第二组(Anzmx²):
淡红色眼球状黑云钾长混合岩,黑云二长混合岩、夹少量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变粒岩、钙硅酸盐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及碳酸盐岩,厚度1881—1932米。
第三组(Anzmx3):
淡红色条带状黑云二长混合岩、混合质钾长片麻岩、夹眼球状黑云钾长混合岩、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扁豆状大理岩,底部有一层大理岩,以位稳定,厚度大于1201米。
(二)下震旦统兴隆山群(Z1xn¹)
分布于东北部之何家山、马啣山等地,出露面积较小。按岩性由下往上分为四组:第一组下火山岩组(Z1xn¹):
灰绿色变质英安凝灰岩、英安岩、晶屑凝灰岩夹流纹英安斑岩、凝灰质千枚岩。厚度大于1046米。
第二组碎屑岩组(Z1xn²):
黑灰色硅质千枚岩、不纯石英岩、凝灰质千枚岩夹变质英安凝灰岩及含铁锰石英岩。厚度747米至767米。
第三组上火山岩组(Z1xn³):
下部为灰绿色变质英安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夹硅质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
上部为灰绿色变质玄武岩、安山质凝灰岩、玄武岩与变质砂岩、凝灰质砂岩沿走向相变。厚度大于2234米。
第四组硅质灰岩组(Zixn4):淡灰色厚层硅质灰岩,及灰岩夹钙质黑云石英片岩、石英岩。灰岩有时具硅质条带。厚度大于1428米。
(三)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O2-3WX ):分布于北部的何家山至燕子山一带。按岩性可分为三组:
下组(O2-3Wx¹):变质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玢岩及凝灰岩、凝灰质千枚岩夹薄层结晶灰岩,产腕足类、腹足类化石,上部以千枚岩为主。厚度大于886米。
中组(O2—wx²):
变质玄武岩、安山岩及安山凝灰岩,上部夹绢云千枚岩。厚度2911米。
上组(O2—3Wx³):
变质安山岩、安山凝灰岩,及玄武玢岩,夹少量硅质岩和凝灰质砂岩。厚度1783米。
(四)石炭系(C ):
分布于南部海巅峡一带,出露面积很小。按岩性可分三组:
下石炭统(C₁):主要为灰绿色、褐绿色、绿色板岩,千枚岩。厚度大于1000米。
中石炭统(C₂):为灰白色,肉红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含Martinia sp厚300m。
上石炭统(C₃):下部含煤组:由灰绿色、灰黑色砾岩、砂岩、泥灰岩、砂泥岩和煤层组成。含:Chorjstites sp (唱贝未定种),shansiella alt成irabis (高旋脊山西螺); Cailamites of suckowii (苏柯维芦木比较种):厚度89.4米。
中部含煤组:由灰绿色、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砾岩组成。厚35米。
上部无煤组:由一套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砾岩组成。含Paraschwagerina sp (拟希瓦格簉未定种);Paramarginitera of scmilgpdtisa(半优美近围脊贝比较种); Dixtgoclastus sp (网格长身贝未定种)。厚96.3米。
(五)中上侏罗统铁冶群(J2-3ty):
分布于东北部之牛心山附近,出露面积仅有12平方公里,与前震旦系马啣山群及下白垩统河口群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下部为灰色砾岩,砂砾岩。厚度272米。上部为紫红色,青灰色粉砂质泥岩、页岩、砂岩互层。该组中含植物化石。厚度1080米。
(六)下白垩统河口群(K1hk):
分布于北部之墁坪至七道梁一带,及南部之裕丰、苟家滩一带。岩性为:
1、下组(K1h1K1):暗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夹薄层砂岩。厚度554-693米。
2,上组(K1hK2):紫红色砂岩,细砂岩与泥岩互层,中下部夹少量凸透镜状砾岩,含鱼类化石。厚度大于1898米。该统与上复上新统及下伏中上侏罗统铁冶群均呈不整合接触。
(七)第三系:
1、下第三系固原群(Egy):分布于本县东部之即小寨子一羊圈山一带,与上复上新统临夏组,下伏下白垩统河口群均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为暗紫红色巨砾岩、砾岩、砂砾岩、砂质泥岩。厚度700米。
2、上第三系:上新统临夏组(N2L)是全县分布较广的地层,从北到南沿沟谷均有出露。按岩性由下往上共分为四段:
第一段(N2L1):底部为褐红色砂砾岩,上部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砂砾岩。厚度172-658米。
第二段(Z2L2):褐红色砂岩,泥质砂岩夹砂砾岩薄层,底部为一层砾岩。厚度56—534米。
第三段(N2L3):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砾岩及灰绿色薄层泥灰岩(或呈条带),底部有一层砾岩。厚度98-444米。
第四段(N2L4):淡褐红色含钙质团块的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砾岩。底部为一层含砂砾的钙质团块层,且分布稳定。厚度大于3544米。
(八)第四系(Q ):
分布于全区,主要是冲积、洪积、残积和黄土等,是全区分布最广的地层,按时代早晚分叙于下:
1、下更新统(Q1):下部为胶结砾石层,砂质粘土。上部为湖泊沉积的褐黄色亚粘土。厚度28-48米。
2、中更新统(Q2):
(1)冲积一湖泊沉积(Q2ulT-1):含结核的石质黄土,夹有褐红色亚粘土条带。厚度36-106米。
(2)冲积层(Q2u1):
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褐色砂质粘土。同期沉积有冰碛
层。厚度15—30米。
3、上更新统(Q3):
(1)冲积层(Q3u1):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亚粘土。为四级阶地下部的沉积物。厚度32-57米。
(2)风积黄土(Q32e01):为淡灰色的粉土组成。厚度大于50米。
(3)冲积层(Q33u1):底部为砾石层,向上为黄土状亚粘土与砂砾互层。或为次生的冲积黄土。组成三级阶地,厚20米。
4、全新统(Q4):
(1)冲积层(Q41u1):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砂质粘土夹砂砾组成二级阶地。厚度17米。
(2)冲积一洪积层(Q2u1-p1):为砂砾、砂质粘:上,组成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厚度大于6米。侵入岩
临洗县境内侵入岩主要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其分布主要在北部及东北部中、古生代地层出露的地区。中部因全为中新生代地层,很少见到侵入岩。现按侵入岩形成的时期分述于下:
(一)前寒武期侵入岩:
1、片麻状花岗岩(r1+2):出露于本区北部之大咀、华林坪、东北部之小石马、站滩至峡口之间的沟谷中。其中以小石马出露面积最大,约12平方公里。其他均在0.1至5平方公里之间。岩体呈小岩株状、岩瘤状侵入于前震旦纪地层中。岩石为淡红色,中一粗粒,边缘相为细粒,压碎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份为:微斜长石45%左右、斜长石20-31%、石英25—30%、黑云母1%左右,付矿物可见锆石、少量磷灰石。
2、片麻状辉绿岩(Bu1+2):分布于马啣山南大咀及响水沟。岩体顺层侵入于前震旦纪地层中,呈岩墙状,其长4公里。岩石为灰黑色.中一细粒结构,变余辉绿结构,片麻状构造。岩性变化大,部分变为辉长一闪长岩。
3、辉长岩(V1+2):出露于站滩北西7公里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为脉状或小侵入体产出。岩石呈灰黑色,片麻状构造,矿物成份为:角闪石54.4%、斜长石28.3%、微斜长石10%、石英5.4%,及微量梢石、磁铁矿。岩体深受变质,矿物出现次生蚀变。
(二)加里东期侵入岩:
1、超基性岩:出露于何家山、燕子山二处,面积仅几十一几百平方米,侵入于下震旦统与中上奥陶统之间,呈串球状出现。岩石为二辉橄榄岩及橄榄辉岩。黑色或黑绿色,全晶质自形粒状。矿物成份为:橄榄石50.1%、斜方辉石16%、普通辉石14.2%、角闪石13.4%、黑云母5%。岩石已普遍蛇纹石化。
2,斑状花岗一闪长岩:出露于本区北部的何家山至大掌堰一带,面积约49平方公里。称何家山岩体。出露于西北部的巴咪山一札马圈以西地区,称巴咪山岩体。出露面积约85平方公里,岩体向西延入永靖县,我县出露面积约40平方公里,现将两个岩体分叙于下:
(1)巴咪山岩体:该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中,其东界为下白垩统河口群,不整合于其上。该岩体按岩石结构和矿物成份的变化,可分为三个岩相带。三带界线为渐变过渡。边缘相为暗色闪长岩,过渡相为以灰白色及淡红色“中一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为主。中心相为淡红色"中一粗粒"斑状花岗岩。
(2)何家山岩体:该岩体与中上奥陶统呈侵入接触,从岩性和结构及矿物成份看,该岩体仅存在中心相和过渡相,无明显的边缘相。中心相为淡红色"中一粗粒"斑状花岗岩,矿物成份及结构变化不大。为似斑状结构,花岗结构。斑晶由微斜长石一条纹长石组成。基质为石英,微斜长石,中一更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过渡相为,花岗闪长岩,岩性变化较大,有些地方则变为石英闪长岩及少量石英二长岩。地质构造
临洮县位于祁连褶皱系的东南端,而县南部又处于秦岭褶皱系的西北缘,几次主要的构造运动对本区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前震旦纪,阿森特一加里东旋回的构造运动表现甚为剧烈,使前震旦纪及震旦纪、奥陶纪地层产生强烈褶皱,断裂甚发育,并伴随有广泛的岩浆活动,使古生代以前的各纪地层间出现角度不整合,燕山、喜马拉雅旋回的构造运动,使中一新生代地层产生少量的断层和疏缓状褶皱。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升降运动,在地貌上形成多级阶地。
现将区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按形成时期,分述于下:
(一)褶皱:
1,前震旦纪构造运动旋回的褶皱:
(1)马啣山倒转复式背斜:位于区内东北部马唧山。背斜由前震旦系马唧山群组成,褶皱轴向北西—南东。褶皱长20多公里,宽约8公里,向北西方向倾伏,两翼地层一般均倾向南西,倾角40。一70。,即北东翼倒转。两翼次一级褶皱发育,其宽度为数百米,且与复背斜轴向平行。
(2)何家山端咀一甘松向斜:位于北部之何家山以东的端咀与甘松之间,是雾宿山复式向斜东翼的次一级向斜,轴为南北向延伸,两翼均由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组成,其两翼倾角为35。一75。之间。
2、燕山构造旋回的褶皱:康家峡向斜:位于北部的中铺一马家山之间的地区,向斜由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轴向北北西一南南东,延长约5公里,两翼较陡,倾角35。一500,东翼较缓,为15°—20°,为一不对称的短轴向斜。
3、喜马拉雅构造旋回褶皱:本区中部新生代盆地中,由南向北出现了一些北西向连续的褶皱构造。
(1)陈家咀向斜:位于本区南部漫坝河一带,向斜轴为北西—南东方向,且向北西倾没,核部为上新统临夏组第三段(N2L3)地层,两翼为第二段(N2L3)地坝,北翼较陡,其倾角为10°,南翼较缓。
(2)张石沟背斜:轴向280°—290。,褶皱平缓而开阔,两翼岩层倾角为10°左右,核部地层为上新统临夏组第三段(N2L3),两翼为第四段(N2L4)。
(3)东峪沟向斜:沿东峪沟沟谷方向展布,向斜轴为330°方向,两翼不对称,南翼岩层倾角10°左右,北翼15。一30°,核部为上新统临夏组第四段(N2L4)。
(4)塔湾背斜:位于东峪沟一大柳林沟之间,为一开阔平缓的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临夏组第三段(N2L3)的泥岩。
(5)北部向斜:位于辛店、改河一带,呈一椭圆形开阔舒展的向斜构造。核部出露上新统临夏组第四段,两翼岩层平缓,倾角小于7°。
(二)断裂构造:
1、前震旦纪期:(1)漫坪洼一泉儿湾正断层:位于马啣山南坡,发生于前震旦系统混合岩层中,断层走向130°。断层面倾向西南,倾角74。一85。,断层延伸长约20公里,在西段,有2公里长的片麻状辉绿岩沿断层面侵入。
(2)华林坪逆断层:位于马啣山南麓,发生于前震旦系马啣山群混合岩中,断层走向150°,延长2.5公里,断层面倾向北东,倾角70°。
2、阿森特一加里东期:
(1)马啣山北麓逆断层:在县境内出露于北部的杨家沟一斜路洼之间,长约3公里,向西大部份在榆中境内,约15公里,断层走向呈北西西一南东东,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较陡,使前震旦系之混合岩推伏于下震旦统第四岩组之上。
3、燕山期:
(1)马啣山南麓正断层:位于北部杨家沟—达家山地区的前震旦系马啣山群与下白垩统河口群之间,断层为北西向延伸,西段转向北东。断层长约13公里,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45°左右。
(2)何家山递断层:位于北部的何家山西,断层呈南北向延伸,北起王家沟经何家山,哈拉沟至燕子山西麓。长约20公里,断层面倾向东,倾角47°,使东盘的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推覆于下白垩统河口群之上。
(3)墁坪正断层:位于北部的墁坪东部,北起于王家沟西一公里处,向南经金龙祠、九泉山、转向东至出不拉上庄,长约18公里,断层面倾向西,倾角约49。,上盘为下白垩统河口群,下盘为加里东期的何家山斑状花岗岩一闪长岩体。
(4)马家山逆断层:位于北部的马家山,西起下滩,经马家山至下摩云呈东西向延伸,长约7公里,断层面倾向南,倾角55。,断层上盘为下震旦统兴隆山群的硅质灰岩,下盘为下白恶统河口群的砂岩。
(5)端咀逆断层:位于北部的端咀西南,向北延至马家沟断层,走向为南北,长约5公里,断层面倾向西,使西盘的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推覆于下白垩统河口群之上。
另外,在东部窑店以东有窑店一渭源一陇西一榜罗推测大断裂。该断裂为北西向延伸,因县境内之部分为第三系与第四系所覆,其性质不明。
第二节矿产
临洮县矿产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及北部的马啣山一带,严格受地层、断裂构造和火成岩的控制,主要产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层中断裂构造发育之部位,南部仅出露少量的晚古生代地层,其矿产仅有海巅峡煤矿一处。中部大部分为新生代地层所覆盖,构造简单,很少发现矿产,区内截至目前所发现的金属矿化点有铁、铜、铅等7种,非金属矿有方解石、萤石、滑石等6种,现将已发现的矿产叙述于下:
金属矿
(一)铜矿
1、柳沟铜矿:位于何家山乡东南3.6公里,地层座标:东经103。39′50";北纬35。52′35〃。矿体产于加里东期的花岗闪长岩体的闪长岩中,呈脉状,矿脉断续长250米,宽约3米,走向310。,倾向东北,倾角50°〜60°。矿石为细脉状和浸染状,主要矿物成份为黄铜矿,孔雀石、兰铜、辉铜矿、黝铜矿,次要矿物为斑铜矿,黄铁矿,围岩蚀变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铜的平均品位0.8%,属热液型矿点。
2,扎马圈铜矿:位于红旗乡扎马圈村北一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103。31′40",北纬35。53′59"。该处共发现五处含铜方解石脉,均产于下白垩统河口群的紫红色砂砾岩的裂隙中,每处范围不大,一般有脉2-3条,个别可达5-6条,脉长一般为10米,最长可达30-40米,脉宽大部为2-10厘米,最宽不超过30厘米。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次为斑铜矿、兰铜矿、孔雀石,含铜1-1.16%,为一矿点。
3、王家沟铜矿;位于何家山乡北西3.6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纬103。37′70",北纬35。55′30〃。矿化点附近出露的地层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的紫红色砂岩、泥质岩互层,其中夹有少量灰白色钙质砂岩,地层西部与加里东中期花岗闪长岩呈断层接触。铜矿化属于沉积型含铜矿岩,含铜矿物为孔雀石、斑铜矿,呈星散状分布于灰白色钙质砂岩中,含铜砂岩。矿化长度约10米,厚小于10米。
(二)铁矿:
1、华林坪铁矿,位于上梁乡东北约3公里之华林坪。围岩为前震旦系马啣山群第三组 (Anzmx3)混合岩底部的大理岩,矿体呈似层状的扁豆体,其长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平均厚1-2米,矿石为磁铁矿,赤铁矿及少量黄铁矿,矿石品位:TFe一般为21.93〜45.85%,最高达51.75%,属热液交代型。1958年大炼钢铁时曾开采过。
2、中沟滩铁矿:位于中铺西北约8公里处。矿体围岩为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的变火山岩,矿体呈不规则的扁豆体,长约30米,厚2米,矿石为赤铁矿,品位:TFe-般30%左右,最高可达60%,为热液型。
3、何家山黄铁矿:位于何家山乡南东3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103°39,30〃,北纬35°52'58"。
矿化点附近出露的地层为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火山岩系。矿体产于女山玄武岩中,长约100米,宽约1米,走向140°,产状近于直立,黄铁矿呈星散状,颗粒小于1毫米。也有一些褐铁矿。
(三)金矿:
位于洮河下游,哈拉沟村西南5.5公里处。二级阶地砾石层中所取重砂样中,含片金38粒,直径约0.1-0.35毫米,估计含量1克/立方米左右。
另外,在红旗之何家湾,峡口乡的茨泉子村等沟谷中均发现沙金线索。
(四)其它金属矿:
甘肃省区域地质测量队在1/20万的地质普查中,进行了金属量测量。根据重砂样品分析结果,在我县境内分别圈出了马啣山、巴咪山、何家山乡南哈拉沟等白钨矿异常区,巴咪山磷钇矿、何家山白铅矿、杨家庄铬元素、马啣山铅元素等异常区。上述异常区,均可作为进一步寻找铅、钨、钇、铬等矿产的线索。非金属矿产
目前,县境内已发现的非金属矿有:方解石、萤石、滑石、大理石、石英砂和白云岩等,其中,萤石、滑石、方解石矿部分已被社队企业开采,供兰州市及有关地县利用。
(一)方解石矿:
主要分布于马啣山南坡西北端的蒋家山、鹤子岭及改河仙人洞一带,其中以蒋家山和石坡梁两地的方解石矿规模最大,质量最佳,前者为中小型矿,后者为矿点。
1、蒋家山方解石矿床:矿床位于马啣山西北端蒋家村南约一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103。49′12〃,北纬35°49"0"。矿区呈南北略长的正方形,即南北长900米,东西宽850米,面积0.77平方公里。方解石矿产于兴隆山群第四岩组的硅质灰岩内,矿区内,方解石矿化普遍,以大小各异的脉状产出,其中最大的三条矿脉为:I号矿脉长660米,平均厚度6.3米,地表出露垂直高差160米:Ⅱ
号矿脉长305米,平均厚度5.5米,垂直高差80米,Ⅱ
号矿脉长145米,宽2米。三条矿脉形状简单,产状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矿脉完全由单一方解石组成,共生、伴生矿物甚少,矿石质量极佳,地质储量大于50万吨,由于矿石质量好,具有一定规模,矿体出露地表,交通方便,宜于大量开采。
2.石坡梁方解石矿点:位于蒋家山方解石矿床的东南约2公里处,矿体产于兴隆山群第四岩组的硅质灰岩内,有主矿脉一条,呈南北向延伸,地表出露长233米,最厚13米,最窄不足1米,地表出露高差20米,矿体呈透镜状,由方解石和部分灰岩残留体组成,CaO含量大于55%,矿石是优质方解石,地表估计储量数万吨,宜于开采。
(二)萤石矿床(点):
萤石矿主要分布于马啣山南麓,呈北西一南东向带状延伸,矿化带长36公里,宽100—500米,矿体产于前震旦系马啣山群第二三岩组与下震旦统第四岩组,沿泉儿湾一墁坪洼断裂带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迄今为止,区内共发现5处萤石矿床(点)。分述于下:
1,上梁花石滩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上梁乡华林坪北东2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103。53′5〃,北纬35°44′35〃。萤石矿床产于前震旦系马啣山群第二岩组淡红色眼球状黑云钾长混合岩内,沿北西一南东方向的区域性断裂破碎带分布,矿带长1000米。宽60—500米。矿床由三个矿体组成,每个矿体含若干条大小不等的矿脉,I号矿体厚5.7米,其中两条较大矿脉厚度均在1米以上;Ⅱ号矿体厚2米,由几条数厘米矿脉和细脉组成:Ⅲ号矿体厚3米,由厚度大于1米的矿脉和细脉组成,主矿脉由萤石单矿物组成,CaF₂含量高,属质量优良的富矿,交通方便,可开采利用。
2,红石崖萤石矿床:位于改河乡东北境内,地理座标:东经103。58′50",北纬35。42′15〃,由鸽子湾、红石崖、宽湾、仙人洞四处组成,呈南东一北西向带状分布,长1500余米,宽50—200米。萤石矿产于马啣山群混合岩及其夹层碳酸盐岩中,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形状复杂,呈网脉状、细脉状、板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单个矿脉为几毫米至几十厘米,1一2米者仅数条,矿脉成群出现,矿化不均一,地表出露长度几米一几十米。萤石呈块状、细粒状,直径一般为l-2mm,以紫色和绿色为主,与石英密切共生,硫化物甚微,矿石质量尚好。CaF₂含量为35.58-89.85%,目前已由改河乡开采。
3,茨泉子萤石矿点:位于峡口乡北东直距12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104。45'30",北纬35。38′15〃,萤石呈细脉状充填于混合花岗岩节理、裂隙及片理中,矿脉成群出现,构成一条北西30°方向的矿带,断续长1000多米,最宽7米,最薄3米,一般4—5米,矿石呈细脉状的较富,呈角砾状的较贫,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和蛋白石,CaF2含量一般为24-56%,最高66—72%,该矿近年来已被当地开采。
4,杨家后沟、大咀、二岭沟萤石矿点:三者以杨家后沟矿点较好,位于中铺乡杨家后沟东约一公里处,矿化在下震旦统硅质灰岩及角砾岩内,沿断层破碎带发育,萤石呈脉状,细脉状,地表出露的主矿体长15米,宽7米。矿化总面积约70平方米,萤石为灰白,淡红色,块状、皮壳状,多孔状构造,细粒结构,少量样品分析:CaF2(89.8-90.57%);SOO2(5.64%);CaCO3, (0.99%)。
大咀及二岭沟矿点,因规模小,可做进一步工作之线索。
(三)滑石:
县境内滑石矿主要分布于马啣山西北方向的焰子山至何家山一带,目前已发现的有黑咀、红土沟脑和龚家掌三个矿点,已由乡镇企业和社员开采。
何家山一焰子山一带处于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雾宿山向斜的东南端,区域地层为中上奥陶统和中新生界,在何家山一焰子山东南端有超基性岩侵入体。滑石矿化即产生于超基性岩体及外接触带之中的上奥陶统交质火山岩系内,矿石类型分为块状滑石和滑石岩,以后者为主。矿石质量较差,但仍可利用,矿床均为热液交代型。
1,黑咀滑石矿点。位于中铺乡哈拉沟村西北25公里处。矿体主要有三个,产于蚀变火山岩内,均呈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脉状和透镜状。沿断层破碎带和火山岩片理化带发育。地表出露长5-70米,I号矿脉规模最大,长70米,平均宽3.2米;Ⅱ号矿脉长5—6米,宽1—1.5米,矿体主要由块状滑石组成,矿石呈灰、白、红褐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为滑石,脉石矿物为石英,蛇纹石、透闪石等,矿石质量好。
2、红土沟脑一带的滑石矿点。位于哈拉沟北东2-3公里处,包括红土沟脑和波旦沟西侧一带矿点,滑石矿化均产于焰子山东麓火山岩蚀变带中。蚀变带沿雾宿山群与河口群不整合而之下的片理化带发育,呈北25°西展布,山褐红色蚀变火山岩、灰白色菱镁矿岩及硅质条带、灰绿色滑石、绿泥石片岩组成,长500-600米,宽10米左右,滑石绿泥片岩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断续分布于蚀变带中,矿体长数米至数十米,滑石岩呈灰白色、灰绿色、片状构造,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滑石、绿泥石,次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蛇纹石等。
3,龚家掌滑石矿点:位于何家山乡龚家掌村东北侧,滑石绿泥石片岩产于变质火山岩系内、主矿脉一条,呈透镜状,沿北西方向分布,长达数百米,宽1-3米,矿石质量同红土沟脑矿点。
(四)大理石:主要分布在马啕1山一带的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中,产于马啣山群第三岩组(Anzmx3)内,呈混合岩化片麻岩的夹层产出。矿石为:具有工艺性能的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大理岩化灰岩等。颜色以灰色、白色、深灰色为主,次为浅黄、浅绿、墨绿、孔雀绿、黑色等,块状构造,粒状结构。岩石一般比较破碎,可作建筑板材、水泥、水刷石和工艺美术品等原料综合开采利用。主要大理石产地为上梁银洞沟、峡口水泥厂附近,中铺乡杨家后沟、改河乡仙人洞、虎狼洞、岔沟、湖滩、冯湾、上营军马场、石庄湾、玉石山及五户乡中岭、杨家洼沟、鹤子岭及大咀等地。其中以上梁银洞沟、上营军马场和中铺杨家后沟大理岩矿床最好,分叙于下:
1、上梁银洞沟大理石矿床:位于上梁东北3公里之银洞沟,向东南延至华林坪一带。地理座标:东经103。51′50",北纬35。43′55"。交通较方便。大理石矿体呈层状,沿银洞咀一阴洼山梁呈153°方向延伸,长1500米,平均厚度35米,垂直高差100多米,产状:倾向230°,倾角小于70。。矿体由中厚层致密块状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及大理岩化结晶灰岩组成,大理石呈白色、黄色、浅绿色、墨绿色、黑色,质地细腻、花纹美观,光泽鲜艳,无杂质,加工性能良好,是优质大理石矿。大理岩主要矿物成份是方解石、白云石、次为蛇纹石、石英。该矿床规模大,质量好,便于开采,交通方便,宜大量开采,用作高级建筑材料和工艺美术品原料。
2、上营军马场和杨家后沟大理岩矿:上营军马场大理岩矿床,位于上营乡东北4公里处,大理岩出露地表长约200米,宽50米左右。矿体为层状大理岩,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无杂质,矿物主要是方解石,有少量白云石和石英。但因颗粒较粗,质地不够细腻,岩石机械性能差,但宜作水磨石和水刷石开采利用。中铺杨家后沟大理石矿,位于蒋家山方解石矿东南侧,二者相距1公里,矿体呈层状,沿北东向展布,大理石呈灰白色,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可供建筑石料使用。
(五)石英砂:
仅见于改河卜拉头沟和连儿湾乡一带。改河乡卜拉头沟石英砂,产于第三纪红层内,矿体呈层状,南北向延伸,长1000多米,宽32米,平均厚度为2米,多为10米的黄土层覆盖,经初步分析:石英砂含Si。2(79.76%),FeO3(0.4%),N2O3(4.3%),TiO2.0.12%),MgO(0.2%)。可供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选用。
(六)海巅峡煤矿:
位于县南部之海巅峡。地理座标:东经103。44′12"一103。45′6〃,北纬35。04‘49"一35。05′53"。矿区面积约0.7平方公里,煤矿开采始于明朝,继续开采至今。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老第三系、上石炭统、中石炭统、下石炭统。区内有 N30W的海巅庄背斜,断裂较发育,可分为Nw-SE向和NE-SW向两组,对矿体有破坏作用。
煤系地层为上石炭统:上部,为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砾岩;中部含煤组由灰绿色、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砾岩和煤层组成;下部含煤组由灰绿色,灰黑色砾岩、砂岩、泥灰岩、砂泥岩和煤层组成。
煤层从上至下共五层,均属窝状、透镜状极不稳定的煤层,厚度及延伸变化较大,厚度为0.2-3.65米之间,其中以第三层煤较好、平均厚度为1.04米,是主要可采煤层,对第一、三、四层煤求出工业丙级储量111839吨。煤质:原煤灰分(Aa)18.45-43.28%, 水份(Wf )1.21—2.20%,可燃体挥发份(Vv)8.60—13.60%;胶质层厚度(Y)值为0,焦渣收缩率(x)值为4.5%;原煤干燥燃料发热量(QgDT)4580-6960卡/克,干燥燃料硫磺(SQg)原煤6.7〜8.19%属高硫无烟煤。该煤矿迄今仍在开采,交通方便,可解决当地部分群众的燃料问题。
(七)其他:
除上述几种非金属矿产外,还有五户乡、湖滩附近出露很厚的白云岩。经少量样品分析,足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用的优质白云岩。五户、大咀及响水沟一带出露的长约4公里的辉绿岩,可供发展铸石工业利用。
第二章地貌
区域地质构造控制着临洮区域地貌的轮廊,是地貌分区的主要依据。由于本区属于陇中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因此,区内以黄土地貌为主。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形的形态海拔高度和切割程度等可以将临洮地区地貌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基岩裸露的侵蚀构造山地;强烈侵蚀的黄土高原,侵蚀堆积的河谷阶状平原。
第一节基岩裸露的侵蚀构造山地
分布于临洮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组成环绕临洗盆地的山地,海拔高度2200-3670米,相对高度200—1000米。根据地貌形态和切割程度可分为三个亚区。
切割微弱的平顶高山雄峙于临洮东北部的马啣山,属于此种类型。它呈北西一南东走向,由中铺乡的蒋家山一直延伸到漫洼乡东南的鹰洞山,长约70公里,宽4一8公里。主峰高3670米,由此向北、向南降低到2400米和2200米,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主要由前震旦系混合岩组成。
山顶平坦,起伏和缓,相对刻切深度200-600米,沟谷中上游多呈“V”字形,下游地势逐渐开阔,没有沟阶地。
浅切割的和缓中山分布于临洮北部,巴米山、何家山、七道梁属于这种类型。山体走向呈北西西—南东东,海拔高度2300-2200米,相对高度200-300米。山顶浑园平坦。沟谷呈“V”字形,沟谷较短,沟口谷地亦较狭窄。山体多由砂岩、泥岩组成。巴米山主峰海拔2660米,何家山甘松大梁海拔2929米,是临洮北部较高的山峰。
强烈切割的楞状中山分布于临洗南部,由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砂岩、板岩构成,呈东西走向,主峰南屏山,海拔3126米。山顶多呈楞状,山坡陡直,沟谷呈狭窄的“V”字形,纵坡陡峻,多跌水,沟底近代覆盖层很薄,一般小于三米,有的地方往往基岩裸露,现代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切割深度达400米以上。
狭小的高山冰川地形马啣山南麓,在第四纪曾发生冰川活动,虽经后期侵蚀作用破坏和黄土覆盖。冰川地貌仍然可以清楚辨认。冰蚀地貌主要有冰斗。冰蚀凹地、冰川槽谷、冰坎等,在山地北坡,有末次冰期的冰川遗迹。
第二节强烈侵蚀的黄土高原
临洮地区的黄土地形属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部分在220米以上。
此类地形介于巴米山、马啣山、南屏山之间,基底由白垩系,新第三系砂岩、泥岩、砂砾岩组成。其上覆盖着厚度不等的黄土。呈现黄土地貌景观;南部红层裸露,有时可见薄层黄土覆盖于山顶。
从本区黄土地貌被侵蚀的程度和形态来看,大致可分为被强烈侵蚀的黄土梁峁
与黄土丘陵。
黄土地形
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220-260米。黄土厚度变化较大,在3-50米之间,在黄土原区或河谷阶地一带厚度较大,为50米左右,而波状起伏的丘陵区,一般较薄,在四级阶地上,风积黄土一般厚22米,而在连儿湾一带的山顶上,黄土仅厚3-5米。黄土高原表面,地形比较平坦,呈波状起伏,由于长期被流水深刻切割,地形破碎,从临洗群众的习惯称呼来看,可以分为原、山、梁、岭、壑幌、滩、窟圈(黄土喀斯特)、歹地等小地形。
1、黄土残塬分布于临洗北部,涧坪和中湾一带,是原始的黄土高原被流水侵蚀后残留的部分,黄土覆盖厚度大于40米,涧坪残塬面积8平方公里,呈北东一南西方向展布,为一长条形,塬面微向南西倾斜,海拔2300—2450米、塬边冲沟发育,上部覆盖厚层黄土,下部可见基岩。中湾残塬面积12平方公里,塬面微呈波状,海拔2750米,塬边冲沟发育。
2,黄土梁:由于第四纪以来洗河两岸地面不断上升,流水下切,把第四纪形成的黄土高原切割成许多带状块体,其下切深度为100-260米,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梁、岭和山。梁岭和山的走向与其两侧的河、沟相一致。
梁,是黄土高原被沟谷垂直切割形成,有一定宽度,表面起伏不大,比较平坦。如山道梁、上梁、草地梁、辛店梁、云谷梁、甘树梁、马青梁、加槽梁等。
岭,是被流水横向切割,形成馒头状山头。顶部宽度较小,如张家岭、郭家岭、、胡麻岭、摩天岭、长城岭、蔡家岭、曹家岭、五虎岭、黄蒿岭、康家岭等。
山,是梁被流水进一步切割,切割深度较大,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表面起伏较大,有明显的山峰,如于家山、大湾山、赵家山、堡子山、凤凰山、董家山、天竺山、临洮主要梁:岭、一山一览表徐家山、岳麓山、西山、卧龙山、玉井峰山、李家大山、园咀山、营盘山、五朝山、帐房山、紫松山、大头山、黎家大山、蕨麻山等。
3,壑岘:也叫“岘”或“岘子”,它是马鞍状地形,是黄土梁的陡峭狭窄部分,是越山或翻山梁的重要孔道。如壑幌、大双壑岘、指家壑岘,表录壑岘、红壑岘、白家壑岘等。如下表:
4,峁:临洮俗称堆,是梁、山被进一步侵蚀形成的坟堆状地形,堆底直径可达8一20米,相对高度可达4-10米,在黄土高原上零星分布,如上梁乡的土堆、廿铺乡的大古堆。
5,黄土浅丘:由于第四纪以来地面上升缓慢,降水较少,流水下切作用微弱,风力侵蚀作用加强。形成大片相对高度在40-130米的低矮丘陵。在巴下到中铺的兰临公路两侧尤为典型,丘陵顶部多为厚度不大的黄土覆盖,底部往往基岩裸露。
6,滩:它与河流淤积的滩地不同,一般位于山麓与冲沟的沟脑一带,地势比较平坦,地下水位很浅,多呈沼泽地,如黄家滩、上滩、大滩、马莲滩、店滩等。
7、黄土喀斯特:由于多垂直节理,易产生裂隙,流水进入后将可溶性拄类带走,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黄土喀斯特形态,如黄土碟、’黄土陷穴、陷沟、黄土桥和黄土柱等。
黄土碟常具有直径达数十公尺的椭圆形或圆形轮廊。深度不大,一般为2-3米,边缘为峭陡坎所限的碟形凹地,它多分布在没有排水坡度的地方。
黄土陷穴在临洗叫窟圈,多分布在沟边,沟头、塬边、沟床、坪或梁、峁的坡上。陷穴的类型多种多样。在临洗常见的有:漏斗状、竖井状和串珠状的陷穴。这些陷穴都有落水洞,水由落水洞中流出。串珠陷穴,地下有暂时性水源相连,好似地下河。地下通道被进一步侵蚀、溶蚀,不断扩大到一定程度,地面部分陷成为陷沟,陷沟上残留的部分就成为黄土桥。
黄土柱多分布在沟边,它是流水侵蚀后的残余产物。形态呈圆柱形、圆锥形或尖塔形,其寿命较长,可以保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如西岩上的黄土柱就十分典型。可惜现在已被炸毁。
续表8,歹地:在大沟边缘的坡脚被流水侵蚀的十分破碎的地形称为歹地,又称劣地,它们是由第三纪红层裸露,地表受到流水侵蚀形成的凌乱地形,在临洮东部各大沟中都有存在,这些地形难以治为农田、交通十分不便。可以植树种草,加以利用。
9、坷楮:是小型的山地内的沟谷盆地,如西坪乡的坷栳,新添乡的岳家坷楮等。
第三节侵蚀堆积的河谷阶状平原
洮河两侧的河阶地根据其地貌形状,在洗河境内可以分为三段。
海巅峡——三甲为峡谷段,由前中生界地层构成,河谷壁直陡低,阶地呈零星分布。
三甲——巴下间为宽谷段。河谷宽阔,各级阶地比较发育,是临洗重点农业区,也是人口的稠密地区。
巴下——上堡子之间为宽谷与峡谷相间的串珠状谷段,宽谷段一级阶地发育,二级以上的阶地有零星分布,峡谷段较短而窄,两壁陡峭。
洮河两侧,共发育有六级阶地,一至四级阶地,阶地表面完整宽阔,形成河谷阶状平原。五级以上阶地,阶地结构清晰可辨,但阶地表面为新黄土覆盖,而且形态已遭严重破坏,实际上已成为黄土丘陵。
1、河漫滩及一级阶地:沿洗河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临洮县城、太石、红旗等地。阶地表面平坦、宽200—1000米,前缘陡坎高5—7米为堆积阶地,堆积厚度6-20米,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砾卵石层,砾卵石层厚度从南北逐渐增加。
2、二级阶地:沿洮河两岸均有分布,是洮河谷地最发育的阶地之一,以临洮北二十铺为界,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也称临洮段,阶地发育,阶地表面保存完好。呈长条带状连续分布。平坦开阔,一般阶面宽1800-3000米,多为基座阶地,局部为嵌入式阶地,阶地高出洮河水面39一8米,阶面高出一级阶地5-6米,阶地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砂砾石层。北段呈串珠状零星分布,阶面大部分被破坏,一般宽300-500米,多为嵌入式阶地,阶面高于洮河水面13—15米。
3,三级阶地:洮河的三级阶地很不发育。其特点是:面积小、不连续,呈零星分布,均为基座阶地,阶面高于洗河水面50-70米。
4,四级阶地:分布于洗河两岸,是最发育的阶地之一,洮河东岸比西岸更为发育,阶面保存完整,开阔平坦,一般宽1000-3300米。多为基座阶地或嵌入式阶地。阶面高出洮河水面80—150米。由于横穿阶地的沟谷切割,阶面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四级阶地表面为风积新黄土覆盖,其下是河谷阶地堆积,以巴下为界,以南四级地为完整、宽阔,以北侧阶面零星、破碎。
5,五级、六级阶地:分布于洗河东岸的最发育,阶面则遭到损坏,支离破碎,仅能依据阶地的二元结构判定它的存在。多为基座阶地,阶地表面被风积黄土覆盖。五级、六级阶地均高于洗河水面280-350米。
第三章气候
第一节影响临洮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该地的太阳辐射、地理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的性质、地势的高低、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等。其他如日地距离、地轴倾斜、地球自转速度等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数字的天文参数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变动很小,故在记述中不予涉及。
地理纬度与太阳辐射临洮位于北纬35。03′42〃—35。56′46〃之间,这决定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昼夜的长短,从而决定了太阳辐射的收支情况。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多少,取决于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大气透明度和云量、下垫面的反射率等,.临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30千卡/厘米2•年,这个数字是计算得来,已经包括了大气和云层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但没有包括地面的反射作用,所以临洮地面实际吸收的辐射量还要减去临洮地面反射的部分的23%,而为100千卡/厘米²•年,这个数值高于秦岭以南,而低于内蒙、青、藏等地。
临洮各地二分二至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临洮天亮天黑与昼长夜长时间(记录年代:1982年)
太阳的有效辐射是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距。临洮年平均太阳有效辐射为45千卡/厘米²•年,也是大于秦岭以南而小于内蒙、青、藏。
地面辐射平衡是地面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放出的有效辐射量的差值,临洗全年辐射平衡为45千卡/厘米²•年,地面辐射为正值,说明收入大于支出,地面将把多余的热量输送给大气,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决定地面温度的高低,除辐射平衡外,还有地面与大气,地面与地下土壤热量的交换。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形式主要为潜热交换和湍流交换。这两种形式都同临洮地面性质有密切关系。由于临洮水域面积小,降水少,故年平均蒸发耗热为20千卡/司米2²•年,低于我国东南部,而高于青、藏和新疆。冬季,临洮蒸发耗热凡乎为零。临洮湍流交换为26千卡/厘米²•年,一般在夏季湍流热交换值最大,冬季湍流热交换值最小。
地面同土壤之间的热量交换数量很小,在1000卡/厘米²•年以下。一月份地面与土壤的热交换为负值,即地面从地下深层获取热量。七月份地面与土壤的交换热为正值。即地面热量向地下深层传送。
大气环流本县地处行星风带的东西风过渡地带,随着行星风带冬、夏的南、北移动,各种天气系统也随之变化。但是由于东亚季风的影响,使上述行星风带遭到破坏,使本县天气气候变得更加复杂。
冬季,高空行星锋区分为两支,南支在青藏高原以南,北支在较高的纬度上。甘肃经常处于高原北部的因地形和热力作用造成的暖高脊的前部,盛行偏西北风,地面上比较稳定的冷高压控制,使本县多晴朗天气。地面上冷高压主要随高空脊前的冷平流分三条路线侵入:(1)极地:自新地岛经巴尔喀什湖、北疆侵入甘肃。(2)超极地:自蒙古南下,侵入甘肃。(3)西方:由里海经新疆、青海侵入甘肃。其中(1)、(3)型可越过乌鞘岭,翻过马啣山、七道梁,对临洗天气影响最大,侵入时往往形成寒潮或明显的降温和大风。
夏季,南支锋区北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原上亦由青藏高压控制,高空锋区偏北,多小股冷空气活动,它表现为由青海侵入的高空槽脊活动,地面有冷锋东移或由河西侵入。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其前部西南气流和高原夏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给本县带来降水天气。活动在青藏高原低层的低涡和高原切变线配合东移,给本区也带来了较多的降水。
春季,(3)型冷空气的活动对本区影响较大,由于它含水汽少,带来了干燥、多风的天气。秋季天气适中。
地形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对气候有较大的影响。临洮与岷县、兰州虽一山之隔,而降水量明显不同,临洗降水量大于兰州而小于岷县。这由于山地向海的迎风侧水汽多于背风侧所致。临洗夏季气温低于兰州高于岷县,冬季气温低于兰州和岷县。
临洮及其临区的降水置及气温
临洗年降水量较东部、南部临区为多,这因为本区东南部与西南部有许多峡谷,大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皆可沿这些谷地深入到达本区,造成较多的降水。海陆位置临洮深居内陆,距降水的主要源地海洋遥远,北冰洋距本区5000公里,其间又有阿尔泰山、天山等的阻隔,水汽难以到达。大西洋距本区更远,在万里以上,其间亦有高山、高原阻挡,水汽难以来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距临洮较近,也有1700-2000公里,是本区主要的降水来源,然而沿途也有秦岭、横断山等层层叠障,水汽经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不断减少,到达本区亦是强弩之末,这是本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本区受两洋水汽和青藏高原的影响,以及局部小地形的作用,因此降水比临区较多,如下表。
临洮及临区降水量(毫米)
植被本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1.2%,草被不良,地面蓄水能力差,空气湿度不大,是本区北部降水量少的根本原因。光山秃岭,夏季增温快,易引起空气猛烈对流。往往造成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第二节光照
太阳光和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必需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临洮太阳辐射量全年为139.7589千卡/平方厘米•年,辐射强度大,能满足农作物各发育期对辐射强度的要求。六月最大,为15.8991千卡/平方厘米•月,十二月最小,为7.4156千卡/平方厘米•月。从季节分配来看,春季占29%,可以促进冬小麦的返青、分蘖、拔节。夏季占33%,对冬播和早春播种的作物的抽穗、开花、受粉、灌浆、成熟十分有利。秋季占20%,而且由初秋到晚秋,迅速降低,对秋季作物玉米等的成熟十分不利。冬季最低,占17%,这时大面积农田皆处于休闲状态,影响不大。越冬作物缓慢生长的≥0℃时的辐射量为111.2242千卡/平方厘米,喜温作物开始生长的≥10℃至≤10℃时的辐射量为73.8099千卡/平方厘米,分别占79.58%和52.81%。光能资源较为充足。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的太阳辐射,叫生理辐射。它一般只吸收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的可见光线部分,约占太阳总辐射的50%。临洮全年生理辐射量为69.3797千卡/平方厘米•年。全年中≥0℃的生理辐射量为55.612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80.1%。夏季作物生长期≥0℃到成熟时的生理辐射量为33.01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47.58%,秋季作物≥10℃至≤1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36.905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53.19%,复种作物播种至≤10℃时的生理辐射量为13.232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19,07%,在夏季作物与秋季作物生长期间比例大,这时气温高,雨量多,对带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临洮太阳总辐射量和生理福射量单位:卡/cm2•月(年)
临洮作物生长季太阳总辐射量和生理辐射量单位:卡/cm ²
日照不只直接影响着气候,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本县太阳光照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379小时,最多达2805.1小时(1956年),最小为2150.2小时(1975年)。从各月分配来看,六月最多,为235.6小时,九月最少,为167.8小时。在空间分布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春占26,2%,夏占28,2%,秋占21.6%,冬占24.0%,其中以夏、春较多,秋季较少。日照百分率全年为55%,最大为63%(1956年),最小为49%(1975年),说明本县常年多晴朗天气。在季节分配上,以冬季最大,这是极地大陆气团冬季笼罩本区的结果。春、夏、秋相差无几,以秋季较少,这是九月份多阴雨天气所致。由上可以看出,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日照百分率最大值则出现于冬季,二者不相一致,是由于冬夏昼夜长短相差太大形成的。
临洮累年各月日照射数和日照百分率(记录年代:1954-1980年)
临洮四季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第三节气温
本区面积虽然不大,由于地势南高北低,洗河谷地与四周山地高差显著,因而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虽在夏季,.马啣山顶仍出现10℃上下的低温,在其阴坡,终年有冻土层存在。由于气温的差异,就导致了农作物和植被等分布的差异。
一、气温的分布(一)一月平均气温一月份是全县最冷的,月份。东北部的马啣)山地区和南部的南屏山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12℃以下,马啣山顶可达-16℃以下的低温,是全县的冷极。其他广大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8℃--10℃之间。洮河谷地区在-6.6℃-8.0℃ 之间。全区普遍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平均气温偏低3℃-13℃,十分寒冷。这不但由本区位于北方冷空气南下要冲,而且位于青藏高原东沿,加之地势较高所致。
(二)四月平均气温四月份气温普遍迅速回升,比三月份上升5.7℃,除马啣山区局部地区外,全县气温均在0℃以上。山区平均气温普遍在6℃左右,洮河谷地平均气温可达8。一10℃,与同纬度地区,气温偏差较小,仅1°—5℃,因为此时大陆普遍迅速增温。
(三)七月平均气温七月是本县全年气温最高的一月,除山地气温较低,为10℃一12℃外,大部地区,气温在16℃一20℃。这时降水也多,夜雨占有相当的比例,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太石以北到红旗一带,形成一个高温区,适于种植水稻。七月气温与同纬度相比,仍低3°-10℃,这不仅由于本区地势较高,而且还与洮河水面的蒸发,消耗了相当的热量有关。
临洮与同纬度地区平均气温的比较
(四)十月平均气温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从九月开始气温迅速下降,急骤的向冬季过渡,如九月份比八月份低4.8℃,十月份比九月份低5.8℃,十一月份比十月份低6.8℃。强劲的冷空气一夜之间就可使绿叶干枯而迅速脱落。这时大部地区气温在4°一8℃之间,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由冷空气的频繁入侵,本区仍比同纬度东部地区气温低2。—8℃。
(五)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表示本县总的冷热程度。本县年平均气温不高,大部地区,在4。一8。之间,它不但比同纬度东部地区低2。—2.2℃,而且低于其北部的兰州2.1℃,如兰州年平均气温为9.1℃,而临洮则为7.0℃。这主要由于地势较高形成。在马啣山3500公尺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有永久冻土层存在。
二、积温和冷热日数
积温对于规划我县作物熟制、搭配茬口和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以便更大限度的利用我县热量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临洮各月平均气温(℃)
记录年代:1953-1983年
本县≥0℃积温为3089.2℃,始于3月7日,终于11月15日,达254.8日。在此期间,大地解冻,草木萌发,可保证一年一度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科学的、合理的倒茬、套种,复种指数则可达200%—300%。全年日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的日数为150.6日(5月4日—10月1日),≥0℃的积温为2415.8℃,它说明我区属中温带,农作物应以一年一熟的春小麦、蚕豆、豌豆、胡麻、洋芋等为主,但是只要我们掌握好夏季气温较高的有利条件,仍可使冬小麦、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而获得高额产量。
各级热日的界限温度是最高气温≥30℃、≥35℃和≥40℃。由于日最高气温≥30℃的日子一般比较炎热,如果相对湿度也高,那就更闷热难熬。临洮没有最高气温≥40℃的日子,最高气温≥30℃的热日为4.8日,加之相对湿度小,所以临洮夏季不热,气候宜人,最高气温≥35℃的热日,为0.1日,说明十年才能出现一日,其影响程度不大。
各级冷日的界限温度最低气温≤0℃、≤-10℃、≤-20℃、≤-30℃和≤-40℃。临洮没有最低气温≤-30℃、≤-40℃的严寒日子。一天中最低气温低于O℃,地面就会出现霜冻或冰冻现象。本县最低气温≤0℃的冷日为195.7日,说明寒冷时间较长,达半年以上。最低气温≤-10℃和W-20℃的冷日不多,分别为55.6日和30.6日,说明严寒的时间也不长。
三、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季节和大陆度
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现采用我国气候学家张宝堃
先生用候均温为指标,来划分四季,即候温大于22℃为夏季,小于10℃为冬季,介于10°一22℃之间为春、秋。按此方法划分的结果,临洮没有夏季,春、秋相连,春始于4月21日,秋终于10月7日,春、秋长17℃,七月气温最高为18.5℃,七月以前各月气温迅速上升,七月以后各月气温迅速下降,四月平均气温大于十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为34.6℃(1966年6月20日)。冬季始于10月8日,终于4月20日,冬长195日,达半年之久,绝对最低气温为-29.6℃ (1955年1月6日),冬季漫长而寒冷。
临洮各月气温平均日较差和最大日较差(℃)
(记录年代:1963-1979年)
气温平均日较差介于11.3℃一14.3℃之间,年平均日较差为13.0℃,以四月最大,十一月最小,各月最大日较差达21.2°一28.29°日较差大,对瓜果、甜菜含糖量的积累非常有利。平均年较差为28.7℃。
大陆度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所受陆地影响程度的量数,现用波兰学者焦金斯基的大陆度公式;式中K为大陆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T为当地气温年较差。计算结果K>50为大陆性气候,K<50为海洋性气候。临洮大陆度为63.9℃,气温日较差在11℃以上,年较差达28℃,春温高于秋温,是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第四节地温和冻土
地温是地面温度和地内温度的总称。地温的高低和冻土的深度,对农业和工业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临洮平均地面温度与气温之差(℃)
记录年代:1956-1980年
临洮平均最高、最低地面温度和极端最高、最低地面温度(℃)临洮各种深度地温(℃)
记录年代:1956-1980年
临洮最大冻土深度(厘米)
记录年代:1957-1980年
临洮冻土冻结和解冻日期
记录年代:1957-1980年
临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0.1℃。一月份最低,为-6.0℃。三月以后地温迅速上升,四月份为13.l℃,七月份最高为23.2℃,高温期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入秋以后地温很快下降,10月份为9.8℃,地面温度和气温之差都是正值,差值在1.2-5.7之间,热量由地面输往大气。十二月差值最小为1.2℃,六月差值最大为5.7℃。这说明差值的大小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一般的讲,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差值夏季比冬季大,秋季比春季大,干季比雨季大,极端最高地温达65.9℃,极端最低地温为 -29.1C。极差达95℃,远远大于气温的变化幅度。
地内温度的垂直变化各月不同。临洮地面和地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温度变化的规律:2月份地下各级深度的温度几乎与地面相等,温度垂直变化不大,比地面约高0.5℃,5厘米以下到20厘米,地温几乎相等。十二月和一月由地面到地下地温逐渐增高,地面到5厘米深处,约增高2.3℃—3.8℃,5厘米到20厘米每深5厘米约增温0.4℃。三月到十一月,地下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降。5厘米深度比地面温度低0.7℃—1.3℃,5厘米到20厘米,每深5厘米地温降低0.21℃。三月份5厘米深处温度是5.4℃,春小麦、各种蔬菜已可在三月份播种,玉米、洋芋可在四月上旬播种,冬小麦在幼苗期虽能抵抗 -15°--20℃的低温,但我县地面极端最低气温可出现-29.1℃的低温,大部地区冬小麦越冬有一定困难,所以冬小麦播种面积不大,仅限于冬季地温较高的洮河谷地。
临洮最大冻土深度可达82厘米。10厘米深度最早冻结始于11月8日,最晚解冻为3月8日,冻结时间长121日;30厘米深度最早冻结始于12月5日,最晚解冻结为3月21日,冻结时间长107日。地下冻结时间长,影响工程建设的施工。
第五节降水
临洮全县百分之七十的面积,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往往"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春旱"、"伏旱"连年发生,它严重的影响着本县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一、降水量和降水日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在310毫米到760毫米之间,中铺、红旗一带降水仅310多毫米,由于此处多为低矮的丘陵,地势平坦开阔,水汽不易上升凝结,成为全县降水最少的地方。400毫米等雨线经何家山、马家山南向东延伸,大致沿马啣山2400米等高线越过柳林沟,经药芨滩、大庙湾、樊家岭、大坪、到孙梁家。400毫米等雨线以内,为干旱地区。巴下、中铺、红旗三角地带,降水仅300毫米左右。为了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当地劳动人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创造了保墒、保温的“砂田”,对农作物的稳产、高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00毫米等雨线在马啣山地区,大致和2400-2500米等高线相一致。在此高度以上,降水虽多,但气温较低,宜于种植饲草和林木。农作物只能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豌豆、燕麦、蚕豆等,更适宜于蒜苗的栽培。马啣山海拔2300米,为最大降水高度,在此高度以上,降水量随高度而递减。
洮河谷地500毫米等雨线在东峪沟到边家湾一线。此线以南,则属于半湿润气候。潘家集到南屏山以南的狭小区域,年降水在700毫米以上,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气候湿润。
在400—500毫米等雨线之间,则属于半干早气候,蒸发量大,地势起伏不平,难以发展灌溉业,加上水土流失严重,给发展农业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总的看来,临洮降水变率大,四季分配不均。临洮平均雨量变率为17.9%,最大雨量变率达41.8%,这远比华北各地为大,就是在西北地区也算较大了。最多年份降水量为最少年份的二倍多。如最多年雨量为801.5毫米(1979年),最少年雨量仅369.0毫米(1942年)。月际变化更为突出,从各月平均降水变化看,8月份降水为12月的56倍,极端月际变化则相差200多倍,各月分配极不均匀。从季节分配看,夏季最多,占54%,秋季次之,占24%,春季占20.1%,冬季极少,仅占1.9%。
临洮四季降水量(毫米)
临洮年平均降水日数不多,为108.6日,这与降水较少是一致的。降水日的季节分配,以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临洮平均降水日数(降水量≥0.1毫米日数)
降水日的年际变化较大,从1971—1980年的资料来看,最多一年的降水日为120日 (1976年),最少一年只有89日(1971年)。
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33.1日,在一年中平均11.1日才能出现一次,日降水量≥10.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17.5日,平均21日才能出现一次;日降水量225.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3.6日,平均101日才能出现一次,可见全年出现透雨的机会是很少的,仅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日降水量250.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0.4日,说明平均两年半才能一遇。日降水量≥100.0毫米的日数全年为0.1日,说明十年可能出现一天。
临洮年均各级降水强度
历年各月最长连续降水日出现在1976年7月28日到8月8日,长达12日,降水量达150.9毫米。历年各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发生在冬、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发生在1964年12月3日到1965年2月20日,长达80日,这对冬小麦越冬和春小麦的播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临洮各月降水日数
临洮各月平均降水量和降水量系数
二、雨季与干季
从降水的季节分配虽然可以看出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还不十分明显。为了进一步显示临洮降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现以旬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上的连续日期为雨季,现以旬降水量小于15.0毫米的连续日期为干季,临洮全年可以分为湿季和干季。雨季从四月下旬开始,十月上旬结束,其持续时间为173日,降水达485.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86%, 降水正常,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作物需要,但由于蒸发量大、地表径流大、雨量变率大,在雨季仍可发生初夏旱、伏旱和秋旱。
干季从十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翌年四月中旬,时间长达192天,降水仅79.3毫米,占全年降水14%,平均每日降水只有0.4毫米,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尤其在3-4月,降水很少,有时竟长期无滴水,春早撅繁发生,对全县春播农作物和夏田作物的临洮县各地年、月降水量
单位:毫米生长影响很大。
三、昼雨和夜雨
一年四季降水,多少不同,一日24小时的降水量分配也不一样。一般降水的日变化可分为昼雨型、夜雨型和昼夜双峰型。
临洮降水属于昼夜双峰型。白天降水高峰在15时以后,夜间降水高峰出现在22时以后。这是由于洗河谷地的地形特点形成的。洮河谷地是一盆地形谷地,谷底海拔1800—1900米,四周群山环绕,海拔在2500—3000米左右。盆地内部白天迅速增热,不易散失,气温很高,14时以后空气强烈对流,由于形成降水的过程还要一定时间,所以降水高峰出现在15时以后,常以雷雨形式出现,有时并伴随有冰雹、大风。
夜间,四周山地迅速冷却,向盆地下沉,尤其是西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冷空气势力较强,它侵入时将盆地内部的热空气抬升,而形成降水,在22时以后形成高峰。一般来势较猛,多形成较长时间的雷雨,常伴有大规模的冰雹。雷雨发展过程十分有趣,傍晚来临晚,首先碰到由于洮河水汽蒸发而形成的"空中长城"的阻拦,使其停滞在洮河西部,雷电交加,降水来临,10—30分钟后,冷气流冲破洮河"空中长城",进入东部,这时又受马啣山冷空气的阻挡,迫使其向临洮东南方向移动,这时洮河东岸雷电交加,降水来临,并慢慢向东南方向发展。
临洮降水日变化虽然为昼夜双峰型,但以夜雨为主,每年5—9月平均降水量夜雨占58%,昼雨占42%。8月份夜雨最多,达64%。5月份最少,也占53%。夜雨较多是因为洮河谷地空气中水汽较多,稍受抬升,就可冷凝致雨,夜雨可以减少蒸发,增加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而白天晴朗,光照充分,气温较高,这些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临洮5-7月降水昼夜分配表
记录年代:1971-1985年
第六节气压和风
临洮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边坡地区,受高原地形的影响,天气系统和风常有明显的高原季风特征和季节变化,年平均气压为810.9毫巴,马啣山气压,约588毫巴,红旗乡一带,气压最高约826.9毫巴。临洮县各地月平均气压(毫巴)
记录年代:1955-1980年气压的年变化,秋季高,夏季低。平均最高值出现在11月,为815.4毫巴,最高达817.4毫巴。平均最低值是7月,为806.7毫巴,最低为804.9毫巴。
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地面上因气温分布的不同所引起气压分布的差异,是产生风的根本原因。风向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
冬季,临洗在强大的大陆冷高气压的影响下,多吹偏北风,如一月份北风频率占9%,东北风频率占8%。这时本区因处于从极地南下的大陆冷气团前部,风力较小,平均风速为0.9—1.4米/秒。寒潮入侵时风力增强,一般可达5-7米/秒(和风),最大可达13米/秒。由此可见,冬季风力微弱,静风频率大,占41%-52%。
春季,极地大陆气团偏北,本区处其边缘地带,风向多变,以偏东风和偏北风为主。如四月份东风频率占14%,东北风频率占8%。这时风力较冬季稍强,平均风速为1.6-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2—15米/秒,由于这时地面比较干燥,往往尘土飞扬,使能见度变得很差。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大大增强并西伸北抬,同时印度季风开始活跃,使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汽流从偏南方面经四川盆地,进入临洮,这就是夏季风。夏季风以偏南风为主,如七月份东南风和南风频率各为7%,其次为东风,其频率为6%,平均风速不大,为1.2-1.3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15米/秒,但这时雨水较多,土壤疏松,固着力不大,一般树木枝叶茂盛,"头重脚轻",往往使树木腰折或拔根而倒,使玉米、小麦等作物倒伏,造成一定的灾害。
秋季,极地大陆气团开始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南退,偏南气流势力减退,本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风力比夏季小,平均风速为1.0-1.1米/秒,最大风速仅9一12米/秒,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如十月份北风和东风频率各占6%,十一月份北风和东北风频率各占8%,秋季东风频率明显增多,九月达9%,十月、十一月各为8%。
全年平均风速不大,为1.3米/秒。全年最大风速达15米/秒,风向东北偏东。全年以东风频率最大可达9%,次为东北风,可达7%。由此可见排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在城区西南建厂较为理想。
洗河的较大支流如东峪沟、大碧河、三岔河,山谷风夏季表现得十分明显,冬季较弱,白天风由谷口吹入谷内,夜间风由谷内吹向谷口,风向交替时间一般在17时以后。大碧河上游的石晶峡,是临洮的"风箱",昼夜风力较强,风力资料丰富,可建立风磨和小型风力发电站。
焚风(热风)发生在三甲乡一带。它是从南屏山吹来的热燥风,可使农作物凋枯,使腊熟期的小麦青枇而严重减产。
第七节灾害性天气和气候
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寒潮、大风、干热风等天气现象,常常给生产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或破坏,并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气象上一般称它为灾害性天气。对临洮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为害最大的主要灾害是干旱、冰雹、霜冻和暴雨。大风、寒潮、干热风等出现的频率较少,有的仅限于局部地区,为害较小。
一、干旱
临洮百分之七十的面积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早气候,加上降水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以及年际变化大、地表径流大、蒸发量大等因素,使临洗干旱十分严重。对农业生产来说,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量不一样,从而不同季节的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这样按季节可以分为春旱、初夏早、伏旱、秋旱、冬旱。临洮虽然冬旱发生次数较多,持续时间也较长,但冬季大地封冻,越冬作物已停止生长,对其影响不大,故不予叙述。
临洮县的干旱及其频率
从各种旱灾发生的频率看,春旱为24%,初夏早为28.6%、伏早为30.4%、秋早为17%,以伏旱出现机会最多,秋早出现机会最少。从对农业的影响来看,春旱最为严重,往往影响春播作物的出苗和冬播作物的生长发育。
总的说来,临洮干旱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从空间分布看,愈向北部,干旱愈趋严重,东峪沟以北山区干旱比川区严重。第二,从时间上看,春旱较秋早严重,长年干旱较间歇干旱严重。如1926—1934年连续干旱9年,1937年—1939年连续干旱3年,1942—1946年连续干旱5年,1960—1962年连续干早3年。
二、冰雹
冰雹是临洮仅次于干旱的灾害性天气。虽说“雹打一条线",持续时间也短,但因来势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骤雨,常常给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据临洮1952—1979年续断8年的统计,雹灾面积达837282亩,平均每年雹灾面积达104660多亩,为害不小。
从降雹的季节变化来看,最早于4月6日出现,最晚于10月23日结束,主要集中于5—9月,属于我国夏雹区,其中以6月最多,占全年雹日天数25%。这时正是夏收季节和秋田生长旺盛时期,冰雹降临,往往造成毁灭性的灾害。从降雹的日变化来看,多出现于15-22时,因这时近地面大气层对流最为旺盛。降雹时间大部为5—10分钟左右,最长可达半小时之久,冰雹直径一般为0.5-2.0厘米,最大可达3—13厘米,但比较少见,冰雹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的灾害越严重。
临洮冰雹的源地有三:祁连山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和马啣山地区。冰雹进入我县,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其移动路径大概可分:
1、发源于祁连山东南部的冰雹,由源地向东南移动,越过乌鞘岭,经永登西部,由永靖县分两路进入临洮。
一路由红旗经中铺、五户、上梁到上营,到上营后分两支,一支由上营到云谷经站滩到定西县内官营一带,一支由上营经峡口、沿川到塔湾,到塔湾又分两支,一支由塔湾经石家楼、窑店到康家集,一支由塔湾经东二十里铺到达京堡。
第二路由永靖县经东乡东部广河,进入我县卧龙乡,经西坪、衙下到苟家滩。
2,发源于青海省东南部的冰雹,由源地经临夏分两路进入我县:
一路由临夏到广河县的三甲集进入我县新添铺经程家铺、东二十里铺、达京堡到大头山。
第二路由临夏经和政、康乐进入临洮县河口,由河口分两路,一路由河口经卧龙、八里铺到城关,到城关后又可分两支,一支进入达京堡,一支经玉井到陈家咀。另一路由河口到西坪后分两支,一支由西坪经单家山、衙下、三甲到苟家滩,另一支由西坪到玉井、陈家咀。
3、发源于马啣山的冰雹,源于马啣山的冰雹可以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可到达云谷乡的新营坪一带,而积不大,西路对我县影响极大,西路的移动线由五户起,经上梁、改河到上营可分两路,一路经峡口、沿川到塔湾,另一路经云谷到站滩分为两支,一支由站滩到定西县内官营,另一支山站滩到塔湾。这两路到塔湾后又分两支,一支由塔湾经石家楼、窑店到康家集,另一支由塔湾经东二十里铺到达京堡。在上述路线中,以发源于祁连山的冰雹对我县影响最大,发源于青海东南部的冰雹发生时间较早,四月就可出现,这两个源地的冰雹以6—7月频率最大,源于马啣山的冰雹,一般发生时间较迟,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农谚说:冰雹“夏打川,秋打山”,看来有一定科学根据。
三、霜冻和暴雨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产生的白色晶体。它是地面最低温度在0℃以下形成,多数作物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就遭受冻害。"黑霜"就是气温突然下降到低于作物生长的最低温度,这时空气中水汽又少,不能凝结成"白霜”,使农作物直接冻害的现象,由此可见"霜冻"的关键是在"冻",而不在"霜"。一般"霜杀禾"的提法是不妥的,因为作物遭受冻害时可能有霜(白霜)也可能无霜(黑霜)。
临洮平均霜日达131.4日,是我国霜日较多地区之一,这不仅与冬半年低温有关,地势较高,夏温较低,也使霜日增多的原因之一。如公元1705年就有"夏6月(阳历七月),狄道陨霜杀禾"的记载。可见一年最热的七月份气温也有可能降低到0℃以下,产生霜冻。
初霜一般出现于9月29日,终霜止于次年5月6日,霜期长达219.4日。最早霜日出现于9月14日,最晚霜日止于4月9日,霜期达200日。一般随地势的增高,霜期相应的增长。
从霜日年变化看以12月最多,达28.0日。从9月到12月逐月增多,从12月到翌年5月逐渐减少,从季节变化看,寒冷的冬季多于温暖的夏季,雨日多的秋季多于雨日少的春季。
从近几十年的情况看,每年都有几次严重的霜冻发生,一般终霜危害大于初霜(秋霜),因为终霜的春季,正是小麦拔节时期,是玉米、油料作物、豆类作物、洋芋的幼苗期,最怕遭受冻害。初霜时,大部作物已经成熟,只有二茬作物和小秋作物受到霜冻的威胁。从地形上看,霜冻分布的规律是:洮河谷地大于山地,洼地最为严重;北坡大于南坡,山头霜冻最少。群众说:"雪打高山霜打洼"是有道理的。
暴雨也是危害我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局部灾害性天气。根据我国中央气象局规定,一天之内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10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随暴雨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同。一般30分钟到1小时的暴雨是从旺盛的积雨云中降下的。几个小时到24小时的暴雨出现在中尺度和天气尺度系统中,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抬西伸,西风带低槽向东移动,青藏高原西南气流的增强,低涡、切变的产生等,往往造成强大的气流上升运动和源源不断的水汽供给而形成暴雨天气。
从历史记载来看,如1803年,沙泥州6月23日因暴雨河水泛滥,“淹秋禾,冲塌城南角、南城墙及民房147间,压死人口”。1851年夏"北乡柳林沟暴雨,山洪暴发,水高数丈,……淹没人畜、房屋、禾稼、田亩无算”。1947年新添铺"暴雨成灾,淹没农田3000余亩”。1979年8月11日20时大暴雨,中心在八里铺、城关、玉井北部一带,当时持续7小时,引起山洪暴发,使许多民房倒塌、农田庄稼被毁,造成人畜伤亡。当时县城东门外洪水冲毁城墙进入城内,使城内积水深达2-4尺,造成很多房屋、围墙倒塌,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第八节气候区划
本县面积虽不大,但地形复杂,高差显著。从中温带气候到高山寒带气候,从针阔混交林景观到半干旱草原景观都有。因此,在经济建设中需要对本县进行气候区划,求同存异,根据临洮各区的气候状况,趋利避害,更加符合实地搞好各项建设。
在五十年代末期,临洮气象站主要用临洮的地形、土壤、气温和降水资料,将临洮划分为四个气候区,即水川地区、阴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北部干旱区。这是临洮县最早的气候区划。由于当时资料的限制,这个区划还不够完善,但它莫定了本县气候区划的基础。
在1984年的《临洮县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初稿)中,临洮县气象站提出了临洮农业气候区划,将全县分为四个一级农业气候区,即温和气候区、温凉气候区、冷凉干旱区、高寒半干旱区。其中温和气候区与温凉气候区各分为两个副区,即温和干早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干旱区、温凉半湿润区。这个区划资料丰富,是我们作气候区划的重要依据。
在中央气象局1979年编制的中国气候区划图上,本县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区,这基本上是符合临洮实际情况的。由于水、热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这次区划,主要以水热情况为依据,并参照植被、地形等因素。为了联系气候、土壤和植物的关系,在进行气候区划时,采用了雨量指数。雨量指数就是年雨量(毫米)和年平均温度的此。根据雨量指数的大小,分成下列各气候带。
I,温带半湿润区:本区包括卧龙乡、八里铺乡的大部和东峪沟以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年均温不高,属于凉温型。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局部山地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本区可分三个亚区:
1,建宁一玉井区年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18。一19℃,雨
量指数为60-99, ≥10℃的积温3400°-2450°,植被为温带阔叶落叶林。
2,衙下—三甲区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17°—18℃,雨
量指数为100-139, ≥10℃的积温2200°——2300°,植被为针叶阔叶混交林。
3,潘家集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2。一17℃,雨
量指数>140, ≥10℃的积温<2100°,植被为针叶林。
Ⅱ、温带半干旱区包括东峪沟以北,海拔26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热量因海拔不同而有差异,景观由半荒漠、针阔混交林组成。本区可分为三个亚区:
1、上营一站滩区本区包括东峪沟以北海拔2200-2600米之间地区。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10℃的积温1300。一1900。,最热月平均气温14°—15℃ ,雨量指数为100-139,植被为针叶、阔叶混交林。临洮县气候区划表2、辛店一新添区本区包括辛店乡、新添乡和峡口乡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年降水量为350-400毫米。≥10℃的积温1900°一2000°,最热月平均气温19°-20℃,雨量指数为60-99,植被为温带阔叶落叶林。
3、红旗一中铺区本区包括太石、五户、巴下、中铺、红旗等地。年降水量<35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18°一21℃,≥10℃的积温>2400°,雨量指数<40,为半荒漠植被,但本区热量资源充足,是我县唯一可以种植水稻、棉花的地区。
Ⅲ、高寒区包括马"卸山海拔2600米以上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最热月气温<14℃
,海拔3060米,年均温为0℃,雨量能数>140,植被为针叶林。
第四章水文
临洗全境河流,皆属黄河水系。以马啣山、大岔沟梁、龙头山、前山、羊圈山、胡麻岭、杨家山、旋帽咀、黄家山和渭源县的对坡、西坡、堡子山一线分水岭为界,分水岭以西为洮河流域,分水岭以东为榆中县宛川河流域和渭源县渭河流域。宛川河流域和渭河流域以胡麻岭为分水岭。三个次级流域河水皆注入黄河。
第一节洮河流域
洮河源于碌曲县西南部西倾山东麓的勒尔当,蜿蜒东流,到岷县折向北流,在永靖县刘家峡注入黄河,全长652公里。洮河在苟家滩乡海巅峡流入本县,沿途经苟家滩、三甲、衙下、西坪、玉井、城关、八里铺、卧龙、新添、辛店、太石、红旗等十二个乡镇,在红旗乡牛鼻峡出境,纵贯本县南北,长达115公里,流域面积为2657.66平方公里。
据李家村水文站1956—1979年的观测资料记载,洗河年平均流量为146.4秒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为2410秒立方米(1979年8月12日),最小瞬时流量为17.1秒立方米(1958年2月1日)。流量变化较大,最小流量与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相差8.6倍和141倍。
洮河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枯水期以地下水补给。年平均径流量为46.16亿立方米,洮河径流的年变率最大,其中4、5,6三个月径流量为10.358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22.43%;在多雨的7、8.9三个月径流量为20.925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45.32%。7、8、9、10月为洪水期,径流量占全年总流量一半多,达53.7%。
根据李家村和红旗水文站,1967—1977年观测资料来看,1、2、3月和12月为枯水期,此时流量主要靠地下水补给。4月以后降水逐渐增多,流量逐渐增大,到7、8、9、10月为洪水期。这与雨水和地下水补给充足有关。
洮河常水期水深2.5-3.1米,河宽60—70米,流速0.83-1.7米/秒;洪水期水深2.5—6.4米,河宽80-110米,流速1.7-6.7米/秒;枯水期水深1.5-2.5米,河宽50-60米,流速为0.8-1.0米/秒,由此可见,平时不借助舟、桥,人们无法通过。在冰凌期(12月3日—3月7日),结冰厚度达1.5-2.1米;一般冰凌占河宽十分之四到十分之八,特别冷的年份,部份河面,全部为冰层覆盖,行人可从其上往来,名曰"冰桥"。每年3月1日开始融冰,到3月7日可以全部消融。
洮河平均月流量单位:米3/秒
记录年代:1967-1977
洮河水质较好,为重碳酸型,经红旗水文站化验表明,矿化度一般都在1克/升左右,唯6月份水质较差,这时雨季到来,初雨洪流往往携带大量易溶盐类泄入洮河,使地表水水质变差,矿化度增高,一般达1.5—2克/升,个别高达6克/升,随雨季的来临,地表易溶盐类逐渐被流水带走,河水水质逐渐变好。从饮用水的要求来看,洮河水含碘量低,为2微克/升,小于国家规定10微克/升,易引起甲状线肿大病,故饮用时需配以碘盐。
洮河含沙量年平均为1.17—5.37公斤/立方米,李家村以下,由于经过黄土区的许多支流流入,携带泥沙进入河水,使含沙量增大了四倍。一般在7、8、9月洪水含沙量大,最大达496公斤/立方米(红旗水文站1968年7月26日)。冬季枯水期含沙量小,甚至沙水澄清,如李家村水文站1969年6月19日和红旗水文站1954年12月4日观测,含沙量
洮河含沙量特征统计表
单位:公斤/米3都为零值。
河床由卵石、细沙组成,根据大断面研究,河床变化甚微,冲、淤、变化都不大,河床比降为3.2%。,河流流速较大,不利于航运,当前只排放木筏。洮河平均水温为10.72℃,最高为22.2℃,最低为0.83℃,水温较低,水生生物繁殖生长缓慢,不利于水生生物的饲养。
洮河水利资源丰富,四、五千年以来,就滋润着洮河两岸的土地,哺育着生息在这里的人民,形成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今天它的年平均径流量达46.169亿立方米,完全可满足洮河两岸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目前灌溉着洮河两岸206758亩农田,其用水量仅占洮河年平均径流量的4.9%,潜力很大,还可发展水浇地10万亩左右。在洮河两岸一级河阶地和二级河阶地,有发展淡水养鱼、养鸭等水产业的良好条件,近期即可开发养殖水面4500亩。洮河水利资源也十分丰富,在海巅峡、三甲一带蕴藏的水能,年发电量可达六亿度,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廉价能源。由此可见,洮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临洮人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临洮经济的蓬勃发展。
洮河东西两岸支流众多,在县境内流域面积在五平方公里以上者共有45条,它们与洮河构成了近于直交的格子状水系,其主要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有:
漫坝河:源于渭源县分水岭双石门,全长52.5公里,在高家窑进入临洗,在银磨滩注入洮河,在临洮境内长7.5公里。河谷平均宽8公里,河床为砂、石河床,比降为6.68%)。
东峪沟:源于渭源县鸟鼠山北坡的三岔沟,在窑店乡股子坪东进入临洮,在八里铺乡罗家庄西部注入洮河,全长67公里,在临沸境内长38.5公里,比降为6%。。沟两侧支沟甚多,在渭源境呈树枝状,在临洗境内呈叶脉状对称,如花麻沟与冯家沟、窑沟与阳洼沟、池沟与瓦家沟等,流域面积达614平方公里,临洮境内为406平方公里,占临洮总面积14%,是洮河最长的一条支流。
在枯水期,东二十铺以上河床往往干涸,形成潜流。据五里铺水文站1967-1978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最大流量为2.3米3/秒,最小为0.18米3/秒,年平均流量为0.9³
/秒,
东峪沟支沟长度及集水面积年平均流量变化甚大,达5-11倍,主要受降水的年变化所制约。
由于东峪沟及其支流皆流经黄土地区,流水对地表的冲刷、洗刷作用剧烈,含沙量很大,年平均含沙量是洮河含沙量的24-110倍。最大含沙量出现于洪水期,达963公斤/立方米(1970年5月7日),好似泥石奔流,最小含沙量多出现在一月,为零值。
东峪沟1966-1976年最大、最小含沙量统计表单位:公斤/立方米
三岔河:源于康乐县保儿子山北麓,在西十里铺流入临洮,在河口注入洮河,全长约56公里,临洮境内长3.5公里,谷宽1.5公里,河床比降为14%。。
朱家沟:源于连湾乡曹家湾,长25.25公里,比降为12%。。流域面积为154.5平方公里。该沟下切深度大,谷壁陡峭,多呈“U”形,雨季易发生大面积黄土滑坡和塌陷,危害甚大。
大碧河:源连湾乡上羊嘶川东部山梁下庙沟脑,在新添乡河湾注入洮河,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15%,流域面积之大,居洗河支流首位。河谷平均宽4.5公里,河床比降9.6‰。
水流量变化甚大,枯水期流量不到0.3米³
/秒,洪峰流量则达978米³
/秒(1970年7月24日),加之该水系呈葫芦状。暴雨时上游受水面积大,下游出口处河床较高,河道狭窄,洪水来临,往往泛滥成灾。
改河沟:源改河乡马啣山梁西坡,源头海拔3260米多,源头之高,居全县洮河支流之冠。沟长25公里,平均谷宽5.38公里,比降较大为18.1‰,流域面积103.95平方公里。
改河支流祁家沟比改河沟正源为长,这是河流袭夺现象的结果。祁家沟原是辛店乡朱家沟的上游,后来由于改河支流黑水沟向源侵蚀较快,在祁家沟下庄东0・5公里处袭夺了祁家沟,使祁家沟沿黑水沟流入改河。
牛头沟:源马啣山西坡上梁乡的壑岘,到太石乡南门南边注入洮河,长17公里,平均谷宽2.58公里,比降为24%。。
洮河二级支流(沟)特征统计表
在牛头沟的沟床上,成群的布满泥球,其大小直径一般为5—35厘米,少数直径超过一米。泥球的形成,是由于降雨后谷坡被雨水浸湿或谷坡侧壁渗出的地下水,将谷坡表土浸湿,表土水分饱和后,变成泥浆,坡上土块崩落,先沿坡滚动,粘上泥浆。再沿坡滚入沟中,随水滚动,沿途粘上泥浆,砂石愈滚愈大,在水中并不破碎,而形成圆滑的泥球。此种现象在洮河各支流都有发生,而以牛头沟最为典型。
流水出沟后,水速即减,泥砂、泥球在沟口堆积,使沟口沟床高出地面5-7米,形成地上沟,洪水季节,往往泛滥成灾。
站沟:又名五户沟,源上梁乡马啣山西坡,源头叫头岭沟。流经龚家大庄,在辛店乡甘家滩南注入洮河,全长25公里,河谷平均宽3.2公里,比降17.5%。。此沟上沟口以东支流原为昌木沟支流,汪子沟就是昌木沟正源,后来,由于站沟向源侵蚀较快,而袭夺了昌木沟的上源。
中铺沟:源何家山乡东坡的湾腰子,流经中铺乡到巳下寺注入洗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河谷平均宽8.92公里,除雨季河床有流水外,常年多为干河沟。中铺以上常年有潺潺细流。
苏木沟:源何家山北坡兰州市湖滩乡王家窑,在台塔木沟口北0.5公里处流入临洮县。在红旗乡何家湾北边注入洮河,全长27.5公里,在临洮境内长13.5公里。沟谷平均宽9.85公里,比降为10%。,流域面积191平方公里。临洮境内为100.3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除上述主要支流外,比较次一级的支流甚多,其主要者如上表。
第二节渭河流域
漫洼乡和连湾乡的西南部属于渭河流域,面积为140.36平方公里,是渭河支流秦祁河流域的一部分。
咸河:上游叫漫洼沟,中游称秦祁河,渭源河北寨乡以下名为咸河。源漫洼乡北部胡麻岭南坡上庄西北部,纵贯漫洼乡南北,在丁家岔西部流出临洮境内,进入渭源县,在渭源县后川西南流出,进入陇西县。在双泉乡的羊口东南注入渭河,流域跨越三县,全长64.9公里,在陇西县境内长12.5公里,在渭源县境内长38.2公里,在临洗县境内长14.2公里。
河水随季节而变化,漫洼境内,常年只有潺潺细流,雨季洪水暴涨,对地表黄土侵蚀严重,河水硬度较高,含氯化物、硫酸盐高出洮河三倍多,故有咸味,咸河实在名符其实,河水碱性也较强,PH为7.9。碘含量为10.8毫克/斤,可满足人体的需要。
黑尧川是咸河较大支流之一,源定西县季家山西坡,长15.4公里(其中在渭源县境内长3公里)。自源头0.3公里进入临洮向西南流,至赶马湾南流,主要流经漫洼乡东部,在鹰铜峡出临洮,在渭源县白土坡南部注入咸河。
第三节宛川河流域
宛川河发源于胡麻岭北坡,它与咸河源头被低矮的胡麻岭分开,两源相距不到一公里。河水自源头北流,到刘家咀进入榆中县,至甘草店折向西北流,在榆中县东坪北部注入黄河。全长76.3公里,在临洮站滩乡境内长8.3公里。
五脏沟是宛川河支流新营河的支流,源云谷乡的大洼山北坡尚家窑,向北流,在出临洮境附近,折向东流,在榆中县梁家窑西0.5公里处流出临洮县境,由梁家窑继续北流。注入高崖水库,全长11.8公里,在临洮境内长5.5公里。
宛川河及其支流的支流五脏沟在站滩乡和云谷乡的流域面积合计为67.48平方公里。
第五章土壤
临洮于1982年2月—1985年6月进行了土壤普查。境内土壤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黑土、灰褐土、黑垆
土、黄绵土、灰钙土、红土、潮土九个土类、十二个亚类、二十四个土属、四十六个土种。土种多种多样,是农业生产多样化的有利条件。
第一节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亟为显著。这些因素的规律性,导致了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全县土壤分布,具有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区域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一、水平地带性
土壤的水平分布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它主要受水热条件所制约。一般植物生长量和农作物产量与气温高低成正相关,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与降水量成正相关,与气温高低成负相关。
临洮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气温则由南向北递增,从而有机质的含量也由南向北递减。
土壤的分布,与气候、植被分布相一致,呈纬度地带性,由南向北呈带状分布,依次为黑垆土类的水川黑麻土、水川麻土、水川黄麻土到灰钙土类的水川白土。
经度地带性,是土壤东西向的水平变化,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成土过程的影响,它以洮河为中心,在洮河谷地向东向西依次为砂土、漏砂土、麻土、黄麻土,距离河床越近,成土时间越短,土质越薄,肥力越低。经度地带性因受各支流洪积、冲积物的干扰。有时遭到破坏,洪积物与河流冲积物交织在一起,红土和红麻土不规则的分布在洮河谷地。
二、垂直地带性
在马啣山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使植被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从而导致了土壤的垂直带谱。高山草甸土分布于马啣山3500米以上。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3000-3500米之间,向下依次为黑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等。由马啣山顶到五户乡龚家大庄一线,由山顶到龚家大庄,土壤依次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黑土、山地黄绵土、水川红麻土、灰钙土。
三、地域分布
地域性土壤位于地带性土壤之内,受小地形、水热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土壤在较小范围内呈现规律性的分布。1,同一山地,阳山、阴山、东坡、西坡土壤各不相同。这是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引起的。2,同一冲积扇,上、中、下部土壤分布不同。这是由于地形和流水的沉积作用所造成。3, 土壤肥力以居民点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在山区,往往形成以居民点为核心的同心圆的肥力特点。这是人为活动形成的。因为距居民点越近,送粪就越方便,施肥就较多。边远山区、高山地带送粪困难,多以烧生灰为肥料,土壤肥力自然就较低。
第二节山地垂直带土壤
高山草甸土
高山草甸土。分布于马啣山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带,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为高山矮生苔草垫状群落为主,如细叶苔、萎陵菜,植株矮小,生长量低,覆盖度80%左右。母质多为残积物、坡积物、黄土等。其分布面积很小,仅26045亩。约占总土面积的0.6%。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9.04%,在全县土壤中仅次于淋溶灰褐土。碳氮比值为10:68.1, 属全县最高者,代换量为29.1me/100克土,全剖面无石灰反映。其剖面如下:
高山草甸土上营马啣山寺古台
A层0—10厘米:残积物层,黑棕色,轻壤,粒状结构,润松,根系密集。
A层10-22厘米:腐殖层,暗棕色,轻壤,粒状结构,润,紧,根系多。
B层22-36厘米:黑棕色,轻壤,粒状结构,润,散,根系多。
C层36-60厘米:暗棕色,轻壤,粒块状结构,润,松,根系少。
D层60厘米以下:为岩块,有锈斑,全剖面无石灰反应,PH值为6.8-7.2。
亚高山草甸土
亚高山草甸土。位于高山草甸土之下,分布在马啣山海拔3000——3500米之间,面积约37594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7%,植被与高山草甸土相似,主要有细叶苔、杜鹃、铁秆蒿、黄花木本、萎陵菜、龙胆草、冠帽锦鸡儿。由于比高山草甸土地带气温略高,雨量较多,植物生长量大大高于高山草甸土植物生长量,覆盖度80%左右。其剖面如下:
亚高山草甸土改河乡马脚山金龙庙
A层0-8厘米:黑棕色,中壤,团粒结构,疏松,PH值7.6,无石灰反应,根系多。
B层8-33厘米:黑棕色,中壤,团粒结构,疏松,PH值7.6,无石灰反应,根系中量。
C层33—55厘米:暗棕色,中壤,团粒状结构,紧实,PH值7.6,无石灰反应,根系少。
D层55厘米以下。
黑土
主要分布在亚高山草旬土之下。海拔2600—3000米之间,成一狭窄的过渡带,面积61348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4%。表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71%,母质为残积物、坡积物或黄土。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在100天以下,常见多雾或阴雨,光照不足,低温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有机质厚度可达60厘米左右,由于降水充足,表层中的粘粒有下移聚集现象,呈灰白色胶膜和二氧化硅白色粉末。在亚类中,只有黑土亚类。再其下只有山地淋溶灰黑土和山地黑土种。
山地淋溶灰黑土,面积45053亩,约占本土类的73.4%,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梁、峁、陡坡地段的自然土壤,如上营乡的邓昌,改河乡的大营,五户乡的前地湾和后地湾。其剖面如下:
山地淋溶灰黑土改河乡
A层0-15厘米:栗色,中壤,团粒结构,疏松,PH值6.5,无石灰反应,根系多。
B1层15-25厘米:栗色,中壤,团粒结构,疏松,PH值6,无石灰反应,根系多。
Bz层25-50厘米:栗色,中壤,块状结构,疏松,PH值6,无石灰反应,根系中量。
C层50-100厘米:栗色,砾质,中壤,块状结构,紧实,有少量假菌丝,无石灰反应,根系少。
山地黑土,面积16295亩。约占黑土类的26.6%。含有机质较高,表层平均为3.71%。孔隙度达60.4%。土壤肥沃,耕种历史较长,使表层颜色变得较浅。但由于气温较低,热量不足,生产水平较低,主要种植青棵、小油菜、燕麦、蒜苗。部分地方可种植小麦,亩产150左右,其剖面如下:
耕作层0—18厘米:棕色,轻壤,粒块结构,石灰反应中度,根系多。
熟化层18—55厘米:棕黑色,轻壤,粒状结构,紧,石灰反应弱,根系多。
心土层55-95厘米:棕色,轻壤,粒块状结构,有少量的假菌丝,石灰反应弱,根系少。
底土层95—150厘米:淡棕色,轻壤,块状结构,有鼠洞,紧,石灰反应中度,根系极少。
灰褐土
灰褐土面积有218997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1%,分布在临洗县南部海拔2700米以上的半湿润区,母质以风积黄土和坡积残积物为主,植被主要有零星松树、野玫瑰、黄瑞香、油松、酸刺、萎陵菜、蕨菜、针茅等。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100天左右,年降水量较多,达700毫米上下。此类土中,主要有淋溶灰褐土亚类、淋溶灰褐土属。
淋溶灰褐土,面积9.2亩,主要分布在南屏山林区。表层有机质含量极高,为10.73-15.09%,居全县土壤之冠。其剖面如下:
淋溶灰褐土三甲乡南屏山顶
覆盖层为枯枝落叶,厚11厘米。
A1层0-4厘米:黑色,PH值7.3,无石灰反应,根系密集。
A2层4—7厘米:中壤,有少量粒块状结构,PH值7.1,无石灰反应,根系多。
B1层7—10厘米:栗色,砂壤,粗骨质,PH值7.5,无石灰反应。B2层10-29厘米:栗色,砂壤,屑粒结构,PH值8.3,无石灰反应。
C层40厘米以下:暗棕色,为石砾和土的混合物(即石渣)。
黑垆土
黑垆土,面积2531857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9.1%,是临洮县面积最大的土类,是主要农耕土壤。广泛分布于海拔1800-2600米地带的山、坪、川、沟、台等处,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降水季节变率大,年平均温度3.7℃-7.0℃冬长严寒,夏温不高,形成干草原,为植被类型土壤。主要植被有百里香、本氏针茅、野棉花、萎陵菜、赖草等。有较黑而深厚的土层(即麻土层)。有机质含量0.8-3%,剖面有假菌丝状或粉末状白色碳酸盐淀积,动物穴内有暗色填土与蚯蚓粪等,故耕层厚度为10-15厘米,一般呈灰褐色。临洮县只有黑麻垆土一个亚类。按母质和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麻土、沟台麻土、台地麻土、川地麻土四属(后两属见第三节川坪区土壤)。
山地麻土属,面积2101571亩。约占本土类面积的42.1%,是本土类面积最大的土属。位于黑土之下,海拔2100-2600米之间,表层有机质含量为2.38%,母质以坡积、残积物和风积黄土为主。其剖面如下:
山地麻土漫洼乡大胡岔
A层0-20厘米:栗色,轻壤,团粒状结构,紧实,PH值8.1,石灰反应强烈。
B层20-65厘米:栗色,轻壤,粒块状结构,有少量假菌丝体,湿润,疏松,PH值8.2,石灰反应中度。
C层65-100厘米:褐色,轻偏中壤,块状结构,有少量假菌丝,润,紧实,PH值8.4,石灰反应中度。
该属土壤有山地黑麻土、山地麻土、山地黄麻土,山地红麻土四个土种,其中以山地麻土面积最大,为455316亩。山地黄麻土次之,为341631亩。肥力以山地黑麻土最高,有机质含量2-3%,山地红麻土次之,有机质含量1.41%;再为山地麻土,有机质含量1.2—2%,山地黄麻土有机质含量最低。为1.06%,是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土壤。
沟台麻土属,面积56532亩,约占本土类的2.2%。分布于洮河支流宽度小于500米的狭谷和山间谷地。经人工平整,已成为面积大小不等的沟台地。土体深厚,土地较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为0・8-3%,耕作层平均为1.79%。是山区高产稳产土壤。根据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分沟台黑麻土、沟台麻土、沟台黄麻土、沟台盐化麻土四个土种,其中以沟台黄麻土面积最大,为28662亩。沟台麻土面积次之,为13981亩。以沟台黑麻土肥力最高。有机质含量为2—3%,沟台麻土肥力最低。有机质含0.8-1.2%。沟台盐化麻土含有机质为1・53%,有次生盐渍化现象。盐份达0.507%。沟台麻土、沟台黄麻土剖面如下:
沟台麻土上营乡小沟村
耕作层0—20厘米:褐色,中壤,块状结构,PIH值8.4,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犁底层20—30厘米:中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8.4,根系中量。
心土层30—110厘米:栗色,中壤,块状结构,疏松,PH值8.4,根系中量。沟台黄麻土峡口乡新集村
耕作层0-20厘米:褐色,中壤,粒块状结构,疏松,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多。
心土层20-70厘米:褐色,轻壤,块状结构,紧,PH值8.3,根系中量。
底土层70-150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少。
第三节川坪区土壤
黑垆土
川坪区的黑垆土,有台地麻土属和川地麻土属,二者合计面积373753亩。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川区主要的农耕地。
1、台地麻土属:面积126336亩。约占本土类面积的33.8%,主要分布在洗河两岸的5-6级阶地(即坪)上,海拔1900-2000米,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31%,母质以坡积和风积黄土为主。地面较平坦。有旱台麻土、旱台黄麻土、旱台红麻土、水台麻土、水台黄麻土、水台红麻土六个土种。以水台黄麻土面积最大。为65228亩。以早台麻土肥力较高,耕作层平均有机质含量1.43%。
旱台麻土:面积12047亩。主要分布于玉井、八里铺、三甲等乡。农业利用方式主要为小麦一小麦一洋芋,或蚕豆一小麦一胡麻。小麦亩产400斤上下。土体深厚,土壤肥沃,质地均一,耕性好,适耕期长。供肥平缓,既发小苗,又发老苗,其剖面如下:
旱台麻土三甲乡格致坪
耕作层0-19厘米:褐色,中壤,团块状结构,疏松,PH值8,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犁耕层19-40厘米:褐色,中壤,团块状结构,疏松,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心土层40-130厘米:栗色,中壤,有中量碳酸盐沫状淀积,紧实,PH值8.2,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底土层130-150厘米:灰黄色,中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
水台麻土:面积11567亩。耕作层平均有机质含量1.31%,质地轻到中壤或上轻、下重,保水保肥性能好,由于灌水,土壤肥力能充分发挥,小麦亩产可达500斤左右,属稳产田,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洋芋、豆类等多种作物。其剖面如下:
水台麻土玉井乡岚观坪
耕作层0-20厘米:灰色,中壤,团粒状结构,疏松,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犁底层20-30厘米:灰色,中壤,小块状结构,紧实,PH值8,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心土层30—-52厘米:淡灰色,中壤,小块状结构,有中量假菌丝体,紧实,PH值8,石灰反应强,根系极少。
2、川地麻土属:面积247416亩,约占本类土壤9.8%。平均有机质含量1.25%,分布于洮河谷地二、三、四级阶地上。海拔1900米上下。土质为冲积洪积次生黄土,主要分布于衙下、玉井、西坪、建宁、八里铺、卧龙、新添、辛店等乡和东峪沟四十铺以西的宽谷地段。耕种历史悠久,是临洗县古老耕种土壤之一,土壤肥沃,土地平整,土壤熟化层厚达50—60厘米,最厚可达80厘米,是高产土壤,根据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及土层厚薄划分为:水川麻土、水川黄麻土、水川漏砂土、水川红油土、水川红麻土、水川黑麻土、旱川红麻土、水川红砂土八个土种。其中主要土种介绍如下,
水川麻土:面积30669亩。是水川区面积较大的一个土种,耕作层平均有机质含量1.25%。其剖面如下:
水川麻土八里铺乡张家庄村
耕作层0-18厘米:栗色,中壤,粒块状结构,疏松,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犁底层18-25厘米:栗色,中壤,块状结构,紧,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心土层25—42厘米:淡棕黄,中壤,块状结构,松,PH值8.2,石灰反应强,根系少。
底土层42—100厘米:灰黄,中壤,块状结构,石灰反应强,根系少。
卧龙乡雁门村的水川麻土剖面,基本上和张家庄剖面相同。但亩产比张家庄低100斤左右,这因为熟化层厚度和土体结构型相似外,不同点是雁门土壤有机质含量稍低,更主要的是在表层以下的两层有机质含量,张家庄剖面是递增,雁门村剖面是递减,前者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水肥气热的需求,而后者在作物生长后期发生脱肥现象,肥劲不足,产量自然减低。由此可见,土壤熟化层的厚度和熟化层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它揭示了加厚活土层就可增产的秘密。
张家庄、雁门水川麻土剖面有机质含量比较表
水川黄麻土:面积86274亩,是水川地最大的一个土种,耕作层平均有机质含量为0,83%,是川区高产土壤,若能科学施肥,加上良好的灌水条件,亩产小麦800斤左有。主要分布于玉井乡的店子街,八里铺乡的白茨湾和新添,辛店等乡。其剖面如下;
耕作层0—15厘米:褐色,轻壤,粒块状结构,疏松,PH值8.2,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犁底层15-21厘米:褐色,轻壤,块状结构,疏松,PH值8,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过度层21-66厘米:黄棕色,轻壤,块状结构,紧,PH值8.2,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心土层66-100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PH值8.2,石灰反应强,根系极少。
底土层100-150厘米:灰黄色,轻粘壤,块状结构,紧,石灰反应强,根系无。
水川红油土:面积9433亩,面积较少,位于红土侵蚀沟的冲积扇地段,由于长耕种施肥,沙粘相融,熟化程度高,保水保肥性好,既有前劲,又有后劲,亩产小麦700斤左右,是高产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平均含量1・03%,其剖面如下:
水川红油土玉井乡白塔村
耕作层0-21厘米:淡棕色,重壤,团块状结构,蚯蚓粪较多,疏松,PH值8.1, 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多。
犁底层21-35厘米:淡棕色,中壤,板状结构,有蚯蚓粪,紧实,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少。
过渡层35—50厘米:淡棕色,中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少。
心土层50—100厘米:淡棕色,中壤,块状结构,有骨头出现,紧实,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根系极少。
底土层100-150厘米:棕色,中壤,小块状结构,紧实,PH值8.3,石灰反应强烈,根系极少。
水川红麻土:面积79063亩,是水川区面积较大的土壤,成因与水川红油土相同。受洪积冲积物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冲积扇的边缘地带,淤积的土层较薄,二是位于冲积扇上的土壤,由于长期施肥,使土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颜色麻中带红,俗称红麻土。另外在衙下乡有部分黑红土,由于有机质含量稍高形成,该土的土壤熟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稍高,耕作层平均为1・2%,质地为中到重壤,保水保肥性强,是水川区中上等土壤,亩产可达500斤左右。其剖面如下:
水川红麻土衙下乡杨家河
耕作层0—24厘米:棕灰,中壤,粒块状结构,有蚯蚓粪,疏松,PH值7.8,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犁底层24—37厘米:棕灰,重壤,蚯蚓粪较多,紧实,PH值8,石灰反应强,根系少量。
心土层37—90厘米:灰棕,中粘,块状结构,蚯蚓粪较多,紧实,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少。底土层90-150厘米:棕色,重壤,块状结构,蚯蚓粪较多,紧实,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极少。
黄绵土
黄绵土:面积523891亩,约占总土地的12.2%,是面积较大的土类。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0.8%。黄绵土与黑垆土交错分布,所处生物气候条件与黑炉土相同,母质多为风积黄土,质地多为轻到中壤,易被水分散,抗蚀力弱,面蚀沟蚀严重,多呈丘陵沟壑地貌。该土类中只有黄绵土亚类,黄绵土属。
黄绵土,主要分布于临洮县东部半干旱区塔湾、沿川、峡口、石家楼、连湾、站滩、漫洼、云谷、上营、刘家沟门、辛店等乡的山区梁、峁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地段,随着表土的不断侵蚀,表土层和耕作层不断下移,风化不明显,土壤有机质一般低于0.8%,平均为0.72%, 土壤颜色较淡,俗称白土、大白土、傻白土等。按地貌可划分为:山地黄绵土、旱台黄绵土、水台黄绵土三个土种。早台黄绵土面积不大,约200亩。
1、山地黄绵土:面积497590亩,约占本土类95%,是全县面积较大的一个土种。质地多为轻壤,耕作层平均有机质含量为0.86%。一般低于0.8%,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流失多,积累少;其二是该土区小,气候干燥,分解部分大于积累部分,相应的土壤代换量一般为7-10me/100g。跑水跑肥,抗蚀力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亩产在100斤左右,是山区的低产土壤,其剖面如下:
山地黄绵土峡口乡学校湾村
耕作层0-17厘米:灰褐色,中壤,粒块状结构,疏松,PH值8.8,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多。
心土层17—27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8.9,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多。
底土层27-100厘米:轻偏,中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9.2,石灰反应强,根系极少。
2、水台黄绵土:面积26103亩,约占本土类的5%,分布于新添、辛店和太石乡的坪区。剖面特征和山地黄绵土相似,土体深厚,质地均一,耕作层分化不明显,平均有机质0.56%o
该土利用方式主要为小麦一玉米一豌豆,亩施农家肥7000斤,硝铵40斤、磷肥80斤,小麦亩产600斤左右,玉米亩产800斤左右,耕性好,后期有脱肥现象,其剖面如下:
水台黄绵土新添乡上街园子地
耕作层0-20厘米:灰黄色,轻壤,粒块状结构,疏松,PH值8.3,石灰反应中度,根系多。
犁底层20—38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PH值8.4,石灰反应中度,根系中量。
心土层38—69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PH值8.2,石灰反应中度,根系中量。
底土层69—150厘米;灰黄,轻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8.4,石灰反应中度,根系少。
灰钙土
灰钙土:面积623364亩,约占总土地的14.5%。属半荒漠草原型土壤,分布于牛头沟以北的低山丘陵和马啣山前谷地,包括太石、中铺、红旗、五户、何家山等乡的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在1600毫米以上,植被以针茅、骆驼蓬和耐旱蒿为主。由于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1%,加之降水少,使土壤胶体为钙离子所饱和,结构密实,毛细管发达,蒸发量大,水份不易集蓄,表层形成一层盐结皮,本类土只有灰钙土一个亚类,有灰钙土、粗骨性灰钙土、侵蚀性灰钙土三个属,后二属分布面积不大,粗骨性灰钙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地的中下部及山脚。侵蚀性灰钙土主要处于侵蚀沟地带。
灰钙土属:面积558639亩,约占本土类的89.6%。属荒地土壤,分布于低山丘陵区。母质为风积黄土,或砂土,植被稀少,土壤冲刷严重,表层平均有机质含量0・54%。其剖面如下:
灰钙土中铺乡红柳村
A1层0—5厘米:灰黄色,中壤,块状结构,疏松,PH值7.9,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A2层5—20厘米:灰黄色,轻壤,疏松,PH值8.3,石灰反应强,根系中量。
B层20—60厘米:灰黄色,中壤,大块状结构,紧实,PH值8.3。
C层60-130厘米:灰黄色,中壤,大块结构,紧实,PH值8.6,石灰反应强。
灰钙土,有山地白土、早台白土、山地砂田、早川砂田、水川白土、沟台白土、沟台砂田、水台白土八个土种,其中山地白土面积最大。
山地白土:面积39234亩。耕层有机质含量很低,平均为0.59%,全氮,代换量都相应较低,容量偏高,为1.21%,孔隙度较低,为54.3%,是主要低产土壤之一,亩产小麦100—250斤。其剖面如下:
山地白土中铺乡下铺
耕作层0—18厘米:灰黄色,轻壤,小块状结构,疏松,PH值7.5,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多。
犁底层18—27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7.5,石灰反应强,根系少。
底土层27—100厘米:灰黄色,轻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7.5,石灰反应强,根系少。
红土
红土:面积131058亩,约占总土地的3.1%,表层有机质含量1.54%,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第四纪黄土被完全侵蚀,使第三纪红层裸露,且继续遭到侵蚀,严重地段成为深红层出露的侵蚀沟;侵蚀较轻的,为红层全部暴露的荒山、荒坡。零星分布于梁昴沟壑和山脚地段,无规律性,耕地分布于缓坡,直接在红层或经水力搬运沉积的次生红土上耕种,土壤粘性大,通气、透气性差。亚类只有红土亚类,可分为红粘土、红砂土、砾石红土三个土属。
1,红粘土属:面积95.050亩,约占本土类的72.5%。分布于潘家集、玉井、达京堡、康家集等乡。表层有机质平均含量1.52%,表层小于0.01-0.001粘粒占72%,母质层达90%,且深厚,属中粘壤和重壤。其剖面如下:
红粘土潘家集乡杜家沟村
A层0-25厘米:淡棕红色,中粘壤,小块状结构,紧实,PH值7.9,石灰反应强烈,根系中量。
B层25-130厘米:淡棕红色,重粘,板块状结构,内有板状岩块,坚实,PH值7.9,石灰反应强,根系少。
红粘土属有山地红粘土、沟台红粘土、沟台红砂土、水川红粘上四个土种,其中以山地红粘土面积最大。
山地红粘土:而积28105亩。从该土剖而看,有三个显著特点;一始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平均为1・64%, 一般为1.7—2.1%;二是小于0.01毫米粘粒含量较高,达43%;三是阳离子代换量较高,达22.5me/100克土。说明该土壤质地粘重,耕作阻力大,适耕性差,农谚说:"晴天一把刀,阴天一团糟",是对该地特点的生动写照。该土性冷,发老苗,不发小苗,亩产小麦可达400-500斤。其剖面如下:
山地红粘土衙下乡中川村
耕作层0—16厘米:暗棕红,重壤,小块状结构,紧,PH值8,石灰反应强烈,根系中量。
犁底层16-23厘米:重壤,块状结构,紧实,PH值8,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少量。
心土层23-40厘米:淡红色,重壤,有较多石灰淀积,紧实,PH(l,i8.5,石灰反应强,无根系。
底土层40—100厘米:淡红,重壤,块状结构,有少量石灰淀积,紧实,PH值8, 石灰反应强烈。
2、红砂土属:面积22989亩,约占本土类的17.5%。分布于八里铺乡的孙家河湾、潘家集乡的开家沟等地。以坡脚出露较多。母质为红色砂岩的风化物,质地粗糙,成土时间短,砂性大,耕作层有机质为2.26%。其剖面如下:
红砂土潘家集乡开家沟村
A1层0-5厘米:棕色,中偏重壤,粒状结构,较紧,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A2层5-20厘米:棕色,重壤,粒状结构,剖而有红色砂粒,紧,PH值8.1,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B1层20—39厘米:淡红色,砂壤,粉砂结构,松,PH值8.4,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少,土层中有砂粒。
B2层39-83厘米:红色,重粘,楞块状结构,有碳酸盐沫状淀积,紧实,PH值8.1, 石灰反应强烈,根系中量。
C层83—150厘米:红橙色,重壤,粒块状结构,.沫状碳酸盐淀积较多,PH值8, 石灰反应强烈。
3、砾石红土属:面积7452亩。约占本土类的5.6%,分布于衙下乡的联合,潘家集乡的杜家沟等地的山坡、山脚和沟谷地段,母质为泥岩中夹有红色砾岩,故名砾石红土。其剖面如下:
A层0—24厘米:棕色,轻壤,小团块状结构,疏松,PH值7.2,石灰反应强,根系多。
B1层24—45厘米;淡棕红,中壤,团块状结构,土层中夹有红色砾岩,疏松,PH 值7.8,石灰反应强烈,根系多。
B2层45—65厘米:淡棕红,中壤,楞块状结构,紧实,PH值8.2,根系中量。
C层65-104厘米:暗棕红,楞柱状结构,紧实,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根系极少。
D层104厘米以下:淡棕红,砂砾岩,坚硬,PH值8.2,石灰反应强烈。
潮土
潮土类面积16004亩,约占总土地的0.3%,面积很小,位于洮河沿岸,地下水位较高,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大,剖面中有锈纹和锈斑,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或坡积物,根据地下水的来源,矿化度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可分为潮土和盐化潮土两个亚类。
潮土亚类只有潮土属,面积3726亩。分布于洮河一级或二级阶地,地下水源主要受洮河季节性水位的控制。成土时间短,砂性大,土层薄,漏水漏肥,剖面多为砂壤或砂、粘相间的水平互层,无次生盐渍化。耕层有机质含量为1.2%, PH值8.3,代换量为8.1me/100克土,其剖面如下:
潮土建宁乡北关大滩地
耕作层0—20厘米:灰黄色,砂壤,粒块状结构,疏松,PH值8。3,石灰反应强。
心土层20—47厘米:灰黄色,砂壤,粉砂,松散,PH值8.2,石灰反应强。
砾石层47厘米以下。
盐化潮土亚类,而积12277亩。零星分布于洮河低阶地和沟谷地段,其成因主要由于洮河或山谷侧向地下水矿化度大,在2-5克升之间。在河谷地,地下水从洗河1-2级阶地的上缘渗出;在沟谷地,地下水由沟谷侧面渗出,造成局部地段积水,积盐,加之干旱期长,蒸发量大,易于返盐,年深日久,地表盐分积累,盐渍化程度加重,影响农作物出苗和正常发育。其剖面一般表层10厘米土层内,盐份含量最高,为下层的2-4倍。PH 值也是表层较高,变幅在8.23-9.04之间,多数为8.5左右。含盐量较低,在盐份组成中,氯离子含量相对较高,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根据氯离子含量高低,可分为:上位轻度盐化潮土,水川上位中度盐化潮土、低位轻盐化潮土三个土属。
上位轻度盐化潮土:而积895亩。分布于站滩乡马莲滩村沟谷的中下端,母质为坡积黄土,上体深厚,表层有机质含量为1.66%,全氮0.095%。全磷0.053%,碳酸钙含量12.9%。地下水矿化度为1.822克/升,地下水位高,为一米左右,由于地下水位高,一米土体内氯离子平均含量为0.0438%,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幼苗出土后就慢慢枯死。
水川上位中度盐化潮土:俗称碱土,面积11511亩,分布于新添乡崖湾村和太石乡上咀村的洮河二级阶地上缘,地下水从二级阶地上缘渗出。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地下水位一米左右,一米土体内氯离子平均含量为0.078—0.0534%,矿化度为3.191克/升。由于排水不良,使局部地下水位增高,低洼处长期积水,盐涝加重,农作物受地下水和氯离子的双重危害,减产严重,但种植水稻产量较高,亩产稻谷可达400斤左右。
低位轻盐化潮土:面积765亩,分布于辛店乡康家崖村的韭菜湾,侧向地下水从本阶地上缘渗出,使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二米左右,一米土体内平均氯离子含量为0.0402%, 过去只能种植韭菜、甜菜。现经排盐排涝和耕种培肥,盐渍化减轻,已开始种植小麦,亩产可达400斤左右。
第六章植被动物
第一节植被
在三千万年以前的新生代,临洮境内,气候炎热,马啣山高度不大,各类植物繁茂。在三千万年到三百至二百万年前,马啣山进一步升高,气候严寒,山地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松、柏普遍分布。大约在二百万年到八千年前,境内气候干燥,以干草原植被为主。从八千年至今,气温有所回升,降水略有增加,形成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三国时候,马啣山和南屏山一带森林广布,在较低的山地,桦、柳、杨和灌木茂密,半干旱地区则广复草被。元代以后,临洮由畜牧业转换为以农业为主,大量垦殖农田,毁灭了大片森林和草地,但大部山地仍被复着苍翠葱郁的次生林和灌木林。清代中叶以后,植被破坏速度加剧,形成光山秃岭,导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降水减少,水旱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使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民国时,境内三甲乡遗存的大片森林今已荡然无存。北部峡口乡樊家岭干沟村及刘家沟门乡驹山阳湾村,早已成为童山濯濯的生态严重失调区,但这些山区的村民,往往在山洪冲毁的山沟及滑坡土层中,发现长期埋藏地下的七八十公分以上的松、榆古木,木质虽变乌色,仍能制作家具。事实证明,境内大片光山秃岭的出现。并非本来而目。
林被
根据八十年代的森林普查资料,临洮土地面积较大,但森林覆盖率较低,人均林地极少。临洗县森林资源的特点是:一、宜林面积广,树种不多。全县总地面积4285535亩。宜林面积84276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9.7%,有发展林业的广阔前景,但现森林树种只有40科、59属、160种 (品种)。
二、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79132亩,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45亩。森林覆盖率为11.2%,人均木材蓄积量为0.63立方米。远远低于本来不高的全国和甘肃省的平均水平。
三、幼龄林多,中成林少。据1983年调查,全县现有的森林主要是幼龄林,占88.7%,其它中龄林占10.55%,成熟林只占0.67%。全县近90%的森林处于幼林阶段,生产潜力较大,今后如培育得法,管护有方,其经济效益日趋显著。
1.天然林全县天然林面积59717亩,是遗存资源,均属天然残败次生林和灌木林。郁闭度0.4上下,以多代萌生的幼林为主。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汕松、华北落叶松、山杨、青杨、小叶杨、钻天杨、白桦、红桦、高山桦、兴皮桦、辽东标、椴树、械树、楸树、侧柏、千头柏、园柏、白榆、臭椿、香椿、旱柳、高山柳等。洮河柳在临洮分布较广,是分布于洮河流域的世界特有品种,应珍惜保护。天然次森林面积17339亩,占天然林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县城南部的紫松山、南屏山及蕨麻山等地。灌木林面积42378亩。占天然林面积的71%,是天然林的主体。主要分布于荷家滩、三甲、上梁、改河、峡口、五户、红旗、马家山等乡的山地。灌木的主要树种有:黑酸刺、榛子、枸子、珍珠梅、刺梅、石枣、面蛋等。
2.人造林临洮县人民历来就有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到1977年底,全县累计造林234000亩,每年平均造林约9000亩,现存活73848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大加快了造林的步伐,1978年到1985年,共造林168307亩,平均每年造林21037亩,有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四旁植树,用材林,试脸林和经济林等类型。
草被
临洮县天然森林稀少,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全县有草地1505234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5.1%,面积较大,但因气候干燥,植株稀疏。个体低矮,覆盖度不大,平均覆盖率约为30-40%。
南部地区:包括达京堡、康家集、陈家咀、潘家集、三甲、荀家滩等乡和玉井乡的五个村,有草地155905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0.04%。主要植物以宽叶苔、细叶苔、淫羊藿、紫花针茅、唐松草、本氏羽茅、萎陵菜、铁秆蒿、茵陈蒿、平车前、艾蒿等为主。
东北部地区:包括东峪沟以北,站沟以南,以马啣山地为主的广阔地区。草地面积757514亩。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50.03%。马啣山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区,气温低而雨水多,不宜于林业、种植业的发展,是本区面积较大的天然草场。海拔3500-3670米的地区,以高山矮生苔垫状植物为主。如细叶苔,萎陵菜等,植株矮小,覆盖率达80%, 海拔3000-3500米的地区,以细叶苔、铁秆蒿、龙胆草等为主。还有冬虫夏草,是珍贵的药材,海拔2000—3000米的地区,以本氏羽茅、短花针茅、铁秆蒿、甘草、多裂萎陵菜、狼毒等为主,覆盖率为40%。在山梁海拔2400—2600米左右的地区,以本氏羽茅、百里香、火绒草等为主,阴坡以本氏羽茅、铁秆蒿,多裂萎陵菜为主,阳坡以短花针茅、本氏羽茅、阿盖蒿、阿尔泰紫苑为主。
北部地区:即站沟以北的地区,草地面积465459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30.09%, 在海拔2200米以上地带的草本植物,与马啣山基本相同。在海拔1730—2200米的地带,主要有短花针茅、供蒿、阿尔泰紫苑,二裂萎陵菜、本氏羽茅、薄血草、甘草等干旱草原植物。还有大虱子草、芨芨草、碱蓬、骆驼蓬等半沙漠植物,植被覆盖率可达29%左右。
洗河谷地区:在海拔2200米以下的洗河两岸的坡脚沟、渠、堤旁和河滩地带,草地面积126354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8.4%,草木植物的种类,由南向北,与上述三区植物基本相似。
1949年以来,为保持水土流失,在荒坡人工种草1727亩。其中:窑店乡915亩,站滩乡372亩,塔湾乡75亩,上梁乡65亩。在何家山、马家山和马啣山高寒地带进行了封坡育草,适量播种针茅、羊草、沙打旺、红豆草等优良品种,迅速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
第二节动物
一、伺养动物:家畜、家禽及蜂、鱼。(详见畜牧卷)
二、野生动物:
(一)兽:县境内有豹、熊、麝、豺、狼、鹿、獐、野驴、野山羊、野猪、狐狸、糜、野兔、獭鼠、黄鼠、松鼠、家鼠、田鼠、刺猬、金花鼠、蛇、黄羊等。因环境变迁,某些动物绝迹,现今常见的有:野兔、黄鼠、松鼠、家鼠、田鼠等,偶见的有狐狸、刺猬、蛇等。
(二)禽:有鸠、雁、野鸭、马鸡、雀鹰、沙鸡、野鸽、布谷、燕、啄木鸟、鹰隼、铜玲、红了、谏雀、麻雀、红咀鸦、锦鸡、乌鸦、火焰鸟、山鸡、白脖项鸦、喜鹊、鹌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