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早期文化遗址及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1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早期文化遗址及分布
分类号: K878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临洮历史悠久,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址,六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洮河下游进行了多次考察,为临洮地区的早期文化提供了比较明确的考证资料。
关键词: 文化遗址分布 临洮县

内容

临洮历史悠久,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址,六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洮河下游进行了多次考察,为临洮地区的早期文化提供了比较明确的考证资料。
  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在甘肃洮河流域及青海东部地区首次进行考古工作。他把甘青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齐家、仰韶(半山)、马厂、辛店、寺注、沙井六期。其中五期,均以首次发现于洮河河流域命名。
  1944年,夏鼐在河西走廊,宁定的半山、临洮的寺洼山,兰州市附近做过调查发掘工作,发现齐家文化的墓葬,从而证明齐家文化的年代晚于甘肃仰韶文化,对寺洼文化也作了详密的分析。
  1947年,裴文中在甘肃渭河上游、西汉水流域、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及河西走廊一带,做过广泛的考古调查,提供了很多新资料,如齐家文化的"石灰住室"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抗日战争期间,黄文弼与何乐夫在洮河河流域,都做过考察工作。
  1956年5月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对刘家峡水库及其附近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展开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古代遗址176处(包括墓地),计甘肃仰韶文化47处,齐家文化65处,唐汪文化1处,辛店文化60处,寺洼文化1处,卡窑文化1处。
  根据近数十年考古调查的资料,临洮河境内早期文化遗存的顺序是:甘肃仰·韶文化(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至于卡窑文化和沙井文化,则很可能是和辛店文化同时存在的不同系统的文化。据碳—14法测定,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相当于母系公社时期。靳家坪、满家坪的半山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左右,冯家坪的齐家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寺洼文化及辛店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从这些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器、铜器、谷物、住室等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临洮河便是古先民从事定居农牧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繁衍生息的地方。
  临洮境内迄今已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址48处中,比较完整者28处。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