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行政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06
颗粒名称: 卷一 行政建置
分类号: K901.9
页数: 10
页码: 17-27
摘要: 临洮位于丝绸古道。为秦汉以来,陇右汉族经济、文化与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县境行政区域,明清以前,无详确资料可考。明清以后,已数经变迁。卷中首列位置疆域,以确定县境的空间位置;其次,从境内早期文化遗址。述及建置沿革历史及境域区划的变迁,对理解全县人文历史、经济、文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行政建置 临洮县

内容

临洮位于丝绸古道。为秦汉以来,陇右汉族经济、文化与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县境行政区域,明清以前,无详确资料可考。明清以后,已数经变迁。卷中首列位置疆域,以确定县境的空间位置;其次,从境内早期文化遗址。述及建置沿革历史及境域区划的变迁,对理解全县人文历史、经济、文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位置境域
  第一节位置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西部。南以南屏山、石板沟与渭源县相接,东以胡麻岭与定西县接壤。北以马啣山、巴米山与兰州市、永靖县相接,西以洮河、卧龙山、西坪北、五朝山、山神梁、阿姑山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山水相依、和睦为邻。面积2867平方公里。
  临洮县的最北端,在红旗乡的台塔木梁,为北纬35。56′46〃。最南端,在三甲乡的南屏山,为北纬35。03′42〃。南北宽达98.125公里,全部境域处于北温带,寒暖适宜,给临洮发展温带林木、水果和农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境最东端,在漫洼乡的四条沟,为东经104°9′32"。最西端在红旗乡的牛鼻峡,为东经103°2774〃。东西宽78.75公里,极东极西在地方时上相差不到三分半.对全县人民统一作息,在时间上十分有利。临洮县西靠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依高峻的马啣山,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迎风山坡,有一定的降水量,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临洮县城位在洮河谷地中部、洮河中下游,处于北纬35。22'38"和东经103。51′30〃,地方时比北京时间迟一小时四分钟。洮河水位深,流量大,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及养渔业。水运,目前只用木筏流放木材,县城以北,可行驶小汽轮。县境南端的海巅峡,峡窄、流急、落差大,可发展水电事业。
  甘川公路纵贯南北,是南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定一临公路纵贯东西,在定西与陇海铁路相接,便于本区与东部发达经济区的交往,临一蒿(蒿子沟)公路,是临洮县与回族兄弟友好往来的要道。
  第二节境域
  临洮县深居内陆,四界多以山、河、沟为标志。由于历史原因,在山、河、沟两侧与邻县仍互有少量插花地。
  南界全部与渭源县为邻,由洮河起.沿渭源秋池湾北侧山沟中心东行,经尖岩、杨家尖山,均以分水岭为界。由杨家尖山转向北行,沿酸刺沟北行3华里折而向东1.5华里后,又北行西绕渭源县的麦地沟,沿山脊至临洮斜套南东行,距宗丹河口3华里处跨过宗丹河,沿康家山南部山脊东行,在渭源县祁家北边至河子沟,沿河子沟至祁家东侧合水线东侧南行,至阎家阴洼南边山脊东行,到渭源县边庄西侧又折向北行至河子沟。沿河子沟东行经阳洼南侧,沿三沟地南边山脊至小豁山西侧折而向北,一直沿山脊北行,至吴家梁绕过渭源县的郝家堡,由郝家堡北侧合水线到朱庄沟。沿朱庄沟北行,直到渭源月那西侧,转向东北,经马家山东侧东家川东部至漫坝河。沿漫坝河东行,至高家窑东侧北行,,绕过东寨经高家窑北侧西侧,至漫坝河,沿漫坝河西行,至窑坡东侧。北行到窑坡沟,沿河沟而上,至山顶东行,沿山脊分水线至白杨林转向北行,到高山东部东行,以南岘南部,金家梁分水岭为界。直至玄帽顶折而南行,经大石头壑岘,到野狐湾南部分水岭转向东北,经花羊泉南部至石板沟。沿石板沟到股子坪北部越过东峪沟,经孟家咀、魏家庄、白家咀、林沟、下马家洼东部,到池沟南部支流。沿支流北上至池沟,沿池沟东行到沟堖,在老虎台东部转向北行,沿张家、苏家坪、簸箕湾东侧分水岭到上王西湾南部转而向东,经上大后头、坎大头、瓦窑湾南部山脊,潘家岔东部山脊,到关地南部。跨过陡洼沟东行,至山顶沿分水岭南下,至王家岔南部,沿山脊东行到漫洼沟越沟,沿丁家岔、大路岔、大路沿南部山脊至新泉河的鹰铜峡,为县境南界。由海巅峡到鹰铜峡全长118.5公里。此界在高家窑一带地势平坦,无自然标志,插花地较为复杂。在高家窑南部一公里处,渭源县境内,有临洮县一块飞地,叫邓家湾,面积约一平方公里。
  东界由鹰铜峡,沿新泉河上,到新泉河北部分岔处上山,沿大沟湾、石咀子、头条沟、二条沟、三条沟、四条沟东部山梁,到大坡洼北部转西向,沿大坡洼、红沟、三股岔、阳洼咀、大红泉、簸箕台、红沟源、老地沟、店滩、上庄以北,以东山脊,到胡麻岭北端,转而北上,沿刘家沟、大坪山、红岩子、四方沟、大冰滩东部山脊,到大冰滩北部,转向西行。沿大冰滩北部山脊跨过宛川河,经刘家咀中间,倒刘家咀西侧北行,到阳山顶北部,转而西行。沿阳山咀、元咀北部山脊,到元咀西部转而西上。沿罗家壑岘、角毛湾、车家庄、后沟湾、五脏沟以东山脊,到白崖湾转向东南,经牛心山、大岔沟、小岔沟西北山脊,到临榆公路普滩北的三岔路口,东界由鹰铜峡到普滩北三岔路口,全长68.75公里。东界南部与定西县相连,北段与榆中县接壤,县境多以山脊为界,泾渭分明,只有北段刘家咀分界,经过刘家咀村庄,居民耕地插花,情况比较复杂。
  县境北界东段,以马啣山分水岭为界,由普滩北三岔路口起,经大东山、小石马、石阶子、石棺材、青石马。沿马啣山分水岭直到平路湾北部山脊。转向东南,进入北界西段,经王子沟西北山梁到张家山头北部,转而向北,经梁家湾、园圈子、蒋家山以东山梁,下梁沿后阴洼沟经马泉沟转东,经兰州市三条岭南部山头,沿三条岭西部合水线,北行至摩云关东部山头,又沿山而下经摩云关北部。沿马营沟东部山梁北上,至七道梁,经宜兰公路北部山脊,经陡咀子、寺沟、康家坡、刘家湾泉泉、牦牛圈、阳洼、克图湾、马家岭、菜子湾,小坟以北山脊宜至八塄山,沿小坟、黄家山西侧南下,沿石板圈沟转向西行,到石板圈北部,越过苏木沟,沿台塔木沟东部山梁北上,经台塔木北部山梁,沿韭菜沟梁、冰草岘、斜沟北部山脊直至巴米山,又沿巴米山南下,至石门沟西部的牛鼻峡。由普滩北三岔路口到洮河牛鼻峡,北部县界长108.05公里。此界东段以马啣山分水岭为标志,界线明确,西段大部地段虽以山脊为界,但在山脊两侧,仍互有插花地存在。
  西段县境,由洮河牛鼻峡开始,到边家石咀,以洮河深水线与东乡族自治县、广河县为界。由边家石咀向南边家湾西侧,大致沿1980米等高线南下至八羊沟,经卧龙山、杨家山北部、小洼山西部山脊南下,至苏家阳洼西部越过三岔河,经余家沟西部,经死爬牛山,以西坪山分水岭为界,在南经罗家窑、营门沟西部,红崖子北部至营盘山,经营盘山、五朝山、刁儿崖、山神梁山脊,到尕路西部东行,经赵家阴洼、麻赵家、牙扎拉南部,到牙扎拉东部南下,沿安家沟西边分水岭东下,经蒲家阳洼、包家湾、化不着山庄西侧折而向东,沿寺不咀、角路湾南侧,经任家沟西侧沿大崖山而下,直到洮河海巅峡。由小洼山至海巅峡皆于康乐县相接,自洮河向东约0.75公里,以河心与渭源为界,由牛鼻峡至海巅峡洮河东岸,西部县境全长129.35公里。
  第二章早期文化遗址及分布
  临洮历史悠久,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址,六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洮河下游进行了多次考察,为临洮地区的早期文化提供了比较明确的考证资料。
  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在甘肃洮河流域及青海东部地区首次进行考古工作。他把甘青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齐家、仰韶(半山)、马厂、辛店、寺注、沙井六期。其中五期,均以首次发现于洮河流域命名。
  1944年,夏鼐在河西走廊,宁定的半山、临洮的寺洼山,兰州市附近做过调查发掘工作,发现齐家文化的墓葬,从而证明齐家文化的年代晚于甘肃仰韶文化,对寺洼文化也作了详密的分析。
  1947年,裴文中在甘肃渭河上游、西汉水流域、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及河西走廊一带,做过广泛的考古调查,提供了很多新资料,如齐家文化的"石灰住室"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抗日战争期间,黄文弼与何乐夫在洮河流域,都做过考察工作。
  1956年5月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对刘家峡水库及其附近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展开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古代遗址176处(包括墓地),计甘肃仰韶文化47处,齐家文化65处,唐汪文化1处,辛店文化60处,寺洼文化1处,卡窑文化1处。
  根据近数十年考古调查的资料,临洮境内早期文化遗存的顺序是:甘肃仰韶文化(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至于卡窑文化和沙井文化,则很可能是和辛店文化同时存在的不同系统的文化。据碳—14法测定,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相当于母系公社时期。靳家坪、满家坪的半山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左右,冯家坪的齐家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寺洼文化及辛店文化遗址,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从这些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器、铜器、谷物、住室等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临洮便是古先民从事定居农牧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繁衍生息的地方。
  临洮境内迄今已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址48处中,比较完整者28处。
  第三章建置沿革及区划
  周襄王郑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戎人由余归秦,秦穆公用由余之谋,举兵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西戎八国服于秦,秦得陇西、北地二郡地;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初政,欲复穆公之迹,灭西戎部族狄、桓,置狄道、桓道,为临洮建县之始。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始置陇西郡,治狄道,辖境西至洮河、东至陇山、陇南大部地区。先后以邽
  、冀、桓、狄诸戎之地,建置上邦 (今天水市)、冀县(今甘谷)、桓道(今陇西北)、狄道(今临洮)等九县(道),以为陇西郡辖地。狄道地扼河陇孔道,"丝绸之路"所经,自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以来,曾长期为府、郡、州、县治所。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实行郡、县二级制。狄道县仍为陇西郡治,领有狄道、桓道、上邦、冀县等九县(道)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匈奴。开河南地千里,益国十二,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里。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2年)初,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甘肃境内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凉州刺史部,州治陇(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陇城镇),领陇西,金城十郡,一百二十四县。西汉时,于狄道县西南六十华里分置安故县,狄道县仍为陇西郡治,领狄道、上邦、安故、氐道、首阳、予道、大夏、羌道、襄武、临洮、西县等十一县(道)。新莽(9一23年)篡权,改陇西郡为压狄郡,改狄道县为操虏县,郡治操虏。
  东汉(23—220年)初,尽废新莽所改郡、县名,仍复西汉时旧称。甘肃境内仍置凉州刺史部,领陇西、金城等十五郡,二属国。辖县、道、侯官、左骑、千人等九十八。陇西郡治狄道,领狄道、安故、氐道、首阳、大夏、襄武、临洮、枹罕、白石、鄣县、河关等十一县(道)。安帝永初四年(110年)以羌族进逼,迁陇西郡治于襄武(今陇西),至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复还治狄道。
  三国(220-265年)时,地方政区仍为州、郡、县三级制。狄道、安故两县均属魏辖,文帝曹丕黄初中,分陇右地设置秦州,治上邦、领陇西、南安等四郡、二十县,陇西郡仍治狄道。后废秦州,仍并各郡、县入凉州。并将陇西郡治由狄道移治襄武,领襄武、狄道、首阳、临洮、枹罕、鄣县、河关、安故等八县。
  西晋(266-316年)时,仍循三国(魏)州、郡、县三级制。西晋初,废安故县建置,并于狄道县东南别置武街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四月,裁撤秦州,并入雍州。太康七年(286年),复分立秦州,驻上邦、统陇西、天水等六郡、二十四县。陇西郡、治襄武,领狄道、襄武、首阳、临洮四县。太康八年(287年),又废秦州,并入雍州。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再分置秦州,并分陇西郡之狄道、临洮、河关三县及新置之洮阳、武街、遂平、始兴、第五、真仇合九县,另置狄道郡。治狄道、属秦州。晋末衰败至愍帝建兴元年(313年)后,南北朝对峙,分裂割据。州、县增减合离,莫衷一是。
  东晋(317—420年)十六国(302-439年)前后赵(前赵304-329年、后赵319一351年)时,仍置秦州,治上邽
  。领陇西、天水等五郡。陇西郡治襄武,领襄武、首阳、临洮、狄道(晋改为武始县)枹罕(前赵为护军、后赵改为县)。
  前凉(317—376年),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据凉州十一郡。前凉忠成公永元三年(322年),张茂收复河南地,分置河州,治枹罕,领狄道、金城等八郡。复置安故县,并分置安故郡,治安故,属定州(治河州),领安故。前凉忠成公太元元年(324年),张骏以狄道郡改置武始郡,治狄道。领县一:狄道。忠成公太元四年(327年),张骏被前赵刘曜兵败于狄道。太元七年(330年),张骏乘前赵刘熙之亡,复收河南地,并于狄道等地置武街、石门、候和、漒川、甘松五屯护军,与后赵石勒作疆域之分界。
  前秦(350—394年)初,仍置河州,治枹罕,领武始、金城等六郡、二十县。武始郡治狄道,领县一:狄道。
  后秦(384—417年)太祖姚苌,高祖姚兴时,仍置河州,治枹罕、领武始、陇西、金城等五郡十九县。武始郡治狄道,领狄道。
  西秦(385—431年)乞伏国仁时,置秦州,驻苑川,领武始、安故等十三郡,二十县。武始郡治狄道。领县一:狄道。后又恢复安故县建置,并复置安故郡,.治安故,领县一:安故。
  北魏(386—556年)统一北方后,在甘肃仍置河州。治枹罕。领武始、金城、勇田、洪和、临洮等五郡十四县。武始郡治狄道。领三县:狄道、勇田、阳素(治所失考)。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于狄道县北分置勇田县。井置勇田郡。治勇田,领勇田。旋裁撤并入武始郡。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废晋置武街县,又于狄道县西南九十里置蕈川县,属洪和郡治辖。
  北周(557—581年)时,仍置河州,治枹罕。领武始、金城、枹罕三郡五县。武始郡治狄道,领县二、狄道、勇田(旅废勇田县。以其地并入狄道)。后又废蕈川县,另置水池县,属枹罕郡辖。
  隋(581—618年)初,仍循晋州、郡、县三级制。狄道先属武始郡,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武始郡,以其所属并入金城郡。同年,置兰州总管府。隋炀帝大业元年 (605年),废兰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另置金城郡,治子城。领县二,子城、狄道。水池县仍属枹罕郡辖。
  唐(618-907年)初,改郡为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以道统州,以州统县。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在今甘肃境内置陇右道及关内道。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县),领临、兰、河、秦等十七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为十五道,陇右道如旧。唐初,狄道仍属兰州(金城郡)所辖。至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废水池县建置,复于狄道县四十里分置安乐县(今康乐县治地)。天宝三年 (744年)置临州,并分金城郡,复置狄道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为临洮下都督府,并置节度使,统临、洮、河等十军。乾元二年(759年)改安乐县为长乐县。临州(狄道郡),治狄道。领县二:狄道、长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废长乐县建置。从代宗宝应元年(762年)至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六十余年中,陇右道所属临、河、洮、兰等州、郡、县,先后均陷于吐蕃,并进军陇东、陇南,乃至进逼长安。至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今敦煌)张议潮,收复河西及兰、岷等十一州。不久,临州陇右地仍陷于吐蕃。中经五代之世,终未恢复。
  五代(907—960年)时,临州之地,仍属吐蕃所据有,时称临州为"武胜军"。从五代起,又历时一百七十余年,直至宋神宗熙宁时始复其地。
  宋(960—1279年)初沿袭唐制分全国为十道,太宗至道三年(992年),始分全国为十五路,分领府、州、县、军监,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初,临州仍为吐蕃武胜军地。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十月,置洮河安抚使。熙宁五年(1072年)十月,宋将王韶收复唐临州地,初,仍号武胜军未置县。旋改镇洮军,置镇洮军节度使。并于同年置熙州。熙宁六年(1073年),复置狄道县,为熙州治,熙州领县一:狄道。又置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宋神宗元丰中,合秦凤路,改称熙秦路。宋哲宗元祐初。改称熙、河、兰、会路。后又改称熙、河、兰、岷路,宋哲宗元符中,称熙、河、兰、廓路。宋徽宗宣和年间,称熙、河、湟、廓路,熙、河、涅、乐路。后又复改称熙、河、兰、廓路。先辖熙、河、洮、岷及通远五州、军。后又增兰、会、廓、巩、西宁、积石、震武等。凡九州、六军。同时,置上熙州临洮郡,郡治狄道。领县一:狄道。寨一:康乐。堡九:通谷、庆平、结河、南川、当川、南关、北关、渭源、临洮。另有安羌城、广平堡。宋时,熙州所辖九堡,置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者四:即通谷堡 (在州东二十里,后名寸金堡)、庆平堡(在州东六十七里)、北关堡(在州北二十里)、渭源堡(在州东一百一十里)。置于熙宁六年(1073年)者四:即南川堡(州南三十里)、当川堡(在州西四十里)、南关堡(在州南二十里)、临洮堡(在州北约今巴下寺)。东至定远城四十里,西至安羌城三十五里,南至州城六十五里,北至阿干堡七十里。置于熙宁七年(1074年)者一:结河堡(在州北五十里)。熙宁九年(1076年),废狄道县碰置,并入熙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复置狄道,初属熙河路,后属秦凤路。
  自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收复临州起至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止,宋朝统治经历近六十年之久,以后熙河路各州、县复陷于金。
  金(1115-1234年)初,仍沿宋路、府、州县四级制。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改熙州为临洮府,府治狄道。并以宋当川堡升置当川县(狄道县西四十里)。宋置康乐砦
  升置康乐县(狄道县西四十里)。临洮府领县三:狄道、当川、康乐;镇一:庆坪,城一;景古;堡四:通谷、临洮、南川、渭源。复置熙秦路总管府,府治狄道。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名临洮路,治狄道,领府一:临洮府,节镇一、防御一、州六、县十五、城七、堡十二、寨九、关二。
  元(1279-1368年)统一中国后,实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全国设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一。是年二月,置甘肃行中书省,驻甘州,辖临洮、巩昌、平凉、庆阳四府,十六州,二十一县。临洮府治狄道,领县二狄:道、渭源。废当川、康乐二县建制,以其地并入狄道县。
  明(1368-1644年)初,仍循元制为行省。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甘肃行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驻长安);军事隶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在今甘肃境内置临洮、巩昌等四府、九州二十八县。临洮府治狄道,领州二:河州、兰州;县三:狄道、渭源、金县(今榆中县)。狄道县划分十里社。据康熙《临洮府志• 乡里》载:"原领二十八里。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分南川渭竹等里归入渭源,今存二十三里:东门里、南门里、西门里、北门里、关厢里、番城里、东谷里、寸金里、清水里、南谷里、下衬里、西坪里、下川里、康乐里、青重里、小河里、柳林里、好水里、结河里、白杨里、临洮里、史家湾里、第二堡里"计入由岷州归入狄道者三里:党卜里、沙马里、化都里。仍足二十六里之数。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设立临洮卫:指挥使司,驻府城,隶陕西行都司辖。
  清(1644-1911年)朝统一全国后,仍沿明制。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司使驻巩昌,领临洮、巩昌、庆阳、平凉四府、九州、二十八县、四十五卫所。康熙六年(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并由巩昌迁驻兰州。甘肃与陕西分治,遂定兰州为甘肃省省会。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裁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及各卫,以其地并入本州、县。狄道县在归并时,接收岷州卫部分地及临洮卫、所地。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年),甘肃巡抚以甘肃省会设兰州而首府在临洮,政令行使往返不便,乃奏准清廷将临洮府由临洮迁至兰州(乾隆三年奏准、五年迁治),改称兰州府。升狄道县为狄道州,兰州府辖狄道州、河州二州,皋兰、金县、靖远、渭源四县。同时,改州北沙泥驿为狄道分州,州判专司水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移州判于沙泥,分州之名,自是年起。
  州的行政区域,据乾隆《狄道州志》载:"东至翠岩铺七十里,东南至官堡一百里,均接渭源县境:南至桥道铺一百二十里,接岷县界;西南至景古城一百里接洮州界;西至当川铺四十里,接河州界;西北至宏济桥一百五十里接河州界,北至摩云岭一百五十里接兰州界;东北至新营一百二十里接金县界。东西宽一百一十里,南北长二百七十里"。
  中华民国(1912-1948年8月)0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一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初仍循清道、府、州、县旧制。民国2年(1913年)2月7日,废清制府、厅、州、分州及州同、州判、县丞旧制,一律改为县,改知县为县知事,原道制暂存,改称观察使,甘肃分设兰山、朔方(今宁夏)、海东(今青海)等七道。改狄道州为狄道县。全县划分四十余段。各设段长一人,为基层行政组织,同年4月以原狄道州所属沙泥分州改置为沙县,治沙泥站。县制划分辖地:自辛店、太石、沙塄、李家湾、站沟、巴下寺、镜坪、白土坡至中铺、出沟循山至摩云关至马啣山之北部。后因同名于福建沙县之故,于民国3年(1914年)1月13日,由甘肃省署报内务部改名洮沙县,于民国8年(1919年),在太石铺筑城移治。
  民国16年(1927年),废省、道、县旧制。改为省、县两级制,狄道县直隶于省政府。同年7月26日,改县知事为县长,县政府设各科、局。
  民国18年(1929年)1月1日,国民政府内政部核定改狄道县为临洮县,并厘定为二等县。
  民国21年(1932年)6月10日,于临洮县划出洮西部分地区设立“洮西设治局”。民国22年(1933年)2月21日。改名康乐设治局。民国29年(1940年)11月6日,改置为康乐县。
  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政府实行保、甲制度,全县共划29联保、100保、1186甲,至1949年8月解放前夕,全县有窑店、熙宁、青天3镇;瑞潭、漫洼、玉井、三甲、卧龙、新民、好水、上营、益民、临康10乡,166保,1990甲。
  民国25年(1936年)5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决定设甘肃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洮,辖临洮、康乐、岷县、漳县、定西、渭源、榆中七县。同年6月,县政府废局设科。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政府调整行政督察区,扩大第一区督察范围,将专署由临洮移至岷县,临洮仍隶省政府。
  民国32年(1943年)5月21日,省政府呈准行政院决定。划拨临洮县所辖官堡、宗丹、三甲三乡(镇)及渭源、岷县、漳县、卓尼等县、局毗连插花地区,分置会川县,治官堡。
  民国32年(1943年)12月10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决定,设立甘肃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洮,辖康乐、洮沙、陇西、定西、榆中、临洮、会川七县。
  民国36年(1947年)底,临洮县辖13乡(镇),132保,1328甲,153621人,洮沙县辖3乡(镇),29保,403甲,25253人;会川县辖:8乡(镇),77保、963甲、7236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949年8月临洮、洮沙解放,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县
  人民政府。均隶临夏专区。临洮全县划为一市、九区。即:临洮市、窑店区、上营区、新添区、玉井区、卧龙区、三甲区、紫松区、新民区、漫洼区,共64乡。1950年5月25日,经西北军政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洮沙县建置,以其属地并入临洮县。并于同年10月,将临洮划归定西专区管辖。全县划为十三个区。即:城关区、窑店区、上营区、新添区、玉井区、三甲区、卧龙区、紫松区、新民区、中铺区、巴下区、太石区、漫洼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全县共建立10个公社,即:城关、辛店、中铺、上营、站滩、衙下,窑店、庆坪、会川、麻家集,下属44个生产队大队,415个生产队。
  1961年11月2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设立临洮专区,辖县四:临洮、渭源、岷县、漳县。专区驻临洮。同年临洮全县划为一个直属公社,即:城关公社,八个区工委,即:玉井、辛店、衙下、窑店、上营、站滩、中铺、八里铺。同年12月15日,将庆坪、会川、麻家集划归渭源县。
  1963年10月2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临洮专区建置”。临洮县仍归定西专区管辖。
  1968年1月。"文化大革命"中,临洮县人民政府改名"临洮县革命委员会"。各人民公社、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生产大队、生产队、居民委员会相继改,名为"革命委员会"及"革命领导小组"。改县长、校长、厂长等为"主任"及"组长"。
  1969年10月1日,将专区改为地区,临洮县属定西地区领导。
  1970年7月16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临洮县湖滩公社划归兰州市七里河区管辖。
  1975年,全县人民公社调整为30个,即:城关、西坪、沿川、东方红、新添、辛店、中铺、五户、卫东、马家山、红旗、上梁、改河、上营、峡口、东二十里铺,向东、石家楼、达京堡、塔湾、窑店、站滩、漫洼、云谷、连湾、红卫、红涛、三甲、潘家集、苟家滩。下属生产大队321个、生产队2151个,居民委员会12个,人口为392381人。
  1980年6月15日,仍恢复文化大革命前临洮县人民政府及所属各级组织原建制。
  1982年9月。全县辖镇1,即:城关镇;公社34个即:城关、西坪、八里铺、沿川、卧龙、新添、刘家沟门、辛店、太石、中铺、五户、何家山、马家山、红旗、上梁、改河、上营、峡口、东二十里铺、康家集、石家楼、塔湾、窑店、达京堡、站滩、漫洼、云谷、玉井、连湾、陈家咀、衙下、三甲、潘家集、苟家滩。有生产大队366个、生产队2787个,居民委员会9个。
  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将人民公社进行政社分治。建立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人民政府。
  1983年2月7日,根据中央关于进行公社体制改革的通知,进行了体制改革工作,改社为乡,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乡经济经营管理委员会。
  同年7月,城关镇更名为洮阳镇,城关公社更名为建宁乡。
  体制改革前,有34个公社,1个镇,9个居民委员会,366个生产大队,2787个生产队,80914户,423000人。其中农业77400户,404400人。有男女全、半劳力162900人。根据体制精神一社一乡的改革原则,以原人民公社管辖范围为建乡基础,名称驻地均不变更,少数村进行了合并或划分。
  体制改革后,现辖34个乡、1个镇,368个行政村、2679个合作社;9个居民委员会,2964个自然村。行政村比原来大队数增加2个。
  1985年底止,全县共辖:1个镇,洮阳镇;34个乡:建宁、西坪、沿川子、八里铺、卧龙、新添铺、刘家沟门、辛店、太石铺、中铺、五户、何家山、马家山、红旗、上梁、改河、上营、峡口、东二十里铺、康家集、石家楼、塔湾、窑店、达京堡、站滩、漫洼、云谷、连湾、玉井、陈家咀、衙下集、三甲潘家集、苟家滩。9个居民委员会。368个行政村,2648个合作社,2964个自然村。共86715户,431454人。其中:男222339人.女209115人。农业81849户,409314人。城镇4866户,22140人。全县实辖面积2867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洮阳镇。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