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良相、太子太师李东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310
颗粒名称: 明代良相、太子太师李东阳
分类号: K820.48
页数: 2
页码: 117—118
摘要: 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临洮府狄道县(今甘肃临洮)人。东阳高祖到湖南茶陵做官,便安家茶陵县。
关键词: 临洮县 人物传略 李东阳

内容

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临洮府狄道县(今甘肃临洮)人。东阳高祖到湖南茶陵做官,便安家茶陵县。李东阳四岁时即工书法,曾被景帝召见。景帝看了他的书法表演后非常喜欢,把他抱在怀中,以后赐予他许多物品。公元1462年,李东阳参加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两年之后,即天顺八年,登进士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选为翰林院庶吉士①。1465年授翰林院编修,1467年参与修撰实录。1474年升任翰林院侍讲②,1483年又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1484年充东宫讲读官④。1491年迁左庶子⑤,兼文渊阁大学士⑥,进入内阁,年仅四十八岁。1498年拜为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1506年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当时在内阁共事的有首辅刘健及谢迁等。李东阳与他们共同竭诚办事,对政务的缺失尽力极谏。由于李东阳工书法善古文,故内阁各种诏书都不得由他草拟。诏谕传出之后因朗朗上口,被天下人传诵。
  武宗即位之后,刘谨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不久专权用事。李东阳与刘健、谢迁多次向皇帝进行劝谏,均未能实现。为抗议刘谨的胡作非为,三人同一天向武宗提出辞职。在刘谨的授意下武宗同意刘健、谢迁去职,独留李东阳。李东阳深感耻辱,又多次上疏恳请仍未获准。原因是当初刘健、谢迁坚持要武宗诛死刘谨,言词激烈,只有李东阳言词稍微舒缓,故被留下。刘谨除去了刘健等人后更加飞扬跋扈,将其死党焦芳升入内阁,将原内阁中的老臣、忠直之士驱逐殆尽。李东阳在内阁中抑郁不得志,为保身家性命,只得与宦党虚与委蛇。由于刘谨专权擅政,使得朝政紊乱,民不聊生,李东阳在任期间,力求补救,尽可能庇护朝中正臣。弘治七年,李东阳以京师及山西、陕西、云南、福建等相继发生地震,而武宗帝长期不听朝政,不讲经筵,不祭宗庙,而终日沉溺于后宫,或外出无限度巡游,为此上疏极谏,指出由于帝德不修而上天示警,要求皇帝改弦更张,勤于朝政,关心民生。但武宗仍不听。不久,李东阳以老病坚决乞休,在多次坚请之下,终获批准。1516年病逝,终年70岁,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附注

①庶吉士:明代翰林院设属常馆,选新进士中书法、文学优秀者入馆学习,称庶吉士,三年后考试,优秀者分别授以翰林院编修, ② 侍讲:翰林院职官,中能为别较低者为正六品。 ③ 侍讲学士:翰林院较高职官,从五品。 ④ 东宫讲读官:东宫,太子宫。此官职为太子宫里讲课陪读的翰林学士。 ⑤ 左庶子:太子府属官名,设左右庶子各一人。为较侍中,中书令(宰相)稍低的高官名。 ⑥ 大学士:明洪武十五年设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时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知识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上册)是继新编《临洮县志》、《临洮史话》后的又一部文史瑰宝。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书的编纂工作责成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县委宣传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通晓地方史志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郑鸿云、宿永智等同志广泛查阅史料,精心筛选人物,潜心编著书稿,可以说是九易其稿、以至大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东阳
相关人物
刘健
相关人物
谢迁
相关人物
刘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湖南茶陵
相关地名
山西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顺天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