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置副史、知州马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293
颗粒名称: 制置副史、知州马扩
分类号: K820.44
页数: 1
页码: 107
摘要: 马扩(?—1152年),字子允,临洮府狄道州人,武举出身,兼通文墨,著有传世自传《茅斋自序》一书。自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随同父亲马政出使金国后,又多次作为北宋使者出使辽、金,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
关键词: 临洮县 人物传略 马扩

内容

马扩(?—1152年),字子允,临洮府狄道州人,武举出身,兼通文墨,著有传世自传《茅斋自序》一书。自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随同父亲马政出使金国后,又多次作为北宋使者出使辽、金,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他数次上书童贯,要求政府在河北军事要地多筑城垒,严屯军兵,以防御金兵的入侵。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占领真定(今河北正定)后,他投奔城西和尚洞山寨,参加当地义军,并被推举为首领,从此开始了抗金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伤被俘,金军统帅翰离不竭力诱降,并准其路边开设酒店。他以酒店为掩护,广交两河豪杰,和各地义军暗通信息。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寒食节,他假装为人送丧,径奔河北赞黄县五马山寨,被赵邦杰推为首领,并请信王赵榛上山号召人民抗金。两河百姓闻风响应,五马山寨义军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成为两河义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同金人多次作战,取得了不少胜利,一时声震大河南北。后,五马山寨被金兵围困,马扩即往扬州向宋高宗赵构请援。由于赵构并不想抗金,勉强选数千乌合之众交他调拨。北还,屯兵黄河南岸的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境内,因无法前进,五马山寨终被金兵攻陷。返回扬州后,被宋高宗解除兵权。此后二十年中,历任枢密副都承旨①,沿海制置副使②,知鼎州③等职,秦桧擅政后受到废斥,被解职闲居。
  [注释]
  ①都承旨:宋密枢院属官,掌承宣旨命,通领院务。
  ②制置使:官名。为唐后期为控制地方秩序而设的权力机构,五代时成为地方的军事长官,宋代沿置,位在刺史下。
  ③知鼎州:宋代刺史为“知州”,县令为“知县”,官衔带有“判、知、勾事、提举”等者是职官名,如称兵部尚书为“兵部判部事”。枢密令则为“知院事”等。

附注

①都承旨:宋密枢院属官,掌承宣旨命,通领院务。 ②制置使:官名。为唐后期为控制地方秩序而设的权力机构,五代时成为地方的军事长官,宋代沿置,位在刺史下。 ③知鼎州:宋代刺史为“知州”,县令为“知县”,官衔带有“判、知、勾事、提举”等者是职官名,如称兵部尚书为“兵部判部事”。枢密令则为“知院事”等。

知识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上册)是继新编《临洮县志》、《临洮史话》后的又一部文史瑰宝。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书的编纂工作责成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县委宣传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通晓地方史志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郑鸿云、宿永智等同志广泛查阅史料,精心筛选人物,潜心编著书稿,可以说是九易其稿、以至大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