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礼部侍郎李大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260
颗粒名称: 尚书礼部侍郎李大师
分类号: K820.4
页数: 2
页码: 76—77
摘要: 李大师,字君威,西凉王李暠七世孙,陇西狄道人,徙居洛阳。
关键词: 人物传略 临洮县 李大师

内容

李大师,字君威,西凉王李暠七世孙,陇西狄道人,徙居洛阳。祖李晓,字仁略,北魏孝庄帝时为前将军,太中大夫,东魏武定末(550年),仕北齐、为平西将军,太尉府咨议参军事,顿丘太守,父李超,字仲举,(隋)洛阳令,帅都督。
  大师,幼直率聪慧,神情严峻,“好学,无所不窥,喜欢吟诗作文,熟知前代故事。弱冠时,州将贺兰宽召补主簿。宽年长位显,初见,交谈数语,便改容加敬,视为忘年之交。后来,每于私室接见,则要极尽忘年之欢。"次后,大师因其才高,调任左翊卫率,不久又任冀州司户参军。隋初改任信都司户书佐①,大业末年,朝政腐败,官吏贪婪,大师独守清戒,不贪不占不敛,家境自此也日渐困穷。
  大业十年(614年),大师迁勃海主簿,窦建德义军占据山东(指淆山以东,非今之山东),大师被召为尚书礼部侍郎,武德三年(620年),窦建德遣大师使京师长安,借送同安公主,与大唐寻求和好。大师返至州,而建德竟违背盟约又助王世充对抗唐军。高祖大怒,下令拘留为使者的大师一行。王世充、窦建德被讨平后,大师被徒配西会州。至会州后,大师心境不好,便写了《述思赋》,以述其不幸遭遇。侍中,凉州镇将杨恭仁见赋以为奇,便召至河西,日与游处,对大师颇为敬重。
  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晋、周、隋南北分隔,南朝史书称北朝为“索虏”,北朝史书则斥南朝诸国为“岛夷”,且各国史书多偏重本国历史,对它国历史撰写多不完备,还往往失之真实。大师常想改正,重新编写,正好大师无事,而恭仁家藏书颇多,他得以任意披阅览读。只是恭仁藏书,除宋、齐、梁、魏四代史书,别无它国史料。两年后,恭仁调入京师任职吏部尚书,李大师又回到会州。
  武德九年,太宗入主朝政,大敕天下,大师归乡至京师,尚书右仆射②封德彝,中书令房玄龄劝说大师留在京师为朝廷效力,但大师执意不仕,于是整装东归洛阳。大师藏书颇多。他决心完成南北朝史书的编修工作。然所撰未毕,竟于贞观二年(628年)五月,病故于郑州荥阳县野舍!时年五十九,实乃天下一大憾事。所定文章诗赋,因辗转迁,又遭火灾,大多失落,存者仅十卷而已。大师有五子:庆孙、正礼、利王、延寿、安业。

附注

①司户书佐:书佐,如今之秘书、文书。司户书佐,主管民事、户籍的地方政府小官。 ②尚书右仆射:唐初的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总领百官。

知识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上册)是继新编《临洮县志》、《临洮史话》后的又一部文史瑰宝。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书的编纂工作责成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县委宣传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通晓地方史志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郑鸿云、宿永智等同志广泛查阅史料,精心筛选人物,潜心编著书稿,可以说是九易其稿、以至大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大师
相关人物
李晓
相关人物
李超
相关人物
窦建德
相关人物
王世充
相关人物
杨恭仁
相关人物
房玄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洛阳
相关地名
会州
相关地名
凉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