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部郎中、直散骑常侍辛德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230
颗粒名称: 比部郎中、直散骑常侍辛德源
分类号: K820.35
页数: 2
页码: 48—49
摘要: 辛德源(生卒不详),字孝基,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人),出身于仆射辛雄家族。
关键词: 人物传略 临洮县 辛德源

内容

辛德源(生卒不详),字孝基,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人),出身于仆射辛雄家族。
  祖穆,北魏平原太守。父子馥,北魏尚书右丞。
  德源"沉静好学,博览书记,少有名气”。见北齐尚书仆射杨遵彦时,殿中尚书辛术,皆一时名士,见了德源也要以礼待之,并一同向齐文宣帝推荐,拜奉朝请①,兼员外散骑侍郎。后历功任冯翊、华山二王记室②。中书侍郎刘逖上表推荐德源,言德源“弱龄好古,晚节愈历,枕藉六经,渔猎百氏,文章绮艳,体调清华。"在其友朋中以恭谨谦逊著称,“实属"后进之辞人,当今之雅器,必能效节一官,骋足千里。因刘侍郎表荐,德源被拜任员外散骑常侍,又升任比部郎中③,兼通直散骑常侍。受聘于陈。回京后,新任考功郎中,转任中书舍人。齐国灭亡后,仕北周,为宣纳上士。德源因事紧急,取道前往湘州,恰逢尉迟迥作乱,要征他为中郎,德源固辞不就,便逃走它乡隐藏起来。
  隋朝初年(581年),德源隐于林虑山,著《幽居赋》以抒怀述志。德源素与武阳太守卢思道友善,常相往来。
  魏州刺史崔彦武以为德源暗中结交豪杰,恐有奸计,便上奏朝廷。朝廷便诏令德源从军讨伐南宁,一年后返京。秘书监牛弘以德源才学显著,上表请求让德源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德源利用修史间隙,撰写《集注春秋三传》十卷,注《扬子法言》二十三卷。蜀王杨季闻其名,奏以为掾,后转咨议参军,卒于官。
  德源著有文集二十卷,又撰写 《政训》《内训》各二十卷。
  子素臣、正臣,皆学有所成。
  德源从祖兄辛元植,齐天保时为司空司马④,学识渊博,名闻当世。
  德源族叔辛珍之历任北海太守,后行平州事⑤,卒于任上。赠骡骑大将军,洛州刺史。谥曰恭。

附注

①奉朝请:奉皇命导引朝臣诸侯、各级官员及外宾拜见皇帝的宫内高官。 ②记室:如今之文书、秘书,东汉官制,太尉府有记室史,后世诸王、三公、大将军幕府也设记室或记室参军。 ③比部郎中:魏晋以来尚书台属官,主法制、律令、稽核簿籍等事。 ④司空司马:司空府主管军事的长官。 ⑤行平州事:地方职官名,为一州之行政长官。

知识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上册)是继新编《临洮县志》、《临洮史话》后的又一部文史瑰宝。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书的编纂工作责成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县委宣传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通晓地方史志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郑鸿云、宿永智等同志广泛查阅史料,精心筛选人物,潜心编著书稿,可以说是九易其稿、以至大成。

阅读

相关人物

辛德源
相关人物
辛雄
相关人物
刘逖
相关人物
崔彦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湘州
相关地名
魏州
相关地名
武阳
相关地名
洛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