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当代临洮牡丹的发展与繁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牡丹》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122
颗粒名称: 1.3当代临洮牡丹的发展与繁荣
分类号: Q949.746.5
页数: 7
页码: 12-18
摘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之迎来了花王牡丹的新生。
关键词: 牡丹 临洮牡丹

内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之迎来了花王牡丹的新生。首先是人民群众品种保护意识增强,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群众栽植,机关、学校、部队、寺庙、道观栽植。临洮城内名人花园更是享誉陇上(图1-19A—G)。二是牡丹交流活跃。20世纪50年代初,民间虽然很少进行商品经营,但城乡之间,周边地区之间,牡丹品种交流却很频繁。临洗的许多优良品种引植到兰州、临夏等地;周边地区的优良品种也引入临洮。花农范效彦说:"新中国成立初,我父亲范立山在(兰州)邓宝珊花园务花,引来了一些兰州的牡丹。"临洮成了名副其实的紫斑牡丹栽培中心。三是牡丹栽培队伍不断壮大。临洮城里乡外栽植牡丹蔚然成风,有不少老人专门莳养牡丹,他们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临洮牡丹。如年凤山老人,2008年去世,享年98岁。他一生酷爱牡丹,选育出了数十个优良品种。1982年年已古稀的他,将10多个品种无偿捐给临洮岳麓山公园,供世人观赏。四是庭院牡丹进一步扩大。在洮河两岸,农家普遍栽植牡丹,星罗棋布的农家牡丹园成为陇上一道奇特亮丽的景观!
  临洮文庙大殿前的牡丹
  图1-19临洮城区的牡丹景观(A-G)临洮文庙八角殿前的牡丹临洮岳麓山伯阳宫大殿前的牡丹
  岳麓山凤台(传说老子从这里飞升)的牡丹(赵忠摄)
  穆扶提东拱北的牡丹
  临洮机关、学校绿地中的牡丹
  图1-21 1996年年会期间,中国牡丹芍药协会负责人和与会代表(右四起向左)王莲英、洪涛、李嘉珏、秦魁杰来临洮考察时留影
  图1-20从1980年代起,李嘉珏多次深入临洮、临夏一带考察紫斑牡丹,图为2010年在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考察
  1978年的改革开放,把临洮牡丹的发展推向高潮。紫斑牡丹品种群地位的确定,使千年陇原上的中华奇葩撩开了神秘面纱,让世人观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会长李嘉珏曾多次深入临洮、临夏一带考察紫斑牡丹,于1989年出版《临夏牡丹》专著(内容包括临洗及甘肃全省紫斑牡丹),并首次提出了紫斑牡丹品种群的论点,尔后得到园艺界的确认。1992年洪涛、李嘉珏将紫斑牡丹又提升到种的等级(图1-20)。1994年甘肃"紫斑牡丹学术研讨会”、1996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第四届年会先后在兰州召开,推介交流相关研究成果,探讨牡丹产业化发展。这两次会议期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王莲英等与会代表都来临洮参观考察(图1-21)。其时,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北京、上海的专家学者、客商蜂涌而至,探讨研究,引植品种。尔后,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花卉专家也来临洮考察(图1-23)。时隔16年后的2012年5月19—20日,王莲英再次来临洮考察紫斑牡丹(图1-22)。自此,临洮牡丹迅速闻名于世。这一时期,临洮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对紫斑牡丹进行原产地保护,把花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号召大力开发紫斑牡丹资源,扩大生产规模,使临洮牡丹不断得到发展。东山造林站、新兴花卉集团公司建成了各具特色的牡丹园。以边宇民、曹希望为代表的牡丹种植队伍不断扩大,新优品种不断出现。截止2010年,临洮牡丹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牡丹种植专业户20多户。临洮牡丹的研究工作也不断取得进展。2003年,临洮第一个民营科研单位一一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成立。该中心以研究示范紫斑牡丹栽培应用为中心,在抢救保护传统品种的同时,改进扩繁手段,采用嫁接技术,规模化发展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牡丹反季节栽培技术;引进中原、国外优良品种进行远缘杂交,选育紫斑牡丹新品种;进行牡丹盆栽实验及切花品种选育,发展盆栽、切花牡丹;进行紫斑牡丹品种调查,为世人提供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和科研资料。
  图1-22时隔16年后的2012年5月19日一20日,王莲英再次来临洮考察紫斑牡丹。左起赵孝知、王莲英、康仲英
  在临洮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临洮牡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1996年年会在兰州召开,图为协会负责人和与会代表考察临洮的牡丹
  图1-231995年6月国际树木学会副主席Osti (左四)来临洮考察时的留影北京林业大学成仿云教授多次来临洮考察研究紫斑牡丹,图为2010年在临洮考察
  与此同时,临洮周边地区的陇西、定西、临夏、康乐、榆中等地的牡丹产业也不断发展(图1-24A—F)。
  回顾临洮牡丹发展的漫长历程,首先我们不能忘记为确立中国紫斑牡丹品种群做出卓著贡献的李嘉珏、洪涛、成仿云、陈德忠等专家;不能忘记,为临洮牡丹事业做出贡献的牡丹界老前辈,他们是:岳尔欣、苏青若、杨景周、史鼎新、宋俊川等;还有年凤山、褚志铭、李汉秉、边进福、范立山、李萼、雍敬菴、李俊、刘富一、牟守荣、谢定基、黄国栋、杨万宽、虎彦博、张蘅、徐建国等老同志;现在为临洮牡丹事业辛勤劳作的边宇民、康仲英、曹希望、王志学、年登岳、刘林、孙生顺、晏国栋等。特别值得怀念的是甘肃省林业厅原总工张汉豪,他上世纪70年代在临洮工作期间,将紫斑牡丹引植东山造林站,开了林业部门栽培牡丹的先河。在这一段临洮牡丹事业不断发展的时期内,边宇民倾注大量心血于临洮牡丹事业。他带头种子选育、嫁接繁育和人工杂交选育;他选育出了50多个紫斑牡丹新品种;他大力配合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的专家们对紫斑牡丹品种群的调查论证。现年已80高龄,他还辛勤耕耘在牡丹丛中。更为可喜的是,一代新人正在成长。他们继承前人的业绩,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科学的方法,做着更富有实效的工作。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的康建慧,全身心投入紫斑牡丹科研事业,求实创新,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曹伯平接过祖父曹希望牡丹大业,阔步前进,已初见成效。临洮牡丹,前程似锦。
  陈德忠高工对紫斑牡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2009年陈德忠陪同洛阳客人郭继明在临洮考察时留影
  边宇民高工现已年逾80,仍在为紫斑牡丹事业发展辛勤耕耘(肖长禄摄)
  牡丹老人曹希望和李嘉珏教授在牡丹园图1-24临洮及周边地区牡丹产业不断发展
  A.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2003年成立,图为该中心的牡丹大花坛
  B.C.新兴花卉公司牡丹盛景及东山造林站盛开的牡丹
  D.临夏北塬金学行牡丹园一角(金学行供稿)
  E.榆中、兰州诺克牡丹园艺公司盛开的牡丹(陈富飞供稿)
  F.陇西杜建中牡丹园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临洮牡丹》

出版者: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临洮牡丹》是由著名牡丹专家李嘉珏先生和临洮多年从事牡丹栽培与研究的康仲英先生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长期积累、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撰完成的,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以紫斑牡丹为中心,系统介绍了临洮牡丹的栽培历史、园艺品种、栽培技艺、主要特点、地域文化和发展前景。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