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宋金元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牡丹》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119
颗粒名称: 1.2.2宋金元时期
分类号: Q949.746.5
页数: 3
页码: 7-9
摘要: 宋金至元代,临洮牡丹是唐代观赏栽培的延续和发展。
关键词: 牡丹 临洮牡丹

内容

图1-92005年临洮东峪沟出土唐宋时期墓砖--牡丹童子图
  图1-102006年临洮潘家集伊家山出土宋代古墓牡丹压模砖
  宋金至元代,临洮牡丹是唐代观赏栽培的延续和发展。虽然从晚唐到南宋数百年间,今甘肃中部辖境归属不断有所变化,晚唐及五代时归于吐蕃;北宋时,今黄河以北归西夏,宋仅辖今甘肃中部地区;及至南宋,西夏属地未变,而北宋辖地为金人占领。在这一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冲突连续不断,但由于牡丹为各民族群众所推崇,不仅未遭到破坏,且金代中期又经历了相对繁荣和发展的时期。牡丹作为富贵之花,对人们的生活乃至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秦地春光似洛阳,牡丹名擅百花场”(宋•范纯仁)。临洮先后面世的大量宋金时代的牡丹实物可以充分反映这一发展历程。
  2005年,临洮东峪沟出土唐宋时期古墓砖,其中一块是牡丹纹饰压模砖——牡丹童子图(图1-9)。
  2006年8月,潘家集伊家山出土一宋代古墓,墓壁有多块牡丹压模砖相饰(图1-10)。
  图1-112009年临洮衙下红道峪沟出土宋元时期古墓牡丹雕砖、压模砖。图为"启门妇人"雕砖及砖雕牡丹图案
  2009年9月,临洮衙下集镇红道峪沟口新建砖厂时,发现一座宋元时期合葬墓。墓室长宽约2.2m x1.6m,高约2.5m。墓室正前方饰31cm x31cm "启门妇人" 砖雕图案,两侧以砖雕牡丹烘托。另三侧主图案为二十四孝人物及牡丹雕砖。墓室上层按照房屋建筑屋檐构图,下层饰一周31cm X15cm牡丹压模砖。墓室男女古尸头朝南,随葬品有素瓷罐、碟碗等。墓室整体造型古朴豪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墓室四周均饰以牡丹雕砖及压模砖(图1-11)。可见当时人们对牡丹之推崇。
  1992年,临洮出土的明代青花釉牡丹双耳盘口瓶(高23cm,口径8.5cm,腹径15.5cm)古朴素雅,是紫斑牡丹发祥地人们崇尚牡丹的真实写照(图1-12)。
  2010年秋,临洮西坪地区一农民建房时发现一处方形拱顶古墓。墓壁四周以青砖砌成,其中大部分是神态各异的牡丹花雕砖。虽经年久积水,但雕砖仍图案清晰,还有彩绘痕迹。同时出土的还有瓷器碗、碟(已破碎)等,一方铜镜(直径14cm)基本完好,镜边阴刻"临洮府事诗验讫官" 字样。由此断定,这是金代墓葬(公元1142年之后),距今800多年(图1-13)。
  以上几处墓葬都处在野生牡丹广泛分布区域,又在马家窑遗址附近。从中大致可以窥见当时人们对于牡丹的栽植和推崇。可以想象的是:从唐至宋元,牡丹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富贵祥和的象征备受青睐,活着相伴,死后相随。特别是封建王侯,在他们的豪华生活中不可或缺。
  与临洮相邻的临夏,1980年亦发现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进义校尉王吉墓,墓室四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牡丹纹饰压模砖至少有70多块(图1-14)。1953年兰州发掘的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年)墓葬中,墓壁四周也有砖雕牡丹。
  图1-12临洮出土的明代青花釉牡丹双耳盘口瓶
  图1-15临洮文物爱好者收藏的金代牡丹纹饰梅瓶
  图1-14临夏曾出土金大定十五年古墓,墓室由以牡丹花为主的压模砖相砌而成
  图1-132010年,临洮西坪出土一批金代古墓牡丹雕砖。中为盆栽牡丹
  临洮一文物爱好者收藏有两只金代牡丹纹饰梅瓶(图1-15),告诉我们女真族推崇牡丹的信息:那就是1126年女真族统治者攻陷汴京(开封)入主中原后,接受并继承了牡丹文化。
  苟惠迪先生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洮东峪沟、东山、西坪等地出土的古墓葬中多有牡丹墓砖及饰物,只是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牡丹声誉的提高,人们才关注起来了”(图1-16)。
  图1-16临洮及周边地区先后发现多处古墓葬牡丹遗物,图为部分牡丹文物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临洮牡丹》

出版者: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临洮牡丹》是由著名牡丹专家李嘉珏先生和临洮多年从事牡丹栽培与研究的康仲英先生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长期积累、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撰完成的,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以紫斑牡丹为中心,系统介绍了临洮牡丹的栽培历史、园艺品种、栽培技艺、主要特点、地域文化和发展前景。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