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临洮地理位置和民族结构的特殊性,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有些习惯…直沿袭至今,而有些在临洮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生产生活习惯则随着时代的变迁淡化或消失了。这里以旧时的生产生活风俗为主,介绍临洗民间曾经盛行的一些生产生活习俗,以反映临洮民间特定的精神文化风貌。
装饰
留分头:盛行于解放前至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是青年和儿童所留的发型,即将脑后及两边的头发剃掉,留下中间靠前的一块圆形,叫分头。分头的发型中又分为几种,一种是“娃娃头”,把周围的头发剃掉,留下中间很少的一坨圆形就可以,给小孩子剃头时一般留这种分头。一种是"学生头",也叫"一边倒”,留的分头比“娃娃头”面积大,将头发向左或向右梳向一边,青年人剃头一般留这种分头。一种是“中分头”,即将分头头发从中间分开梳向两面,类似于现在电视剧中的“汉奸头”。
扎角(音ge)毛:即扎辫子。旧时临洮民间女孩子很少有留短发或披肩发的,一般到六七岁都要扎辫子,将头发分成三股,交替编织后,用头绳扎住辫梢。扎辫子多为左右两条,也有扎一条辫子的。
留鸭子毛:鸭子毛即刘海,年轻姑娘在扎辫子时,将额头上的少量头发从额梳下来,与眉毛的位置剪齐即可。
绾纂纂:旧时已婚女人一般不再扎角毛,而是将头发绡起来盘在脑后,再用簪子簪住即可。
染指甲:旧时女人们把凤仙花(俗称“海娜花”)的花瓣瓣捣碎,再和上白矶敷在指甲上,用葵花的大叶子将指甲包裹起来,外面用塑料纸包一层,然后再用棉布或毛巾在最外层包裹并扎紧,经过一整夜的浸润,第二天剥掉这些包裹,手指甲上就成漂亮的橘红色了。
戴眼镜:旧时有钱的成年男人将戴眼镜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临洮民间有专门用手工制作眼镜的匠人,用透明石料磨制成圆形的镜片,眼镜腿以银子或铜居多。旧时戴眼镜实用价值不大,戴眼镜和骑走马主要是体现男人的风度。
镶金牙:旧时男人喜欢在一颗或两颗上门牙包一层金黄色或白色的金片(也有用铜片代替的),和戴眼镜一样是一种装饰,因此临洮民间有“戴眼镜的满天照,镶金牙的哈哈笑” 之说。
簪簪子:已婚女人绾纂纂用簪子别住头发以防头发散开,簪子一般为五寸多长,一头是尖的,另一头有凤凰、蝴蝶、花朵等装饰,制作材料以银子、金子或铜为最多。
镯子:女人戴在手腕上的一种饰品,以银子或玉石、金子的居多。
戒指:女人戴在手指上的一种饰品,以金银居多。
耳环:女人戴在耳垂上的饰品,以金银居多。服饰
汗褟:成年男人穿的一种衣裳,用白市布手工缝制,穿在里面起吸汗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衬衫。
主腰:即手工缝制的棉袄,在衣服面子和里子中间夹上棉
花,冬天穿上起保暖作用。
夹夹:做法和用料跟汗褟-样,区别是没有袖子,夏天穿着较凉爽。
肚兜:也叫兜兜儿,多为婴儿或年老的女人穿在腹部以防肠胃受寒,样子多为菱形,有单、绵之分,一般用绸缎缝制,做「比较讲究。
大襟袄:成年女人所穿的-种衣服,左襟小,右襟大,系纽扣时要将右襟边子拉到左腋下系。
尖尖鞋:旧时缠过足的小脚女人所穿的一种鞋子,五六寸长,前头呈翘起的尖角形,鞋面上一般用丝线绣上花,做工比较讲究,临洮南乡多称作“翘(音cao)勾搭"。
褐衫、麻衫:旧时用麻布架子手工织成褐子或麻布而缝制的衣服。用羊毛或牛毛织成的叫褐子,用麻线织成的叫麻衫。
大襟袄
穿尖尖鞋的小脚女人这两种衣服又厚又粗,耐磨,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一般多穿这种衣服。
皮袄:用熟羊皮或狗皮手工缝制的衣服,皮质朝外,毛在里面,是旧时成年人冬天所穿的保暖效果最好的衣服,虽然做工粗糙,但由于羊皮和狗皮价钱大,生活条件差的人没条件穿皮袄,因此民间有“六月天穿皮袄是有钱汉”之说。
饮食
碎饭:临洗民间最平常的一种饭食,将擀好的面切成细碎的菱形,下少量的洋芋和葱、韭菜或肉丁等即可。
菜疙瘩:做法和碎饭大同小异,区别是在饭中下较多的菜,一般是蒲公英、苦苣菜、车前子等野菜的嫩叶或白菜、芹菜或葱等,等饭煮熟后,用少量腊肉丁熬成油呛一下。
豆面疙瘩:做豆面疙瘩的面粉是用豆类加上青裸或小麦磨成的面,俗称“花面”,在锅里先切上洋芋,锅开后将擀好切碎的花面面页下锅,待锅煮沸后再下上腌制的浆水即可。
长饭:即面条,临洮民间长饭有多种吃法。一种是"臊子面”,将煮熟的面条捞在盛好“臊子汤”的碗中吃,由于做"臊子”工序较多,而且要有肉,是旧时民间最高档的饭食,所以家里来贵重客人才用臊子面招待;一种是“酸长饭”,将煮熟的面条捞入用葱花呛过的浆水碗中即可;一种是“干长饭”,不要汤,直接把面条捞入碗中用少量清油拌一下即可;还有一种是“凉面",面条煮熟后捞入凉水盆里涮一下,摊在案板上拌入清油凉冷即可,一般在夏天吃。
馓饭:把豆面或花面面粉一边往掺了浆水并下上洋芋块的开水锅里撒,一边用棍子或擀杖朝一个方向一圈圈搅动, 煮到一定粘度即可,一般多在冬天吃。
搅团:所用面粉和做法与馓饭一样,但提前不需要掺浆水,而且不下洋芋,煮熟后的稠度和硬度比微饭高,做好后舀入浆水碗中即可。
銎銎儿: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煮熟的洋芋剥皮后在锅里捣碎,适当拌一点熬熟的面拌匀即可;另一种是将生洋芋用擦子擦成细条,拌入少量面粉蒸熟即可,同时还可以凉冷后在锅里倒入清油炒后食用。
烫面油饼:旧时临洮民间较高档的一种饼子,在锅里倒入少量清油用旺火煎,然后用未发酵的面擀成很薄的面饼放入油锅,上面再倒少量清油烙熟,烙的中间将饼子翻一次。做熟后的烫面油饼有两种,一种是饼子完整的,折叠在磁盘子里直接用手拿着吃,另一种是烙成大小不一的碎片(俗称“破皮袄儿”),可用筷子夹着吃,民间一般用烫面油饼来招待贵客。
油花卷:即调上清油的花卷,一般用发酵的精面粉蒸制,旧时民间走亲戚一般要在篮子里装一盘(一盘为十个)花卷提上作为礼品。
大馍馍:用发酵的精面粉蒸制,比花卷大,入锅(蒸笼)之前在做好的面团上面用刀切成十字口,蒸熟后十字口外翻呈花朵状,在“花瓣”上用抹上姜黄或以食用色素点几个红点,既美观又喜庆,订婚、娶亲或舅父、岳父去世后悼亡时必备的礼品。
花炕子:即大饼,一般是用发酵的面粉擀成直径约50公分左右的面饼子,在面饼子面子上用专门掐花纹的镊子掐上花纹,然后放在鏖里面,盖上鏖盖子,在上面用很旺的柴火烤,而鏖下面则用麦草小火烤,直至烤熟,是民间逢年过节做的一种食品。
锅巴:一种不常做的饼,做法比较特别,即在锅底倒入少量水烧开,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团直接
压扁贴在离水一寸高的锅上(俗称"贴锅巴”),再盖上锅盖用旺火烧,这种做法是将"烙"和“蒸"结合起来,做成的锅巴上面松软,下面焦脆,别具一格。
馓子:将清油倒入锅中烧沸后,将发酵的面团扯成长条,一边扯一边折,最后将折成几折的条拧一下以便下入锅中不致散开,在油锅中炸熟即可,是临洗南乡逢年过节或娶亲办筵席做的一种食品。
炒面:将麦子、青裸、胡麻等原粮炒熟后磨成面,可干吃,也可拌湿捏成疙瘩吃,叫"捏炒面疙瘩”,家庭条件好的还要加上黄豆、大枣、果干等,味道极佳,是旧时农村农忙时常吃的一种方便食品,由于其久放不坏、携带方便,所以也是人们出门常带的“干粮”。
面茶:旧时临洮民间常做的一种汤或饮料,做法是在锅中倒入少量清油煎熟,再将少量面粉撒入清油锅中翻动煎熟,然后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即可,也可以在里面加入杏仁、大枣等佐料,味道鲜美,是夏天人们喜欢喝的一种饮料。
麦索儿:临洮南乡旧时的一种小吃,把将熟未熟略带青色的青裸穗摘下,在锅中蒸熟,然后从锅里取出来抖尽麦粒,再
花炕子将麦粒用石磨子(与水磨的磨扇差不多,但小得多,磨面时用人力推动上面的一扇)碾成约一寸长的穗子,调入清油即可食用,虽然味道鲜美,但由于做起来比较麻烦,所以人们一般不太做。
罐罐茶:临洮民间一种喝茶方式,在铜火盆或自制的泥火盆里生上柴火(一般为耐火烧、火炭久的果树根,俗称“柴疙瘩”),在火上放置一个三脚(上面有一个圆形铁圈,下面有三条铁脚),在三脚上搭上盛满水的金巴(音pia)子,用一个约六七公分高、直径5公分大小的小砂罐放入较老点的茶叶,倒入水煨在火上煮,边煮边用小木棍捣,以防茶叶溢出(俗称“捣罐罐”),等小砂罐里的茶水煮得有点粘度才可倒入小茶盅里喝,再用金巴子往茶罐里续满水继续煮继续喝。在临洮南乡农村,一般每家都准备几个小茶罐灌,以便来客人后每人一个。条件好的家庭还在小茶罐里放上冰糖、红枣等。喝罐罐茶是老年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饮茶方式,干重体力农活的中年以上人也常喝罐罐茶,有助于消除疲劳。
名小吃
石子馍:在临洮辛店一带,有一种久享盛名的小吃——石子馍。辛店石子馍,石花明显,色泽沉黄,酥脆味醇,久放不馊。它制作工艺独特,先将大铁锅坐于火上,把适量的大小均匀
罐罐茶的小石子淘洗干净后倒进锅里,浇上清油搅拌,炒烫,将炒烫的石子留一半在锅里摊平,然后在上面放上精心擀成的圆形发面饼,再把倒出来的另一半烫石子摊在饼子上面,盖上锅盖烙熟,即成香味四溢的石子馍用来烙石子馍的石子只有辛店祁家沟才有,其他地方的石子放进锅里一加温就会爆裂,惟独祁家沟的石子才具有这种奇特的功能。
麻腐包子:临洮麻腐包子馅用优质麻籽去皮、压榨、蒸窗制作而石子馍成,以五香粉、食盐、味精、葱花等佐料,适当加入猪油,包子皮用精面粉发酵后擀制。成品包子洁白松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特别是在数九寒天,吃起来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堪称一绝。
凉面:临洗凉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热夏凉之特点。制作时用精面粉加上蓬灰水,经过和面、醒面、溜条(就是用手拉扯)、拉面等过程,一团经过反复揉瓷的面就被变魔术般地拉成长条。拉面时根据顾客需要,可拉成“大宽”、"二细”、“三细"、“毛细”等多种形式,拉好的面煮熟后盛在碗里,调上配好的汤料就可以吃了。最具特色的是"热凉面”,冬天天气冷,普通凉面没法吃了,凉面就被做成热的,所以叫“热凉面”。将煮熟的面条调上热汤料,配上热卤肉、热鸡蛋,别是一种口感。捞面的师傅在捞面的时候,如果你要的是细凉面,他会给你加上一点宽面。如果你要的是宽面,他会给你加上点细的,这是传统的规矩,意思是搭个"旺气”。临洗凉面除了要有手艺精湛的拉面师,还要有专业的配汤配料师,汤料主要包括卤汤、芥茉油、蒜泥、精盐、红豆腐、香醋、油泼辣子等。一碗配好汤料的凉面,白花花的面条、红艳艳的辣子油、绿油油的葱花蒜苗,三原色的搭配,色香味俱佳。还可以在碗里再加肉、加香肠、加鸡蛋,吃起来柔韧爽口,滑嫩筋道,味中有味。临洮凉面近年来在兰州及周边县市极受欢迎,但尽管做法和配汤配料一样,却总吃不出临洮本地凉面的味道。
浆水面:浆水面是用临洗特有的浆水加面条做成的。临洮的浆水绝对不同于其它地方吃到的"酸菜”,其它地方的酸菜是腌制而成的,而临洗酸菜是发酵而成,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和其它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做浆水的原料是一般有芹菜、莲花菜(俗称"包包菜”)、大葱、白萝卜等蔬菜,但最好的浆水是用新长出的苦苣(苦苦菜)、芥叶或苜蓿芽做的。浆水面分为浆水面条、浆水面片两种。浆水面的做法是把煮熟的面条或面片捞如碗里,再舀上葱花呛过的浆水即可;浆水面最好的佐料是炒韭菜咸菜、油泼辣子、炒洋芋丝和炒青椒,具有爽滑可口、提神、健胃、消暑等功能。
酿皮:临洮酿皮的做法是将蓬灰水倒入上等精面粉调成面团,将面团在案板上揉到一定的柔韧度后,再放入水中一遍遍揉洗,待面团中的淀粉洗尽后,将适量淀粉水舀入特制的酿皮锅中,置入开水锅水面蒸熟而成酿皮饼子,再切成细长条即可,这样做出来的酿皮色泽透亮,柔软而具有弹性。酿皮蒸的过程中要随时将将酿皮锅摇动,以使所蒸的酿皮薄厚均匀。酿皮做成后,可佐以香醋、蒜泥、精盐、红豆腐、芝麻、汤汁等,是夏天消暑的最佳食品。甜酷酒:多用萸麦、青裸、小麦等原粮酿造,如果用小麦和青裸制作时,需要将粮食的皮在对窝里撞干净,淘洗后在锅里煮熟,在筛子里凉到一定温度后拌上甜酒曲子,然后装入坛子或盆子中密封,在一定温度下发酵二至三天即可。临洮南乡多在清明节、端阳节、六月六等春夏季节日做甜酷酒,具有甜美、消暑、健胃等功能。把甜酷酒晒干或烘干后的干甜酷,能长久保存而不坏,还便于携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既可干食,还可加少许开水食用。其制作历史悠久,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洋芋搅团:洋芋搅团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快捷,先选一些大小均匀、个头圆润、淀粉饱和的洋芋洗干净后放在铁锅内,加入适量凉水,盖上木制的锅盖后用透气的东西适当密封,然后用慢火蒸煮至水干,以洋芋表皮裂口最佳。然后将洋芋剥掉皮,放入石臼,拿石杵用力捣几十分钟,直到洋芋粘到一定柔韧度后即可盛入碗中,再调入清油和野葱花呛过的浆水、炒好的韭菜咸菜及油泼辣子、蒜泥等,这种小吃爽滑可口,柔韧筋道,尤其在夏天食用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
糖酥饼:临洮糖酥饼有上百年制作历史,选用精面粉、五香粉等作原料,按一定要求制作成饼,用慢火烘烤,使饼呈海绵状,再加上白砂糖而成。吃时用手轻轻一捏,使之四分五裂,犹如千一层菊花,软硬适宜,味道极佳,是驰名陇上的传统美食。
洮河鱼:洗河是条无污染的河流。纵贯临洮境内115公里,沿岸大小鱼池众多,养鱼水面达120多亩。洮河鱼类繁多,以金片鱼、双唇嘴鱼最为驰名。洮河鱼膘肥肉鲜,刺少质嫩,富含蛋白质,烹为菜肴,趁热上桌,滋味腴美,鲜香滑嫩,上口柔糯,余味浓香,风味独特。洗河鱼除了池养之外,还可在洮河中垂钓或网捕,犹以冬季砸冰网捕为主要捕捞方法。正如清代著名诗人吴镇在诗中写的:“冰鳞穿鰋鲤,野味买麋履。” 瑰花糖:临洮瑰花酥糖是临洮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酥、甜、香、脆而闻名于世。这种小食品,以糜子为主料,配以核桃仁、糖瑰花、芝麻、大油等辅料。做法是将糜子去糠、碾碎后,经蒸煮,发酵,变成糖饴,再用棒砸,搓匀,拉揉成形。由于它的成份是从原料中加工提炼,无需另外加糖,所以甜味自然,口感好,性热,有健胃、护胃之功效。过去靠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现在已由厂家生产,形成了规模,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其它地区、省、市,并多次在食品行业评比中获奖。
盖房安门
盖房上梁:盖房子对旧时的农户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所以民间相当重视。盖房之前,先请阴阳选定藏风聚气的庄基地,俗称"庄窠”,然后阴阳要用罗盘搭好堂屋的指向,钉两根木榷用虚土掩埋住,以防别人搬动,再选好动土的日子和上梁的日子。做好这些前期工作后,就开始备料,旧时临洗民间盖房砌墙的材料主要是土坯(俗称“胡基”或“基子",须在前一年或前几个月打好)。动土前,由木「掌尺架好墙基线,众人开始挖墙基、扎墙基、砌墙,木工开始做木活。竖柱上梁这天,要在天刚亮的时候把柱子立起来,每根柱子底下要放少许面酵子,取“发旺”的意思,再以左青龙、右紫微(因白虎是凶星,所以盖房是忌用白虎星)、前朱雀、后玄武的位置,在每根柱头上各贴一条写有"朱雀星在此”、"玄武星在此”,"青龙星在此”,"紫微星在此”等十二星宿的红纸条,称之为"柱口条”,前面中间的两根柱子上还要贴上对联,内容一般是“立玉柱千秋永固,架金梁万代兴隆”或“周公卜定今日好,鲁班造就万年新"等。柱子竖起后,再把大梁和其它檀子架上去,留下中间的一根脊檀,两头担在木马上,下面煨1: "萨火”(即在一小堆草上放入草香点燃),再点两枝蜡、三炷香,由木工掌尺在脊檀中间朝下的一面凿一个长方形的小孔,装入金银、玛瑙、琥珀等八宝用物、五色粮食、面酵子等,然后用红布和红线包住,包的时候红布上面要扎放一炷香,在朝前的一面贴上时联的横额,一般内容是“上梁大吉”“吉星高照”之类,然后在檀子两头各拴一条红绸子或红被面,中间挂一串鞭炮,木工掌尺用斧背在檀子上敲打三下,端起酒杯一边在檀子上浇奠一边说一段吉祥词(见《语言风俗•盖房上梁吉祥词》)。说完吉祥词,点燃鞭炮,由两个相属合适的人上到架已一人抓一条红绸子把檬子拉上去放入柱子的卯上,下面的人把两个“花炕子”或“大馍馍”扔给架上的人,架上的人轮流咬一口乂扔下来,上梁仪式就算结束,剩下的就是挂椽子等工作了。这种隆重的上梁仪式在建
上梁
修堂屋时才举行,如果盖的是偏房,看一个吉祥的日期和时辰就可以了,是不举行上述仪式的。
踩财门:在临洮民间,对家中大门视为“财门",有“儿女出在坟上,财帛出在门上”的说法,所以对大门非常重视,甚至有大门比主房还重要的说法。立大门前要请阴阳按照院子的情况和主房的指向,用罗盘严格拉出大门的位置和朝向,选定立大门的吉日,再请木匠和瓦工来做活。大门墩子砌起后,要像盖房一样进行包梁、上梁仪式。上梁的时候要在门墩子或门框上贴上对联,内容一般是“周公卜定聚宝地,鲁班造就纳财门”,在梁上贴"安门大吉”的横额。大门建修好后,先要关闭门扇,不许任何人出进,请庄上财运好的人或有功名的人 (一般为做大生意的或当官任职的)“踩财门”,被请踩门的人一般身上要带钱财,不能空身踩门,表小把财源带进家中,如果被请踩门的人临时没有准备,则东家要准备好钱或四色礼交给踩门的人,然后在大门前点三炷香,浇奠一些酒,放一串鞭炮,然后打开大门让其第一个进门,进门时踩门的人要说几句吉祥话,一般是“左脚进门空不进,金银财宝带上来;右脚进门空不进,儿子女子带进来”等(见《语言风俗•踩财门吉祥词》),然后其他人才可进门。
居家出行
骑走马:旧时农村有钱人出行的一种方式,主人对马的性别、毛色、体型和鞍子的制作工艺都很讲究。马必须是骗过的公马,以体型健壮,腿子粗长眼镜黑亮而且性情机灵为首选,特别是马的毛色有很多讲究,青色的称“菊花青”,红色的称"胭脂红”,黑色的称"一锭墨”,白足的称“四蹄踏雪”,额头和尾巴梢红色或白色的称“穿心红”或“穿心白”等等。鞍子以紫檀木、鲨鱼皮、黄铜镫最为讲究。旧时“骑走马”相当于现在的开高级轿车,是一种身份与经济地位的象征。也有的人出门骑骡子,谓之"压走骡”,虽然比不上骑走马,但性质一样。
掏火:旧时临洮乡间物质匮乏,人们生活贫困,缺少火柴之类的火种,在做饭时如果没法点火就必须要到邻居家里去"掏火”。掏火的方法是拿一把麦草,从邻居家的灶洞里取一块火炭包在麦草里拿回自家。掏火的路上要边走边吹火炭,若吹的不及时火炭就会灭了,若吹的太过分会点燃麦草,火炭则拿不到家里。因掏火是不很光彩的事,所以一般大人都打发孩子去邻居家掏火。
忌讳:旧时临洮民间有许多忌讳:过春节必须要在大年三十之前打扫卫生,忌正月初一至初三日扫地;对老人去世忌说“死”,而说“没有了”;忌担着空水桶进大门;平时忌在院子里或院子周围比较近的地方胡乱挖土;清理院内外的水路只能在清明节这一天进行;看望病人必须在早上,忌下午或晚上看望病人;忌站在屋内向门外泼水;早上出门遇到桶子中担满清水预示办事顺利,若遇到担空水桶则预示这天出门办事不利;出远门忌讳逢七日,返家忌讳八日,所谓“七不出八不入”;出门在路上忌遇到“交蛇”(雌雄两条蛇交配在一起)和"参路蛇”(横穿路面的蛇),如遇见上述情况则视为凶兆。
祭祀
祭土:也称安土。农村里挖土、挖窖、打土胚、清理水路、修补房子等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按迷信的说法,如果在不吉利的时候进行这些劳动或在宅院附近大量挖土的话,就会冲犯了煞土,给家里带来疾病和灾难。如果犯了煞土,是要请礼宾或阴阳来祭土。祭土一般在晚上进行,祭土前,祭主(东家)要事先按照祭官(阴阳或礼宾)交代的准备好三牲(一般为几片猪肉、几块羊肉或少许羊油、一个鸡蛋)做熟,犯凶严重的还要准备一只红鸡公,以及香、蜡、表、'八宝用物”(多为银子、玛瑙、翡翠及其它几种名贵中药)等。祭官要按照所犯煞土的时间、方位及家中发生凶事的情况在黄表上写好祭文。祭土时,祭官带上祭主,在院子里摆上香案,供上“盘馍馍”、糖果、茶、酒、三牲等贡品,插上点燃的香蜡,祭官朗读祭文,祭主跪在案前,根据祭官的指示磕头、浇奠贡品、烧化祭文来祭祀,然后还要到"犯煞土”的地方去专门祭祀一遍,祭祀方式和前次一样,但祭文的内容有区别。如果某一方位动土严重,还要在院外的这个方向上埋下装有"八宝用物”的宝瓶,然后把红鸡公从脖子上割破,倒提着鸡在庄院周围向左转一圈,让鸡血撒一圈,叫做"弯庄”。祭土完毕,需要祭门三天。如果村子里发生较大动静的挖土劳动,还会“动官土”,给全村人带来灾难,那就需要全村的人都参与集体"祭官土”,方式跟家庭祭土差不多,但规模要大的多。
祭门:请艺人安顿家里后,三天之内忌讳外人进门,特别是忌讳女人进门,须在大门口挂一个筛子,以示祭门,别人看见这家门口挂有筛子,就会明白这家正在祭门,-般不会进这家大门的。
插牌:旧时临洮民间为了防止冰雹袭击庄稼,而给山脉补气的一种祭祀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上旬进行。临洮民间称冰雹为“白雨”或“瞎雨”,认为本方山神软弱或山脉软了,妖孽就会乘虚而入糟蹋庄稼,所以用插牌的方式给山神和山脉补气。插牌时请一两个喇嘛或道人,先到山神庙进香蜡、上贡品祭祀后,在山神庙背后插一面写有梵文的“玛尼旗”,由喇嘛或道人度一遍,然后要到历年冰雹经常打庄稼的地段埋一个装有八宝用物的“宝瓶”,在上面插一面“玛尼旗”度一遍,这样,按迷信说法“瞎雨”一般是过不来的。
夜哭条:旧时婴儿或一两岁的小孩子一到晚上啼哭不止,大人在巴掌大的黄纸片或红纸片上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贴在十字大路上,过往的君子念一遍,永世千年再不犯,,字样,粘贴在十字路口的大树上,据说只要过路之人念上一遍就可止婴儿夜里哭啼。
娱乐
打砂锅:两个人玩的一种游戏,拳头代表石头,巴掌展开代表河,五根手指向上弯曲代表砂锅,两个人同时出,河赢石头,石头赢砂锅,砂锅赢河。
石头剪子布:类似于"打砂锅”的一种游戏,拳头代表石头,巴掌代表布,食指和中指伸出代表剪子,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
老虎杠子鸡:类似于“打砂锅”的一种游戏,大拇指代表老虎,中指代表杠子,无名指代表鸡,小拇指代表虫子,老虎赢鸡,鸡赢虫子,虫子赢杠子,杠子赢老虎。
打压小:类似于“打砂锅”的一种游戏,五根指头从大拇指开始依次压,小拇指压大拇指。
扎金花:也称“推拖拉机”,多人玩的一种扑克游戏,花色相同的谓之“金花”,数字相连的谓之“拖拉机”,数字相同的谓之“炸弹”。玩的时候由一个人"坐庄”给每人发一张牌,再放一张“公牌”,手里的排与公牌组合而成为“金花”、“拖拉机”、“炸弹”而定输赢,玩法较多。
梦幻金花:也称“梦幻拖拉机”,与“扎金花”类似,不需要发牌,玩的人轮流随便说一张牌的花色和数字,由"坐庄”的人翻起一张"公牌”,说出的花色、数字与公牌组合定输赢。
掏交:两个人玩的一种游戏,玩的时候一个人把一根细绳的两头绾在一起,使绳子形成一个圈,由第一个人把绳圈在两只手上扯成一个造型,第二个人接过去变幻造型,如此往返变幻,能变出十来种造型。
背籽儿:两个人玩的一种儿童游戏,道具是几粒蚕豆大小的圆形小石子,两个人轮流玩,玩的时候把小石子放在手心,向上抛起后用手背接,有一部分落在手背上,另一部分落在地上,把落在手背上的石子再向上抛出一粒或几粒,迅速捡起地上的石子后紧接着要接住落下来的石子,玩法很多,第一个人输了由第二个人接着再玩。
挖鸡娃:即老鹰捉小鸡,一种儿童游戏,五六个或十几个人同时玩,由一个人扮老鹰,一个人扮老母鸡,其他的人扮小鸡。玩的时候老母鸡张开两只胳膊作为老母鸡的翅膀保护小鸡,第一个小鸡从后面抓住老母鸡的衣服,后面的小鸡依次抓住前面的衣服排成一列,被老鹰抓住的小鸡就退出游戏,直到把小鸡全部抓完,一轮游戏就算结束。捉迷藏:多人玩的一种儿童游戏,玩的时候一方蒙上眼睛,另一方则隐蔽好让对方找,找到为输。
丢手巾:一种儿童游戏,大家在地上面朝里围坐成一圈,由一个人手里拿一条小手绢,在圈子外面转,
挖鸡娃(国画)
转的时候随便把小手绢丢在一个人的背后,若被坐的人发现,须捡起来重新转圈丢,若坐的人没发现,这个人就要起来转圈丢手巾。
扳瓜:一种儿童游戏,大家在地上面朝里围坐成一圈,有一个人在圈子外面转,坐的人问:“房背后走的谁?”转圈的答:"张家咕噜贼。”下-个坐的说:"走是走,瓜甭扳。”转圈的问:“你的瓜,有多大?"再下一个答:"三间房子压不下。”转的人即将这个人扳倒在地说:"你看压下压不下。”
打毛蛋:旧时的一种儿童体育活动,将一大团牛毛在手里揉搓多时,牛毛被揉成一个比拳头大一点的圆球,弹性非常好。还可以将…小团牛毛揉成小圆球,外面用羊毛线一层层缠起来,比纯牛毛的档次较高些。后来商店里有了卖的皮球(小篮球)后,这种用牛毛自制的"毛蛋”即被淘汰。
围茅坑:民间类似于下棋的一种游戏,两个人玩,在地上画一个”区”字形,两个人分别坐在“区”字的上、下,每人两粒蚕豆大的石子,把对方堵死不能动为止。
下方:类似于下围棋,在地上画四条直线、四条横线的格子,两个人坐在两边玩,把对方的石子“吃”完为止。
打木拿:有些地方称之为"打岗”或“打节”,多人分两队玩的一种体育活动,所用的道具为一根约六、七十公分长的木棍和一个约六、七公分长的木节称为"木拿”。玩的时候在场里划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方阵,在方阵的一角挖一个直径约一米大的坑(也可以划一个直径约一米大的圆圈),叫做“岗”(也称为"窝”)。双方事先约定玩几个回合为一局,然后用打砂锅的形式决定谁先打谁后打,赢的一方选一个队员手持木棍站在“窝”边,右手持木棍,左手将"木拿”抛起,等“木拿”落下来的一刹那间用木棍打出去,输的一方队员站在一定的距离用手或帽窝接“木拿”,若对方接不住,打的人用木棍丈量“窝,,至,,木拿,,落地的棍数为作为得分;如果对方将“木拿”接住,要将"木拿”向“窝”内投掷,打的人则用木棍接打,不让“木拿”投入"窝”内,若打出去,继续丈量棍数(可与上次打出去的棍数累计得分);若“木拿”投入"窝”内,打的人则迅速丢下木棍按逆时针方向跑向方阵的下一角,对守在"窝’边的人则要迅速捡起“木拿”在跑的人身上蹭一下(只能在跑的直线上蹭,不能在方阵角上蹭),若蹭着即叫做“杀死”,双方交换角色继续玩;若蹭不着,跑的人继续跑向方阵下一角,直到跑完方阵四角回到“窝”边,才由本方一下个队员接着继续打,直到本方队员全部打完才互换角色。最后双方以各自打出的棍数算输赢,棍数积累多的为赢;双方的棍数相互抵消后剩余的棍数为有效分数,然后十棍算一“闹”,赢方选一个人每一"闹”打一次"木拿”,叫做“打闹",输方一人在一边从“窝”边向“木拿”落地处跑一边“呵闹”(张大嘴一直喊“啊”或“嗷”),中间不能断气,若断气则要将赢方一名体重较大的人背到“木拿”落地的地方。打“木拿”的游戏盛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现在这一游戏已经消失五十年。
打秋千:打秋千是旧时民间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育活动,用比较柔软的湿木棍做两个"圈子”,起灵活旋转作用,穿在比较结实而且比较平的大树枝上或绑在高处的横木上,在"圈子" 下面各拴两根绳,绳子下面距离地面约五卜公分高拴一个五卜公分左右的短横木,供人踩或坐在上面玩。有一人单踩、两人双踩等多种玩法,临洮民间多在春节期间玩。
踢毽毛:即踢毽子,一种比较普遍的儿童体育活动。用公鸡脖子上的毛、母鸡尾巴上的一截毛管及两
踢健毛
枚铜钱制作而成,大多在冬天玩,可以向前踢、向后踢,花样比较丰富。
生产农具
杠子:即耕地、种田所用的木犁,用果木或桦木制作,由杠把、杠辕、杠键、杠头(可套上铁铧)组成。
连枷:打碾麦子、豆类、油籽用的工具,全部为木制,由连枷把、连枷扇(用五根指头粗的柔软木条并排,用生牛皮捆扎而成)组成。
碌碡:即碾场用的石磙,后来也有人用水泥混凝土浇铸而成。
风车:木制,由下料斗、仓、叶轮、手摇柄、出料口等组成,
风车
原理同鼓风机,用于将打碾的粮食与衣子分离,盛行于解放初期至七十年代。
耱:用于耱平土地的农具,一般一米半长,四十公分宽,用数十根柔软的木条和三条骨架编制而成,用时可
一个人双脚踩在上面,然后用人、畜拉动。
隔(音gei )子:木制,长约一米半,两只牛驾在一起耕地时将两头固定在牛脖子上,中间可挂木制捞一,主要功能是用以固定两只牛之间的距离并同时运力。
捞一:两头牛耕地时用木制捞一,一头牛或一匹马耕地时则用麻绳和木头组合制成的捞一,两米多长,后面可挂犁,用以牛马运力拉犁。
粪架:木制,人字形,约一米五高,中间两边有两根可放置背篼的木支架,用时后面支一根木棍,旧时一个人用背匏背粪土时用。
基模子:打土胚用的模子,木制长方形,往里面铲土时扣上,土胚打成后可卸开。
杵子:打土胚用的小型石夯,上有手提的木柄。
合(音ge)升:合(ger)和升子的统称,旧时量麦子的器具,10合为1升,10升为一斗。有老升子和新升子之分,老升子口和底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中间则呈鼓凸形,一升为20斤,新升子口大底小正方形,一升为15斤,1960年代开始秤的应用和普及,代替了合、升、斗等计量工具。
垉(音pao)子:即榔头,用以打碎耕地中的土块。
羊毛杵笼:旧时捻毛线用的一种竹编工具,上面瓜形内空,用以装羊毛,下面有手柄,用时一手举羊毛杵笼,按照所需毛线的粗细从杵笼里抽出羊毛,一手转动线杆,捻好的毛线随时缠在线杆上。
麻线车:捻麻线或毛线用的一种工具,木制,由架子、叶轮、线杆、脚踏杆等组成,捻线时人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着绾有麻丝的小木杈或装有羊毛的“杵笼”,一手抽麻丝或羊毛,双脚踏动脚踏杆使叶轮向一个方向转动,叶轮上面的皮带带动捻线杆,捻好的线自动缠在线杆上,这种捻线方法比用手工捻线快的多。
麻布架子:旧时临洗民间织麻布或织褐子用的工具,木制,高约两米,由架子、脚踏板、梭子等组成,结构较复杂,织布时人坐在凳子上,双脚轮换着踏动四个脚踏板以调换经线的前后,手拿梭干穿插纬线。
由于织布的技术难度较高,所以一般由专门的“麻布匠”才可操作。
打绳车:旧时打绳子的工具,木制,由绳车、木杈子、木托组成。绳车是在一截扁形木头(长约50多
麻布架子(残缺)
公分,中间宽约,两头细)上钻三个孔,每个孔里固定有一个弯曲形的摇柄,同时将同样有三个孔的一截木头套在摇柄上转动,可使三根摇柄同时均匀转动;木杈必须是比较坚硬的果木,用以隔离三股绳;木托是在一个粗壮的木杈头上安装一个立柱,立柱上面钻一个孔,孔里固定一个弯曲形的摇柄。使用的时候需要三个人,按照绳子的粗细在绳车的三个摇柄上各拴一股麻线,麻线的另一头同时拴在木托的一个摇柄上,由一个人摇动绳车摇柄、一个人摇动木托摇柄、另一个人从木托的一头用木杈将三股绳分开,慢慢向绳车的一头移动,这样绳子会拧得比较紧。
铡子:旧时农户给家畜铡草的工具,由木制铡腔和铁质侧刀组成,铡草的时候由一个人往铡腔上喂草,另一个人用铡刀往下铡。新世纪后一般都使用铡草机。
磨子:旧时磨面用的简易工具,用两个青石磨扇组成,与水磨的区别是水磨用水力机械转动,而磨子则是人力推动。
生活用具
蓑衣:旧时用干马莲叶子编成的一种雨衣,一般在雨天放牧或外出时披在身上。
立杆帽:旧时用“麦秆草”(一种野草)制作的斗笠,一般在雨天放牧或外出时戴。
气死猫:旧时一种装肉的竹编工具,下面形似背篼,上面形似半个鸡蛋,留有小口,平时盖上盖子挂在屋梁上可防猫和老鼠糟蹋。
火盆:旧时农户在炕头或地下生柴火取暖、烧水用的东西,有铜火盆、铁火盆、泥火盆之分。前两种用铜或铁铸成,圆形、中间凹下,下面有三个脚,是有钱人家才能用的;泥火盆则是用木头制作简易的架子,中间用黄泥抹成火池,是普通农家比较常见的。
钯(音pi a)子:旧时乡村农家在火盆上烧开水用的一种壶,用铁皮制成,圆锥形,上小下大,一般在火盆上搭一个三脚(下面有三个脚的铁圈),将金巴子搭在三脚上烧水。
茶罐罐:旧时临洮乡间喝罐罐茶用的小砂罐,一般直径四公分,高八公分左右。
灯盏:旧时农户照明用清油灯,在一个直径约七、八公分的小瓷盘里倒入少许清油,搓一根棉花捻子放置在清油里,
捻子的一头伸出盘子点燃即可照明;解放后有了煤油,农户一般在倒入煤油的墨水瓶或墨汁瓶盖子上穿入一个小铁筒,中间穿上棉花捻子, 盖好盖子点着灯捻子后将捻子点燃即可;后来有了玻璃罩子灯和马灯,既亮又可防风。在室外举办重大活动则一般用汽灯。随着点灯的普及,上述灯具均已消失。
对窝:用以舂米、踏麦仁、踏洋芋搅团的东西,一般用坚硬的果木墩凿制成较深的窝,使用的时候把要踏的东西放进木窝,用圆形的石杵捣。
笸篮:旧时农家淘洗粮食或过节期间盛油炸食品用的柳编或竹编器具,圆形,形似筛子,大的一般用竹编,直径约1米半左右,小的多为柳编,直径约70公分左右。
针线箧篮:装针线的柳编小笸篮,直径约30公分,农村妇女平时将针头线脑或正在加工的针线放在里面,天阴下雨或闲时将针线匿篮拿到炕上或院子里做针线。
褡裢:一种用麻布做成的出行时装东西的口袋,约一米长,三十公分宽,两头是袋子,中间开
针线笸篮
口 .人们出行时搭在肩上装东西比较方便,所以是旧时民间必备的物品。
鞋拔:旧时人们用手工制作的新布鞋很紧,穿起来比较吃力,用铜片制作一个五寸长、一头圆形稍微翘起的东西,穿新布鞋时从后面提鞋用。
顶针:旧时女人做针线用的东西,用铁片或铜片制作成一个小圆圈,表面有很多小坑,做针线(特别是做鞋)时戴在右手食指上,用以将针顶进较厚实的布料。
针夹:做针线用的铁制东西,将两根扁铁条的一头连在一起,可以夹住针头从布料里往出拔针。
麦栓:旧时装粮食用的柳编或竹编屯子,主要农事
开垄:因为气候关系,临洮在改革开放前一般都种春麦, 开种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中旬,播种前首先要选种、晒种,将种子摊开晒在麻布单子上,拣去砂子、土坷垃及其它杂物,然后用筛子筛去野草籽,少量拌点清油即可开种。开种第一天, 要破例给牲口喂上比平时较多的精饲料(一般为蚕豆、豌豆等),以示对牲口的慰劳,然后把耕种用的"家当”(杠子、捞一等)放在一起,点上草香熏一遍,然后才可以上地,谓之“开垄”。
打绳:因为旧时搬运庄稼都要靠人力背,所以在收割庄稼之前,几家人商量选一个大家都闲一点的时间,各自把捻好的绳线(一般为较粗的乱麻线,打绳之前要在河水里用棒槌砸洗一遍,也有用破布条等捻成的线)拿来,将木梯子横绑在两棵树之间,把绳车固定在梯子上,然后把木托放在适当的距离,将线均匀地分为三股,一头拴在绳车的三根摇柄上,一头拴在木托的一个摇柄上,在木托上压一块大石头,然后一个人摇绳车的摇柄,一个人摇木托的摇柄,另一个人则拿木杈从木托的一头将三股绳子分开,慢慢向绳车的一头移动,这样打成的绳子很紧,耐用。
摞垛子:旧时由于没有机械拉运,麦子收割后全靠人力往场里背,所以几家人要提前商量好,一家一天轮流搬田,每轮到一家,其它几家的劳力要来给这家搬田。麦子搬运上场后,由于短期内还要收割其它杂粮和秋田,必须将麦子摞成垛子。摞垛子是一项技术活,秋后雨水多,技术不过关的人摞的垛子会进水。一般一个庄子有几个"垛子匠”,小垛子有一个垛了匠就可,而大垛子则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垛子匠。摞垛子的时候,由垛子匠动手摞垛子,其他人专门递麦捆子,垛子摞到一定的高度,就需要用木杈往上挑。以前的大户人家和农业合作社期间,一般摞的垛子都比较大,一个垛子需要两三个垛子匠完成,下面挑麦捆子的人则耍几个年轻力壮的人轮
流替换,在垛子的半中腰搭个架,一个人从场里往架上挑,架
上的人再接住往垛子上挑,边挑边唱号子:"上来了哎、上来了哎,猫娃大的捆子上来了哎……。麦垛子按照大小和形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小型垛子,为中间稍鼓的锥形,称为"凸辘”,是农户最常见的-种;第二种是普通大垛子,底部为较低的圆柱形.在约两两米处向周也1伸出来,然后收缩为一个巨大的圆锥形;第三种也是大垛子,只不过上面的圆锥形上的麦捆子一层短一层长,称之为“挂茬”,这种垛子防水功能好,但技术较复杂,-般能摞这种垛子的人很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一户没有太多的麦子,只能摞第一种小垛子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基本上见不到了。
打连枷:旧时生产条件落后,庄稼(特别是杂粮)收割后,
打连枷
一般用连枷打,两个 (或两排)人手持连枷,面对面此起彼伏边移动边打,这样很有节奏,能调动人的精神,使打连枷的人不至于太累。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新筑泥场似镜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碾场:旧时没有农业机械,加上气候的关系,一般碾场要到秋末冬初。碾场是“四大农活”中最苦最脏最累的,跟搬田
一样,几家人要提前商量好,一家两天或三天轮流碾(旧时碾场一天是碾不完的),每轮到一家,其他几家帮忙的天刚亮就来到麦场里,男人们负责拆垛子,女人们负责“摊场”,摊场的女人们有的将拆下来的麦捆子从场心开始一圈圈摊开,有的用镰刀剁开捆子要。摊完场,由年迈体弱的人驾一对或两
对牛(每一对牛拉一个碌磕)一圈圈碾场,剩下的人则站成两排用连枷打,中间要停下牛和连枷,大家拿木杈翻动几次,并将打碾干净的麦草挑出去搭成草垛,以备冬天牲口吃或烧火做饭,等全部碾净后要将碾下的粮食和衣子堆成一个或两个大堆子,接下来就要扬场,男人们站成一排拿木锨扬,女人们则拿扫帚扫落在麦堆子上的秸秆和衣子。旧时扬场全靠自然风力将麦粒和麦衣子分离,所以扬场的时候要等顺风,民间有云"扬场如站班”。扬完第一遍后还要将基本干净的麦子再扬一遍,称作"强”,强完第二遍后才可以入仓。碾场声势最大的要算农业合作社时期,一个生产队的几十上百人集中在大场里,四五对或更多的牛拉着碌磕满场转,赶牛的人为了不致于打瞌睡,边赶便唱碾场号子:"啦啦牛哎,牛啦啦哎,瞎嘎巴(对牛的一种称呼)哎,上来了哎,老烟黄(对黄色牛的称呼)哎,下来了哎……”其余的人则站成长长的两排打连枷,这一排的连枷落下,那一排的连枷扬起,此起彼落,很有节奏。扬场一般就到晚上了,在大场面用麦草生起几团篝火,场中心挂三四盏汽灯,可谓灯火通明。扬场的人站成两排,木锨此起彼伏,边扬边唱扬场号子:“风婆婆,扬场来,烙哈的馍馍你尝来,大的不来小的来,引者一个老的来......”。农业社时期的这种碾场场面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土地承包到户后,由于机械化的普及,碾场已经变得轻松多了。
磨冬面:因为水磨坊依靠河水作动力,所以其运行的时间就限于农历二月中旬河水解冻后到农历十月底河水封冻前的八个月左右,人们必须在秋末冬初抽时间淘洗麦子,花费两三天甚至更多时间磨好全家人足够一冬天吃的面粉,所谓 "磨冬面”。磨冬面是一年之中水磨坊最忙的季节,一般要提前三两天用牲口驮来粮食排队。排上队还需要等一两天或三两天的,不过没关系,反正农闲季节有的是时间,要么在磨坊里一边捣灌灌茶一边上三皇下五帝轮流讲古论今,人多了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要么或到附近去转亲戚或到其它水磨坊里串门,在这里结识朋友,互通信息,提亲说媒,随心所欲。随着机磨的普及,随时都可以磨面,磨冬面遂成为一段历史。
榨油:旧时的榨油坊为“土榨”,一般油坊都有四五间或五六间,修在一个土坎下面,用一截直径一米多大的树干,从土坎上直通油坊内,上面放置许多大石块作为压力,称之为“油担”。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磨油籽(主要为芥子或胡麻),即在水磨上将油籽磨细;第二道工序是蒸油籽,在一口大锅里将油籽蒸熟;第三道工序是包油,即在一个直径约一米、高约二十公分的铁圈内铺上干马连叶子,再用铁锨将蒸熟的油籽铲进铁圈,用马连叶子包紧;第四道工序是榨油,将包好的油籽乘热放在"油担”下面压榨,油从马连叶子缝隙里面渗出来流进油缸即可。随着机械榨油机的普及,土式榨油坊已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淘汰。
擀毡:旧时临洮农户喜欢在土炕上铺羊毛毡,具有保温、结实、防潮等优点。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擀毡用料主要以羊毛、牛毛为主,而且要求毛丝纤长,所需的豆面和麻油要求纯正,而且要纯手工作业,弹毛、铺毛、喷水、喷油、撒豆面、铺毛、卷毡、捆毡连、擀连子、解连子压边、洗毡、整形、晒毡,十三道工序缺一不可,每个细节只用简单的工具,全部用手工操作完成。擀毡过程中唱着擀毡调,边唱边做,节奏协调,亦劳亦乐。擀出的毛毡有黑毡、白毡、花毡等多种,手艺精湛的擀毡匠还可以在毡上擀出各种图案和字形,但这种毡的手工非常高。随着床上用品档次的不断提高和擀毡原料的缺乏,加上擀毡又是纯手工制作,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的羊毛毡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由于从事擀毡至少要3个人以上,现在的年轻人又都不愿意学,所以这门手艺在临洮已经基本失传。出粪搬粪:临洮乡村的农户家里一般都养有牛、马、猪、羊等牲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往畜圈(棚)里面的牲畜粪尿上面填一层干土,使圈、棚里保持干燥,这样圈、棚里面的畜粪就会越积越高。到了立冬前后,农民乘农闲之际就要从圈里或棚里把这些积攒的粪土弄出来,叫做"出粪”。出粪的时候,一般几家联合起来互相帮工,东家叫上三五个年轻力壮而且关系要好的年轻人,好吃好喝招待后,大家一起动手,用?头挖的挖,用铁锹铲的铲,用架子车拉的拉,堆在大门外面的空闲地上,然后乘一冬天农闲时间把这些粪土全部打细。到了过年前后,就要搬粪,所谓"搬粪”就是把打细的粪土或人背驴驮或用架子车拉,全部运送到地里以备开春播种。到临近耕种的时候,要把搬运到地里的大堆粪子用背篼均匀分倒成无数小堆,称"散粪”,耕种时将这些小堆用铁锹均匀泼撒开即可。
特种行业
木匠:旧时建房、制作家具都是手工加工,所以木匠行业是农村从业人数比较多的一种技术行业。木匠所用的工具比较多,主要有木工斧(也叫偏刃斧)、锯子(分“解[读gai]锯”和 “弯锯”)、推刨、凿子、锛子、墨斗、方尺、木工铅笔(也有的用木条蘸墨替代铅笔,称为“划子”)等。旧时农村建房一般都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而木工活是建房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一座房子必须要有两三个木工,这些木工之中要有一个掌握全盘工作的“掌尺”。所谓“掌尺”即年龄较大、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木工师傅,具体负责架线、定尺寸、划线、指挥、监督、验收等工作,同时还要亲手加工一些其他木工不能完成的工序比较复杂的木工活。在临洮南部,建造水磨房是最能体现木工技术的一项工程,特别是加工磨轮,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木工加工技术之外,还需要有相当水平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农村一般平均两三个字村庄有一两个木匠,而"掌尺”(又称“大匠人”)则比较少。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砖混结构房屋的普及和大规模木器加工厂的兴起,木匠这一行业已经逐渐消失。
铁匠:铁匠又称“打
铁匠”,是旧时工业技术比较落后时的产物,在农村加工铁制农具(如斧头、锄头、铁锹、镰刀、铲子、犁铧)、生活用具
(如铁勺、切刀、剪刀)、其它铁器(如门扣、门锁、牛铃、马璜)等小型铁制品均由铁匠手工加工而成。铁匠所用工具有大锤、钢钳、淬火盆、铁砧等。一般农村较大的集镇上都有一两个铁
铁匠打铁
匠铺,一个铁匠铺有三四个铁匠,大多为家族成员。由于铁匠行业劳动强度大、加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挟匠行业已经消失。
石匠:石匠是旧时农村加工碌碡、磨扇、石条、石槽、石窝、柱鼎石等石头制品的一种技术行业,所用工具仅有铁锤、钢钎。由于石头制品应用范围不大,而且是重体力劳动,所以在旧时农村从业人数较少。最能体现石匠手艺的是加工磨扇,制作磨扇的石材为坚硬的青石料,对上下两个磨扇磨合口的平整度、纹理的弧度、深度和斜度要求非常严格。石匠行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消失。
货郎
货郎:旧时在农村从事肩挑贸易的小商贩称货郎,经营方式是从城里或集市上批发一些针线、纽扣、铅笔、颜色、玩具、糖果等妇女和儿童用品,装在两个木箱或竹筐、纸箱
里,用一根扁担肩挑着走乡串村,每到一个庄子上,手摇拨浪鼓招彳来顾客,用自己的小商品换取农家的头发、猪鬃、鸡蛋等挑回城里出售,本小利薄,十分艰苦,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妇女儿童的需求。在临洮从事货郎行业的以天水秦安人及陇南西和、礼县人居多,该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已经消失。
礼宾:礼宾即民间丧事、庙会以及其它祭祀活动中,以撰写和宣读祭文(也称祝文)的方式进行祭奠活动的从业者,多为退职教师或在当地有一定身望和学问的人。因为礼宾代表儒教,所以在举办丧事、庙会活动中,礼宾的地位一般要比阴阳、喇嘛等高,通常被奉为上宾。临洮南乡至今举办丧事都要请礼宾、阴阳和吹响。阴阳:属于道教正一派,在:民间如建房、结婚、祭土等一些重大活动中从事选吉日、拉指向或进行祭祀仪式、驱邪镇宅等活动的从业者,大多以子承父业的方式一代代传承。
吹响:吹响即在丧事上或庙会上作乐的民间乐队,平时分散各自务农,遇到有"十方”(临洗民间将阴阳、吹响给各处丧事服务叫做"吃十方”),既由一名牵头的将大家召集起来去给人家乐师。一般吹响作乐的乐器有鼓、喷呐、小钹、笛子、架子鼓、小号、萨克斯等。
法师:法师俗称“师公”,临洮南乡一般修建芋庙、神像开光、祭祀神灵等活动要请师公跳傩舞(俗称"跳神”)。师公的所用法器较多,主要有羊皮鼓、鼓槌、铜铃、响刀、法衣、摆头、虎牙等。师公的传承方式均为家传世袭。师公在临洗至今仍然很盛行。
擀毡匠:旧时临洮农村条件较好的人家炕上多铺羊毛毡,这种毡是由擀毡匠用羊毛制作而成。因此,每到立冬之前,擀毡匠们就会身背一张弹棉花的大弓、一卷竹琏走乡串户为别
人擀毡,擀毡时从弹毛、铺毛、喷水、喷油、撒豆面、铺毛、卷毡、捆毡连、擀连子到压边、洗毡、整形、晒毡,需要二至三人来完成。由于擀毡既脏又
擀毡匠弹羊毛
累,而且需要擀毡的农户不多,所以临洮民间从事擀毡业的
人很少。改革开放后,随着床上用品的多样化和高档化,擀毡匠随之消失。
织布匠:旧时临洮南部农村用木制麻布架子织麻布或织褐子的人叫麻布匠,若周围有人制作麻布单子、缝制麻布口袋或缝制麻布衫子,即请麻布匠来织麻布,而麻布匠则背着麻布架子前往。由于靠近甘南的地方牛羊较多,也有的麻布匠则背着麻布架子长途跋涉到岷县、洗州一带走乡串户织褐子,往往一去就是数月至半年。改革开放后,织布匠随之消失。
碗碗匠:旧时由于物质匮乏,一般农村人家吃饭的瓷碗、瓷盘等非常稀缺,若不小心打破就会影响正常的吃饭,民间随之就出现了从事瓷器修补的人,称之为"碗碗匠”,但从事这种行业的人极少,上世纪六十年代即消失。
老娘婆:临洮南乡农村对接生婆称之为"老娘婆”。旧时农村妇女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分娩,由于没有卫生常识和保健常识,一般要请“老娘婆”来接生。一般每个村庄都有一两个年龄较大切有点经验的妇女充当“老娘婆”,接生时“老娘婆”会指导分娩者怎样做、应注意什么,接生成功后按土方经验处理婴儿、对分娩者进行适当的保护措施。改革开放后,随着卫生机构和保健物品的普及,“老娘婆”随之消失。
艺人:临洮民间对以迷信的方式驱邪治病、安家镇宅的人称之为"艺人”,如果谁家连续发生灾难或家里有疑难病人无法治愈的,多请“艺人”晚上进行驱邪治疗。临洮民间至今仍有从事这种行业的人。
牙行:农村集市上进行牲畜交易时,买方和卖方不宜直接谈价钱,须有一名中间人从中衔接,称之为"牙子”,对长期从事“牙子”的行业叫做“牙行”。双方交易时,忌讳当面喊价,先由"牙子”将手塞进卖方的袖筒里或衣襟下互相摸指头沟通价钱,然后"牙子”又将手塞进买房的袖筒商量价钱,如此商量几个回合,就会促成双方交易,买方会将钱交给"牙子”,由 "牙子”再将钱交给卖方;同时由于买方和卖方互相不知道对方的信息,“牙子”会从中抽取一定的差价作为自己的酬劳。"牙行”至今仍然活跃于临洗农村特别是南部集市上。
麦客:临洗从事麦客的人不多,以女性居多。一般在自家的麦子收割完毕,短时间内又没有其它忙活之时,或各自带一把镰刀三五个人结伙到正收割麦子的地方找雇主给人
牙行交易
家收割麦子,或在县城街道上或乡村集镇上等待雇主雇佣去收割麦子,虽然收割麦子比较辛苦,但几天下来能够收入几百元或上千元补贴家用。
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