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085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4
页码: 204-207

内容

我们说非遗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此物是旧物,相思故人心!
  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在回忆或怀旧中,寻觅故人、故事、旧物、旧情,一次次听木心的《从前慢》,将其看作是怀旧主义者的集结号。当整个社会都对代表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关注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怀旧?我们究竟是在怀念旧物,还是在怀念以旧物为载体的空间、手艺或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以后,以能源动力为代表的机器生产、以计算机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制造业中,手工造物在时的代夹缝中艰难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出,本身就因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危机,才有了保护与传承的概念。"旧物"凝结了一种情绪,一种心心念念、失而不再的东西,是民众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迷醉后的反思。
  "非遗"是现在与过去连接的媒介。现代生活以科技与技术为象征,我们说"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是让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让非遗成为现代多元文化与多元生活方式的社会构成,作为现代社会的表征之一而存在。因此,非遗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公共话题。现代社会的人们通常将其手作与工业品进行比较,认为后者缺乏人情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富于魅力的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哲学,直至上升到艺术与审美层面的审判。披挂着"传统"出征的旧物,以及附着在其身上的"旧"与"传统"是中国社会新兴阶层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以示其目睹了过去,展望着未来。所以,我们怀旧,不只是怀念旧物及其生产方式,甚至在怀念那个年代。从时间维度上讲,怀旧是保持自我在时间、历史、传统和社会中的"深度";从空间维度上讲,怀旧就是寻找"在家感”"本土感”,缓解"进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的困惑。当无序感浸入身体与思想,唤回秩序的念头才越趋强烈。摒弃历史疏离感,重建民族认同感,故土归属感、秩序仪式感,将"安放自我"以"物"的形式再现出来,这就是怀旧的逻辑。
  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充裕时间减少,怀旧成为常态。但现代人对于传统的征用通常是碎片化的。在信息时代、消费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是个体化的、局域性的。变革时代,分散的怀旧主义群体最终统一在认同观念之中,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以此区分外部的其他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代表的多元性,在多民族国家中所起的作用便在于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再上升一个层面来说,非遗是全球共识,是从传统文化中找寻古人智慧,以此应对全球化进程中遭遇的发展难题。
  解决了当我们为什么要谈论非遗之后,我们再来说说我们在谈论什么?
  非遗,不该停留在"说",着重在"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这十多年里,我们见证了非遗保护的萌芽、发展以至兴盛,更目睹了在不断兴盛的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日本学者盐野米松出版了一本题为《留住手艺》的著作,该著作以口述史的写作方式,收录了作者对十多位日本手艺人的采访感想以及采访实录的提炼。这部书内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对问题的真正思考。作者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传统手艺生存下来,他的回答有三:一是维持让手艺人的产品销售出去的环境;二是找到相对便宜的原材料;三是要有传承人。半个多世纪前,日本的口头传统、祭祀节日、风俗习惯与饮食文化等也曾一度陷入危机。其后日本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个人开始了深度保护,直至今日民俗文化呈现出勃勃的生机,非遗不但接续了民族传统,承载精神层面的意义,而且在融入当代生活、融入社会发展上形成了自己的运行体系,圆融有序,周流不滞。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是往深层追究而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
  非遗,不缺少资料,但缺少理论照进现实。
  我们提出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这些看似相当科学也十分合理的保护理念,但是这些理念如何践行,目前尚没有一个好的案例得到大家的共识。非遗保护,多数人是问"如何可以申请非遗项目""如何用非遗挣更多的钱”以及"如何可以通过非遗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些想法有些舍本逐末,或对保护非遗的初衷都未可知。非遗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若有,它还需要什么保护?我们的研究课题、学术论文、媒体报道却以每年倍数增长的速度,涌现非遗的各种观点与见解。而在这热潮之中,沉潜在传承人身边,踏踏实实为其一鸣的人少之又少。
  当下,我们的非遗保护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比如顶层设计的助推力、保护体系与保护机构的建立健全、保护方法的不断探索等。然而现实仍有那么多的不尽如人意。我们反思"何谓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的目的与归旨是什么"以及"非遗传承人体制机制如何健全"等问题。因此,非遗保护首先要防止的是将非遗利益化作为唯一出路。那些高呼产业化运作的人,往往重视的不在手艺人的"艺"与“道",在乎的是如何挣得更多的钱。很多东西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价值也不全在有形与可度量的天平上。我们应该鼓励非遗保护和研究的深入性、思考性与纪录性,长期跟踪自己的保护对象,愿意使学术研究沉淀萃取,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属性,制定有差异性的、更加细致的保护条例与保护政策。
  非遗,不是利益口号,而是文化探寻。
  传承者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被标榜了身份,也不是技艺本身能给从业者带来多少名与利。相反,传承者的意义在于对所传技艺的爱、懂得和认知,对所秉持文化的接纳与奉献,对自我身份的自觉与自尊。反之,所有不以爱为追求的从业者,都是一种利用,非但不会传承,反而戕害更深。
  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认识事物所必需的尺度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积淀,是明确历史变迁踪迹的学问,是普通百姓日用而不离的共享秩序,体现着较强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标志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最后屏障。因此,在生活的流动中,在时代的转换里,民众的思想必然随世事变迁而呈现出永恒的"变异性"。保护非遗,自然就成为一种文化探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一书所录入的近70个项目,它们不是名誉的桂冠,不是利益的口号,它们踏踏实实地生长在临洮文化的土壤里,是社会发展可以汲取的力量之源。人们从“这里"寻检临洮民众生活变迁的踪迹,获得生命的支点,从而使临洮大地花开有序!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