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070
颗粒名称: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7
页码: 167-203
摘要: 拉扎节是临洮南部玉井、衙下、南屏、洮阳等镇群众信仰、传承的民间节日,报 答拉扎爷一年来赐予百姓丰收的恩情。 拉扎的起源,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象雄国,"象雄"意为大鹏居地,主要信仰苯教, 图腾为大鹏鸟。8世纪,吐蕃灭象雄,佛、苯斗争,部分苯教教众迁徒至安多藏区。至 宋元明清,这些藏、羌苯教教众依附于西北举足轻重的临洮赵土司,长期居住于临洮, 因此,拉扎节成为当地群众非常独特的节日庆典。
关键词: 临洮县 民俗

内容

拉扎节
  拉扎节是临洮南部玉井、衙下、南屏、洮阳等镇群众信仰、传承的民间节日,报 答拉扎爷一年来赐予百姓丰收的恩情。
  拉扎的起源,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象雄国,"象雄"意为大鹏居地,主要信仰苯教, 图腾为大鹏鸟。8世纪,吐蕃灭象雄,佛、苯斗争,部分苯教教众迁徒至安多藏区。至 宋元明清,这些藏、羌苯教教众依附于西北举足轻重的临洮赵土司,长期居住于临洮, 因此,拉扎节成为当地群众非常独特的节日庆典。
  拉扎节活动内容:攒拉扎(十年一大攒、五年一小攒)、祭山神、接泉神、发黑神、 褪凶神、请亡魂、走亲访友互送新麦面、宴请宾客。拉扎节最独特的仪轨为攒拉扎,由苯波法师的弟子们用麦草捆扎一只十三头大鹏鸟,也就是拉扎爷,经严格繁复的仪轨,将其安置在高山之巅。大鹏居山顶,为拉扎爷;大鹏居寺院,是护神;大鹏居家中,是家神。大鹏观六路、听八方、褪病瘟,守吉祥。
  节日期间仪轨的其他形式为蕃曲演唱、舞蹈、武术、咒语、卜卦等;用具有人头鼓、降魔杵、羊皮鼓、草扎大鹏鸟、松柏枝、挡雨旗等;苯波弟子穿着为五方神牌头饰、十二护神法衣。
  拉扎节期间,汉族苯波弟子演唱古老的蕃语神曲:
  应大刺剌北至
  木马拉伊将啦
  将啦节以献至
  囊卡刚盖啦啦
  拉以往不嘉陵
  献至得一歇麦
  ……
  翻译过来为:跪香的香主啊,蕃神鼓响了,香主快来跪香啊!我们的鼓响了。献祭祀啊!老天爷,我打鼓请您,总请所有的神,祭品齐备了!拉扎节为期一天,但民间有"七村八洼,二十四个拉扎"之说,意思为每个村庄拉扎节的日期都不一样。最初,拉扎节的日期跟庄稼的收获有着直接的关系。川区庄稼成熟得早,这些村庄的拉扎便早。山区庄稼成熟得晚,拉扎也推后。后来,山区和川区的人口不断迁徙流动,拉扎节这一规律随之被打破。目前,拉扎节从农历七月十五开始至农历十月二十五结束,116个村前前后后30场。
  临洮,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境而过,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皆命名于此,战国秦长城西起首之地,老子飞升所在,也是貂蝉故里。建县2380年来,一直是西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被多民族争夺,蒙古族、藏族、羌族、土族、回族、汉族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为汉族群众传承藏羌遗风的苯教文化提供了丰厚土壤。
  拉扎节期间,临洮南部玉井、衙下、南坪、洮阳等镇汉族群众广泛参与,周边县域如渭源西南部、康乐东部部分乡镇群众也参与其中,具有群体性特征。山、石、水、木等苯教自然崇拜特色鲜明,具有地域性特质。蕃曲演唱、舞蹈、咒语,以及人头鼓、降魔杵、草扎大鹏鸟、松柏枝、挡雨旗等形式,凸显藏羌特质。草扎大鹏,祭祀拉扎爷的仪轨非常独特,体现唯一性特征。
  拉扎节延绵几千年,从未中断,群众广泛参与,积淀厚重,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几千年来不同民族和文化在这里交融,浓缩在拉扎节中,体现不同的民族性和价值观,极具文化研究价值。
  拉扎节是堪比春节的盛大节日,但随着文化生态和生存理念的日渐现代,逐渐失去神秘吸引力。在拉扎节主持仪轨的苯波弟子也仅存30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愿回乡过节,拉扎节的气氛也越来越淡。老一辈乡民坚守传统和仪轨,期望拉扎节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发展下去。临洮县通过著书立传、电影电视纪录、编演大型实景剧目等形式,提高民众对该节会文化品牌和民俗价值的认知,逐步提升苯波弟子的地位和身份,吸引新人加入,推动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
  (樊柳青文/图)岳麓山泰山爷痛会
  临洮历史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庙会当属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岳麓山泰山爷庙会。这一天是东岳大帝泰山爷的生日,四方民众扶老携幼祭拜泰山爷,祈求国家兴盛、民众安康、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这一古老民俗活动,缘起于泰山崇拜,泰山崇拜肇始于孔子。孔子生于鲁地,泰山脚下。孔子登临泰山,考察封禅恢复礼乐、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抒怀畅志开阔胸襟,从两于多年前就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留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胸怀。因此,自秦始皇起,历代皇帝借泰山之高、孔圣之道以祭天。泰山祭拜,秦汉多见于官方,不见于民间。泰山庙会,滥觞于唐,定制于宋,全国各级官府也随朝廷之例在地方建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祈佑国泰民安。泰山爷庙会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再兴于今日。
  泰山爷是道教一脉,遥观东岳大帝圣像:九旅冕舜目尧眉、兖龙袍汤肩禹背。其身世众说纷纭,有谓东岳大帝君“至神农朝,赐天符都官号,名府君,至汉明帝封泰山元帅"。唐,东岳大帝不仅是神界之神,而且还成了人间帝王,有夫人日淑明,有子日三郎、四郎、七郎。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定东岳大帝的生日为三月二十八日,年年庆贺,泰山庙会形成定制。宋代起,临洮东山修建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百姓俗称泰山爷),东山始称岳麓山。元曲《刘千病打独牛角》谓:"今日乃三月二十八日,乃是东岳大帝圣诞之辰,……端的是人稠物穰社火喧哗。"大清一统志明确记载:"岳麓山,狄道州东一里,上有东岳庙故名。"《狄道州志》和《狄道州续志》舆图有岳麓山图。
  岳麓山庙会异常热闹,临洮人"倾城齐驱东门,鼓乐旗幢为祝,朝山进香,酬愿祈愿。祈赛云集,布幕连肆,百剧杂陈,观者夹路,肩摩趾错者数日,三月二十八是日尤盛。舆者,骑者,步者,步以拜者,张旗幢、鸣鼓金者……"
  1949年以后,岳麓山泰山爷庙会一度被不定期的物资交流会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末,民间自发恢复了庙会。今天,岳麓山泰山爷庙会成融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盛会,群众俗称"浪三月二十八"。
  岳麓山泰山爷庙会把寺庙的节日变成了地方性的节日,所以,求神活动、娱乐活动、市集交易等,自然而然的融入庙会。庙会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庙会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在社会组织方面是"社日"或"集会",在经济技术方面是百货交易,这便是岳麓山泰山爷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惯制。
  (樊柳青文/图)端午节迎神庙会
  20世纪上半叶,临洗城西洮河浮桥上游一公里处建有河神祠,每年端阳举行隆重的迎接八位官神的赛社,八位官神从一开始走马路到河神祠聚会,时间长达一个月,其参加群众之多,场面之热烈,形式之独特远近闻名。
  河神祠所在地是驰名西北的木厂(木材市场)。起初,为了防止洮河发洪水冲走木材,木材商在此处建有河神祠。每年五月初一至初五,临洮境内的"八位官神"从四面八方而来,齐聚河神祠,举行盛大的庙会,跳神唱戏,盛况空前。清代吴镇在《临川阁杂咏》中描写:"湖滩原是古西湖,木客松杉积万株。秋水不来春社好,白杨林下舞神巫。”
  所谓"官神"是一个地方官民共奉的神,一般为朝廷赐封或民间尊成。临洮的"八位官神"依次是:常爷,原型一说为明代常遇春,一说为三国赵子龙;金龙爷,原型一说为宋代谢绪,一说为明代徐达;濂洞爷,原型为唐代徐茂公;显神爷,据说与濂洞爷为同一人,两地供奉后改了神号;大郎爷,原型为宋将杨延平;二郎爷,原型一说为宋代华荣,一说为隋朝道士赵昱;白马爷,原型为三国庞统;索爷,为明代大将胡大海。
  迎神过程大致分下庙取水、走马路、河神祠集会、拜见张进士和雍御史、回水上庙。迎神前由县府向各位"官神"的总会长下达命令,总会长召集神头和地方绅士请神下庙。在庙院内摆上香案,由师公敲打羊皮鼓跳傩舞请神,出进三次才能把神请出庙,谓之"曳神"。大家焚香跪拜后,抬着神轿到各自的"神池"或附近的泉里取水。取水时用绳子将瓶子吊下去左右摇摆使水进入瓶子,等装进去半瓶子水后再吊上来将瓶口塞住并用蜡密封,然后放在神轿内。据说来年雨水广,瓶子里的水就会变满,如果雨水少,瓶子里的水就会跑完。如果水在什么地方跑完,则必须就近寻找水源继续取水。
  取了水后要抬着神轿走马路。走马路就是在各神的牌下(辖区)一庄接一庄进行巡查,意思是让神看看辖区内庄稼长得怎么样,百姓平安不平安。走马路的队伍前有响锣开道,接着是打旗和打伞的,再后面是打香炉的、锣鼓喷呐奏乐的,然后师公一路走一路跳傩舞,神轿是走在最后的。每到一庄,各庄子的神头就会在村头或神场里摆上香案,焚香点蜡,浇奠贡品,隆重迎接,该庄子的群众争先恐后给神献供品,磕响头,并把前一庄抬轿的人替换下来,抬起神轿继续走下一站马路。所到之处旗帜猎猎,伞盖摇摇,锣鼓齐鸣,炮声震天,十分热闹。
  其中较为特别的是会川(原为临洮所辖)索爷走马路的情形,出本庙后先要去西山娘娘庙一拜,拜完后放羊娃们把索爷从轿子上推下来,将衣服扯破,戏耍一番,然后到会川街上再穿上备好的新衣。行走的时候,年轻人们抬着索爷的轿子有时猛跑,有时停下,还要上下闪动,谓之"颠轿"。别的神走马路一般走大路,而索爷则多走的是坡坡屲屲,狂奔乱跑,田里劳动的妇女们还要向索爷抛掷秽物、吐唾沫,据说折腾得越厉害索爷越高兴。
  河东面的四位官神走完各自的马路可直接走旱路到河神祠,而河西面的常爷、大郎爷、二郎爷、濂洞爷四位官神却不过浮桥,而是从上游几公里处的杨家店乘坐事先准备好的木排漂流而下,到河神祠上岸。
  八位官神聚齐后,举行拜谕、搁水、献牲、跳神、唱戏等仪式。拜谕就是各神的会长拿出县府下达的通知相互展示后由法师送往洮河;搁水是把取了水的瓶子拿出来比较看谁的水多;献牲是给神献猪、羊、鸡等。然后师公跳神,戏子唱大戏。
  这几天内,洮河岸边人山人海,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红男绿女、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五月初五中午,早戏唱完,县官降香后,八位官神离开河神祠,从西城门进城,先参拜城隍爷,然后到北大街参拜张进士(明代临洮人张万纪)和雍御史(明代临洮人雍焯)。所到之处,商铺都要鸣炮迎接,一时间炮声震耳欲聋,街上人头攒动。有的市民还要带着孩子趴在地上让轿子从身上过去,祈神保佑大吉大利。拜完张进士和雍御史,八位官神还要在此住上一夜,第二天各自回庙接着再唱三天戏,由师公三出三进"曳神”,将神请回本庙,整个活动就算结束了。
  河神祠毁坏之后,临洮这一规模最大的迎神赛会活动也随之中断。近年来,临洮城隍庙得以恢复重建,中断了上百年的迎接"八位官神"活动又在城隍庙兴起。端午节这天,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八位官神”齐聚城隍庙,进行赛社,只不过规模远没有河神祠迎神庙会大了。
  临洮五月端午迎神庙会,是全县最大的民俗活动之一,反映了临洮人民追求人神共娱、天人合一、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其中,"八位官神"拜见城隍爷(原型为近代临洮知府祁王)和张进士(明代临洮人氏张万纪,官至庐州知府)、雍御史(明代临洮人氏雍焯,官至贵州道监察御史)的仪式,表现了临洮人民对古代乡贤的无比尊崇和敬仰。
  临洮民俗学者马文惠先生多年来对临洮端午迎神庙会民俗进行深入挖掘,多层次、多角度研究,使民众对这一大型民俗活动的风貌得以详尽、准确的了解和认知。端午迎神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过去,庙会是传统社会民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外在形式,同时又是传统民俗中地方性文化标志。
  时至今日,随着历史的演变和人们思想意识的逐步解放和提高,人们将庙会视作一种文化符号。通过祭拜,增强了当地居民凝聚力和乡土意识,发挥了联络感情、教化民众、规范社会、促进商贸、娱乐身心的作用,促进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繁荣,实现了文化传承。
  (赵怀侠文/李天禄图)公祭老子
  农历三月二十八,临洮官方、社会团体以及普通群众,云集于岳麓山伯阳宫,举行大型公祭活动,纪念老子在临洗凤台飞升。相对国内其他地方的公祭老子活动,临洮侧重于"飞升"。老子《道德经》被认为是世界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公祭活动主要在于公祭其思想。
  《史记》记述:老子者,姓李,名耳,字伯阳,河南鹿邑人也。曾作过周朝的"守藏史",管理王室藏书,并在朝堂上做大事记录,所以又称"柱下史"。
  2500年前,西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诸侯与诸侯间攻占不休,贵族与贵族间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老子辞官离开京都洛邑,开始漫长的西行游历。
  《史记》著:"至关,关令尹喜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尹喜对老子说,您将要隐居了,请为我写一部书。老子推辞不掉,只好留宿,写下《道德经》五千言。《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千古绝唱,尹喜至为喜爱。一向仰慕老子的尹喜便辞去关令,陪伴着老子出关西行。西晋葛洪的《抱朴子》里说,"强令老子著书"的散关(宝鸡大散岭)关令尹喜是陇西人,古陇西郡治就是今天的临洮县。在尹喜的陪伴下,老子经天水、清水、礼县、秦安、甘谷、渭源,抵达古陇西邑,一路留下了许多传说。
  老子一行溯渭水西行,宿渭河南面一座山峰,此后,人们将这座山称为"老君山"。老子来到鸟鼠山拜谒了伯夷叔齐墓,下了关山十多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天色已晚,叩开一户人家求宿。主人见老子气度非凡,热茶好饭殷勤招待。老子感激,但无物相赠,便将一根拐杖送给主人作为留念。后来,村子被称之为老子儿坪(临洮窑店镇境内)。
  老子来到陇西邑,岳麓山矗立城东,翠峦掩城;卧龙山高耸洮滨,峰坪水映;南屏山白雪皑皑,马啣山云雾缭绕。波光粼粼的洮河,犹如一条白色的绸带飘向远方,是他崇尚"道法自然"的理想之地。
  老子想长住此地,然而流沙胜迹还未寻访,他再次踏上西去的旅程。《史记》之《集解》说:"(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河西走廊)"。翻过一座座山,走过一片片沙漠,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年已近百的老子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胜迹,想到陇西邑的美好,终不辞辛苦返回陇西邑。尹喜陪老子回到古陇西,写成了《文史真经》。
  福建《陇西李氏族谱》记载,老子生宗、室、宋、宝、究、宇六子,其中三子李宋"同父游于流沙,隐于昆仑。"四子李宝"同父入秦过函谷"。这说明老子西行时,由三子李宋、四子李宝相伴,其中一子在古陇西定居。老子的九世孙李崇任陇西郡首任郡守,从此有了"天下李氏出陇西" "陇西李氏出狄道"的说法。
  传说老子在岳麓山给学生们讲经,为了让道之精神留给后人,他在空中提笔一点,于是在洮河西岸、三岔河北面山坳就出现了太极图的形状,此山后来被称之为太极山。老子点完太极后,有个弟子告诉他,梧桐树上落了一只凤凰。老子把笔插在地上去观看,刚走到梧桐树前,一阵轻风飘来,老子一抬脚便飘然而起,美丽的凤凰驮着老子飞向西天。
  老子仙逝后,人们在他插笔的地方,修建了"笔峰塔"。经五代、宋、元、明、清等,笔峰塔历经劫难,数废数修。人们在老子飞升的地方修建了飞升台,又称"凤台"。
  明代兵部主事、车驾司员外郎杨继盛被贬为狄道典史后,在《自序年谱》中写道:"此台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盖过函谷而来,所传或言不谬云。"
  明代工部员外郎、狄道人李弼在调查考证后,赋诗一首。诗中写道:
  此台曾以凤凰名,至今凤去台益空。
  老君曾此炼金丹,遁老于斯排仙杖。
  ——明•李弼《超然台》
  老子晚年在陇西邑落脚,为这里播下了道教的种子。直至1949年初,临洮城内还有太平观、斗母宫、九华观、万寿观、北极观、东庵、西庵、南庵、北庵等道观。
  多少年来,临洮的炉院家一直把老子作为铸造行业的神来祭祀,并在岳麓山上修建了太清宫。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之日,各家都出资以兴道场,祈求保佑平安,行业兴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泰山庙会期间,民间官府也要祭祀老子。因为在人们心里,老子不但属于鹿邑,也属于临洮,当然老子也属于中国和世界。
  老子学说的最高成就在于以“道"为核心,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最高境界。老子公祭就是要将中外学者联合起来,共同开创在世界范围弘扬老子文化的伟大事业;保护与老子有关的名胜古迹,推动老子文化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祭祀当天,古乐声中,主祭登上祭台恭读祭文追思老子,宣讲其清静和顺、谦而不争的哲学思想;社会各界来宾代表分别向老子像焚香、敬贡五谷、五蔬、五果、花篮, 表达对先哲的尊崇;以学生为主的千人方阵诵读《道德经》选段,上演大型古韵舞,公祭活动庄严神圣。
  公祭老子活动主要组织者方英华先生,曾6次实地外出考察老子行踪,与国内外30多个老子文化团体、21个省市区建立了学术研究交流合作关系,撰写了长篇学术论文《老子隐迹考》,为弘扬公祭老子这一传承久远的临洮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育麟赵怀侠文/樊柳青图)寺洼山庙会
  农历五月十五寺洼山庙会,附近的九位地方大神,非常隆重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寺洼山,按次序登上九龙殿。这是临洮南部规模最大的庙会活动。
  临洮南部民间供奉着九位方神,分别是:九天圣母太乙元君,先天神,庙在衙下集镇衙下村凤凰台;常山辅王,三国赵子龙,庙在衙下集镇刘排坪;显神大郎,三国马超,本庙在衙下集镇中川村鸡鸣嘴;黑池龙王,明代开国大臣胡大海,本庙在衙下集镇潘家集赵家湾;金龙大王,唐代传说人物薛应龙,本庙在衙下集镇潘家集松树山;三圣国王,天神哪吒,本庙在衙下集镇潘家集蒲家山;白马辅王,三国庞统,本庙在南屏镇合好村录家山;蚆蚱娘娘太乙元君,民女,本庙在衙下集镇张家寺;普天同知二郎,元代临洮府同知赵汝翼,本庙在南屏镇裕丰村曹家湾。
  农历五月初十,分散各地的九位大神陆续出庙,乘坐八抬大轿在各自的牌下(辖区)走马路巡视农情,体察民情。五月十三,各位大神从各自巡视的最后一站出发,下午两点之前全部集中到刘排坪常爷庙,又称合神庙。常爷牌下的神头给每位神像及所属神头挂红,鸣炮,进行叩拜,再迎进大庙按次序落座,祭祀活动开始。由法师打坛、居士诵经、秦腔演出助兴两天。
  五月十四,寺洼山庙会从序曲进入正会,各位老爷的神头集中九龙殿,共同商议庙会的各项工作和程序。
  五月十五早,九位大神乘坐八抬大轿从刘排坪常爷庙"起龙",铁炮十二响后,由师公扎"十二全签"引领出庙,浩浩荡荡出发。一路彩旗猎猎,锣鼓喧天,阴阳喇嘛诵经,沿路各商铺、农户在门前放炮敬香,迎至普济渠桥头上集合,设三次坛才能上庙。
  第一坛从普济渠桥头起龙到大十字下马;第二坛从大十字起龙到仓门口下马;第三坛从仓门口起龙到九龙殿前下马。每坛由神头供香火祭祀后,再由师公扎"十二全签" 相迎。
  佛教做"燃灯法会",道教做"水陆道场",法师做"迎山神土地、接泉神、送瘟神"等道场,秦剧团演出"神戏",临洮南部规模最大的寺洼山庙会进入高潮。一连三天,寺洼山鼓声隆隆,炮声震天,彩旗猎猎,香烟缭绕,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五月十六上午,各位大神牌下选举下年的总会长、副会长;下午,九位大神陆续乘坐八抬大轿回到各自的本庙,庙会结束。
  寺洼山庙会源于明代,有640年历史,涉及临洮本县两个镇近20个村,也包括康乐、渭源等县部分乡镇。这一民间活动涵盖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美术等诸多学科,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赵怀侠文/李天禄图)金龙爷渡洗河
  临洮县辛店镇有一与众不同的民俗,即每年端午节抬着金龙爷渡洮河。
  端午这一天是辛店镇金龙爷庙会的正会。一大早,金龙爷的神像被安放在一顶没有轿厢的轿子上:一块木板上安装两根椽子,制作成轿子的形状,四周插上翠绿的杨柳枝。十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抬起坐在杨柳枝中的金龙爷,在大殿内扭来扭去,左转几圈,右转几圈,时而将神像抛向空中,时而又放在地下。因此,群众也称之为"扭扭神"。
  小伙子们将金龙爷从大殿里抬出来,在庙院里同样一番动作,模仿江水汹涌的景象,轿子好像一会儿在浪头上下颠簸,一会儿在漩涡里打转。院子里扭上一阵,然后大家呼喊着抬着轿子冲出大门,扭着、颠簸着穿出小巷,来到大街上,前有开道、后有护卫,隆重的向洮河边进发。这一活动传播影响力大,不少车轿拉来各地方的神像,共同庆贺这一盛典。
  河岸边,早已等待着十几位水性高超的小伙子,他们接替了金龙爷的轿子,缓缓下水。旧时,金龙爷是要横渡沸河的,现在因为河床位移等因素,变为顺水而下。小伙子们抬着金龙爷在河水中出没,金龙爷在水中时沉时浮,滚滚波浪中,向下游缓缓而去。
  金龙爷上岸的地方选择在下游大约三里处。小伙子们抬着金龙爷上岸,神头祷告请示金龙爷之后会说:"金龙爷没有洗高兴,还要继续洗。"于是,小伙子们抬着金龙爷,又回到上游入水的地方,继续护送着金龙爷在河里游水,如此重复三次。
  金龙爷在洮河两岸多有供奉,但抬金龙爷渡洮河这一风俗只在辛店镇金龙庙流传,和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说明初,洮岷人口稀少,军事防御困难,朝廷便从江南迁来大量移民,他们也将家乡祭祀龙王的风俗带到了洮河边,这一江南遗俗,五六百年来成了辛店独具特色的盛会。
  民间传说中,金龙爷最早的原型是轩辕黄帝手下的大将,到了宋元之际,转世为谢绪。大将军谢绪听闻大宋江山不保,在苕溪投水自尽,明隆庆年间被追谥为"金龙四大王",神位被供奉在钱塘江边的金龙山,之后随江南移民来到临洮,隐居马衔山,后来周围群众在多处建庙供奉。
  金龙爷渡洗河的民俗活动,是临洮南部规模最大、形式最独特的庙会之一,参与群众达三四万人以上,涉及临洮、兰州、榆中、安定、康乐等地。
  (赵怀侠文/赵忠图)香道文化节
  香道文化节是每年春节期间,临洮制香行业的人们在香会会首(旧称临洮联合香庄或卧龙香庄)组织下聚集在一起,祭拜方神、家神,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使用、销售,拿出各自看家的香产品展示的民间节日庆典活动。
  香道文化节于正月十一至十三之间举行,生意好的香坊要做东,邀请戏班前来助兴,邀请其他香庄的同行前来同喜,并举办道场进行祈福活动。因为香产品远销的缘故,各香坊常年聘请镖师押运,因此,香道节期间还要举办武术大赛,邀请武行师傅进行表演,从中选拔人才。临洮众多香庄中,王家嘴村的香庄最多,销量也最好,制香行业又将王家嘴福神庙供奉的水濂福神奉为保护神,因此香道节一直在王家嘴延续至今。各路人马前来祝贺时,还会带来社火队,香会就和福神庙庙会成为一体,成为春节期间临洮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精神气质、思维模式的独特的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香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隋唐之前,上层社会对香推崇备至,但高级香料多来自边疆或域外。唐代之后,西域大批香料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原,临洮地处丝绸之路要津,随着香料贸易的繁荣,香业开始发展,工匠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有专门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层出不穷。香品的用途也有完备细致的分类:会客用的香,卧室用的香,修炼用的香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炼法门有不同的香。宋代,制作工艺更加精良,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香饼、香丸、线香等,还有已广泛使用的"篆香"。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271年,元代帝师八思巴离开大都赴临洮,在此生活了四年之久(1271年一1274年),期间在临洮主持修建了香衮大寺,这一萨迦派大寺规模宏大,占地千亩,僧众上千,临洮及周边佛事达到鼎盛,制香业空前繁荣,成为整个西北生产和贩售佛香、药香、盘香、熏香的基地。
  晚清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传人,使中国的传统社会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需要安定繁荣的环境, 所以,中国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香文化也渐行渐远,失去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而主要是作为祭祀仪式被保留在庙宇祭祀之中。
  如今,一些知香、好香、乐香的临洮人,将跨越千年之河的临洮香文化、香道节重新恢复起来,力求复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制香之术,用香之法,售香之路,再次展示出"临洗香业”迷人的光华。经过多年的发展,洮河香道文化节已成为临洮乃至兰州、康乐、广河、卓尼等地县群众春节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举办香道文化节的基础上,王家咀群众成立了洮河香道文化协会、洮河香道文化保护发展中心、洮河香道文化民俗馆。
  香道文化节是历史的,是生活的,是在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群体中世代传承的,是有较大影响的,有突出价值的文化形态、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其他文化遗产的真实记录。
  (岳鹏文/图)临洗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杂戏、游艺的通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临洮许多村镇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社火"来历源远流长。
  一说:"社火"亦称"射虎",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傩"活动,后来发展成狮子龙灯游行,锣鼓火把助威。再到后来,就形成了"社火"特有的风俗,南宋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称:"民间鼓乐谓之注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另一说:水神共工性格暴烈好战,和火神祝融作战,触不周山,竟把撑天柱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补天。共工之子勾龙见父闯下大祸,非常难过,将九州大裂缝填平。黄帝见状,封其为"后土",为社神。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各有不等的社,供奉"社" 的庙会、香会、集会等组织形式,是社会的起源。共工另有个儿子死后为瘟鬼,到处散布疫病,啥都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故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因此"社火"中,有很多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巫术性的舞蹈、驱鬼除役的仪式,后来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
  临洮群众每年春节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社火表演包括旗仗队、锣鼓手、春官、舞龙、舞狮、推推车、老妖哥儿、秧歌队、划旱船、踩高跷等内容。
  旗仗队:旌旗、仪仗、锣、鼓、铙、郄等,规模浩大,场面热烈壮观,颇具古风。开路大旗上书自家村社之名。锣鼓分老曲、新曲、紧三火等。老曲雄壮浑厚,新曲悠长明朗,紧三火紧张热烈。若在街上和其他村的社火队相逢时,讲究礼让。先到者闪到一边。后来者先走,这明是礼让,暗则挑战和较量。鼓声一时大震,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各家的社火扮演人物,也以动作、语言、换花样等,使出浑身的解数,吸引观众。
  舞龙:十几个大汉举着的巨龙,在龙珠的引诱下,穿、腾、跃、翻、滚、戏、缠,时而腾起,时而俯冲,驱邪降魔、招吉纳祥!加之鞭炮和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舞龙是整个社火表演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狮子:四组人马组成狮队,玩狮者持绣球,诱导狮子嬉戏绣球,多条板凳摆放多种造型,也可玩双狮滚绣球,是社会表演中必须具备的表演内容。
  春官:每队社火都有一个巧嘴扮成"春官",说讨喜的顺口溜,触景生情,即兴发挥,见谁夸谁,朗朗上口,趣味无穷。见男夸"潘安",见女赛"貂蝉",饭馆子前耍社火就说:"你家酒菜十里香,好像天上玉琼浆,过路君子喝一口,永生永世也难忘。” 这些人记忆惊人、思路敏捷、妙语连珠、绘声绘色,把众人逗得捧腹大笑。
  高跷:一般用椽材制成长约3尺或4尺的木腿,踩在其上,身着历史戏剧人物服装,扮演《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戏剧中的人物,并在锣鼓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
  跑旱船:用竹木扎制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糊成旱船,船姑娘驾船走碎步,如海中行进,船公公拿浆板,做摇船样,象征一帆风顺,乘风破浪。跑旱船是群众较为喜闻乐见的节目之一,船姑娘和船舶公二人载歌载舞,紧密配合,各种夸张优美的戏剧情节、艺术构思,体现了初创者的智慧。
  赶毛驴:用竹子做骨架,扎成驴形,以彩绸或彩纸装饰,表演者宛如骑驴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类似的还有猪八戒背媳妇等。
  老妖哥儿:由男性扮演成旦彩媒婆婆,插科打诨、滑稽搞笑,起到丑角开路、活跃气氛的目的。
  小车:以探亲和外出经商为题材,节目诙谐幽默,象征着年年好运,满载而归。
  秧歌:三十多人组成的秧歌队伍,舞步整齐划一,踩着有节奏的鼓点载歌载舞,是其他项目的绿叶陪衬,但也宏大气派,颇为壮观。
  除此之外,还有大头娃娃、安塞腰鼓、太平鼓等表演内容和形式。
  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了下来,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新的内容,社火不只是表达对"神" 的崇拜,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民俗风尚。
  (赵举民文/梁建图)紫松山花儿会
  临洮大大小小三十多场花儿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紫松山花儿会。
  紫松山,距临洮城南三十多公里,与康乐县接壤。这里山峦叠翠、林木葱茏、溪水潺湲,风光宜人,一年两度的紫松山花儿会规模盛大,享誉陇上。农历三月二十八的花儿会,拉开了全县近三十个花儿会的序幕;农历六月初六的花儿会,承接莲花山花儿会,将横跨两县的花儿大会在紫松山收官,推向高潮。
  紫松山花儿会吸引着邻近几个县的数万游客、歌手及商人,上香、游山、对歌、做生意,盛况空前,蔚为壮观。
  农历三月二十八,紫松山花儿会主要分拦路上山、进香会友、搭班对歌、敬酒告别等内容。歌手们早早搓好马莲绳,拦在上山的路上,等待远方歌手的到来。对歌过程,就是对决的过程,高手与高手,自然成朋友,如果遇到无法对答的,要被笑话多年。
  拦路的歌手们唱道:"马莲绳绳堵得宽,好像铁打虎牢关,看你高处过吗底里钻?"
  远道来的歌手回唱:"剪子要饺花布呢,马莲绳绳堵路呢,堵路者有啥缘故呢?"
  拦路的又唱:"马莲绳绳往右拧,多不唱了唱一声,权当给我送人情。"
  远来的歌手接唱道:"玉石碗,玛瑙盘,甭用绳绳把路拦,咱们同唱花儿同浪山,拴住日头唱三天。"
  "筏子打者浪上了,没约下者撞上了,刚到我的向上了。"于是,拦路者放开马莲绳,两班歌手你来我往,唱遍紫松山,吸引来更多的歌手加入其中,歌声一浪高过一浪。
  上山以后,人们到娘娘殿湾,向佛祖、菩萨、牛王爷等诸神佛上香、点蜡,以求保佑全家大小四季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值得一提的是,紫松山上人们祈求神佛的形式与众不同,他们不是去跪拜祷告,而是用唱花儿的形式祈福求财。如"紫松山的松柏旺,唱了先给佛爷唱,叫全家大小都健康。" "紫松山的牡丹旺,唱罢再给马王唱,就叫牛成对马成双。”给人一种幽默而风趣的气氛。
  临洮全境域的大小花儿会,就在这里、这一天拉开了序幕。
  紫松山帐篷遍地,花伞飘摇,人山人海,歌声如潮。才华横溢的歌手们在山坡上选好地方,两班歌手开始了更加热烈奔放的对歌。人们在紫松山游山赏景、赛歌对唱、流连忘返、自由狂欢。
  农历六月初六的紫松山花儿会,其实是莲花山花儿会的延伸,两者为一个整体。这一场花儿会形式独特、规模宏大、程序完整,分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过程,从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会期达6天,历经唐坊滩、上山、下山、足古川、王家沟门等分会场,最后在主会场紫松山达到高潮后收官,参加民众达十万人次以上,旧时有横跨"三州六县"之说。所谓"三州"指狄道州,以汉族为主;河州,以回族为主;甘南州,以藏族为主。"六县"指三州所辖的县域。在交通迅速发展的今天,紫松山花儿会参与群众远远超出了上述地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花儿会。
  20世纪上半叶,紫松山花儿会有著名歌手兼串班长穷尕妹、申官保等名噪一时,改革开放后有汪莲莲、刺玫花、周仕芳等知名歌手推动了花儿的传承和发展,现在有中青年歌手刘尚平、王尚雄、潘喜妹等为花儿艺术不断注入充沛的活力。
  花儿会上的演唱,以创作的即兴性、韵律的固定性、语言的乡土性为其最大特点,俗称"野花儿”,代表性曲令有《两莲叶儿令》等。花儿因具有独特性、民俗性、依存性、程序性、群体性、娱乐性和通俗性等特征,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西北之魂" "西北的百科全书"。
  (赵怀侠文/梁建图)羊祭
  羊祭是临洮民间各种民俗典礼中用羊作为通神吉礼的祭祀活动,有制作法器、引路、滚脊、领羊、许愿等形式。
  羊是临洮常见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是人们生存所依靠的对象,也被神化,受崇拜。羊以草为食,可以供给人们皮毛以及奶和肉,羊肉味道鲜美,先民在对羊崇拜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开始显示出它和人类的特殊感情。因此古人以"羊","大”为"美"。古时"羊""祥"二字通假,故吉礼用之。"善"字从羊从言,本义也是吉祥。羊性格温顺,有角但不任用,能从容赴死,一出生便知跪乳,被人们视为仁、义、孝、知礼。上古传说中,羊曾被皋陶氏用作判案的"法官",羊角触及的嫌犯即被判为有罪的,因此也是公正的化身。
  法器各种祭祀活动中,临洮司公的羯鼓必须用羊皮制作,不能用牛皮、马皮。相传洮河边有个司公劳累过度,昏昏入睡,他们的经书掉落在地上被羊吞吃,后羊托梦给人说:"我死后,可将皮做成鼓,敲三下,经书就会倒出来。"滚脊新庙落成,法师献"牲血",将体型彪壮健硕的绵羊送上庙脊,咽喉扎一刀,以鲜血涂抹庙脊,迅速将羊滚下屋脊,各色贡品撒向地面,最后将一桶清水倾倒下来,清净道场,滚脊圆满收官。羊一直是上古礼乐制度中最吉祥的牲畜。
  引路旧时,乡民们认为人去世后,亲友们须献一头羊为死者引路,俗称为引路羊。他们以为,死者的病都可以在羊身上反映出来,杀死羊后寻找死者病根,认为羊是人的一半,他们将羊血洒在死者手掌上,意为人骑羊归西,还有用羊骨和羊毛线占卜的习惯,预测吉凶。
  还愿人们向神佛许了羊愿(属于大愿)后,到了还愿的时候,由司公或阴阳主持交愿,化表焚香、清水泼羊,以示诚心。
  领羊旧时形成的习俗中,临洮老人去世后,女婿、外甥等晚辈要向亡人献祀一只大骗羊。把羊拉到灵前,司仪向灵堂高喊:"某某给您献羊了,请您老人家顺心顺意地领了吧!"司仪把一碗水(或者一碗白酒)浇入羊脊背,如果这只"通灵的羊"大抖被淋湿的羊毛,就说明"领" 了,完成"领羊"的仪式。人们会认为亡者对大家尽心尽力操办后事表示满意,或者表示已得到亡者的宽恕,一切过往恩怨都已抚平,亡者心中没留遗憾。有时候"领羊"很顺利,数秒就能进行完毕,大家认为这是亡故的老人心性和善、通情达理。有时候"领羊"极其不顺利,羊两三个小时无动于衷,表示亡人心中有遗愿,不能"领"其意、其情。亲友要想办法找出亡人的遗愿,对羊祷告、做出承诺,请羊转达其意,完成"领羊"。完成仪式后,通灵完毕,羊被拉出去宰杀做炊饮待客。以羊通灵,是因为羊是公正公平的象征,也因其跪乳是孝的象征。
  (刘居荣文/图)滚脊
  中国自古以来对天地、神灵、祖宗的祭奠仪式众多,有封禅、社日、祖饯等不卮的类别和级别。滚脊是地方性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小型仪式,又名"贺脊",是新建寺庙落成晒庙的一种祭奠仪轨。
  滚脊仪式先有修除、择士、卜日、斋戒等准备工作。滚脊时间由神来定,两名聋背(代表神的人)同时将时间写在黄表上,如果写的内容一致,就表示是神的意旨。
  新庙院内布好五彩经幡,法师头戴插有黄表的五方神牌,身披五彩神衣,口唱神曲,告知东南西北中五方神灵今天的议程,请神前来参与、助兴。
  旧时滚脊礼仪中,香烟弟子行"九拜"大礼,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曰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曰褒拜,九日肃拜。祭祀并不是"九拜" 并用,几种拜礼变通使用。
  庙脊摆放五色献祀贡品,供奉姜子牙周人祭享之礼,香酒灌地,使香气到达地下,告知鬼君降临受祭。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欢心。祭品有:粮食五谷的"粢盛”、牛羊鸡猪的"牺牲"、果品蔬菜的"四时"、玉璧皮帛的"礼器"。滚脊最独特是"血祭",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滚脊供奉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
  法师登封神台(庙脊),念神曲"立起玉柱架起金梁,木有木工瓦有瓦工,人中选人将中选将,精工巧匠修起您的金身宝殿今日完工,一址落成万籽归仓,青山绿水何其太平,马蹄投土田苗增长,清风细雨月月常降,三洒十方……"
  随后法师献"人血"(扎十二全签),口唱神曲:"左手拿的杏黄旗,右手拿的打神鞭,身背封神榜,登上封神台……"
  法师献"牲血",将体型彪壮健硕的绵羊或羽毛丰美的大公鸡(或鸡、羊同时滚脊)送上庙脊,咽喉扎一刀,以鲜血涂抹庙脊,迅速将羊或鸡滚下屋脊,各色贡品撒向地面,最后将一桶清水倾倒下来,清洗道场,滚脊圆满收官。
  祭祀用的羊或鸡等,行礼后要分而食之,称为"俊”,人们认为食之可保吉利安康。
  (晏芳文/樊柳青图)抬本相
  "抬本相"祝寿庆典是一项独特隆重的民间礼仪和社交活动,流行于临洮县太石、中铺、红旗三个乡镇,以及与之相接壤的兰州南部村社。
  "抬本相"流传相当久远,可追溯到唐开元年间,唐玄宗置酒宴庆祝自己的生日,并定为"千秋节"。陇西狄道的普通平民开始模仿这一祝寿庆典,他们不敢年年过生日,只能十二年一个轮回,为德高望重的老人过本命年。如今,只要经济条件容许,普通人均可在自己的本命年为自己"抬本相"。
  "抬本相"活动开展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大年初一,活动对象为已经进入本命年的60岁、72岁、84岁以此类推的男女寿星,活动范围没有禁忌,只要到了 "抬本相" 的年岁,家家户户都可举行。
  "抬本相"具体形式表现为:农历大年初一,由子女或晚辈为本命年寿星操办祝寿庆典。除了常规的祝寿礼仪之外,最大特点就是亲戚、党家、朋友用阔椅、床板、小轿、架子车等乘坐工具,甚至是肩背臂挑的方式,抬着寿星在庄舍巷道嬉嬉闹闹、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绕一大圈,也叫颠老爷,图热闹、讨吉利、表祝贺,求长寿。
  "抬本相"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禳解"寿关。传统社会中的人们认为本命年是一个关口,俗称"坎儿年",为了"禳解"种种不顺利,所以在除夕新旧交替、本命年来临的第一天,利用一元复始的阳气,加上庆典活动人多势旺,驱邪避煞,扶正元魄。
  "抬本相"流行区域的群众,长期以来认为人有五福:一寿、二福、三康、四德、五考终命。寿居五福之首,可见当地人对寿的重视程度。抬本相携带传统社会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认知信息,"禳解"的阴阳平衡术崇拜,是研究当地民俗的活化石,庆典、社交、礼仪的形式极为独特,群众广泛参与,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时代的发展中,"抬本相"非常普遍的分布区域逐渐衰减,只留下临洮北部乡镇还在延续这一礼仪。而且,一部分群众不再遵循仪式中的各种繁文缛节,选择在酒店宴请亲朋了事,因此,抬本相的传承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一民间庆典、礼仪需抢救与保护。
  (樊柳青文/图)张李合户
  "张李合户"是临洮县太石镇水泉村张姓人与李家湾村李姓人之间,通过互送社火的形式,在宗族内相互拜年的民俗现象。
  水泉张姓人和李家湾李姓人虽为两个姓氏,但同为一个祖先,都是元代宗室的后裔。在元明更替的战火硝烟中,他们的始祖宗郎藏布千赐巴(藏族)和始祖母阿姑娘子(蒙古族)避政归田,来到临洮辛店、太石一带。明朝建立后,他们被隶为民籍,于是携全家定居于马衔山西麓的西沟岭。
  始祖有四个儿子。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祖主持立写分单。长子阿奴居李家湾,遂以李为姓;次子哒哒居水泉张家嘴,取张为姓;三子宛者台分居后地湾及哈沙沟之狼图腾彩嶂
  水泉村张家春官
  李家湾村李家春官
  合户队伍
  张家坡根;四子太平随父母仍居西沟岭,皆取张姓。张、李既为同宗,按照汉族习俗,此后各房头根据族谱统一排辈。
  600多年来,族人一直恪守同宗不通婚的礼规,但各房头之间的亲情往来却延续不断。按照惯例,每当清明节来临,各房头代表都要去西沟岭祖坟扫墓,祭拜先祖。地处洮河边的李家湾李家和水泉村张家由于自然条件便利,人丁兴旺,两姓群众便每隔十年举行一次"合户"活动。
  "张李合户"以社火为载体,水泉和李家湾两村轮流做东。一方为主方,社火主迎,另一方为客方,社火主送,两村轮流交替。社火表演虽形式多样,但着装都是蒙古族服饰。他们跨骏马、骑耗牛、引猎犬、架黄鹰、高擎双叉猎枪,充分显示了先祖生活的习俗。
  社火队中最显眼的是迎风飘扬的彩嶂,彩嶂上的狼形图案显然是蒙古族崇拜的图腾。彩嶂之后是"春官"和"灯官",他们是社火队的正、副领队,在刚健威武的"蒙古族卫士”簇拥下威风凛凛、仪表堂堂。随后是装扮一新的蒙古族姑娘,载歌载舞,显示了蒙古族姑娘直爽、活泼的性格特征。在"春官""灯官”两边随行的投帖员,是联系双方"春官"相互搭话的使节。社火队中最忙碌的报子,是来往穿梭于双方社火队之间,传报双方社火队行进情况、约定会合地点的信使。报子都是一身戎装打扮,背插杏黄旗,显得异常干练。与过去不同的是,昔日胯下的坐骑如今换成了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更显得威风八面,惹人注目。
  水泉村与李家湾村相距约10公里,"合户"时,双方社火队一大早便倾巢出动,相向进发,迎送于10里之外。张、李两村中间隔着的沙塄村,是双方"报子"约定相会的交合点。随着报子频频往返,双方社火队愈来愈近,及至照面,鸣枪放炮,欢声雷动。
  此时,周边的乡亲们已蜂拥而至,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时交通堵塞,车辆笛声不断。在牛峰马嘶声中,双方投帖员首先递上帖子,接着"春官"和"灯官"便翻身下马,手持香表上前搭话,打躬作揖,互致问候。这是双方口才的对比,口齿伶俐,幽默风趣者自然受到尊敬。随后,社火队进入村庄,先拜祭家庙祠堂,然后双方族人分辈次向祖宗和长辈叩头,并由双方老人互相敬酒,最后是社火表演。只见巨龙凌空飞舞,雄狮跌扑滚翻,旱船左冲右突,更兼百十筒太平鼓一齐擂响。惊天动地声中,彩旗翻飞,人头攒动,围观者无不引颈而望,一饱眼福。
  "合户"仪式结束后,主方社火队旋即掉头,两支队伍并作一队,表示张、李两家合了户,成了一家人。之后小憩片刻,主客双方共进午餐。下午由客方登台演戏。主方则齐聚台下观赏。戏毕,主方争先恐后将客方的亲戚迎入家中,作为嘉宾招待并留宿。次日,"合户"活动便告结束,主方社火队再度倾巢出动,将客方社火队送出村外二三里地,方才依依惜别。
  由于历史变迁,昔日单纯的"张李合户"宗族活动,如今更多地融入了文化、科技色彩,成为两个村子之间的睦邻友好交流活动,社火队也由昔日的百十人增加到千余人。这也不失为时代进步、社会和谐的一个印证吧。
  (张育麟文/杨少彤图)剃头礼仪
  临洮有孩子周岁或三岁第一次剃头时举办剃头仪式的特有风俗。老人们认为,马驹子剪鬃才算马,才能乘骑;娃娃剃头才成人,才能长命。
  婴儿的胎发来自母体,难免有所谓的血污,因此必须剃头,一则剃除秽气,婴儿剃头后方可抱进主房,不剃头发进主房,是对神佛、祖先之不敬;二则期望婴儿剃除胎毛,从头开始,一生圆满。
  孩子剃头的时间一般在万物生长的上半年举行,而不在万物凋谢的下半年举行,农历六月十五以后几乎不再举行仪式。尤其是给头胎孩子第一次剃头,是家庭中最喜庆的事,孩子的父母先请阴阳先生选定吉日和良辰,请司公为孩子举行剃头仪式。
  汉司公和番师公的剃头仪式略有不同。汉司公作法请家神出马为孩子保平安、降吉祥。番司公请藏传佛教的五位天神护佑孩子,还有立高灯的仪式:第一年立灯,第二年点灯,第三年玩灯,祈求孩子长寿吉利。经过三个年头才完成一个仪式,说明人生礼仪的隆重。
  主家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仪式。仪式开始时,将一碗三姓人的面用红布蒙上,同献祀的五色祭品一起摆上香案,孩子由父母抱着跪在香案前,司公唱经文、跳傩舞,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健康长寿。最后,由长辈依次给孩子剪头发,给压岁钱。剃头后用红蛋在头顶滚动三圈,是希望孩子将来红运当头,事业平步青云,姻缘顺遂。剃头后为孩子洗澡,在澡盆中放入两个石头,是让孩子将来身体健康,强壮如石;摆放葱两根,取与"聪明"的"聪"同音,愿孩子聪明过人、智慧不凡。讲究些的人家,再放置金锁一个、铜钱六枚,意为吉祥如意、大富大贵。剃下的胎毛,做成胎毛笔,为孩子开运避邪,飞黄腾达。
  随后,主家设宴招待客人。
  给小孩剃头,表明他已完成了一个成长阶段,孩子剃头与冠礼、婚礼、丧仪都是人生的重大礼仪。过去,艰苦的高原地带,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绵延家族、繁衍人口是生活和生存的需要,人丁兴旺、健康长寿是人生的最大愿望。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子龙
相关人物
谢绪
相关人物
徐达
相关人物
杨延平
相关人物
赵昱
相关人物
胡大海
相关人物
张万纪
相关人物
马文惠
相关人物
尹喜
相关人物
葛洪
相关人物
李崇
相关人物
杨继盛
相关人物
李弼
相关人物
方英华
相关人物
穷尕妹
相关人物
申官保
相关人物
汪莲莲
相关人物
周仕芳
相关人物
刘尚平
相关人物
王尚雄
相关人物
潘喜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洮阳
相关地名
南屏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狄道州志》
相关作品
《狄道州续志》
相关作品
《临川阁杂咏》
相关作品
《道德经》
相关作品
《史记》
相关作品
《集解》
相关作品
《文史真经》
相关作品
《断桥》
相关作品
《盗仙草》
相关作品
《挑黄袍》
相关作品
《唐僧取经》
相关作品
《八仙过海》
相关作品
《两莲叶儿令》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