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童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069
颗粒名称: 临洮童谣
分类号: I277.3
页数: 6
页码: 160-165
摘要: 临洮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和谐简短、没有乐谱的方言化歌谣,是由一代代临洮人口耳相传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临洮民间文学之一。 童谣历史久远,古代称为"孺子歌""小儿谣"等。《国语•晋语》中就有记载:"童,童子。徒歌日语。"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强调格律和韵脚,读来朗朗上口。这些童谣,需要用方言才能说出其中意味,才能更好地理解特定时期的劳作、生活和文化特色。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临洮童谣

内容

临洮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和谐简短、没有乐谱的方言化歌谣,是由一代代临洮人口耳相传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临洮民间文学之一。
  童谣历史久远,古代称为"孺子歌""小儿谣"等。《国语•晋语》中就有记载:"童,童子。徒歌日语。"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强调格律和韵脚,读来朗朗上口。这些童谣,需要用方言才能说出其中意味,才能更好地理解特定时期的劳作、生活和文化特色。
  临洮童谣分为五大类:游戏歌、猜谜歌、风俗歌、摇篮曲、问答歌。临洮童谣有其鲜明特点:一是为适合儿童说话发音,都用短句,尤其多用三字句,易上口。二是内容适合儿童思维特点,单纯、浅显而形象,富于神奇色彩。三是童谣多运用比兴、夸张、重叠、谐音等丰富的表现手法。
  临洮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属于成人歌谣,只要儿童乐于接受或模仿、活跃于儿童口耳之间,都是童谣。临洮童谣包含在民谣中,两者之间没很明确的界限,凡民谣中适合孩童听与唱的,都归类为童谣,同属于民间文学范畴。
  临洮童谣率真自然、朴素浑成,其创作与传播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真实而自然的流露,善于借助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思想,语言都用自然活泼的口头语言,诙谐幽默的风格体现了浓郁的童真趣味。
  童谣滋润下的孩子们,会建立一种对民族和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童谣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美学、民俗学、语言学研究价值,并为解读临洗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一、扁豆扁
  扁豆扁,圆豆圆,两个猴娃儿打秋千。
  秋千高,跌着下来绊折腰,腰里别的黄镰刀。
  割黄草,喂黄马,黄马喂得胖胖的,老娘骑上告状去。
  一告告到辛店,屁股打成冰棒。
  一告告到兰州,屁股打成馒头。
  一告告到沙泥站,屁股打成麻布串。
  二、古今古
  古今古,古四川,
  四川有个大富汉,顿顿吃饭把门关。
  苍蝇进来吞根饭,
  公公拿的牛皮鞭,媳妇拿的火棍赶。
  一赶赶到苍蝇店,要饭钱,没饭钱,
  迎头打给了两盘算。
  苍蝇捞了一根饭,扁担提上赶紧赶,
  一赶赶了个马家岭,捉住苍蝇一根腿。
  三、催眠曲
  奥呀,奥呀,睡着着,
  睡着醒来要馍馍。
  馍馍来?猫抬了。
  猫来?上山了,山来?猪毁了。
  猪来?猪家哥哥杀了吃成肉肉了。
  猪家哥哥来?吃了两个油包胀死了,
  埋到阿达了?埋到十字路上了。
  瞎子过来一泡屎,好人过来一张纸。四、阿舅来
  拉喽喽,地喽喽,阿舅来了没给头,
  杀公鸡,叫鸣呢,杀母鸡,下蛋呢,
  杀鸭子,逃到后院呢。
  给阿舅擀饭是上案哩,
  烙馍馍是费面哩,
  炒鸡蛋是换钱呢!
   给了两碗核桃皮,
  刷啦刷啦摇着吃。
  五、离了娘
  尕白菜,叶儿黄,没够三岁离了娘,
  跟上达达还好过,恐怕达达娶后娘。
  娶下后娘两年半,养个弟弟比我强,
  他吃饭,我喝汤,哭哭啼啼想亲娘,
  后娘问我哭什么?“碗底烫得手心慌。
  六、转娘家
  白菜白菜铺地上,我娘养我气不长,
  尕时吃的娘的奶,大了伺候人家娘,
  人家吃饭我喝汤,倒坐门槛甚恓惶。
  听见娘家苏铃响,眼泪抹下进绣房,
  梳银头,插金簪,两朵梅花插鬓间,
  教我兄弟先抱毡,问你姐夫站几天,
  一问问来没问喘,一站站了四十天,
  婆婆抓,丈夫打,小姑过来拔头发。七、六女六
  六女六,六女给在庄背后,
  奶奶听着六女来,花红拐棍挡狗来,
  达达听着六女来,带打豆腐割韭菜,
  妈妈听着六女来,两只面手取出来,
  哥哥听着六女来,倒坐门槛编草鞋,
  嫂子听着六女来,扳住锅台不起来,
  妹妹听着六女来,花红蒲篮端出来。
  八、王大娘
  王大娘,打母鸡,隔壁娶个新嫂子。
  心又灵,手又巧,两把剪子一起铰。
  先铰牡丹花,后铰灵芝草。
  西瓜皮,做大袄,黄瓜子,搭袖子,
  茄子花开钉扣子。
  九、流珠歌
  腊月八,打娃娃,娃娃大,来年发,娃娃小,吃不饱。
  十、烙油饼
  上楼房、下楼房,
  打发小姑问爹娘,爹娘爹娘狠心肠,
  尕锅锅、没盖盖,王家奶奶烙油饼,
  你的半个吃上了,我的半个猫叼了。
  猫来?上房了。饼来?藏在草里了。
  草来?羊吃了。羊来?刀杀了。刀来?埋着黄篙地里了。
  肉来?锅里煮着呢。肠子来?腰里系着呢。
  尿泡来?头上顶着呢。骨头来?门背后立着呢。十一、黑芝麻
  黑芝麻,不开花,还说爷爷不买瓜。
  买下的瓜,他不吃,还说爷爷不买尺。
  买下的尺他不量,又说爷爷不搭炕。
  搭下的炕,他不睡,还说爷爷不买柜。
   做下的柜他不装,还说爷爷不买糖。
  买下的糖又不甜,又叫爷爷去量盐。
  爷爷说是没有钱,你要自吃自挣钱!
  十二、烟囱眼
  烟囱眼、冒冒烟,牛拉杠,马种田。
  夏天忙,搬上场,连枷打,簸箕扬。
  一扬扬了七八桩。
  磨子转来,细箩筛。
  切刀走马,杆杖杆面。
  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盘线。
  吃上能饱一百天。
  十三、杏核憋憋
  杏核杏核憋憋,路上碰见爷爷,
  爷爷拉着花狗狗,咬了哥哥的尕手手,
  哥哥哥哥你甭哭,我给你做件新裤裤。
  新裤裤没衩衩,
  丢到房上,变成婆娘,
  丢到院里,变成乌鸡,
  丢到窖里,变成叫驴,
  吱呀吱呀叫唤哩。
  拉到槽上不吃草,
   拉到泉上不喝水,
   捞起马勺打了嘴,
   老汉拿着告去了,老奶奶拄着拐棍照去了,
  媳妇鸡蛋油馍吃着胀死了,
  女孩儿扶着门框笑死了,
  儿子跌到缸里泡死了,
  老奶奶老爷爷回来气死了。
  十四、面盆面盆搅面
  面盆面盆搅面,搅出了个灯盏,
  灯盏灯盏费油,费出了个犏牛,
  犏牛犒牛磨角,磨出了个对窝,
  对窝对窝踏蒜,踏出了个石板,
  石板石板搭炕,搭出了个和尚,
  和尚和尚舀水,舀出了个灯鬼,
  灯鬼灯鬼喊狼,两个兔娃碾场。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尚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临洮童谣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扁豆扁
相关作品
古今古
相关作品
催眠曲
相关作品
阿舅来
相关作品
离了娘
相关作品
转娘家
相关作品
六女六
相关作品
王大娘
相关作品
流珠歌
相关作品
烙油饼
相关作品
黑芝麻
相关作品
烟囱眼
相关作品
杏核憋憋
相关作品
面盆面盆搅面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