蚆蚱娘娘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067
颗粒名称: 蚆蚱娘娘的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1
页码: 156
摘要: 蚆蚱娘娘庙位于临洮县衙下集镇张家寺村,当地村民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举行庙会,祭祀庆典。关于蚆蚱娘娘庙会,在当地流传一段来由。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蚆蚱娘娘庙位于临洮县衙下集镇张家寺村,当地村民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举行庙会,祭祀庆典。关于蚆蚱娘娘庙会,在当地流传一段来由。
  传说古时候在洮河西面的张家寺村,村上住着一对纯朴善良的老夫妇,他们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被老夫妇视为掌上明珠。女孩儿七岁就跟着老父亲读书习字,八岁向老妈妈学习纺线织布,聪明伶俐,勤劳朴素。年复一年,女孩儿长大了,人们都知道她写得一手清秀的蝇头小楷,熟读经书,吟诗歌赋,针织刺绣,调理饭菜,样样精通,加之模样长得俊俏,一时名闻乡里,登门求婚者络绎不绝,就连许多豪门大户、官宦之家也不惜重金,打发媒人前往求婚。老夫妇每天忙于接待求婚者,喜在脸上,急在心头,早晚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让女儿嫁个如意郎君。然而女孩对这件事却无动于衷,虽然老夫妇多次苦口婆心的劝导,但他却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纺线织布。后来,日子一长,她索性关上织房门不出来,甚至茶饭不思。万般无奈,老夫妇只好执意将她许配给了一户殷实的书香之家,小伙子长得确实不错,而且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正准备参加来年春季的会试。
  娶亲的这一天,人们忙里忙外,老夫妇在外面应酬亲朋友邻,谁也没有注意到,姑娘一手牵着纺车上的线头,一手拄着一根棍子,悄悄来到洮河边上,搭上渡船,来到河西,沿洗河向北默默行走。当线头快完的时候,她把线头接到了自己的肠子上一步一步向前挪,直到肠子即将拉完时,姑娘举目眺望,洮水荡荡,群峰环抱,山岗起伏,麦苗滴翠,好像在迎接自己的到来。她信步登上了一座山冈,随手将木棍插在地上,默默祷告:"成佛成神,非我本心;此木成活,我必助民。"遂瞑目而逝。乡民们发现后,将她的肠子收拢来,装入腹腔,置棺埋葬在插棍子的旁边。
  第二年,姑娘坟头的木棍果然发芽,并且长得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这时,地方上忽然出现了一种虫灾,蔓延四乡,危及庄稼,乡人无策。这虫身长一寸半,全身灰绿,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是稻、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主要虫害,它昼伏夜出,群体移动,当时的乡民们谁也没有见过这种虫,看到庄稼地里、人径马道、渠沿沟坎到处都是这种虫子。一到晚上,万籁俱静,只听到虫子吃庄稼的“蚆蚱、蚆蚱"声。人们都说这是神虫,因为人间无道,是来惩罚的。这时有乡人说:"姑娘升天时说过'此木成活,我必助民'的话,如今她插在地上的棍子已经长成了树,我们去求求她吧!"
  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到山冈上,在姑娘插的那棵树下焚香祈祷:"若速灭害虫,保我庄稼,当奉为圣母,修建庙宇,恭塑金身,春秋祭祀,永享人间香火。"当天晚上,虫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惊叹这是姑娘显灵,应验了她"我必助民"的话。
  于是,人们奔走相告,消息传到了狄道府衙,知府把这一事上奏朝廷。一年后,皇帝下诏,敕封该姑娘为"蚆蚱娘娘太乙元君",主坐衙下集镇张家寺村蚆蚱娘娘庙。蚆蚱娘娘是地方神,只能受临洮县衙下集镇张家寺村、沟刘家村、杨家河村、刘排坪村、寺洼山村、临河村等村民的供奉祭拜。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建林
责任者
单发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蚆蚱娘娘的传说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