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沟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054
颗粒名称: 皇后沟的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4
页码: 132-135
摘要: 临洮城北三十墩皇后沟沟口有一座桥,当地老人回忆,清末民初桥头立有石碑,其上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字样,因其有皇后墓冢之故,是以在等级森严的旧时,提醒警戒过往行人遵守戒律礼仪。皇后沟的三座古墓有两个版本的传说:一是扶苏说,二是秃娘娘说。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临洮城北三十墩皇后沟沟口有一座桥,当地老人回忆,清末民初桥头立有石碑,其上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字样,因其有皇后墓冢之故,是以在等级森严的旧时,提醒警戒过往行人遵守戒律礼仪。皇后沟的三座古墓有两个版本的传说:一是扶苏说,二是秃娘娘说。
  扶苏说秦始皇长公子扶苏,其母郑妃喜欢吟唱家乡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便为其子取名"扶苏”。扶苏因反对父亲焚书坑儒,被发配到西北,和蒙恬一起修筑长城。扶苏来到西北不久,秦始皇就在东巡途中病死。临死前他立下遗诏:让长子扶苏赶回咸阳,主持丧事并即皇帝位。秦始皇死后,奸臣赵高和丞相李斯合谋,秘不发丧,伪造诏书,拥立无能的胡亥为帝。大臣们愤愤不平,但慑于赵高的淫威,只能装聋作哑。
  扶苏的母亲郑皇后见胡亥已经登基,而自己的儿子扶苏久久不归,心存疑虑,望儿心切,便带着随从秘密从咸阳出发,千里迢迢寻找扶苏。儿子临行前曾留下话:要去很远很远的西北修长城。可是在西北的哪里?长城又在哪里呢?她只能向西北方向边走边问,走了好多天终于见到了长城。一问筑城的兵士,扶苏太子和蒙将军不在这儿! 她干脆狠下一条心:沿着长城一直往西北走,肯定能找到儿子。她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翻过了99座山,跨过了99条沟,趟过了99条河,终于来到了万里长城的尽头。
  精疲力竭的郑皇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一个很大的山坡,又攀上一个险峻的山咀,望着山脚下滚滚的洮河和身旁游龙般的长城,她想这下该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儿子了!她来不及歇息,又登上一座最高最大的烽火台,询问守边的将士:“将军,可否见到扶苏太子?”守边将士不知她是太子的母亲,便照实回答:"扶苏太子和蒙恬将军已被赵高派来的人在大坡头杀害了!您是什么人?”
  皇后闻听,顿时天旋地转,悲痛欲绝:"儿啊!娘来晚了!"她一边呼喊着扶苏的名字,一边从高高的烽火台上纵身跳下……
  将士们这才得知她就是太子扶苏的母亲,但为时已晚。只好把她和扶苏、蒙恬一起埋在山下的沟口处,这就是皇后沟的三座古墓。后来,人们把皇后呼喊儿子的山咀叫作"望儿咀",把扶苏被杀的地方叫作"杀王坡",把皇后走过的地方叫"皇后沟”。
  洮河以西的广河为了纪念太子扶苏,将白石山改为太子山,并修建了太子寺。《续修导河县志》载:"太子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见旧志,相传秦太子扶苏监蒙恬军驻此寺,故以太子寺名"。太子寺又名扶苏祠,清代临洮诗人吴镇在《扶苏祠诗》中写道:"传闻秦太子,放逐此山椒。白日坤霜落,青春震木凋。”
  秃娘娘说临洮玉井峰背后有个村庄叫"张皇亲"。明朝时候,村里有个张氏女,没有头发,丑陋无比,因而被称为"秃丫头"。眼看到了婚嫁年龄,不但没长出头发,而且满脸长出了黄水疮(第二个版本:因为家境好,条件过高,嫁不出去了,就戴了个面具),这可怎么办呢?无奈的父母亲只好让她每天上山放羊。有一天日头已晒到老高了,秃丫头还没出去放羊,母亲就到她的房间去催叫,只见秃丫头正在梳妆打扮,一头乌黑的长发垂在胸前,脸上的黄水疮没有了,她变得像天仙一般美丽。这事被临洮府衙知道了,就将她送进皇宫,后来成为皇娘娘,此后家乡人就叫她"秃娘娘"。每到下雨天,秃娘娘就哭泣不止,皇帝问她:"你住着金銮宝殿,穿着绫罗绸缎,难道还愁吃愁穿不成?”秃娘娘说:"皇上有所不知,一到秋天,我家乡就阴雨连绵,房屋漏雨,我父母无处藏身。"皇上说:"这有何难!叫人给你娘家瓦砌'筒板瓦'不就成了?”秃娘娘说:"可是我的乡亲家还在漏雨呀?”皇上说:"那就派几个砖瓦匠,教乡亲们学会烧瓦,家家住瓦房吧!"从此,临洮城就有了"筒板瓦"的正方形四合院。(临洮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十分接近,而其他地方则是板瓦扣板瓦,院子为长方形)。后来,秃娘娘不慎得罪了皇上,皇上打发她回娘家省亲。当她走到临洮三十墩附近时,从衣袋里发现了皇上给她的休书,于是就吞金自尽了。秃娘娘死后,人们把她埋在杀王坡南侧的沟口上,这条沟后来被称为"皇后沟"。附:
  一、关于“扶苏说”的考证
  1.扶苏、蒙恬真的来过临洮吗?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扶苏和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在上郡屯守十多年,最后在上郡自尽。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南,故扶苏、蒙恬修筑的长城不在洮河流域,他们自尽的地方也不在洮河流域。太子山在汉代时被称为白石山,宋代称为露骨山,清初才改为太子山,并将定羌城改为太子寺城。
  2.临洮、广河一带是否出过一位太子?
  历史上,临夏、临洮一带出的太子只有鲜卑的西秦国太子乞伏炽磐。400年西秦被后秦灭亡,但乞伏炽磐以自己的智慧谋略助父复国,在广河南山修筑糠城,以此为起点向后秦、南凉、吐谷浑等发起进攻,国势日盛。412年,乞伏炽磐即位,西秦进入全盛时期。427年,乞伏炽磐病卒,不久西秦败亡。乞伏炽磐为太子20年,担任国主16年,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他死后,当地百姓崇拜他、纪念他,为他立祠建寺,符合情理。今太子山、太子街等以"太子"命名的古迹及炳灵寺石窟等名胜,都与十六国时西秦声名赫赫的"太子”乞伏炽磐有关。西秦国地僻国小,典册亡佚,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渐至泯没,人们在口口相传中或将西秦太子乞伏炽磐误传为秦朝太子扶苏。
  二、关于"秃娘娘说"的考证
  1.临洮是否出过一位皇妃?
  明朝时临洮出过两位妃子。一位是"肃世子妃晏氏,临洮卫指挥晏钦之女,有妇德,藩府重之"。这里的"肃世子"就是明代肃王朱瑛或者朱瑛的世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始封肃王,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府由张掖迁至兰州。但肃王只是藩王,其妃子晏氏只能是王妃而已。另一位是"顺妃张氏,临洮卫指挥羽之季女,永乐初应聘入侍东宫,仁宗即位遂进顺妃,卒,谥贞静"(《狄道州志•列女》卷十)。修建了贞静顺妃张氏祠修建于“在州南万寿观右”,今陆家巷附近,同治年间被毁。
  2.顺妃张氏真是明仁宗的妃子吗?
  明仁宗有张姓皇妃三人,一是张皇后,河南永城人。二是顺妃张氏,为朱高炽任太子时的妃子,朱高炽尚未登基便辞世。三是贞静敬妃张氏,河南祥符人。
  朱高炽任太子时的"顺妃张氏"很可能就是《狄道州志》中所载的"顺妃张氏"。张氏几代以后修家谱,或老人们口口相传中"张冠李戴",将敬妃的"贞静"安顿在"顺妃" 上,并将仁宗"即位前"写作"即位后”,以至于乾隆年间官修《狄道州志》采信于《张氏家谱》时,出现这样的批漏。
  张氏家族是临洮的望族,其后裔为什么会流落到一个山沟里呢?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顺妃在仁宗即位前5年就去世了,仁宗也仅仅当了8个月的皇帝便暴死,"人走茶凉"是自古以来的常规。二是临洮长期为戎马不息的战争之地,特别是清同治年间的社会动荡,使城内大部分居民流离失所。"张皇亲"村位于玉井峰东南部的山沟里,交通不便,远离城镇,正是避乱求生的一方乐土。玉井峰背后的"张皇亲"村其实是由家族名称演变为村庄名称的,这个村大多数都是张姓人,他们很可能就是"顺妃张氏" 家族的后裔。
  三、皇后沟埋葬的“皇后"究竟是谁?
  扶苏的母亲不可能离开国都来到临洮,并葬到临洮。皇后沟埋葬的是不是乞伏乾归的"皇后"呢?从史料中我们得知,西秦的国都最初在临夏,怎么会将"皇后"葬在100公里以外的临洮呢?而明仁宗顺妃张氏又"葬于南京雨花台区普觉寺墓园内",且临洮忌讳将女儿葬于娘家门上。
  顺妃张氏虽然不是皇后,但民间往往好大喜功,自有一套理解,修建纪念墓并冠之以"皇后"名,倒是很有可能的。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育麟
责任者
单发宝
责任者
扶苏
相关人物
赵高
相关人物
李斯
相关人物
胡亥
相关人物
蒙恬
相关人物
吴镇
相关人物
朱瑛
相关人物
朱高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皇后沟的传说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扶苏祠诗》
相关作品
《狄道州志》
相关作品
《狄道州志》
相关作品
《张氏家谱》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