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西番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038
颗粒名称: 打西番婆
分类号: J722.4
页数: 2
页码: 086—087
摘要: "打西番婆"是临洮南部群众敬神、纳祥、驱邪、祭祀的民间舞蹈。"打"的含义为敲响西番婆舞蹈时手中持有的羯鼓,"打西番婆"也称之为"迎西番婆"。"西番" 是指民国以前这里的民居,"西番婆"顾名思义是指带来人丁兴旺、五谷兴旺、六畜安康、金银满箱的某位藏羌女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 打西番婆

内容

"打西番婆"是临洮南部群众敬神、纳祥、驱邪、祭祀的民间舞蹈。"打"的含义为敲响西番婆舞蹈时手中持有的羯鼓,"打西番婆"也称之为"迎西番婆"。"西番" 是指民国以前这里的民居,"西番婆"顾名思义是指带来人丁兴旺、五谷兴旺、六畜安康、金银满箱的某位藏羌女性。
  "打西番婆"舞蹈流传于临洮县南屏镇(三甲、丁家山、英武、张家坪、格致坪)以及渭源县麻家集镇(路西、陆家沟)。
  "打西番婆"的表演主要集中在春节社火、秋季拉扎节期间。尤其是在当地盛大的"拉扎"正日,傍晚稍至,村庄里篝火通明、鼓声铿锵、歌声阵阵、人潮涌动,"打西番婆"的人们表达着自己对天地万物的崇敬与供奉、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打西番婆”主要由当地的领头人组织,设香案、贡祭品、上香烟、签牌奉请地方神灵。当"西番婆"舞蹈队敲着十余面羯鼓(羊皮鼓)入场时,礼炮齐鸣、鼓声冲天,领头人带领舞者跪拜神位。神头高呼:"火焰焰地起来了! ”舞者及众人一呼百应:"火焰焰地起来了!"霎时"西番婆"舞蹈队的十余面鼓声乍起,舞蹈开始。
  老西番一声令中:"啊老一"全队翩翩起舞,歌声乍起:
  李天禄摄哎……啊家萨呀,西番婆的女孩呀! 啊哒来?做撒尼?哎……啊家萨呀,啊哒来的西番婆,啊家萨呀,西番婆呀!阳洼赵家的西番婆,哎……啊家萨呀,祈福送财降吉祥,啊家萨呀,降吉祥呀!一送临洮风雨顺,二送临洮五谷丰,三送国泰民又安,哎……啊家萨呀,说吉祥来唱吉祥,西番婆给你来降香,香烟冲开南天门,啊家萨呀,南天门呀!子孙辈辈有福享,啊家萨呀,有福享呀!
  以此调,十唱吉祥如意到舞蹈表演结束。
  "打西番婆"舞蹈队形的变化形式有:打四门、打五星、铁绳扣、龙摆尾、卷棉花。舞蹈动作有:点步、吸腿、晃肩、小碎步等。
  "打西番婆"舞蹈中男主角老西番,一身藏装,挥动牛尾拂尘,西番婆左手拿鞋底,右手飞针走线,西番婆不是传统意义中的旦角,更接近打诨逗趣的丑角。二人扮演老夫妇,一问一答、默契从容的生活细节, 展示了当地人风趣豪放的生活风貌。十多位男性鼓者为两位主角伴舞,着毡礼帽、藏衣、长马靴,左手握鼓, 右手持槌,鼓柄上缀着彩绳和数个金属环,舞动时碰发出悦耳声响。
  "打西番婆"舞蹈的唱腔、唱词及舞蹈形式携带着许多历史信息,是研究洮河中游古藏羌生产、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对研究民族迁移、交流、演变具有史学意义。"打西番婆"这一原生态舞蹈中的美学展现,是当代文艺工作者汲取艺术灵感的不竭源泉,对当地文化生态的维系和发展具有架构和延续意义。
  (吴从强文/汪新图)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