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土司杨积庆援助红军过甘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0851
专题名称: 卓尼土司杨积庆援助红军过甘南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0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先后两度横跨杨土司统辖的达拉、尼傲、旺藏、桑坝、花园、洛大、腊子口等7个(旗)乡,行程300多公里,全是密林峡谷和雪山栈道,但从未受到杨土司藏兵的阻击和堵截。同时,当1935年9月17日红一方面军开仓用了杨土司在迭部然尕沟崔古仓的储粮后,从未过问和追究管粮责任人。特别是当红四方面军于1936年8月20日到达毗邻卓尼的临潭新城时,杨土司主动秘密派人星夜赶到红军驻地,呈书送信,馈赠马匹羊只,表示友好和慰问。更为钦佩的是,当红军走后,他不但未下令搜捕、屠杀流落红军,而且还以多种方式保护了一批掉队的红军战士。这对当时处境极端困难的党和红军来说,在客观上起了很大的援助作用。在政治上,杨土司虽然对红军的性质、宗旨不甚了解,但他置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三令五申而不顾,对红军采取了“中立”的立场。在军事上,为防止鲁大昌趁机吞并卓尼,杨土司保维护独立自主权,采取“守土自保”的明智策略,对红军过境甘南起了让道作用。在物质上,杨土司未执行国民党政府的“坚壁清野”政策,留存崔古仓的储粮,既解决了红一方面军奇缺粮食的燃眉之急,又为红军最后走出岷山栈道、林海雪原,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道义上,杨土司在红军走后未配合鲁大昌的“清乡”行动,却变相掩护了一些负伤、掉队的流落红军,为革命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