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1020220000282
机构名称: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485.pdf
前置机构: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起始时间: 985年

机构描述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原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建校,1986年5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甘南视察,亲笔题写了“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名。1992年9月29日,经省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民族本科院校,更名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有教职工522人,专任教师38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1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5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另外有外聘兼职教授50名,外籍教师2人。主要开设以教师教育为主体,民族学科为特色,兼具人文、社会、理学等6个主要学科门类的专业3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非师范类专业15个。有汉语、藏语、数学、政法与经济、体育、外语、计算机科学、教育科学、物理与水电工程、化学与生物科学、藏汉双语理科、历史文化、音乐舞蹈、美术14个教学系。设有成人教育学院,有自学考试本科专业13个,函授专科专业12个。现有本、专科学生8300余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校园占地847亩,校舍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3642万元,有化学、物理、计算机等58个实验室,专业技能实训室44个,教学计算机955台,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9个;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和语音室等教学实践场所20余处。还设立了国家普通话测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点等4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学院设有藏文化研究中心、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高原生态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民族地区经济研究所等12个科研机构。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发表论文1370多篇,出版专(译)著、主编教材119部,获得厅、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34项。承担了国家社会基金项目《藏族历代文献精选电子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模式研究》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

相关人物

胡耀邦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