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侠父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0020220000821
人物姓名: 宣侠父
人物异名: 又名:宣尧火;藏名:扎西才让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22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9年
卒年: 1938年
籍贯: 浙江省诸暨县

传略

(1899—1938)又名宣尧火,藏名扎西才让,浙江省诸暨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受中国共产党委派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学员。1929年至1932年,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从事统战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工作,因卓有成效,招致国民党当局注意,1938年被暗杀于西安。1916年7月,拉卜楞寺因内部派系矛盾,发生冲突,宁海镇守使马麒趁机插足,两度用兵拉卜楞,遭到僧俗民众强烈反抗。1918年6月,黄正清等人组成“请愿代表团”赴甘肃督办处控诉,督军陆涛不予受理。1926年初,宣侠父随冯玉祥部刘郁芬入甘,以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委员的身份,从事政治工作。请愿团向刘郁芬上诉后,得到宣侠父的支持,在他的帮助下,长期驻兰州申诉的请愿团,在兰州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宣侠父为“促进会”起草了《宣言》、《组织大纲》,并代撰“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亲自负责石印,向全国散发,将马麒军队欺凌剥削藏族人民的种种暴行公布于天下。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宣侠父亲赴玛曲欧拉,召开了一个甘、青、川三省边境部落头人会议,了解详细情况,并在会上明确表态:“我是来支持你们反抗马家军阀的”,同时提出“民族平等,团结起来求生存”的口号。返兰州后,即向督办刘郁芬提出妥善解决纠纷的意见。于是年10月作出决定:一、马麒军队全部撤离拉卜楞地区。二、设拉卜楞设治局,归兰山道管辖。三、由甘肃省派一个保安大队长驻拉卜楞,以保护藏民的生产和生活。1927年春马部撤兵,“藏民文化促进会”从兰州迁往拉卜楞,并在宣侠父的支持下,以促进会的名义,开办了拉卜楞地区第一所藏族小学一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为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