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雪诗存(第三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1141
颗粒名称: 味雪诗存(第三卷)
分类号: I207.22
页数: 50
页码: 50
摘要: 陈辉山先生,归道山久矣。其存心之正,束身之严,语言之温和,志行之高洁,数十年后,犹令人想见其丰采,常往来于胸中,而不能释。先生少时,于书无所不读,发为文章,皆有根底。书法精婉闲雅,犹入吴兴之门。其为诗也,一本于敦厚温柔,□无慷慨激昂之态。
关键词: 诗歌 诗集

内容


  包永昌
  陈辉山先生,归道山久矣。其存心之正,束身之严,语言之温和,志行之高洁,数十年后,犹令人想见其丰采,常往来于胸中,而不能释。先生少时,于书无所不读,发为文章,皆有根底。书法精婉闲雅,犹入吴兴之门。其为诗也,一本于敦厚温柔,□无慷慨激昂之态。盖采取之精,酝酿之熟,故能如此。向使功名大就,出其所学,与玉堂诸公,颉颃上下,以润色皇猷,岂不足以建功业而昭汗青!乃值同治兵燹之秋,奔走他乡,寄栖异地,仅以岷州学正聊为一试,而先生已老矣,讵不惜哉!辛丑(1901)秋,先生之孙昌齐以所遗《味雪诗存》四卷来请序于昌。披阅数遍,觉沉郁苍凉之慨,缠绵悲恻之思,与夫忧时念乱之深衷,并流露于行间字里,言之不足,又长言之,盖时实为之,虽作者亦不知其至是也。昔杜少陵秦州杂咏、陆放翁剑南诗集,皆当乱离之后,避地依人,以自写其所遇。故和平温柔之意寡,而出忧痛愤之言多,先生之意亦犹是也。爰叙数语,俾书简端,以公同好,知无当于先生之万一,亦聊以志昌景仰之微意云尔。
  自序
  余不善诗而爱吟诗,每有所作,辄存之箧中,历年既久,所积逾多。然生平无所惜,忧所作之诗,率句俚而调俗,故不敢出以示人。同治丙寅(1866)十月,邑匪陷城,余家十余□,仅以身免,而所有一切,荡然无存。虽所作之诗,不下六、七百首,迄无只字矣。越明年,携眷逃难岷阳,境益困,身益穷。每至无所聊赖之际,辄吟咏以遣之。然亦旋作旋弃,且又多系愁苦之音。即间有所存,亦意重句复,因无心掇拾。今岁训嘛儿番一二村童,工课无几,暇日无可消遣,因取近年所存之诗,并先数十年有能记忆者,录而编之。前后年次,概难悉考,遂分类成集,藏之箧中,聊以志一生心血之所在。倘他日吾家后嗣有能继书香者,俾得知余生平际遇之厄暨嗜好之事,悉于是乎在焉。诗敢云乎哉!洮阳八景(八首)
  洮阳八景,相沿已久,而题目毎多不一。且更有荒废无可考稽者,如鹤城晓日,不过城东之一空堡耳;黑岭乔松,今亦砍伐无存。是二景均无足取。况洮之北八十里有莲花山,气吞陇渭,势压河淳,是洮邑一大观也。其次则旧洮之石窑山,亦复景致清奇,乃当时作八景者竟不编入,而使平平无奇之荒丘废垒得以滥厕乎其间,是亦山林之有幸有不幸。因妄拟“莲峰金顶”、“石洞悬乳”二题以易之。至如西平墓碑,原不可没,而"碑铭旭邑"四字亦复欠雅,拟改为 “西平丰碑”,余俱仍旧。爰各题一绝,以俟知者之采录焉。
  洮水流珠⑵
  万斛明珠涌浪头,晶莹争赴水东流。珍奇难入俗人眼,抛向洪波不肯收。
  朵山玉笋⑶
  亭亭玉笋上撑天,砥柱穷荒不计年。想是娲皇来补漏,一根忘插乱峰巅。
  [1]八十里:原稿脱“里”字。
  [2]洮水流珠:隆冬季节,洮河有满河冰珠漂浮,如无数排筏联翩顺流而下,蔚为奇观,为洮河独有景观。《洮州厅志》载,洮河地高流急,冬不及冻,激为冰珠,八景所称洮水流珠者此也。洮水流珠俗呼"麻浮”。
  [3] 朵山玉笋:朵山,在临潭新城北十里,山顶石峰高耸,近傍一数丈石柱,亭亭玉立,颇壮观瞻。石门金锁⑴
  谁劈石门踞上游,边陲万古作襟喉。
  任他纵有千金锁,难禁洮河日夜流。
  冶海冰图⑵
  茫茫冶海水平堤,万状冰图望眼迷。
  知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
  雪横叠山⑶
  叠山南望白无边,雪积遥峰远接天。
  尽可为霖能济旱,春风吹化是何年?
  [1]石门金锁:在今临潭县石门乡与卓尼县洮砚乡交界处,有双峰摩天,对峙如门,洮水中流,水深浪急。并右岸山腰,原有一小庙,恰似门首金锁悬空。故人称此景为"石门金锁”。又卓尼县与迭部县交界处的迭山山系之光盖山,顶有石崖壁立如削,耸人霄汉,东西对峙,虽相距二百米,然从今临潭境内远望,宛若天设石门,其为洮、河、兰等州通往迭、松、茂等地之咽喉。故此景在古洮州亦有"石门金锁”之说。1938年6月间,顾颉刚来到临潭,题诗道:"雪压南山是叠州,石门金锁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得雪山几个丘?”
  〔2〕冶海冰图:冶海,在临潭冶力关,系高峡平湖,为今旅游胜地。奇在冬日结冰之后,湖水冰层之中,呈现世间万物图像,千奇百怪,惟妙惟肖。
  〔3〕雪横叠山:在今卓尼县与迭部县之间,海拔4500米以上,群峰峥嵘天际,终年积雪皑皑,于百里之外的今临潭一带亦能远眺其横亘天际之雄姿。西平丰碑⑴
  吊古荒原落照晴,丰碑高耸署西平。
  孤坟千古忠魂香,剩有春风野鸟鸣。
  莲峰金顶⑵
  万朵莲花万古秋,辉煌金顶乱云头。
  高峰信与诸天近,定有霞光射斗牛。
  石洞悬乳⑶
  敲金戛玉响玲珑,滴出芬芳味不同。
  此是先天真玉液,烹茶我欲坐松风。
  〔1〕西平丰碑:碑原立于临潭旧城南3公里之石窑洞附近(今属卓尼县),现置甘南州博物馆院内。碑名为“唐故大将军李公之碑”,高近5米,宽约1.3米,厚50厘米。碑文记述李将军功勋。世称为唐西平郡王李晟碑,不确。
  〔2〕莲峰金顶:在临潭县八角乡,或称莲峰耸秀。原稿诗题作“莲顶金顶”,现依原稿题解作莲峰金顶。
  〔3〕石洞悬乳:所指不明。临潭县境内之莲花山有水帘洞似此。又乾隆本《洮州卫志》之《山川•观音洞》:“在卫东北五十里,洞之中顶滴水如磬声,其下一圆石右承之,水滴土浮,而旁无溢泛。每冬结为冰柱,岁旱祈祷多验。”洮州竹枝词 (五首)
  禾家终年只一收,但逢秋旱始无忧。
  夕阳明灭腰镰影,半是男儿半女流。
  不出蚕丝不种棉,褐皮⑴遮体自年年。
  冬寒夏暖何曾易,真个洮州是极边。
  □□⑵加餐夜得眼,骄阳六月亦萧然。
  丝毫不受蚊虫苦⑶,最极便宜是夏天。
  牛马喧腾百货饶,每旬交易⑷不须招。
  斜阳市散人归去,流水荒烟剩板桥。
  荒城僻在乱山隈,孤陋难教眼界开。
  秋早春迟长夏冷,最难防是风雨来。
  元宵竹枝词(四首)
  临街槅
  子敞重楼,少妇观灯不解愁。
  妾处最高郎最下,叫郎一步一抬头。
  〔1〕褐皮:当地以麻捻线织布缝衣,称褐褂子;也有直接以羊皮制衣者,称羊皮褂子。临潭旧时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故如此。
  〔2〕□□:原稿此二字处书角,被撕去。以下凡原稿字迹模糊难辨或稿纸缺失处诗文,均以"□”代替。
  〔3〕丝毫不受蚊虫苦:临潭气候本属寒凉,夏日亦无蚊子;近年随全球气候变暖.夏天始有蚊子烦扰。
  〔4〕每旬交易:临潭县新城镇(旧洮州卫、厅治所)集市自明初起,每十日一次。当地不称”赶集”,而称”跟营”,以交易之所在军队营地之故。笑语风前兰射香,家家门外坐新娘。
  偶然行过一回首,个是浓妆个淡妆。
  月色高高挂玉轮,六街⑴烟火闹新春。
  怪他年少无愁妇,不看花灯只看人。
  元宵三夜闹芳辰,处处观灯约比邻。
  郎自喜明侬喜暗,无灯容易散闲人。
  曝背
  柴门深闭兴陶然,经过寒冬又一年。
  学个野人闲曝背,朝阳直到夕阳天。
  除夕守岁
  银烛光腾炉火然,金鸡听唱五更天。
  莫醉今夜殷勤守,半是来年半去年。
  春郊晚望
  笛声吹出暮烟笼,杨柳依依送晚风。
  却羡牧童归去好,倒骑牛背夕阳中⑵。
  [1]六街:唐京都长安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汴京也有六街。此处借以形容往日洮州城元宵之夜的热闹繁华。
  〔2〕却羡牧童归去好,倒骑牛背夕阳中:宋朝诗人雷震《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桃花源
  无数桃花放满溪,避秦人住夕阳西。
  鱼郎不肯探消息,烟水何曾把路迷。
  咏史(二首)
  马嵬遗恨怨三郎⑴,古墓萧条送夕阳。
  一世恩情终不得,长生私语⑵太荒唐。
  谁将玉貌靖胡尘,万里风沙泪满巾。
  寄语君王休爱惜,六宫都是画中人⑶。
  七夕(二首)
  经岁相逢此夜才,又因送巧费徘徊。
  可知多巧多牵绕,翻悔从前没巧来。
  经年一度此欢娱,准拟今宵兴不孤。
  却怪深闺小儿女,误他多少好功夫。
  [1]三郎:即唐玄宗李隆基,因其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年轻时英武多能,故有此称。
  [2]长生私语:长生即唐宫长生殿。白居易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情事的长诗《长恨歌》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句子。
  〔3〕前首咏唐玄宗与杨贵妃,此首咏王昭君与汉元帝。九日遇雨
  填胸满腹尽牢骚,谁许今朝醉浊醪?
  天意似知人意苦,故教风雨阻登高。
  戏友重婚(三首)
  再到天台⑴何足论,今宵真个又销魂。
  风流莫向人前说,恐惹刘郎怨黄昏。
  可否新欢忆旧欢,绣帷深处夜漫漫。
  仙原亦是人间世,何似渔郎再到难?
  妆罢低声悄问郎,新人强是旧人强?
  一树桃花娇嫩甚,莫教风雨太癫狂。
  夜雨
  绿鬟⑵人共坐明缸⑶,晚卧犹看月在窗。
  夜半雷神惊梦醒,一天风雨浪翻江。
  [1]天台:即天台山,在浙江省。《太平广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应邀成婚,住半载,思家返乡,然子孙已隔十代,茫无所识。后复还山觅仙女,终渺不可得。
  〔2〕绿鬟:乌黑发亮的发髻。泛指妇女美丽的头发。
  〔3〕明缸:即灯盏。感旧
  风光犹记廿年前,娇语多情最我怜。
  今日相逢重问讯,半窗风雨感华颠⑴。
  塞下曲
  誓擒仇虏报君王,百战归来血裹疮
  。手杀匈奴三十万,贺兰山下月如霜。
  寄室弟口外书
  玉关西去路漫漫,欲寄一函下笔难。
  三载断肠人已失,花笺犹说是平安⑵。
  山庄晓起即景
  山庄无扰梦魂清,晓色苍茫透户明。
  好是半是红日上,卧听林鸟话春晴。
  望雨
  梦回窗外乱鸣禽,不问天晴问天阴。
  〔1〕华颠:白头。指年老。
  〔2〕是平安:原稿作“平是安”,疑系笔误。听说茅檐红日上,果然春雨贵如金。
  喜雨
  猛闻春夜雨婆娑,敌得黄金万两多。
  明日登高闲眺望,定应绿遍陇头禾。
  喜雨
  东风吹絮乱飘扬,此是春来第一场。
  天意似催耕种早,今年农比去年忙。
  新年词(四首)
  声声爆竹焰冲天,惊起幽人坐不眠。
  曙色穿窗天渐晓,满城听响霸王鞭⑴。
  衣冠簇簇过新年,丰乐家家贺晓天。
  真个升平多韵事,春联贴满大门前。
  一年春到一年新,岁稔边城乐意真。
  才出东郊西舍去,街头忙煞拜年人。
  瞳瞳⑵晓日满春晖,吩咐儿童早启扉。
  门外忽闻多笑语,邻家扶得醉人归。
  [1]霸王鞭:过去的一种连响鞭炮。
  [2]瞳瞳:日初出渐明貌。送春
  一度春归一断肠,花残莺老恨茫茫。
  朝来拟向东君⑴问,到底何乡是故乡?
  送秋
  送罢春光又送秋,一年两度动忧愁。
  凄凉更比前番苦,那得樽前不怅惆。
  迎春
  迎向东郊又一回,春来恰似故人来。
  入门笑视窗前砚,池水冰花已尽开。
  城南醉归
  载酒城南共访朋,兴酣浑忘雨如绳。
  不愁醉后归途晚,小市人家尽上灯。
  祭灶
  再拜东厨一瓣香,云车风马⑵漫徜徉。
  〔1〕东君:司春之神。
  〔2〕云车风马:灶神所乘。三旬九食⑴寻常事,莫把贫穷诉上苍。
  风筝
  凤翥⑵鸾翔势不群,清音直欲九天闻。
  升沉全仗东风力,一得吹嘘便入云。
  雨后途中西望⑶
  长天雨过水平隄,匹马前途夕照低。
  行到高原一回首,家山遥在白云西。
  落花(二首)
  园花落尽残深红,太息春来乐事空。
  吹堕泥途浑不惜,看来最忍是东风。
  落花满地问谁收,儿女多情泪欲流。
  惟有东风知爱惜,吹来复挂树梢头。
  〔1〕三旬九食:旬,十天为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2]翥:音zhu,鸟向上飞。
  〔3〕西望:诗人曾任岷州学正,洮州在岷州西,此诗应为作于由洮赴岷途中。偶成
  边城一雨便生凉,就里寒暄费主张。
  昨夜梦中风料峭,有人晓起劝添裳。
  九月初八夜枕上口占
  西风一枕顿生凉,篱下寒花想正芳。
  夜半怕闻风送雨,登高明日是重阳。
  九日雨中
  凄风冷雨满重阳,情绪无聊晚更凉。
  记得去年晴景好,万峰高处醉壶觞。
  题《友竹山房诗集》(二首)
  家在南闽仕极边,一官一集竞流传。
  不曾身向春风坐,恨我迟生二十年。
  风流才俊有谁齐,万里山川入品题。
  怪底奚囊⑵盛不起,行踪曾到玉关西。
  [1]《友竹山房诗集》:苏履吉著。苏履吉(1779—1851),字其旋,号九斋。清拔贡。福建德化人。嘉庆二十年(1815)起,历职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二十余年,有政声。道光初,任洮州抚番同知。
  [2]奚囊: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题《松花庵诗集》⑴
  一官蹭蹬⑵滞潇湘,解组⑶归来兴倍狂。
  酒醉诗成无个事,松花如雨落斜阳。
  题袁玉堂《出戍诗话》⑷
  轻装万里赴军台⑸,葡酒不嫌饮满杯。
  伊水风沙瀚海月,定教携入玉关来。
  悼亡(二首)
  柴门两板⑹守清贫,忆惜于归⑺正妙春。
  我是孤儿卿失怙⑻,一双同是可怜人。
  亲炊藜董⑼劝加餐,百事萦心肯自宽。
  《松花庵诗集》:吴镇著。吴镇(1721—1797),字信辰,号松崖。甘肃临洮人。乾隆十五年举人,官至湖南沅州知府,晚年主讲兰山书院。
  [2]蹭蹬:音cengdeng,遭到挫折、失意。
  〔3〕解组:去官的意思。组:系印的丝带,借指官爵。
  〔4〕袁玉堂:清人,详情不明。
  〔5〕军台:清设在新疆、蒙古西北两路的邮驿。专管军报和文书的递送。此处或代指西北边疆之地。
  〔6〕两板:两扇,属普通房门。
  〔7〕于归:女子出嫁。此首显系悼亡爱妻之作。
  〔8)怙:音hu,父亲。《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恃分说,则怙为父,恃为母。合而言之,则父母通称为怙。无父或父母双亡又称孤。这首诗多少反映出了诗人的早年身世。
  〔9〕藜藿:藜和藿,指粗劣的饭菜。伤心岂独怜儿幼,贫贱夫妻死别难。
  四时闺词(四首)
  陌头杨柳乱垂丝,春睡觉来懒画眉。
  记得郎行曾有约,满隄芳草是归时。
  湘帘风动卷微波,适体轻衫着碧罗。
  小婢偷翻双袖看,泪痕却比汗⑴痕多。
  梧桐小院月黄昏,抱杵⑵归来自掩门。
  听说邻家前有信,将军犹未破乌孙⑶。
  离情无奈夜漫漫,姊妹围炉笑语欢。
  绣阁尚风雪冷⑷,那堪万里寄衣单。
  记梦(二首)
  余往往梦中得句,而醒辄忘之。兹又得"高挂片帆”、"翻尘覆海”两断句,恐其复忘,因于枕上足成之。
  沧溟东望水浮空,百丈洪涛万里风。
  高挂片帆入瀛岛,此身常在若花中。
  [1]汗:原稿作“汉”。疑系笔误。
  [2]抱杵:指洗衣。
  〔3〕乌孙: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兼作国名。此句借指边疆进犯之敌。
  [4]绣阁尚风雪冷:此句原稿有脱文。石火⑴光中偶寄身,此生非假亦非真。
  翻尘覆海寻常事,谁识蓬莱日月新?
  七夕(二首)
  寄语双星莫怨吁,年年此夜两情娱。
  世间鳏寡知多少,可有今宵一会无?
  莫把离情笑女牛,人间天上试相筹。
  百年纵有能偕老,不及双星万万秋。
  曹操疑塚(二首)
  欺心岂止不为臣,埋骨当年亦欠真。
  到底负人人负己,竟无寸土葬君身。
  漳河侧畔塚如邱,七二疑⑵团颇费谋。
  争似定军山路⑶,孤坟三尺壮千秋。
  〔1〕石火:以石敲击,迸发出的火花。石火光中:比喻极为短暂的时间内。
  〔2〕七二疑团:传说曹操为防其陵墓被盗掘,将陵墓建在位于今河北省、河南省之间的漳河河底,并在河岸设有七十二个疑冢。据1988年3月8日 《人民日报》报道,世传七十二个疑冢实为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大型墓葬群,与曹操无关。
  〔3〕争似定军山路:此句原稿脱一字。定军山,在今陕西省沔县西南。两峰对峙,山上有平坂。东汉末年刘备部将黄忠大败曹军于此。山下有诸葛亮陵墓及庙宇。题画(三首)
  云峰缥缈水湾环,有个村庄□□□。
  □欲携家避烽火,眼前无此好溪山。
  峰峦佳处爱盘桓⑴,载酒登临兴未阑。
  一自烟尘离乱后,云山只好画中看。
  山无烟瘴水无波,老峦林泉鬓已皤⑵。
  莫笑野人门巷僻,一生从不识干戈。
  元夕(二首)
  元宵无处不张灯,笙鼓年年响沸腾。
  何似凄凉今夜里,闭门寒饿恨难胜。
  乱离何处不心伤,况是今宵更断肠。
  箫鼓寂寥星斗淡,空余月明照沧桑。
  春日写怀
  东风落日满尘埃,禁闭孤城久不开。
  我望太平如望岁,恨无消息共春来。
  〔1〕盘桓:徘徊,逗留。
  〔2〕皤:音po,白色。清明(二首)
  东风吹断纸前烟,扫墓归来雪后天。
  野际无人春色冷,可怜萧瑟是去年。
  连年兵火抱长愁,拜罢荒阡⑴泪满流。
  料得慈魂也凄怆,诸孙寒饿儿白头。
  途次杨花桥⑵
  野桥落日少人行,旅信谣传过客惊。
  时事年来多变改,不愁逢贼怕逢兵。
  野狐桥⑶
  白浪翻银响怒雷,行人不敢首重回。
  惊心我是逋逃客,误听风驱万马来。
  [1]荒阡:荒坟。阡,坟墓。
  [2]次:停留,居住。杨花桥:在今临潭县洮滨乡,为洗河吊桥。始建于明嘉靖年元年,屡经兴废。
  [3]野狐桥:在今岷县西寨镇洮河之上。始建于明成化年,初设驿所,为往返洮岷必经之路,屡经兴废。夏夜闻警⑴
  报来贼又到岷阳⑵,半夜相哗势欲狂。
  叹息此生真运陒,故乡受困又他乡。
  七夕(三首)
  凡事都从巧里成,须知多巧每多惊。
  何如守拙安吾分,无忧无患过一生。
  秋来一会永为期,惹相深闺每怨迟。
  我比天孙⑶差有幸,纵经患难不相离。
  节候惊心每怅然,凄凉今夜更谁怜;
  而今半是分离客,知道相逢定几年?
  接大儿书
  流离均是在他乡,骨肉谁怜各一方。
  前月音书才寄到,开封那忍泪千行。
  [1]夏夜闻警:指清同治初年西北回变中洮、岷地区的战乱。
  [2]岷阳:岷县县城所在地。
  〔3〕天孙:星名,即织女星。赠王兰亭茂才⑴(四首)
  文字因缘到处真,才经知面便相亲。
  那堪身是无家客,漂泊谁叫素愿伸。
  书记生涯亦可怜,垂青常说主人贤。
  知君雅有班生⑵志,肯使毛锥⑶误少年。
  烽烟处处是兵戈,乱世相逢感慨多。
  君正年少我垂老,一般岁月等消磨。
  百里他乡少送迎,频劳枉顾甚多情。
  知君饱饮西江水,肯分余滴到残生。
  劝鼠(四首)
  残灯才息便都来,倒笼翻箱叱不回。
  箧笥⑷何曾余长物⑸,无须劳汝几番开。
  搅我还乡梦不成,绕床登案到残更。
  [1]王兰亭:名景曦,字兰亭,临潭人。生处道光、同治间。为岁贡生,工诗,为人正直端方。茂才:即秀才。因避汉光武帝名讳,改秀为茂。明清时人府州县学的生员叫秀才,也沿称茂才。
  〔2〕班生:指汉班超。其以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著称。后为弃文就武之典。
  〔3〕毛锥:指毛笔。
  〔4〕箧笥:音qiesi,藏物的竹器。
  〔5〕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或指像样的东西。擒渠⑴莫道真无术,老去机心懒再生。
  斗声⑵永夜听啾啾,啮⑶破空箱尚未休。
  尽日一餐犹未饱,余粮那得为渠留。
  半间破屋满尘埃,似我愁穷甚可哀。
  好向邻家求果腹,宵深切莫率群来。
  杏花
  不负东风二月天,村前村后各争妍。
  开花且谩夸君早,知否寒梅已占先。
  漫成
  青眼⑷寥寥何处逢,暮年离乱作书佣。
  残羹莫谩嫌迟冷,犹胜阇黎饭后钟⑸。
  [1]渠:他。
  〔2〕斗声:群鼠争斗互咬之声。
  〔3〕啮:音nie,咬。
  〔4〕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与白眼相对。白眼:眼珠向上翻出或向旁边转出眼白部分,表示看不起人或不满意。史载,晋代名士阮籍常以青白眼待人,以示好恶。
  〔5]阇黎饭后钟:”阇黎”亦作”阇梨”,梵语”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饭后钟:相传唐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某次,故意将斋食前敲钟改为斋后才敲。王播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王播后中进士,为官朝中及地方多年,但先廉后贪,先清后浊,人皆恨之。寒食
  风色凄凉甚去年,他乡兴味益萧然。
  厨中久已无薪火,不独今朝是禁烟。
  清明(五首)
  清明时节恨茫茫,思到无家倍断肠。
  安得纸钱共杯酒,亲登邱陇拜斜阳。
  处处风灰飏纸钱,伤心怕见柳含烟。
  今生已断乡路路⑴,拜扫无由到墓田。
  欲拜先茔道路长,独含双泪恨茫茫。
  慈亲地下曾知否,衰老儿今在故乡。
  春光又向故园回,想到慈亲泪暗摧。
  况是清明争拜扫,定知日日望儿来。
  西望家山满目愁,清明无处诉离忧。
  衷怀欲向春波寄,只恨洮河不倒流⑵。
  岷阳送春(三首)
  春来春去亦寻常,惟有愁人更断肠。
  [1]今生已断乡路路:这一句原稿中如此,疑有误字。
  [2]只恨洮河不倒流:洮河自发源地东流经过洮州,直至岷州,又转而北流。想必诗人此时正在岷州。我自送君谁送我,空怀归思满斜阳。
  鸟声花影两依依,听唱骊歌满落晖。
  似我离怀空自抱,家山只好梦中归。
  送君莫漫起长嗟,独对离樽兴转赊⑴。
  岂是他乡真个好,纵然归去也无家。
  就馆州署
  依旧生涯托砚田,舌耕⑵从此望丰年。
  诗书万卷成灰烬,回首家山恨又牵。
  书馆即事(二首)
  无多功课有余闲,吟兴衰年尚未删。
  咏到流离肠欲断,半窗斜日一房山⑶。
  巢栖⑷恰好比高枝⑸,夏冷难教睡起迟。
  课罢晓窗无个事,杏花香里写新诗。
  [1]赊:多。
  〔2〕舌耕:以教书讲学谋生。
  [3]一房山:唐代诗人李洞《山居喜友人见访》有"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的句子,表现的是孤高幽洁的情怀。这里表达的则是怅惘哀伤之感。
  〔4〕巢栖:喻隐居。诗人并非真的隐居,只是借以表达困顿、寂寞之中无可奈何的心情。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
  〔5〕高枝: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漫成(二首)
  红杏阴浓子满枝,讼庭昼静夕阳迟。
  闲窗一枕高眠处,忘却年来是乱离。
  公庭深处静无哗,午睡觉来日未斜。
  梦境依稀犹记得,半归书馆半归家。
  灯下寄大儿书(三首)
  一纸音书寄汝知,怜渠兄妹每神驰。
  归来莫恋他乡好,别泪休教两地垂。
  分离日日望归来,寄汝音书手自裁。
  多少愁怀说不尽,几番封固几番开⑴。
  郑重灯前手自裁,满腔心事泪重重。
  得书即便归来早,莫又迟迟岁及冬。
  题巢栖草堂(四首)
  绿树当窗翠欲迷,何人曾此借巢栖。
  知渠雅⑵有飞腾志,肯向风尘眉久低。
  〔1〕几番封固几番开:唐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勿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与此同出机杼。
  〔2〕雅:平素,素来。知否新枝异旧枝,栖身从此免奔驰。
  绿荫地满烽烟隔,投老⑴何须怨别离。
  几净窗明净不嚣,幽栖恰好比鹪鹩⑵。
  缘今不是高骞⑶日,莫趁秋风上碧霄。
  草堂咫尺近公堂,满地落花一径长。
  梦觉午窗人不到,好教高卧学羲皇⑷。
  雨中即景
  黑云翻墨⑶雨翻盆,争讶晴窗昼亦昏。
  风卷雷声天外去,依然红日照山村。
  题画牡丹(三首)
  貌出名花朵朵新,色香独占十分春。
  须知富贵寻常事,莫仗东风便傲人。
  [1]投老:垂老,临老。
  [2]鹪鹩:此鸟形微处卑,因用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自足者。《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高骞:高举,高飞。
  〔4〕羲皇:传说中的古帝王伏羲氏。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以此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
  [5]黑云翻墨:苏轼亦有雨中写景诗以此开头,其诗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潦倒无由到玉堂,青衫何处染天香?
  题诗博得名花笑,也算能增笔墨光。
  笔底繁华纸上春,兴来烂慢写天真。
  装成好向床头挂,恰似朝朝对美人。
  岷阳八景(八首)
  岷山积翠⑴
  翠滴层峦夕照横,浅深浓淡看分明。
  千秋纵有荆关⑵笔,未必能教画得成。
  洮水流珠⑶
  河声日夜响平川,水面明珠颗颗圆。
  此宝看来人世少,得逢青鉴⑷是何年?
  〔1〕岷山积翠:岷山,岷县城北洮河北岸一山峰,非甘川交界处之岷山山脉。
  〔2〕荆关:五代画家荆浩、关仝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故并称“荆关”。
  〔3〕洮水流珠:见前洮阳八景注。
  〔4〕青鉴:鉴,镜子。引申为照,观察。青鉴,即看重的意思。城南古刹⑴
  琳宫梵宇构何年,古树森森上接天。
  曲院无僧花落尽,长留金碧锁寒烟。
  叠涨长桥⑵
  长桥百尺等飞虹,垂向绿阴春树中。
  来往不叫民病涉,任他波浪吼长风。
  东坡晚照⑶
  朝阳不及夕阳红,多少峰峦晚照中。
  樵唱一声飞鸟尽,山钟摇出暮烟笼。
  北岸温泉⑷
  未许寒泉一例论,春波流出水常温。
  澄清自是源头活,濯尽浮尘不少浑。
  〔1〕城南古刹:据《岷州卫志•寺观》载,岷县城南原有报恩寺、广福寺、般若寺、会福寺、真如寺等。
  〔2〕叠涨长桥:《岷州卫志》作"叠藏长桥”。岷县城东有迭藏河,河床宽浅,每至夏秋雨季,常洪水泛滥。康熙年间建一长桥,势颇壮观。
  〔3〕东坡晚照:县城东山,挺拔矗立,高出诸峰。夕照之中,霞光烟岚,胜似画中。
  〔4〕北岸温泉:岷县城外洮河岸边多甘泉。泉水清澈,激之不浊。西岭晴云⑴
  彩云西向岭头横,天宇高空万里晴。
  依山不是为霖懒,五色祥扶日月明。
  南峰积雪⑵
  积雪峰头几处残,送来霁色满地寒。
  东风会待吹成雨,润遍春郊万顷田。
  送刘来青⑶归里 (四首)
  君今归去我无归,送别临岐酒一杯。
  安得身如双翼鸟,随君西向故园飞。
  此去乡关莫再来,干戈满地孰怜才?
  送君自恨贫如洗,难得临别酒一杯。
  数月相依一日离,君心自喜我心悽。
  故园亲友如相问,为道新添两鬓丝。
  无家已作他乡游,看到君归泪欲流。
  落日满山飞鸟散,空教老眼望洮州。
  〔1〕西岭晴云:岷县城西有五台山,为道教圣地。雨后天晴,山色如洗,白云悠悠。放眼远單,令人心旷神怡,生羽化登仙之感。
  〔2〕南峰积雪:南峰,岷县城南麻子川岭,站立高峰,可远望达拉梁_带蜿蜒不断的皑皑雪景。
  〔3〕刘来青:其人不详。牡丹
  一朵花开一朵香,恼渠国色乱人肠。
  衰年种得东篱菊,不爱浓妆爱淡妆。
  望远(二首)
  归来难定是何时,雨际灯前最尔思。
  须念老人情绪苦,莫教衰眼泪长垂。
  孤孀此后竟谁依,况是他乡尚未归。
  昨夜梦中亲见汝,觉来风雨满窗扉。
  苦雨(二首)
  晴日寥寥雨日多,炎天好景半销磨。
  丁东⑴不住檐前水,恼杀愁人鬓欲皤。
  凄凉无伴坐长天,独对青山闷欲眠。
  新草铺阶苔满地,恨他风雨多缠绵。
  雨后郊望
  禽声呖呖
  水泠泠,绕郭烟岚雨乍经。落日芳郊闲极目,碧天无际暮山青。
  〔1〕丁东:象声词。夏日观云(二首)
  峭壁嶙峋落日殷,千峰万壑回难攀。
  问他五岳常游客,可否人间有此山?
  望里奇峰不一班⑴,云程有路问谁攀?
  胸中丘壑从今满,懒看人间万仞山。
  苦热(二首)
  矮屋三间暑气扬,炎天无计可招凉。
  夜来更觉难消受,儿女荆妻共一床。
  蔽体终年只一袍,宵眠犹自覆儿曹。
  重重补缀披来暖,偏是难禁暑气豪。
  秋信(二首)
  寒暄此日竟谁亲,投老他乡自守贫。
  却是风声知冷暖,先将秋信报愁人。
  物换星移岁又迁,商声⑵惊报早窗前。
  秋来更比春来好,消受新凉永夜眠。
  〔1〕班:即般。
  〔2〕商声: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之一,其音凄怆哀怨。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因以商指秋季,商声即秋声。秋思(三首)
  他乡丰稔故乡同,触动离怀恨不穷。
  几度欲归归未果,空教归思满秋风。
  西风萧瑟响窗纱,偏是无家倍忆家。
  肠断故园灰烬后,秋高何处问桑麻?
  一家儿女各东西,望里关山正鼓鼙⑴。
  我自念渠渠念我,空教两地费酸悽。
  七夕
  迂拙原来属性成,何须贪巧苦相争。
  痴心愿乞天河水,洒向人间洗甲兵。
  感事
  民居灰烬土田荒,愁听行人说故乡。
  五十年年浑似梦,不堪归去问沧桑。
  〔1〕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因借指战事。题兰泉张竹菴⑴戴月荷锄小照 (五首)
  晨兴长趁月斜圆,荷得锄头不卸肩。
  要使儿孙知此义,传家事业在耕田。
  历尽风尘晚岁归,五泉山下有柴扉。
  胡麻种罢携锄返,一路行歌伴月辉。
  貌自清苍影自孤,科头⑵芒履步踟蹰
  。多因厌见兵戈苦,归乡田间去草芜。
  只锄非种不锄花,日日归来月半斜。
  就里闲情君自寄,何曾真个是农家。
  瞻君风貌仰君贤,步履逍遥态欲仙。
  似我衰年逢世乱,更从何处问田园。
  书馆题壁
  浪游无计去无家,乡梦觉来日又斜。
  满院秋光人不到,一编周易⑶度年华。
  〔1〕张竹菴:.不详。
  〔2〕科头:谓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3〕周易:儒家经典之一。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河流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岁暮杂感 (五首)
  落魄岷阳近一年,绨袍⑴何处受人怜。
  故园灰烬干戈满,归信从今益杳然。
  飘流无地⑵恨茫茫,每到思归暗自伤。
  梦里不知离绪苦,冬来夜夜在家乡。
  暮年落拓⑶作书佣⑷,此事何曾是素悰
  ⑸。差胜去年山寺里,破炉残火对寒松。
  悬帖军书⑹日夜忙,临门星火⑺促输粮。
  脂膏竭尽闾阎⑻力,一矢何曾及夜郎。
  焦土惟余劫火红,克城谁意⑼一城空。
  伤心万户归无计,犹说将军破贼功。
  〔1〕绨袍:战国魏人范雎、须贾事。雎先事贾受辱,后改名人秦为相。及贾使秦,雎敝衣往见,贾怜而赠一绨袍。迨知其即秦相,乃惶恐请罪。雎以贾尚有赠袍念旧之情,终宽释之。后多用为眷念故旧之典。
  〔2〕无地:没有地方。
  〔3〕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
  〔4〕书佣:书的奴仆。此处指教书生涯。
  〔5〕素悰:向来的心愿。
  〔6〕军书:军事文书。此指催缴兵粮的布告。
  〔7〕星火:流星。比喻紧急。
  〔8〕闾阎:里巷内外的门,泛指民间,借指平民。
  〔9〕谁意:谁料。岷阳祭灶(四首)
  满屋灰尘满目愁,焚香欲拜泪先流。
  飘零眷口凄凉夜,料得神明也怅惆。
  朝天仙斾
  去明晨,风马⑴重来岁又新。
  奏善通明⑵须恕我,一家今是乱离人。
  破屋风摇灯半明,凄凉今夜倍含情。
  遭逢乱世都如此,莫向天庭诉不平。
  记得当年⑶值此宵,满厨儿女话喧嚣。
  可怜今夜他乡里,一盏寒灯伴寂寥。
  除日
  律转星回⑴岁又终,匆忙无处不相同。
  天公也惜年将近,照出斜阳色倍红。
  除夜用旧作钟字韵
  莫谩徒萦客里悰⑸,春光明日又相逢。
  〔1〕风马:神灵的车马。代指神灵。
  〔2〕通明:神明。
  〔3〕当年:原稿作“常年”,似误,依诗意,应为“当年”。
  〔4〕律转星回:律,指季节和气候。律转,即季节回转。星回,星宿回转故位。
  〔5〕悰:音cong,心情,思绪。年来况是无眠惯,一任僧楼早打钟。
  感怀(三首)
  残灯破屋度今宵,漂泊何人慰寂寥。
  小女不知情绪苦,频言新岁是来朝。
  荆妻含泪儿抱愁,骨肉分离恸远游。
  无计遣怀偏不寐,破床伏枕数更筹⑴。
  避乱谁赊酒一樽,晨兴何事趋朝暾
  ⑵。
  高眠尽日无人访,惟有春光早到门。
  正月初三日口占(二首)
  春正拜墓月初三,往来行人郭北南。
  西望先茔衰草遍,伤心何日理归骖
  ?
  孤城灰烬实堪哀,绕过田荒尽草莱。
  拜墓今朝新岁里,谁家坟上子孙来?
  迎春用旧作韵
  谁醉今朝酒一杯,去年春色又重来。
  离情别绪深如许,凭仗东风一扫开。
  〔1〕更筹:原稿为"筹更”,疑误。依律当为“更筹”。
  〔2〕朝暾
  :早晨的阳光。元宵(四首)
  记别清辉已隔年,春来初见一回圆。
  离情只有君相照,肯为无灯便早眠。
  满城灯火乐融融,曾记今宵兴不穷。
  一炬只留焦土在,劫灰冷落月明中。
  万灶烟痕郁不开⑴,中天月上几徘徊。
  将军莫恋今宵宴,好夺昆仑唱凯回。
  辉煌灯月映银河,流寓他乡客思多。
  安得吟情如往日,樽前重唱竹枝歌⑵。
  流寓岷阳觅馆不得戏赋七绝以慰无聊(八首)
  呢喃小语话晴晖,欲结新巢近绣帏。
  却怪春来门尽掩,衔泥空自往来飞。
  树多谁肯借栖⑶,落日东风任鸟啼。
  岂是飞腾教有待,高骞看与白云齐。
  〔1〕郁不开:郁结不散。
  〔2〕竹枝歌:原稿此首之下作者自注“余旧有元宵竹枝词”,其诗见本书第8页《元宵竹枝词》(四首)。
  〔3〕树多谁肯借栖:原稿此句有脱文。错节蟠根岁月多,莫嫌生意近婆娑。
  垂青如遇良工赏,肯使名材老薜萝⑴。
  泥途无计去凌云,只得浮沉与众同。
  会见春来风雨好,肯甘常卧一池中。
  天谴飘零不自由,落红几片赴东流。
  怜看谁是多情种,收取残英到树头。
  良桐百尺旧嶙峋,樵采无端委作薪。
  纵使焦余⑵神韵在,作琴惜少赏音人。
  鸡皮鹤发坐花阴,门闭春深谁见寻。
  知否青楼年少日,也曾一笑博千金。
  宠倦色衰暗自伤,长门⑶谁个慰凄凉。
  阿娇不是当年样,老丑难教金屋藏。
  七夕后一日雨中作(二首)
  昨夜相逢话未倾,朝来忽又动离情。
  涔涔雨泪浑难断,洒向人间作雨声。
  〔1〕薛萝:薛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此处借指隐者住所,含怀才不遇之慨。
  〔2〕焦余: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故云。
  〔3〕长门:汉宫名。汉武帝刘彻幼时曾称若得阿娇为妻,当造黄金屋使居之。刘彻登基后,陈皇后阿娇居功且妒,废后被幽禁于长门宫。"长门” 因以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小雨愔愔⑴听断肠,空窗镇日响淋浪。
  可知牛女分离泪,拭却千行更万行。
  中秋雨中(四首)
  年年此夜月明中,杯酒谈心乐事同。
  何似今宵离乱后,独含双泪哭途穷⑵。
  难得当头月又圆,几人今夜醉华筵。
  可怜我是无家客,独对孤灯也忘眠。
  连宵淫雨太滂沱,惹得离愁夜更多。
  明月似怜人意苦,不教今夕现澄波。
  几家欢乐几家愁,试问嫦娥知道不?
  念我凄凉今夜里,一家含泪过中秋。
  偶成
  小楼闲对日徐徐,落魄归来愿竟虚。
  堪笑残年慵不得,生涯依旧是教书。
  〔1〕愔愔:音yinyin,细雨霏霏的景色。
  〔2〕哭途穷:《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借书(二首)
  借书浑似借钱难,慷慨无人只自叹。
  可惜青箱藏万卷,顿遭劫火恨漫漫。
  亡书久似忆良朋,此语拈来倍感增。
  昨夜客窗岑寂甚,独听寒雨对孤灯。
  客寓即事(二首)
  破屋三间全漏雨,孤灯一盏半摇风。
  何人吟此苍凉句,恰似今宵客寓中。
  寒夜客来茶当酒,我今无酒亦无茶。
  孤灯破屋风窗下,对话离悰到月斜。
  雨中即景
  远山多处雨如烟,刚到前峰却又旋。
  属与西风莫吹散,好教膏泽溥荒田。
  闲兴
  两三间屋两三童,消遣光阴一卷中。
  课罢晓窗无个事,坐听檐鸟话东风。落花
  落红无那⑴委风尘,太息流光又暮春。
  恰似英雄悲失路,能垂青眼是何人?
  春日即景
  深山隐隐响春雷,催送浓云过岭来。
  底事全无霖雨意,漫天遮日竟空回。
  即景感怀
  小楼深处挂疏窗,满抱愁怀未肯降。
  羡汝呢喃梁上燕,飞来飞去总双双。
  听雨感怀 (四首)
  万点千声响夜阑,水添波浪枕添寒。
  晓来懒向檐前望,愁见飞花片片残。
  闲愁客思苦相萦,辗转终宵睡未成。
  况复撩人窗外雨,又添多少别离情。
  奔走归来喜暂停,频年患难怅同经。
  伤心却恨今宵雨,一枕凄凉独自听。
  〔1〕无那:无奈,无可奈何。声声滴滴满檐牙,骨肉分离我自嗟。
  不识今宵风雨里,同深愁思更谁家?
  题桃柳争艳便面⑴(二首)
  桃争浓艳柳争妍,占取春光雨霁天。
  知是谁家双燕子,飞啼常在晚风前。
  桃红柳绿竞芳菲,雨霁园林正午晖。
  燕子也知春色好,故翘双翅往来飞。
  塞下曲
  秋风衰草路茫茫,血战归来落日黄。
  欲报君恩深似海,此身何惜在沙场。
  秋闺思
  万户砧声晓夜忙,白狼河⑵畔又新霜。
  知他恐惹伤心泪,不寄音书到故乡。
  〔1〕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后称团扇、折扇为便面。
  〔2〕白狼河:古水名,即今辽宁省境内的大凌河,因发源于白狼山而得名。这里是借指边戍之地。出塞行
  黄沙漠漠路漫漫,八月秋风动地寒。
  一曲胡笳人万里,却从何处望长安。
  秋晴
  田家最乐是秋成,耞板村村打晚晴。
  地僻不知儿女警,好同儿女过余生。
  送燕(四首)
  来时春半去秋分,垒旧巢空怅晚曛⑴。
  多少离愁开不得,呢喃谁复慰殷勤?
  小语喃喃日几回,欲归犹自意徘徊。
  关心为护梁间垒,依旧春分待汝来。
  我自无归送汝归,屋梁从此剩斜晖。
  春分切莫旁家去,好认愁人门户飞。
  此后晨窗晓梦回,有谁软语话檐隈⑵。
  殷勤为订明年约,莫使春来尔不来。
  〔1〕曛:音xun,落日的余光。
  〔2〕檐隈:檐角。隈,角落。伤菊(四首)
  底事匆匆冒雨开,霜晨月夕定相陪。
  眼前总有寻芳客,肯向东篱物色来。
  不向春风斗早妍,雨晴争媚夕阳鲜。
  怜伊空有凌霜格,可奈秋光已暮天。
  不怕秋凉不避霜,生成傲骨迈群芳。
  垂青难得时人赏,孤负东篱晚节香。
  老圃荒凉落照斜,怜渠不觉为渠嗟。
  秋香虽好年光晚,空向霜傲众葩⑴。
  中秋感怀
  昨岁今宵月似银,他乡犹共话艰辛。
  清光此夜浑如旧,无复当时慰藉人。
  寄孟筠轩⑵秦州书
  一封书信寄秦州⑶,两地相思共早秋。
  [1]空向霜傲众葩:原稿此句脱一字。
  [2]孟筠轩:其人不详。
  [3]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就里苦衷应远谅,莫教蚊负⑴抱长愁。
  秋感
  透骨西风阵阵寒,客窗午后怯衣单。
  人间已觉秋难御,似汝夜台争⑵得安。
  借寓(四首)
  行踪无定类飘蓬,书剑归来旧业空。
  我欲栖身依广厦,眼前谁是杜陵翁⑶?
  落魄归来剩一身,好教从此避烽尘。
  逃亡我自非张俭⑷,奇祸何从到故人。
  敢云寄庑学梁鸿⑸,聊借三椽避雨风。
  眷口无多家具少,破书数卷一衰翁。
  〔1〕蚊负:亦作"蚉
  负”。《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后遂以"蚊负”比喻力小任重。此处或喻愁思深重,难以承负。但也不过是劝慰之语,反见愁思更加深重。
  〔2〕夜台:坟墓,亦借指阴间。诗人在怀念亡者。争:怎。
  〔3〕杜陵翁: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4〕张俭:字元节,东汉末年高平(在今山东)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德,都冒险接纳。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萧,去留肝胆两昆仑。”亦用此典。
  〔5〕梁鸿:东汉人,曾避祸吴地,居人厌下,为人春米。我如君瑞⑴借西厢,聊备人情纸一张。
  傥⑵许慈云⑶分庇护,好从初地⑷看沧桑。
  辛未⑸七月重赴岷阳旧寓
  春花零落杳无踪,满院秋光夕照封。
  惟有窗前数竿竹,绿阴却比去时浓。
  赠竹(四首)
  寓中旧竹数竿,年来蹂蹒几尽。今春三月,忽笋抽箭拔,似有生机。予西月假归时,绿叶扶苏,居然成竹而尚欠蒙密也。距相别两月而青篁绿蓧迥异向时,一似古豪士身经挫折而奋然振作,有重立一番惊人事业之象。不禁有感于中,为作四绝以赠之,以博解人一噱。英姿高节本嶙峋,密叶层层绿更新。从此倘教烽燧远,定知不负后来春。
  〔1〕君瑞:《西厢记》主人公张生。聊备人情纸一张:《西厢记》中有叛将孙飞虎兵围张生、崔莺莺等所住普救寺,欲抢崔莺莺为压寨夫人,危急关头,张生修书一封给征西大元帅、好友杜确率兵解围的情节。俗语有"秀才人情一张纸”的说法。
  〔2〕傥:音tang,同“倘”,假使,如果。
  〔3〕慈云: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间众生。
  〔4〕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代指佛教寺院。
  〔5〕辛未:同治十年,即1871年。漫言我是重来客,却喜君为旧主人。
  相对何须嗟契阔⑴,可知聚散总前因。
  已分别君不见君,何期重睹节凌云。
  平安好向西风报,同难交情愈十分。
  松梅同结岁寒盟⑵,懒与春花争艳名。
  倘得龙钟能健在,要来听好风声⑶。
  咏长城
  千古江山棋一枰⑷,秦皇偏安起长城。
  金墉⑸万里雄中外,尽是百姓血筑成。
  别竹(四首)
  颇爱窗前竹数竿,朝朝与我报平安。
  未知今后窗前月,更与何人相对看。
  鸣秋风韵久相亲,听向篱边日几巡。
  岂真无情轻弃汝,奈缘衰老怕烟尘。
  〔1〕契阔:契:合。阔:别。契阔犹“聚散”,多为久别重逢之意。曹操 《短歌行》:“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2〕松梅同结岁寒盟:世有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之说。
  〔3〕要来听好风声:原稿此句脱一字。
  〔4〕枰:音 ping,棋盘。
  〔5〕金墉:犹金城,坚固的城墙。墉,城墙。浩然归志本难平,离恨偏教对汝萦。
  此后客窗秋月夜,是谁来听好风声?
  虚心直节有谁同,更爱清音送晚风。
  明岁春雷惊笋出,好添新箭遍墙东。

知识出处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著名诗人陈钟秀的诗集《味雪诗存》第三卷,经过临潭县档案局的悉心编辑、校注,就要付梓,展示于世人面前。还有新搜集到的《味雪诗逸草》一卷。这是一卷失于传诵的诗稿,有诗八十一首。详读其诗,内容不在《味雪诗存》第三卷之中。从其卷名中的“逸草”二字看,除了避世隐居之意外,可能就是逸出《味雪诗存》四卷之外的名称。此论是否恰当,还有待读者、有心研究的仁人判断。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辉山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洮水流珠
相关作品
朵山玉笋
相关作品
石门金锁
相关作品
冶海冰图
相关作品
雪横叠山
相关作品
西平丰碑
相关作品
莲峰金顶
相关作品
石洞悬乳
相关作品
洮州竹枝词 其一
相关作品
洮州竹枝词 其二
相关作品
洮州竹枝词 其三
相关作品
洮州竹枝词 其四
相关作品
洮州竹枝词 其五
相关作品
元宵竹枝词 其一
相关作品
元宵竹枝词 其二
相关作品
元宵竹枝词 其三
相关作品
元宵竹枝词 其四
相关作品
曝背
相关作品
除夕守岁
相关作品
春郊晚望
相关作品
桃花源
相关作品
咏史 其一
相关作品
咏史 其二
相关作品
七夕 其一
相关作品
七夕 其二
相关作品
九日遇雨
相关作品
戏友重婚 其一
相关作品
戏友重婚 其二
相关作品
戏友重婚 其三
相关作品
夜雨
相关作品
感旧
相关作品
塞下曲
相关作品
寄室弟口外书
相关作品
山庄晓起即景
相关作品
望雨
相关作品
喜雨 其一
相关作品
喜雨 其二
相关作品
新年词 其一
相关作品
新年词 其二
相关作品
新年词 其三
相关作品
新年词 其四
相关作品
送春
相关作品
送秋
相关作品
迎春
相关作品
城南醉归
相关作品
祭灶
相关作品
风筝
相关作品
雨后途中西望
相关作品
落花 其一
相关作品
落花 其二
相关作品
偶成
相关作品
九日雨中
相关作品
悼亡 其一
相关作品
悼亡 其二
相关作品
四时闺词 其一
相关作品
四时闺词 其二
相关作品
四时闺词 其三
相关作品
四时闺词 其四
相关作品
记梦 其一
相关作品
记梦 其二
相关作品
曹操疑塚 其一
相关作品
曹操疑塚 其二
相关作品
题画 其一
相关作品
题画 其二
相关作品
题画 其三
相关作品
元夕 其一
相关作品
元夕 其二
相关作品
春日写怀
相关作品
清明 其一
相关作品
清明 其二
相关作品
途次杨花桥
相关作品
野狐桥
相关作品
夏夜闻警
相关作品
接大儿书
相关作品
劝鼠 其一
相关作品
劝鼠 其二
相关作品
劝鼠 其三
相关作品
劝鼠 其四
相关作品
杏花
相关作品
漫成
相关作品
寒食
相关作品
岷阳送春 其一
相关作品
岷阳送春 其二
相关作品
岷阳送春 其三
相关作品
就馆州署
相关作品
书馆即事 其一
相关作品
书馆即事 其二
相关作品
漫成 其一
相关作品
漫成 其二
相关作品
题巢栖草堂 其一
相关作品
题巢栖草堂 其二
相关作品
题巢栖草堂 其三
相关作品
题巢栖草堂 其四
相关作品
雨中即景
相关作品
题画牡丹 其一
相关作品
题画牡丹 其二
相关作品
题画牡丹 其三
相关作品
岷山积翠
相关作品
城南古刹
相关作品
叠涨长桥
相关作品
东坡晚照
相关作品
北岸温泉
相关作品
西岭晴云
相关作品
南峰积雪
相关作品
牡丹
相关作品
望远 其一
相关作品
望远 其二
相关作品
苦雨 其一
相关作品
苦雨 其二
相关作品
雨后郊望
相关作品
夏日观云 其一
相关作品
夏日观云 其二
相关作品
苦热 其一
相关作品
苦热 其二
相关作品
秋信 其一
相关作品
秋信 其二
相关作品
秋思 其一
相关作品
秋思 其二
相关作品
秋思 其三
相关作品
七夕
相关作品
感事
相关作品
书馆题壁
相关作品
岁暮杂感 其一
相关作品
岁暮杂感 其二
相关作品
岁暮杂感 其三
相关作品
岁暮杂感 其四
相关作品
岁暮杂感 其五
相关作品
岷阳祭灶 其一
相关作品
岷阳祭灶 其二
相关作品
岷阳祭灶 其三
相关作品
岷阳祭灶 其四
相关作品
除日
相关作品
感怀 其一
相关作品
感怀 其二
相关作品
感怀 其三
相关作品
迎春用旧作韵
相关作品
元宵 其一
相关作品
元宵 其二
相关作品
元宵 其三
相关作品
中秋雨中
相关作品
借书
相关作品
落花
相关作品
题桃柳争艳便面
相关作品
出塞行
相关作品
伤菊
相关作品
秋感
相关作品
咏长城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