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龙神庙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9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龙神庙会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3
页码: 758-760
摘要: 临潭龙神庙会遍布全县各乡村。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九开始到九月中旬,庙会会场几乎不断。临潭主要龙神庙会分布情况表新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龙神赛会,是县内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的庙会。临潭县新城端午节赛神会的传统民俗活动,约始于15世纪中叶,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赛神会,共分3天进行。除在隍庙内及周围由各地民歌歌手不分昼夜赛唱“花儿”,庙内戏台和新城文化广场唱戏助兴外,主要活动就是赛神。1986年,临潭、卓尼等地群众积极筹资,在大庙原址新建了“洮州农民文化宫”。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正殿为传统木结构寺庙楼宇,高为42.8米。现在已成为集神庙、娱乐、文化活动于一身的场所。
关键词: 地方文化 龙神庙会

内容

临潭龙神庙会遍布全县各乡村。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九开始到九月中旬,庙会会场几乎不断。
  临潭主要龙神庙会分布情况表新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龙神赛会,是县内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的庙会。
  临潭县新城端午节赛神会的传统民俗活动,约始于15世纪中叶,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居住在新城、流顺等地附近的先民们,把他们所崇敬和供奉的“龙神”偶像,于端午节集中抬到新城隍庙,供大家瞻仰、祭祀,随之各地竞相效仿,就形成了洮州的十八位“龙神”齐集新城的端午节龙神会。
  端午节赛神会,共分3天进行。除在隍庙内及周围由各地民歌歌手不分昼夜赛唱“花儿”,庙内戏台和新城文化广场唱戏助兴外,主要活动就是赛神。
  第一天叫“跑佛爷”(洮岷民间“神”、“佛”不分,概念模糊,统称“佛爷”)。各路龙神于当天陆续来到城郊,由各自的“接迎会”接待,并举行“献羊”仪式;下午集中到东门月城内,经县知事(后为县长)或商会首脑举行“降香”仪式后,各自抬起神轿竞跑,以最先跑到终点——隍庙大殿入座为胜。
  第二天叫“踩街”。各路龙神张起自己的全副銮驾、仪仗,包括四面(有些只有两面)开道锣,四至八对三角形火焰牙边青黄龙彩旗,一对两米来长大铜号,一对唢呐,轿前为各庙会会首、提领等老年人执香,轿后为“万民伞盖”和有神衔的大毒旗衔幡按座次先后下庙到前后两街缓慢游行。各街居民商户店铺在神轿经过时鸣炮焚香表示供奉欢迎,然后返回隍庙登殿重新入座。
  第三天叫“上山”。于拂晓时候,各路龙神由舆夫舁之,到城西北大石山(即朵山)禳雹祛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午陆续下山,到西门外岔路口 “扭佛爷”,下午返回隍庙,黄昏时下庙,由原路返回,完成了龙神赛会的全部过程。
  群众传说,这三天的赛神仪式是重演当年将帅们带领自己的麾下攻城略地的事迹。第一天表示兵临城下,各路将帅奋勇杀敌,一举攻入城中,守城敌军望风披靡;第二天踩街表示视察城防、宣示军威、捕剿余孽、安抚民众等过程;第三天拂晓,闻报有敌情,于是登高视察,准备迎敌,敌闻风而逃后进城商讨防守事宜,并于当晚各返防区的实战过程。
  临潭最大的龙神庙当属旧城“五国爷庙”,坐落在今城关镇城内村。全称“镇守西海感应五国都大龙王庙”。庙内所供龙神为明初征洮的安世魁。王树民先生1938年考察古战村时见到“有龙王庙一,曰’镇守西海感应五国都大龙王'西海者青海也,龙王据称为安世魁。安氏之事迹未详,要之当与明初移民屯垦有关”(《陇游日记》)。
  据传,安世魁原籍陕西卫后所(今武功县)人氏,熟读经史,精通武艺,科中武举,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曾选用红水营游击,有功特授成都府指挥。明初到达洮州旧城,戍边屯垦。后在安抚甘青交界之处的乔科喀松、昂巴昂哇、左格尼玛、果洛孛撒、循化南番等五大部落,在班师返洮途中,经九条岭白石崖,遭流寇袭击身亡。明太祖朱元璋嘉其开疆拓土、镇洮守边有功,敕分“镇守西海感应五国都大龙王”。位列洮州十八龙神之一。将督司署衙改为龙王庙,都司署衙移至城内东街(今城关五校内),将原来供奉“兴云布雨龙王之神位”的龙王庙(在城关青崖龙头,今城关粉条厂老庙处)作为安公龙王之行宫。
  1986年,临潭、卓尼等地群众积极筹资,在大庙原址新建了“洮州农民文化宫”。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正殿为传统木结构寺庙楼宇,高为42.8米。正门别具一格,斗拱、挑檐,落彩浓艳。现在已成为集神庙、娱乐、文化活动于一身的场所。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