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7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分类号: D693.63
页数: 1
页码: 476
摘要: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公务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促进了机关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完善了公务员管理的内容, 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关键词: 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管理

内容

历年来全县实行干部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政策,坚持“严把入口关,放松岀口关”的原则。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打好了基础,1999年成立临潭县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小组后,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公务员考核、培训、奖惩、增资晋级、交流、辞职辞退等竞争激励机制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工作日趋正规化、制度化。2002年取消了非师范类中专毕业生分配政策后,实行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2006年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凡进必考、择优录用”政策,逐步推行跨地区就业“金桥工程”,多渠道安置学生就业。2004年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公务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促进了机关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完善了公务员管理的内容, 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