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税收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61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地税收入
分类号: F810.422
页数: 7
页码: 341-347
摘要: 由于企业改制和在原基础上征收医疗保险费、工会经费和残疾人保障金后增至688万元;这一阶段地税收入间接反映临潭地税管理已步入规范高效运行轨道,也反映出了临潭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社会保障体制在临潭不断推行深入,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对税收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 地方税制 地税收入

内容

一、历年地税收入任务和组织完成情况
  临潭地税自1994年组建到2006年,连续13年超计划完成组织收入工作。在1994年至1999年底,收入组成主要由农业税收和其他地方各税两大部分构成,尤其在组建初期的1994年,农业税收年度收入总量为86.36万元,占该年度地税总收入139.75万元的61.79%,达该年度其他地方各税总收入53.36万元的161.84%;在该时间段两大收入组成变化的特点是:从1994年至1999年工商税收及其他地方各税占地税收入总比的比例逐年上升,农业税收占地税收入总比的比例逐年下降,至2000年农业税收移交财政征收前的1999年度,该年农业税收120.31万元,比例下降为占该年度地税总收入306.11万元的39.30%,占当年工商税收及其他地方各税总收入185.8万元的64.75%,农业税收逐渐退出临潭县财政收入重点构成,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从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过渡发展和此阶段国家改革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农民负担基本未增加,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税全县负担实际下降。2000年至2006年阶段,2000年开始征收社会保险费收入,地税收入开始由地方各税收入和社会保险费收入两大收入构成,此阶段的特点是:地方各税收入呈大比例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200多万元,经过7年到2006年突破千万元达1013万元;社会保险费收入平稳增长从2000年的84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200万元,2006年由于企业改制和在原基础上征收医疗保险费、工会经费和残疾人保障金后增至688万元;这一阶段地税收入间接反映临潭地税管理已步入规范高效运行轨道,也反映出了临潭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社会保障体制在临潭不断推行深入,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对税收的拉动效应。1994年至2006年地税收入任务和组织完成一览表
  单位:万元
  1994年至2006年地税完成组织收入趋图
  单位:万元、年
  二、地税历年分项收入情况
  (一)营业税
  营业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三)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五)房产税
  房产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六)印花税
  印花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七)车船税
  车船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八)屠宰税
  宰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九)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十)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十一)资源税
  资源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十二)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十三)甘肃省教育费附加
  甘肃省教育费附加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十四)社会保险基金等
  社会保险基金等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十五)农业税收
  农业税收入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