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草产业基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9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草产业基地建设
分类号: S812.5
页数: 1
页码: 168
摘要: 临潭县草产业基地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步阶段,根据本县草山资源有限(123万亩),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对大的实际,以县草原站等饲草料加工厂为重点,组织全县个体饲草料加工户,进行配合饲料、精料、混合饲料、草粉等草产品加工,为解决饲养过程中饲草料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临潭县 草产业 基地建设

内容

临潭县草产业基地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步阶段,根据本县草山资源有限(123万亩),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对大的实际,以县草原站等饲草料加工厂为重点,组织全县个体饲草料加工户,进行配合饲料、精料、混合饲料、草粉等草产品加工,为解决饲养过程中饲草料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年加工配合饲料1.5万公斤,精料3万公斤,来料加工及加工草粉160万公斤。9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逐年调整,在从事上述草产品加工的同时,增加当年生牧草的种植,进行退耕还草、种植多年生牧草,并从小规模的饲料加工逐步发展,在全县农户,重点养殖户、场推行了青贮氨化饲草料的制作,以后建立的金洮良种牛繁育基地,新城、卓洛养殖示范园区,华新奶牛养殖场也有配套的牧草种植和青贮、氨化饲料等制作,年加工饲料120~130余万公斤。
  历年饲料加工、牧草种植情况简表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