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畜种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畜种繁育
分类号: S813.21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畜牧业是临潭县的传统产业和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全州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牲畜“良种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临潭县境内大家畜品种主要有牛、驴、马、骡等4种,小家畜(禽)品种有羊、猪、鸡、兔等;其中一部分是地方原始品种,绝大部分是引进改良品种。
关键词: 临潭县 畜牧业 畜种繁育

内容

畜牧业是临潭县的传统产业和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全州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牲畜“良种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临潭县境内大家畜品种主要有牛、驴、马、骡等4种,小家畜(禽)品种有羊、猪、鸡、兔等;其中一部分是地方原始品种,绝大部分是引进改良品种。
  一、牛种繁育
  牛分牦牛、犏牛、尕力巴牛、黄牛。2006年各类牛存栏3.38万头。
  牦牛民间以同种选育方式,以便更新血液、优化品种,牦牛配种期一般在7月~9月,农区提前1个月左右,公母牛同群自然交配,有时也采用人工辅助交配。种公牛的选择以体格高大、健壮、背平腰宽、胸广身长、腿粗、眼圆、鼻宽、毛长为佳。公母牦牛的混群比例为1:25~40。无繁殖能力的种公牛随时淘汰。近年来,在自然繁育和人工选育下,已繁育出几个“地方品系”的雏形。牦牛属肉、乳、毛兼用型,具有高度耐寒性、喜冷怕热、饲养性好,主要分布在临潭县的半农半牧区,毛色以黑居多,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品种。2006年末牦牛存栏4763头,占牛总数的14.1%。
  犏牛犏牛是牦牛和黄牛或黑白花牛等杂交的杂种一代牛。犏牛的外形介于父母双亲之间,略偏向母体,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良好的适应性。犏牛分两种,以公黄牛和母牦牛杂交所生的称真犏牛,主要产于牧区;以公牦牛和母黄牛杂交所生的称假犏牛,主要分布在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犏牛的体形、体重明显超过双亲,犏雌牛的泌乳期一般为250天左右,泌乳量相当于牦雌牛的2倍、黄雌牛的3倍;公犏牛无繁殖力,耐苦役,耐粗饲,抗病力强,寿命长,是牛种中最优良的役畜品种。2006年末犏牛存栏18850头,占牛总数的58%。
  尕力巴牛土黄公牛或牦公牛与犏雌牛交配所产后代称尕力巴牛,前者称黄尕力巴,后者称牦尕力巴,均属杂交种间二代牛,其性能、体形均出现“杂种解体”现象,无论公母、体形和性能均低于黄牛或牦牛,寿命短,耐力差。公尕力巴牛产后即被农牧民宰杀,以保证犏雌牛产乳。雌尕力巴牛年泌乳量为150公斤~200公斤。2006年末采力巴牛存栏3200头,占牛总数的9.4%。
  黄牛黄牛种属内蒙牛类型。分布于冶力关、八角、店子一带,由于受地形、饲养条件及品种的影响,一般体形较小,性情温和,耐粗饲,抗病力强,耐劳苦,双套每小时耕地1.2亩,日耕地2亩~2.5亩,耕深15厘米左右。同种繁育效益不明显,主要用来与牦牛杂交生产犏牛。雌牛泌乳期产乳80公斤~200公斤。2006年末存栏黄牛6001头,占牛总数的18%。
  近年来,临潭县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着力改善畜种结构,先后引进高产、优质、高效的奶牛新品种,采用冻精配种的方法,通过养殖户精心饲养,效益明显。2003年弓引进黑白花奶牛151头,分别投放在城关镇、卓洛等乡(镇)。2005年金洗良种牛繁育基地引进黑白花奶牛220头,新城园区和卓洛园区先后引进秦川牛、鲁西黄牛220头。2006年甘南华新现代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黑白花奶牛370头。
  二、马种繁育
  临潭县马种繁育以河曲马为主,采用同种繁育方法,根据母马自然发情规律和排卵季节进行交配,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7月,牧区马推后1月左右,一匹公马配10~15匹母马,耐粗饲、耐劳役、性情温顺,日耕地3亩~4亩。2006年全县马存栏1689匹。
  三、驴、骡
  随着机械运输设备的发展,驴、骡在临潭县境内的存栏量逐年减少。公马和母驴杂交所生的后代叫驴骡,公驴和母马杂交所生的后代叫马骡。马骡和驴骡都是种间杂种,后代无繁殖能力,耐粗饲,易饲养,是边远地区农牧民驮运拉车的主要役畜。2006年全县驴存栏1384头,骡存栏6872匹。
  四、羊
  临潭县羊的原始品种有黑绵羊、白绵羊、草地型藏羊和山羊等。一只公羊年配30~50只母羊,绵羊大多一年一产或两年三产,山羊一般每年产羔1~2胎,每胎可产1~3只,个别可产4~5只。为了实现品种多样化和优质化,1999年引进澳血美利奴细毛羊20只,2005年从山东引进波尔山羊100只,分别投放到城关上河滩、左拉等村,2006年末全县羊存栏13.28万只。
  1995-1999年小尾寒羊、奶山羊引进和投放表
  五、猪临潭县猪种繁杂,多半以八眉猪及其混血杂交改良的其他猪种,饲养方式以舍饲为主,母猪全年都可出现发情周期,一般是成年母猪较青年母猪长,受胎率可达85%~90%,平均每窝产仔8~10头。由于临潭县汉族人口众多,因此养猪业成为牧业增效,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渠道。1996年引进良种甘肃白猪750多口,同时于2005年实施了“临潭县万口商品猪基地建设项目”,在羊永、流顺、新城、扁都、店子、石门、陈旗、龙元、新堡、总寨、三岔等11乡(镇)33个行政村实施。2005-2006年在羊永、新城、扁都、店子、陈旗、石门、龙元、新堡8乡(镇)修建仔猪繁育场8处,在11个乡(镇)扶持770户生猪育肥户。截至2006年底,全县猪存栏45059口。
  六、鸡、兔
  临潭县土种鸡数量逐渐减少,近年来以引进良种鸡为主,品种有来航鸡、星杂288、九斤黄等。2002年古战村建立年销量为25000只的育雏场。随后在羊永、长川等村相继推行育雏。兔种有玄狐、银狐、青紫兰等。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专题

犏牛
相关专题
尕力巴牛
相关专题
黄牛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