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6
页码: 38-43
摘要: 镇关城郊口行政村:辖郊口、后川2个自然村,7个合作社,305户,1335人。
关键词: 临潭县 乡镇概况

内容

镇关城郊口行政村:辖郊口、后川2个自然村,7个合作社,305户,1335人。
  古城行政村:辖古城、高崖2个自然村,9个合作社,388户,1946人。
  左拉行政村:辖前左拉1个自然村,2个合作社,46户,230人。
  苏家庄行政村:辖苏家庄1个自然村,4个合作社,96户,553人。
  城南社区:电信局以南至范家嘴为界,辖科级单位18个、特殊行业单位4个、公共场所4处、居民楼院11处、个体工商户123家,有居民1221户,3662人。
  城中社区:电信局以上,县政府门口以下,辖科级单位23个、特殊行业单位3个、公共场所2处、居民楼院4处,有居民1670户,5009人。
  城北社区:县政府门口以北至后川为界,辖科级单位24个、特殊行业单位3个、公共场所1处、居民楼院10处,有居民1894户,5684人。
  新城镇
  新城镇位于临潭县中部,西至县城35公里,西临流顺乡,东接店子乡,南连洮滨乡,北与石门乡、卓尼县恰盖乡接壤,属山区地带,地势起伏不平,北高南低,总面积136.54平方公里,海拔约在2600~3500米之间,相对无霜期82天,年降水量520毫米。
  2002年撤乡建镇,成立新城乡,2006年撤销扁都乡并入新城镇,辖20个行政村,89个合作社,5677户,23250人,其中农业人口20190人,城镇人口3060人;汉族人口19481人,藏族人口1676人,回族人口2086人,其他民族7人。人口出生率11%,自然增长率5.6%,计划生育率99%。
  新城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牧业、副业,总耕地面积45852亩,人均占有耕地2.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096亩,主要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332亩,主要作物有油菜、大芥、胡麻;药材种植面积7550亩,药材主要是柴胡、当归、党参、黄芪、羌活、秦艽等;青饲料播种面积5424亩,主要有燕麦、紫花苜蓿、箭舌豌豆和青饲料玉米等。建有扁都高科技示范园区300亩、新城科技示范园区45亩、药材交易市场1处、农贸市场1处,每10天一营为传统的市场交易日。
  新城科技示范园区占地45亩,其中设施区5亩,大田区40亩,辐射区1000亩。先后为全县各乡镇提供优质中药材种苗3000公斤,提供农作物优良品种10000公斤。
  新城镇有草山面积7.5万亩,主要分布在端阳沟、后池、西街、晏家堡、刘旗、肖家沟、哈尕滩等村。2006年全镇各类牲畜存栏23321头(匹、只)。其中牛、马、骡、驴4260头(匹、只),羊7644只,猪11417口。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以来,依托华新公司和南门河牛羊育肥基地,逐步建立“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订单草产业,使全镇农牧业协调发展。
  东街良种猪繁育基地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建成标准化暖棚猪舍6座,2300平方米,现饲养母猪120口,繁育仔猪1460口,出栏1432口。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猪育肥,并出栏生猪640口。南门河村养殖业示范园区以牛羊育肥为主,占地面积51.7亩,建成标准化暖棚44座,园区内存栏牛820头,羊160只,出栏育肥牛704头,育肥羊1130只,累计纯收入53.75万元。
  工业企业有新城镇石膏板厂、新城镇白灰厂、南门河砖瓦厂、刘旗砖瓦厂、扁都砖瓦厂、哈尕滩砖瓦厂、高原绿色食品厂、高原魂酒厂。从业人员450人。2006年乡镇企业增加值1418万元,工业增加值551万元,上缴税金88万元。镇驻地还有县所属的商店、粮站、农行营业所、新华书店、农机修造厂、水泥厂、医药商店、煤厂、变电所、农机公司、邮电所、广播站、工商所、国税所、地税所、法庭、派出所、交警队、信用社、财政所、农技站、兽医站、华新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供电所、110变电所、加油站等企事业单位54个,工商个体户403个。
  新城镇有完全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1所,六年制学校8所,村学4所,教学点4个,教师303人,在校学生58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46%。
  卫生方面有县二院和扁都卫生院。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70年,现有管理科室9个,医学技术科室7个,临床科室10个,医辅科室4个,急救中心2个,病床75张,职工70人。并设心脑血管、糖尿病专科和临潭肝病中心,引进了大型X光机、影像增强系统、自动洗片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2项血球计数仪、新式B超、奥林帕斯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牙科治疗椅和各类监护等。外科系统开展了颅脑、胸腔、食道、胃肠、泌尿、四肢脊柱、肿瘤、妇科、产科等手术;内科系统开展了心血管、脑病、呼吸、消化、血液、肾病、儿科等系统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劳务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全镇有7000多人次出外打工,创劳务收入约2000多万元。
  新城镇交通便利,是徐合公路、新石公路、新冶公路的交汇点,设有汽车站10处,有运营车辆12辆,过境车辆每日达40辆,有各类出租车40辆。
  新城广播站现有职工9名,东街村、西街村、南门河村开通了13套有线电视节目,覆盖3个村500多户3000多人。广播电视“村村通”地面接收站50多个,覆盖20个村1500多户6000多人,群众自有单收站3000多个。移动、电信、联通发展速度快,通讯方便。
  实施了东街村、西街村、南门河村、后池村、扁都村、晏家堡村、李家庄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端阳沟村整村推进前期项目。完成红桦山至东山村,南门河村至东南沟村、丁家山村,新冶路至后池村、端阳沟村,下川至张旗村,徐合路至哈采滩村、吴家沟村土岭社等8条村道建设,新修晏家堡村、肖家沟村、哈尕滩村、下川村、刘旗村等人畜饮水工程5处,新修水渠1200米、移动式提灌5台,维修口子下村、红崖村民用便桥2座,新修吴家沟村民用便桥1座,能源建设修建沼气池300口,新修镇政府办公楼。
  城镇建设方面完成了南门河排水工程,新修文化广场和主席台,建成仿古一条街,完成了苏维埃旧址的维修工作,绿化城区主街道。2005年、2006年端午节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一、二届洮州民俗文化节,多家新闻媒体参与报道,引起了省内外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宣传了新城,加快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步伐。
  基层组织建设,全镇20个村已建成高标准的“六位一体”活动室18个。
  新城名胜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武十二年所筑的洮州卫城、新城苏维埃政府旧址、李家坟遗址、鸣鹤城遗址、西街城背后海眼。2006年8月列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
  南门河行政村:辖南门河、上园里2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215户,940人。;
  东街行政村:辖东街、小河2个自然村,6个合作社,243户,1043人。
  西街行政村:辖西街、城背后2个自然村,6个合作社,270户,1030人。
  后池行政村:辖池上、王家山、李家山、贾家山、张王堡、马莲滩6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308户,1358人。
  端阳沟行政村:辖河里、丁家庄、小族、沟里、贺家庄、武家下6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244户,1058人。
  晏家堡行政村:辖晏家堡、党家沟2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275户,1143人。
  丁家山行政村:辖丁家山、川里、田泉、武家湾、赵家山、何家山6个自然村,7个合作社,317户,1530人。
  东南沟行政村:辖东南沟、岭上2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275户,1083人。
  东山行政村:辖东山族、腰路坡、东山、城沟、茨滩、新藏坡、牙下7个自然村,10个合作社,315户,1412人。
  扁都行政村:辖扁都1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401户,1775人。
  刘旗行政村:辖刘旗、徐家、汪家、黄鼠湾、泉湾5个自然村,4个合作社,230户,1048人。
  红崖行政村:辖红崖、寇家桥2个自然村,2个合作社,153户,724人。
  李家庄行政村:辖李家庄1个自然村,2个合作社,117户,533人。
  羊房行政村:辖羊房1个自然村,2个合作社,147户,637人。
  哈尕滩行政村:辖哈采滩、西沟、南沟3个自然村,4个合作社,291户,1243人。
  肖家沟行政村:辖肖家沟、地湾儿、上朱旗、千马勺4个自然村,3个合作社,250户,1220人。
  吴家沟行政村:辖吴家沟、土岭上2个自然村,3个合作社,165户,740人。
  下川行政村:辖下川阳、下川阴2个自然村,102户,447人。
  张旗行政村:辖张旗、杨家沟、禄路沟3个自然村,3个合作社,221户,823人。口子下行政村:辖口子下1个自然村,2个合作社,89户,403人。
  冶力关镇
  冶力关镇位于临潭县东北部,距县城105公里,距兰州170公里。西与卓尼县康多、恰盖二乡接壤,东、南、北三面均与八角、羊沙二乡毗连。全镇地处山谷地带,,四周群山环抱,冶木河自西向东流经镇境。总面积154.36平方公里,海拔在2219-3926米,气候较温暖而多雨。“
  2002年12月25,日撤乡建镇。现辖9个行政村,41个生产合作社,1977户,97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8人。2006年4月,成立冶力关镇居民委员会。全镇现有住房面积49.4250万平方米。镇驻地设有冶力关风景管理局、森林公园管委会、冶力关林场、供销社、邮电所、信用社、兽医站、派出所、法庭、交警中队、变电所、供电所、水文站、加油站、国税所、地税所、工商所和明珠电站等部门。有大型面粉加工厂2家、建材厂1家、建筑工程队1家。乡镇企业总产值673.7万元。
  经济以农业为主,总耕地面积12739亩。近几年,冶力关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经比例巩固在5:5。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6405亩,总产量936900公斤,人均108公斤,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6334亩,总收入6254640元,人均720元。有大牲畜2269头(匹),羊8997只,猪3224口。有良种牛牧场3处,牛存栏320头。全镇于1999年底基本脱贫,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
  冶力关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森林面积74695亩,主要有松、桦、杨柳、青杠等树种。野生动物有野羊、狍鹿、麝、狐狸、狼、野猪、野兔、马鸡、野鸡、野鸭、雪鸡等。产有麝香、蓁艽、党参、丹参、黄檗、大黄、红(黄)芪、猪苓、赤芍、柴胡、羌活等中草药。
  冶力关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省级地质公园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大岭山一野牛滩一东峡)。冶海天池被列入全州十大“王牌” 景点,黄涧子、赤壁峡列入全州二级景点。
  “2002年,建成洪家庄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占地64.52亩。各村都修有乡村公路,全镇有沼气示范户463户。9村41社1997户完成人畜引水工程的改造,其中1012户群众自来水引水到户。2006年池沟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完成年度目标10户。各村社均已通电、通电话。
  现有中学1所,小学8所,在校学生2726名,教职工131名。有私办幼儿园两所,教师2名,学生74名。
  医疗卫生方面,冶力关中心卫生院1996年以前,设床位1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2001年,卫生院挂靠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名为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冶力关分院。2005年,卫生院整体搬迁,设病床15张,现有医务人员16人,其中本科学历2名,大专学历11人,中专学历3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急诊科及预防保健科等门诊科室。2006年7月成立冶力关风景区游客急救中心,配备了自动洗胃机、制氧机、半自动呼吸机等。2006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合人数7325人,占全镇农村总人口的85%。
  交通便利,有省道S311线通往康乐、临洮直至兰州,并与省道S306线相接西通合作,东达岷县;乡村道路Y571线可通勺哇、康多,并与县道X406可通合作。2005年新建了临潭县冶为关汽车站。冶力关一兰州、冶力关一临洮、冶力关一合作和冶力关一临潭的客运班车从冶力关启动;卓尼一兰州、陈旗一兰州、新城一临洮和康多一康乐的客运班车从镇区经过。全镇有农用三轮车956辆、摩托车824辆、大中型运输汽车18辆、出租车37辆。
  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发展较快,1999年12月,建成有线电视网络,辐射关街、堡子、恵家庄3个村7个社和各机关单位。2005年8月,进行了光缆改造。可接收有线网络转播电视机600台,其中彩电592台。转播频道29个。电信、移动和联通公司在冶力关设有分公司,总客户2932户,其中电话1250部、小灵通422部、手机1260部。
  名胜古迹。古城堡及古城遗址有水池县古城、巩令城(寨子)、石关堡(关街西)、石峡堡(窑岘村南)、恵家庄堡、洪家庄堡、石城堡(后山)、石庙堡(石庙社)、新城堡等8处。风景名胜有冶海天池、赤壁幽谷、千年睡佛、麦积红岩、镇关雄柱、冶木峡、仙人垒、睡美人、常山庙等。
  关街行政村:辖关街、兰家山、水沟门、峡里4个自然村,6个合作社,236户,1022人。
  堡子行政村:辖堡子、小河、峰泉、大路4个自然村,4个合作社,152户,639人。
  东山行政村:辖下东山、丁子上、上东山、白家山庄、坪子、石庙6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230户,995人。
  后山行政村:辖后山、下河坝、东湾、方家地4个自然村,2个合作社,132户,614人。
  恵家庄行政村:辖恵家庄、寨子、蒿坪、黄家山4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371户、1585人。
  岗沟行政村:辖大岗沟、小岗沟、塬上、上那湾4个自然村,3个合作社,201户,918人。
  洪家庄行政村:辖洪家庄、邢家庄、上小沟、下小沟、海家磨、后石滩6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261户,1159人。
  高庄行政村:辖高庄、前山、瓦屋山、大湾、磨台、窑头、大场、窑滩8个自然村,5个合作社,162户,726人。
  池沟行政村:辖池沟、和先、李子沟、尕后山4个自然村,6个合作社,230户,1029人。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