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砚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882
专题名称: 洮砚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262.pdf
专题类型: 物产
产地: 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 乡。

专题描述

洮砚是中国四 大名砚之一,与广 东端砚、安徽歙 砚、澄泥砚齐名, 并称中国四大名 砚。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 乡。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 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 不已。 唐代柳宗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 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宋代大文豪苏轼、黄庭坚赞叹洗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 玉”。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兼有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 “九龙捧日”“丹凤朝阳” “八仙请寿” “龟鹤延年”等,其中以雕 龙刻凤最为突岀。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