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653
专题名称: 非典型肺炎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532.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2002年11月,广东报告首例非典型肺炎,2003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警告认为同样的病在香港和越南出现,根据症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3年7月5日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2003年4月19日甘肃省定西发生两例非典病例后,碌曲县全面进入非典防治工作。2003年5月一2010年底,碌曲县境内无一病例发生。2003年2月11日起,中国卫生部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典型肺炎监测防治工作,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以最快速度进行疫情报告,实行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制度,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疫情数据的网络传输,设立公开的咨询信息、电话,建立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体系。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政府领导总负责,卫生、教育、交通、检验检疫、农业、财政、物质保障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一支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医疗救治人员共同参与的技术队伍,指定碌曲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站为发热门诊。根据上级下发的防治技术方案,所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碌曲县疾控中心对乡级医护人员展开培训学习工作。前后在玛艾、郎木寺等地进行2次实地训练,就如何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口罩要12层以上的棉纱,戴防护眼镜,医务人员手用0.3%-0.5%碘伏消毒液揉搓1—3分钟等个人防护注意事项,共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达1000人次。同时,根据碌曲县地形特点,建立郎木寺、玛艾桥头、加格桥头3个消毒点,重点防止外来人员带入病原,对流动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登记和健康检查,追踪、调查,共调查来自疫区678人,送州医院并隔离3人。消毒人员24小时上班,三班轮换工作,工作表现突岀者,上级都给予表扬与肯定。成立疫情处理小组,流调小组,后勤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由县疾控中心提供消毒液二氧化氯15000千克,过氧乙酸3200千克,累计出动消毒人员976人次,监督人员154人次,发放宣传册689册。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