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文化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5
页码: 202-206
摘要: 本文介绍尕秀村民间文化,比较著名的有:锅庄舞、勒、拉伊、南木特等。
关键词: 尕秀村 民间文化

内容

—、锅庄舞
  “锅庄”为藏语译音,也译作“果卓” “郭尔召”。藏语中“郭尔”“果(锅)”意为“圆圈、旋转”之意,“卓”“召”即“舞蹈”。“锅庄”意为圆圈舞,是流传在藏族地区的一种古老歌舞,在碌曲县境内广为流行。表演形式是男女围成圆圈,歌舞同步进行,女士动作小而含蓄,男士则动作大而奔放。基本手势是随步伐而自然摆动,有前后甩手、单手甩袖、双手绕花等动作。锅庄舞刚开始时动作平缓,舞姿矫健豪迈,曲调深情委婉;进行到中间时,舞步和曲调逐步加快,转为中板舞,舞姿粗犷奔放,曲调激昂热烈;结束时加快板舞,挥舞衣袖,飞腾旋转,热情激荡,进入高潮。锅庄的内容多以颂扬宗教、歌颂生活、祝福父母、热爱家乡为主,舞曲以赞颂开场,祝福收尾。人员可多可少,十人,数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均可以表演。尕秀帐篷城的百人 “锅庄”舞表演富有感染力,深受游客喜爱。旅游旺季一到,每天晚上帐篷城都要点起篝火,演艺人员围成圆圈,随着优美的音乐开始跳舞,期间会有游客不断加入其中,一起尽情歌舞。
  二、勒
  “勒”,藏语译音,意为酒歌。每逢节日聚会或喜庆时演唱,分独唱或对唱,歌词内容丰富,词语华丽,以赞颂、祝福、祈愿为主要内容。演唱时,为助兴而特邀的歌手手持哈达酒具,站在聚会场正中,纵情放歌。高潮时宾客也为之伴唱伴舞,先唱后饮,酒歌相融,歌罢歌手可将手持的酒具交给任何一人,继续进行。其歌词有固定的,也可以根据聚会内容即兴创编。
  三、拉伊
  “拉伊”,为藏语译音,意为山歌、情歌。“拉”即“山岭”,又有“野外、避开众人处”之意,“伊”即“民歌、曲调”。拉伊曲调高亢、自由,内容多为歌颂爱情,多在田野牧场唱,唱时要远离帐篷和长辈。曲调悠扬动听,歌词生动浪漫。如《可爱的杜鹃鸟》,歌词大意是:“可爱的杜鹃鸟啊!没有你的歌唱,我难辨冬夏的交替。可爱的姑娘啊!没有你的陪伴,我难捱思念的焦虑。”
  四、“南木特”
  “南木特”,藏语译音,指藏戏,也称安多藏戏,有传记、故事之意。“南木特”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生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在艺术手法上,他综合传统寺院法舞和民间歌舞艺术,以唱为主,并与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鼓、钱、号等寺院法器为伴奏,综合传统寺院法舞和民间歌舞艺术,构成有说有唱、有歌有舞、有完整结构和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
  五、民间传说故事
  尕秀的由来“尕秀”是藏族部落名或族名,是拉仁关部落的“尕唐四族”之一,称“尕秀族”或“尕秀部落”。尕秀村草原辽阔,是碌曲县最优良的天然牧场之一。相传在格萨尔王统治岭国时期,尕秀这个地方辽阔空旷人迹罕至。有一次,岭国大将嘉察夏嚼尔北征,路过尕秀,看到这个地方水草丰美,内心喜悦,就命人堆了一座甘珠尔石堆,同时留下部分随军战士开垦戍边。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形成甘珠尔石堆后的部落一一“甘秀部落”。后来,部落里一个叫朵藏的小伙子和一个叫秀措的美丽姑娘相爱,因尕藏家境贫穷,秀措的家人竭力反对这门婚事,尕藏与秀措相约私奔逃离部落,并在十余年后的一场雪灾中拉着物资,赶着牛羊回归部落,救部落于危难。为了纪念这对恋人的大义善举和仁慈大德,人们把整个部落的名称由“甘秀”改为“尕秀”。
  晒银滩的由来
  相传五胡十六国时期(约公元419年),后秦国的洮阳公彭利和夜宿此地,梦见一个大金盘子从天而降,突然惊醒,便夜观天象,看到北斗七星中的天矶星格外明亮。当他得知这一大块草地还没有名字,就命名为“金盘子”。后来,藏族群众迁居此地,将“金盘子”藏语译为“赛雄塘”。随着汉藏文化的交融,“天矶星”代表财富的寓意和“金盘子”的命名不谋而合,人们将“赛雄塘”音译为“晒银滩”,意味着这里是一块汇聚财富的宝地。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锅庄舞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拉伊
相关专题
南木特
相关专题
尕秀的由来
相关专题
晒银滩的由来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