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23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分类号: C912.2
页数: 4
页码: 385—388
摘要: 碌曲县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90年4月28日,正科级建制,时有职工2人,与县民政局联合办公。2000年3月19日,与民政局分设,并设“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正副理事长各1人,职工4人。到2010年,单位实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
关键词: 碌曲县 社会团体 残疾人联合会

内容

一、机构
  碌曲县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90年4月28日,正科级建制,时有职工2人,与县民政局联合办公。2000年3月19日,与民政局分设,并设“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正副理事长各1人,职工4人。到2010年,单位实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
  基层组织基层残疾人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残疾人协会。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主席一般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副主席、委员原则上由辖区内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友担任,并选配1名残疾人任联络员或专职委员,组织开展本区域内的残疾人工作。2005年6月,各乡镇残联设立办公场所和专职委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相继建立残疾人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配备1名专职委员,村残疾人协会确定1名联络员。2007年1月开始,残联对7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正式发放工资,每人每月260元,全年3120元;并将3个社区(城西、城东、郎木寺镇社区)的残疾人纳入公益性岗位残疾人专职委员,工资由县社保局统一发放,每人每月800元,全年9600元。
  残疾人专门协会成立于2001年,设有主席、副主席,由专门协会委员会选举产生。主要由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组成。专门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代表、联系、团结、教育类似残疾人,反映特殊愿望及需求,维护合法权益,争取社会帮助,开展适宜活动参与社会交流。
   二、代表大会
   碌曲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95年12月15—17日召开。旦木绸代表第一届主席团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参加大会的代表35名、主席团委员11名。大会选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龚尕为残联主席,县民政局副局长桑盖为副主席,残联理事长。
   碌曲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于2003年5月26-27日召开。贡保才让代表第二届主席团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参加大会的代表36名、主席团委员11名。大会选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先木道尔吉为残联主席,贡保才让为副主席、理事长。
  碌曲县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于2007年9月7日召开。拉尔尕代表第三届主席团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参加大会的代表55名、主席团委员19名。大会选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才干为残联主席,拉尔尕为副主席、理事长。
  三、助残扶贫
  县残联结合每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给残疾人捐赠轮椅、助听器、助视器和生产生活用品。1996—2005年累计捐赠各类器具达100多辆 (件),价值50多万元。1996—2010年在助残日及春节慰问等活动中累计发放慰问金、助学金等30多万元,慰问户达450户。发放康复器具轮椅及拐杖等175辆(件);发放压面机10台,藏服35件和其他物资,价值6万余元。
  州政府残工委为残疾人马全才创办的红星幼儿园捐助2万元,县政府残工委无偿划拨土地0.05公顷,州、县残联各捐资2000元,为其购买教学设备。
  1996年有各类残疾人391名,占全县总人口的1.4%;其中视力残疾86人、肢体残疾167人、听力言语残疾95人、智力残疾9人、精神及综合残疾34人。2005年底有各类残疾人7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至2010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人标准》评定,办理、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563本,占全县总人口的1.8%。1998年,在阿拉、双岔、西仓、玛艾4乡残疾家庭中推广农作物施肥及洋芋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基地,共施肥350公顷,使部分残疾户脱贫。2001年,27名残困户被列入低保对象,对64户残困户发放救济款2260元,物资1500余件。2003年,全县贫困残疾人621人,其中已列入城镇低保的38人,脱贫163人。2004年、2005年,城镇残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城镇残疾人参合医保100%,农牧村残困户纳入低保和医保之中,脱贫率达70%以上。2006—2010年,累计为28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项目,国家扶持资金达84万余元。
  四、教育就业
  到2010年,碌曲县共有各类残疾少年儿童86名,残疾人在校生72名,适龄未入学14名,入学率达78%以上。2001年,为县藏族中学2名特困残疾学生减免学杂费、资助5名低视力学生。2004年根据《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助学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的通知》,申请《长江新里程计划的助学
  慰问残疾人(2008年1月摄)金》,为26名各类残疾儿童争取到《扶残助学项目》的资助,每人每年资助300—500元不等,共资助5年;为70名残疾学生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的资助,每人每年资助300-1500元不等(碌曲县资助金每年为21000元)。2005年,县残联帮助2名聋儿联系特教学校学习。2006—2010年,累计为190名残疾学生进行救助,救助资金约5.7万元。
  碌曲县残联通过技能培训等多渠道,多形式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到2010年,累计安置就业87名残疾人,其中集中就业5人,按比例就业4人,个体就业8人,其他形式就业70人。对180名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截至2010年底,有120多名残疾人学到实用技术。
   五、康复工作
  1996—2010年,通过由省政府残工委组派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和甘肃省第二期送光明扶贫医疗队赴甘南州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共为36名残困牧民、下岗职工实施复明手术,复明率达100%;给2名小儿麻痹患者做矫治手术,假肢装配3名;矫形器装配2人;配置助听器18人;下肢植皮整形手术2名。免费发放轮椅125辆。累计投入助残康复资金19.9万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