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乡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7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县乡公路
分类号: F540.3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公路的畅通,使劳动力得到了合理利用,牧民中的个体户逐年增长,畜产品的内销外运,既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牧民人均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关键词: 公路建设 县乡公路

内容

县境内的县乡公路共有9条,其中县道3条,即博碌公路,尕玛公路和碌河公路,旅游专线1条,即贡则公路,另有总长度为31公里的乡道5条。县乡公路建设始于1958年开始的博碌公路建设。因国家经济困难,博碌公路时修时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80年代后期,县乡公路进入建设高潮时期。1984年,国务院为了帮助老、少、边及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利用国家库存的油粮、棉、布,以“以工代赈”的方法,扶植这些地区发展经济,特别是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甘南州抓住机遇,利用“以工代赈”投资,进行县乡公路建设。碌曲县的县乡公路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85年到1987年3年间,国家为碌曲县的县乡公路建设“以工代赈”总投资为385.73万元,其中实物折价263.03万元,配套资金122.7万元,其中养路费占81.699万元,财政拨入40万元,能源资金1万元。共发放粮食961.111万斤,折价148.345万元,棉布56.207万米,折价76.33万元,棉花19.178万斤,折价38.351万元。“以工代赈”扩建碌河公路28公里,改建博碌公路48公里,整修博碌公路34公里,整修碌河公路16公里。另有总投资278.55万元的尕玛公路,总投资80余万元的玛艾洮河桥(包括县城洮河南9.8公里的河南公路),西仓桥加固和908.3米引道工程亦属于“以工代赈”资金工程。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扶植,使碌曲县的县乡公路建设得到了发展。县乡公路建设促进了农牧业机械和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据统计,全县大中小拖拉机、载重汽车等各类运输工具,从1982年的60台(辆),增长到1987年的96台(辆),增长了6.3%。公路的畅通,使劳动力得到了合理利用,牧民中的个体户逐年增长,畜产品的内销外运,既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牧民人均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博碌公路
  博碌公路的修建。博碌公路以夏河县博拉乡博拉村为起点,向南伸延,途经夏河县麦西乡、下巴沟,入碌曲县阿拉乡后溯洮河自东向西而上,经双岔、拉仁关、西仓、玛艾等乡,于碌曲县城西端4公路处与213国道相接,全长108公里。博碌公路分两期修建,第一期于1958年以“民工建勤”形式修建。施工从兰郎公路351.5公里处(即桥头)开始,按六乙级标准修至贡去乎,长30.5公里。时因投资困难而中断。1965年春,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报请甘南州人委和甘肃省计划委员会批准,进行博碌公路续修工程。续修路段长77.5公里,工程预算47.6万元。同年7月,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分两次拨款47万元。1965年,5月开工,1965年12月竣工。博碌公路的改善。博碌公路建成后,由于公路标准等级低,荷载能力差,桥涵均为临时式,每遇大雨,交通阻塞。1985年,经甘肃省交通厅批准,博碌公路局部路段改善被列入“以工代赈”项目。改善工程由碌曲县工交局组织实施,采取分期投资,逐段改造办法进行,截止1990年共改造路段45公里,总投资200.43万元。
  二、尕玛公路
  尕玛公路自碌曲县尕海乡政府附近的兰郎公路接起,经李卡如牧场、忠克山、尼玛至玛曲县城,全长53.3公里。从甘南藏族自治州府合作至玛曲县,早先要绕道郎木寺,行程235公里,给玛曲县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20世纪80年代初尕玛公路建设被列入议事日程。尕玛公路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由甘南州交通局公路工程队技术指导,玛曲县人民政府主持施工。1986年5月10日开工,1987年10月竣工。
  三、碌河公路
  碌河公路自碌曲县桥头以北的213国道起,经境内玛艾乡红科村委会、河南县的赛尔龙乡抵达青海省的河南县,全长100公里,其中碌曲至甘青交界处约40公里,另外60公里系青海省境所辖路段。从碌曲县至河南县原有1条便道,为了加强两省经济文化交流,省州交通部门决定用“以工代赈”资金维修拓展碌河公路。1986、1987年两年间,先后下达 “以工代赈”投资83.51万元,修建4级公路28公里。
  四、贡则公路
  贡则公路以碌曲县西仓乡的贡去乎村为起点,到拉仁关乡的则岔村终止,全长23公里。贡去乎至则岔原是一条山沟便道,只能供人畜行走,则岔村的牧民与外部联系十分困难。随着对则岔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1988年上半年,县工交局对贡去乎至则岔的人行便道进行了整修,使其初具公路规模。1991年,县人民政府筹措资金10万元(其中省经济计划委员会投资7万元)用于维修扩建则岔旅游专用公路,贡则公路由县工交局承建,1991年5月15日开工。在扩建过程中对主要险段进行了改建和拓宽,对急弯作了缓冲处理,公路路面加宽到4至4.5米,同年7月25日竣工。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

相关专题

博碌公路
相关专题
尕玛公路
相关专题
碌河公路
相关专题
贡则公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