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659
颗粒名称: 目次
页数: 8
页码: 1-8

内容

概述............⑴
  大事记.........(9)
  第一卷建置沿革志
  第一章地域建置......(46)
  第一节位置面积....(46)
  第二节历史沿革....(46)
  第三节行政区划....(54)
  第二章县城乡村......(55)
  第一节县城......(55)
  第二节乡村......(56)
  第二卷地理自然志
  第一章地质地貌....(64)
  第一节地质....(64)
  第二节山谷洞穴..(65)
  第三节地貌特征与类型……(66)
  第二章气候......(66)
  第一节气候特征..(66)
  第二节气候要素..(67)
  第三节物候....(72)
  第三章水文......(73)
  第一节地表水...(73)
  第二节地下水...(75)
  第四章土壤......(76)
  第一节土壤类型..(76)
  第二节土壤分布..(77)
  第三节土壤特征..(78)
  第五章自然资源....(79)
  第一节土地资源..(79)
  第二节生物资源
  第三节矿产资源.....(81)
  第六章自然灾害.......(83)
  第一节各类自然灾害 .(83)
  第二节自然灾害年表............(84)
  第三卷经济计划志
  第一章计划.........(88)
  第一节机构.......(88)
  第二节经济计划编制与实施
  ....................(88)
  第三节基本建设.....(89)
  第四节人民生活.....(90)
  第二章统计.........(91)
  第一节机构.......(91)
  第二节统计工作.....(92)
  第四卷畜牧志
  第一章机构..........06)
  第一节行政机构......06)
  第二节事业机构.....(96)
  第二章草场资源.......(97)
  第一节体制变迁.....(97)
  第二节草场类型与生产能力...........(99)
  第三节草场资源等级及牧草品质.......................(101)
  第三章畜种资源.......(103)
  第一节牲畜品种....(103)
  第二节各类牲畜生产力水平...........(107)第四章牧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12)
  第一节草原保护与建设……(112)
  第二节畜种改良....(114)
  第三节饲草饲料....(116)
  第五章牲畜疫病与防治...(117)
  第一节家畜家禽传染病……(117)
  第二节畜禽寄生虫与侵袭病
  ...........(121)
  第三节中毒性疾病与疑难杂症 ........(123)
  第四节动物检疫....(124)
  第五卷农林志
  第一章机构........(126)
  第一节行政机构....(126)
  第二节企事业机构...(126)
  第二章农耕........(127)
  第一节耕地种植....(127)
  第二节农牧机具....(129)
  第三节农机管理....(130)
  第三章林业......(131)
  第一节森林资源....(131)
  第二节营林与管理...(133)
  第四章野生动物保护....(137)
  第一节野生动物资源....(137)
  第二节野生动物保护...(138)
  第六卷工业志
  第一章工业管理......(142)
  第一节工业发展概述..(142)
  第二节管理体制....(143)
  第二章民族工业......(144)
  第一节工业建设....(144)
  第二节工业规模...(145)
  第三节主要行业...(147)
  第三章乡镇企业.....(152)
  第一节管理机构...(152)
  第二节管理体制...(152)
  第三节行业.....(153)
  第七卷水利电力志
  第一章机构.......(156)
  第一节水电行政管理机构
  .........(156)第二节企事业机构.(156)
  第二章水利电力建设...(157)
  第一节水能资源...(157)
  第二节水利工程...(157)
  第三节电力建设...(159)
  第八卷交通志
  第一章交通管理.....(164)
  第一节交通行政管理机构
  .......(164)第二节运输、安全管理机构
  ........(164)第三节交通管理.(165)
  第二章古道桥梁.....(167)
  第一节古代道路...(167)
  第二节桥梁、渡口 .(170)
  第三章公路桥梁建设...(171)
  第一节干线公路...(171)
  第二节县乡公路...(173)
  第三节桥梁建设...(175)
  第九卷邮电志
  第一章机构.......(178)第一节管理机构.(178)
  第二节基层机构.(178)
  第三节职工队伍.(179)
  第二章邮政.....(180)
  第一节邮路...(180)
  第二节县城投递.(181)
  第三节报刊发行.(182)
  第四节邮政主营业务..(182)
  第三章电信.....(183)
  第一节通信线路.(183)
  第二节电报...(185)
  第三节电话...(186)
  第四章企业管理...(187)
  第一节劳动效益管理..(187)
  第二节质量技术管理..(189)
  第十卷商贸流通志
  第一章机构.....(192)
  第一节管理机构.(192)
  第二节经营机构.(192)
  第二章经营管理...(194)
  第一节网点建设.(194)
  第二节财务管理.(195)
  第三章商业贸易...(197)
  第一节经营体制.(197)
  第二节商品贸易.(198)
  第三节物资调储分配..(203)
  第十一卷粮油志
  第一章粮油管理...(206)
  第一节机构...(206)
  第二节管理政策.(207)
  第三节票证管理.(207)
  第四节仓储管理.(208)
  第二章粮油购销...(210)
  第一节粮油征购...(210)
  第二节征购价格....(211)
  第三节粮油销售....(212)
  第四节销售价格....(214)
  第十二卷工商管理志
  第一章工商管理......(218)
  第一节机构......(218)
  第二节工商企业登记..(218)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219)
  第四节市场管理...(220)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221)
  第六节计量管理....(222)
  第七节工商检査....(223)
  第二章物价管理......(223)
  第一节机构......(223)
  第二节物价管理....(224)
  第十三卷财税审计志
  第一章机构........(228)
  第一节财政管理机构..(228)
  第二节税务机构....(228)
  第二章财政管理......(229)
  第一节管理体制....(229)
  第二节预决算管理...(229)
  第三节财务管理....(230)
  第四节财税监督....(231)
  第三章财政收入......(232)
  第一节部落寺院的财政收入
  ........(232)第二节税收...(233)
  第三节国家补贴收入..(237)
  第四章财政支出......(240)
  第一节基本建设支出..(240)
  第二节农林水气事业费支出.........(242)第三节各项费用与资金支出
  .........(242)
  第五章财政优惠政策...(244)
  第一节文教卫生优惠政策
  .........(244)第二节民族地区干部优惠政策
  .........(245)
  第六章审计.......(246)
  第一节机构.....(246)
  第二节审计工作...(246)
  第十四卷金融志
  第一章金融机构.....(250)
  第一节行政机构...(250)
  第二节专业机构...(250)
  第二章货币管理.....(251)
  第一节货币流通...(251)
  第二节现金管理...(252)
  第三节存款.....(254)
  第三章信贷.......(256)
  第一节农牧业贷款..(256)
  第二节乡镇企业贷款...(258)
  第三节工商业贷款..(259)
  第四章信用、保险、债券.(260)
  第一节信用合作...(260)
  第二节保险.....(260)
  第三节债券发行...(261)
  第十五卷土地城建环保志
  第一章土地管理.....(264)
  第一节机构......……(264)
  第二节土地管理...(264)
  第三节土地所有制..(266)
  第四节土地利用...(266)
  第二章城镇建设....(268)
  第一节县城建设..(268)
  第二节集镇村庄建设...(269)
  第三节环境保护..(269)
  第十六卷党派社团志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272)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碌曲的最初活动......(272)
  第二节组织建设..(273)
  第三节党代会...(274)
  第四节纪律检査..(277)
  第五节理论宣传..(278)
  第六节统一战线..(280)
  第二章群众团体....(282)
  第一节工会....(282)
  第二节共青团...(283)
  第三节妇女组织..(285)
  第四节贫下中农协会...(287)
  第三章政治协商....(288)
  第一节政协机构..(288)
  第二节历届政治协商会议……(288)
  第三节参政议政..(289)
  第十七卷政权志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292)
  第一节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292)
  第二节县人大常委会...(294)
  第三节行使职权..(294)
  第二章地方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295)
  第一节工作组三进双岔……(295)
  第二节双岔西仓事件...(296)
  第三节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297)
  第三章地方行政机构.....(298)
  第一节碌曲行政委员会……(298)第二节县人民政府....(299)
  第三节基层政府.....(303)
  第十八卷司法志
  第一章公安.........(306)
  第一节机构......(306)
  第二节社会治安.....(306)
  第二章检察.........(312)
  第一节机构.......(312)
  第二节检察工作.....(313)
  第三章审判.........(314)
  第一节审判机构.....(314)
  第二节审判.......(315)
  第三节纠正冤假错案...(315)
  第四节审判制度.....(316)
  第四章司法行政......(317)
  第一节机构.......(317)
  第二节司法工作.....(317)
  第十九卷军事志
  第一章人民武装.......(320)
  第一节武装机构.....(320)
  第二节武警、驻军....(321)
  第三节新中国的兵役制度
  .........(321)第四节民兵....(322)
  第二章战事纪略.......(323)
  第一节明廷“收番剿虏”……(323)第二节鲁大昌火烧格萨日
  ............(324)第三节围剿马良股匪...(325)
  第四节晒银滩流血事件……(327)
  第五节1958年平叛斗争…(329)
  第二十卷教育志
  第_章教育体制......(332)
  第一节机构......(332)
  第二节教育制度....(332)
  第二章教育........(335)
  第一节早期教育....(335)
  第二节学前教育....(335)
  第三节基础教育....(336)
  第四节成人教育...(339)
  第三章教育管理......(340)
  第一节教师队伍....(340)
  第二节教育经费....(341)
  第三节勤工俭学....(343)
  第二十一卷卫生志
  第一章卫生管理......(346)
  第一节行政机构....(346)
  第二节事业机构....(346)
  第三节合作医疗组织..(348)
  第四节医疗......(349)
  第五节免费、公费医疗……(353)
  第二章防疫........(354)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354)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358)
  第三节计划免疫....(361)
  第三章卫生与保健.....(364)
  第一节公共卫生....(364)
  第二节妇幼保健....(366)
  第二十二卷广电科技志
  第一章广播电视......(370)
  第一节机构......(370)第二节广播电视管理...(370)
  第三节广播...(371)
  第四节电视...(373)
  第二章科学技术...(375)
  第一节机构...(375)
  第二节科技成果.(375)
  第三节科普工作.(379)
  第二十三卷旅游体育志
  第一章旅游.....(382)
  第一节旅游管理.(382)
  第二节旅游资源.(382)
  第二章体育.....(386)
  第一节机构...(386)
  第二节学校体育.(386)
  第三节职工体育.(387)
  第四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388)
  第二十四卷文化艺术志
  第一章文化艺术...(392)
  第一节机构..(392)
  第二节文艺...(393)
  第三节文艺创作.(395)
  第四节民间故事:找幸福…(397)
  第二章文物古迹...(405)
  第一节文物...(405)
  第二节古迹...(408)
  第三章图书.....(409)
  第一节藏书...(409)
  第二节图书发行.(410)
  第四章档案.....(410)
  第一节档案管理.(410)
  第二节馆藏档案.(411)
  第二十五卷劳动人事志
  第一章人事管理....(414)
  第一节机构....(414)
  第二节干部编制..(414)
  第三节干部管理..(416)
  第四节干部待遇..(417)
  第二章劳动管理....(418)
  第一节工人队伍..(418)
  第二节劳动就业..(419)
  第三节劳动安全..(421)
  第三章工资......(422)
  第一节职工工资..(422)
  第二节福利....(423)
  第四章社会保险....(424)
  第一节养老保险..(424)
  第二节失业保险..(425)
  第二十六卷人口志
  第一章人口规模....(428)
  第一节历代人口•…(428)
  第二节人口分布.(429)
  第三节人口密度.(430)
  第四节人口变动.(430)
  第二章人口结构....(433)
  第一节年龄构成..(433)
  第二节性别构成..(433)
  第三节民族构成..(434)
  第四节文化构成..(435)
  第五节经济构成..(436)
  第六节家庭构成..(436)
  第三章计划生育....(437)
  第一节机构....(437)
  第二节计划生育工作...(438)第二十七卷民政志
  第一章救济救灾....(442)
  第一节机构....(442)
  第二节社会救济..(442)
  第三节灾害救济..(443)
  第二章优抚安置....(444)
  第一节优抚....(444)
  第二节安置....(445)
  第三节收容遣送..(445)
  第三章社会福利....(446)
  第一节五保供养..(446)
  第二节残疾人工作.(446)
  第三节社会福利募捐...(447)
  第四章婚丧管理....(447)
  第一节婚姻管理..(447)
  第二节殡葬管理..(448)
  第五章边界纠纷....(449)
  第一节省界纠纷与调处……(449)
  第二节县界纠纷与调处……(453)
  第三节乡界纠纷与调处……(455)
  第六章扶贫工作....(457)
  第一节扶贫帮困..(457)
  第二节社会帮扶..(458)
  第二十八卷民族志
  第一章民族溯源....(460)
  第一节碌曲古代各民族……(460)
  第二节碌曲现代各民族……(462)
  第二章碌曲藏族部落..(463)
  第一节藏族的部落制度……(463)
  第二节碌曲藏族部落溯源…(464)
  第三节部落间的隶属关系…(466)
  第四节部落的政治与经济…(468)
  第二十九卷宗教志
  第一章宗教源流....(472)
  第一节藏传佛教..(472)
  第二节伊斯兰教..(474)
  第二章寺院简介....(475)
  第一节佛教寺院..(475)
  第二节清真寺...(481)
  第三章宗教事务管理..(482)
  第一节机构....(482)
  第二节宗教政策..(483)
  第三节以寺养寺..(484)
  第三十卷民俗方言志
  第一章婚姻、家庭...(486)
  第一节婚姻....(486)
  第二节家庭....(487)
  第二章姓名......(488)
  第一节姓氏录.(488)
  第二节藏族人名..(489)
  第三章生活习俗....(490)
  第一节衣食....(490)
  第二节住行....(492)
  第四章信奉习俗....(494)
  第一节礼仪节庆..(494)
  第二节丧葬、禁忌.(496)
  第五章方言......(497)
  第一节藏语语音..(497)
  第二节藏语词汇..(502)
  第三节藏语语法..(504)
  第四节谚语、歇后语..(505)
  第三十一卷人物志
  第一章人物传略....(510)
  第一节历史人物..(510)第二节现代人物.(512)
  第二章人物简介...(521)
  第一节简介人物.(521)
  第二节列表人物.(534)
  附录
  草场边界协议..(541)
  碌曲县出席全国、省、州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549)
  中共碌曲县委、碌曲县人民政府关于牧区牲畜无偿归户的决定…(550)
  后记................................(552)
  编纂始末..............................(55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