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目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497
颗粒名称: 七、项目建设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3
页码: 87-89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的畜牧业的草原的项目建设,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碌曲县先后实施了牧区示范工程、“三化”草场综合治理建设、草原防火站建设、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等项目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碌曲县 畜牧业 项目建设

内容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碌曲县先后实施了牧区示范工程、“三化”草场综合治理建设、草原防火站建设、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等项目。
  1996年,碌曲县率先在玛艾镇推行草场承包试点工作,效果显著。到1999年,完成了玛艾、拉仁关、尕海、郎木寺四个纯牧业乡镇27万公顷草场的承包工作。2003—2004年,西仓、双岔、阿拉三个半农半牧区7.92万公顷草场全部承包到户,全县共承包各类草场34.92万公顷,参与草原承包的牧户为4395户,14604人。
  针对畜牧业草畜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薄弱等实际,碌曲县于1995年提出建设“碌曲县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得到省、州畜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95年,农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农牧计发〔1995〕188号文件确定该项目。1996年7月,甘肃省计划委员会、甘肃省畜牧局下发甘牧字〔1996〕115号文件,明确项目计划、资金和生产指标。1996—1998年之间,碌曲县在全县各乡实施的牧区示范工程,有效带动“围栏、住房、种草、棚舍、良繁、疫防”六化家庭牧场建设,推动草场承包到户的落实,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和牧区经济繁荣。工程总投资为200万元,完成草地围栏2.67万公顷,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1333.33公顷,当年生草籽基地66.67公顷,新建草原监理工作用房10间,投放优良种羊50只,自行设计制造活动式注射栏20个,活动式药浴池7个,修建水泥制式药浴池3处。同时配备各种仪器设备70台件,工作用车2辆。
  1999—2000年,碌曲县实施的“三化”草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该项目重点对郎木寺、尕海等地的“三化”草场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施肥除莠、治虫灭鼠、干旱草场灌溉等综合治理工作,治理面积达1.5万公顷。
  2003—2007年,碌曲县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带动草地畜牧业生态经济效益和农牧村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该项目共完成退牧还草各项任务34.67万公顷,其中,禁牧5.67万公顷,休牧28.33万公顷,划区轮牧666.67公顷,补播改良1.33万公顷。总投资129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390万元,地方配套与群众自筹3510万元。工程涉及全县7个乡镇、24个行政村、5777户、33901人。
  2002—2004年,实施的碌曲县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总投资1445万元,建设总任务1.4万公顷,其中,草场围栏改良任务面积0.6万公顷,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面积666.67公顷,鼠虫害草场治理面积0.73万公顷。实际完成面积1.69万公顷,超额完成0.29万公顷,占项目计划的121.03%。实施项目以来显示出极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区内草原初级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平均产草量达到8589千克/公顷,较治理前提高了57.14%。项目区牧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360.7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481.5万元,增长了33.5%;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400元增加到2003年的3150元,项目投入产出比为1∶2.27。
  2007—2008年,实施的碌曲县草原防火站建设项目,总投资205.93万元。该项目包括建设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423平方米,购置草原防火运兵车3辆,野外宿营车1辆,摩托车6辆,购置防扑火和通讯保障等设备、机具1726台(套,件),占地面积4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