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468
颗粒名称: 一、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6
页码: 39-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6-2010碌曲县自然资源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关键词: 碌曲县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内容

(一)土地资源
  碌曲县土地总面积52.98万公顷(其中青海省占9.55万公顷,碌曲实际占有43.43万公顷),农用地面积51.9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8%;建设用地面积1836公顷;未利用地面积23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4%。
  全县耕地面积27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2%,耕地全为旱地。
  全县林地面积8.2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35%。
  全县草场面积39.34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4%。其中天然草地37.67万公顷,人工草地1.67万公顷。
  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97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25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724公顷,独立工矿用地24公顷,特殊用地97公顷。
  全县交通运输用地730公顷。全县建设用地中水利设施用地4083公顷,其中河流水面1718公顷。湖泊水面2263公顷,水库水面46公顷,水工建筑用地8.25公顷,内陆滩涂41.25公顷。
  全县未利用地中荒草地258公顷,河流水面1065公顷,湖泊水面56.72公顷,滩涂230.85公顷。
  (二)矿产资源
  县境内累计发现各种矿产点20多处,包括3处煤矿;7处铁矿;2处锑矿;4处金矿和5处未经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产地。除拉尔玛金矿属一处中型矿床外,其余都有是小型矿床(点)。经统计,全县共发现有铁、汞、锑、砷、石灰岩、大理石、泥炭、岩金等矿藏1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金、铁、锑、泥炭、煤5种,已开发利用的有岩金和煤两种。其中岩金储量居全州第三位,泥炭储量居全省首位。优势矿种有泥炭、水泥灰岩、岩金等;岩金、锑、铁、砷开发潜力较大。
  现已探明或基本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7处,其中做过地质普查工作的有4处,分别是碌曲县青稞崖金矿、碌曲县忠曲金矿、拉尔玛金矿、碌曲县莫南—加托海三处泥炭矿。做过详查地质工作的3处,分别是碌曲县扎根恰惹铁矿、碌曲县阿拉锑矿、尕海煤矿。
  (三)水资源
  1.地表水
  (1)河流
  洮河 发源于碌曲县西南西倾山的东麓与其支脉李恰如山南麓的代富桑草原。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洮河发源于鲁恰卜直合的石岩下,鲁恰卜直合即李恰如山,为西倾山支脉。洮河干流河道长673千米,在碌曲境内流程长146千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也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
  从上游依次流经碌曲县的玛艾、西仓、拉仁关、双岔、阿拉5个乡镇的14个行政村,有大小支流78条,较大的支流有周科河、科才河、阿尼库曲、卡隆果河、热乌括曲等。洮河常年流量在2平立方米/秒,流域面积4103平方千米,落差424米,平均坡降2.9%‰,冬季结冰期在4个月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17.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5.3立方米/秒,汛期洪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洮河在县境流域面积内,各小支流经滩地草原,地势较平,坡度小,水势平缓。洮河初分南北两源,北源称为代富桑雄曲,以李恰如水源为主;南源出于西倾山北麓,称恰青河,藏语称代桑曲,两源汇合,东流44千米后,在李恰如牧场附近又汇入野马滩河折向北流,方称洮河。洮河折向北流至玛艾镇境内的青走道约90千米。流经尕海滩、晒银滩等地草原,其间虽有山峰丘陵隔阻,但河岸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度较小,落差不大,河床宽20—90米,水深1—2米。洮河经青走道后折向东流,经碌曲县城玛艾、西仓乡政府驻地新寺后河道进入山区,弯道变大,比降增高。在拉仁关乡东贡去乎折向东北,进入低山峡谷区,河道亦出现大弯,河岸变窄,流速、比降值均增大,流速每秒达2米左右。在流经双岔、阿拉2乡辖地后出碌曲县境,青走道至此段流程80余千米。
  洮河在境内的大小支流有78条,主要的有5条:
  周科河 又名周曲,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碌曲县境西倾山东麓及郭莽梁,自南向北横穿县境,流经尕海滩、郭莽滩、晒银滩,流经途中,不断汇入三大草滩的众多水源,水势渐次增大。全长86.1千米,落差510米,多年平均流量9.8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224平方千米,平均比降6.69‰。
  科才河 又名科曲,洮河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夏河县科才乡的万钦卡。分2源,并行南流穿越科才盆地后于科才乡政府附近汇流,再向东进入碌曲县境玛艾镇红科地区汇入洮河。科才河流经地区全为草原地带,全长66千米,落差85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8.49立方米/秒。
  阿尼库河 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贡巴境内,初向东北流,于唐科以北折向南流,在玛日以南汇入日瓦河后,复向东北流,进入高山峡谷地带,于多拉村东注入洮河。
  卡隆果河 洮河南岸一级支流,河长46.5千米。落差760米,多年平均流量3.03立方米/秒。“卡隆果”藏语意为河源于“古城沟顶”,古城疑指拉仁关乡唐科附近地处唐蕃古道通线上的洮源城。
  热乌括曲 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郭莽梁,从才波杂干西麓流经朗木寺镇的贡巴、文巴、波海后向东流,在贡去乎村南5千米处与则岔河汇流,于贡去乎村西注入洮河。全长77.6千米,落差825米,多年平均流量11.12立方米/秒。
  黑河 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流经碌曲郎木寺尕尔娘村,境内河段长27千米,后经玛曲县汇入黄河。黑河流经县内波额藏草原,地势平坦,落差为0.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3.6立方米/秒,结冰期为4.5个月,流域面积111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为翁尼曲河,水流较短。
  白龙江 属长江水系嘉陵江的一级支流。藏语称“舟曲”,意即为“龙江”。史料记载名称各异,《禹贡》称桓水,《水经注》称垫江;《舆图》称香水河;《明一统志》称白龙江。白龙江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郭莽梁东峰德合拉卜哉北麓的曲哈尔登西南约2千米处。分南北两源,源头相距3千米,平行流至郎(郎木寺)—玛(玛曲)公路与兰(兰州)—郎(郎木寺)公路交叉处汇合流入四川境内,东流至巴塘复入州境进入迭部县境内。白龙江在县境内流经长度为14千米,从源头到出境处总落差440米;平均坡降32‰,流域面积81平方千米。因发源于泉水,在县境内段冬季不结冰,多年平均流量1.3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0.411亿立方米,流域内有天然草植被,以下河流进入砂砾岩深谷河槽,输沙量较小。
  (2)湖泊
  尕海湖 尕海湖距碌曲县城52千米,在国道213线400千米处,是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当地牧民群众称其为“神湖”。尕海湖由发源于郭莽梁南山的琼旦曲、翁尼曲、多木且曲3条河流流入低洼地与泉水汇聚成湖,湖四周形成大片沼泽。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尕海湖曾在1995年、1997年和2000年干涸,牲畜饮水遇到困难,湖中的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鸟数量明显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坏。2002年下半年,为尽快恢复尕海湖水面和生态环境,碌曲县人民政府筹集30万元专款,由水利部门在尕海湖出水口修筑一座长174米、底宽15米、顶宽6米、高7米的梯形滚水坝,还在滚水区以外的坝顶覆盖一层厚厚的草皮,防止雨水冲刷,同时修建一条4.7千米长的引水渠,将忠曲河水引进尕海湖进行生态补水。2003—2004年,县人民政府利用军牧场机构撤销之机,将尕海湖区3600公顷集体牧场兑换为国有牧场归保护区管理局经营,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在尕海湖周边湿地放牧的问题,减少人畜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鱼虾数量倍加恢复,雁鸭类、黑颈鹤等水鸟数量都明显增加,尕海湖面积由480公顷扩大到2175公顷,蓄水量增加到4800多万公顷,湖区周围60%的山泉泉水涌动,恢复“神湖”往日的丰盈与神韵。
  李恰如天池 被当地人称为“哦达哇”的李恰如天池距碌曲县城西南75千米,距尕海至玛曲县公路20千米,天池周围石山环绕,只有一壑可通。天池面积290公顷,池水清莹,珍禽栖息于池周。
  2.地下水
  类型 碌曲县地下水分布广泛,主要有三大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贮藏在松散的第四纪岩石孔隙中,分布在河谷、沟谷、尕海盆地以及晒银滩、红科、高波等地。地下水靠降水、基岩裂隙和地表供给,以泉或潜流形式排泄至地表,这类含水岩中的地下水很丰富。尕海盆地靠近东部洪积潜水层中,水位埋深一二十米,含水层埋深五六十米,出水量一般可达数千方/日,一般河谷、沟谷地下水潜流和含水层宽度200—300米,含水量厚度5—10米,日出水量达数百方或一二千方。尤其是在河谷岸边出水量更大,但此类型水在县内分布所占的比重极微。(2)基岩裂隙水:贮存在各类基岩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之中,指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下部的含水岩层,它们属于“民间水”类型,为本县分布范围最广的一个含水岩组。该类地下水主要依靠降水、冰雪融渗补给,沿裂隙通道、以泉的形式排泄,或以潜流的形式进入河谷、沟谷、盆地的孔隙潜水中。它们的贮存与埋藏受降水、地质、地貌、植被条件影响较大,地下的水量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亦较迅速。埋藏深度由裂隙发育程度和地貌条件控制,一二十米至二三十米不等,由于裂隙发育程度不等,地貌条件不同,使其分布很不均匀。(3)岩溶裂隙水:主要指在石灰岩、石灰石与其他岩层互层地区,分布在西倾山、李恰如山、尕海东北部至亚尔玛一带。特点是由一些裂隙和溶洞出水,含水不均,如遇构造导通或切割至含水岩层有较大泉出现,如擦括大泉、老虎洞、中翁溶洞等。其中碳酸盐与一般碎骨岩互层时,常与纯酸盐岩划为并列的两个亚类,此类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降水,降水入渗量、运移速度都比基岩裂隙水大,地下水埋藏深度循环深度也较大,可达二三百米,它们由于通道发达,往往集中流动,集中排泄,因此这类含水层的不均匀程度更高。
  水泉 县境内有水泉147处。按其类型,第四系下降泉89个,基岩风化裂隙泉22个,基岩下碎泉23个,基岩断层泉3个,断层泉群2个;第四系泉群4个,基岩下降泉群2个,基岩风化裂隙泉群2个。流量最小有0.001公升/秒,最大的有335公升/秒。
  水质 碌曲县地表地下水平均总硬度13.8度(德国度),最高为19.6度,最低为110.3度,均低于国家规定饮水25度的标准,合格率达98.9%,适宜饮用灌溉。地下水的水化学,已由省水文地质一队编绘出水化学图,地下水质的类型几乎全为HCO3-Ca或HCO₃-Ca-Mg型,矿化度为0.5克/升以下,极少有大于1克/升的,但NO₃离子含量较高。
  3.湿地
  碌曲县湿地资源属一般调查湿地范围,湿地类型主要为沼泽化草甸沼泽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两大类型。据2009—2010年甘肃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碌曲县境内湿地总面积57826.6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143.7公顷、季节性河流1861.4公顷、永久性淡水湖4732.3公顷、沼泽化草甸51089.2公顷。碌曲县境内的主要湿地有:拉仁关滩、尕日娘滩、郭莽滩、晒银滩、尕海滩。此外,在保护区还有忠曲、周曲、擦可河等洮河、白龙江上游发源地的条块状湿地,构成若尔盖湿地尕海项目区湿地资源,境内水资源丰富,湿地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甘肃境内的高原湿地保护区。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