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家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41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家庭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487-488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家庭习俗情况。
关键词:
习俗
家庭习俗
碌曲县
内容
藏族家庭以男性为中心,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尚有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现象存在。过去,婚前男女社交比较自由,但婚后家庭观念很严,不能随便再交朋友。家庭规模较小,家中平均有2~3个孩子,长大后一般家中只留一个,其余或出家为僧或当上门女婿,一般长子留家,有时也看谁的体质好,谁靠得住就留谁,不重男轻女,过去由于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僧徒众多,也有许多家庭在子女中只留一个男孩在家,其他的男孩都送到寺院当僧人,人们认为,当僧人是一种荣耀和义务,家中出了一个僧人,比献一个大金塔还好,送去当僧人的都是聪明健康、五官端正的男孩。入寺僧人不能结婚,影响后代繁衍,使人口发展缓慢。
藏族习俗认为,生孩子不干净,不能在房内生产,让孕妇到偏房、草垛里生孩子,脐带用刀子割断,后在门上插上柏树枝,客人看见树枝便不入户。生男3日生女2日亲友都来贺喜,并送酒和茶,哈达缠在婴儿身上。藏族妇女生孩子后没有“坐月子”的习惯,只要身体稍能活动就下床干活。解放前婴儿成活率很低,群众中流传着“只见娘怀儿,不见儿走路”的歌谣。
在藏族的家庭分工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挤奶、背水、打酥油、烧茶、抬粪、放牲畜、擀毡等较多的家务劳动均由妇女承担。男子则从事运输、或做靴子、缝皮袄衣服、间或放牧、打猎等,与汉族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相反,藏族家庭似乎是女耕男织。
解放后,藏族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家庭习俗也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旧的习俗在逐渐消失;第二,入寺僧人较之旧时大量减少,家庭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增长和提高;第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妇女的劳动量在逐步减轻,社会地位也在受到重视提高;第四,生育卫生条件有了改善,婴儿成活率大幅度提高;第五,在家庭劳动分工中,女重男轻的不合理现象有了改变,男子较之于过去,承担了较多的劳动。
汉族与回族的家庭此不赘述。近年来,随着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复合家庭,即由两个不同民族通过婚姻组成的家庭增多。这类家庭在生活方式上,多采用汉族的,同时又相互尊重各民族的习惯,如遇汉族与回族、藏族与回族通婚,则尊从回族风习。复合家庭的子女在选择民族成份时,一般选择少数民族,这是因为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子女,在就业、升学等方面给予了较多的优惠之故。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