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密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3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密度
分类号: C924.2
页数: 1
页码: 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人口密度的基本情况。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68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平均每平方公里2.70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0.02人/平方公里,增幅率0.75%。
关键词: 碌曲县 人口 人口密度

内容

碌曲全境系少数民族边远牧区,地广人稀,民国及民国以前历代人口密度因缺少史料而无法推算。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68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平均每平方公里2.70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0.02人/平方公里,增幅率0.7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4.24人,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时增加1.54人/平方公里,增幅为57.04%。主要原因是由于此时期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来碌曲经商、做工人口历年增加所致。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4.87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时平均每平方公里4.24人增加0.63人,增幅为14.86%,人口密度变化不大。各乡人口密度在1980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最高的乡是阿拉乡,每平方公里平均为14.38人和15.72人,人口密度最小的乡是尕海乡,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51和1.68人,即每平方公里不足2人,人口极其稀少。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