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山丹县皮夹夹(背心)特点介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598
专题名称:
山丹县皮夹夹(背心)特点介绍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2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温差大,在穿衣上有“早穿皮袄晚穿纱”的俗语。旧时一般人家就两套衣服,夏天一身单衣,冬天一套棉衣。单衣里蓄一层羊毛就成了棉衣。样式男人为对襟袄,妇女是大襟袄。中年绅士在清代、民国时期外穿长衫,后来逐渐由长变短。后来把上衣都统称为“主袄子”,样式也很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山装、西装等样式日渐丰富起来,尤其妇女穿裙子、戴首饰的比比皆是。面料也从早先自纺自制的毛褐,奢侈一点有洋布、棉布到化纤衣料“的确良”、“华达呢”、“哔叽”到现在的纯棉布料和加了各种特殊用途的面料,如蚕丝、天鹅绒、蕾丝面料等等,应有尽有。但有一样衣服却一直备受青睐,山丹人叫作“皮褂子”,也叫“皮夹夹”。是用熟好的羊皮请皮匠缝制(现在裁缝也做),无袖,羊皮向外,羊毛向里。条件好了以后都外附布料,看起来和布料衣服没两样,但内涵丰富,是抵御河西寒冷的天气一绝。如今年轻人不穿,但老年人还是很喜爱。山丹还有一个习俗,婴儿一出生,为了使孩子的腰长得直,就要用棉布做的“缠缠子”缠腰,然后穿上“棉筒筒”(一般讲究外婆做),也叫“棉夹夹”。夹夹背后中间缀一心尖朝上的心形小布袋,里面装苍术、鸡锁骨、海贝等物,也叫“记性子”。若已剃过胎毛,则将“胎毛球”也缀在旁边,祈求小孩增强记忆,防病健身,平安成长。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